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与肺间质性病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风湿性关节炎与肺间质性病变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侵犯关节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最常见的一种风湿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多见于女性,美国其发病率约为1%,我国发病率约0.4%~1%,75%的病人呈慢性过程。多发性、对称性的关节炎是其主要临床表现。RA以关节内的滑膜炎症起病,经久不愈则导致滑膜增厚、血管翳形成软骨及软骨下骨质破坏,最终关节发生畸形及强直。其发病可能与患者遗传基因变异有关,在外因如细菌、病毒、神经内分泌等因素作用下,机体免疫功能发生紊乱,引起机体损伤。类风湿因子(RF)及各种免疫介质的释放在本病的发展和延续中起重要作用[1]。RA除关节病变外,还有下列表现常被忽略,如皮下结节、眼部炎症、心包炎、淋巴结肿大、脾肿大、皮肤血管炎(皮肤溃疡)、Felty综合症及胸膜、肺的病变。其肺部损害较为常见,据报告RA病人中21%具有呼吸道症状,39%的病人有胸部X线异常,两者兼有者占14%,说明RA 有肺部改变者并不少见。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它侵犯全身的结缔组织和血管,因肺脏有丰富的结缔组织和血管,故RA患者常同时伴有肺部损害[2]。有作者认为其发病率为1.6%~47%。RA累及肺部时,以肺间质纤维化为多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进行性呼吸困难、乏力等,有称“类风湿肺炎”[3]。

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病变的频度依据其检查手段的不同从2.5%~41%有较大的差异。从临床、病理生理、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等方面类风湿并发的间质性肺炎与IPF都很相似,但其临床过程更隐袭,重症病人则少见。肺部病变与关节病变的出现顺序并不确定,20%的患者肺病变可先于关节病出现。肺部病变的程度与关节病变的程度及范围亦无明确的相关性。

1 病理学

RA肺累及的基本病理学改变是肺泡上皮和内皮细胞基底膜中断,导致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和囊性变。主要表现为在肺泡结构内有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及趋化因子聚集、炎性和免疫因子细胞进入肺泡间质,扰乱了肺结缔组织并损伤了肺实质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在破坏肺结构上更为重要,其为一短寿细胞,在到达肺内后短时间内释放一组强有力的介质,如氧自由基和结缔组织特殊蛋白酶——弹性硬蛋白酶,组织蛋白酶和胶原酶,能损伤肺实质细胞并破坏肺间质。早期为肺泡炎改变,肺泡腔内肺巨噬细胞、淋巴细胞、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及嗜中性粒细胞增生。间质水肿、纤维素渗出、纤维母细胞增生累及肺泡腔及间隔。中期改变为淋巴细胞、大量单核细胞及嗜中性粒细胞在间质侵润,肺泡腔闭塞,有化生的立方上皮细胞,增生的柱状上皮细胞,毛细血管闭塞。晚期改变为肺实质有明显损害,肺泡结构紊乱,发生囊性变,甚至呈蜂窝样改变,不典型柱状上皮细胞增生,间质的平滑肌增生,弹性纤维断裂,支气管周围纤维化,肺动脉肌层肥厚及胆固醇粘着,其改变程度与肺动脉高压相平等。

2 临床表现

大多数病人为慢性隐匿性起病,往往是在关节炎进展到相当程度之后开始出

现肺部症状,但有17%病人肺部征象发生在关节炎之前。

早期一般无特殊表现,中晚期病人可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可轻咳或阵咳,多为干咳,也可有少许白痰或痰中带有血丝。晚期常继发细菌感染,痰呈脓性,量多可伴随发热。75%的患者可有杵状指或紫绀。早期肺部可无异常体征,晚期可于两下肺外侧闻及Velcro罗音,此罗音认为是由于肺间质病变引起肺组织弹性回缩力增强,使小气道突然张开所致,近似细小湿罗音,但音调较高细小,浅表是其特征[4]。RA患者出现肺纤维化时,说明大部分肺组织已受累,易在此基础上继发低氧血症,肺动脉高压,甚至肺心病,呼吸衰竭及肾衰等预后差。

2 辅助检查

肺功能:肺功能测定在诊断中极为重要,通常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VC减少,FEV1/FVC正常或增加)和气体交换障碍(DLCO下降),其中DLCO 下降是早期反应患者肺间质纤维化的重要指标[5],它具有敏感性高,不受X线照射,易被患者所接受和对其损害程度进行评估等优点,因此对于RA患者动态测定肺功能,有助于肺间质纤维化的早期诊断。

X线及HRCT表现:早期双肺下部弥漫的斑片侵润影,直径约为2mm,有时呈现为密度较低的磨砂玻璃状影。中期表现为粗大网状结节影,约3mm。晚期表现为粗乱索条网状阴影间呈现小的蜂窝状阴影,有时直径可达5~10mm左右,薄壁间质纤维化周围可出现肺气肿、肺大泡、细支气管扩张、肺门阴影增宽等征象,X线可显示肺容量逐渐减少,隔位逐渐升高。

3 小结

RA是一种慢性全身性免疫性疾病,多脏器损害为其特征,肺部受累的发生率可高达47%[6],其中肺间质纤维化可达1.6%~40%。RA多见于女性,但RA 伴发ILD的患者男性更为多见,大多数发病在50~60岁之间。有报道统计,大约11%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会继发肺间质性病变[7]。其发病率高,起病隐匿,肺纤维化病变的不可逆性决定该病对患者危害性大,应引起医生和患者的高度重视。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肺间质性病变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为类风湿因子及其滴度,吸烟,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程,金制剂治疗及伴有干燥综合症、支气管壁的增厚、气道结构异常等[8]。一般来说,类风湿因子滴度>=1∶640更容易引起肺间质性病变[9]。许多患者虽无呼吸道症状,但已存在肺部病变,甚至发现时已为晚期,故凡确诊RA者均应常规做胸片及血气分析、肺功能,怀疑有肺间质纤维化者应尽早行高分辨率CT检查,能更早更精确发现肺间质性病变的范围和程度。肺高分辨率CT或肺功能检查能早期发现类风湿性关节炎对肺脏的损害[10]。由于肺纤维化是RA的晚期表现,若能在其发病早期或疾病进展期给予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其病情是可以得到改善并能延缓其发展加重的速度。一旦病变发展为纤维化蜂窝样变,则很难控制其病变的进展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