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大班教案]
大班科学勺子里的哈哈镜教案(精选4篇)
大班科学勺子里的哈哈镜教案(精选4篇)大班科学勺子里的哈哈镜篇1活动目标:1.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不锈钢勺子凹凸面成像倒立和正立的不同,体验探索、发现的乐趣。
2.能仔细观察,用清晰的语言描述勺子凹凸面成像倒立和正立的不同。
活动准备:1.不锈钢勺子(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
2.幼儿摸箱。
3.ppt活动过程:一、照平面镜,玩镜面游戏,感受平面镜的成像引入。
师:林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面镜子,待会儿请小朋友们来照一照,看看镜子里的你和镜子外面的你都一样吗?摸一摸,这个镜子是平的还是不平的的?二、创设"魔法情景",出示勺子,感受勺子的凹面和凸面。
师:林老师最近向魔法师借了一个魔法宝贝,这个魔法宝贝功能很多,不仅能舀东西吃,还可以用来照,照出来的样子还不一样,大家猜猜是什么呢?师:这个魔法勺和刚才小朋友们找的镜子可不一样,它不是平的,请你们用手摸一摸魔法勺用来舀东西吃的一面,感觉下它是弯进去还是鼓起来的呢?哦,弯进去的这面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凹面,我们一起用这个凹面再照照自己的小脸蛋,看看我们的小脸蛋是朝上还是朝下呢?哦,原来勺子的凹面照出来的小脸蛋是倒立的。
另一面如上。
小结:小朋友真聪明,发现了勺子用来舀东西的弯进去的那一面叫做凹面,照出来的小脸蛋是倒立的,鼓出来的那面叫做凸面,照出来的小脸蛋是倒立的。
三、巩固凹面和凸面,摸箱游戏。
师: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个魔法箱,魔法箱里有许多小朋友用魔法勺照出来的魔法卡片,待会儿我会请表现好的小朋友从魔法箱里摸出一张魔法卡片,并要说出这张魔法卡片上的小朋友是用魔法勺的凹面还是凸面照出来的,你是怎么知道的?答对有魔法礼物奖励!四、总结"魔法经验",结合ppt拓展幼儿实践运用。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勺子有这样的魔法,还有很多东西都有这样的魔法,小朋友们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用凸面镜做成的呢?哪些东西是用凹面镜做成的呢?我们一起去找一找。
大班科学《勺子里的哈哈镜》优质教案
大班科学《勺子里的哈哈镜》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镜子》,具体内容为《勺子里的哈哈镜》。
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让学生了解勺子形状对光的反射作用,进而认识到物体形状与镜像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勺子形状对光的反射作用,认识物体形状与镜像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合作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其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勺子形状与镜像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观察勺子形状对光的反射作用,动手实践制作勺子哈哈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各种形状的勺子、镜子、手电筒、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每人一把勺子、一张白纸、一支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把弯曲的勺子,让学生观察勺子里的镜像,引发学生对勺子形状与镜像关系的思考。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演示,讲解勺子形状对光的反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物体形状与镜像之间的关系。
3. 动手实践(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用不同形状的勺子观察镜像,并记录下来。
然后,用白纸和笔制作勺子哈哈镜。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巩固对勺子形状与镜像关系的理解。
5. 小组讨论与分享(5分钟)各小组汇报实践成果,讨论勺子形状与镜像之间的关系,分享制作勺子哈哈镜的乐趣。
六、板书设计1. 《勺子里的哈哈镜》2. 主要内容:勺子形状对光的反射作用物体形状与镜像关系制作勺子哈哈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家里的勺子观察镜像,记录下来并与家人分享。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讲解、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了勺子形状与镜像关系。
但在实践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光的反射原理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其他物体形状与镜像之间的关系,如球体、圆柱体等,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持续兴趣。
大班科学勺子里的哈哈镜教案
大班科学勺子里的哈哈镜教案大班科学勺子里的哈哈镜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感知不锈钢勺子凹凸面成像的不同及有趣,初步了解哈哈镜影像变化的原因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2.尝试用集体记录、个体表述等方式交流操作的过程及结果,体验动手探究的乐趣。
3.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人手一个不锈钢的勺子;师幼玩过"照镜子"的游戏(师:镜子、镜子在哪里?幼:镜子、镜子在这里。
);PPT课件(汉字凹和凸、集体记录表、交通安全转角镜等图片)。
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回忆已有经验1.师幼玩"照镜子"的游戏师:我们来玩照镜子的游戏,我来照镜子,你们就是我的小镜子。
(教师做出各种简单肢体动作,幼儿镜面模仿。
)2.启发幼儿思考,表述已有经验师:你们玩得很好,照镜子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那你平时照镜子的时候有什么发现吗?3.根据幼儿回答,及时启发和小结师:镜子里也有个你,你们俩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照镜子的时候,离镜子远一些、近一些,照出的人像一样吗?二、动手操作,探究哈哈镜的秘密1.幼儿初次探究,感受勺子哈哈镜的有趣师:今天老师没有准备镜子,而是准备了不锈钢勺子。
它们能当镜子照吗?请你们试一试,用这些勺子玩玩、照照,看看能发现什么。
2.集体交流操作中的发现,鼓励幼儿清楚、大胆地表达师:你发现了什么?请你用尽可能清楚的话说给大家听。
3.结合PPT,介绍凹凸面的名称师:勺子的两面一样吗?你们觉得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呢?老师这里有两个汉字朋友,看看它们能不能帮助我们。
师:这两个字长得什么样?这个字(凹)读"aO",它可以用来形容勺子的哪一面?这个字(凸)读"tu",它可以用来形容勺子的哪一面?(教师手指勺子的两个面,幼儿说出名称。
)4.集体猜想并记录师:知道了凸面和凹面,你们介绍自己的发现就能说得更清楚。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勺子里的哈哈镜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勺子里的哈哈镜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有趣的镜子》,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勺子里的哈哈镜,了解哈哈镜的成像原理,观察并描述哈哈镜中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勺子里的哈哈镜,知道哈哈镜是一种凸透镜,了解其成像原理。
2. 培养幼儿观察物体、描述变化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哈哈镜的成像原理。
教学重点:观察哈哈镜中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勺子、哈哈镜、蜡烛、火柴、白纸、笔。
2. 学具:每人一份勺子、哈哈镜、蜡烛、火柴、白纸、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一个勺子和一个哈哈镜,引导幼儿观察勺子里的哈哈镜。
(2)邀请幼儿用哈哈镜观察周围的同学,引导幼儿发现哈哈镜中的变化。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演示如何用哈哈镜观察物体,并解释哈哈镜的成像原理。
(2)教师用蜡烛、火柴进行演示,让幼儿观察哈哈镜中的火焰变化。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组,每组一个勺子和哈哈镜,观察并描述组内同学在哈哈镜中的样子。
(2)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观察结果,其他幼儿补充。
(2)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除了勺子里的哈哈镜,还有哪些物品可以用来观察物体?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强调观察和描述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勺子里的哈哈镜2. 成像原理:凸透镜3. 观察与描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家里的勺子和哈哈镜,观察家人在哈哈镜中的样子,并描述下来。
2. 答案:根据观察结果,描述家人在哈哈镜中的样子,如:爸爸的脸变长了,妈妈的脸变窄了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观察幼儿对哈哈镜的兴趣和掌握程度。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勺子里的哈哈镜教案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勺子里的哈哈镜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有趣的镜子》,详细内容为“勺子里的哈哈镜”。
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让幼儿了解勺子形状对成像的影响,探索光的反射原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勺子形状与成像之间的关系,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2.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幼儿沟通、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勺子形状对成像的影响,掌握光的反射原理。
教学重点:观察不同形状勺子里的成像,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形状的勺子、镜子、手电筒、白纸、画笔。
2. 学具:每人一份不同形状的勺子、镜子、白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个勺子,提问:“你们知道这个是什么吗?你们见过勺子里的哈哈镜吗?”引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教师用不同形状的勺子、镜子、手电筒进行演示,让幼儿观察勺子里的成像,讲解勺子形状与成像之间的关系。
3. 动手操作: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用不同形状的勺子观察成像,记录在白纸上。
4. 随堂练习:教师提出问题,幼儿根据实践操作结果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勺子里的哈哈镜2. 内容:(1)勺子形状与成像关系(2)光的反射原理(3)实践操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中不同形状的勺子,记录成像特点。
2. 答案:(1)勺子形状不同,成像特点也不同。
(2)圆形勺子成像较正常,其他形状勺子成像扭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思考其他物品是否能代替勺子进行成像实验,激发幼儿探索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操作环节的设计与实施。
3.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
4.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度。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对于勺子形状与成像关系的教学,应通过直观的演示和幼儿的动手操作,使其理解不同形状勺子对光线的作用,进而影响成像。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勺子里的哈哈镜》全套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模板范文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勺子里的哈哈镜》全套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模板范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用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课程《勺子里的哈哈镜》进行教学。
活动围绕勺子和哈哈镜展开,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索,让幼儿了解勺子的形状和哈哈镜的特性,引导幼儿发现勺子和哈哈镜之间的联系,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勺子和哈哈镜的形状,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2. 帮助幼儿理解勺子和哈哈镜之间的关系,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观察勺子和哈哈镜的形状,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
难点:让幼儿理解哈哈镜的特性,并能用语言描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勺子、哈哈镜、水、实验盘、彩笔、画纸。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个勺子和一张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向幼儿展示勺子和哈哈镜,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形状,并提问:“你们发现勺子和哈哈镜之间有什么联系吗?”2. 实验:教师演示如何将勺子放在哈哈镜前,让幼儿观察勺子在哈哈镜中的形状,并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勺子进行实验。
3. 探索: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勺子和哈哈镜的形状,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哈哈镜的特性。
4. 创作:教师引导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喜欢的哈哈镜形状,并用自己的勺子进行实验,观察勺子在哈哈镜中的形状。
5. 分享: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幼儿描述自己在实验中的发现。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勺子哈哈镜形状形状联系?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自己在课堂上的实验和发现;2. 请幼儿尝试用自己的勺子和家里的镜子进行实验,观察勺子在镜子中的形状,并和家长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对勺子和哈哈镜的形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大多数幼儿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哈哈镜的特性。
但在实验环节,部分幼儿对如何操作勺子和哈哈镜还存在困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参与课堂,让家长和幼儿一起进行实验,增进亲子关系,同时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
2024年大班科学勺子里的哈哈镜教案精选
2024年大班科学勺子里的哈哈镜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手册》第四章“有趣的镜子”,详细内容为“勺子里的哈哈镜”。
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让学生了解勺子形状与成像的关系,培养幼儿对物体形象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勺子形状与成像之间的关系,知道不同形状的勺子会产生不同的成像效果。
2. 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动手操作并解决问题。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勺子形状与成像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发现不同形状勺子的成像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形状的勺子、放大镜、哈哈镜、演示文稿。
2. 学具:每人一个勺子、白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故事《小熊的哈哈镜》,引导幼儿关注勺子形状与成像的关系。
2.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不同形状的勺子,让幼儿观察勺子里的成像,引导幼儿发现勺子形状与成像的关系。
3. 动手操作(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用各种形状的勺子观察自己的脸,记录下成像的特点。
4. 随堂练习(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大勺子里的哈哈镜2. 副有趣的镜子3. 板书内容:不同形状的勺子成像特点观察与实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中的镜子,发现镜子里的成像特点。
2. 答案:根据观察,记录下镜子的形状和成像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动手操作等环节,让幼儿了解了勺子形状与成像的关系。
课后,教师可鼓励幼儿观察生活中的镜子,继续探索物体成像的奥秘。
同时,可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如制作镜子、画镜子等,提高幼儿对物体形象的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勺子形状与成像之间的关系。
2. 动手操作环节: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用各种形状的勺子观察自己的脸,记录下成像的特点。
3. 作业设计:观察家中的镜子,发现镜子里的成像特点。
大班科学《勺子里的哈哈镜》教案
大班科学《勺子里的哈哈镜》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哈哈镜的特点,探究哈哈镜成像的原理。
1.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1.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
1.4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物质准备:每个幼儿准备一把勺子,一盆水,若干个平面镜。
2.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光线适中。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哈哈镜,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哈哈镜的特点。
3.2 探究过程:3.2.1 教师引导幼儿将勺子放在水面上,观察勺子里的反射。
3.2.2 教师引导幼儿将平面镜放在勺子旁边,观察平面镜中的反射。
3.2.3 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勺子里的反射和平面镜中的反射的不同之处。
3.2.4 教师引导幼儿尝试改变勺子的位置,观察反射的变化。
3.2.5 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出各种有趣的哈哈镜形象。
3.3 总结与展示: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展示自己的哈哈镜作品。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探索生活中的哈哈镜。
4.2 环境创设:在活动室中设置一个“哈哈镜角”,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自由探索。
第五章:活动评价5.1 教师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5.2 家长反馈: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评价活动效果。
第六章:活动步骤6.1 准备阶段:教师分发勺子和镜子,确保每个幼儿都能拿到实验材料。
6.2 探索阶段: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实验,观察勺子中的反射和平面镜中的反射。
6.3 创作阶段:教师鼓励幼儿利用勺子和镜子创造出有趣的哈哈镜形象。
6.4 分享阶段:每个幼儿展示自己的哈哈镜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发现和乐趣。
6.5 总结阶段: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实验结果,强调科学原理。
第七章:教学方法7.1 观察法: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勺子和平面镜中的反射,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指导纲要》设计,涉及教材第五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勺子里的哈哈镜”。
通过实践探索,引导幼儿观察并理解平面镜成像原理,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勺子背面作为平面镜的特性,知道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2. 观察并描述勺子里的镜像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平面镜成像原理,观察并描述镜像变化。
2.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平面镜、勺子、卡片、哈哈镜、玩具等。
2. 学具:每组一份勺子、卡片、哈哈镜。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勺子,邀请一名幼儿上台用勺子背面观察周围的同学,让幼儿感受到勺子背面成像的奇妙。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平面镜成像原理,讲解勺子背面作为平面镜的特性。
3. 随堂练习(10分钟)a. 教师分发勺子和卡片,让幼儿用勺子背面观察卡片上的图案,并描述所看到的镜像。
b. 教师邀请幼儿用哈哈镜观察同学,让幼儿感受到不同形状的镜子成像的趣味性。
4. 分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a.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用勺子背面观察不同物品,并记录下来。
b. 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观察结果,其他组成员倾听并给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勺子里的哈哈镜2. 内容:a. 平面镜成像原理b. 勺子背面作为平面镜的特性c. 实践操作:观察物品镜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勺子背面观察生活中的物品,记录下来并描述镜像。
答案示例:我用勺子背面观察了一朵花,发现花变大了,颜色也变得更鲜艳。
2. 作业要求:每人完成至少三份观察记录,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幼儿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幼儿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勺子里的哈哈镜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勺子里的哈哈镜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镜子》,详细内容为“勺子里的哈哈镜”。
通过让幼儿观察勺子形状变化,了解光的反射原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勺子形状与光的反射之间的关系,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理解勺子形状与光的反射之间的关系。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实践,自主发现光的反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勺子、透明塑料碗、卡片、哈哈镜、手电筒、教学课件。
学具:每组一个勺子、一个透明塑料碗、一张卡片、一个手电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勺子,让幼儿观察勺子的形状,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个勺子为什么叫哈哈镜吗?”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课件演示,让幼儿了解勺子形状与光的反射之间的关系。
(2)教师操作哈哈镜,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勺子形状的变化。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让幼儿用透明塑料碗、卡片、勺子、手电筒等探究勺子形状与光的反射之间的关系。
(2)幼儿相互交流观察结果,教师给予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勺子里的哈哈镜2. 内容:(1)勺子形状与光的反射(2)观察勺子形状变化(3)光的反射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光的反射现象,并记录下来。
2. 答案:(1)镜子: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2)水面:平静的水面、波光粼粼的水面(3)其他:光滑的物体表面、透明物体等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对勺子形状与光的反射之间的关系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幼儿对光的反射原理掌握不够熟练。
2. 拓展延伸:(1)开展家庭科学小实验,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继续探索光的反射现象。
(2)组织幼儿参观科技馆,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一、教学内容《勺子里的哈哈镜》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镜子》,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勺子哈哈镜的成像特点,了解凹面镜和凸面镜的成像原理,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并描述勺子哈哈镜中的像。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勺子哈哈镜的成像特点,知道凹面镜和凸面镜的成像原理。
2. 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勺子哈哈镜的成像特点,了解凹面镜和凸面镜的成像原理。
难点:理解勺子哈哈镜成像原理,并能运用到实际观察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勺子哈哈镜、凹面镜、凸面镜、演示用物品。
2. 学具:每组一份勺子哈哈镜、凹面镜、凸面镜、纸张、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勺子哈哈镜,让幼儿观察并描述镜中的像。
提问:你们在勺子镜中看到了什么?和普通的镜子有什么不同?2. 例题讲解教师用演示物品,讲解凹面镜和凸面镜的成像原理。
解释勺子哈哈镜是如何成像的。
3. 随堂练习幼儿分组操作勺子哈哈镜、凹面镜、凸面镜,观察并记录成像特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讨论凹面镜和凸面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拓展延伸让幼儿用画笔和纸张,在勺子哈哈镜中绘制自己的像。
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六、板书设计1. 《勺子里的哈哈镜》2. 内容:勺子哈哈镜成像特点凹面镜和凸面镜成像原理勺子哈哈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描述家中或幼儿园里的镜子,画出镜中的自己。
2. 答案:幼儿根据实际观察,画出镜中的自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对勺子哈哈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在理解成像原理方面有一定难度。
今后教学中,应注意用更直观的方式展示成像过程,帮助幼儿理解。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科技馆,了解更多关于镜子的科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理解与呈现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的直观性6. 作业设计的实践性与答案的开放性7. 课后反思的深入性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理解与呈现在呈现勺子哈哈镜的成像特点时,应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结合实物演示,让幼儿直观感受到凹面镜和凸面镜的成像差异。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勺子里的哈哈镜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勺子里的哈哈镜教案秘密一、教学内容本次活动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镜子》,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勺子里的哈哈镜,了解光的反射原理,探索不同形状的镜子对物体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勺子里的哈哈镜的特点,知道光的反射原理。
2.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分享发现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光的反射原理,探索不同形状的镜子对物体的影响。
重点:认识勺子里的哈哈镜,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勺子、哈哈镜、平面镜、光源(如手电筒)、实验材料(如小球、玩具等)。
学具:每组一份勺子、哈哈镜、平面镜、光源、实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观察勺子里的哈哈镜,提出问题:“你们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分享观察到的现象。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光的反射原理,引导幼儿理解勺子里的哈哈镜是如何产生有趣的现象的。
演示使用不同形状的镜子(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对物体的影响。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让幼儿用勺子里的哈哈镜观察物体,记录观察结果。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不同形状的镜子会产生不同的效果?”4. 小组讨论与分享(5分钟)邀请各小组分享实践操作的结果,讨论发现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光的反射原理2. 勺子里的哈哈镜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3. 不同形状的镜子对物体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勺子里的哈哈镜观察家里的物品,记录观察结果。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对勺子里的哈哈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在理解光的反射原理上存在一定困难,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引导。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尝试制作自己的哈哈镜,观察更多物体,探索光的反射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实践情景引入的互动性和引导性;3. 例题讲解的深入浅出;4. 随堂练习的实践性和思考性;6. 作业设计的延伸性和探究性;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针对性和深度。
2024年大班科学勺子里的哈哈镜教案
2024年大班科学勺子里的哈哈镜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探索》教材第五册第十章——《奇妙的镜子》,详细内容围绕勺子里的哈哈镜展开。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勺子形状与成像之间的关系,探索光的反射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勺子哈哈镜的成像特点,了解不同形状的勺子产生的成像效果。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
3. 提高学生合作交流、观察分析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的反射原理在勺子哈哈镜成像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勺子形状与成像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勺子哈哈镜、平面镜、光源、实验材料等。
学具:每组一套勺子哈哈镜、实验记录表、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勺子哈哈镜,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不同形状的勺子哈哈镜成像效果,讲解光的反射原理。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用不同形状的勺子哈哈镜进行实验,记录成像效果。
4.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享实验结果,讨论勺子形状与成像之间的关系。
6. 知识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其他有趣的镜子现象。
六、板书设计1. 勺子里的哈哈镜2. 内容:(1)勺子哈哈镜成像特点(2)光的反射原理(3)勺子形状与成像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镜子现象,记录下来并分析其原理。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勺子哈哈镜的兴趣较高,实验过程中积极参与,但部分学生对光的反射原理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下节课加强讲解。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光学现象,如透镜、光纤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光的反射原理在勺子哈哈镜成像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勺子形状与成像之间的关系。
3. 实验过程中的观察与分析。
4. 作业设计中的生活现象观察与原理分析。
大班科学勺子里的哈哈镜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勺子里的哈哈镜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勺子在水面上的反射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通过探索勺子在水中的反射,让幼儿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科学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1. 每个幼儿准备一把勺子。
2. 每个幼儿准备一个透明塑料杯和一杯水。
3. 每个幼儿准备一张白纸。
4. 教具:一个放大镜。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勺子和水杯,引导幼儿观察勺子和水杯的形状,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2. 探索:a. 教师指导幼儿将勺子放入水杯中,让幼儿观察勺子在水面上的反射现象。
b. 教师引导幼儿尝试改变勺子的位置,观察反射现象的变化。
c. 教师让幼儿用自己的勺子进行探索,并分享发现。
3.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勺子在水中的反射现象,解释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家里的“哈哈镜”,观察和记录反射现象。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科学角布置“哈哈镜”主题展示,让幼儿自由探索和交流。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探索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倾听幼儿的分享,评价幼儿对平面镜成像原理的理解。
3. 家长反馈和科学角展示,了解幼儿在家庭和园所中的表现。
六、活动步骤:1. 准备阶段:教师提前为每个幼儿准备好一个透明塑料杯、一杯水、一把勺子和一张白纸。
2. 探索阶段:教师引导幼儿将勺子放入水杯中,观察勺子在水面上的反射现象。
3. 实践阶段:教师让幼儿尝试改变勺子的位置,观察反射现象的变化。
4. 分享阶段:教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5. 总结阶段: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勺子在水中的反射现象,解释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七、教学方法:1. 观察法: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探索过程,了解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
2024年大班科学领域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
2024年大班科学领域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奇妙的镜子》,详细内容为“勺子里的哈哈镜”。
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让学生了解勺子形状与成像之间的关系,探索镜子中的影像奥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勺子形状与成像的关系,掌握简单的光学原理。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观察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提高学生合作、分享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勺子形状与成像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观察勺子里的影像,理解光学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勺子、放大镜、平面镜、手电筒、教学PPT。
2. 学具:每组一个勺子、一个放大镜、一个平面镜、手电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勺子,让学生观察勺子的形状,并提问:“你们觉得勺子像什么?”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勺子里的哈哈镜现象,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成像原因。
教师讲解勺子形状与成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光学原理。
3. 动手实践(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勺子、放大镜、平面镜观察不同物体在勺子里的影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
学生互相讨论,教师点评并解答疑问。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勺子里的哈哈镜2. 内容:勺子形状与成像关系光学原理实验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镜子,思考镜子形状与成像之间的关系,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索光学原理,如光的反射、折射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
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
4. 动手实践的指导与疑问解答。
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拓展性。
大班科学勺子里的哈哈镜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勺子里的哈哈镜教案一、教学背景本教案适用于大班幼儿园的科学探究课程。
本节课中,老师将主要为幼儿介绍和探究镜子反射的原理,并利用勺子制造哈哈镜的实验,让幼儿通过实操了解反射的规律。
二、教学目标1.让幼儿知道光在反射时遵循着固定的规律;2.培养幼儿的观察、探究、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准备1.收集勺子、卡纸、小球等材料;2.设计制作哈哈镜的实验过程;3.准备制作哈哈镜的实验材料;4.准备讲解反射的原理和实验过程的PPT。
四、教学过程第一阶段:知识导入1.通过展示镜子让幼儿理解光线反射的现象,向幼儿讲解反射现象的基本知识。
2.将卡纸插到勺子的一侧,让幼儿通过卡纸观察光线反射现象。
讲解光线反射的规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第二阶段:实验过程1.引导幼儿制作哈哈镜。
将卡纸在勺子上面捏出小凸起,然后通过自由剪切卡纸,制造不规则的凸起,让幼儿观察到通过凸起的反射实现拉长、扭曲、变形等现象。
2.解释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
通过实验,让幼儿知道,通过卡纸的凸起制造出不同的曲率,从而实现不同的反射效果。
且凸起的大小和形状,与反射效果的大小和形状息息相关。
第三阶段:拓展延伸1.让幼儿自由展示自己制作的哈哈镜,鼓励他们发现不同凸起对反射效果的影响。
2.提问,让幼儿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或场景可以找到反射现象。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科学探究课,幼儿们掌握了光线反射的规律,之后又通过实验制作哈哈镜更好地理解了反射现象和反射效果的关系。
同时,本次课程设计注重了幼儿的参与感和体验感,采用了互动、探究、实验等多种教育方式,培养了幼儿的观察、探究、沟通和团队协作等综合素质。
但是,考虑到幼儿年龄、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差异,教师也需要不断调整课程设计,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合理调整课程进度和难度,确保课程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大班科学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镜子》,详细内容为“勺子里的哈哈镜”。
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让幼儿了解勺子形状与成像的关系,培养幼儿对镜像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并描述勺子形状与成像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欲望。
3. 培养幼儿勇于表达、善于倾听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勺子形状与成像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哈哈镜、勺子、平面镜、投影仪、白纸、画笔等。
学具:每组一个哈哈镜、若干勺子、白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观察哈哈镜,让幼儿自由发表观察到的现象。
提问:“你们知道勺子里的哈哈镜是什么样的吗?”2. 例题讲解(15分钟)向幼儿展示不同形状的勺子,并让幼儿观察勺子里的镜像。
引导幼儿发现勺子形状与成像之间的关系,如:弯曲的勺子会让成像变形。
讲解平面镜和勺子哈哈镜的区别。
3. 动手操作(10分钟)将幼儿分组,每组发一个哈哈镜、若干勺子、白纸和画笔。
让幼儿在白纸上画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图案,然后利用勺子哈哈镜观察图案的变化。
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4. 随堂练习(10分钟)出示不同形状的勺子,让幼儿判断勺子里的镜像。
邀请幼儿上台演示,并鼓励其他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了勺子里的哈哈镜是什么样的吗?”六、板书设计1. 勺子里的哈哈镜2. 内容:勺子形状与成像关系平面镜与勺子哈哈镜的区别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并利用勺子哈哈镜观察图案变化。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动手操作等环节,让幼儿了解了勺子形状与成像的关系。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提高课堂效果。
2024年大班科学《勺子里的哈哈镜》精彩教案
2024年大班科学《勺子里的哈哈镜》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奇妙的镜子》,详细内容为“勺子里的哈哈镜”。
通过观察和动手实验,让学生了解勺子形状对光线的影响,探索凹面镜、凸面镜的成像特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凹面镜、凸面镜的成像特点,了解勺子形状与成像之间的关系。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凹面镜、凸面镜的成像特点。
难点:理解勺子形状与成像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勺子、放大镜、蜡烛、火柴、白纸、剪刀、直尺、圆规、反光镜。
学具:每组一份勺子、放大镜、蜡烛、火柴、白纸、剪刀、直尺、圆规、反光镜。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一位同学上讲台,用凹面镜、凸面镜分别观察自己的脸,让其他同学猜测他看到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凹面镜、凸面镜观察到的物体会有所不同?2. 例题讲解(10分钟)介绍凹面镜、凸面镜的成像特点。
解释勺子形状与成像之间的关系。
3. 动手实验(10分钟)学生分组,按照老师的要求,用勺子、放大镜、蜡烛等材料进行实验。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 随堂练习(5分钟)1. 凹面镜、凸面镜的成像特点分别是什么?2. 勺子形状与成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老师点评学生表现,解答疑问。
六、板书设计1. 凹面镜成像特点2. 凸面镜成像特点3. 勺子形状与成像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解释凹面镜、凸面镜的成像原理。
2. 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凹面镜、凸面镜应用。
2. 答案:1. 凹面镜成像原理:光线从物体射向凹面镜,经过反射后聚焦,形成实像。
2. 凸面镜成像原理:光线从物体射向凸面镜,经过反射后发散,形成虚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动手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了凹面镜、凸面镜的成像特点,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思考能力。
大班科学勺子里的哈哈镜教案
大班科学勺子里的哈哈镜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镜子》,具体内容为“勺子里的哈哈镜”。
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让学生了解勺子形状对成像的影响,探索光的反射原理。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勺子形状与成像之间的关系,理解光的反射现象。
2. 能够观察、描述、分析勺子里的哈哈镜成像特点,提高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兴趣,激发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勺子形状与成像之间的关系,掌握光的反射原理。
2.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分析勺子里的哈哈镜成像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形状的勺子、放大镜、手电筒、白板、画笔。
2. 学具:每人一个勺子、白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不同形状的勺子,引导学生观察勺子的特点。
学生自由讨论,猜测勺子里的哈哈镜会呈现出怎样的图像。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演示勺子里的哈哈镜成像现象,引导学生观察、描述成像特点。
分析勺子形状与成像之间的关系,讲解光的反射原理。
3. 动手操作(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一个勺子和白纸,利用手电筒进行观察,记录成像情况。
学生在白纸上绘制勺子里的哈哈镜成像,并与实际成像进行对比。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供不同形状的勺子,学生选择一个勺子,预测并验证其成像特点。
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观察和预测结果。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疑问,共同探讨。
六、板书设计1. 勺子里的哈哈镜2. 内容:勺子形状与成像关系光的反射原理成像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探索家中物品的哈哈镜成像请学生在家中寻找不同形状的物品,观察并记录其哈哈镜成像特点。
提交一份观察报告,包括物品形状、成像特点及解释。
答案示例:物品:圆形碗成像特点:成像呈现左右颠倒,形状放大。
解释:圆形碗的曲面使光线发生反射,形成左右颠倒的图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掌握程度,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镜子》,详细内容为:勺子里的哈哈镜。
通过让幼儿观察、探索勺子形状对光线的影响,了解简单的光学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勺子形状对光线的影响,知道镜子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勺子形状对光线的影响。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探索科学现象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哈哈镜、勺子、手电筒、卡片等。
2. 学具:每组一个哈哈镜、一个勺子、一个手电筒、一叠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哈哈镜让幼儿观察自己的脸,引发幼儿对哈哈镜的好奇心。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演示:将手电筒的光线照射在勺子上,让幼儿观察勺子形状对光线的影响。
(2)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勺子里的光线会变形?(3)讲解原理:勺子形状特殊,光线经过勺子时会发生折射,从而改变物体的形状。
3. 随堂练习(5分钟)(1)让幼儿分组操作,观察不同形状的勺子对光线的影响。
(2)记录观察结果,分享给其他小朋友。
(2)拓展:引导幼儿思考,生活中的其他物品是否也会影响光线的传播?六、板书设计1. 勺子里的哈哈镜2. 光线、勺子、折射3. 观察表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不同形状的物品,记录光线经过时的变化。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幼儿观察、探索勺子里的哈哈镜,培养了幼儿的科学素养,激发了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继续观察、探索光的传播和镜子原理,发现更多的科学奥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实践情景引入。
2. 例题讲解中的光线、勺子、折射原理。
3. 教学过程中的随堂练习。
4. 作业设计的生活化观察。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 确保哈哈镜的质量,避免因镜子质量问题影响观察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大班教案
关键字:大班教案, 凹面, 凸面, 魔法, 勺子, 东西,
活动目标:
1.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不锈钢勺子凹凸面成像倒立和正立的不同,体验探索、发现的乐趣。
2.能仔细观察,用清晰的语言描述勺子凹凸面成像倒立和正立的不同。
活动准备:
1.不锈钢勺子(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
2.幼儿摸箱。
活动过程:
一、照平面镜,玩镜面游戏,感受平面镜的成像引入。
师:林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面镜子,待会儿请小朋友们来照一照,,看看镜子里的你和镜子外面的你都一样吗?摸一摸,这个镜子是平的还是不平的的?
二、创设
quot;魔法情景
quot;,出示勺子,感受勺子的凹面和凸面。
师:林老师最近向魔法师借了一个魔法宝贝,这个魔法宝贝功能很多,不仅能舀东西吃,还可以用来照,照出来的样子还不一样,大家猜猜是什么呢?
师:这个魔法勺和刚才小朋友们找的镜子可不一样,它不是平的,请你们用手摸一摸魔法勺用来舀东西吃的一面,感觉下它是弯进去还是鼓起来的呢?哦,弯进去的这面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凹面,我们一起用这个凹面再照照自己的小脸蛋,看看我们的小脸蛋是朝上还是朝下呢?哦,原来勺子的凹面照出来的小脸蛋是倒立的。
另一面如上。
小结:小朋友真聪明,发现了勺子用来舀东西的弯进去的那一面叫做凹面,照出来的小脸蛋是倒立的,鼓出来的那面叫做凸面,照出来的小脸蛋是倒立的。
三、巩固凹面和凸面,摸箱游戏。
师: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个魔法箱,魔法箱里有许多小朋友用魔法勺照出来的魔法卡片,待会儿我会请表现好的小朋友从魔法箱里摸出一张魔法卡片,并要说出这张魔法卡片上的小朋友是用魔法勺的凹面还是凸面照出来的,你是怎么知道的?答对有魔法礼物奖励!
四、总结
quot;魔法经验
quot;,结合ppt拓展幼儿实践运用。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勺子有这样的魔法,还有很多东西都有这样的魔法,小朋友们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用凸面镜做成的呢?哪些东西是用凹面镜做成的呢?我们一起去找一找。
阅读相关文档:大班数学教案森林旅馆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叶脉大班科学教案弹簧玩具大班体育教案纸棒游戏大班数学教案小小建筑师幼儿园户外体育教案踩高跷幼儿园户外体育教案好玩的纸球幼儿园健康教案猫和老鼠大班舞蹈艺术教案:我们是祖国的好娃娃幼儿园舞蹈教案《猜拳游戏舞》幼儿园体育教案花样跳伞大班舞蹈教案《绸缎舞》幼儿园民俗体育游戏教案《跳竹竿》幼儿园语言教案《大卫不可以》大班语言教案蛤蟆大姐穿新衣幼儿园语言教案《小熊,你长大了吗》大班语言教案:小动物开商店幼儿园健康教案:花样玩绳大班集体舞教案:小小人鱼幼儿园体育游戏教案车
最新最全【学术论文】【总结报告】【演讲致辞】【领导讲话】【心得体会】【党建材料】【常用范文】【分析报告】【应用文档】免费阅读下载
*本文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
我将尽快处理,多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