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重点知识

合集下载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第一章城市与城市规划1、城市的含义:城市是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2、城市化含义:城镇化这一概念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3、城市化几个阶段:城镇化划分为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生产力水平尚低,城镇化的速度较缓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

加速阶段:当城镇化超过30%时,进入了快速提升阶段。

由于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达到60%或以上。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

随着城市中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

第二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1、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周礼·考工记》记述了关于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周礼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城建设规划,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2、现代城市规划思想:(1)田园城市理论:英国霍华德提出.意义:提出发展极限的概念;有机平衡的。

原则;动态管理的观点。

(2)卫星城镇理论:昂温提出。

这些卫星城镇独立性较强,城内有必要的生活服务设施.(3)雅典宪章:提出城市要与其周围影响地区座位一个整体来研究,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城市功能的正常运行。

(4)马丘比丘宪章:重视人与人的联系。

(5)邻里单位:要求在交大的范围内统一规划居住区,使每一个邻里单位称为组成居住区的细胞。

第三章城乡规划体制1、一书两证:我国城市规划运作实施“一书两证”制度,即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四章城市规划的价值观1、城市规划的含义:城市规划是人类为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作的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2、城市规划任务:根据国民经济计划和城市既定的经济发展战略确定城市的性质和规模。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知识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知识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知识1.城市规划领域中城市的内涵是什么?答:从城市规划的角度而言,城市是一个以人为主体,以空间有效利用为特征,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目的,通过规划建设而形成的集人口,经济,科学技术与文化于一体的空间地域系统。

这一概念涵盖四个方面的含义:(1)城市的人本性,城市是为人的福利提高,人的能力建设而存在的;(2)城市的聚集性,城市是最节约的空间资源配置形态;(3)城市规划的必要性,城市规划是实现科学管理的有效方式;(4)城市的多元性,城市是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

2.城市规划的内涵是什么?答: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二进行的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布局,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保障城市空间资源有效配置和土地合理利用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3.城市发展的规律有哪些?答:(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规律1.人口大量城市化2.产业不断高级化3.社会结构逐步优化4.市民素质不断提高(二)城市发展的空间变化规律1.城市空间聚集2.城市空间扩散3.集散与扩散的统一(三)城市集群的发展规律4.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如何?答:1.宏观研究的拓展与微观研究的深入2.将时间要素引入城市规划设计与研究3.多种学科交叉推动城市规划发展5. 城市规划的学科如何定位?答:城市规划学科从实践中产生并服务于实践,对城市发展中实际问题的解释和解决就构成了规划学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基础。

现代城市规划学科形成与发展的目的是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弊病,即城市问题。

城市规划是以城市及其空间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对城市及其空间发展的控制与引导是城市规划学科的本质与核心。

6.城市规划的作用有哪些?在城市建设中,城市规划需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答:作用:(1)规范城市土地开发秩序(2)引导市场达到规划目标(3)促进经济协调发展任务:(1)保证城市规划按照合理的程序进行科学的编制,修订和实施,使城市有规划,并按照规划进行建设(2)通过审批管理和规划立法以及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城市规划具有真正的法律效力,变人治为法治,实现依法治城(3)通过行政手段,按照城市规划和必要的申请,审核报批,发证等程序与手续,对各项当前建设活动进行合理安排和综合部署,保证城市规划设施(4)随时检查发现并及时制止或处理一切地上地下的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保证城市建设有秩序地进行。

城市规划原理知识点

城市规划原理知识点

第一章&1▲城市的概念(1)城市的产生定义—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体说是人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

(2)城市的功能定义—城市区别于农村不仅在于人口规模、密度、景观等方面的差别,更重要的在于其功能的特殊性。

(3)城市的集聚定义—城市的本质特点是集聚,高密度的人口、建筑、财富和信息是城市的普遍特征。

(4)城市的区域定义—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

(5)城市的景观定义—城市是以人造景观为特征的聚落景观,包括土地利用的多样化、建筑物的多样化和空间利用的多样化。

(6)城市的系统定义—城市是一个复杂且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自然一社会复合巨系统。

▲城市是一个综合的巨系统,它包括经济子系统、政治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空间环境子系统以及要素流动子系统。

▲城市所具备的基本特征。

主要包括:(1)城市的概念是相对存在的;(2)城市是以要素聚集为基本特征的;(集聚效益是城市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3)城市的发展是动态变化和多样的;(4)城市具有系统性。

▲当今城市地域的新类型包括大都市区、大都市带(戈特曼)、全球城市区域。

大都市区:美国最早采用加拿大——国情调查大都市区;英国——标准大都市劳动区、大都市经济劳动区;澳大利亚——国情调查扩展城市区;瑞典——劳动—市场区;日本都市圈大都市带:1)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至华盛顿的美国东北部大都市带2)芝加哥向东经底特律、克利夫兰到匹斯堡的大湖大都市带3)东京、横滨经名古屋、大阪到神户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4)伦敦经伯明翰到曼彻斯特、利物浦的英格兰大都市带5)阿姆斯特丹到鲁尔和法国北部工业集聚体的西北欧大都市带6)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密集地区全球城市区域:以全球城市为核心,多核心的城市扩展联合的空间结构,多中心之间基于专业化的内在联系,各自承担不同角色。

&2▲人类活动要素的不同组合形成了各种聚落景观(空间上、种类上、数量上)。

聚落因其基本职能、结构特点、所处地域的不同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

可以说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两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

也可以说,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聚集着一定规模的人口,并进行着以非农业生产为主的社会大生产及政治、经济、文化及物质性设施活动的地域称之城市。

是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的土地,包括以建设利用的土地,已列入规划区范围尚待开发建设的土地,以及按照城市规划法,所确定的城市规划区内的非建设用地。

在城市性质和规模基本确定后,在对城市用地评价和用地选择的基础上,根据城市的自身特点和要求,对城市各组成用地和空间进行统一安排。

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自然属性、城市用地的属性社会属性1、选择有利的自然条件2、尽量少占农田3、保护古迹与矿藏4、满足主要建设项目的要求5、要为城市合理布局创造良好条件含义:总体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内容:编制市域、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确定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确定城市建设发展用地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及市中心、区中心位置编制专项规划编制近期建设规划,确定近期建设目标、内容和实施部署进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提出规划实施步骤、措施和方法建议。

(一)系统理性的城市规划思想(二)后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三)新区域主义(四)生态城市规划思想我国现行《城市规划法》第21条明确规定:“城市规划实行分级审批制。

”工程地质(地质构造、土地承载力、滑坡崩塌;地震地质;水文地质)气象条件(温度、湿度、降雨、风速、日照、风向等)水文资料(水位、流量、流速、水量、流域规划、山洪等)地形地貌特征(地形图、航空影像图、遥感图像等)自然资源分布和利用价值(水资源、矿产资源等)以用地为基础,综合各项用地自然条件以及整备用地的工程措施的可能性与经济性对用地质量进行评价。

城市规划原理知识点(经典)

城市规划原理知识点(经典)
(一)城市的物质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l、城市物质构成 公共领城和非公共领域、城市物质构成的空间属性(可达性和 外部效应) 2、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趋势
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方式:内外扩展和内部重组 城市物质环境的更新:建筑物的经济寿命与再开发的时机 经济结构重组与物质环境演化 (二)城市的社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1、城市社会构成:异质性和社会空间
不同学科对城市化的理解 (二城市化水平的度量指标 (三)城市化的进程与特点 初期阶段 中期阶段 后期阶段 世界范围的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的特点 中国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 (四)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五)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 四、城市与区域发展 (一)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相互影响 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 l、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2、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发展方向的区域分析 城市发展规模的区域论证 城市布局的区域空间结构 (二)区域城镇体系及城乡发展 城镇体系的概念 l、城镇体系的发展条件分析 (1)城镇体系区域发展条件 (2)城镇发展建设条件分析 2、城镇体系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机制 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实践 一、古代城市规划 (一)中国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背景 1、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念的演变 《周礼,考工记》的礼制理念
(六)城市土地使用 按照国家《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七)调查主要方法 l、现场踏勘和观测 2、问卷和抽样调查 3、访谈和座谈会 4、文献资料 二、定性定量分析的常用方法 (一)定性分析 l、因果分析 2、比较分析 .(二)统计分析 1、频数频率分析 2、集中和离散分析 (三)一元回归 如果存在相互关系,以一个控制变量预测另一个。 (四)模型分析法 l、实体模型 2、概念模型 三、城市想划中的研究工作 (一)城市性质 主导职能,建设的总纲,基本特征和总的发展方向 1、城市类型 2、依据 3、方法,定性和定量分析结合; 4、检验 (三)城市规模 l、人口 (1)人口预测的简单增长法 (2)比例法 (3)区域分配法 (4)环境容量法 (5)回归分析法 2、用地 指标级别 用地指标(M2/人) 指标级别 用地指标(m2/人) I 60.1~7.5 3 90、1~105 2 75.1~90 4 105、1~120 城市用地规模=预测城市人口的规模*人均建设用地标; (三)城市环境容量 l、自然条件 2、城市现状 3、经济技术条件 4、历史文化 四、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方法 三大类——自然地质,建设条件,经济条件 (一)掌握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 地质条件 工程条件 水文条件 气候 太阳 风象 气温 降水 土地的适用性评价 (二)掌握城市用地的建设条件评价 用地的布局结构 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DOC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DOC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DOC1.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合理布局原则、经济适度原则、生态环保原则、社会公平原则和人文关怀原则。

这些原则保证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2.城市规划的基本步骤城市规划的基本步骤包括城市调查研究、城市发展目标的确定、城市规划方案的编制和城市规划方案的实施四个阶段。

其中城市调查研究是规划的基础,城市发展目标的确定是规划的核心,城市规划方案的编制是规划的具体实施方案,城市规划方案的实施是规划的最终目标。

3.城市规划的布局原则城市规划的布局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均衡发展原则、核心区合理布局原则、分块开发原则、景观保护原则和绿地保护原则。

这些原则保证了城市的功能协调和空间合理利用。

4.城市规划的功能划分城市规划的功能划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居住功能、产业功能、商业功能、文化功能、交通功能和公共服务功能。

这些功能的合理划分保证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5.城市规划的空间形态城市规划的空间形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城市的整体布局、城市的街区形态、城市的建筑高度和城市的公共空间。

这些空间形态的合理设计保证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舒适度。

6.城市规划的社会公平原则城市规划的社会公平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住房公平分配原则、城市设施公共化原则、城市服务公众化原则和城市管理公正化原则。

这些原则保证了城市的社会公平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7.城市规划的环境保护原则城市规划的环境保护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生态环境保护原则、资源节约利用原则和环境污染控制原则。

这些原则保证了城市的环境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健康。

8.城市规划的经济适度原则城市规划的经济适度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经济适度规模原则、经济适度布局原则和经济适度功能划分原则。

这些原则保证了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9.城市规划的参与原则城市规划的参与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整体参与原则、利益相关方参与原则和公众参与原则。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总结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总结

第一章:1、什么是城市,其产生的根本动力是什么?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根本动力:人类劳动大分工?2、什么是城市化,推动城市化的根本动力是什么?城市化又称城镇化,城镇化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根本动力:工业化的进程3、各时期城市规划的特点是什么4、城市形成过程?原始群落经过第一次劳动大分工产生了固定的农业居住点在经过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出现了城市居民点。

5、城市形成的基本职能:防御和交易6、城市的发展?7、城镇化水平?城镇化水平又称城镇化水平或者城镇化率,是城镇化的侧度指标。

表示区域内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我们国家就是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8、城镇化进程?(1)初期阶段,生产力水平尚低,城镇化速度较缓慢,城镇化水平经过较长的时间达到30%左右(2)中期阶段,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城镇化水平较短的时间快速发展到60(70)%左右(3)稳定阶段,农业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城镇化水平60(70)%之上,发展缓慢。

第二章1、伦理观、自然观的内涵?伦理观:以《周礼﹒考工记》为代表的,以儒家等传统礼教思想为主导的,伦理学、社会学的规划思想,多应用于大城市特别是都城;自然观:以《管子》和后期的风水理论为代表的自然观的、功能性的规划理论,多应用于小城市。

2、各时期主要城市规划侧重于哪种规划理念?(1)夏商周时期:以传统礼制思想为指导,形状规矩,结构中轴对称,道路网整齐严谨,体现了统治者的地位,具有较强的防御功能。

(2)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周礼》对城市规划实践活动产生了深渊的影响。

战国时期,《周礼》的城市规划思想受到挑战,《管子》的出现打破了单一周制布局模式,对传统礼制思想的突破,强调自然观和城市功能性。

(3)秦时期:相天法地,强调方位,以天体星象坐标为依据,布局灵活具体,无统一规划和管理,规模宏大,出现复道和甬道。

城市规划原理知识点

城市规划原理知识点

城市规划原理知识点1.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原则之一、它要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平衡发展,以满足当前世代的需求,又保障未来世代的利益。

可持续发展原则强调了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的协调等方面。

2.人本原则:人本原则是指以人为中心,关注人们的需求和利益。

城市规划应该尊重人们的居住需求、工作需求、生活需求和文化需求等,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和生活条件。

人本原则注重社会公平和民主参与,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和自主选择权。

3.空间整合原则:空间整合原则是指将城市的不同空间元素进行有效整合和协调,形成有机的整体。

城市规划要考虑城市结构、公共设施分布、交通网络、土地利用等各个方面的整合,以提高城市的居住质量和效率。

4.分区分级原则:分区分级原则是指根据不同功能区域的需求和特点,对城市进行合理划分和规划。

不同功能区的布局应该符合城市发展的需要,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公共设施区等。

分级原则是指在城市规划中,将城市的不同规模和等级进行有效划分和布局,以实现城市规模的协调发展。

5.生态保护原则:生态保护原则是指在城市规划中,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城市规划应该遵循生态系统的原理,保护自然景观、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和空气质量等。

生态保护原则还要求城市规划中要建立生态网络和生态廊道,增加城市绿地和生态用地的比例,提高城市的生态适应能力。

6.历史传承原则:历史传承原则是指在城市规划中,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城市规划应该保留和修复历史建筑、古城区、文化遗址等,保护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

历史传承原则还要求城市规划应该建立以历史文化为核心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质和身份认同。

7.可达性原则:可达性原则是指城市规划要考虑人们的交通便利程度。

城市规划应该合理布局交通网络,提供便捷的出行条件。

可达性原则还要求城市规划中要考虑不同人群的出行需求,如老年人、残疾人等,并提供相应的交通设施和服务。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_重点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_重点

第一讲城、市、城市城():最初指用土垒成的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后来指由高墙围绕、具有防卫作用的军事要塞①市():进行物品交易的场所②城市=城+市城市≠城+市城市是生产发展和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

是人类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一批城市,出现在埃及尼罗河下游、西亚两河流域(约3500~3000 BC)人类城市的历史:5500~5000年周王城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周礼·考工记》曹魏邺城明确功能分区古希腊雅典800 BC 特点:布局不规则;公共空间的重要性(广场、卫城)古罗马古罗马城奠基于753 BC,全盛期:公元3世纪特点:世俗化;军事化;君权化(广场群中世纪时期锡耶那(意大利)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罗马罗马城市改建近代城市伦敦1666年伦敦改建规划(古典主义风格)仅有部分实施城市无序蔓延城市化: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规律性:城市化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初期阶段:低于30%,增长速度缓慢;加速阶段: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间里(几十年内)就达到70%左右;稳定阶段:速度趋缓,稳步提升到70~90%。

诺瑟姆曲线当前世界城市化发展的特征进程加快大城市发展迅速,出现规模巨大的城市群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显著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倾向第二讲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严谨对称、皇权至上的规划理念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周礼·考工记》天人合一、自然至上的自然理念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城市规划原理重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 综合发展规划:城市规划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制定合理的城市发展目标和规划方案。

要注重城市的功能布局,合理划分城市各个功能区域,比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文化教育区等,使各功能区域相互协调、互为补充。

2. 空间布局原则:城市规划要遵循合理的空间布局原则,统筹考虑城市内部的空间利用以及城市之间的空间布局。

要推动城市紧凑化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城市空间的浪费。

同时,要注重合理分布城市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如交通设施、医疗设施、教育设施等,以满足市民的日常需求。

3. 生态环境保护:城市规划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和修复城市生态系统,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要合理规划城市的绿地和水系,保持城市的生物多样性,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此外,要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 交通规划:城市规划要合理规划交通网络,保障城市交通的顺畅和高效。

要注重公共交通的发展,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减少私家车的使用,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同时,要注重非机动车和步行交通的便利性,提供安全和舒适的步行与骑行环境。

5. 历史文化保护:城市规划要注重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保留与城市历史和文化相联系的建筑和景观。

要合理规划历史文化街区和保护区,保护传统建筑和历史遗迹,传承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

此外,要注重城市形象与风貌的塑造,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风格特点。

6. 参与式规划:城市规划要注重市民的参与和民主决策,建立起多元化的参与机制,鼓励市民参与城市规划过程。

要充分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市民的权益,提高城市规划的透明度,增强市民对城市规划的满意度和认同感。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的原理重点在于综合发展规划、空间布局原则、生态环境保护、交通规划、历史文化保护以及参与式规划。

这些原则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互相关联、相互影响,共同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原理知识点

城市规划原理知识点

城市规划原理知识点一、城市规划原理概述城市规划原理是指为了实现城市发展和管理的目标,结合社会、经济、环境等多个因素,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和布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城市规划原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规划原理的基本要素1. 居住环境:城市规划应提供高品质的住宅区,包括合理的用地布局、舒适的生活空间和便利的基础设施,以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

2. 城市交通:城市规划应合理安排道路、交通网络和公共交通设施,确保高效、便利和安全的交通运输系统,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3. 城市绿地:城市规划应注重保护和增加城市绿地,提供生态系统服务、改善空气质量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4. 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应考虑城市经济发展的需求,提供合适的用地供应和产业布局,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

5. 城市历史和文化遗产:城市规划应尊重城市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保护历史建筑和文化景观,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质。

6. 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应注重环境保护,合理利用土地和资源,减少污染和浪费,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三、城市规划原理的实施方法1. 综合考虑:城市规划应综合考虑不同因素的相互影响,如经济、社会、环境等,并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估,确保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2.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应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包括居民、企业、社会组织等,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提高规划的透明度和合法性。

3. 空间布局:城市规划应合理布局用地,包括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绿地等,以满足不同功能需求,并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4. 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应注重建筑设计的质量和风格,保持城市景观的一致性和连贯性,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5. 法律和法规:城市规划应依据相关法律和法规进行制定和实施,确保规划的合法性和可执行性。

6. 监督和评估:城市规划应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规划方案。

四、城市规划原理的意义和挑战城市规划原理的正确应用能够有效引导城市发展,提高城市的可持续性和生活质量。

城市规划原理 重点

城市规划原理 重点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
城市规划原理是指在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依据城市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特点,制定科学的规划方案来指导城市的布局、功能分区、交通网络、绿化环境、土地利用以及公共设施等方面的建设,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规划原理的重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综合性原则:城市规划应综合考虑城市的整体发展,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因素,以达到城市整体发展的目标。

2. 合理性原则:城市规划应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和资源禀赋,合理规划城市的布局、结构和功能,使资源得到最佳利用,提高城市的效益和效率。

3. 可持续性原则:城市规划应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采取措施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实现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

4. 人本性原则:城市规划应以人为本,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为出发点,规划城市的公共设施、文化场所和社会服务设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

5. 可操作性原则:城市规划应具有可操作性,即规划方案要具备可实施性和可控制性,能够在实践中落地,达到预期的效果。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原理在城市建设中起着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能够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优化空间资源利用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规划重要知识点总结

城市规划重要知识点总结

城市规划重要知识点总结一、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1. 城市规划是指通过对城市空间、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制定出城市发展的总体构想、目标和政策,并通过空间布局、用地管理、功能规划等手段来实现城市发展的合理、协调和可持续。

二、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1. 可持续原则2. 公平与公正原则3. 良好的城市环境原则4. 人本原则5. 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原则三、城市规划的内容1. 城市总体规划2. 区域规划3. 分部规划4. 专项规划5. 控制性详细规划6. 调整性详细规划7. 专题规划8. 非专题规划9. 概念性规划四、城市规划的编制程序1. 规划编制启动2. 资源调查和评价3. 规划目标的确定5. 规划方案的评价和选择6. 规划方案的修改和完善7. 规划的批准8. 规划的实施五、城市规划的方法1. 统计分析2. 专家咨询3. 现场调查4. 问卷调查5. 会议研讨6. 客观求真7. 主客观结合六、城市规划中的关键问题1. 用地问题2. 城市功能区划3. 城市布局4. 城市交通5. 城市产业布局6. 城市环境优化7.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8.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9. 城市居民生活配套设施七、城市规划中的相关技术和工具1. 地理信息系统(GIS)3. 数字化地图4. 三维可视化技术5. 模拟仿真技术6. 多属性决策分析7. 规划评价工具八、城市规划的实施和监督1. 规划实施的程序和安排2. 规划执行的组织和管理3. 规划实施的监督和评价九、城市规划中的参与机制1. 公众参与2. 利益相关方参与3. 政府部门参与4. 专家学者参与5. 社会组织参与总结:城市规划的知识点涉及了规划的基本概念、原则、内容、编制程序、方法、关键问题、相关技术和工具、实施和监督以及参与机制等多个方面。

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城市规划从业人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规划实践中能够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城市规划工作的开展,促进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原理知识要点

城市规划原理知识要点

城市规划原理知识要点一、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1、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2、科技革命与创新;3、全球化与新经济;4、城市文化特质。

二、影响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2、社会文化;3、经济与技术发展;4、政策制度。

三、城镇化含义:1、有形城镇化(物质、形态)(1)人口集中:城镇人口比重增大、城镇密度的加大、城镇规模扩大(2)空间形态改变:城镇建设用地增加、用地功能分化、土地景观变化(3)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变化,社会组织结构变化2、无形城镇化(精神、意识、生活方式)城市生活方式扩散;农村意识、行为方式、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意识、方式、行为的过程;农村居民逐渐脱离固有的乡土式生活态度方式,而采取城市的。

四、城镇化的基本动力机制1、农业剩余价值贡献;2、工业化推进;3、比较利益驱动;4、制度变迁促进;5、市场机制向导;6、生态环境诱导与制约的双重作用;7、城乡规划调控。

五、我国城镇化的典型模式:1、计划经济下国营企业为主导;2、商品短缺时期乡镇集体经济主导;3、市场经济早起分散家庭工业主导;4、外资及混合型经济主导。

六、城市发展1、区域关系:面是基础,点是核心2、经济关系:基本经济部类和非基本经济部类;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

3、社会关系:城市是社会生活与矛盾的集合体;健康的社会环境是促进城市发展的动力。

4、资源环境:资源环境是城市发展的支撑和约束条件;健康的城市发展方式有利于资源环境集约作用。

七、欧洲古典格局1、古希腊:方格网;城市广场为中心2、古罗马:城市设施、享乐设施;宣扬功绩建筑成为城市核心3、中世纪:自发生长,发展缓慢;狭小不规则的道路网结构。

意大利佛罗伦萨。

4、文艺复兴:人文思想,出现理想城市格局讨论。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梵蒂冈圣彼得教堂。

5、绝对军权:巴黎城市改建;轴线放射街道香榭丽舍大道;宫殿花园凡尔赛宫;协和广八、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基础:1、思想基础—空想社会主义。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总结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总结

城市规划要点第一章1.人类第一次大分工:原始群落中产生了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

2.人类第二次大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3.有了剩余产品就产生私有制,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也就逐渐解体,出现了阶级分化,人类开始进入奴隶社会。

4.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度时期出现的5.城市是有着商业交换职能的居民点。

6.城镇化是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和过程。

7.城镇化水平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8.人口按从事的职业一般可以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第二第三产业人口),按目前的户籍管理办法分为城镇人口和农业人口。

9.城镇化分为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起步阶段:生产水平尚低,城镇化的速度较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加速阶段:当城镇化超过30%时,进入了快速提升阶段,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0%或以上(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10.截止2009年,全国城镇人口按统计口径已达6.22亿,城镇化水平46.6%。

11.中国城镇化已经步入城镇化加速发展的第二阶段。

12.直到2030~2040年,中国的城镇化才会真正达到稳定阶段,届时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将达到城镇化稳定期70%~80%的一般水平。

第二章13.春秋战国之际的《周礼考工记》记述了周代王城的建设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14.《周礼》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城建设,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15.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大量可见“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观念。

城市规划设计原理知识点

城市规划设计原理知识点

城市规划设计原理知识点城市规划设计是指对城市进行综合、系统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旨在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高效的城市功能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

城市规划设计涉及到众多的原理和知识点,在此将介绍其中一些重要的原理知识点。

一、人文地理原理人文地理原理是城市规划设计的基础,其通过研究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探索人类对城市空间的需求与感知,以及城市形态与人类行为的相互影响。

这一原理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1 人口分布与城市规模人口分布是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依据,了解人口分布的密度、组成和趋势,可以为城市的规划定位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城市规模与人口规模之间的关系也需要被充分考虑,从而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2 社会文化与城市活力城市不仅是人们居住的地方,也是人们生活和文化活动的中心。

因此,城市规划设计应该充分考虑社会文化因素,如历史遗产保护、艺术与文化活动设施的布局,以及人们对城市环境的情感和认同等。

1.3 土地利用与设施分布合理的土地利用和设施分布是城市规划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城市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城市功能的高效实施。

城市规划需要根据城市的特点与需求,合理分区规划,使不同功能区之间互相补充、相互促进。

二、交通运输原理交通运输系统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城市的可达性、流动性和效率等方面有着巨大影响。

城市规划设计需要考虑以下交通运输原理:2.1 交通流量与交通网络了解城市的交通流量和分布情况,可以为交通网络的设计与布局提供指导。

城市规划需要考虑交通设施的合理布局,以满足不同交通方式的需求,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2.2 公共交通与非机动交通城市规划设计应该鼓励和促进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的发展,降低对私人机动车的依赖,提高城市的可持续性和环境质量。

公共交通的规划和设计需要考虑覆盖面、车辆密度、票价等因素,以及与非机动交通的衔接。

2.3 停车场与路边停车城市的停车管理和停车设施的规划是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资料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资料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资料城市规划是指为了建设、改造和管理城市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划和政策的过程。

它涉及城市的发展目标、用地规划、交通规划、环境规划、居住规划、经济规划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是城市规划原理的复习重点资料,供参考。

一、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城市规划应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追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2.合理布局原则:城市规划应科学确定城市的空间布局,合理配置城市的功能区和各类设施。

3.公平公正原则:城市规划应注重社会公平公正,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提供公共服务设施。

4.多元化原则:城市规划应鼓励城市内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发展,促进不同社会群体的互动和融合。

5.人性化原则:城市规划应注重人的需求和舒适度,创造人们宜居和健康的城市环境。

6.环境保护原则:城市规划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城市规划的基本要素1.城市功能区划: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和特点,划分城市的不同功能区,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公共设施区等。

2.城市空间结构:城市规划要建立合理的空间结构,包括城市中心区、副中心区、交通节点等,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4.绿地和景观规划:规划城市的绿地系统和景观,增加城市的绿色空间和生态环境,提升人们的居住和生活质量。

5.住房规划:规划不同类型和规模的住房,满足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提高住房的品质和供应量。

6.公共设施规划:规划城市的公共设施,如学校、医院、公园、体育场等,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和社交需要。

三、城市规划的方法和工具1.总体规划:通过制定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指导城市的详细规划和建设。

2.用地管制:利用土地利用管理的手段,控制土地的使用和开发,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保护。

3.市容市貌规划:规划城市的市容和市貌,设计城市的建筑风格、道路布局和景观品质,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

4.环境评价:进行环境评价和评估,研究城市发展对环境的影响,衡量城市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和环境可持续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城市规划领域中城市的内涵就是什么?答:从城市规划的角度而言,城市就是一个以人为主体,以空间有效利用为特征,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目的,通过规划建设而形成的集人口,经济,科学技术与文化于一体的空间地域系统。

这一概念涵盖四个方面的含义:(1)城市的人本性,城市就是为人的福利提高,人的能力建设而存在的;(2)城市的聚集性,城市就是最节约的空间资源配置形态;(3)城市规划的必要性,城市规划就是实现科学管理的有效方式;(4)城市的多元性,城市就是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

2、城市规划的内涵就是什么?答:城市规划就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二进行的确定城市性质、规模与发展布局,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与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与全面安排。

城市规划就是建设城市与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就是保障城市空间资源有效配置与土地合理利用的前提与基础,就是实现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3、城市发展的规律有哪些?答:(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规律1、人口大量城市化2、产业不断高级化3、社会结构逐步优化4、市民素质不断提高(二)城市发展的空间变化规律1、城市空间聚集2、城市空间扩散3、集散与扩散的统一(三)城市集群的发展规律4、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如何?答:1、宏观研究的拓展与微观研究的深入2、将时间要素引入城市规划设计与研究3、多种学科交叉推动城市规划发展5、城市规划的学科如何定位?答:城市规划学科从实践中产生并服务于实践,对城市发展中实际问题的解释与解决就构成了规划学科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基础。

现代城市规划学科形成与发展的目的就是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弊病,即城市问题。

城市规划就是以城市及其空间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对城市及其空间发展的控制与引导就是城市规划学科的本质与核心。

6、城市规划的作用有哪些?在城市建设中,城市规划需要完成的任务就是什么?答:作用:(1)规范城市土地开发秩序(2)引导市场达到规划目标(3)促进经济协调发展任务:(1)保证城市规划按照合理的程序进行科学的编制,修订与实施,使城市有规划,并按照规划进行建设(2)通过审批管理与规划立法以及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城市规划具有真正的法律效力,变人治为法治,实现依法治城(3)通过行政手段,按照城市规划与必要的申请,审核报批,发证等程序与手续,对各项当前建设活动进行合理安排与综合部署,保证城市规划设施(4)随时检查发现并及时制止或处理一切地上地下的违法用地与违法建设,保证城市建设有秩序地进行。

(5)及时掌握城市建设情况,对城市建设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对城市规划进行实践检验与反馈,就是城市规划趋于完善,合理与现实。

7、城市规划包括哪些基本要素?答:(1)城市功能的定位的定义与原则(2)城市产业中选择的方法与依据(3)城市形态设计的理念与基础8、城市系统就是什么?包括哪些方面?答:城市系统就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受人控制的大开放系统,城市系统具有所有系统的基本特征,即整体性,综合性,结构性以及与环境的联系性。

城市由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空间系统等子系统组成,它们又由不同类型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次级子系统组成。

9、城市用地属性有哪些?答:(1)自然属性(2)社会属性(3)经济属性10、城市规划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哪些?答:(1)SWOT分析法(2)空间分析法(3)因果分析法(4)相关分析法(5)统计分析法11、什么就是SWOT分析法?它的基本要素包括那些?答:SWOT分析法就是战略规划研究的一种分析战术。

SWOT分析法强调在规划编制中,全面考虑规划所要解决的问题,达到的目标,并由此形成各种战略方案,通过分析比较选出最佳方案。

首先确定总体使命与目标,通过环境分析,选择关键问题,制定战略行动计划与实施的战略调整政策。

基本要素:优势,限制,机遇,挑战12、试述中国城市总体规划分级审批的主要内容。

答:总体规划在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之前,应当先经本级人大常委会审议,人大审议意见交由本级人民政府研究处理(取消了必须经过人大地方审查同意的规定)以及增加了组织编制机关应当依法将总体规划草案予以公告,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其她方式征求专家与公众的意见(公告的时间不得少于30日),并在报送审批的材料中附具人大与公众意见采纳情况与理由报告的新规定。

13、简述城市用地区划的种类。

答:(1)行政区划(2)用途区划(3)房地产权属区划(4)地价区划14、简述城市分区规划的原则。

答:(1)连续性原则(2)现实性原则(3)生态型原则(4)操作性原则15.概述城市分区规划的内容(一)分区规划的主要任务在城市总体规划完成后,大中城市可根据需要编制城市分区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宜在市区范围内同步开展,各分区在编制过程中应及时综合协调(二)分区规划主要任务界定的内容(1)原则规定分区内土地使用性质,居住人口分布,建筑及用地的容量控制指标(2)确定市,区,居住区级公共设施的分布及其用地范围(3)确定城市主次干道与支路的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坐标与标高,确定支路的走向宽度以及主要交叉口,广场,停车场位置与控制范围(4)确定绿化系统,河水湖面,供电高压线走廊(5)确定工程干管的位置,走向,管径,服务范围以及主要工程设施的位置与用地范围,主要干线的的分布及其标准(6)确定居住小区,新区开发与旧区改造的地点,位置与用地范围,并提出城市建筑布局的基本要求16概述城市分区规划规划成果的要求答:(1)制图的标准化与规范化(2)规划的定位,定标技术全面应用(3)采用地块编码的方式,将图形与数据库连接通过绘图软件的动态数据交换功能将图形信息传送并处理进入数据库(4)规划成图清晰明了,快速便捷17、什么就是城市详细规划?中国城市详细规划有哪几个层次?答:城市详细规划就是指为实施城市总体规划而提出具体规划要求的地区性规划。

城市详细规划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两个层次。

18、简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体系。

答:(1)土地使用控制(2)环境容量控制(3)建筑建造控制(4)城市设计引导(5)配套设施控制(6)行为活动控制19、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相比,修建性详细规划有哪些特点?答:(1)以具体详细的建设项目为依据,计划性较强(2)城市空间,形象与环境的形象表达(3)多元化的编制主体(4)建筑设计的重要依据20、简述中国现行城市交通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答:(1)目标单一,观念上滞后(2)处于从属地位,作为城市规划的配套规划(3)侧重道路设施规划,内容片面(4)管理部门单一,缺乏协同性21、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相比,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特点(1、)以具体,详细的建设项目为依据,计划性较强修建性详细规划通常以具体,详细的开发建设项目策划及可行性研究为依据,按照拟定的各种功能的建筑为要求,将其落实到具体的城市空间中。

(2、)城市空间,形象与环境的形象表达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相比,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表达形式更为直接,它主要就是用规划图纸来说明问题,表现规划意图。

(3、)多元化的编制主体修建性详细规划本身并不具备法律效力,且其内容同样受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制约。

因此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主体并不限于政府机构,根据开发建设主体不同而异。

22.中国现行城市交通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目标单一,观念滞后传统城市交通规划缓解交通压力的主要手段就是不断的修建道路,致使道路越建越多,交通拥堵却有增无减。

(2。

)处于从属地位,作为城市规划的配套规划城市交通规划就是被动的,交通预测对土地使用规划具有很强的的依附性,更多的表现为配套作用。

(3、)侧重道路设施规划,内容片面传统道路规划实质就就是道路设施规划,规划匹配道路网络,组织与分隔城市用地成了道路的首要功能,缺乏必要的供求分析与定量依据。

(4、)管理部门单一,缺乏协同性交通规划主要就是城市规划部门关注的焦点,较少进入其她部门的视野。

23.论述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规划城市(1.)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用于表述城市交通远景的指导性规划,就是根据城市的土地规划,生态环境容量,人口发展与分布与未来经济发展规划,预测未来城市客货运交通需求,确定保证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系统供应量。

(2.)城市交通综合规划城市交通综合规划的目的就是满足交通需求,优化资源利用且改善环境质量。

就是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的深化与细化,其用地范围与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范围一致。

(3.)城市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近期规划就是以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与城市交通综合规划为基础制定的城市交通近期建设计划。

重点就是通过对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现状的分析评价。

24.简述中国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指标(1.)到路网密度又称道路线密度,就是城市建成区内道路的总长度与城市建成区面积之比值,中国现行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中指出城市主干路的间隔一般控制在700-1200m、(2.)道路面积率指道路交通设施用地的总面积与城市建设用地之比。

根据中国现行{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城市道路面积应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8%-15%。

(3.)人均道路面积占有率以面积密度指标衡量道路交通设施水平的指标,按照中国现行规范,人均占有道路用地面积宜为7-15平方米。

25.简要举例城市绿地的基本功能(一)景观游憩功能:有助于改善城市的生活环境,营造良好的视觉景观,为居民提供一个旅游观光、休闲游憩的场所(二)生态维护功能城市绿地系统就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绿地有助于净化空气、调节湿度、降低气温、减轻噪声、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

(1)净化功能(2)改善气候:降温功能、调节湿度功能、调节气流功能(3)降低噪音(三)减灾防灾功能26.论述CBD的特征1)优越的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以及交通可达性等,国际上CBD的位置一般都处于城市的中心位置或“副中心”位置,有很高的交通可达性,并形成以CBD为核心的区域空间结构。

2)集聚区域内最高层次的产业群。

CBD内集聚了大量高赢利水平的产业,并且,这些产业群在区域内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

3)国际化的窗口。

CBD就是城市国际化的窗口,这一点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突出。

CBD往往就是跨国公司以及各种对内对外服务机构的集中地。

4)拥有商务空间的最高聚集度。

27.论述商业服务网点规划的社会经济影响28.论述居住用地与居住用地规划的概念居住用地:城市中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集地,就是由建筑群、道路网、绿化系统、对外交通系统以及其她公共设施所组成的复杂综合体。

居住用地规划:就是满足居民的居住、工作、文教、生活等方面要求的综合性建设规划,就是城市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对居住用地的布局结构、住宅群体布置、道路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绿地与活动场地、市政公共设施与市政管网等各个系统进行综合、具体的安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