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策略(例1)
四年级数学苏教版下册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1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内容运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材第48~49页例1)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运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整理已知条件和问题,理解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
2.使学生掌握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的方法,感受画线段在分析问题中的好处,培养学生运用线段图分析问题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
难点:掌握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线段图进行分析问题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课件出示:小明买3本故事书用了27元,小军买了5本同样的故事书需要多少元?(1)将题目中的信息整理到下面的表格中。
(2)引导学生明确:可以先算出一本故事书多少元,再计算出5本故事书多少元。
(3)学生独立解答。
一本故事书:27÷3=9(元)5本故事书:9×5=45(元)2.谈话导入。
刚才我们采用了哪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通过列表的策略来分析数量关系,可以让一些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
除了列表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外,还有许多其他解决问题的策略,同学们想学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画线段图描述和分析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例1。
(1)让学生读题,说说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已知条件: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
所求问题: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2.交流解题策略。
想一想,这道题我们用列表的方法来分析,能找到解题思路吗?学生交流得出:由于两人的邮票数量都是未知的,用列表的方法进行分析,不容易找到解题思路。
引导:用画线段图的策略来分析这道题。
3.根据题意画线段图。
(1)提问:题目中有几个相关联的量?应该用几条线段来表示呢?课件出示:(2)追问:你能根据题意把线段图填写完整吗?让学生在教材的线段图上填一填,完成后组织汇报交流。
4.看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四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教学设计(共5篇)
四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教学设计(共5篇)第一篇:四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教学设计四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教学设计四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8页例1、练一练和练习八1—4题。
教学目标:1.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整理已知条件和问题,能用画线段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
2.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感受画线段图的策略对解决问题的价值,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比较、分析、综合等能力。
3.学生在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运用线段图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运用画线段图的策略确定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线段图进行分析问题的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直奔课题今天,范老师和大家一起研究的话题是——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个策略的名字是——画线段图,关于画线段图,课本48页的例1给我们的理解提供了帮助,记得那道题吗?出示例1,大家一起读一下。
问:从题中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呢?谁能告诉大家?用什么方法能把这些信息直观地表现出来呢?(有以前画线段图的基础,可以尝试让孩子自己画,边画边讲注意事项。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教学设计小宁:多(12)枚(72)枚小春:昨天大家已经在家研究过,想把你解题的方法和大家交流一下吗?【设计意图:由于孩子在家已经预习过所要学习的内容,所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学生很明确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是画线段图。
】二、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组内合作友情提醒:1、指着线段图介绍自己的想法。
2、认真倾听别人的想法和建议。
3、听不懂的时候一定及时质疑。
4、尝试在讨论结束后做个总结。
【设计意图:每个学生都有和别人交流的欲望,自己的想法和别人碰撞,在听别人讲解的过程中也许会豁然开朗,学生有学生的语言,他们之间自己讲有时会比我们老师讲得更形象更好理解。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法》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法》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画线段图法这一解决问题的策略。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节课将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线段图来更清晰、更直观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例,让学生感受线段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能够运用简单的图示方法来解决问题。
但是,他们在画线段图法方面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也是影响他们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画线段图法这一解决问题的策略。
2.培养学生运用线段图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画线段图法,能够运用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灵活运用线段图法,解决较复杂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丰富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线段图法的应用。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引导学生掌握线段图的画法。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线段图法的应用。
4.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互相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含线段图的示例和练习题。
2.练习纸:供学生练习画线段图。
3.教学素材:实际问题情境的图片或故事。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小明和小华一共摘了30个桃子,小明摘了15个,小华摘了多少个?让学生尝试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线段图的示例,讲解线段图的画法。
同时,让学生观察线段图,理解线段图的含义。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法》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法》这一章节,旨在让学生掌握画线段图法这一解决问题的策略。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用图形和表格来表示问题,而线段图法是解决问题的又一种方法。
它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习线段图的画法,并通过练习让学生学会运用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能够运用图形和表格来表示问题。
但是,对于画线段图法这一策略,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地引导学生,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线段图的画法。
同时,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各不相同,教师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个别化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线段图的画法,能够运用线段图来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图形来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线段图的画法,能够运用线段图来解决问题。
2.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线段图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线段图的画法。
2.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采用激励评价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黑板、粉笔等。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3.准备一些线段图的模板,让学生进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具体的问题,引入线段图的概念。
例如:“小明和小华一共收集了30个邮票,小明收集了18个,小华收集了多少个?”让学生思考如何用图形来表示这个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展示线段图的画法。
同时,教师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线段图的画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48-49页例1、“练一练”和第52页练习八第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画图的策略,能画线段图表示实际问题的条件和问题,学会利用直观图分析数量关系,说明解决问题的思路,并正确列式解答。
2.使学生经历画线段图表示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画图的作用,培养几何直观,提高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用数学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特点,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激发学生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画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学会画线段图表示题意。
教学准备:三角板、直尺、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激发需求,引出策略。
1.创设情境,进行热身。
出示:小红有2块糖果,小明有6块糖果,你可以让他们糖果数量一样多吗?小红:O(小明:••••••引导:你获得了什么信息?你认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出示:观察线段图,说出你能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
篮球队:■--------------- ■足球队:■■多10人2.出示例1,激发需求。
补充一个条件出示(例1):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
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提问:现在你能得出哪些信息?72枚、12枚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
)启发:用什么方法来整理题中的条件和问题,能使我们看得更清楚、直观呢?(画线段图)指出:画线段图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二、自主探究,体验策略。
1.尝试画图,感知策略。
(1)尝试画图。
让学生在练习纸上试着画一画,如有困难,可以小组内交流一下。
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2)交流评价。
选几位同学画的图,提问:你对这些图有什么评价?根据学生回答强调:两个量要用两条线段来表示,两条线段左端对齐,便于比较,而且要表示出所有的条件和问题。
(3)示范画图。
提出要求:请同学们伸出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完整地画一遍。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定稿 扬州赛课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8页例1、练一练和练习八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整理已知条件和问题,能用画线段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中,感受画线段图的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比较、分析、综合等能力。
3.使学生在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运用线段图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运用画线段图的策略确定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线段图进行分析问题的意识。
教学过程:课前师:同学们是不是经常来这里上课?生:是师:那我们班可真优秀,经常被老师选中。
这么大的教室,下面那么多听课的老师,你们上课时有什么经验吗?生:犹豫。
师:偶尔来是吧。
紧张吗?师:科学研究表明适度的紧张反而有利于你的发挥。
所以我相信你们今天一定会有非常精彩的表现。
那这么大的教室,下面那么多听课老师,你有什么要提醒别的同学的吗?1.声音要响亮,不然后面的老师听不见。
(对,一定要让每一个老师都能听到我们精彩的发言)2.当别人在发言时,我们一定要?(认真倾听)3.如果他的发言不太对,我们要怎么办呢?4.如果他的发言你们非常欣赏,我们可以(鼓掌示意)真有礼貌!一、谈话导入、设疑引思师:今天这节课将由我和大家一起学习,欢迎我吗?那我们大声告诉听课的老师们,我们是几几班的孩子。
生:几几班师:四(几)班的孩子我们一起看屏幕,有这样一题,能快速告诉我答案吗?生:62枚。
师:太简单了是吧,我们一年级就会解决了。
二、体验探究、发展认知1.尝试解决例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
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师:如果是这样的两个条件呢?能快速地告诉我答案吗?预设:如果有人冒出答案,可以说:是这样吗?老师给你们提供了学用单,可以在第一方框内把你的想法表示出来。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这一章节,旨在让学生掌握画线段图的基本方法,以及如何运用线段图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画线段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实际问题中,如何提炼出关键信息,运用线段图来解决问题,对他们来说还是一个挑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线段图的画法,并学会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线段图的基本画法,并能运用线段图来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学生能够发现线段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画出线段图,并理解线段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2.难点: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线段图,并运用线段图来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线段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同时,通过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案例。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线段图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妈妈买了5个苹果和7个香蕉,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线段图的概念和基本画法,引导学生观察线段图是如何表示问题的。
并通过例题,讲解线段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1《解决问题的策略(例1)》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1《解决问题的策略(例1)》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1《解决问题的策略(例1)》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画图的策略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画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引导学生学会用画图的方式表示问题,并通过图示找出问题的规律,从而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并且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数学运算。
但是,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还停留在依靠算术运算的层面,对于利用画图等策略来解决问题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这一节课时,我们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画图的策略,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画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用图示解决问题的习惯。
2.让学生通过实际例题,学会用画图的方式表示问题,并找出问题的规律。
3.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用画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2.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画图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直观演示法。
通过具体的例题,引导学生学会用画图的方式表示问题,并通过图示找出问题的规律。
同时,我会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画图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画图策略。
2.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如何利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的规律。
3.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总结:让学生总结画图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并强调养成用图示解决问题的习惯。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例1)2.教学内容:画图策略的理解和运用3.教学步骤:导入 -> 讲解 -> 练习 -> 总结4.重点难点:画图策略的理解和运用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对画图策略的理解程度,能否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画线段图解决问题苏教版
12
72
思路2:两人邮票的总数减12枚,等于小宁邮票枚数的
2倍,可以先求小宁的枚数,再求小春的枚数。
(72-12)÷2 =60÷2
30+12=42(枚)
=30(本)
咱们已经做完题了题,但是要检验上面的解答 对不对,有哪些方法?
用“把得数带入原题”的方法检验,要分几步 检验呢?你是怎样检验的,把你的方法填在课 本上。
12 72
咱们通过画线段图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那 画线段图有什么好处呢?
直观、清楚、方便分析
12
72
思路1:两人邮票的总数加12枚,等于小春邮票枚数的 2倍,可以先求小春的枚数,再求小宁的枚数。
思路2:两人邮票的总数减12枚,等于小宁邮票枚数的 2倍,可以先求小宁的枚数,再求小春的枚数。
从图上直观、清楚地看清了数量间的关系,大家
像这样知道两个数量的和是72枚,两个数 量的差是12枚的实际问题。解答后检验时 既要检验是不是符合条件里和是72,又要 检验是不是符合差是12。这样才能确定解 答是不是正确。
现在我们认识了画图的策略,大家回忆一下以 前的学习内容,在学习哪些知识或者解决实际 问题时,曾经运用过画图的.解决问题时,经常要画线段图或示意图 表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3.探索周期排列的规律时,画图表示物体 的排列顺序,找出规律。
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 12枚。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
12
72
思路1:两人邮票的总数加12枚,等于小春邮票枚数的 2倍,可以先求小春的枚数,再求小宁的枚数。
思路2:两人邮票的总数减12枚,等于小宁邮票枚数的 2倍,可以先求小宁的枚数,再求小春的枚数。
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 12枚。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1用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问题基础8分钟习题课件苏教版
(120+120)÷(3-1)=120(元) 120×3=360(元) 答:梦梦原来有 360元,华华原来有 120 元。
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1. 用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问题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自主学习
1
2
自我反馈
3
1.0 棵。桃树和梨树各多少棵?先将线段图补 充完整,再填空。
40
360
方法一:两种树的总棵数减去 40,求出 (梨树棵数的 2 倍 ) , 据此可以先算出( 梨树 )的棵 数, 再求出( 桃树 )的棵数。
方法二:两种树的总棵数加上 40,求出 ( 桃树棵数的 2 倍),据此可以先算出( 桃树 )的棵 数,再求出( 梨树 )的棵数。
2.看图列式计算。
(1)
(2)
足球:180÷(4+1)=36(个) (84+12)÷2=48(朵) 篮球:36×4=144(个)
3.梦梦和华华想买同样的一套故事书,现在梦梦的钱 数是华华的 3 倍。如果梦梦借给华华 120 元,那么 两人正好可以各买一套故事书。梦梦和华华原来各 有多少元? (先画出线段图,再解答)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
三年级 线段应用题
四年级 周期规律
……
小试牛刀
1、妈妈买一套衣服用了95元,上衣比裤子贵17元, 上衣和裤子各多少元?
2、甲乙两地相距495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 乙地,行了一段时间后,剩下的路程比已经行的多 45千米,这辆汽车已经行了多少千米?
已经行的: 剩下的:
多45km 495km
张宁 王晓星
86张 8张
变一变
变一变
你有什么体会和收获?
拓展延伸
今年,小春的邮票张数是小宁的3倍,如果小春送给小 宁50张邮票,那么两人的邮票张数正好相等。原来小春 和小宁各有多票张数是小宁的3倍,如果小春送给小 宁50张邮票,那么两人的邮票张数正好相等。原来小春 和小宁各有多少张邮票?
小宁: 42-12 = 30(枚)
答:小宁有邮票30枚,小春有邮票42枚。
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两人各有
邮票多少枚?
6枚
小宁
小春
6枚
72枚
多12枚
12÷2 = 6 (枚) 72÷2 = 36(枚)
小春:36 + 6 = 42(枚) 小宁:36 - 6 = 30(枚)
答:小宁有邮票30枚,小春有邮票42枚。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解决问题的策略 ——画线段图
本文档后面有精心整理的常用PPT编辑图标,以提高工作效率
准备题:
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两人邮票同样多。两人各有 邮票多少枚?
小李: 小王:
72枚
72÷2=36枚
准备题:
小宁 小春
补少的,和大数一样多
小宁 小春
去多的,和小数一样多
小宁 小春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画线段图的方法,并能运用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线段图,学会画线段图,并运用线段图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图形的认识和运用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
但是,对于画线段图这种解决策略,可能还是初次接触,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实际问题如何转化为线段图,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线段图的画法,能够自己画出线段图。
2.让学生理解线段图的意义,能够通过线段图来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线段图的画法,能够自己画出线段图。
2.难点:让学生理解线段图的意义,能够通过线段图来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线段图,学会画线段图。
2.练习教学: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线段图的画法,并能够运用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
3.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制作相关的PPT课件,展示线段图的画法和实际应用。
2.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3.黑板:准备一块黑板,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线段图的概念,让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图。
2.呈现(10分钟)讲解线段图的画法,并通过PPT课件,展示线段图的画法和实际应用。
让学生理解线段图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一个实际问题,用线段图来表示,并解释线段图的意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运用线段图来解决问题。
2024四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1用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问题习题课件苏教版
提 升 点 运用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问题
3.李阿姨包装礼品的彩带剩下 5 根(如下图) 。每根 短彩带长多少米?
(28-3)÷5=5(米) 5+3=8(米) 答: 每根短彩带长 5 米,长彩带长 8 米。
4.【易错题】 大熊和小熊一起去摘苹果,大熊摘的 个数是小熊的 3 倍。如果大熊给小熊 40 个苹果, 那么它们的苹果个数相等。大熊、小熊各摘了多 少个苹果? (先画线段图,再解答) 图略 40×2÷(3-1)=40(个) 40×3=120(个) 答: 大熊摘了 120 个苹果,小熊摘了 40 个苹果。
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1课时 用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问题
知 识 点 画线段图描述和分析和差问题
1.杨树和柳树一共有 300 棵,杨树比柳树多 46 棵。 杨树和柳树想一想,可以先算什么?
(1)杨树和柳树的总棵数加上 46 等于 ( 杨树棵数的 2 倍), 可以先算出( 杨树 )的棵数, 列式计算为 ( (300 +46)÷2 =173(棵) )。
5.【新情境】 包粽子是我国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亮 亮一家和邻居们一起参加了 “粽叶飘香、品味端 午”的包粽子活动,他们分为两组,第一组包的粽 子数比第二组的 3 倍还多 6 个,两组共包了146 个 粽子。第一组和第二组各包了多少个粽子? (先画 线段图,再解答)
(146-6)÷(3+1)=35(个) 35×3+6=111(个) 答: 第一组包了 111 个粽子,第二组包了 35 个粽子。
(2)杨树和柳树的总棵数减去 46 等于 ( 柳树棵数的 2 倍 ), 可 以 先 算出( 柳树 )的棵数, 列式计算为 ( (300-46)÷2 =127(棵) )。
2.看图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解答。
已知条件:科技书和故事书共有 240 本,故事书比 科技书少 20 本。 问题:科技书和故事书各有多少本? 科技书:(240+20) ÷ 2=130(本) 故事书:240-130=110(本) 答: 科技书有 130 本,故事书有 110 本。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解题苏教版(含答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法
1、一二三班共有153人,一班比二班多2人,三班比二班多1人,求每班各有几人?
2、有99千克梨,分给甲、乙、丙三个组,甲组比乙组多分4千克,乙组比丙组多分4千克,三个组各得多少千克?
3、一部书有上、中、下三册,上册比中册贵1元,中册比下册贵2元,这部书售价32元,上、中、下三册各多少元?
4、哥哥和弟弟共有画片38张,弟弟给哥哥3张后还比哥哥多2张,哥哥和弟弟原来各有画片多少张?
5、把100米长的绳子剪成三段,第二段比第一段多16米,第三段比第一段少18米,三段绳子各长多少米?
6、小华和爷爷今年共72岁,爷爷的岁数是小华的7倍,爷爷比小华大多少岁?
7、光明小学有学生760人,其中男生比女生
的3倍少40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8、师徒两人共加工105个零件,师傅加工的
个数比徒弟的3倍还多5个,师傅和徒弟各加工零件多少个?
9、甲、乙两仓库共存粮264吨,甲仓库存粮是乙仓库存粮的10倍。
甲、乙两仓库各存粮多少吨?
10、甲、乙两人共有150张画片,甲的张数比乙的2倍多30张,两人各有几张画片?
11、哥哥和弟弟共有图书120本,哥哥的图书是弟弟的3倍,哥哥有图书多少本?
12、已知大、小数之差是152,大数是小数的5倍。
求大、小两数各是多少?13、甲存款数是乙的4倍,甲比乙多存600元。
甲、乙两人各存款多少元?
14、徒弟比师傅少加工105个零件,师傅加工的个数比徒弟的3倍还多5个,师傅和徒弟各加工零件多少个?
15、李爷爷家养的鸭比鹅多118只,鸭的只数是鹅的3倍,请问鸭和鹅各有多少只?16、两个书架,甲书架存书相当于乙书架存
书量的3倍多15本,甲书架比乙书架存书多135本,则甲书架存书多少本?。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优秀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这一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用线段图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认识线段图,学会如何画线段图,并利用线段图来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对解决问题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段图,以及如何利用线段图来解决问题,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逐步理解线段图的作用和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线段图的概念,学会如何画线段图。
2.让学生掌握利用线段图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3.培养学生运用线段图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段图,以及如何利用线段图来解决问题。
2.重点:让学生掌握线段图的概念和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等,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线段图的特点和作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与课程相关的实际问题。
2.准备线段图的模板,以便学生绘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实际问题,引入线段图的概念。
例如:“小明和小华一共摘了30个桃子,小明摘了18个,小华摘了多少个?”让学生尝试画出线段图来解决这个问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线段图来解决。
引导学生发现线段图的特点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互相出题,用线段图来解决。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实际问题,并用线段图来解决。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线段图只能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吗?能否解决更复杂的问题?让学生课后思考。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明确线段图的概念和作用。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回家后用线段图来解决。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5.1.画线段图解决问题课件
当堂检测
3.甲、乙两地相距495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已经行 了3小时,剩下的路程比已经行的多45千米。这辆汽车的平均速 度是多少千米/时?(教材P54 练习八 第11题)
你能先根据题意把线段 图补充完整,再解答吗?
(495-45)÷2=225(千米) 225÷3=75(千米/时) 答: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75千米/时。
小宁和小春共有 72 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 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
看图说出已知条件 和问题,再解答?
科技书 文艺书
少15本
105本
题型: 都是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和差问题)
思路: 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想办法把两个不相等的数量转化 为相等的数量。
归纳: (和+差)÷2=较大数 (和-差)÷2=较小数
小春
添12枚 多12枚
共72 +枚12=84( )
2 给小宁添上12枚,变成和小春一样多。
72+12=84(枚) 小春:84÷2=42(枚) 小宁:72-42=30(枚)或 42-12=30(枚)
探索新知
比较这两种解法,它们在思路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去多法
补少法
都是先设法使两个人的邮票枚数变得同样多,使两个不相等
每条短花边长多少 厘米?长花边呢?
方法一:(90-10)÷4=20(cm) 方法二:(90+10×3)÷4=30(cm)
20+10=30(cm)
30-10=20(cm)
答:每条短花边长20厘米,长花边长30厘米。
随堂小练
3. 一个双层书架,上层书架的本数是下层的3倍。如果从上层搬60本 到下层,那么两层书的本数正好相等。原来上、下层各有图书多少
科技书和文 艺书各有多 少本?
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课件 用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问题
(875-125×2-250)÷3=125(元) 125+125=250(元) 250+250=500(元) 答:第一名得了500元,第二名得了250元, 第三名得了125元。
Thank you!
2.先根据题意把线段图补充完整,再解答。 四(1)班一共有学生48人,其中男生比女生多4人,四(1)
班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
(48-4)÷2=22(人) 22+4=26(人) 答:四(1)班男生有26人,女生有22人。
3.明明买了10支铅笔,亮亮买了7支同样的铅笔,明 明比亮亮多花了9角。求铅笔的单价。
( 乙仓库存米 )的吨数。 列式为:(650-50)÷2=300(吨) 解法二:两仓库存米的总吨数加上50吨,等于 ( 两个甲仓库存米的吨数 ),据此可以先算出 ( 甲仓库存米 )的吨数。 列式为(:650+50)÷2=350(吨)
检验,并写出答: 检验:350-300=50(吨) 350+300=650(吨) 答:甲仓库存米350吨,乙仓库存米300吨。
数学四年级下册课件 (苏教版)
五 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1课时 用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问题
SJ 四年级下册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2
3
4
5
6
7
知识点 画线段图描述和分析问题
1.甲、乙两仓库共存米650吨,甲仓库比乙仓库多存 米50吨。甲、乙两仓库各存米多少吨?
你能根据题意把线段图填写完整吗?
解法一:两仓库存米的总吨数减去50吨,等于 ( 两个乙仓库存米的吨数 ),据此可以先算出
(先画出线段图,再解答)
10-7=3(支) 9÷3=3(角/支) 答:铅笔的单价是3角/支。
易错点 未理解题意导致列式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 12枚。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
小春的邮票数: (72+12)÷2=42(枚) 小宁的邮票数: 42-12=30(枚)
用“把得数代入原题”的方法检验,要分几步进行?
42+30=72(枚)
42-30=12(枚) 答:小宁有邮票30枚,小春有邮票42枚。
新知探究
答:每条短花边长20厘米,长花边长30厘米。
课堂训练
上层书的本数:60×3=180(本) 下层书的本数:60×1=60(本)
答:上层有图书180本,下层有图书60本。
课堂训练
12÷(5-3) =12÷2 =6(元/本)
答:笔记本的单价是6元/本。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结束
读一读,题中有哪些条件?求什么?
新知探究
1 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 12枚。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
画线段图: 小宁 多12枚 小春
看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想一想可以先算什么。
72枚
新知探究
1 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 12枚。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
解法一: 小宁 多12枚 小春 72枚 -12枚
先求第二小队 (34+4)÷2 =38÷2 =19(棵) 19-4=15(棵)
答:第一小队植树15棵,第二小队植树19棵。
课堂训练
先求短花边长度 (90-10)÷4 =80÷4 =20(厘米) 20+10=30(厘米)
先求长花边长度 (90+10×3)÷4 =120÷4 =30(厘米) 30-10=20(厘米)
1 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 12枚。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
小春的邮票数: (72+12)÷2=42(枚) 小宁的邮票数: 42-12=30(枚)
答:小宁有邮票30枚,小春有邮票42枚。
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新知探究
看图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解答。
课堂训练
先求第一小队 (34-4)÷2 =30÷2 =15(棵) 15+4=19(棵)
小宁的邮票数: (72-12)÷2=30(枚)
小春的邮票数:
30+12=42(枚)
新知探究
1 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 12枚。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
解法二: 小宁 多12枚 小春 小春的邮票数: (72+12)÷2=42(枚) 72枚+12枚
小宁的邮票数:
42-12=30(枚)
新知探究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画线段图)
情境导入
五 十 六 个 民 族
情境导入
梅兰芳舞台艺术
情境导入
十 二 生 肖
情境导入
情景练习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小宁和小春收集邮票
我一共有邮票30枚。 我一共有邮票42枚。
小宁
小春
新知探究
1 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 12枚。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