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激励计划分配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激励计划分配方案
有激励进步才会更有动力,关于教师激励计划分配方案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落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市属本科高校骨干教师教学激励计划试点工作的通知》(沪教委人〔20xx〕52号)的精神,进一步夯实本科教学基础地位,全面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着力推进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具有国际水平的高水平应用型高等财经教育师资队伍,切实保障教师的待遇,学校决定启动“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特制订此实施方案。
学校围绕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自贸区建设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对高素质应用型财经人才的培养要求,依托深厚办学基础,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加快两校区间的全要素整合,规范教师行为,促进师生互动和教师教学能级提升,优化教学组织形态,构建教师教学考核、评价和激励制度体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教师教学投入机制和环境,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实现教师队伍明显优化、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大学精神文化融合发展。
推动学校融合发展。围绕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瓶颈问题,
以满足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引导学校不同校区间人才全过程培养要素整合。秉承从优原则,逐步消除校区间的差异性,优化组织结构和形态,强化立信会计金融品牌特色,重塑大学精神文化。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强化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办学模式从以半开放状态向开门开放办学的提升,教育模式从以教师为主到注重教与学双中心互动交流的提升,教学模式从以课堂为主延伸到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提升。
形成优良学风教风。规范教师行为,引导学校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教学工作,健全教师教学考核和职业行为规范制度,实现教师从知识传授向教书育人的转变,教师从关注自身发展向“师生共同体”协同发展的转变,形成具有诚信品质的优良学风教风。
彰显教学投入激励。探索以教学工作量和教学效果为导向的分配办法,构建多元化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多维度的教师教学投入分配机制,引导和保障教师专心教学,实现教师从单一线性的评价体系向多元立体的发展体制转变。
激励高水平教师,特别是学科带头人、高层次人才、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担任本科生导师,或指导青年教师、组建教学团队,建立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
激励全体教师关注学生学业导航,服务学生核心素养成
长,从思想、人格和专业上引领学生发展,实施师生互伴计划,建立教师坐班答疑制度和自习辅导制度,所有专任教师均承担本科生导师,答疑辅导时间必须事先向全校公布,并接受质量评价。
激励全体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关心教师教学学术发展,开展优秀青年教师登峰团队和名师工作室建设,打破不同校区间群体隔阂,激励一批站得稳讲台、学术造诣潜质扎实的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鼓励一批熟手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激励骨干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依托教学团队开展各项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教学建设,打造一批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优势课程群和教学成果,推动教改成果向教学实践与应用转化,形成以“学术导向、兴趣驱动、氛围营造、综合配套”为特质的教学改革形态。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由师生互伴计划和特色教学团队计划组成。“师生互伴计划”包含学业发展导师项目、服务学生成长创新项目、基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特色教学团队计划”包含校级协同创新教学团队建设项目、名师工作室项目和优秀青年教师登峰团队建设项目。两大计划构成了基础与特色紧密融合的“2+X”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布局形态,做到基础激励保质量,特色激励有创新。
师生互伴计划
师生互伴计划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理念,立德树人,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养成,打破不同校区间不同师生的群体隔阂和文化壁垒。通过学业导师项目和服务学生成长创新项目覆盖全体专任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构建面向全体学生的“师生互伴共同体”,实现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大贯通,加快全校师生的校园文化融合和向心力形成,实现“师生互伴、师师互伴”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新格局。专任教师必须承担任意1项导师或创新项目,参加1个基础教学团队,并完成相应的坐班答疑、自习辅导答疑时间。
1.学业导师项目
本项目主要面向全体专任教师,学业导师组织形式由二级学院根据自身特点决定。学业导师主要负责对大学生进行学业指导、专业引领、实践创新等方面的指导,注重学生答疑辅导,渗透开展学科德育工作,其中核心职责是学业指导。学业导师要充分发挥学科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载体作用,做到对学生进行思想上引导、生活上指导、心理上疏导、学习上辅导。同时,接受学生对于课程教学的反馈,师生共同建立教学反思阶梯。
2.服务学生成长创新项目
服务学生成长创新项目主要分为德育实践创新项目、思
想领航创新项目与体育健康创新项目三类,根据学生的需求分类实施推进。
德育实践创新项目主要面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以及部分热爱大学生发展的专任教师。德育实践创新项目围绕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在完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带班的工作基础上,由党委学生工作部、团委、就业与创业工作处组织实施,根据学生需求和自身专长成为学生主题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艺术素养、创新创业、心理健康的导师和引领者,不断提升育德能力,不断探索和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新方法,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
思想领航创新项目主要面向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理论课教师。学校鼓励组建团队,主要激励教师根据学生思想特点和自身专长,加强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成为学生思想的领航者。
体育健康创新项目主要面向体育与健康学院专任教师,承担体育健康创新项目,以服务“个性化”体育教育为宗旨,教育和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和“终身体育”的意识,承担体育锻炼为主体的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或竞赛指导以及体育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指导时间纳入坐班答疑、校内自习辅导制度范畴管理。
3.基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
基础教学团队计划面向教学单位,根据本科教学的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