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注射操作操作规范
皮下注射操作标准
皮下注射操作标准
皮内注射(青霉素)操作标准
姓名日期考核者分数
静脉采血技术标准
微量血糖检测操作标准
密闭式安全型(BDY)留置针静脉输液操作标准
皮下注射操作标准
体温测量操作标准
血氧饱和度检测操作标准
口腔护理操作标准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标准
口服给药操作标准
氧气吸入操作标准(中心供氧)
雾化吸入(超声法)操作标准
咽拭子标本采集操作标准
无菌技术操作标准
洗胃(洗胃机)操作标准
物理降温(温水或乙醇擦浴)操作标准
物理降温(冷湿敷)操作标准
膀胱冲洗(三腔尿管)操作标准
导尿技术操作标准
灌肠技术操作标准
鼻饲技术操作标准
换药技术操作标准
非同步心脏电除颤术操作标准
听诊胎心音技术操作标准
成人(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标准
姓名日期考核者分数
会阴消毒操作标准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操作标准
T管引流护理操作标准
患者约束发操作标准
会阴湿热敷疗法
姓名日期考核者。
皮下注射操作步骤
皮下注射操作步骤(总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皮下注射操作步骤一、操作准备1、个人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注射盘内放5ml注射器2个或1ml注射器2个、注射药物、注射单、安尔碘、棉签、砂轮、治疗碗、笔、盐酸肾上腺素。
3、评估:①患者病情、注射部位皮肤及皮下组织状况。
②询问用药史及药物过敏史。
③心理状态、配合程度。
二、操作程序1、治疗室内备齐用物,严格三查八对(医嘱、药品、物品)。
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查对床号、姓名、注射单,向患者解释皮下注射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3、检查药液,消毒后打开安瓿。
4、检查注射器打开,抽吸药液,套安瓿。
5、再次查对床号、姓名,协助患者取正确姿势,选择注射部位。
6、消毒皮肤,以穿刺点为中心,螺旋旋转式由内向外消毒,直径大于5 cm。
7、排尽注射器内空气。
8、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以30-40度角进入针头的1/2--2/3。
9、固定针头,抽回血,缓推药液(小儿例外)。
10、注射毕,干棉签轻压针眼,迅速拔针。
11、再次检查安瓿、床号、姓名、注射单,签名,记录时间。
12、整理用物,观察患者用药反应。
13、爱护体贴患者。
三、工作规范要点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给药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
评估患者病情、过敏史、用药史,以及注射部位皮肤情况。
3、告知患者药物名称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4、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及注射部位。
需长期注射者,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
5、注射中、注射后观察患者反应、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皮下、肌肉注射操作规程
皮下注射操作规程【定义】皮下注射法(hypodermic injection,HD)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
【目的】1.注入小计量药物,用于不宜口服给药而需在一定时间内发生药效时。
2.预防接种。
3.局部供药,如局部麻醉。
【评估】1.患者的用药史与过敏史。
2.了解注射部位有无破损、疖肿及皮下脂肪硬化、萎缩等情况。
3.所用药物可能产生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发生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
【计划】1.用物准备治疗盘一套,2ml注射器或专用注射器及针头,注射卡,医嘱用药。
2.患者准备向患者解释,取得配合;按需要询问药物过敏史;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3.环境准备按无菌要求,保持整洁、安静、光线适宜,必要时用屏风遮挡患者。
【实施】1.操作步骤2.健康教育(1)讲解药物的药名、作用,告知患者做好药疗效果观察。
(2)对需长期皮下注射者,应有计划加以培训,使患者或家属能够熟练操作。
【评价】1.正确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及查对制度。
2.步骤清晰,操作规范。
3.治疗性沟通有效,患者感觉安全并积极配合。
皮下注射操作流程皮下注射操作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号:考官:肌肉注射操作规程【定义】肌肉注射法(intramuscular injection,IM)将一定量的无菌药液注入肌肉组织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目的】注入药物,用于不宜或不能口服或静脉注射,且要求比皮下注射更快发生疗效时。
【评估】1.注射部位皮肤与肌肉情况。
2.患者对注射给药计划的了解、认识及合作程度。
3.所用药物可能产生的疗效与不良反应。
【计划】1.用物准备治疗盘内盛消毒用物、无菌棉签、注射器、弯盘、砂轮、按医嘱备药、包布垫、注射卡。
如注射用药为油剂或混悬液,需备较粗(7号)针头等。
2.患者准备向患者解释,取得配合;按需要询问药物过敏史;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3.环境准备保持安静、清洁、温度适宜,必要时用屏风或拉帘遮挡。
【实施】1.操作步骤2、健康教育(1)讲解药物的药名、作用,告知患者做好药疗效果观察。
基础之皮下注射法护理课件
推注药液时要缓慢,并注意观察患者反应。
注射完毕后拔出针头
用消毒棉球轻压注射部位,迅速拔出针头。
注射后处理
观察患者反应
观察患者有无过敏反应、疼痛等不适症状。
记录注射情况
记录注射时间、药物名称、剂量及患者反应等信息。
03 皮下注射法注意事项
注射前注意事 项
核对医嘱和患者信息
确保注射前医嘱和患者信息准 确无误,防止误操作。
案例分析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操作 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常见 问题,提高学员应对能力。
考核标准与方式
操作步骤的规范性
评估学员在操作过程中是否遵循正确 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操作熟练度
评估学员在操作过程中的熟练程度和 速度。
考核标准与方式
• 理论知识掌握:通过问答题或选择题等方式,评估学员对 皮下注射法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糖尿病患者的日常护理
详细描述
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注射胰岛素以控制血糖水平。皮 下注射法是常用的给药方式,能够确保胰岛素在体内 缓慢释放,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在注射过程中,需 注意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 以降低感染和脂肪硬化的风险。同时,注射前应核对 胰岛素的剂量和类型,确保准确无误。注射后应定期 监测血糖水平,及时调整胰岛素的剂量。
02 皮下注射法操作流程
准备物品
01
02
03
04
注射器
根据药物剂量和浓度选择合适 的注射器。
注射针头
选择合适型号的针头,确保针 头无弯曲、无倒钩。
药物
核对药物名称、剂量、浓度及 有效期。
消毒液
75%乙醇或0.5%碘伏。
评估病人
询问过敏史
确认患者是否对所注射药物过敏。
最新LMWH皮下注射操作规范
常山药业 市场部
河北常山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1.注射部位
推荐意见 1 : 对非妊娠期成年患者,无论单次注射或长期注射,抗凝剂注射 部位优选腹壁。腹壁注射部位是,上起自左右肋缘下1 cm,下至耻骨联合上 1 cm,左右至脐周10cm,避开脐周2 cm以内。
特点 皮下组织
优点: 腹部区域皮下组织层较厚,可降低
药液外渗风险; 所含神经纤维较少,痛感相对较轻; 注射面积大、药物吸收快、不受运
动影响; 易被患者接受,便于操作。
1.注射部位
推荐意见 2 : 特殊人群注射部位选择,如对儿童患者,适宜选择臀部或大 腿;对妊娠晚期(妊娠28周至临产前48 h)患者选择腹壁注射时,经B超测定双侧 前上侧腹部、前下侧腹部、中上侧腹部、中下侧腹部8个区域皮下组织厚薄 程度,在确定皮下组织厚度大于注射针头直径后,予以左右腹部轮换注射。
3.注射部位轮换
推荐意见5:非妊娠期成年患者需长期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时,推荐注射 前使用腹壁定位卡定位。
方法二:表盘式轮换(以肚脐为中心按表盘 式将腹部分为12个象限,周一至周日每日 规律轮换注射部位)
3.注射部位轮换
推荐意见5:非妊娠期成年患者需长期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时,推荐注射 前使用腹壁定位卡定位。
5.注射角度
推荐意见 7 : 左手拇指、示指相距5~6 cm,提捏皮肤成一皱褶,右手持 注射器以执笔姿势,于皱褶最高点垂直穿刺进针。
传统皮下注射:一手绷紧局部皮肤, 一手持注射器,以示指固定针栓, 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0° 角,将针梗的1/2~2/3快速刺入皮 下。 缺点:扩大损伤区域而增加疼痛, 且深度和角度不易掌握;容易导致 不易察觉的注射部位深部出血,发 现时常出现局部瘀斑、硬结。
皮内注射操作流程
皮内注射操作流程皮内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皮下组织的一种注射方法,通常用于给予一些不需要特别深入到肌肉或静脉的药物,以及对于一些患者来说,皮内注射比较容易接受。
以下是皮内注射的操作流程。
1.准备工作:-确认患者身份,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等信息。
-向患者解释皮内注射的目的和过程,并获得患者的同意。
-检查药物的有效期、瓶贴、药物清晰度等,确保药物无异常。
-准备所需的器材和药物,包括注射器、酒精棉球、一个用于储放注射器的盒子等。
2.洗手和佩戴手套:-先洗净双手,用流动水和肥皂揉搓手部20-30秒。
-在擦干双手后,戴上无菌手套,并确保手套不与任何非无菌表面接触。
3.选择注射部位:-通常选择上臂外侧(三角区)或腹部两侧的皮肤,这些区域比较容易进行皮内注射并且不会造成太多的不适。
4.准备注射部位:-选择注射部位后,先清洁该部位,用酒精棉球轻轻擦拭数次,使其消毒。
-等待酒精干燥,不要用手触摸或吹干。
5.准备注射器:-从注射器包装中取出注射器,确保无菌封装未损坏并且注射器无明显污染。
-捏住注射器的塑料外套,用手轻轻拧松,取下注射器外套。
-气泡排除:用折纸方法清除可能存在的空气泡。
6.进行皮内注射:-用手拇指和食指捏起一块皮肤,使皮下组织紧张。
-用注射器插入皮肤的45度或90度角方向,将针头插入皮下组织中。
-按下注射器柱塞,将药物缓慢注射到皮下组织。
-注射后,将注射针快速拔出,并用酒精棉球轻轻按压注射部位数秒钟,并轻轻按摩该部位。
7.处理废弃物:-将用过的注射器等废弃物放入指定的废弃物容器中,并确保容器安全密封。
8.记录操作:-将皮内注射的相关信息记录在患者的医疗文档中,包括药物名称、剂量、注射部位、注射时间等。
以上是皮内注射的操作流程,需要注意的是,在执行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尽量避免出现污染。
同时,也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注射反应,如出现异常反应应及时处理。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药物的有效性,操作前务必仔细准备并遵循规范步骤进行操作。
三甲医院皮下注射技术操作规范
三甲医院皮下注射技术操作规范【皮下注射技术服务规范】一、工作目标遵医嘱准确为患者皮下注射,操作规范,确保患者安全。
二、工作规范要点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给药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
评估患者病情、过敏史、用药史,以及注射部位皮肤情况。
3.告知患者药物名称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4.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及注射部位。
需长期注射者,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
5.注射中、注射后观察患者反应、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6.皮下注射胰岛素时,嘱患者注射后15min开始进食,避免不必要的活动,注意安全。
三、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
【皮下注射技术操作流程】一、操作目的1.不能或不宜经口服给药时采用。
2.预防接种。
3.用于局部给药。
二、实施要点(一)评估患者1.询问、了解患者身体情况,向患者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了解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及注射部位皮肤状况。
(二)用物准备治疗车1个、治疗盘1个、1~2ml一次性注射器(1~2个)、消毒液、棉签、按需备砂轮或启瓶器、垃圾桶1个、锐器桶1个、速干洗手液1瓶,按医嘱备好药液并放在无菌盘内。
(三)操作要点1.查对医嘱,选择合适注射器,按无菌技术要求抽吸药液,做好准备。
2.携用物至床旁,“三查七对”,解释,协助患者取适当体位。
3.选择并暴露合适的注射部位,消毒注射部位皮肤。
4.再次查对,按无菌操作原则排尽注射器内空气。
5.一手绷紧皮肤,另一手持注射器,以食指固定针栓使针头与皮肤呈30°~40°角,迅速刺入针头的2/3固定针栓。
6.抽动活塞,无回血即缓慢推入药液。
7.注射完毕以棉签轻压针刺处,快速拔针。
8.再次查对,整理用物及床单元,记录。
三、指导患者1.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及注意事项,取得配合。
2.皮下注射胰岛素后,告知患者减少活动,防止跌倒,15~30min后开始进食。
四、注意事项1.尽量避免应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做皮下注射。
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技术操作规范
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技术操作规范
一、操作目的
将药物注射于颞浅动脉旁,减少药物的用量,减少副作用,增大局部药物浓度,增加疗效,用于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二、评估要点
1、评估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
2、了解患者视力及眼底检查情况。
3、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有无害怕、紧张等情绪。
三、物品准备
治疗盘、无菌治疗巾、2ml注射器、4-5号直针头、棉签、无菌纱布一块、
0.2%活力碘、75%乙醇、砂轮、弯盘、治疗执行单。
四、操作要点
1、注射前向患者或家属解释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的目的和注意事项,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取得患者的配合。
2、操作者洗手,戴口罩,备药液。
3、患者取坐位或平卧头侧位(头侧向患眼反方向)。
4、实施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操作。
(1)在患侧太阳穴处常规消毒皮肤。
(2)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距外眦部旁开2cm处,呈30-40度角行皮下注射。
回抽无回血后缓慢推药,拔针后用干棉签按压针眼5分钟,防止出血。
5、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
五、指导要点
1、颞侧注射部位会出现较大皮丘,应嘱患者勿紧张,会自行吸收。
2、告知患者注射复力樟柳碱后少数人会出现轻度口干的不良反应,15至20分钟消失。
六、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2、注射部位选择要精准,注射过深易引起血肿,注射过浅药物不宜吸收,并加重疼痛。
3、有过敏史、脑出血、眼出血急性期禁用。
362。
皮下注射操作规范(完整版)
皮下注射【目的】通过皮下注射给予药物,多用于局部麻醉、预防接种和膜岛素治疗。
【用物准备】基础治疗盘、1~2ml注射器、5号半或6号针头、注射卡、药物,必要时各肾上腺素。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指导内容】1.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及配合、注意事项。
2.皮下注射膜岛素时,告知患者注射后15~30分钟开始进食,以免因注射时间过长而造成患者低血糖。
3.对长期注射者,应建立轮流交替注射部位的计划,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促进药物的充分吸收。
【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及安全给药原则。
2.尽量避免应用剌激性较强的药物做皮下注射。
3.选择注射部位时应当避开炎症、破溃或者有肿块的部位。
4.经常注射者应每次更换注射部位。
5.进针不宜过深,过瘦者进针角度不宜超过45度角,以免刺入肌层。
6.对过于消瘦者,可捏起局部组织,穿刺角度适当减小。
7.注射中、后观察患者反应,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8.皮下注射普通短效膜岛素时,嘱患者注射后30分钟开始进食,避免不必要的活动,注意安全。
9.护士在注射前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
【相关知识】1.皮下注射:是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
2.注射原则①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②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③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④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⑤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⑥现配现用注射药液。
⑦注射前排尽空气。
⑧注射前检查有无回血⑨掌握合适的进针角度。
⑩应用减轻病人疼痛的注射技术。
3.皮下注射的部位:常选用上臂三角肌下缘,也可选用两侧腹壁、后背、大腿前侧和外侧。
4.经常注射者应每次更换注射部位。
5.进针不宜过深,过瘦者进针角度不宜超过45度角,以免刺入肌层。
6.对过于消瘦者,可捏起局部组织,穿刺角度适当减小。
7.注射中、后观察患者反应,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8.皮下注射普通短效胰岛素时,嘱患者注射后30分钟开始进食,避免不必要的活动,注意安全。
9.护士在注射前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
皮下注射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皮下注射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一、操作目的注入小剂量药物,用于不宜口服给药而需在一定时间内发生药效时或预防接种等。
二、物品准备治疗车(洗手液、利器盒)、治疗盘(铺治疗巾)、皮肤消毒剂、1ml注射器2具、药物、砂轮、污物缸、医嘱本、PDA三、操作流程报告(我是XX科护士XX,我操作项目是XX,现物品准备完毕,是否开始,请指示?是!),洗手(六步洗手法)、戴口罩(面向考官) →遵医嘱查对PDA信息、药液(品名、剂量、批号、效期),遵循无菌技术原则吸取药液,排尽空气,置于治疗盘内备用→请第二人查对→推车至床旁,问候患者→查对:床头卡、持PDA扫腕带,并向患者或家属做好解释,取得配合(口述:解释注射目的及方法)→选择注射部位。
根据注射部位协助患者摆体位,暴露注射部位(常用部位:上臂三角肌下缘。
需长期反复皮下注射者要有计划的更换注射部位,防止注射部位硬结)→常规消毒皮肤,消毒范围大于5X5cm→再次核对药品,排尽空气→注射:左手绷紧或捏起皮肤,右手持针,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0度角快速刺入皮肤,深度为针梗的1/2-2/3,右手固定针栓,左手回抽,如无回血,缓慢推注药液,观察患者反应→拔针:快速拔针,用无菌干棉签按压穿刺处,快速拔针后按压片刻→协助患者穿好衣服,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再次查对PDA执行信息→整理用物,垃圾分类→询问患者是否有特殊需求,嘱其好好休息→洗手,摘口罩四、应知应会1、皮下注射操作注意事项?答:①尽量避免应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做皮下注射。
②选择注射部位时应当避开炎症、破溃或者有肿块的部位。
③经常注射者应每次更换注射部位。
④针头刺入角度不宜超过45°,以免刺入肌层。
2、评估和观察要点?答:①评估患者病情、意识、自理能力及合作程度。
②了解过敏史、用药史。
③评估注射部位皮肤和皮下组织状况。
④了解患者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3皮下注射常见的进针方法及技巧?答:临床常见为斜刺进针法、垂直进针法两种。
皮下注射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皮下注射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皮下注射是一种常见的药物给予途径,常见于日常医疗护理中。
理解皮下注射技术、注意注射操作规范以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对提高注射效果、保证患者安全非常重要。
一、皮下注射技术操作规范1.查明患者身份:在给予皮下注射前,核对患者身份和医嘱,确保给予正确的药物。
2.液体药物准备:按照医嘱,准备所需的药物和注射器。
确保使用正确浓度的药物。
3.注射部位选择:常见的皮下注射部位有上臂、腹部和大腿。
选择注射部位前要注意以下几点:-避免静脉注射部位;-避免坚硬、红肿、疼痛或有创伤的部位;-对于多次注射的患者应尽量选择不同的部位轮流注射,以防局部反应的发生。
4.皮肤准备:用无菌棉球蘸取75%酒精在注射部位进行消毒,实施消毒时应从注射点向周围扩散,使酒精在皮肤上完全干燥。
5.张力:用拇指和食指轻抓皮肤,在注射部位形成一个皱褶,增加注射穿刺的容易度。
6.注射技术: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抓握好注射器,穿刺方向应与皮肤皱褶平行,迅速插入皮下组织。
一旦进入皮下组织,手指轻放在注射器柱塞上,缓慢推进注射器柱塞,注射药物。
7.在注射完成后,将棉球放在注射部位上轻压,以减少局部出血。
1.局部疼痛和出血:多数情况下,局部疼痛和出血是可以避免的。
在注射前,确认注射部位没有血管,避免静脉穿刺。
注射完成后要适度轻压注射部位,帮助止血。
如果出现局部肿胀、疼痛和持续性出血,应立即停止注射,迅速拔针,轻轻用棉球按压出血部位。
出血时间超过10分钟或疼痛严重者需要及时报告医生。
2.感染:皮下注射操作前要进行手部卫生洗手。
皮肤必须使用无菌棉球蘸取酒精进行消毒,消毒后必须等待皮肤完全干燥后再进行注射操作。
注射操作时,避免直接触摸注射器的针头。
如果发现局部感染症状,例如红肿、热痛、化脓和引流,需要立即停止注射,报告医生并给予相应的处理。
3.药品泄漏和故障:在皮下注射时,如遇药物泄漏到皮肤上,要擦拭干净,重新准备药物,换注射器进行注射。
胰岛素笔皮下注射技术操作规范
胰岛素笔皮下注射技术操作规范
一、操作目的
用于注射胰岛素,确保其注射剂量准确,有效地减轻注射部位疼痛。
二、评估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及注射部位皮肤情况。
2、胰岛素笔功能完好,胰岛素的剂型剂量,患者的进餐情况。
三、物品准备
注射盘:碘伏、棉签、弯盘、止血钳、胰岛素笔、注射单、药液、利器盒和医用垃圾桶。
四、操作要点
1、核对医嘱,检查胰岛素笔性能,消毒并安装针头呈备用状态。
2、核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评估患者。
3、洗手,戴口罩。
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
4、取舒适体位。
5、摇匀药液。
6、碘伏消毒皮肤。
7、针头垂直向上排气,每次1-2u,直至针头有液体流出。
8、再次核对,选择好穿刺部位进行穿刺,并停留10s以上,以免药液浪费。
9、询问需要,整理床单位,协助取舒适体位。
10、处理用物,洗手,取口罩。
11、医生开具的临时医嘱操作完毕后执行者签名、签时间。
12、操作速度:完成时间限5分钟以内。
五、指导要点
患者注射后的进餐时间,低血糖的症状及处理方法。
六、注意事项
1、轮换注射部位,避免在硬结、红肿等部位注射。
2、正确选用胰岛素注射工具,不同的笔芯使用配套的胰岛素笔。
3、注射之后应检查注射显示窗,确认读数归“0”。
282。
皮下注射操作及评分标准
项目
内容
分值等级
得分
用物
注射盘、按医嘱备药(含注射器)、治疗卡、消毒棉签
5
4
3
2
操
作
要
点
1.衣帽整洁,洗手、戴手套
5
4
3
2
2.核对医嘱,做好准备。
5
4
3
2
3.携用物至病人床旁,查对床号,姓名
5
4
3
2
4.了解病人进食情况,讲解注射后一定按时进食。
5
4
3
2
5.再次查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
10
8
6
4
10
8
6
4
11.干棉签按压进针点,拔针后用棉签轻按针刺处,勿按揉。
5
4
3
2
12.安置病人于舒适体位,冬天为病人盖好被褥。
5
4
3
2
13.告知病人及家属,注射后15分钟开始进食,以免因注射时间过长而造成病人低血糖。
5
4
3
2
14.按一次性用物处理
5
4
3
2
15.洗手
5
4
3
2
合计
动作熟练、迅速、无菌操作规范、无虚假动作
10
8
6
4
6.协助病人取正确的体位。
5
4
3
2
7.选择正确的注射部位:上臂三角肌下缘、上臂、腹部、大腿外侧等
5
4
3
2
8. .消毒皮肤:用75%酒精以进针点为中心,直径﹥5cm,消毒,驱尽空气。
5
4
3
2
皮下注射操作评分标准
皮下注射操作评分标准皮下注射是一种常见的药物给药方式,通常用于注射胰岛素、疫苗等药物。
正确的皮下注射操作可以确保药物的有效吸收,避免注射部位出现并发症。
因此,对皮下注射操作的评分标准十分重要。
以下是对皮下注射操作评分标准的详细介绍。
1. 注射部位选择。
在进行皮下注射前,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常见的皮下注射部位包括上臂外侧、腹部前侧、大腿前外侧等。
评分标准应包括对注射部位的选择是否合适、是否清洁以及是否避开静脉、神经等重要结构。
2. 皮肤消毒。
皮下注射前需要对注射部位进行皮肤消毒,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评分标准应包括对皮肤消毒的操作是否规范、是否使用合适的消毒剂以及是否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消毒。
3. 注射角度和深度。
在进行皮下注射时,注射角度和深度的掌握十分重要。
评分标准应包括对注射角度和深度的掌握是否准确、是否符合药物的特点以及是否避免了肌肉层的注射。
4. 药液注射速度。
药液注射速度对皮下注射的效果有很大影响。
评分标准应包括对药液注射速度的掌握是否适当、是否避免了药液的渗出以及是否避免了局部组织的损伤。
5. 注射后处理。
皮下注射完成后,需要对注射部位进行适当的按摩,以促进药物的吸收。
评分标准应包括对注射后处理的操作是否得当、是否避免了局部出血以及是否避免了局部疼痛和肿胀的出现。
总结。
皮下注射操作评分标准应该全面、客观地评价注射者的操作技能,确保注射操作的安全和有效。
评分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到注射者的实际操作情况,避免过于苛刻或宽松,从而保证评分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以上是对皮下注射操作评分标准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的工作有所帮助。
在进行皮下注射操作时,务必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注射的安全和有效。
医院常见护理操作规范(皮下注射)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及合作程度。
2.了解过敏史、用药史。
3.评估注射部位皮肤和皮下组织状况。
4.了解患者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二)操作要点。
1.核对药物和患者,协助患者采取适当体位,暴露注射部位。
2.消毒皮肤。
3.根据注射部位选择正确的注射方法。
4.过度消瘦者,捏起局部组织,减小穿刺角度。
5.抽回血,如无回血,缓慢推注药液。
6.快速拔针,轻压进针处片刻。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药物的作用、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2.指导患者勿揉搓注射部位,浮现异常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四)注意事项。
1.遵医嘱及药品说明书使用药品。
2.观察注射后不良反应。
3.需长期注射者,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
(1)注射时针头刺破血管。
(2)病人本身有凝血机制障碍,拔针后局部按压时间过短,按压部位欠准确。
拔针后少量血液自针眼流出。
对于迟发性出血者可形成皮下血肿,注射部位肿胀、疼痛,局部皮肤淤血。
(1)正确选择注射部位,避免刺伤血管。
(2)注射完毕后,局部按压。
按压部位要准确,对凝血机制障碍者,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3)如针头刺破血管,即将拔针,按压注射部位,更换注射部位重新注射。
(4)拔针后针眼少量出血者,予以重新按压注射部位。
形成皮下血肿者,可根据血肿的大小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对皮下小血肿早期采用冷敷, 48 h 后应用热敷促进淤血的吸收和消散。
对皮下较大血肿早期可穿刺抽出血液,再加压包扎;血液凝固后,可行手术切开取出血凝块。
(1)反复注射同一部位、注射药量过多、药物浓度过高、注射部位过浅,均可形成硬结。
(2)进行注射时,微粒随药液进入组织,引起巨噬细胞增殖,导致硬结形成。
(3)注射部位感染后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硬结。
局部肿胀、瘙痒,可扪及硬结。
严重者可导致皮下纤维组织变性、增生,形成肿块甚至坏死。
(1)正确掌握注射深度,深度为针梗的 1/2~2/3。
(2)选用锋利针头,避免在同一部位多次注射,避开瘢痕、炎症、皮肤破损处。
皮下注射操作标准
皮下注射操作标准
皮内注射(青霉素)操作标准
姓名日期考核者分数
肌肉注射操作标准
静脉注射操作标准
静脉输液操作标准
静脉采血技术标准
微量血糖检测操作标准
密闭式安全型(BDY)留置针静脉输液操作标准
皮下注射操作标准
体温测量操作标准
血氧饱和度检测操作标准
口腔护理操作标准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标准
口服给药操作标准
氧气吸入操作标准(中心供氧)
雾化吸入(超声法)操作标准
咽拭子标本采集操作标准
无菌技术操作标准
洗胃(洗胃机)操作标准
物理降温(温水或乙醇擦浴)操作标准
物理降温(冷湿敷)操作标准
膀胱冲洗(三腔尿管)操作标准
导尿技术操作标准
灌肠技术操作标准
鼻饲技术操作标准
换药技术操作标准
非同步心脏电除颤术操作标准
听诊胎心音技术操作标准
成人(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标准
会阴消毒操作标准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操作标准
T管引流护理操作标准
患者约束发操作标准
会阴湿热敷疗法
姓名日期考核者。
皮下注射技术操作规范
皮下注射技术操作规范(一)操作要点与评价标准
[注释]评分等级:I级表示操作熟练、规范,无污染,与患者沟通自然,语言通俗易懂;II级表示操作欠熟练、规范,有1~2处缺项、污染,与患者沟通欠自然;III级表示操作不熟练、规范,有3处以上缺项、污染,与患者沟通少。
(二)应掌握的知识点
1.皮下注射的目的
(1)注入小剂量药物,用于不宜口服给药而需在一定时间内发生药
效时。
(2)预防接种(如各种菌苗、疫苗)。
(3)局部麻醉。
(4)胰岛素或脱敏治疗。
2.注意事项
(1)注射前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
(2)尽量避免应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做皮下注射。
(3)选择注射部位时应当避开炎症、破溃或者有肿块的部位。
(4)经常注射者应每次更换注射部位。
(5)对过于消瘦者,可捏起局部组织,适当减小穿刺角度,进针角
度不宜超过45°,以
免刺入肌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下注射皮下注射是将无菌药液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皮下注射用于需迅速达到药效和不能或不宜经口服给药时。
局部供药,如局部麻醉用药,预防接种如各种菌苗,疫苗的
预防接种,均常用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下缘、上臂外侧、腹部、背部、大腿外侧方。
1.核对医嘱: 转抄医嘱
2.患者评估:
(1)身体状况:肢体活动能力、病情、治疗情况、意识状态、注射部位、皮肤及皮
下组织情况。
(2)心理、社会方面:心理状态,合作程度。
(3)健康知识:了解认识用药知识的程度。
3.用物准备:治疗车,医疗,生活垃圾桶,免洗消毒液,注射盘内放置碘伏,棉枝,
弯盘,转抄医嘱卡,2.5ml注射器,皮试针头,砂轮。
用物评估:评估药物的质量、用物是否符合无菌要求。
环境评估:评估环境是否符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的具体要求。
患者准备:理解注射的目的,缓解紧张情绪,主动配合治疗。
【操作】
1.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铺一无菌盘,再次核对药物,抽吸好药液置于无
菌盘内。
2.将用物携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
向患者解释,以取得合作。
3.帮助患者取正确姿势,选择注射部位,用消毒液消毒皮肤,待干。
4.排尽空气,左手绷紧局部皮肤,右手持注射器,示指固定针栓,针头斜面向上和皮肤呈30-40度。
过瘦者可捏起注射部位,皮肤角度可减小。
迅速刺入针头的1/2-2/3,松开左手,抽动活塞,如无回血后即可推注药液。
5.注射完毕,用干棉枝轻压针刺处,快速拔针,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及安
瓿药名。
6.将患者安置于舒适的卧位。
7.整理用物。
8.护士洗手,记录,签名。
【注意事项】
1.持针时,右手食指固定针栓,但不可接触针梗,以面污染。
2.针头刺入角度不宜超过45度,以免刺入肌层。
3.尽量避免应用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的药物做皮下注射。
4.经常注射者应更换注射部位,建议轮流交替注射部位的计划,以达到有限的
注射部位吸收最大药量的效果
5.注射少于1ml药液时,必须用1ml注射器抽吸药液,以保证注入药液的剂量准确
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