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1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与应用教案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与应用教案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2.掌握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原理。
3.培养学生运用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非金属元素的分类和一般性质。
2.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3.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教学步骤:一、引入1.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让学生对非金属元素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提问:你们知道这些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有哪些性质和应用吗?二、非金属元素的分类和一般性质1.介绍非金属元素的分类,如卤素、氧族元素、氮族元素、碳族元素等。
2.讲解非金属元素的一般性质,如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等。
三、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反应1.通过实验演示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如氯气与水的反应、硫化氢与酸的反应等。
2.讲解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原理,如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
3.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反应规律。
四、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应用1.通过案例分析,介绍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应用,如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硫化氢用于采矿业等。
2.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应用范围和前景。
五、总结与拓展1.总结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反应规律,强调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拓展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其他性质和应用,如半导体材料、新能源等。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六、作业与巩固1.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或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更多关于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的信息。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全章教案设计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一课时)硫和氮的氧化物(第1课时)、“H2O 硫和氮的氧化物酸雨——露天文物的杀手典,是两千年前人类文明的杰出代表,那里一、大气污染的来源、危害、治理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碳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物、飘尘、煤尘、放射性物质等。
1.来源:煤、石油的燃烧,矿石冶炼,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
2.危害: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植物生长;破坏建筑材料;改变地球气候等“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
3.治理:综合治理:调整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等),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燃气等化石燃料,减少工业废气排放,对废气进行回收净化再利用等。
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政府部门合理规划、制订标准、加强监测。
二、水污染的来源、危害、治理主要污染物:无机物,碱、盐等,重金属耗氧物质,植物营养物质,石油,难降解有机物等。
另外还有氰化物、酚类、病原体、放射性物质、悬浮固体物等等。
1.来源:石油炼制、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使用过农药、化肥的农田排水、降雨淋洗大气污染物和地面淋洗固体垃圾等。
2.危害:污染水源,改变水质,加剧水源危机;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海滨风景区;危及人体健康等;“赤潮”与水体富营养化。
3.治理:控制污水任意排放,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改善用水制度,研究无污染新工艺,合理、科学地施用化肥、农药等。
三、居室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主要污染物:CO、CO2、SO2、NOx、NH3、醛类(如甲醛)、酚类、烟雾、烟尘、放射性稀有气体氡、电磁波、螨虫、细菌、病毒等。
1.来源:煤、石油、液化气、天然气等的燃烧,煎、炒、烘、烤等高温烹调加工中产生的烟雾,烟草的燃烧,电器发出的电磁波,地毯中的螨虫,建筑装璜材料产生的甲醛、放射性稀有气体氡,化妆品,日用化学品,家宠等。
2.危害:引起人体呼吸道、消化道等疾病,导致各种癌症、皮肤病、传染病,影响婴幼儿智力和发育等。
高中化学人教课标版必修1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一、学情分析知识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为此节课的学习给供了类比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思路。
掌握原子的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的关系,能够掌握实验探究的方法,能够有效的分析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心理基础:学生能够将感官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能够利用科学的方法对所学内容进行理性思考分析。
此时学生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心,利用这个特点将化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认识生活,能在未来更好的适应生活。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掌握非金属单质的氯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2、认识氯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广泛用途。
3、了解检验溶液的氯离子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师生交流合作,体会实验对认识和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作用。
2、利用类比的方法学习新知识,利用已有知识学习新知识,使学生温故知新,利于知识之间的衔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求实的科学素养,相信科学,反对迷信。
2、赞赏化学对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合理利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活条件,造福于人类。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氯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难点:氯水的漂白作用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过程启示法实验演示五、学习方法分类学习法、联系学习法六、教学过程课时2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内容设计意图教学导入:科学史话氯气发现和确认瑞典化学家舍勒,在研究软锰矿过程中,将它与浓盐酸混合加热,产生一种黄绿色的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舍勒受“燃素说”的影响,没有发现这就是氯气,而又一位化学家出现就是戴维,通过大量的实验事实,得出这种气体是一种新的元素,并将它命名为“氯气”。
科学态度舍勒的贡献:提供了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完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课后作业:学生认真思考进行对实验室制氯气实验方案设计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和具有还原性的金属能反应。
实物观察: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氯水的形成)严谨,突破,实事求是,敢于冲破原有的思想。
高一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1)
H2SiO3==H2O+SiO2
加热
硅胶多孔,吸附水份能力强,常用作实验 室和袋装食品,瓶装药品等的干燥剂,也 可以用作催化剂的载体。
课堂回顾练习:
1、下列各组物质有关性质关系的比较,正确的是( C ) A.溶解性:CO2 <SiO2 C.熔点:SiO2 > CO2(干冰) B.酸性:H2SiO3 > H2CO3 D.硬度: SiO2 <CO2 )
硅酸的酸性比盐酸弱,那么硅酸酸性与碳 酸相比较如何呢?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论证 你的推断。
实验2:将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
现象:透明的硅酸凝胶生成 方程式: Na2SiO3+H2O+CO2==H2SiO3+Na2CO3
你的结论: 硅酸是一种很弱的酸,
酸性比碳酸还弱
硅酸凝胶经干燥脱水就形成干胶,称为“硅胶”。
探究 1:怎样由石英 二、硅酸 (H2SiO(SiO 2)制取硅酸? 3)
实验1:向饱和Na2SiO3溶液中,滴 入酚酞,再滴入稀盐酸 现象 结论 方程式
滴入酚酞溶液呈红色,滴入盐酸有 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 Na2SiO3呈碱性,硅酸难溶于水
Na2SiO3+2HCl=2Na性质
①是酸性氧化物
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SiO2 + CaO === CaSiO3 ②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③与酸不反应 (除氢氟酸以外) 你知道吗? 如何在玻璃上雕刻花草等?这门工艺和我们化学 有什么深厚的合作关系?
高温
SiO2 + 4HF == SiF4 + 2H2O(特性)
湘 潭 县 七 中 夏 海 球
在 知 识 的 天 空 自 由 地 飞 翔
高中化学人教课标版必修1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人教课标版必修1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一、考纲要求硅及其化合物作为非金属元素知识的开端,是在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内容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关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方法的训练,通过本节的学习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律的形成积累感性材料。
从硅及其化合物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来看,硅及其化合物在材料科学和信息技术等领域有广泛的用途,在半导体、计算机、建筑、通信及宇宙航行、卫星等方面大显身手,而且它们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从物质存在和组成多样性的角度来看,硅是无机非金属的主角,是地壳的基本骨干元素。
自然界中的岩石、土壤、沙子主要以二氧化硅或硅酸盐的形式存在,地壳的95%是硅酸盐矿。
所以,介绍硅及其化合物,体现了硅元素存在的普遍性和广泛性;从认知规律来看,硅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只有+4价,硅单质比较稳定,硅的化合物知识也比较简单。
因此,学生的学习负担比较轻,有利于学习积极性的保护和培养。
通过本节的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的制备,是前几年高考实验题的常规出题点。
随着当今社会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多,与新能源有关的多晶硅会再次成为今后命题的热点。
制备硅过程中,往往涉及氯气的制备、气体的净化及物质的分离提纯等操作,有时还会用化学平衡理论解释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在考查元素化合物的同时,渗透化学基本理论的考查。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碳族元素中的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实验比较熟悉,但对硅的知识比较生疏。
在复习时可以利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学习。
对于硅、二氧化硅和硅酸盐方面的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很多硅酸盐,对其有一定的感性认知,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强调本节的学习方法和主要内容。
四、教学过程1.单质的存在形态、物理性质和用途2.碳和硅的化学性质(1)碳单质的化学性质——还原性:+2 +4 CO――→CO 2、CuO 、SiO 2O 2(不足)0 C常温下不活泼――→CuO 、浓硫酸O 2(充足)CO 2①与O 2反应:O 2不足:2C +O 2=====点燃2CO ;O 2充足:C +O 2=====点燃CO 2。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
示范教案第四章复习课整体设计三维目标1.学问与技能(1)了解硅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2)了解氯气的主要性质;(3)了解氮、硫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4)了解二氧化硫、硫酸、氨气、铵盐、硝酸的有关化学性质;(5)生疏酸雨的形成过程,工业上以及试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原理。
2.过程与方法(1)从电子得失、氧化复原反响的角度生疏硫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2)从电子得失、氧化复原反响的角度生疏氮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3)运用归纳、演绎的科学方法总结硫及氮的有关物质的性质;(4)运用比较的科学方法理解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性质的区分、二氧化硫与氯气漂白原理的不同点、硝酸与硫酸性质的一样点;(5)设计变式问题,优化学生思维品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综合性习题的训练,学生体验将所学学问应用于解决问题的过程,培育学生的勇于探究、不畏困难的精神;(2)通过将学问融会贯穿,学生在理解的根底上加强学问的记忆与运用,学生在学习中猎取骄傲感和成就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氯气的性质、氮的化合物与硫的化合物的性质、制备与用途。
教学难点氯气的性质、氮的化合物与硫的化合物的性质、制备与用途。
课前预备相应的ppt 文稿和有关习题的学案。
教学过程导入课在这一章的学习中,我们生疏了四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硅、氯、硫、氮,学习了这些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有关学问。
这节课我们对这些学问进展一下回忆。
推动课一、硅及其化合物[提问]硅是怎么样的一种物质?[答复]硅是一种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硬而脆的固体,熔、沸点高,是良好的半导体。
常温下,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除氟气、氢氟酸和强碱外,硅不跟其他物质起反响。
[设问]硅的氧化物二氧化硅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它具有什么性质呢?[总结]纯洁的 SiO 晶体是无色透亮的,熔、沸点很高,硬度很大,不溶于水。
二氧化2硅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二氧化硅还能与氢氟酸反响,用于雕刻玻璃。
高一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1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讲章末总结与测试本章测试目标1.以金属矿物的开发和利用为例,认识化学方法在实现物质间转变中的作用,领会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性。
2.认识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远景及化学在此中能够发挥的作用。
3.认识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
4.以聚乙烯为例,认识高分子资料在生活等领域中的应用及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5.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建立绿色化学的观点。
内容构造考题回首【例 1】对于金属元素在自然界存在的状况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金属元素仅存在于矿物中。
B、金属元素存在于矿物和动物体內,但植物体內不含。
C、少量金属元素以游离态存在,大部分金属元素以化合态存在。
D、金属元素不单存在矿物中,动物和植物体內也存在少许金属元素。
分析:金属在自然界的散布很广,不论是矿物,仍是动植物体內,或多或少地都含有金属元素。
这些金属元素除了少量化学性质不开朗以游离态存在外,大部分化学性质较开朗的金属,在自然界以化合态存在。
应选 C、 D。
【例 2】以下化学方程式,能用于工业上冶炼金属镁的是A、2Na+MgCl2====2NaCl+MgB、 MgCl2(融化 )MgO+Cl2C、 2MgO2Mg+O2D、 MgO+CMgO+C分析:工业上冶炼镁不可以用比镁还昂贵的钠作原料去复原MgCl2,可采纳电解MgCl2(熔化 )的方法。
若用氧化镁为原料,也不可以采纳高温分解法,因为镁属于开朗金属,其氧化物熔点很高( 2800 ℃)。
可用焦炭在高温下去复原氧化镁而获取镁。
应选B、D。
【例 3】1991 年我国开创以铝-空气-海水电池作为能源的新式海水标记灯,以海水为电解质,靠空气中的氧气使铝不停氧化而产生电流,只需把灯放入海水中数分钟,就会发出刺眼的白光,则电源负极资料为:___________,正极资料为: ___________。
正、负极反响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高一化学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备课讲义
高一化学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教与学的探究《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是常见无机物及其性质等知识的继续,主要讨论硅、氯、硫和氮等典型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进一步介绍元素化合物知识和研究方法。
这些内容既是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化学的基础,也是在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化学常识。
本章具有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本知识的作用,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积累感性材料,是学生认识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的重要基础。
但本章部分知识多数是描述性的,内容繁杂、零碎和分散,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较难掌握和运用。
下面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谈几点看法。
1.了解课标要求,把握教学的深广度1.1课标要求主题3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18.了解Cl-、SO42-、CO32-、Al3+、Fe3+、NH4+等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B〕24.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
〔B〕25.了解氯气的氧化性〔与氢气、钠、铁、某些盐等的反应〕及与水、碱的反应〔B〕,知道氯水的消毒和漂白原理〔A〕。
了解硫的可燃性和氮气的稳定性〔B〕。
知道硅元素在自然界以SiO2及硅酸盐的形式存在,知道晶体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A〕。
知道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单质的主要用途。
〔A〕26.了解二氧化硫与氧气、与水的反应,认识亚硫酸的不稳定性,认识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与次氯酸漂白作用的区别,了解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了解二氧化硅与氢氟酸、与碱性氧化物、与强碱的反应。
〔B〕 27.了解氨气与水、与酸的反应,了解氨水的成分以及氨水的不稳定性。
了解铵盐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与碱反应等性质。
〔B〕28.了解次氯酸、浓硫酸、硝酸的强氧化性,了解浓硫酸、硝酸分别与Cu、C的反应。
了解常温下铁、铝在浓硫酸、浓硝酸中的钝化现象。
认识工业上生产硫酸、硝酸的反应原理。
〔B〕29.了解陶瓷、玻璃、水泥等硅酸盐产品的用途。
〔B〕30.认识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全章教案.doc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材分析本章主要讨论硅、氯、硫和氮等典型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安排在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之后,是常见无机物及其性质等知识的继续。
这些内容既是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化学的基础,也是在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化学常识。
本章具有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本知识的作用。
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元素化合物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积累感性材料,是学生认识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的重要基础。
本章在选材上着眼于这几种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在知识安排上尽量使知识和用途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物质的重要性能与可能的负面作用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常见无机物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与人类和环境的关系。
例如,二氧化硅与硅酸盐产品的应用及其发展,氯气的性质与应用及其可能存在的问题,硫酸、硝酸和氨的性质及广泛用途,酸雨的形成等。
这些内容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另外,科学史话──“氯气的发现和确认”渗透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思维品质的培养,科学视野──“新型陶瓷”“信使分子──NO”“火箭为什么能飞上天”等让学生体会知识的价值。
这样,更全面地体现化学课程的科学教育功能。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硅及其化合物的知识。
2、了解硅及其化合物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3、调查研究:完成并小组交流“硅及其化合物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小论文。
4、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运用元素周期律知识学习同族元素性质及其递变规律的方法,并运用这些知识学习碳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
重点难点硅和二氧化硅的性质。
硅酸盐的用途。
教学过程*将Si单质的内容移到开头教学。
采用对比的方法,联系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钠、碳酸氢钠、甲烷等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引人硅、二氧化硅等新知识。
碳和硅是同一主族相邻的两种元素,它们的性质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高中化学非金属教案
高中化学非金属教案教学内容:非金属教学目标:学生能够了解非金属的特点、分类、性质以及应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非金属的分类和性质。
教学难点:非金属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让学生回顾金属的特点和分类,引导学生思考非金属与金属的区别。
2. 引导学生探讨身边常见的非金属物质,并了解其用途。
二、讲解:1. 概念:非金属是指在化学上的不完全电子云结构,不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的元素或化合物。
2. 分类:按照非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可以分为卤素、氧族元素、硼类元素等。
3. 性质:非金属的性质包括导电性差、易形成阴离子、易与金属发生电化学反应等。
三、案例分析:1. 以氧气、氯气等常见的非金属为例,讲解其化学性质和应用。
2. 引导学生分析非金属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氯气用于净化水质、氧气用于呼吸等。
四、讨论互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不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用途。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五、总结反思: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非金属的理解。
2. 鼓励学生思考非金属在未来的应用前景,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六、作业布置:1.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非金属的掌握。
2.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非金属相关知识,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教学反馈: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及时纠正错误,激励学生进一步提高。
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愿学生在本节课中能够对非金属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素养。
sky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为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非金属通常指无法参与电子对称型共价键,其中最重要的物质特性归结为电离性。
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研究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类型、分类及性质。
二、学习目标
1. 了解非金属元素以及它们的特性,如灰尘、气体和熔体状态;
2. 熟悉非金属元素的常用术语,如活性性质、伽玛数、原子半径等;
3. 了解如何通过化学反应来得到非金属化合物;
4. 熟悉非金属元素的用途,如赋存有电力、制造电子器件;
5. 帮助学生掌握如何表示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如通过元素符号、晶体图和表达式。
三、教学过程
1. 教师讲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介绍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其化合物的类型、分类及性质;
2. 讨论:学生根据讲解给出问题,讲师回答问题;
3. 练习:让学生仔细阅读有关非金属的资料,给学生发放实验题,让学生熟练掌握表达式、晶体图等有关非金属的表示方法;
4.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重新梳理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性,以及如何得到它们。
四、课后作业
1.简单描述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2.尝试用晶体图来表示某种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3.研究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各种用途。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教案——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编号:27课题: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硅及其化合物的知识。
2、了解硅及其化合物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运用元素周期律知识学习同族元素性质及其递变规律的方法,并运用这些知识学习碳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
【道德情感目标】通过对废非金属硅性质的科学探究,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二、重点与难点【重点】硅和二氧化硅的性质。
硅酸盐的用途【难点】硅和二氧化硅的性质。
硅酸盐的用途三、教学器材投影仪四、教学方法与过程:采用对比的方法,联系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钠、碳酸氢钠、甲烷等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引人硅、二氧化硅等新知识。
碳和硅是同一主族相邻的两种元素,它们的性质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在教学时要突出硅的亲氧性强于,从而引导学生理解硅的两种存在形式──二氧化硅和硅酸盐。
[科学视野]:SiO2的晶体结构分析。
启发学生根据Si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这一特点,把它们的性质一一列出。
引导学生从硅的亲氧性大,得出常温下SiO2的化学性质稳定;在加热的条件下,SiO2才能与碱性氧化物起反应,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等等。
[思考交流]:①实验室中盛放碱液的试剂瓶为什么不用玻璃塞?②实验室盛放氢氟酸的仪器为什么不用玻璃瓶?[演示实验]:【实验4-1】在饱和Na2SiO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呈红色。
逐滴加入稀盐酸,待溶液红色变浅并接近消失时,有透明的硅酸凝胶产生。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补充实验]:将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引导学生观察白色胶状沉淀的生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从而加深对H2SiO3的酸性弱于碳酸的认识。
[教学小结]:(学生填表)⑴表1 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结构性质比较二氧化硅与二氧化碳性质的异同点:相同点:都是酸性氧化物,都与碱或碱性氧化物反应。
不同点:①CO2与水反应生成H2CO3;SiO2不与水反应;②SiO2溶于氢氟酸,CO2不与氢氟酸反应;③SiO2须在高温下与碱性氧化物反应,而CO2可在常温加压下进行。
高中化学非金属的教案
高中化学非金属的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非金属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周期表中的位置;
3. 了解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及其应用;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周期表中的位置;
难点: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应用。
教学内容:
1. 非金属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周期表中的位置;
3. 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
一、引入:介绍非金属元素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周期表中的位置:
1. 非金属元素的定义和特点;
2. 常见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其周期表中的位置;
3. 非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及其应用:
1. 几种常见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及其性质;
2. 非金属元素化合物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3. 实例分析:氧气、氯气等非金属元素的应用案例。
四、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非金属元素的重要性和应用。
教学设计:
1.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引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非金属元素的应用价值;
3. 设计一些案例分析题目,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价:
1. 授课过程中进行课堂互动,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2. 课后布置相关作业,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教学设计(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2)能力目标:通过同一实验装置在不同物质间的使用,体会不同元素化合物知识具有相同的实验呈现方式,并对这些知识进行归纳整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验设计,找出对应的高考实验或模拟题,让学生体会自己的实验设计在高考题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用一个简单的选择题囊括非金属的知识点(以硫、氮为主)突出重点。
对重要知识点重温。
【例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新制氯水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震荡后溶液一直呈红色B.SO2和Cl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强氧化性C.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SO2并干燥,可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D.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结论是HNO3分解成了NO2板书重要知识点(学生完成)小结第二环节:以核心元素单质及化合物知识为载体,以框图和实验为基本题型,综合交叉应用其它知识板块(概念、理论)为特点,以化学用语的书写表达为主要答题方式的高考题是湖南现阶段的命题模式。
所以例题2为框图题,例题3为实验题。
【例题2】以硫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为原料制备氯化铁晶体(FeCl3·6H2O)的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在一定条件下,SO2转化为SO3的反应为SO2+O2SO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过量的S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酸溶及后续过程中均需保持盐酸过量,其目的是、。
(3)通氯气氧化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该过程产生的尾气可用碱溶液吸收,尾气中污染空气的气体为写化学式)。
答题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图中a、b、c 表示止水夹).请按要求填空:(1)A、C、E相连后的装置可用于制取Cl2并进行相关的性质实验.①若在丙中加入适量水,即可制得氯水.将所得氯水分为两份,进行Ⅰ、Ⅱ两个实验,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如下:实验序号实验操作现象结论Ⅰ将氯水滴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有漂白性Ⅱ氯水中加入碳酸氢钠粉末有无色气泡产生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具有酸性请你评价实验Ⅰ、Ⅱ的结论是否合理?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请利用上述装置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Cl2的氧化性比Br2强(分别指出甲、乙、丙中盛放的试剂、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D、E装置相连后,在B中盛装浓硝酸和铜片(放在有孔塑料板上),可制得并进行NO2有关实验.①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欲用D装置验证NO2与水的反应,其操作步骤为:先关闭止水夹________,再打开止水夹________,使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丁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试管丁中的NO2与水充分反应后,若向试管内缓缓通入一定量的氧气,直到试管全部充满水,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气体按标准状况计算).第三环节:用练习加强巩固【练习】1.以下非金属氧化物与其引起的环境问题及主要来源对应正确的是()氧化物环境问题主要来源A CO2酸雨化石燃料的燃烧B SO2光化学烟雾汽车尾气的排放C NO2温室效应工厂废气的排放D CO CO中毒燃料的不完全燃烧2.下列关于实验中颜色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显红色,加热后变为无色B.向溶液中加入新制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Fe2+C.将湿润的红纸条放进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红纸条褪色D.用标准高锰酸钾溶液滴定Na2SO3溶液,终点时溶液由紫色变为无色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C.某溶液加入CCl4,CC1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某溶被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 +4、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A.NO2通入FeSO4溶液中 B.CO2通入CaCl2溶液中C.NH3通入AlCl3溶液中 D.SO2通入已酸化的Ba(NO3)2溶液中5.A、B、C、D、E、F六种中学常见的物质,皆有短周期元素组成,有转化关系:(1)若A 、C 、E 皆为氧化物,且常温下A 为无色液体,E 为有毒气体。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教学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教学案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一课时)【课标要求】1、能说出二氧化硅的主要物理性质,知道二氧化硅的主要化学性质。
3、能了解硅酸的制取和性质。
4、指导学生搜集并观察身边及生活环境中的石英、砂石、水晶、各种含硅矿物、粘土等实物,分析比较其性状(硬度、色泽)等物理性质的异同,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二氧化硅的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设计】[导课]问题:1、结合元素周期表回答:非金属元素种类?在周期表中的位置?2、地壳中氧和硅的含量?3、大气中氧和氮的含量?4、影响大气质量的气态氧化物主要有哪些?5、人体生理必须的食用盐是什么物质?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硅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为,硅的和构成了地壳中大部分的、和。
约占地壳质量的以上。
硅在元素周期表第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既不易又不易电子,主要形成化合物。
碳和硅的比较一:二氧化硅和硅酸硅是一种元素,主要以及形式存在。
1:二氧化硅(1):SiO2是硅最重要的,天然二氧化硅称为,约占地壳的,存在状态有和。
二氧化硅的结构(代表硅原子;代表氧原子)(2):SiO2是原子晶体。
1个Si原子与周围的4个O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每1个O原子与两个Si原子相结合。
实际上,二氧化硅晶体是由硅原子和氧原子按1:2的比率所组成的立体网状原子晶体,我们通常用“SiO2”的式子表示二氧化硅的组成。
(3):石英晶体是结晶的,具有不同的和。
石英中无色透明的晶体叫,具有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称。
SiO2是原子晶体,是网状结构。
二氧化硅可用来做光导纤维;石英可用来做石英钟、石英表,耐高温的石英玻璃;水晶可以用来制造电子工业中的重要部件、光学仪器、工艺品、眼镜片等,含有有色杂质的石英,还可用于制造精密仪器轴承,耐磨器皿和装饰品等。
(4) SiO2的物理性质是是一种坚硬难熔的固体,不溶于水。
教案精选:高一化学《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高一化学《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教案精选:高一化学《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学习目标定位]建立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结构模型,形成学习元素化合物的思维方法程序,学会有关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典型题目的分析解答方法。
[知识结构模型][思维方法程序]1.明确知识主线。
学习理解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主线是:单质―→氧化物―→酸―→盐。
如掌握硅及其化合物知识内容的思维程序是:单质硅(晶体结构、亲氧性、半导体);二氧化硅(难溶性酸性氧化物,能与强碱反应);硅酸(硅胶具有胶体的性质);硅酸盐(硅酸钠及复杂硅酸盐)。
2.把握横向联系。
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其存在、保存、检验、用途、制取。
因此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要结合物质的结构(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从本质上认识物质的性质,并注重联系氧化还原和离子反应等基本概念。
如氯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较多,易得到1个电子,其单质氯气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3.理清转化关系。
分析理解同一元素不同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时,一是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化合价不同的元素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如S-2 S0―→S+4 S+6,N-3―→N+2 N+4 N+5等。
二是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化合价相同的元素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如“NH3 NH3•H2O NH+4(铵盐)”,“SO2 H2SO3 HSO-3 SO2-3(亚硫酸盐)”,“SO3―→H2SO4 SO2-4(硫酸盐)等。
”题型一非金属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应用1.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工业上利用反应3Cl2+2NH3===N2+6H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B.该反应利用了Cl2的强氧化性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生成1 mol N2有6 mol电子转移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氢气、氧气、氨气等气体,但不能干燥有较强还原性的HI、H2S等气体B.浓硫酸与单质硫反应的方程式为:S+2H2SO4(浓)=====△3SO2↑+2H2O,在此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了强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C.把足量铜粉投入到含H2SO4 2 mol的浓硫酸中,得到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2.4 LD.常温下能够用铁、铝等容器盛放浓H2SO4,是因为浓H2SO4的强氧化性使其钝化规律方法浓硫酸具有极强的氧化性,主要是构成酸根的中心原子S+6易获得电子,显示出稀硫酸不同的强氧化性。
高一化学教案-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材分析 最新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认识不同的非金属单质的性质有较大差异,如氯很活泼,有氧化性;氮不活泼,很稳定等。
2.了解氯、氮、硫、硅的重要化合物──次氯酸及其盐、氮和硫的氧化物及其水化物(硫酸和硝酸)、氮的氢化物(氨)、二氧化硅和硅酸及其硅酸盐的主要性质,认识某些非金属化合物(氮和硫的氧化物、硝酸和硫酸)既有相似性,又有各自的特性。
3.认识氯、氮、硫、硅及其化合物的广泛用途,体会化学的创造性与实用性。
4.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体会实验对认识和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求实、创新的良好品质。
5.以非金属知识的学习为线索,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学习物质及其化学性质的一般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6.了解氮循环对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
了解某些污染物的来源、性质和危害,体会化学对环境保护的意义,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和生态责任感。
二、内容分析1.地位和功能本章主要讨论硅、氯、硫和氮等典型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安排在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之后,是学习常见无机物及其性质的继续。
这些内容既是今后继续学习化学的基础,也是学生今后在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化学常识。
本章具有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等基本知识的作用。
在第三章的基础上,本章继续元素化合物知识一般学习和研究方法的训练。
本章为元素族的概念、元素性质的递变、元素周期表中的代表性非金属元素积累感性材料,是学习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2.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本章教材在选材上着眼于这几种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在知识安排上尽量使知识和用途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物质的重要性能与可能的负面作用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认识常见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与人类和环境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讲章末总结与测试本章测试目标1.以金属矿物的开发和利用为例,认识化学方法在实现物质间转化中的作用,体会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性。
2.了解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前景及化学在其中可以发挥的作用。
3.认识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
4.以聚乙烯为例,了解高分子材料在生活等领域中的应用及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5.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树立绿色化学的观念。
内容结构考题回顾A、金属元素仅存在于矿物中。
B、金属元素存在于矿物和动物体內,但植物体內不含。
C、少数金属元素以游离态存在,大多数金属元素以化合态存在。
D、金属元素不仅存在矿物中,动物和植物体內也存在少量金属元素。
解析:金属在自然界的分布很广,无论是矿物,还是动植物体內,或多或少地都含有金属元素。
这些金属元素除了少数化学性质不活泼以游离态存在外,大多数化学性质较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以化合态存在。
故选C、D。
【例2】下列化学方程式,能用于工业上冶炼金属镁的是A、2Na+MgCl2====2NaCl+MgB、MgCl2(熔化)MgO+Cl2C、2MgO2Mg+O2D、MgO+C MgO+C解析:工业上冶炼镁不能用比镁还昂贵的钠作原料去还原MgCl2,可采用电解MgCl2(熔化)的方法。
若用氧化镁为原料,也不能采用高温分解法,因为镁属于活泼金属,其氧化物熔点很高(2800℃)。
可用焦炭在高温下去还原氧化镁而得到镁。
故选B、D。
【例3】1991年我国首创以铝-空气-海水电池作为能源的新型海水标志灯,以海水为电解质,靠空气中的氧气使铝不断氧化而产生电流,只要把灯放入海水中数分钟,就会发出耀眼的白光,则电源负极材料为:___________,正极材料为:___________。
正、负极反应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原电池构成的条件,活泼金属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惰性材料作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答案:负极材料为:Al;正极材料为:石墨等能导电的惰性材料或活泼性比铝弱的金属材料。
负极反应:3Al-12e-=3Al3+、正极反应:3O2+6H2O+12e-=12OH-【例4】(2004广东20)海水的综合利用可以制备金属镁,其流程如下图所示:(1)若在空气中加热MgCl2·6H2O生成的是Mg(OH)Cl或MgO,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电解法制取金属镁时,需要无水氯化镁。
在干燥的氯化氢气流中加热MgCl2·6H2O时,能得到无水氯化镁,其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_。
(2)Mg(OH)2沉淀中混有Ca(OH)2应怎样除去写出实验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里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分别说明这三种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溶解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蒸发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因为MgCl2·6H2O在空气中加热时易发生水解,我们要得到MgCl2,根据抑制水解的条件,只要加对应的酸,也就是只要加热时在干燥的HCl气流中。
为使母液Mg2+完全沉淀,往往加入过量的石灰乳,要除去过量的Ca(OH)2,而在不引进新的杂质前提下,我们只加入足量的MgCl2。
玻璃棒在实验中通常有以下作用:搅拌(加速溶解或防止液体局部过热)、引流(使液体沿玻璃棒转移到相应容器)。
结合题意,我们不难得出有关答案。
答案:(1)MgCl2•6H2O Mg(OH)Cl + HCl↑+ 5H2O↑MgCl2•6H2O MgO + 2HCl↑+ 5H2O↑或Mg(OH)Cl MgO + HCl↑在干燥的HCl气流中,抑制了MgCl2水解,且带走MgCl2•6H2O受热产生的水气,故能得到无水MgCl2(2)加入MgCl2溶液,充分搅拌,过滤,沉淀用水洗涤(3)搅拌,加速溶解使待滤液体沿玻璃棒流入漏斗,防止外洒搅拌,防止因局部过热液滴或晶体飞溅【例5】根据CO还原铁的氧化物的实验装置图(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怎样知道硬质玻璃管中Fe2O3已开始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A处点燃,可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要点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时应注意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①先停止通入CO ②先熄灭酒精灯,并继续通入CO ③熄灭酒精灯,同时停止通入CO ④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入CO至被还原的铁粉冷却,并点燃排出的CO气体解析:(1)当硬玻管中红色物质开始变黑时,B中澄清石灰水开始变混浊,说明开始发生反应;(2)可见浅蓝色的火焰,因CO有毒,为防止CO污染空气,必须点燃或用其它方法处理未反应的CO;(3)④【例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取之不尽的B.煤是由无机物和有机物所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C.石油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同时还含有少量的硫、氧、氮等元素D.煤和石油都是由古代植物遗体埋在地层下或在地壳中经过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
解析:煤、石油、天然气三大矿物燃料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不是取之不尽的,A错;煤主要含有碳元素,而不是碳和氢两种元素,B错;C正确;石油是由古代动植物遗体在地壳中经过非常复杂的变化形成的,D不确切。
答案:C。
【例7】汽车尾气(含有烃类、CO、SO2与NO等物质)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
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用铂、钯合金作催化剂)。
它的特点是使CO和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并促使烃类充分燃烧及SO2的转化。
(1)写出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催化转换器”的缺点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空气的酸度,其原因是_______。
(3)控制城市空气污染源的方法可以有________。
A.开发氢能源B.使用电动车C.植树造林D.戴上呼吸面具解析:提示信息:CO和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并促使SO2的转化。
联想:CO和NO反应,生成的无毒气体只能是CO2,故(1)2CO+2NO====2CO2+N2;接触法制硫酸中SO2的催化氧化,故(2)答案是:SO2转化为SO3,产生硫酸酸雾。
认真阅读题干“控制城市空气污染源的方法”,(3)的答案应选A、B。
2NO====2CO2+N2(2)SO2转化为SO3,产生硫酸酸雾(3)AB17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1.水资源非常重要,联合国确定2003年为国际淡水年。
海水淡化是海岛地区提供淡水的重要手段,所谓海水淡化是指除去海水中的盐分以获得淡水的工艺过程(又称海水脱盐),其方法较多,如反渗透法、水合物法、电渗透法、离子交换法和压渗法等。
下列方法中也可以用来进行海水淡化的是A.过滤法B.蒸馏法C.分液法 D.冰冻法2.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
下列能源符合“绿色化学”的概念的是()A.氢气B.煤C.沼气D.石油世纪90年代初,国际上提出了“预防污染”这一概念,绿色化学是预防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下列各项属于绿色化学的是()A.治理污染B.杜绝污染源C.减少有毒物D.处理废弃物4.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是A.颜色B.状态C.原子核D.化学键5.工业上合成氨的原料之一为氢气,其来源之一是利用石油气的有关成分如丙烷(C3H8)制取。
以下途径,假设反应都能进行,从经济效益考虑最合理的反应是()8−−−→−极高温+4H28−−→−高温+ H2+6H 2O −−→−高温3CO 2+10H 2 −−→−通电+O 2A.蒸馏B.干馏C.分液D.过滤7.海水中含有氯化镁,是镁的重要来源之一。
从海水中制取镁,可按如下步骤进行:①把贝壳制成石灰乳 ②在引入的海水中加石灰乳,沉降、过滤、洗涤沉淀物 ③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结晶、过滤、干燥产物 ④将得到的产物熔融后电解。
关于从海水中提取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法的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B.进行①②③步骤的目的是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镁C.第④步电解制镁是由于镁是很活泼的金属D.以上制取镁的过程中涉及的反应有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8.废电池伴着生活垃圾将是人类环境的新公害。
下列哪种组合中的元素均是废电池中所含的有害元素( )、Pb 、C 、Na 、K 、S 、P 、Pb 、Mn 、Ni 、N 、Pb 、As9.工、农业及城市生活污水中含磷,家用洗涤剂是污水中磷的一个重要来源(洗涤剂中含有磷酸钠),对于处理污水时要不要除去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磷是生物的营养元素,不必除去B.含磷的污水是很好的肥料,不必除去C.含磷污水引起藻类增殖,使水变质,必须除去D.磷对人无毒,除去与否都无关紧要10.倡导“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 )A.减少个人经济支出B.节约木材,保护森林C.减少扔弃垃圾D.阻止传染疾病11.工业上制取硫酸铜不是直接用浓硫酸与铜反应,而是将铜丝浸入稀硫酸中并不断地从容器下部吹入细小的空气泡,这样做的优点是( )①节省能源 ②不产生污染大气的SO 2 ③提高了H 2SO 4的利用率 ④提高了Cu 的利用率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全部12.近年来,我国某些地区出现了私自滥采黄金的现象,提炼过程一般要使用化学药品氰化物,其直接后果是( )①污染水体 ②破坏臭氧层 ③危害工人的生命与健康 ④破坏植被A.①②B.①②③C.②④D.①③④年3月纽卡斯尔市的一些园艺家访问大物理家法拉第,向他请教一个奇特而有趣的问题:为什么别处生长的紫罗兰花都是紫色的,而生长在纽卡斯尔市的紫罗兰却是白色的法拉第经过一番研究,得出结论,后来被化学家证实并在工业上广泛应用。
法拉第的结论是( )A.遗传变异B.纽卡斯尔市民用自来水浇花C.施花肥不当D.纽卡斯尔空气中SO 2含量较高14.下列各种方法中,适用于炼制相应金属的是( )A .加热氧化铜B .氧化镁跟铝粉共热C .用焦炭还原氧化铜D .电解熔融氯化钠15. 铝能用来冶炼难熔金属(如Fe 、V 、Mn 等),这是因为铝有A .两性B .良好导电性C .熔点低D .还原性,在反应中放出大量热16.有一种粉末它是由铁的氧化物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组成,取3.04 g 粉末加热,同时通入足量的CO 使之完全反应,再用过量澄清石灰水把生成气体充分吸收,产生沉淀 5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