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重点版

合集下载

教育测量与评价

教育测量与评价

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测量与评价》期末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教育测量:指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2.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和教育目标,利用测量和非测量的种种方法系统地收集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学生发展变化的各种要素进行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并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3.常模参照:常模参照测量与评价是将被试水平与测验常模相比较,以评价被试在团体中的相对地位的一种测量与评价类型。

4.标准参照(标准参照测验):在一定的行为领域上按照具体的行为标准水平对被试的测验结果作出直接解释的测验。

标准参照测量与评价是将被试的表现与既定的教育目标或行为标准相比较,以评价被试在多在大程度上达到该标准。

5.典型行为:典型行为测量与评价要求被试按通常的习惯方式做出反应(即典型行为),其目的不在于测量与评价被试能力的高低,而是测量与评价是否具备某种典型行为。

6.最佳行为:最佳行为测量与评价是以测量被试的最佳行为表现为目的。

如以成就或能力的高低作为评价基础。

7.重测信度:指用同一个量表对同一组被试施测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8.复本信度:指两个平行测验测量同一批被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9.同质性信度:指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程度。

10.内容效度:指一个测验实际测到的内容与所要测量的内容之间的吻合程度。

包括欲测的知识范围,以及该范围内各知识点所要求掌握的程度两个方面。

11.结构效度:指一个测验实际测到所要测量的理论结构和特质的程度,或者说它是指测验分数能够说明心理学理论的某种结构或特质的程度。

12.实证(效标关联)效度:指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的行为进行估计的有效性。

13.区分度:指测验项目对被试心理品质水平差异的区分能力或鉴别能力。

项目的区分度是测验是否有效的“指示器”。

常记为D。

14.评价指标:指根据评价的目标,由评价指标的设计者分解出来的,能够反映评价对象某方面本质特征的具体化、行为化的主要因素,它是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的依据。

教育测量评价重点(修改版)

教育测量评价重点(修改版)

第一章1、测量的基本要素(知道要素):(1)合适的量具或制定科学测量方案。

(2)测量的参照点:是测量的起点。

绝对参照点:以绝对的零点作为测量的起点。

相对参照点:以人为确定的零点为参照点。

零并不代表真正的无。

(3)测量的单位:确定的意义和相等的单位。

2、教育测量概念(掌握):就是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3、教育测量的特点(点需要展开):①间接性和推断性。

②测量对象的模糊性和测量误差的不可避免性。

③量表具有多样性,结果具有相对抽象性。

4、教育评价概念(掌握):教育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和教育目标,利用测量和非测量的种种方法系统地收集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学生发展变化的各种要素进行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并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5、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关系(掌握关系):教育测量是教育评价的基础;而教育评价往往是教育测量过程的延续,是对测量结果的解释与应用,并朝着价值判断与释放教育功能的方向拓展。

P7第二章1、按解释测量结果或评价结果时的参照点分类:①常模参照概念:常模参照测量与评价是将被试水平与测验常模相比较,以评价被试在团体中的相对地位的一种测量与评价类型。

②标准参照概念:标准参照测量与评价是将被试的表现与既定的教育目标或行为标准相比较,以评价被试在多在大程度上达到该标准。

潜力参照测量与评价是将被试实际水平与其自身潜在水平(潜力)相比较,以评论被试有无充分发挥自身潜力为目的。

(了解)2、按测量与评价被试行为表现的性质分类(看到填空会填,看到选择会选)①最佳行为测量与评价概念:最佳行为测量与评价是以测量被试的最佳行为表现为目的。

②典型行为测量与评价概念:最佳行为测量与评价目的不在于测量与评价被试能力的高低,而是测量与评价是否具备某种典型行为。

比如人数多的用团体测验哪一类属于最佳行为测验:智力测验跨文化研究:非文字测验3、按测量与评价在教学中运用的时机分类(分类、了解):①形成性测量与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实施的,在性质上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中小学单元测验。

教育测量与评价(期末复习重点)

教育测量与评价(期末复习重点)

• 与内容效度不同,结构效度主要用于智 力测验、人格测验等一些心理测验方面。
(三)效标关联效度
• 是以测验分数和效标之间的相关系数来表示测 验效度高低的方法。 • 什么是效标? • 例如:某年全国高考物理学科的测验效度,可 用大学一年级物理学科的测验分数为效标,然后 求同一组学生高考物理得分与大一物理得分之间 的相关,此相关系数就是该年高考物理测验的效 标关联效度系数。
• • • • •
四、提高信度的方法 (一)信度系数多大为宜? 学科测验0.9以上; 智力测验0.8以上; 品德测验,达到0.6就不错了。
作业
• 1、用某量表测验10名学生,得分记为X, 为了考察结果的可靠性,于15天后用原量 表对这10个学生重测一次,得分记为Y, 问测验结果是否可靠? • 学生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 X 8 10 9 6 10 7 5 7 9 4 • Y 9 10 10 6 10 8 4 8 9 4
2、复本信度
• 指的是两个平等的测验测量同一批被试 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 其大小等于同一批被试在两个复本测验 上所得分数的相关系数。 • 所谓复本测验是指在格式、内容、题型、 题数、难度、指导语说明、施测要求等方 面都一致本测验对初中三年级10个 学生施测,为避免由测验施测顺序所造成的误差, 其中5个学生先做A型测验,休息15分钟后,再做 B型测验;而另5个学生先做B型测验,休息15分 钟后,再做A型测验。10个学生A型测验结果记 为X,B型测验结果记为Y,其测验的复本信度如 何? • 学生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 X 19 19 18 17 16 15 15 14 13 12 • Y 20 17 18 18 17 15 13 15 12 12

(完整版)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重点整理版

(完整版)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重点整理版

(完整版)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重点整理版课程性质和教学要求课程的性质:《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育测量学与教育评价学内容的整合并侧重于教育测量的一门综合性教育课程,它着力探讨对教育教学效果进行测量、评价的原理和方法,是一门带有综合性、技术性、实践性、应用性等特征的应用性学科,是实现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管理科学化所必须借助的一门科学,也是教育学专业和小学教育专业所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

教学目标和要求: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正确使用各类标准化的教育测验、会作测验质量分析、能正确解释分数的含义,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研究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做出比较正确与合理的判断和评价,以促进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研究科学化。

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问题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历史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和作用1.测量的定义史蒂文斯曾对测量作出以下定义:“就其广义来说,测量是按照法则给事物指派数字。

”我国有些学者认为:“测量是对客观事物进行某种数量化的测定”,“测量是按照一定的法则,用数字方式对事物的属性进行描述的过程”。

本书的观点:从广义上讲,测量就是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从以上对测量所下的各种定义可以看出,这种对事物进行区分的过程,必须是按照一定法则的,区分的结果必须能够用数字的方式进行描述的。

2.测量的要素(1)测量的量具测量的量具是指依据某些科学原理和法则,发展出合适的量具或制定出科学的测量方案。

(2)测量的单位不同的测量所采用的单位是不同的。

理想的测量单位必须符合两个条件:①要有确定的意义;②要有相等的价值。

教育测量的单位不够完善,既无统一的单位,也不符合等距的要求。

(3)测量的参照点量的参照点系测量的起点。

要确定事物的量,必须有一个测量的起点,这个起点就叫做测量的参照点。

参照点有两种类型:①绝对参照点(绝对零点);②相对参照点(相对零点)。

教育测量与评价期末考试重点

教育测量与评价期末考试重点

教育测量与评价重点一、定义1、测量:从广义上讲,是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2、教育测量:根据一定的理论、规则,运用一定的测量工具对教育现象进行数量化描述的过程。

3、教育评价: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和教育目标,利用测量和非测量的方法系统地收集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学生发展变化的各种要素进行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并为就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4、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可信程度和稳定性程度,指用同一测量工具反复测量同一种物质对象所得多次测量结果间的一致性程度。

5、重测信度:又称稳定性系数,指用同一个量表(测验或评价表)对同一组被试施测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6、复本信度:又称为平行测验,指在试题格式、难度、指导语说明、施测要求等方面都相当,并且都用来测量相同潜在特质或属性,但试题又是不相同的测验。

7、等值性系数:在同一时间连续施测,反映测验内容造成的误差是多少8、同质性信度:又称为内部一致性信度,指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程度。

9、评分者信度:指多个评分者给同一批人的答卷进行评分的一致性程度10、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特性的程度。

11、内容效度:又称合理效度或逻辑效度,是测验题目样本对于应测内容与行为领域的代表性程度。

12、难度:被试完成题目或项目任务时遇到的困难程度13、区分度:是指题目区别被试水平能力的量度,区分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测验的信度和效度14、领域参照测验:是建立在一套完善的题目汇编或内容领域规范汇编基础上用以检查被试的素质及发展水平的测验。

15、目标参照测验:是由和目标相适应的一组题目所构成的测验。

16、掌握测验:是建立一组教学和行为目标上的测验,主要用于判断学生是否掌握某组给定的教育目标。

17、正确百分数:是以学生在标准参照测验中答对题目的比例来解释测验分数或描述学生取得成就的方法。

18、常模:指一个有代表性的样组在某种测验上的表现情况19、参照测验的常模:对测验的分数进行解释与评价的测验20、参照测验的“常模”,对测验的分数进行解释与评价的测验,称为常模参照测验21、参照测验的“标准”,对测验的分数进行解释与评价的测验,称为标准参照测验22、标准分数:是以平均数为参照点,标准差为单位的一种量表分数,它将原始分与平均数的距离以标准差为单位来表示23、想象:是在原有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经过重组联合等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活动24、能力倾向:是指一个人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技能的内在潜力。

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内容梳理

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内容梳理

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1.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含义、要素、步骤和基本原则。

(1)数学教育测量的含义:概括起来讲,数学教育测量即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一定的数学教育对象进行的数学化衡量。

用数学语言来说,数学教育测量即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在特定的数学教育对象和一个数集之间建立一个函数关系,求得其函数值得过程。

(2)数学教育测量的要素:①法则,也就是数学教育测量依据的标准。

每一种数学教育测量都要依据一定的标准,也就是依据什么来衡量。

②数学教育对象。

数学教育测量一定是对一定的数学教育对象进行的,没有数学教育对象也就无所谓什么测量了。

③测量单位。

只有有了测量单位才有数字结果。

所以必须有一个测量单位。

一个测量的结果其实就是测量单位的累计。

另外,测量单位要确定的合适。

④参照点。

即测量的起点,或零点。

只有确定好了零点,才可以得出合理的结果。

⑤量表,也即试题等。

量表是数学教育测量的工具,必不可少。

(3)数学教育测量的步骤:①明确测量目标,即是明确要本次测量要测量的东西;②确定测量指标,即是确定通过哪些方面来测量,确定哪些方面占多大的比例;③选定测量对象,即是根据测量目标,确定出测量的人员或事件等;④编制测量题目,即是根据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遵循上述测量指标分析,编写相应的测量题目;⑤分析测量题目的质量,即是分析测量题目的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等;⑥确定测量实施程序,即是确定具体测量的时间、地点、组织人员、测试卷的印制与发放等;⑦实施测量,即是按照计划进行测量和收集测试卷;⑧批阅、统计和分析,即是对测量的结果进行检查、打分、然后根据目标要求进行统计和利用各种工具进行分析等,得出结果。

(4)数学教育评价的含义:数学教育评价,简单地说即是对数学教育对象价值的评判。

较详细的说即是遵循一定的原则,依靠一定的证据,对一个数学教育对象价值、过程和特点等的综合评述和判断。

(5)数学教育评价的要素:①标准和原则。

没有标准和评价的评价是无稽之谈。

教育测量与评价重点 ()

教育测量与评价重点 ()

1、教育测量的含义与特点是什么?含义: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教育测量学是一门发展较早、应用较多、内容较丰富的教育科学分支。

特点:(1)间接性和推断性(2)测量对象的模糊性和测量误差的不可避免性(3)量表具有多样性,结果具有相对抽象性2、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系统中有哪些作用?(1)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系统中的作用:教育本身是一个系统。

在教育系统中,学生、教师、学生、教育方案、课程、教材、教学训练、考试等都是这个系统的组成部分。

当根据教育目标和计划、把教育方案、课程、教学等因素作用于学生身上后,需参照教育目标和计划,对教育效果及其输入条件的妥当性予以测量评估、价值分析和判断。

然后,把这一测量与评价过程所获得的信息反馈给教育者、学习者以及有关教育决策者,以便改进教育的策略与方案,更有效地答道教育目的。

(2)在教育系统运转过程中,除了对教育效果要进行测量与评价外,还要针对影响教育效果的诸因素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系统中对实现教育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

(2)教育改革常常以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改革作为突破口。

27、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和作用:①教育测量与评价是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②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的作用;③教育改革呼唤教育测量与评价更加科学化;④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主要功能:①实现教育判断的功能;②改进教师教学的功能;③促进学生学习的功能;④行驶教育管理的功能5.试述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之间的关系测量与评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从句法意义上讲,测量是按照一定的法则和程序,对事物或现象在量上的规定性加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教育测量则是对教育效果或者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予以测量和描述的过程,旨在获得有一定说服力的数量事实,是一种以量化为主要特征的事实判断。

而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教育事物或现象的价值进行系统的调查,在获取足够多的资料事实(定性资料与定量资料)基础上,作出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

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重点版

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重点版

课程性质和教学要求课程的性质:《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育测量学与教育评价学内容的整合并侧重于教育测量的一门综合性教育课程,它着力探讨对教育教学效果进行测量、评价的原理和方法,是一门带有综合性、技术性、实践性、应用性等特征的应用性学科,是实现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管理科学化所必须借助的一门科学,也是教育学专业和小学教育专业所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

教学目标和要求: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正确使用各类标准化的教育测验、会作测验质量分析、能正确解释分数的含义,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研究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做出比较正确与合理的判断和评价,以促进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研究科学化。

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问题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历史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和作用1.测量的定义史蒂文斯曾对测量作出以下定义:“就其广义来说,测量是按照法则给事物指派数字。

”我国有些学者认为:“测量是对客观事物进行某种数量化的测定”,“测量是按照一定的法则,用数字方式对事物的属性进行描述的过程”。

本书的观点:从广义上讲,测量就是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从以上对测量所下的各种定义可以看出,这种对事物进行区分的过程,必须是按照一定法则的,区分的结果必须能够用数字的方式进行描述的。

2.测量的要素(1)测量的量具测量的量具是指依据某些科学原理和法则,发展出合适的量具或制定出科学的测量方案。

(2)测量的单位不同的测量所采用的单位是不同的。

理想的测量单位必须符合两个条件:①要有确定的意义;②要有相等的价值。

教育测量的单位不够完善,既无统一的单位,也不符合等距的要求。

(3)测量的参照点量的参照点系测量的起点。

要确定事物的量,必须有一个测量的起点,这个起点就叫做测量的参照点。

参照点有两种类型:①绝对参照点(绝对零点);②相对参照点(相对零点)。

教育测量与评价重点

教育测量与评价重点

复本等值要符合下列条件:选择题 • 各份测验测量的是同一种心理特性。 • 各份测验具有相同的内容和形式。 • 各份测验的题目不应重复。 • 各份测验题目数量相等,难度和区分度大体相同。 • 各份测验的分数分布(平均数和标准差)大致相等。 分半信度(Split-Half Reliability) :在测验没有复本且只能实施一次的情况下,可将测验项目 分成对等的两半,根据被试在这两半测验中所得的分数计算相关系数,即得分半信度。 分半信度: (选择题) • 计算分半信度先要对测验分半。不同的分半法可能会得到不同的信度值。 • 为了使两半基本等值,可将项目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编号,然后按奇数和偶数序 号将项目分半。要注意使那些性质相同、联系紧密的项目分在相同的一半,否则会 使信度值偏高。 • 由于分半信度实际上只是半个测验的信度,测验越长、项目越多,两半分数的相关 就越高。因此,对长度不同的测验,要用校正公式。
同质性信度: 同质性指测验的所有题目测量的是同一种心理特质, 表现为各个题目得分之间 有较高的相关,相关越高则同质性越强。 评分者信度 (Scorer Reliability) 评分者信度是指不同评分者之间在测验结果计分上的一致性。
效度主要分为: – 内容效度:侧重于测验题目取样的代表性,考查这些题目对所欲测量的内容 和行为反应测量的有效程度 – 结构效度: 侧重于一个测验的能够测量到心理学和教学理论上的抽象概念和 特质的程度 – 效标效度:侧重于测验分数预测我们所关心的外在行为的准确程度 难度:难度是指测验项目的难易程度,记为 P;在教育测量中,P=正确回答试题的人数/ 参加测验的总人数
B、C 都不是
17.常模 18.标准化成就测验 24 .已知某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平均体重为 25k ,体重的标准差是 3.7kg,平均身高为 110cm,标准差为 6.2cm,问体重与身高的离 散程度哪个大?

教育测量与评价试题(终极版本)

教育测量与评价试题(终极版本)

教育测量与评价试题(终极版本)西南⼤学教育学院《教育测量与评价》课程试题【A】卷阅卷须知:阅卷需⽤红⾊墨⽔笔书写,得分⽤阿拉伯数字写在每⼩题题号前,⽤正分表⽰,不得分则在题号前写0;⼤题得分登录在相对应的分数框内;统⼀命题的课程应当进⾏集体阅卷,流⽔作业;阅卷后需要进⾏复核,发现漏评漏记或总分统计错误应及时更正;对评定分数或统分记录进⾏修改时,修改⼈必须签名。

特别提醒:考⽣必须遵守课程考核纪律,违者将受到严肃处理⼀、选择题(本⼤题共15⼩题,2分×15=30分)1、考试制度的发源地是(),其中⼀个制度的建⽴对世界⽂化发展和考试制度的建⽴起过重要的影响A、中国B、美国C、英国D、⽇本2、20世纪初,美国的教育测量运动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美国的()是教育评价的催⽣剂。

A、五年研究B、六年研究C、七年研究D、⼋年研究3、下⾯哪种教育测量与评价属于按测量与评价被试⾏为表现的性质分类的()A、智⼒测量与评价B、典型⾏为测量与评价C、能⼒倾向测量与评价D、成就测量与评价4、根据资料获得的时间不同及测验使⽤的⽬的不同,效标关联效度可以分为:()A、同时效度和结构效度B、结构效度和预测效度C、同时效度和预测效度D、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5、李秉德提出:“教育⽬标分类的三维结构模型”,下⾯()不属于三个维度之⼀。

A、教育⽬标的组成部分B、学⽣的个性⼼理因素C、学⽣的健康程度D、各类组成的发展⽔平6、以下关于测验常模的说法,错误的是()A、有代表性的样组B、针对某种⼈群C、根据整理统计来获得资料D、是已知的、规定的数据7、标准分数是以标准差为单位表⽰测验成绩与平均分数之间的距离,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标准分数在我国⾼考中的试点应⽤A、建⽴标准分数制度是⾼考标准化的重要环节B、在⾼考中使⽤原始分数不具局限性C、⾼考标准分数制度由常模量表分数、等值量表分数组成D、⾼考标准分数有单科标准分数转换⽅法及⾼考综合分的转换⽅法8、在以下标准参照测验的定性标准-测验内容领域规范模式中,()包括说明、实例指导与题⽬样本、内容范围、答案范围A、汉布莱顿模式B、美国IOX模式C、英国GCSE模式D、我国⾼中毕业会考标准的建⽴模式9、教育测量与评价⽅案的可⽤性可以从()⼏个⽅⾯进⾏阐述。

教育测量及评价考试重点版

教育测量及评价考试重点版

课程性质和教课要求课程的性质:?教育丈量与评论?是教育丈量学与教育评论学内容的整归并重视于教育丈量的一门综合性教育课程,它着力商讨对教育教课成效进行丈量、评论的原理和方法,是一门带有综合性、技术性、实践性、应用性等特色的应用性学科,是实现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管理科学化所一定借助的一门科学,也是教育学专业和小学教育专业所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根基课程。

教课目的和要求:理解?教育丈量与评论?的根本看法、原理和方法,能正确使用各种标准化的教育测试、会作测试质量剖析、能正确解说分数的含义,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对学校教育、教课和研究实践中的实质问题,做出比较正确与合理的判断和评论,以促使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研究科学化。

第一章教育丈量与评论的学科展开教育丈量与评论的根本问题教育丈量与评论的展开历史教育丈量与评论的学科地位和作用1.丈量的定义史蒂文斯曾对丈量作出以下定义:“就其广义来说,丈量是依照法那么给事物指派数字。

〞我国有些学者认为:“丈量是对客观事物进行某种数目化的测定〞,“丈量是依照必定的法那么,用数字方式对事物的属性进行描绘的过程〞。

本书的看法:从广义上讲,丈量就是依据某些法那么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立和描绘的过程。

从以上对丈量所下的各样定义能够看出,这类对事物进行划分的过程,一定是依照必定法那么的,划分的结果一定能够用数字的方式进行描绘的。

2.丈量的因素〔1〕丈量的量具丈量的量具是指依照某些科学原理和法那么,展开出适合的量具或拟订出科学的丈量方案。

2〕丈量的单位不一样的丈量所采纳的单位是不一样的。

理想的丈量单位一定切合两个条件:①要有确立的意义;②要有相等的价值。

教育测量的单位不够完美,既无一致的单位,也不切合等距的要求。

〔3〕丈量的参照点量的参照点系丈量的起点。

要确立事物的量,一定有一个丈量的起点,这个起点就叫做测量的参照点。

参照点有两种种类:①绝对参照点〔绝对零点〕;②相对参照点〔相对零点〕。

《教育测量与评价》复习资料

《教育测量与评价》复习资料

《教育测量与评价》复习资料教育测量与评价第一章教育测评概述第一节教育测量概述一、什么是测量(一)测量的定义一般认为,测量是根据法则给事物分派数字。

具体来说,是指根据一定的法则和程序,对事物或现象在数量上的规定性加以描述和确定的过程。

这里包含了测量应有的三个特性:1、法则。

2、事物。

3、数字。

(二)测量的三要素1、单位。

2、参照点。

3、量表。

二、什么是教育测量(一)教育测量的定义教育测量是根据测量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教育现象及其属性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二)教育测量的特点1、测量结果的间接性。

2、度量单位的相对性。

3、测量对象的复杂性。

4、测量目的的针对性。

第二节教育评价概述一、什么是评价评价就是根据某种价值观对事物及其属性进行判断、衡量,或者说是衡量、判断人或事物的价值。

二、什么是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价值观或价值标准,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包括测量或非测量),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分析解释,对教育现象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优化教育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三、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的关系测量是依据一定的法则和程序,对事物或现象在数量上的规定性加以描述和确定的过程;评价是泛指根据一定的观念和标准衡量、判断人物或事物的价值。

测量的结果只有通过评价的解释才能揭示其实际意义。

测量是依据,评价是测量的具体体现。

测量关心的是数量的多少,评价关心的是价值的高低;测量是纯客观的,评价带有主观性;测量是一种单一的活动,评价则是一种综合的活动。

教育测量就是借助一定的工具,给教育现象赋值,来获取评价对象数量的方法。

教育测量是教育评价获得数据资料的重要手段。

教育测量可以为教育评价提供价值判断的基本数量事实,是教育评价的基础;教育评价是教育测量过程的延续,是对教育测量结果的解释与应用。

值得指出的是,教育评价并非一定以教育测量为基础,有时教育评价和教育测量是同义词。

比如,当教师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测验时,可以说是测量学生的成绩或评价学生的成绩。

《教育测量与评价》期末考试指导(带答案)

《教育测量与评价》期末考试指导(带答案)

《教育测量与评价》期末考试指导(带答案)二、复习重点内容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1. 测量的含义所谓测量,就是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测量的要素测量的量具、测量的单位和测量的参照点,是测量的三个基本要素或三个基本条件。

2. 教育测量和教育评价教育测量:就是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教育评价: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和教育目标,利用测量和非测量的种种方法系统收集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学生发展变化的各种要素进行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并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3.“行为目标评价模式”和“当代教育评价之父”桑代克的论著《精神与社会测量导论》一书标志着教育测量理论的诞生。

泰勒在1940年的“八年研究”报告书中,首次提出“教育评价”的概念,被称为“当代教育评价之父”。

他认为:教育评价在本质上是确定课程和教学大纲在实际上实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并提出“行为目标评价模式”。

第二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类型和功能1.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类型(1)按测评在教学中运用的时机分类:形成性测量与评价、诊断性测量与评价、终结性测量与评价。

(2)按解释测评结果时的参照点分类:常模参照测量与评价、标准参照测量与评价、潜力参照测量与评价。

(3)按测量与评价的内容分类:智力测量与评价、能力倾向测量与评价、成就测量与评价、人格测量与评价。

(4)按照测量与评价被试行为表现的性质分类:最佳行为测量与评价、典型行为测量与评价。

(5)其它分类:按测量对象可分为个别测量与评价和团体测量与评价;按测验材料可分为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按量具的标准化程度可分为标准化测验和非标准化测验。

标准化测验是指由测量专家严格按照测验编制程序而编成的一种测验。

第三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质量特性1. 衡量测验质量的四个指标从教育测量的理论上来讲,一个良好的测验应该具备恰当的难度和区分度,具备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也就是说,测验的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是衡量测验质量的基本指标。

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题库及答案

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题库及答案

将末级指标分解为若干要素,给每个要素指派独立的分数,叫做()收藏A.B期望评语式编写法B.D行为目标式编写法C.A积分评语式编写法D.C隶属度式编写法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C一种记录学生成长的评价方法。

根据学生的反映,以及教师的评价、观察、考察、成绩测验等,得出有关学生进步和发展的系统而持续的记录。

叫做()收藏A.C观察性评价B.A质性评价C.B表现性评价D.D档案袋评价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D当前的知识或技能的水平,既有正式学习的,也有非正式学习的结果,既包括学术技能,又包括非学术技能。

叫做()收藏A.D能力倾向B.A学绩测验C.C能力D.B学绩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C异乎寻常的或分裂的生活方式。

如不恰当的情感反应,少语、特殊姿势、怪异行为、行为退缩与情感脆弱。

是哪种临床表现()收藏A.C轻燥狂B.A抑郁C.B精神分裂D.D社会内向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C同一范围内同类评价对象,必须用同一标准;评价指标、标准、权数和分值的确定要合理合情,评价等级和打分时也要合情合理。

是指()收藏A.C客观性原则B.A方向性原则C.D科学性原则D.B公平性原则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D下列哪些属于开放性试题是()收藏A.D论述题B.C多项选择题C.A是非题D.B单项选择题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A平均数为 0 点,标准分作为刻度量尺来直观地划分等级的一种评价标准编写法,叫做()收藏A.D行为目标式编写法B.A积分评语式编写法C.C量尺式编写法D.B量表式编写法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C大量数据的变化是遵从一定的规律的,这是数据的()收藏A.D稳定性B.C不变性C.A波动性D.B规律性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D微观教育评价的对象主要指()收藏A.A老师B.B学生C.D教育全领域D.C学校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B年级当量,用年级代替年龄,指把学生的测验成绩与各年级学生的平均成绩比较,看他相当于几年级的水平,也叫做()收藏A.A百分位常模B.D年级常模C.C年龄常模D.B标准分常模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B将认知领域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是()收藏A.A布鲁姆B.C梶田叡一C.D罗杰斯D.B加涅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D笔试、口试和操作测验结合。

教育测量与评价 复习要点 附试卷

教育测量与评价 复习要点 附试卷

教育测量与评价复习要点总结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1.测量的三要素:2.教育测量3.教育测量的特点4.史蒂文斯根据测量的精确度将量表分为:5.教育评价的概念6.桑代克在《精神与社会测量导论》中提到:无论什么东西,只要存在的,总存在与数量之中。

7.八年研究的四条基本原则:8.八年研究中泰勒提出了以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为核心和依据的两条原理:课程编制原理和评价活动原理。

9.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的发展:统计模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典测量理论(CTT),项目反应理论(IRT)和概化理论(GT)。

第二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类型和功能1.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主要类型:1)按运用时机分:形成性测量与评价;诊断性测量与评价;终结性测量与评价2)按解释测量结果或评价结果时的参照点分类:常模参照测量与评价;标准参照测量与评价3)按测量与评价被试行为表现的性质分类:最佳行为测量与评价;典型行为测量与评价4)按量表的标准化程度可分为标准化测验和非标准化测验2.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主要功能: 1)实现教育目标的功能2)改进教师教学的功能3)促进学生学习的功能4)行使教育管理的功能第三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质量特性1.信度2.重测信度3.复本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同质信度)、异质测验4.效度、应注意以下几点5.结构效度验证的四个步骤6.教育测量方案的可用性第四章编制教育测验的一般原理和方法1.选择题的优缺点2.选择题的编写原则:1)题干意义完整并能表达一个确定的问题;2)题干简明;3)题干不要滥用否定结构,要尽可能地采取正面陈述;4)诱答项(干扰项)应具有似真性;5)不能对正确答案有任何暗示;6)统一测验中每一个测验试题之间应相互独立避免牵连;7)选项的文字表达,力求简短精炼;8)尽量避免“以上皆是”“以上皆非”的选项3.填空题的编制原则:1)题意要明确、限定要严密,使空白处应填的答案是唯一的;2)空白处所填写的应是关键词语,并且要和上下文有密切的关系,使被试不至于填写困难;3)题目中空白地方不能太多,以免句子变得支离破碎,不利于被试理解题意;4)尽量将空白放在句子的后面或中间,而不要放在句子开头;5)所有空白处的线段长度应当一致,不能随正确答案文字的多少而长短不一,以免产生暗示作用;6)若答案是数字,应指明单位和数字的精确程度。

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重点

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重点

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第一节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问题1.测量:所谓测量,从广义上讲,就是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2.测量的要素〔基本条件〕:测量的量具、测量的单位、测量的参照点。

3.教育测量就是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4.量表的特点:称名数据:不具有实在的数量意义,只是说明事物的类别或不同性质顺序数据:是以所测属性的数量大小为基础进行的等距量表:表示事物量的大小,而且具有相同的测量单位比率量表:除了具有量的大小和相等单位外,还具有绝对的零点5.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的联系与区别:测量是按照一定的法则和程序,对事物或现象在量上的规定性加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旨在获得有一定说服力的数量事实;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教育事物或现象的价值进行系统的调查,在获取足够多的资料事实〔定性资料与定量资料〕基础上,做出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测量可以为教育评价提供价值判断的基本数量事实,教育测量是教育评价的基础;而教育评价往往是教育测量过程的延续,是对测量结果的解释与应用。

第二节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历史1.1864年法国费舍《作业量表集》,作为教师以后评定学生各科成绩的参照标准2.美国桑代克于1904年出版《精神与社会测量导论》,首次较系统地介绍了教育统计方法及编制测验的基本原理,它标志着以科学理论〔包括统计学、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等〕为指导的教育测量理论的诞生3.桑代克“无论什么东西,只要存在的,总存在与数量之中”4.麦柯尔“任何东西,存在于数量中的,都可以被测量”5.法国的比纳等人在1905年创编并发表了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智力测验第三节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和作用1.新课改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要求:(1)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2)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3)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重点版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课程性质和教学要求课程的性质:《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育测量学与教育评价学内容的整合并侧重于教育测量的一门综合性教育课程,它着力探讨对教育教学效果进行测量、评价的原理和方法,是一门带有综合性、技术性、实践性、应用性等特征的应用性学科,是实现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管理科学化所必须借助的一门科学,也是教育学专业和小学教育专业所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

教学目标和要求: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正确使用各类标准化的教育测验、会作测验质量分析、能正确解释分数的含义,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研究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做出比较正确与合理的判断和评价,以促进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研究科学化。

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问题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历史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和作用1.测量的定义史蒂文斯曾对测量作出以下定义:“就其广义来说,测量是按照法则给事物指派数字。

”我国有些学者认为:“测量是对客观事物进行某种数量化的测定”,“测量是按照一定的法则,用数字方式对事物的属性进行描述的过程”。

本书的观点:从广义上讲,测量就是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从以上对测量所下的各种定义可以看出,这种对事物进行区分的过程,必须是按照一定法则的,区分的结果必须能够用数字的方式进行描述的。

2.测量的要素(1)测量的量具测量的量具是指依据某些科学原理和法则,发展出合适的量具或制定出科学的测量方案。

(2)测量的单位不同的测量所采用的单位是不同的。

理想的测量单位必须符合两个条件:①要有确定的意义;②要有相等的价值。

教育测量的单位不够完善,既无统一的单位,也不符合等距的要求。

(3)测量的参照点量的参照点系测量的起点。

要确定事物的量,必须有一个测量的起点,这个起点就叫做测量的参照点。

参照点有两种类型:①绝对参照点(绝对零点);②相对参照点(相对零点)。

理想的参照点是绝对参照点,但教育测量中很难找到绝对零点,多采用人为指定的相对零点。

3.教育测量的定义与特点教育测量的定义教育测量,就是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教育测量的特点(1)本书的观点:①间接性和推断性;②测量对象的模糊性和测量误差的不可避免性;③量表具有多样性,结果具有相对抽象性。

(2)其他的观点:有人概括为:①间接性;②相对性。

(金瑜)有人概括为:①间接性;②相对性;③客观性。

(郑日昌)有人概括为:①间接性;②不确定性;③明确的目的性。

(朱德全、宋乃庆)4.量表及其种类量表的概念量表(量尺)是指确定了测量单位和参照点并具有取值系统的测量工具。

量表的类型由于事物的属性(特征)不同,以及所制定的规则不同,致使用数的属性来描述事物属性(特征)所达到的程度不同,这就产生了不同测量水平的问题。

史蒂文斯根据对测量结果数量化描述的不同水平,将测量分成四种不同水平:称名测量、顺序测量、等距测量、比率测量。

这四种不同水平的测量产生了相应的四种类型的量表。

5.称名量表和顺序量表称名量表(命名量表或名称量表或类别量表)称名量表是最低水平的测量量表,它只是用数字代表事物或用数字对事物进行分类。

在这种情况下,数字只是事物的符号,而没有任何数量的意义。

适合于对称名量表进行统计分析的统计方法有百分比、次数、众数和χ2 检验。

顺序量表(等级量表)顺序量表是次低水平的测量量表,它不仅能够指代事物类别,而且能够表明不同类别的大小、等级或事物具有某种特征的程度。

在顺序量表中,数字只表示等级、大小和程度的顺序,它既没有相等的单位,也没有绝对的零点。

适合于对顺序量表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有中数、百分位数、等级相关系数和肯德尔和谐系数等。

6.等距量表和比率量表等距量表等距量表是较高水平的测量量表,它不仅能够指代事物的类别、等级,而且具有相等的单位。

适合于对等距量表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有平均数、标准差、积差相关系数以及t检验和F检验。

比率量表(等比量表)比率量表是最高水平的测量量表,它除了具有类别、等级、等距的特征外,还具有绝对零点。

适合于对比率量表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除了与等距量表相同外,还有几何平均数、变异系数。

7.教育测量属于哪一种水平的测量,为什么答:(1)教育测量属于顺序测量的水平。

(2)①从所使用的参照点来说,教育测量领域的参照点均为相对参照点;②从所使用的单位来说,教育测量的单位远没有其他测量的单位成熟和完善,既无统一的单位,也不符合等距的要求。

8.教育评价的概念(如何理解“教育评价”的含义)评价的含义广义的讲,评价泛指衡量、判断人物或事物的价值。

教育评价的定义对于什么是教育评价,专家、学者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但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格兰朗德:评价是为了确定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收集、分析和解释信息的系统过程;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定量描述和定性描述两方面。

斯塔费尔比姆:评价是一种规定、获取和提供叙述性和判断性的过程。

这些信息涉及研究对象的目标、设计、实施和影响的价值及优缺点,以便指导如何决策、满足教学效能核定的需要,并增加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美国教育评价标准委员会:评价是某些现象的价值如优缺点的系统调查,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泰勒:评价评价的过程在本质上是确定课程和教学大纲在实际上实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

德雷斯:所谓评价,就是决定某种活动、目的及程序的价值的过程。

桥本重治:评价是与教育的目标和价值有明确关系的概念,是按照教育目标和价值观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教育计划的效果等进行测量的过程。

布鲁姆:评价乃是系统地收集证据用以确定学习者实际上是否发生某些变化,确定学生个体变化的数量或程度。

我国学者黄光扬:教育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和教育目标,利用测量和非测量的种种方法系统地收集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学生发展变化的各种要素进行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并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从上述对“评价”概念在教育教学活动情境下的各种描述中不难发现,教育评价包含以下几个共同的要点:①强调以教育目标为标准的价值判断过程;②强调运用多种方法系统收集资料和信息;③教育评价的内容既要以是教育计划、也要以是学生的学习结果,也要以是某种教育现象、教学活动、教育目的或教育程序;④强调为学生发展和教育决策服务。

9.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的关系测量与评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教育评价最根本的特征是做出价值判断。

而教育测量过程的完结,在给出数量事实的描述与判断之后,不一定都要做出价值判断。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测量可以为教育评价提供价值判断的基本数量事实,教育测量是教育评价的基础;而教育评价往往是教育测量过程的继续,是对测量结果的解释与应用,并朝着价值判断与释放教育功能的方向拓展。

10.思考题: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有何区别答: (1)教育评价最根本的特征是做出价值判断。

而教育测量在给出数量事实的描述与判断之后,不一定都要做出价值判断。

(2)教育测量可以为教育评价提供价值判断的基本数量事实,教育测量是教育评价的基础;而教育评价往往是教育测量过程的待续,是对测量结果的解释与应用,并朝着价值判断与释放教育功能的方向拓展。

11.教育评价与教育评估的关系教育评价与教育评估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第一,英语词源不同(教育评价通常用“education evaluation”表示,教育评估通常用“educational assessment”表示),其意义则多少有所差别;第二,源出相同(教育测量运动、美国着名的“八年研究”),它们肯定有想通与交叉之处;第三,汉语词义相近(“评估”一词,含有“评判”、“评量”、“估测”、“估算”等意思;教育评估可能有价值判断,也可能没有价值判断),它们在内容上有交叉,也有区别;22.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历史(1)中国是考试制度的发源地(2)中国科举制度的世界地位(3)教育测量学科的诞生(4)教育测量运动的蓬勃开展(5)美国的“八年研究”是教育评价的催生剂(6)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的发展13.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和作用(1)教育测量与评价是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2)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的作用;(3)教育改革呼唤教育测量与评价更加科学化;(4)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第二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类型和功能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主要类型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主要功能1.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类型1.按测量与评价在教学中运用的时机分类,教育测量与评价可分为:(1)形成性测量与评价:形成性测量与评价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经常实施的,其目的:其一,教师藉此获得教学过程中连续性的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历程、学习特点、学习困难等信息,作为随时修正自己教学的参考;其二,学生根据反馈的结果获知自己学习后的表现情况,从而肯定或修正自己以后的学习方式。

(2)诊断性测量与评价:诊断性测量与评价是对经常表现出学习困难的学生所作的测量与评价,它的目的是对个人的问题行为及其原因进行诊断。

诊断性测量与评价多半是在形成性测量与评价之后实施。

(3)终结性测量与评价:终结性测量与评价是用于教学结束后,其目的:其一,在教学目标之下,检查学生一学期的学业达到了什么样程度,从而判断教学效果的得失;其二,根据终结性测量与评价的结果,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并将评定结果通知学生家长或记入档案。

2.按解释测量结果或评价结果时的参照点分类,教育测量与评价可分为:(1)常模参照测量与评价:常模参照测量与评价是将被试水平与测验常模相比较,以评价被试在团体中的相对地位的一种测量与评价类型。

(2)标准参照测量与评价(目标参照测量与评价):标准参照测量与评价是将被试的表现与既定的教育目标或行为标准相比较,以评价被试在多大程度上达到该标准。

(3)潜力参照测量与评价:潜力参照测量与评价是将被试实际水平与其自身潜在水平(潜力)相比较,以评价被试有无充分发挥自身潜力为目的。

在强调人性化、动态化和个别化的现代教育测评潮流下,潜力参照测量与评价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3.按测量与评价被试行为表现的性质分类,教育测量与评价可分为:(1)最佳行为测量与评价:最佳行为测量与评价是以测量最佳行为表现为目的。

凡是以成就或能力的高低为评价基础的,都属于最佳行为测量与评价。

(2)典型行为测量与评价:典型行为测量与评价的目的不在测量与评价被试能力的高低,而是测量与评价其是否具备某种(或某些)典型行为。

在这些测量过程,希望被试以其平常的典型状况来回答,无所谓正确与错误之分。

在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和全人教育的现代教育理念下,典型测量与评价的方法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