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介入治疗、硬化剂注射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上传
小儿血管瘤治疗方法
![小儿血管瘤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09855ed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09.png)
小儿血管瘤治疗方法
小儿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有多种,根据病情不同,医生可能会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1. 外科手术:如果血管瘤较大或位于重要部位,外科手术可能是必要的。
手术通常可以完全切除血管瘤。
2. 激光治疗:激光治疗适用于小面积、浅表性的血管瘤,可以通过激光破坏瘤体内的血管,达到治疗的效果。
3. 内科药物治疗:某些药物可以通过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抑制血管生成,进而治疗血管瘤。
4.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适用于瘤体较大、或手术难以切除的血管瘤,通过放射线破坏瘤体内的血管,达到治疗的效果。
5.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HIFU是一种非侵入式疗法,通过将高强度的超声波聚焦在血管瘤部位,对血管瘤进行破坏治疗。
总之,治疗小儿血管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家长需尽早就诊,听从医生的建议,认真执行治疗方案。
血管瘤、脉管畸形硬化疗法共识
![血管瘤、脉管畸形硬化疗法共识](https://img.taocdn.com/s3/m/719e6c68d1f34693dbef3e37.png)
血管瘤、脉管畸形硬化疗法共识01 硬化干预治疗婴儿血管瘤属是小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2.5%~12%,随着年龄增长具有自限性。
生长特点分为三个阶段:(1)快速生长期:出生第1个月;和4~6个月两个增殖高峰时段。
(2)缓慢退化期:1岁~12岁。
(3)纤维脂肪残余期:可致终身损容。
硬化干预治疗目的:促使血管瘤由快速生长期,迅速转跳到退化期,控制血管瘤增殖,促进完全吸收,实现最大限度的保容和保功能。
硬化疗法通过硬化剂祛除瘤血管的生成和对处在增殖周期的内皮细胞化学消融来实现治疗目的。
02 低流速脉管畸形指局部穿刺造影中,对比剂在血管的停留时间>5秒的脉管畸形,根据静脉引流途径可以分为四种静脉畸形类型:I型、为孤立型, 无明显回流静脉。
II型、回流静脉系正常静脉。
III型、回流静脉发育异常。
Ⅳ型、发育不良静脉扩张。
临床常见类型以I、II型静脉畸形占绝大多数。
硬化治疗目的:祛除畸形脉管,最大限度保容、保功能。
03 高流速脉管畸形指局部穿刺造影中,对比剂在血管的停留时间>5秒的脉管畸形,常见有动脉畸形(AM);动静脉瘘(AVF)和动静脉畸形(AVM)。
其中AVM发病率约占脉管畸形约1.5 %,70%AVM发病在头颈部。
动脉栓塞联合静脉硬化的组合治疗目的:配合动脉栓塞术后祛除动静脉畸形的畸形静脉部分,使其达到根治。
04 泡沫硬化剂制备手工、双注射器三通阀制备法(Tessari technique)即聚桂醇+空气或CO2对冲混合,液气比1:4或1:3制备泡沫剂型硬化剂。
05 血管瘤、脉管畸形新分类06 WHO实体瘤疗效标准痊愈(CR)瘤体消失无瘢痕部分治愈(PR)瘤体缩小3/4病情改善(MR)瘤体缩小1/2治疗无效(NC)瘤体缩小<1/4或有增大07 Achauer等Ⅳ级评判标准Ⅰ级(差)瘤体缩小<25%Ⅱ级(中)瘤体缩小<26%~50%Ⅲ级(好)瘤体缩小51%~75%Ⅳ级(优)瘤体缩小>75%适应症硬化干预治疗:增殖期婴儿血管瘤脉管畸形硬化治疗:低流速静脉畸形、静脉+淋巴管畸形和淋巴管畸形AVM硬化治疗:经动脉途径实施有效栓塞后,进行静脉畸形硬化疗法禁忌症婴儿血管瘤合并感染、坏死脉管畸形血栓性静脉炎急性期对聚桂醇过敏发热全身感染治疗原则治疗前须充分评估患者病情,严格掌握治疗适应证结合检查结果对脉管畸形病变做好定位和定性诊断评估合理借助X线或超声设备的引导开展治疗,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制定全盘治疗计划的同时应注重个体化治疗方案的拟定制定术后随访计划术前告知治疗过程、风险及可能的预后术前准备实验室常规检查:血常规、凝血象,体检:常规行体温、心、肺检查。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介入治疗、硬化剂注射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上传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介入治疗、硬化剂注射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上传](https://img.taocdn.com/s3/m/de10ef365727a5e9856a6163.png)
脉管畸形和脉管瘤的介入治疗、硬化剂注射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分院心血管二科胡佳心脉管瘤(vascular tumor)亦称管型瘤,是婴幼儿常见的发生于血管和淋巴管系统的良性肿瘤,分别称血管瘤和淋巴管瘤。
但近来发现,有的脉管病变并非真性肿瘤,没有内皮细胞增生,只能称脉管畸形(vascular malformation)。
所以,更准确说脉管性疾病系来源于血管或淋巴管的肿瘤或畸形。
脉管畸形包括血管畸形和淋巴管畸形,先天性血管畸形(congenital vascular malformation,CVM)是胚胎发育阶段的“原始血管系统发育异常”引起的几乎累及循环系统的所有组成部分(包括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和淋巴管)的复杂病变。
病变可发生于人体任何部位,但以下肢和头颈多见。
这类病变虽然出生时即存在,但进展相当缓慢,有时到青春期或更晚才发现。
一些病例病变复杂,或者病灶部位过大、过深,或者累及重要血管神经和器官,或者出现严重并发症,不仅常规治疗难以见效,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一般地说,血管畸形是一团异常的成熟的血管有一定的占位性质,其危害主要是由于破裂出血,或血管栓塞。
还有一些病例因血流动力学严重异常,贸然进行手术切除或结扎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出现难以再处理的严重后果。
一、血管畸形和血管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二、血管畸形和血管瘤的治疗:超过90%的脉管性疾病可介入治疗。
最复杂的脉管性疾病-动静脉畸形:首先介入治疗。
1. 手术切除:优点是:一次性切除病变。
缺点:创伤大、出血多、有疤痕、恢复慢、风险较大。
(1) 对于肿块局限于某一部位、解剖结构清晰且未累及深部组织、切除不影响功能、能缝合或植皮而无皮肤缺损、术前经彩超或CT了解血流动力学情况估计不会大出血者给予手术切除。
其中包括婴幼儿体表血管瘤、局限性低流量血管畸形、局限性高流量血管畸形等。
(2) 对于颈部血管淋巴混合瘤累及深部,与咽喉,口底等重要器官或腺体毗邻的患者,术前行三维CT血管成像精确定位。
颈部血管瘤治疗方法
![颈部血管瘤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eb20c5a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db.png)
颈部血管瘤治疗方法颈部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畸形疾病,它通常是由于颈部血管发育异常或损伤导致的血管壁的异常扩张而形成的。
颈部血管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治疗方法的具体内容。
首先是药物治疗。
对于一些较小的颈部血管瘤,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来控制症状和减轻疼痛。
常用的药物包括止血药、消炎药和镇痛药等。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患者减轻血管瘤引起的不适症状,但并不能完全治愈颈部血管瘤。
其次是手术治疗。
对于一些较大或者有明显症状的颈部血管瘤,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通常包括切除血管瘤组织或者结扎血管瘤的血管供应,以达到治疗的效果。
手术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但也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需要患者在手术前仔细评估利弊。
最后是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通过导管在血管内部进行治疗。
常见的介入治疗包括栓塞术、射频消融术和激光治疗等。
介入治疗通常可以减少手术的创伤,恢复时间短,但也需要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选择。
总的来说,针对颈部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三种。
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该根据自身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来进行选择,避免盲目治疗。
同时,治疗过程中也需要密切关注治疗效果和注意术后的康复护理,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也需要注意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避免劳累和情绪波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和饮食习惯,有利于病情的康复。
同时,定期复查也是非常重要的,及时了解病情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颈部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有多种选择,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选择,并且在治疗过程中也需要密切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血管瘤的治疗
![血管瘤的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08ff4a63fe4733687f21aa08.png)
血管瘤的治疗*导读:血管瘤的治疗:1.烧灼疗法2.硬化剂注射疗法3.放射疗法4.冰冻疗法5.类固醇治疗法6.手术疗法……1.烧灼疗法利用高温直接破坏病理组织,使组织坏死脱落并由疤痕修复而愈合。
具体方法包括电烙、烧热探针烧灼、二氧化碳聚焦激光烧灼等。
这种治疗方法因破坏区需靠自体组织渐渐修复才能愈合,所以仅适用于范围不大的皮肤层血管瘤。
2.硬化剂注射疗法将硬化剂注入血管瘤部位,使组织产生物理化学性炎症,引起组织坏死或机化,形成疤痕而达到目的。
这种疗法采用的药物繁多,常用的有5%鱼肝油酸钠、95%酒精、50%高渗葡萄糖等等。
注射后局部会产生一段时间的肿痛现象,数天后渐渐复原,常需反复注射数次才能治愈。
适合于皮下血管瘤的治疗。
3.放射疗法通过X线或r射线局部照射,使病变组织细胞坏死而达到治疗目的。
由于不同射线的性能不同,X射线、钴(60,)、镭等穿透组织能力强,可用来治疗皮下甚至较深部位的血管瘤;而磷(32,)的穿透力弱,仅用于皮肤层的血管瘤。
放射治疗可能引起一些全身反应,如疲倦、眩晕、恶心、呕吐、胃纳不佳、白细胞减少等。
其适应症及具体照射剂量和方法,要由放射科医生决定。
4.冰冻疗法利用低温物理效应使组织变性或坏死而达到治疗目的。
目前常用的是液氮冷冻(直接喷射、冷冻头接触均可)。
冷冻后局部出现组织水肿(水泡),1~2天达到高峰,以后渐渐消退,继之坏死组织脱落形成溃疡,2~3周自然愈合。
此法虽安全,不用麻醉,但治疗时有一定疼痛,愈合时间较长,须经常更换敷料以防感染。
由于组织坏死脱落区需周围组织爬行来修复,亦会遗留一定疤痕。
所以,范围较大或部位较深的血管瘤不适合采用此疗法。
5.类固醇治疗法据报道婴幼儿79%有效,以混合瘤效果最显著。
一般认为疗效和疗程成正比,治疗开始的年龄越小越好。
大剂量类固醇治疗有不良反应,应慎用。
治疗前需周密检查,确认无明显感染性疾病方可采用,服药期间应注意观察并加强营养。
6.手术疗法采用手术切除病变组织,然后缝合切口或组织移植方法闭合创面,术后5~10天拆线即可。
血管瘤打硬化剂的治疗原理
![血管瘤打硬化剂的治疗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301fc68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9d.png)
血管瘤打硬化剂的治疗原理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发育异常,它是由异常的血管组织形成的结节状肿块。
血管瘤可以发生在任何部位的血管组织中,包括皮肤、内脏器官和骨骼等部位。
其临床表现和危害程度因病变的位置和大小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小的血管瘤通常不需要治疗,但对于较大且有症状的血管瘤,治疗则十分必要。
目前,治疗血管瘤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激光治疗和硬化剂治疗等。
本文将着重介绍血管瘤硬化剂治疗的原理及其临床应用。
血管瘤硬化剂治疗的原理是通过向血管瘤内注射一种特殊的药物,使其产生内皮细胞的增生和纤维化,从而缩小或闭塞血管瘤内的血管,达到治疗的目的。
这种药物被称为硬化剂,通常是有机溶剂或碘化物等物质。
硬化剂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三个方面:1. 毒性作用:硬化剂能够直接对血管内膜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导致内皮细胞的损伤和破坏。
这种损伤会激活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促使血管瘤内血管栓形成和血液凝固,最终导致血管瘤的闭塞。
2. 化学作用:硬化剂能够与血管内膜细胞或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坚实的沉淀物质,促使血管瘤内的血管闭塞。
3. 机械作用:硬化剂注射后可引起局部组织的炎症反应,导致血管瘤内血管的狭窄和闭塞,最终使血管瘤发生纤维化和萎缩。
血管瘤硬化剂治疗的优势在于其治疗过程简单、创伤小、康复快,且患者可以在门诊进行治疗,无需住院。
此外,硬化剂治疗还可以避免手术所带来的风险和并发症,对于一些手术难度较大的血管瘤,硬化剂治疗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目前,血管瘤硬化剂治疗在各类血管瘤中均有较好的临床应用。
其中,皮肤表面血管瘤是硬化剂治疗的常见适应症,硬化剂可以直接注射到血管瘤内,促使其迅速闭塞。
内脏器官的血管瘤,如肝血管瘤、脾血管瘤等,也可以通过导管介入的方式进行硬化剂治疗。
此外,骨骼血管瘤和头颈部血管瘤的治疗也可以采用硬化剂治疗。
尽管血管瘤硬化剂治疗有很多优点,但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硬化剂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与医生的经验和技术水平密切相关,需要由专业的介入放射医生进行操作。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介入硬化治疗的效果观察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介入硬化治疗的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f4c00e02a76e58fafab00351.png)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介入硬化治疗的效果观察陈冬,唐新华,王世知,朱仙花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南昌330006) 【摘要】 目的 观察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介入硬化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回顾6例行介入硬化治疗的病例,术前行MRI检查明确瘤体大小范围等,术中经皮穿刺瘤体,DSA造影显示其分布形态、引流血管等情况,然后在透视下缓慢注入聚桂醇泡沫,直至硬化剂充满瘤腔、瘤体肿胀不能注入,术后1个月根据病灶缩小、症状缓解情况决定是否继续治疗,1~3次治疗后消退较明显者复查MRI,完成全疗程者随访3个月,评估疗效。
结果 6例患者均完成全程治疗,注射1~3次,并经随访3个月,其中疗效Ⅰ级者0例,Ⅱ级者1例,Ⅲ级者2例,Ⅳ级者3例,1例术后出现咳嗽不适,经吸氧、平卧休息后好转。
结论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介入硬化治疗安全有效。
【关键词】 血管瘤;血管畸形;硬化治疗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是一组小儿常见的脉管性疾病,新生儿发病率2%~10%,多发生在头颈部。
根据生物学分类,将具有血管内皮增殖和消退行为的归为血管瘤,而不具增殖和消退倾向的病变归为血管畸形[1]。
血管畸形包括毛细血管畸形、淋巴管畸形、静脉畸形、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和混合畸形[2]。
临床上对其治疗方法较多,但尚无十分完美的方法。
回顾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经皮硬化治疗的6例不同类型的体表血管瘤及血管畸形患者,分析其疗效及不良反应。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中男3例,女3例,年龄2~38岁。
发生部位:左锁骨上1例,左背部1例,右髂腰部1例,右大腿2例,右膝关节上1例。
6例患者均依据病史、临床表现、MRI和术中穿刺回抽液性质明确诊断。
其中淋巴管瘤1例,血管瘤3例,静脉畸形2例。
左背部1例为血管瘤,有血管瘤手术切除史,硬化术前左背部肿胀、疼痛,伴左上肢麻木不适。
1.2 方法 硬化剂采用陕西天宇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聚桂醇注射液(规格10mL∶100mg,批号:20080445),造影剂采用碘伏醇。
血管瘤的治疗方案都有哪些
![血管瘤的治疗方案都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ba60c6ca50e2524de5187e8b.png)
血管瘤的治疗方案都有哪些血管或脉管畸形的治疗应根据病损类型、位置及患者的年龄等因素来决定。
目前的治疗方法有外壳切除、放射治疗、激素治疗、低温治疗、激光治疗、硬化剂注射等。
一般采用综合疗法。
对婴幼儿的血管瘤应行观察,如发展迅速时,也及时给予一定的干预治疗。
1、手术治疗:采用外科手术方法将病损组织切除,以达到治疗目的。
对于独立且较小病灶效果良好。
一般情况下,病损区血管丰富,血量大,手术时出血量极大,常常引起严重的失血性休克,术中需要大量输入全血,手术难度大,危险程度高。
同时,由于出血后血往往不能全部切除即被迫终止手术,故术后复发率很高。
手术切除部分瘤体后遗瘤局部畸形、缺失及功能障碍。
2、冷冻治疗:此种方法用于血管瘤治疗源于60年代(小范围表浅病损可酌情采用),操作者利用液氮的挥发造成的强低温(-96℃),通常状态下低于-20℃,将病损区皮肤、血管瘤及血管瘤周围组织冷凝,使其细胞内形成冰晶,并导致细胞破裂、解体、死亡,再经过机体修复过程使血管瘤消失。
但此法会留下局部疤痕,在眼、口角、鼻尖、耳部治疗后常留下严重缺损性畸形及功能障碍。
3、放射与同位素治疗:其治疗原理就是利用放射元素所产生的r射线对病损区组织细胞核进行轰击到使其中的DNA链、RNA链断裂,终止核蛋白的合成造成细胞死亡和解体,再通过组织修复过程达到治疗目的。
临床上常用的有:浅层X光照射,钴60局部照射,锶40胶片外贴,磷32胶体局部注射等。
治疗后所治部位留下放射性损伤后萎缩性疤痕,表皮有脱屑现象。
4、硬化剂注射治疗:此法源于50年代,枯痔注射疗法衍化而来。
其原理是:将硬化注入到血管瘤瘤体组织中(不能注入血管中),引起无菌性炎症,肿胀消失后出现局部纤维化反应,使血管瘤、血管腔缩小或闭塞。
常用的药物有:①鱼肝油酸钠;②枯痔灵注射;③明矾注射液;④枯矾黄莲注射液;⑤碳酸氢钠注射液;⑥平阳霉素、搏来霉素类;⑦沸水注射疗法;⑧尿素注射液。
5、激光治疗:利用专业激光治疗设备对血管瘤组织进行凝固,并达到治疗血管瘤目的。
静脉畸形介入治疗详解
![静脉畸形介入治疗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5c06568b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4c.png)
静脉畸形介入治疗详解静脉畸形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畸形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局部血管扩张、充血等情况。
为了有效治疗静脉畸形,介入治疗成为一种常用的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静脉畸形介入治疗的相关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治疗方法。
静脉畸形介入治疗是一种通过导丝、导管等介入器械进入患者体内,直接作用于患处血管的治疗方式。
这种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青睐。
在实施静脉畸形介入治疗前,医生通常会进行详细的检查,确保患者适合进行该治疗。
静脉畸形介入治疗的主要方式包括栓塞、静脉内注射硬化剂等。
栓塞是通过向患处血管内注入栓塞剂,阻塞异常血管的血流,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静脉内注射硬化剂则是通过向患者血管内注射硬化剂,使异常血管壁黏连、硬化,最终闭塞异常血管。
静脉畸形介入治疗的操作过程通常在放射透视下进行,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患者血管的情况,确保治疗的准确性。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通常只需局部麻醉,不需要进行全身麻醉,减少了手术的风险和不适感。
值得注意的是,静脉畸形介入治疗虽然具有很好的效果,但并非适用于所有静脉畸形患者。
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
在进行静脉畸形介入治疗后,患者通常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伤口清洁,定期复诊等。
通过科学的护理和合理的生活方式,可以更好地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静脉畸形介入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在进行该治疗时,患者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听从医生的建议,加强术后护理,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静脉畸形介入治疗这一主题。
血管瘤治疗方法
![血管瘤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fbcab30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d0.png)
血管瘤治疗方法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它由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周围组织组成。
根据其生长速度、尺寸以及部位的不同,血管瘤的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对于小型、无症状的血管瘤,一般无需特殊治疗,而可以通过定期观察来监测其变化情况。
然而,对于较大或引起明显症状的血管瘤,治疗通常是必要的。
目前,治疗血管瘤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药物来控制血管瘤的生长和减轻症状。
常用的药物包括激素类药物和凝血剂。
这些药物能够抑制血管瘤的血管生成和生长,从而减缓其生长速度,并减轻病人的症状。
介入治疗是一种以微创方式治疗血管瘤的方法。
常见的介入治疗方法有栓塞治疗和射频治疗。
栓塞治疗是通过导管将药物或者物理性质的物质注入到肿瘤血供的动脉内,使血管瘤血流减少,从而缩小肿瘤。
射频治疗是通过通过导管将高频电流传输至肿瘤内部,产生热能将肿瘤组织破坏,进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手术治疗是治疗血管瘤的最常见方法,尤其适用于位置较深或较大的血管瘤。
手术治疗包括切除肿瘤和血管重建。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试图切除整个血管瘤,以减少复发的可能性。
如果血管瘤位于关键组织或器官上,医生可能会进行血管重建,以保留正常血供并恢复组织功能。
当然,除了上述治疗方法,还有其他一些新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应用。
例如,雷射治疗、冷冻治疗、超声治疗等,这些方法通常被用于治疗表浅位置的小型血管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
总之,对于血管瘤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血管瘤的类型、大小和部位的不同来选择。
对于小型和无症状的血管瘤,观察和监测是常规的处理方式。
对于较大或有症状的血管瘤,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减轻症状,并达到治愈的效果。
血管瘤治疗方法有什么
![血管瘤治疗方法有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83340eda7c1cfad6185fa70c.png)
血管瘤治疗方法有什么文章目录*一、血管瘤治疗方法有什么1. 血管瘤治疗方法有什么2. 什么是血管瘤3. 血管瘤要注意什么*二、血管瘤有什么危害*三、血管瘤如何预防血管瘤治疗方法有什么1、血管瘤治疗方法有什么 1.1、激光治疗利用专业激光治疗设备对血管瘤组织进行凝固,并达到治疗血管瘤目的。
但是光敏激光疗法是先将光敏剂注入患者血管中,然后用黑光灯或长波段激光照射血管瘤区域。
光敏剂激活后产生光化学反应并导致血管瘤部血管内膜及间质出现光性过程,使血管管腔闭塞,以达到治疗目的。
但此疗法在治疗过程中必须严格,否则将出现严重的光敏性内炎,纤维组织病后光敏性视网膜炎。
1.2、硬化剂注射治疗原理是将硬化注入到血管瘤瘤体组织中,禁忌不能注入血管中,引起无菌性炎症,肿胀消失后出现局部纤维化反应,使血管瘤、血管腔缩小或闭塞。
1.3、放射与同位素治疗原理就是利用放射元素,所产生的r射线对病损区组织细胞核进行轰击,然后再通过组织修复过程达到治疗目的。
治疗后所治部位留下放射性损伤后萎缩性疤痕,表皮有脱屑现象。
在治疗时不能排除其癌变可能。
专家们认为治疗在血管瘤治疗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使用放射疗法。
1.4、手术治疗采用外科手术方法,将病损组织切除来达到治疗目的。
对于独立且较小病灶效果良好。
一般情况下,病损区血管丰富,血量大,手术时出血量极大,常常引起严重的失血性休克,术中需要大量输入全血,手术难度大,危险程度高,而且手术费用昂贵。
2、什么是血管瘤血管瘤是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它起源于残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瘤占全身血管瘤的60%,其中大多数发生于颜面皮肤、皮下组织及口腔粘膜、如舌、唇、口底等组织,少数发生于颌骨内或深部组织。
颌面部血管瘤、血管畸形是常见病之一。
传统的血管瘤分类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
3、血管瘤要注意什么减少对血管瘤患儿产生不必要的摩擦血管瘤患儿皮肤忌讳摩擦,因此血管瘤患儿的家长及经常与血管瘤患儿接触的人,不宜留长指甲,血管瘤患儿与血管瘤患儿的家人应该定期修剪指甲,避免血管瘤患儿家人与血管瘤患儿尖利的指甲对血管瘤患儿造成伤害。
血管瘤的治疗方法
![血管瘤的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052c919e518964bce847c00.png)
血管瘤的治疗方法
一、血管瘤的治疗方法二、血管瘤是怎么形成的三、血管瘤的护理方法
血管瘤的治疗方法1、激素治疗血管瘤
糖皮质激素对婴儿血管瘤有肯定的疗效,其机制是生长迅速的血管瘤含有较高的雌二醇受体,此受体可促进血管瘤的形成和发展,激素可与血管瘤内的雌二醇受体竞争性结合,从而抑制血管瘤增生。
应用时要注意使用时间要控制在半年左右。
2、注射治疗血管瘤
是指向瘤体内注射硬化剂,常用的药物有5%鱼肝油酸钠、平阳霉素及博来霉素、糖皮质激素等,有引起局部皮肤坏死、感染、瘢痕形成等风险。
3、放射治疗血管瘤
放射治疗又称核素治疗,目前常用的有32P、90Sr、X射线、60钴等,因其对照射剂量和时间合理安排有较高的要求,而且对婴儿的骨骼发育影响较大,还会增加白内障、癌变的风险,故临床很少应用。
4、激光治疗血管瘤
目前常用的治疗婴儿血管瘤的激光有脉冲染料激光、YAG激光、光动力疗法及强脉冲光系统等,因为激光的穿透深度有限,不能损伤血管瘤的全层组织,所以激光治疗近限于治疗早期、表浅、面积较小的血管瘤。
5、手术治疗血管瘤
眼睑毛细血管瘤可行冷冻、激光、X线或镭照射,也可用90锶敷贴。
海绵状血管瘤可注射鱼肝油酸钠硬化剂或手术切除。
血管瘤治疗方案
![血管瘤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19e490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2d.png)
血管瘤治疗方案
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由毛细血管组成,分为两种类型:血管母细胞瘤和海绵状血管瘤。
血管瘤的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案:
1. 观察治疗:对于小型、无症状的血管瘤,可以选择观察治疗,定期检查血管瘤的生长速度和病情变化。
这种治疗适用于血管瘤位于不会引起严重并发症的部位,且生长速度缓慢的患者。
2. 药物治疗:某些药物如贝他受体阻断剂、丹参等对血管瘤有一定的缩小作用。
这些药物通过减少血管扩张和血流,从而减缓血管瘤的生长速度,并可能缩小血管瘤的体积。
然而,药物治疗效果有限,适用于无法手术治疗或者患者不适合手术的情况。
3. 凝固疗法:凝固疗法是通过瘤内注射特定的药物或物质,使血管壁受到损伤,进而形成血栓,从而达到缩小血管瘤的效果。
常用的凝固疗法包括硬化剂注射和射频消融等,适用于局部病变和较小的血管瘤。
4. 影像引导下的介入治疗:这种治疗方法是通过导管经血管插入瘤内直接进行治疗,具有微创和定位准确的优势。
常用的介入治疗方法包括栓塞术和放射治疗等。
5. 外科手术:手术是治疗血管瘤的常用方法,尤其适用于较大、易出血或与周围重要结构相邻的血管瘤。
手术可以通过切除瘤体、包膜或结扎血供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但手术治疗风险较高,
术后可能会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
总之,针对血管瘤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变的性质来制定,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变的大小、位置、症状等因素。
此外,多学科的团队合作也是治疗血管瘤的关键,包括外科医生、放射科医生、介入医生等,共同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以便给患者最好的治疗效果。
儿童血管瘤治疗方法有哪些
![儿童血管瘤治疗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1254b524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f5.png)
儿童血管瘤治疗方法有哪些儿童血管瘤是儿童常见的血管系统肿瘤之一,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治疗、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放射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种治疗方法的原理、适应症和治疗效果。
1. 观察治疗:对于小血管瘤或者无明显症状的血管瘤,观察治疗通常是第一选择。
这种治疗方法没有副作用,可以自然消退,但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通常适用于表面小的血管瘤。
常用的药物包括饱和二氧化碳溶液、布洛芬、肾上腺素等,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注射或者口服的方式使用。
药物治疗的原理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从而达到收缩血管的效果。
药物治疗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见效,且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胃肠道不适、心悸等。
3. 激光治疗:激光治疗是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方法,适用于表浅小的血管瘤。
激光治疗的原理是利用激光的热能,破坏血管壁内皮细胞,使血管闭塞。
激光治疗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疗效显著,但对于深部血管瘤效果较差。
4.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主要适用于大血管瘤和深部血管瘤。
放射治疗利用X射线或γ射线能量,破坏血管瘤内的血管内皮细胞,达到治疗的目的。
放射治疗疗效显著,但由于其潜在的副作用,如损伤周围正常组织、引发恶性肿瘤等,一般只在少数病例中使用。
5.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适用于大、深部且生长迅速的血管瘤。
手术治疗可以通过切除肿瘤来达到治愈的效果。
手术治疗的优点是疗效确切,但缺点是手术风险较高且可能导致明显的瘢痕。
总的来说,儿童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有观察治疗、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放射治疗和手术治疗。
选择何种治疗方法,应根据病情、血管瘤的大小、部位和病变的性质等多个因素综合考虑,并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指导。
此外,血管瘤治疗通常需要长期跟踪观察,并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血管瘤最好治疗方法
![血管瘤最好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1afef28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9a.png)
血管瘤最好治疗方法
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发育异常疾病,它可以发生在任何部位的血管组织中,包括皮肤、内脏器官、骨骼和软组织等。
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因病情不同而有所不同,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首先,对于表浅的、较小的血管瘤,激光治疗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
激光治疗通过选择性地破坏血管内皮细胞,从而使血管闭塞,达到治疗的效果。
这种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适合于一些面部和浅表部位的血管瘤。
其次,对于一些深部的、较大的血管瘤,介入治疗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介入治疗包括经动脉导管插入到病变血管内,然后通过栓塞、栓塞剂注入等方法来实现病变血管的闭塞。
这种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效果明显的特点,适合于一些深部和较大的血管瘤。
另外,对于一些难以手术切除的血管瘤,放射治疗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
放射治疗通过照射病变部位,使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伤,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这种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适合于一些手术难度较大的血管瘤。
最后,对于一些局部复发的血管瘤,局部注射治疗是一种比较
常见的方法。
局部注射治疗通过将药物直接注射到病变部位,从而
达到治疗的效果。
这种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局部作用明显的特点,适合于一些局部复发的血管瘤。
综上所述,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因病情不同而有所不同,激光治
疗适合于表浅的、较小的血管瘤;介入治疗适合于深部的、较大的
血管瘤;放射治疗适合于难以手术切除的血管瘤;局部注射治疗适
合于局部复发的血管瘤。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根据病情综合考虑,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颈部血管瘤治疗方法
![颈部血管瘤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e74b66a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51.png)
颈部血管瘤治疗方法
颈部血管瘤通常可以通过以下治疗方法来处理:
1. 观察治疗:对于小型且无症状的颈部血管瘤,医生可能会建议观察治疗。
定期进行医学检查和超声检查,以确保血管瘤没有增大或引发其他问题。
2. 药物治疗:某些药物可以用于控制或缩小血管瘤的大小。
药物治疗主要针对血管瘤内的血管和细胞,以阻断它们的生长和扩张。
3. 凝固疗法:通过注射药物或激光照射等方式,刺激血管瘤内血管凝固,从而阻断血液供应,使血管瘤缩小或消退。
4. 外科手术:对于较大或引发严重症状的颈部血管瘤,外科手术可能是必要的治疗方法。
手术目的通常是完全切除血管瘤,并修复或重建受影响的血管。
5. 栓塞及栓塞剂治疗:通过插入导管到血管瘤内,然后通过放置栓塞物或药物栓塞剂来封堵血液供应。
这种治疗方法可阻止血液进入血管瘤,并逐渐使其缩小或消退。
6. 放射疗法:对于无法手术治疗或手术后复发的颈部血管瘤,放射疗法可用于控制病情。
放射疗法利用高能X射线或其他射线来损伤血管瘤内的血管和细胞,从而阻止其生长和扩张。
请注意,具体的治疗方法会根据血管瘤的大小、位置、症状严
重程度以及个体患者的情况来决定。
因此,一旦发现颈部血管瘤,请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建议,以确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宝宝血管瘤怎么治疗
![宝宝血管瘤怎么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61ce84d8453610661fd9f4e6.png)
宝宝血管瘤怎么治根据医学报道指出,过去传统的宝宝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宝宝血管瘤、传统激光治疗宝宝血管瘤、冷冻治疗宝宝血管瘤、硬化剂治疗宝宝血管瘤、高频电极治疗宝宝血管瘤、介入治疗宝宝血管瘤等等方法,但是由于存在各种弊端和后遗症,因此也给很多家长们造成了困扰和担心,目前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医学界对于宝宝血管瘤疾病治疗的重视和关注,各种成熟完善的治疗宝宝血管瘤的方案也随之建立,就目前来说,宝宝血管瘤的治疗方案常见的主要有三种,针对几种常见的宝宝血管瘤类型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首先是针对海绵状宝宝血管瘤、蔓状宝宝血管瘤,可采用超导介入消融技术治疗。
超导介入消融技术治疗宝宝血管瘤,是在超声的引导下将头发丝粗细的微导管介入到引起异常结构的营养支管腔及膨大处,同时导入药物,再利用先进的血管病变工作站所发射的绿光对宝宝血管瘤患儿的瘤体深部进行照射,使深部异常静脉血管瞬间凝固闭塞,并阻断宝宝血管瘤患儿瘤体的营养供应,血管瘤内壁腔隙及静脉血管腔内大量血栓形成,最后导致血管瘤内皮细胞失去活性,宝宝血管瘤逐渐消退,最后达到治愈宝宝血管瘤的目的。
宝宝血管瘤怎么治的最佳时机宝宝血管瘤怎么治疗的最佳时机决定着宝宝血管瘤的预后效果,因此,很多家长们都是非常关注什么时候是宝宝血管治疗的最佳时机,而宝宝血管瘤是随着宝宝血管瘤患儿年龄的增长面积扩大,对周围正常组织的危害也就越大,一部分宝宝血管瘤患儿家长受到非专业医生的误导认为宝宝血管瘤是可以自行消退的,因此一味在在家等到宝宝血管瘤自行消退,其结果不但没有使宝宝血管瘤消退反而是面积扩大,给后期治疗宝宝血管瘤增加了难度,一部分消退不完全留下疤痕、色素沉着、皮肤松弛等后遗症,会让自己的孩子遗憾终身。
宝宝血管瘤饮食上注意的问题治疗宝宝血管瘤要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镁类的食物,像绿叶蔬菜、番茄、胡萝卜、豆类、动物肝脏、乳类、水果等食物;还可以喝些蜂皇浆、蜂蜜和花粉是纯天然保健品,对治疗血管瘤的有帮助,可以食用。
血管瘤治疗的方法
![血管瘤治疗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78eeeb8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b4.png)
血管瘤治疗的方法
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病人的个体情况。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血管瘤治疗方法:
1. 观察治疗:对于小而没有症状的血管瘤,医生可能会建议持续观察,在没有进一步发展或引发症状的情况下不进行治疗。
2. 药物治疗:某些药物可以用于缓解血管瘤引起的症状,如疼痛、出血或肿胀。
例如,非甾体抗炎药可以帮助缓解疼痛和肿胀。
3. 凝固治疗:血管瘤凝固治疗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
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注射硬化剂,如酒精或血管凝固剂,直接注入到血管瘤中,刺激血管壁粘连并闭塞。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小型和浅表的血管瘤。
激光疗法和射频消融也可以用作凝固治疗方法。
4. 手术切除:对于较大的或深部的血管瘤,手术切除可能是必要的。
手术切除血管瘤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它可能会导致出血和神经功能损伤。
因此,在决定手术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潜在的风险和益处。
5. 放射治疗: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血管瘤,放射治疗可用于控制血管瘤的生长和缓解相关症状。
放射治疗通常通过高能X射线或其他粒子束照射血管瘤,从而破坏其细胞。
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选择,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决策。
因此,如果您或您认识的人怀疑患有血管瘤,请咨询医生以获取适当的咨询和治疗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脉管畸形和脉管瘤的介入治疗、硬化剂注射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分院心血管二科胡佳心
脉管瘤(vascular tumor)亦称管型瘤,是婴幼儿常见的发生于血管和淋巴管系统的良性肿瘤,分别称血管瘤和淋巴管瘤。
但近来发现,有的脉管病变并非真性肿瘤,没有内皮细胞增生,只能称脉管畸形(vascular malformation)。
所以,更准确说脉管性疾病系来源于血管或淋巴管的肿瘤或畸形。
脉管畸形包括血管畸形和淋巴管畸形,先天性血管畸形(congenital vascular malformation,CVM)是胚胎发育阶段的“原始血管系统发育异常”引起的几乎累及循环系统的所有组成部分(包括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和淋巴管)的复杂病变。
病变可发生于人体任何部位,但以下肢和头颈多见。
这类病变虽然出生时即存在,但进展相当缓慢,有时到青春期或更晚才发现。
一些病例病变复杂,或者病灶部位过大、过深,或者累及重要血管神经和器官,或者出现严重并发症,不仅常规治疗难以见效,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一般地说,血管畸形是一团异常的成熟的血管有一定的占位性质,其危害主要是由于破裂出血,或血管栓塞。
还有一些病例因血流动力学严重异常,贸然进行手术切除或结扎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出现难以再处理的严重后果。
一、血管畸形和血管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二、血管畸形和血管瘤的治疗:超过90%的脉管性疾病可介入治疗。
最复杂的脉管性疾病-
动静脉畸形:首先介入治疗。
1. 手术切除:优点是:一次性切除病变。
缺点:创伤大、出血多、有疤痕、恢复慢、风险较大。
(1) 对于肿块局限于某一部位、解剖结构清晰且未累及深部组织、切除不影响功能、能缝合或植皮而无皮肤缺损、术前经彩超或CT了解血流动力学情况估计不会大出血者给予手术切除。
其中包括婴幼儿体表血管瘤、局限性低流量血管畸形、局限性高流量血管畸形等。
(2) 对于颈部血管淋巴混合瘤累及深部,与咽喉,口底等重要器官或腺体毗邻的患者,术前行三维CT血管成像精确定位。
术中仔细分离,最大限度地切除瘤体。
(3) 对于累及四肢骨骼肌、术前有压迫性疼痛、患肢活动障碍的患者,手术原则:每群肌肉的切除量不超过1/2,将保留的病变相对累及较轻的肌束常规进行缝扎,有效止血。
2. 手术结合硬化治疗:
(1) 对于手术无法完全切除的瘤体,如:瘤体位于面部,会阴部不易切除、面积大或与深部组织沟通,估计手术危险性较高、与重要结构毗邻,强行完整切除可能损伤邻近重要血管神经组织、广泛累及四肢骨骼肌,完全切除无法保留肌肉并影响功能等。
这类患者给予手术切除结合平阳霉素术前或术后瘤体内注射的方法。
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的方法是:平阳霉素3 mg,溶于3~5 mL生理盐水中,用头皮针分点刺人瘤体回抽有回血即可注药。
以瘤体变苍白和肿胀为准。
注射后在穿刺部位压迫止血,1~2 d局部可能有肿胀,除维持局部清洁外一般不需特殊处理。
3周后视瘤体消退程度决定是否再次注射,l 0次后休息3个月以避免用药过量。
(2) 硬化治疗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则改非手术治疗为手术切除:瘤体显著缩小到切除后不影响功能、能更准确地定位畸形血管的范围、广泛瘢痕形成、评估出血较硬化治疗前少。
3. 介入栓塞治疗及硬化剂注射治疗:优点:微创或无创、出血少或不出血、无疤痕、恢复快、风险小。
缺点:需多次治疗、费用较高。
(1) 高血流量的先天性动静脉畸形患者,临床表现为病变累及的组织扩张增大,如肢体增粗变长或耳鼻唇变大,表面皮温明显增高,局部可及震颤等情况,首先予造影,根据具体情况同时或术前行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
对于血流量不很大,瘘口小的病变,直接栓塞供瘤动脉即达到控制甚至治愈的目的,栓塞后造影可见回流静脉消失或在正常时相出现。
(2) 对于造影发现大口径或流量极大的动静脉畸形,术前1周行超选择性供瘤动脉栓塞,栓塞后瘤体体积和血流量明显减少,病变边界较前清晰,手术时则尽可能切除病灶并最大限度保留正常组织。
(3) 对于单纯的静脉畸形和淋巴管畸形/瘤,可直接介入下或局部硬化剂治疗。
效果非常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