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与千克》教学设计#(精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与千克》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学科:数学
2、《克与千克》的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P85-87“克和千克”。
【教材分析】:《克和千克》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1课时,教材在编排上力求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基础上,从具体生活情境出发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通过各种活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知道轻和重,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教师可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地方用到“克”和“千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技能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初步形成质量的概念,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2、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使学生了解用秤称物品的方法。
㈡过程与方法
1、发展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自主选择合适的秤称物品。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品质量的意识。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数学。
2、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关键点】:
重点: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
难点: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关键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活动中,通过猜、掂、比、称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较鲜明的表象,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更好地建立1克和1千克的重量概念。
【教学方法】:
调查法、实验法、小组讨论法、猜想验证法、多媒体辅助法等。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两袋糖各500克,盐1千克、500克各一袋,弹簧秤,电子秤,天平,鸡蛋等。
(学生用)六人一组:调查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品的质量,一个2分硬币约1克、一个乒乓球、两袋糖各500克、一袋盐1千克等。
【教学过程】:
一、体验轻重,生成问题。
1.指名抱一抱老师,抱一抱同学,说说有什么感受?(板书:轻重)我们把物体的轻重叫做物体的质量。(板书:质量)
2.猜一猜,师出示一包盐,一包糖,猜猜是糖重,盐重,还是一样重?(生猜)有什么好办法?
生:可以用手掂一掂,用秤称,看包装袋。出示包装袋上的质量。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研究表示物体质量轻重的单位克和千克(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知道克和千克是表示质量的单位
师:同学们课前搜集的物品都带来了吗?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找出上面表示质量的数据和单位,再互相说一说。(小组汇报)
师:同学们带的这些物品都是在哪买到的?(超市)那咱们就到超市去看看吧。(出示超市主题图)同学们认真看图,从这幅图里,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汇报数学信息)
师:对于克和千克你还知道哪些?你还想了解哪些克和千克的知识?(学生汇报)师:当咱们要表示物品有多重时,可以用什么作单位?(克和千克)
2、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观念
师:我们已经知道表示物品有多重时,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那什么物品的质量大约重1克呢,大家可以猜一猜(课件:猜一猜什么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克?)(学生汇报)
师:咱们一起来看一下到底哪些物品约重1克。(课件:一枚二分的硬币约重1克,两个曲别针约重1克,两粒药丸约重1克,一颗纽扣约重1克。)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一枚二分硬币约重1克,想不想掂一掂,感受一下1克的质量,拿出桌面上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学生掂后说感受:很轻,非常轻,轻的几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
师:同学们在拿出桌面上的乒乓球,放在手上掂一掂,和硬币比较一下,比硬币轻还是重,那你估计一下,一个乒乓球大约重几克?
师:一个乒乓球和3个2分硬币一样重,也就是说,一个乒乓球重几克?(3克)
小结:当我们表示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时,可以用什么作单位?(克)师:现在请同学拿起桌面上的盐,站起来掂一掂,跟刚才的硬币比较怎么样?(生:重多了)。同学们再拿起桌子上的两袋糖掂一掂,糖和盐一样重吗?(一样重)咱们来看一下盐的质量是多少?(1千克),再看糖,每袋糖重多少克?(500克)那两袋呢?(500+500=1000克)那盐的1千克和糖的1000克的质量是怎么样的?(相等的)所以用等号连接起来(板书:1千克=1000克、1kg=1000g),生齐读。
【设计意图】1克的质量比较微小,易被忽视。设计让学生掂一掂等环节,让学生感受到1克物体的轻重,并与1千克形成较大的对比。通过找一找、比
一比、掂一掂等活动启发学生联想到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如几粒米、几颗豆、一颗纽扣等,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建立了正确的表象。建立了1克的质量观念后,循序渐进,通过掂一掂、看一看、想一想、比一比等感官活动,刺激肌肤与神经记忆,使具体的质量感不断内化,形成一定的经验。
师:现在把盐和糖放在一起是几千克?(2千克)小组内的每个同学再掂一掂2千克的质量。
师:你们小组内你最想知道谁的体重?现在你可以背一背他,估计一下他的体重,然后再到电子秤上称一下。(小组活动)(背完了估计出体重再称)
师:当咱们表示比较重的物品质量时,用什么作单位?(千克)
【设计意图】: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而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如果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并进行估测或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
3、认识常见的秤
师:除了刚才咱们用到电子秤,常见的秤还有哪些?(课件出示常见的秤),看看你认识其中的哪一个(师逐个出示,生说说在哪里见过)。
4、比一比,看谁估的准
师:先掂一掂你的数学草稿本,估计一下的质量,把它写下来,不要让别人看见。现在老师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用天平称一称,其他同学注意看,又需要提醒他注意的地方,可以告诉他。(学生在前面称,其他同学说,老师及时引导和纠正)(1、游标回零,指针指到刻度盘的中间。2、物体放左盘,砝码放右盘,用镊子取放砝码。3、先加砝码,再调节游码直到左右平衡,读取砝码加游码的质量就是数学草稿本的质量,)
师:你还想打算称什么?用什么作单位?(抽生掂一掂估计一个鸡蛋的质量,再用天平来称)
师:咱们来进行比赛好不好,看看谁估计的质量和称出的质量最接近,老师有奖励,同学们可以随意选,先掂一掂,把估计的质量写下来,再称。(及时奖励估计最准确的同学)
师:咱们在生活中称物体的质量时,都可以先掂一掂,估计一下它有多重,再称出准确的质量。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掂一掂,使学生感受到物品的轻重,并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先估测后实测的练习,让学生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的差别,从而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尝试使用天平的方法。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师:谁来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那些知识?(学生总结)下面就让我们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来完成练习,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1、把质量单位送回家
一个苹果重150()一个南瓜重4()一个排球重450()一个西瓜重4()方便面100()一袋白糖500()火腿肠250()一袋大米5()一个鸡蛋重50()
2、小小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