《经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
课标与教材解读第六章之《经济生活》
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 第一目“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第二目“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教学建议:第二框,教师可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操作程序 如下: 第一步,教师按合作学习小组分类原则,确定两个分别以“价格 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和“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为主 题的合作学习小组,确定组长人选。 第二步,在小组长的主持下,全体小组人员,围绕问题,人人参 与,平等互动。时间控制在20---25分钟左右,小组人人担责。 第三步,有学习小组的发言人概括本小组讨论课题的主要观点, 同学相互进行学习评价。 第四步,其他同学对本次小组讨论的观点进行补充、评价。 第五步,教师进行补充总结(完整知识要求)和发展性评价。
2、教材编写思路 生产什么 怎样生产 台上生产 3、教材结构分析 以宏观的视角看, 以中观的视角看, 以微观的视角看,
为谁生产
在什么舞
课程整合 生活与消费
投资与创业
收入与分配
面对市场经济
生活主题 生活的体验
生活的创造
生活的规划
生活的“舞台”
生活逻辑 如何花钱
如何挣钱
如何管钱
如何发展
知识目标:能理解和辨析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能理解和分析影响商品 价格变化的因素。 能力目标:能分析价格变化对居民经济生活和 企业生产的影响;能叙述、归纳、比较几种消 费行为和消费心理,分析其影响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怎样正确对待金钱, 学会理性面对消费观念的变化,形成合乎时代 要求的理性的消费观念;能运用支票、信用卡 等几种信用工具,分析其用途,树立正确的金 钱观。
第三目,纸币
经济生活教材分析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的知识要点有:
1.了解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 2.理解居民收入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提示:宏观经济学中的凯恩斯消费函数理 论强调当前收入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永久收入及生命周期储蓄理论强调未来预 期收入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水平的影响与不同收入群体的 消费倾向不同有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理论对理解该点有帮助)。 3.理解总体物价水平的变化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提示:真正影响消费水平的不是名义 收入——直接用货币度量的收入,而是实际收入——用货币购买力衡量的收入;实 际收入=名义收入∕总体物价水平)。 4. 了解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提示:这三种消费形式不是依据同一个 分类标准作划分的;教育贷款或助学贷款不是消费;商店赊账及购物分期付款是贷 款消费,属于商业信用)。 5.了解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6.了解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及其内在变化规律。 7.了解消费结构的含义及影响消费结构变化的基本因素。 8.理解恩格尔系数大小与消费结构、生活水平的关系。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第二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要点有:
1.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 2.理解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处的地位。 3.了解公有制经济的构成。 4.理解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含义与作用。 5.了解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含义。 6. 理解如何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7.理解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内涵。 8.了解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及作用(提示:正确理解港澳台在大陆的投资 为什么算外资)。 9. 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因素。 10. 了解“两个毫不动摇”以及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生活性与学习性的统一 生活是学习目的, 课程坚持“三贴近”的原则,讲述与学生 近、与生活近、与实际近的经济生活以这 些经济生活图景为学习背景,构建生活化 的学科课程,多维度阐释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基础知识,为学生将来发展奠定知识基 础。
《经济生活》课标及教材研究
关于《经济生活》课程标准
思想政治观点; 相关知识; 框架设计思路; 知识内容的把握; 课标内容与原高中《经济常识》教材比较;
关于《经济生活》新教材
教材的基本理念; 教材的主要特点; 教材的基本内容; 教材的结构;
一、关于《经济生活》课程标准
总的特点:
这是一个以学生为本的方案,一个以 市场经济生活知识支撑的方案,一个 突出思想政治观点教育的方案。该方 案力求淡化对相关学科知识的概念化、 标准化的识记和理解要求,寻求在活 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控制教 学总量。
课题:下设导言,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帮助说 明本课所要讲述的主题。
框题:考虑到学习进程,其内容上大体按一课 时安排。
目题:用黑体字表示,既是构成课文的基本单 位,又是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
(2)教材有正文、辅助文之分
正文: 是学习的主体内容,文字包括宋体,也 包括穿插在其间反映各种思维活动的仿 宋体,这两部分在呈现方式上有所区别, 但在内容上是密切相关、相互呼应、浑 然一体的。
辅助文:设“专家点评”、“名词点击”、“相 关链接”三个栏目。“专家点评”是对 疑难问题的解析和拓展性说明,“名词 点击”是对相关概念、术语的介绍和解 释,“相关链接”是对事例、资料、数 据的引述。
(3) 每个单元之后,都安排了综合探究课, 这是帮助学生体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 环节。
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配置资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十一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
第十二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面向经济全球化;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4、教材的结构特点:
(1)教材分单元、课题、框题、目题四个。
经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1、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分别是什么?P5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货币的含义及其本质分别是什么?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职能有哪些?它的基本职能是什么?P6-7职能:①价值尺度: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货币能够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价值,叫价格。
②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
公式:商品—货币—商品。
③贮藏手段;④支付手段;⑤世界货币。
基本职能:①价值尺度;②流通手段。
4、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是什么?P7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5、纸币的含义及其发行标准是什么?P8纸币是由国家(或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发行标准: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6、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含义和发生原因和危害分别是什么?P8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现象。
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货膨胀会引起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
它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经济衰退出现。
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7、结算有哪两种形式?结算中常用的信用工具有哪些,它们的含义和优点分别是什么?P9-10结算方式:①现金结算;②转帐结算。
常用信用工具:①信用卡: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优点: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经济生活内容解读
一:教材编写思路 二:教材编写体系 三:经济生活教学建议 四:课例实践和欣赏《股票、债券和保险》 《走创业之路》 五:分析与交流
一教材编写思路: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本质 信用工具 外汇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影响因素…)
消费
生活与消费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类型、消费观) 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背景)
三:经济生活教学建议:
1:关注时事、关注生活经济。
要求师生共同关注时事,老师平时要学会收集整理相 关资料。做到“手中有料、心中有例”。
2:用生活中经济现象导入课堂。
让学生思考、分析、探究各种经济现象,在自主探究中 学习掌握知识。案例教学法。
3:采取多种形式上活政治课:重视学生的参与和体验。
2、小品 表演(3分钟)钟)
教师列表(对比)讲授
3、各组学生推销表演 2 、 一 辩 投 资 选 择
(12分钟)
(共20分钟)
陈述(7分钟)
3 学生讨论—哪种投
4、老师介绍各种投资 3 、 学 生 自 由 辩 论 资方式最好(15分钟)
的优缺点(5分钟) (15分钟)
4、教师列表比较3种
5、学生设计并展示投 4 、 辩 手 总 结 陈 词 方式优缺点(5分)
在讲货币时:
学生假想成商场老总体会信用卡种种好处
在某一中学的一间教室里,如茶坊般摆放了近10张六角 桌,学生们自发地绕桌讨论。这天上课的内容是“银行 知识”,不过,老师没有照本宣科,而是带着同学一起 破解“信用卡之谜”。学生回顾学过的货币发展历史, 总结信用卡的特点,老师又采用多媒体幻灯片展示。说 到信用卡的好处,一位同学还展开想像的翅膀,把自己 假设成上海太平洋百货的老总,认为要是人人都用信用 卡,商店就不会收到假钞了,盘点也很方便;对税务机 关来说,也能避免商家逃税。
《经济生活》说课稿
《经济生活》说课稿《经济生活》说课稿(4篇)《经济生活》说课稿篇1一、说教学内容1、本框题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地位第四单元“面向市场经济”旨在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高中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将来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角色,承担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因此本单元首先(第十课)引领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而认识市场经济的运行特征是正确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所以本框题重点介绍了市场经济的一般性理论,让学生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有一个宏观的、初步的认识。
上好本框题,有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
2、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阐释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分析用法律和道德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性。
3、教学目标及确立的依据(1)知识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以及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确立的知识目标是:①识记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市场规则的表现形式,社会信用制度的基本内涵。
②理解资源合理配置的必要性,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及优点,规范市场秩序和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方式,市场调节存在的不足。
③初步运用所学知识,结合经济生活中的实例认识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缺点。
(2)能力目标:根据高一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不成熟,结合思想教育的要求,确立能力目标是:培养认识事物根本性质的能力、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运用事例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针对思想政治课是德育的主渠道、主途径以及学生思想价值观念上存在的某些问题,确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①十分明确地认识到资源的有限性,树立起合理利用资源、不浪费资源的观念,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②市场配置资源是在竞争中实现的,而竞争取胜的关键在于科技进步,所以必须志存高远,努力学习,提升素质,才能在将来的市场竞争中有所作为。
③自觉维护市场秩序、遵守市场规则,树立学法、懂法、守法的观念。
《经济生活》教学说明
《经济生活》教学说明一、基本理念1、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统一起来。
2、针对高中学生成长阶段的特点,遵循高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循循善诱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3、以新的课程观、教材观和学生观来统领教材的编写。
4、构建以经济生活为基础,以经济学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突出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5、除政治教科书一贯必须坚持的原则以外,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三贴近”——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
二、教材分析全书的总体思路:“根据‘三贴近’原则以及经济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经济生活》教材设计为紧密相关、层层推进的四个单元。
”每个单元强调解决经济学的一个基本问题。
经济生活——生产:为什么生产(第一单元)→谁来生产(第二单元)→为谁生产(第三单元)→怎样生产(第四单元)。
新教材的基本内容可以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在一个面向全球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舞台上从事经济活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解决好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等经济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一单元在全书中起着引领和导入作用。
一方面,消费是最贴近我们生活的经济现象。
从消费切入,有助于我们的教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另一方面,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对生产、分配等具有反作用。
从消费进入“经济生活”的学习,符合经济学的学科逻辑。
本单元是全书的基础,掌握本单元的基本理论是学生学习其他经济学理论的基础,可以为学生参与经济生活、正确认识经济现象提供有效的理论武器。
本单元的逻辑脉络为“消费的两个基本条件(货币,价格)——影响消费水平与结构的因素、支配消费行为的心理——正确的消费观——正确的金钱观。
故本单元设计为三课: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最终回归到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上,达到思想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第二单元就应该研究、分析“生产”。
经济生活课标和教材分析公开课获奖课件省赛课一等奖课件
思想政治观点; 有关知识; 框架设计思绪; 知识内容旳把握; 课标内容与原高中《经济常识》教材比较;
➢ 有关《经济生活》新教材
教材旳基本理念; 教材旳主要特点; 教材旳基本内容; 教材旳构造;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 教材旳主要特点: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主要思想为指导,鲜明
地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旳目旳要求,是培养高中学生思想政 治素质旳主要文本。
◎ 构建了以经济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旳知识
体系,符合高中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旳形成规律。
◎ 教材设计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为学生旳自主学习提
(1)教材分单元、课题、框题、目题四个。
单元:导语简要地阐明学习本单元旳主要内容 和意义。
课题:下设导言,有承上启下旳作用,帮助阐 明本课所要讲述旳主题。
框题:考虑到学习进程,其内容上大致按一课 时安排。
目题:用黑体字表达,既是构成课文旳基本单 位,又是学习过程旳基本环节。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5、课标内容与原高中《经济常识》教材内容 比较
控制教学总量(课时降低为36节); 全方面落实党旳“十六大”精神; 内容高度浓缩,与时俱进,合适调整;
二、有关《经济生活》新教材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教材旳基本理念:
◎ 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2)教材有正文、辅助文之分
正文: 是学习旳主体内容,文字涉及宋体,也 涉及穿插在其间反应多种思维活动旳仿 宋体,这两部分在呈现方式上有所区别, 但在内容上是亲密有关、相互呼应、浑 然一体旳。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经济生活[1]
孙蚌珠
一、教材如何体现《课程标准》
1,教材要体现《课程标准》要求的课程性质 根据《课程标准》,《经济生活》这门课程性质 对学生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 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 义物质文明建设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 己息息相关的经济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 过程,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 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第二,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 长的特点相结合
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 其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 生活关切的同时,恰当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 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一、教材如何体现《课程标准》
一、教材如何体现《课程标准》
2,教材要体现《课程标准》要求的基本理念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 代特征相统一
强调讲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 个 代表”重要思想,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体现当 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显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 量。
一、教材如何体现《课程标准》
3.教材要反映《课程标准》 的目标和内容要 求 目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帮助学生
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知道社会主义 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 建设这个中心;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成绩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知 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认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 获得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必要知识和技能,理解公平和效率的关 系,珍惜诚信的价值,增强法律意识,培养进去精神,树立科学 发展观。
《经济生活》教材分析1
《经济生活》教材分析1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经济生活》教材分析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包括三课: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三课多彩的消费,以及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包括两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信用工具和外汇。
其中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包括三目: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纸币。
第二框包括两目:信用工具;外汇。
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的知识要点:1、商品的基本属性(提示:对商品的基本属性只要做一般性了解即可);2、货币产生的原因及其本质(延伸:货币并非天然都是金银,如在我国,主要的货币金属是铜);3、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提示:为什么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作一般了解即可);4、纸币产生的原因、纸币的定义、纸币的优点(延伸:货币的历史: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其中前两者是商品货币;纸币一样具有价值尺度、储藏手段等职能);5、纸币的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延伸:不能从教材的文字推断货币供应等于中央银行发行货币,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包括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加商业银行创造的存款货币;现代社会的主要货币是商业银行创造的存款货币,而不是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千万不要以为中央银行发行货币就等于发行纸币;通货膨胀有三种: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结构性;纸币发行量过多导致的通货膨胀属于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拉动消费和投资;对通货膨胀不能作望文生义的理解)。
第二框“信用工具和外汇”的知识要点:1、信用卡的含义及在使用上的特点和优点(提示:教材中指的是广义的信用卡);2、支票的含义、类型及在使用上的特点(延伸:我国中央银行大力推动支票的异地结算,已在京津冀实行);3、什么是外汇、汇率(提示:外汇定义中的支付手段是广义的;汇率就是货币买卖的价格;必须学会识别汇率升值与贬值;与其他物品一样,货币买卖的价格——汇率也是以供求关系为基础,主要是受购买力平价的影响);4、为什么要保持人民币的币值稳定。
经济生活解读
组织方式:
只遵循理论逻辑 更合乎生活逻辑。 更合乎生活逻辑。 不违背理论逻辑, 不违背理论逻辑,
呈现方式的比较
关注点: 是 否 提 供了 思维路径和空 间。 是否促使学 生自己得出并 表达结确、 权威的定义。 权威的定义。 定义是否全 面、严谨,合 乎学科规范。 乎学科规范
在整体规划德育课程体系的框架中
初中:
强调成长历程 是课程建构的基 础。 倡导综合方式, 倡导综合方式, 即道德、 即道德、心理健 康、法律和国情 的整合。 的整合。
高中:
经济、政治、 经济、政治、 文化这三大社会 生活领域是课程 建构的基础。 建构的基础。 生活逻辑是主 线,学科知识是 支撑。 支撑。
陈述方式的特点: 陈述方式的特点:行为化 目标化
采用有特定意义的行为动词,使有关内容的把握在方向、 采用有特定意义的行为动词,使有关内容的把握在方向、程度 和范围上有所限定,并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出来。 和范围上有所限定,并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出来。 既包含了三个维度,又表达了水平要求, 既包含了三个维度,又表达了水平要求,无论哪类目标要素的 隐含要求,都能以个性化的具体行为这种外显的方式表现出来。 隐含要求,都能以个性化的具体行为这种外显的方式表现出来。 把“了解”“理解”“运用”这类抽象的水平要求,转化为具 了解”“理解”“运用”这类抽象的水平要求, ”“理解”“运用 体的、有个性、有限定的操作行为,并通过这一行为的完成, 体的、有个性、有限定的操作行为,并通过这一行为的完成, 来表现学生的实际水平。 来表现学生的实际水平。
必修课: 必修课:基本框架的特点
经济生活 物质文明) (物质文明) 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市场经济 生活与哲学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 核心概念: 进核心概念:求真务实 文化生活 政治生活 精神文明) 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 (政治文明) 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先进文化 核心概念:民主政治
《经济生活》教材内容解析[1]
《经济生活》教材内容解析[1]
思考
关于信用卡
• 信用卡的定义
• 信用卡的优点
• 信用卡的使用
《经济生活》教材内容解析[1]
思考
• 外汇与货币 • 外汇与汇率 • 汇率变化
《经济生活》教材内容解析[1]
我们的追求
理念之一:坚持与时俱进。新教材坚持全面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反映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理念之二:坚持以育人为本。新教材坚持一 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经济生活》教材内容解析[1]
理念之三:坚持三贴近原则。贴近学 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用学生的眼睛 看世界,吸引学生的兴趣,关注学生的关 切。
《经济生活》教材内容解析[1]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生活主题
财富的创造
参与经济生 活的本身份
经营者、劳 动者、投资 理财者、融
资者
回答的经 济学基本
问题
如何生产
基本 逻辑脉络
《经济生活》教材内容解析[1]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第一框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理解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与社 会主义根本任务。 了解社会主义大力发展生产力的积极意 义。 工作中心、科技水平、改革。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生活主题
商品交换 与消费
经济主体的 身份
消费者 交易者
经济学基 本问题
生产什么
逻辑脉络 货币 价格 消费 金钱
《经济生活》教材内容解析[1]
新课标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教材介绍
2.单元的逻辑结构、内容、目标及简要说明的问题 2.单元的逻辑结构、内容、 单元的逻辑结构
课程理念
理念之一: 理念之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 代特征相统一,就是要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 代特征相统一,就是要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 的理论品质 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 理念之二: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 长的特点相结合,就是要处理好“坚持灌输” 长的特点相结合,就是要处理好“坚持灌输”与 相结合 “讲求实效”的关系 讲求实效”
理念之三:建构以生活为基础、 理念之三:建构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 以生活为基础 的课程模块,这是课程整合的追求。 的课程模块,这是课程整合的追求。
理念之四: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理念之四: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这是 实践性 课程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追求。 课程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追求。
框是教学单元。 框是教学单元。 全书共22 22框 全书共22框。框 题表明学习的内 容
目是构成课文的 基本单位, 基本单位,是学 习的基本内容。 习的基本内容。 每框均由三目组 全书共48 48目 成,全书共48目, 目之间有严密的 逻辑关系。 逻辑关系。
教材行文
正文
学习的主体内容。 学习的主体内容。 文字包括宋体字,也包 文字包括宋体字, 括穿插在其间引导学生思维 活动的仿宋体字( 活动的仿宋体字(蓝色虚线 框内的内容)。 框内的内容)。 这两部分虽然在呈现方 式上有所区别, 式上有所区别,但在内容上 是密切相关、相互呼应的。 是密切相关、相互呼应的。
四单元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分别从我国当 前的经济体
第四单元介绍经济活动的舞台。 第四单元介绍经济活动的舞台。帮助学 生进一步全面地了解我国的经济活动: 生进一步全面地了解我国的经济活动:从 经济体制看,我国的经济活动是在社会主 经济体制看, 义市场经济这个大舞台上进行的; 义市场经济这个大舞台上进行的;从所处 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看,我国当前的经济 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看, 活动是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活动是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所面临 的国际经济大环境和发展趋势看, 的国际经济大环境和发展趋势看,经济全 球化浪潮滚滚而来,我国坚持对外开放。 球化浪潮滚滚而来,我国坚持对外开放。 有助于学生更加清晰地把握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更加牢固地树立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参与我国经济生活与 现代化建设;更加深入地理解对外开放是 现代化建设;更加深入地理解对外开放是 我国的长期基本国策以及坚持独立自主 以及坚持独立自主、 我国的长期基本国策以及坚持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的必要性。 自力更生的必要性。
新课程标准解读经济生活2—生产、劳动与经营
识别公司的不同类型,描述公司的经营表现与发展状况,阐述锐意进取、诚实守信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
评析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案例;列举几种就业途径和创业方式;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积极创业的观念,确立正确的择业观。
7、商业保险的种类和订立保险合同的原则分别是什么?保险是以“风险”为投资对象的一种投资方式。不仅体现保障功能,还显示出保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助特征。它可分为两类:①人身保险: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对象,如健康险、意外伤害险、人寿险等。②财产保险: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对象,如汽车保险等。
保险原则: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
4、什么叫企业兼并?企业兼并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兼并那些相对劣势的企业,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实现以优带劣的调整,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益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5、什么叫企业破产?实行企业破产制度有什么重要意义?企业破产,指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实行企业破产制度,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在破产的压力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企业破产,及时淘汰落后的企业,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了解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理解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了解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和意义。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是怎样的?生产决定消费。主要表现在: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消费反作用于生产。主要表现在: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②消费是生产的动力。③消费调节着生产。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纳影响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评述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理解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理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理解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理解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运用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
运用价格变动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1、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和直接因素有哪些?间接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直接因素:各种因素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3、价值与价格的关系是什么?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来判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是指当时在某一生产部门里,生产绝大部分同类产品的条件,主要是指劳动工具。
8、外汇、汇率的含义分别是什么?如何判断汇率升高和跌落?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判断标准:如果用100单位外汇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汇汇率跌落。
9、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重要意义是什么?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货币流通公式、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理解信用卡的含义、功能及优点。
了解支票的含义、类型及在使用上的特点。
了解外汇和汇率。
理解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分别是什么?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2、货币的含义及其本质分别是什么?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5、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和价值量的关系如何?(辨析: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6、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分别是什么?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重点理解“等价交换”。)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7、结算有哪两种形式?结算中常用的信用工具有哪些,它们的含义和优点分别是什么?结算方式:①现金结算;②转帐结算。常用信用工具:①信用卡: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优点: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②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支票主要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
7、价格变动对人民生活的的影响是什么?①消费受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要量的影响比较大。②消费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替代品: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变化规律:以家庭消费中牛肉、羊肉为例记忆)互补品: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变化规律:以汽油、汽车为例记忆)
理解消费观念的变化。
运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
1、影响消费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有哪些?客观因素:①收入;②物价水平;③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等其他因素。主观因素:①从众心理;②求异心理引发;③攀比心理;④求实心理。
2、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是什么样的?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居民的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同时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也有密切的联系。
3、货币的职能有哪些?它的基本职能是什么?基本职能:①价值尺度: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货币能够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价值,叫价格。②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公式:商品—货币—商品。③贮藏手段;④支付手段;⑤世界货币。
1-1 《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课程标准
学 习 要 求
标准解读
解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解释常见的信用工具的用途,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
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理解货币的概念、本质及其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理解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了解货币的其他职能。
了解纸币产生的原因。纸币的含义、优点及发行规律。
基本职能:①价值尺度;②流通手段。
4、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是什么?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5、纸币的含义及其发行标准是什么?纸币是由国家(或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发行标准: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6、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含义和发生原因分别是什么?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现象。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它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经济衰退出现。
8、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是什么?①调节生产;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描述几种消费心理;比较消费行为的差异;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了解收入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对消费的影响。
了解不同的消费类型。
理解消费结构的含义。消费结构的变化与恩格尔系数。
理解不同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