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技能速记口诀
中医实践技能第一站速记歌诀
中医实践技能第⼀站速记歌诀Backlight2019-04-131.感冒感冒风寒荆防服,风热银翘暑⾹薷,虚体阴虚加葳蕤,虚体⽓虚参苏饮。
2.咳嗽咳嗽风寒三拗⽌,风热桑菊燥桑杏,肝⽕黛泻阴沙参,痰湿⼆三热清⾦。
3.哮病冷哮射⼲热哮定,寒包青⽯虚喘平,风痰三⼦养亲汤,肺肾⽣⾦脾六君。
4.喘证寒喘⿇盖表⿇杏,痰浊⼆三热桑⽩,肺虚⽣补肺郁五,正虚附⿊纳⾦蛤。
5.肺痨肺痨阴亏⽉华丸,虚⽕灼肺百合秦,⽓阴保真或参苓,阴阳两虚补天丸。
6.⼼悸⼼悸阴⽕天王朱,⼼阳桂参胆怯安,瘀阻桃桂⽔饮苓,⼼⾎归脾痰温胆。
7.胸痹胸痹寒凝枳当四,痰浊⽠蒌瘀阻府,阴虚天炙阳参右,⽓阴⽣荣滞柴胡。
8.不寐不寐痰热连温胆,肝⽕龙胆来泻肝,⼼肾不交六味交,⼼脾归脾胆安酸。
9.头痛头痛肝阳天⿇饮,湿羌热芎寒芎调,⾎虚四物肾⼤补,痰浊半夏瘀通窍。
10.眩晕眩晕肝阳天⿇饮,痰湿半夏瘀通窍,⽓⾎亏虚⽤归脾,肾精不⾜左归丸。
11.中风12.胃痛胃痛寒良饮⾷保,脾寒黄建阴⼀芍,湿热清中肝⽓柴,瘀⾎停胃笑丹参。
13.痞满痞满⾷停保和丸,痰⼆湿热连朴饮,肝胃柴脾补中汤,胃阴不⾜⽤益胃。
14.呕吐呕吐外邪藿⾹正,肝⽓四七⾷停保,⽓虚⾹砂阳虚理,痰饮⼩苓阴麦门。
15.腹痛腹痛寒邪良正天,湿热⼤承⾷枳导,中虚脏寒⼩建中,肝郁柴胡瘀⾎少。
16.泄泻泄泻寒湿藿⾹散,湿热葛根⾷滞保,脾胃参苓肾阳四,肝⽓乘脾痛泻⽅17.痢疾痢疾寒湿不换⾦,疫毒⽩头湿热芍,虚寒桃真休息连,阴虚痢⽤驻车丸。
18.便秘便秘热⿇冷温脾,⽓虚黄芪⽓六磨,阳虚济川阴虚增。
19.胁痛胁痛肝郁柴胡散,肝胆湿热⽤龙胆,瘀络⾎府或复元,肝络失养⼀贯煎。
20.黄疸阳黄热重茵陈蒿,湿重五苓合⽢露,胆府郁热⼤柴胡,疫毒炽盛⾦犀⾓。
阴黄寒湿茵术附,脾虚湿滞芪建中。
调治湿热茵陈四,⽓⾎逍鳖肝脾柴。
21.积聚聚证肝郁逍⽊顺,⾷滞痰阻六磨汤。
积证⽓柴合失笑,瘀膈合六正⼋化。
22.⿎胀⿎胀⽓阻柴胃苓,⽔困实脾热满茵,瘀结调营阳附济,阴虚⽔停六味贯。
中医八大口诀顺口溜
中医八大口诀顺口溜中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历经千年的传承与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
其中,一些简洁明了、易于记忆的口诀顺口溜,更是中医知识的精华所在。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中医八大口诀顺口溜,领略中医的独特魅力。
口诀一:“出汗不忘补心阳,止汗固表调营卫”出汗是人体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但如果出汗过多或者异常出汗,就可能是身体出现了问题。
中医认为,出汗与心阳密切相关。
心阳不足,汗液就容易失去固摄而外泄。
因此,在治疗出汗过多的病症时,不仅要止汗,还要注重补心阳。
同时,通过调理营卫之气,使气血调和,也能有效地控制出汗。
比如,桂枝汤就是一个经典的调理营卫的方剂。
口诀二:“头痛必须用川芎,不愈各半加防风”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病因复杂多样。
川芎被誉为“头痛之要药”,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
对于大多数头痛,使用川芎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但如果头痛症状持续不愈,可以在原有方剂的基础上,加入防风,以增强祛风止痛的作用。
口诀三:“腰痛杜仲补骨脂,独活寄生汤最宜”腰痛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多由肾虚、寒湿、血瘀等因素引起。
杜仲和补骨脂具有补肾壮腰的作用,是治疗腰痛的常用药材。
而独活寄生汤则是一个综合调理腰痛的方剂,既能祛风湿、止痹痛,又能补肝肾、益气血。
口诀四:“胃痛良姜配香附,寒重吴萸与干姜”胃痛的原因有很多,如饮食不节、情志不畅、脾胃虚寒等。
良姜和香附相配,能够温中散寒、理气止痛。
如果是寒性胃痛较为严重,还可以加上吴茱萸和干姜,增强温中散寒的力量。
口诀五:“失眠酸枣柏仁宜,远志茯神共调理”失眠困扰着许多人,中医认为多与心、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酸枣仁、柏子仁具有养心安神的作用,远志和茯神则能交通心肾、宁心安神。
将这些药材合理搭配使用,可以有效地改善失眠症状。
口诀六:“咳嗽桑菊与杏苏,初起寒热要分清”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
桑菊饮适用于咳嗽初起,伴有发热、咽痛等风热表证;杏苏散则适用于咳嗽初起,恶寒无汗、头痛鼻塞等风寒表证。
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记忆口诀
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记忆口诀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疗效。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中药的知识与技能,我们可以借助一些简单易记的口诀来帮助记忆。
下面是一些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的记忆口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中药基础知识口诀1. 中药分类要记牢,草本、动物、矿物。
2. 草本分四部,根茎、叶花、果实。
3. 动物药有三类,虫兽鸟,皮骨肉。
4. 矿物药有石、金、砂,记住它们的名。
二、中药炮制技能口诀1. 煎药要掌握,水煎、蜜炙、醋制。
2. 水煎分三法,先煮、后煎、煮沸。
3. 蜜炙要加糖,炙烤后再炖煮。
4. 醋制要加醋,炮制后再煎煮。
三、中药常用配伍口诀1. 同类药不宜,异类药相宜。
2. 相宜药可配,相克药要禁。
3. 药性相反宜相配,药性相同要分开。
4. 五味配伍要搭配,酸甘苦辣咸。
四、中药常用功效口诀1. 补气药有人参,养血药有当归。
2. 清热药有黄连,解毒药有连翘。
3. 止咳药有川贝,化痰药有半夏。
4. 安神药有黄连,利水药有茯苓。
五、中药常见禁忌口诀1. 孕妇忌服药,小儿慎用药。
2. 老人用药要谨慎,体弱者少用药。
3. 药物过敏要避免,药物相克要禁忌。
4. 服药要量力而行,不可过量滥用。
六、中药药材辨识口诀1. 草本药要看叶,根茎要看形。
2. 动物药要看皮,骨骼要看形。
3. 矿物药要看色,质地要看形。
4. 辨识要仔细,不可马虎行。
以上是一些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的记忆口诀,通过口诀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和掌握中药的相关知识。
当然,口诀只是辅助工具,还需要结合实际学习和实践,不断积累和提升自己的中药知识与技能。
希望大家能够善于总结和运用口诀,更好地学习和应用中药知识,为保护和传承中医药文化做出贡献。
中医八大口诀顺口溜
中医八大口诀顺口溜
1. 中药调理有妙招,酸甜苦辣要记牢!就像吃菜一样,各种味道都得尝,你说是不是?比如喝黄连水,那苦味真是让人印象深刻啊!
2. 经脉气血要通畅,通则不痛精神爽!这就好比道路通顺了,车子才能跑得欢呀,你想想看对不对?像按摩疏通经脉后,整个人都轻松多啦!
3. 阴阳平衡不能忘,身体才能有保障!就像天平一样,两边平衡才稳当呢,可不是吗?比如熬夜会打破阴阳平衡,身体就容易出问题呀!
4. 四季养生有诀窍,顺应天时不会错!这不就像跟着季节穿衣服一样嘛,冬天穿厚的,夏天穿薄的,多自然呀!像夏天吃点绿豆解暑,多合适呀!
5. 情志调节很重要,开开心心没烦恼!这就跟心情好做事都顺一样,难道不是吗?比如生气会伤身体,那可就得不偿失啦!
6. 食疗养生效果好,美味又把健康保!就像吃好吃的还能养生,多棒呀!像喝鸡汤补身子,多享受呀!
7. 适度运动不能少,活力满满身体好!就像汽车要跑起来才灵活,是不是呀?比如每天散散步,对身体就很好呀!
8. 辩证论治要仔细,对症下药才得力!这就跟找对钥匙开锁一样,得精准呀!像感冒了,分清寒热才能用对药嘛!
9. 未病先防要上心,提前预防少生病!就像提前准备雨伞免得淋雨一
样,多明智呀!像提前注意保暖,就不容易感冒啦!
10. 中医养生传千年,好处多多要体验!这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呀,能不好吗?比如艾灸一下,那感觉真不错呢!
我的观点结论:中医八大口诀顺口溜真的很实用,大家一定要好好记住,用中医的智慧来保养自己的身体呀!。
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口诀
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口诀一、阴病治阳,阳病治阴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须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即用滋阴壮水之法以抑制阳亢火盛,这种治疗原则称为“阳病治阴”。
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用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这种治疗原则称为“阴病治阳”。
记忆:治啥啥虚,啥虚治啥。
注解:(1)阳病治阴,治阴=阴虚=补阴。
(2)阴病治阳,治阳=阳虚=补阳。
二、阴盛格阳,阳盛格阴阴盛格阳是指阴寒之邪壅盛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使阴阳之气不相顺接,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
由于其病变本质是阴寒内盛,临床除可见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脉微欲绝等症状外,又可见阳浮于外之症,如身热反不恶寒(但欲盖衣被)、面颊泛红等假热之象,应属真寒假热之证。
阳盛格阴是指邪热过盛,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透布达于肢体,从而形成阴阳格拒、排斥,而格阴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
其临床除见身热、面红、气粗、烦躁等症状外,又突然出现四肢厥冷(但身热不恶寒)、脉象沉伏(但沉数有力)等假寒之象,应属真热假寒之证。
记忆:格谁,谁在门外,门内为真,门外为假。
注解:阴盛格阳=格阳=阳在门外,阳热,为假=阴在门内,阴寒,为真=真寒假热证;阳盛格阴=格阴=阴在门外,阴寒,为假=阳在门内,阳热,为真=真热假寒证。
三、八纲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辨证要点,也是辨证的纲领。
(1)寒热用以分辨疾病属性。
(2)表里用以分辨疾病病位与病势的浅深。
(3)虚实用以分辨邪正的盛衰。
(4)阴阳是区分疾病类别的总纲。
2.闻诊—咳嗽声音变化呈阵发性、咳而气急、连声不绝、终止时作鹭鸶叫声的,称为顿咳(百日咳);记忆口诀:百灵鸟,百=百日咳,鸟=鹭鸶鸟,即为鹭鸶叫声为百日咳。
咳声如犬吠,多为白喉。
记忆口诀:猴和狗的故事,猴=白喉,狗=犬吠,即为咳声如犬吠,为白喉。
3.脉诊的部位两手各有寸、关、尺三部,左寸候心,左关候肝,左尺候肾;右寸候肺,右关候脾胃,右尺候肾(命门)。
2023实践技能中医内科口诀
一、感冒:寒荆热银署新加,阴葳气参寒热解。
二、咳嗽:寒三热菊燥桑杏,湿陈热清肝火泻,肺阴亏耗沙麦冬。
三、哮冷射干热定喘,寒包青石风痰亲,虚平肺六肾生金。
四、喘证:喘寒麻华肺热石,热桑浊陈气闭五,肺虚生脉肾虚匮,正虚喘脱参黑锡。
五、肺痨:肺痨阴月火合秦,气阴保真阴阳造六、肺胀气平浊苏越,水泛真苓蒙涤痰,外寒里饮小青龙。
七、心悸:悸怯定志虚归脾,阴天阳桂凌苓桂,淤桃痰火黄连温。
八、胸痹:胸痹淤血浊括夏,寒枳滞柴气生人,阴虚天甘阳右参九、不寐:不寐肝龙痰热温,心肾不交六交泰,心胆安酸心脾归。
十、痫病:风定痰涤淤通窍,心脾六归肾左天。
十一、胃痛:胃香良食保肝柴,瘀失虚寒黄建中,湿热清中阴贯芍。
十二、呕吐。
呕邪藿香食保和,痰夏肝气四七汤,脾香阳理胃阴麦。
十三、腹痛:寒良天香湿热承,脏寒小建食导滞,滞柴血瘀少腹逐。
十四、泄泻:泄寒湿藿湿热葛,食保肝痛脾参四。
十五、痢疾;痢湿芍药疫毒白,寒湿正气噤口开,息连阴驻虚寒真。
十六、便秘。
热秘麻仁气六磨,气黄血润冷温脾,阴虚增液阳虚济。
十七、胁痛:胁痛郁柴淤复元,湿龙肝阴亏一贯。
十八、黄疸:热茵湿五胆柴胡,寒湿术附脾建中,湿四脾柴瘀逍遥,疫毒千金犀角散。
十九、鼓胀:气柴湿实热中消,阳水济生阴一贯,出血犀角昏迷安。
二十、头痛:头痛寒川热芎芷,湿羌肝天肾补元,浊夏瘀通血虚四,气虚益气聪明汤。
二十一、眩晕:眩亢麻亏归浊夏,肾精左归淤通窍。
二十二、中风:中风痰阻半夏桃,风阳天麻阴虚镇,阳闭羚羊阴涤苏,肝肾左归脱参附,风痰解语气虚补。
二十三、颤证:风阳天肝热导羚,血亏人参阳地黄,隋海龟鹿合大定。
二十四、水肿:水肿风水越婢术,水浸胃皮湿热疏,毒麻脾实肾真桃。
二十五、淋证:淋热八石苇劳比,气沉血蓟膏萆薛。
二十六、郁证:郁肝柴火丹逍遥,痰气郁结半夏厚,心神失养甘麦汤,心脾归阴天地黄。
二十七、血证:鼻(玉龙归桑),齿(清茜),咳(百泻桑),吐(泻龙归),便(黄地归),尿(小白药归),紫斑(十茜归)。
中医内科速记(一句话口诀)
中医内科速记中医内科笔记(中医很多选择是对证型方药的考试,所以有基础的一背这个歌很多主方药就能记下来,对考试有很重要的意义大部分病证一个歌就能把它的证型方药记下来。
)一、感冒:寒荆热银署新加,阴葳气参寒热解1.风寒感冒: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败毒散2.风热感冒:辛凉解表、宣肺清热-银翘散3.暑湿感冒: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6.“寒包火”(表寒里热):解表清里-双解汤二、咳嗽:寒三热菊燥桑杏,湿陈热清肝火泻,凉燥杏苏肺阴沙1.风寒咳嗽: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2.风热咳嗽: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3.风燥咳嗽: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4.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6.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7.肺阴虚证: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三、肺痈:肺痈初起银翘散,痈苇溃梗复清肺1.初期:清肺解表散邪-银翘散2.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3.溃脓期:解毒排脓-加味桔梗汤4.恢复期:益气养阴清热-沙参清肺汤合竹叶石膏汤四、哮证:哮冷射干热定喘,寒包青石风痰亲,肺脾六君肾生地。
1.发作期1)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2.缓解期1)肺虚证:补肺固卫-玉屏风散2)睥虚证:健脾化痰-六君子汤3)肾虚证:补肾摄钠-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五、喘证:喘寒麻黄里热石,热桑浊陈气闭五,肺虚生脉肾虚匮,气阴两竭生脉散。
1.实喘1)风寒袭肺:宣肺散寒-麻黄汤2)表寒里热: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3)痰热郁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4)痰浊阻肺:化痰降气-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肺气郁痹:开郁降肺-五磨饮子2.虚喘1)肺虚:补肺益气养阴-补肺汤合玉屏风散或合生脉散2)肾虚:补肾纳气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参蛤散肾阴虚-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六、肺胀气平浊苏越,水泛真苓蒙涤痰。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191个方剂歌诀趣味记忆口诀!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191个方剂歌诀趣味记忆口诀!医学教育网小编特为大家整理了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方剂191方趣味记忆口诀,希望能够帮助大家顺利通过考试,如有疑问请到医学教育网答疑板进行提问。
1.麻黄汤:【干妈贵姓】。
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
2.桂枝汤:【桂枝三药】。
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3.九味羌活汤:【羌风百草细,秦川有苍生】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生地黄芩甘草。
4.小青龙汤【少将为嘛甘心下跪】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半夏五味子5.香苏散:香附子紫苏叶陈皮炙甘草。
6.止嗽散:【陈梗借钱百草园】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甘草陈皮7.桑菊饮【桑甘河人锯韦接桥】桑叶菊花连翘薄荷杏仁桔梗生甘草苇根8.银翘散【河牛吃草连根梗叶花穗】连翘银花桔梗薄荷牛蒡子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鲜苇根9.麻杏甘石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10.柴葛解肌汤【姜大哥拾柴草,秦姐抢白芍】柴胡葛根羌活白芷芍药桔梗生姜大枣甘草黄芩石膏11.升麻葛根汤【升麻哥炒芍药】升麻葛根芍药甘草12.败毒散【活熊身伏草梗,二虎只可讲和】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桔梗茯苓人参甘草生姜薄荷13.参苏饮【申诉目前只服半个红柑桔】人参紫苏叶干葛橘红半夏前胡茯苓桔梗枳壳木香甘草14.加减葳蕤汤【加减葳蕤草和葱,滋阴白薇豆更红】生葳蕤生葱白淡豆豉苏薄荷桔梗东白薇炙甘草红枣15.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16.大承气汤【皇后只是笑】大黄厚朴枳实芒硝17.大黄牡丹汤【丹东黄桃小】大黄牡丹皮桃仁冬瓜子芒硝18.大陷胸汤【陷胸汤妙,大黄随笑】甘遂大黄芒硝19.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细辛20.温脾汤【姜大人父子笑当干(杯)】大黄附子干姜人参芒硝当归甘草21.麻子仁丸【姓黄的麻子要朴实】麻子仁芍药杏仁枳实厚朴大黄22.济川煎【止泻当(用)生牛肉】当归牛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23.十枣汤:芫花甘遂大戟大枣24.黄龙汤【大承气+人参当归甘草】大黄芒硝枳实厚朴人参当归甘草25.小柴胡汤【生芹菜炒大虾仁】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炙甘草大枣26.大柴胡汤【胡大将“室早”,勤下药】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大黄枳实芍药大枣(无甘草)27.蒿芩清胆汤【蒿芩如碧玉,只服拌虾皮】青蒿黄芩竹茹半夏茯苓枳壳陈皮碧玉散28.达原饮【后母要吃槟榔甘果治(痢疾)】槟榔厚朴草果仁知母芍药黄芩甘草29.四逆散【四逆只烧干柴】枳实柴胡芍药炙甘草30.逍遥散【嘱咐魏生将薄荷当柴草烧】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烧生姜薄荷31.痛泻药方【臣要住房】白术白芍陈皮防风32.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三人练琴】半夏干姜黄芩黄连人参炙甘草大枣33.白虎汤【白虎拾草治母惊】石膏知母炙甘草粳米34.白虎加人参汤:白虎汤+人参35.竹叶石膏汤【厦门人煮食干净米】竹叶石膏半夏麦门冬人参甘草粳米36.清营汤【乔连花选升丹麦主席】犀角(水牛角)生地黄麦冬元参黄连银花连翘竹叶心丹参37.犀角地黄汤【西地牡丹少,清热凉血好】犀角(今用水牛角)生地黄芍药牡丹皮38.黄连解毒汤【三黄治(热)】黄连黄芩黄柏栀子39清瘟败毒饮【石母勤住西草原,接连巧生赤皮子】生石膏生地犀角(今用水牛角)川连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甘草丹皮鲜竹叶40.凉膈散【竹竿支帘,皇笑拨琴】川大黄芒硝甘草山栀子仁黄芩连翘竹叶薄荷41.普济消毒饮【陈胜巧拦截牛马,才将秦国老连报(凯)旋】黄芩黄连连翘牛蒡子薄荷僵蚕板蓝根马勃玄参升麻柴胡陈皮桔梗甘草42.防风通圣散【将军执勤住草房,高桥当归划船忙。
熟记中医口诀,脉诀
1、恶热非热明是虚症。
2、久病非寒,暴病非热。
3、久痛无寒,暴痛无热。
4、麻是气虚,木是血虚。
5、牙痛长,腿痛短。
6、冬不用栀子,夏不用麻黄。
7、久病多瘀,怪病多痰。
8、从阳化热,从阴化寒。
9、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
10、久病必瘀,久病必虚。
11、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12、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
13、扎针拔火罐,病好一大半。
14、中药不效,炮制不到。
15、四季脾旺不受邪。
16、肝阳上亢,水不涵木。
17、气症饮水,血症不饮水。
18、热在上焦,气伤则渴。
19、热在下焦,血伤则不渴。
20、血之为病,上焦瘀血小便必难,下焦瘀血小便必自利。
21、一切血症,日轻夜重,一切气症,日重夜轻。
22、一切火症,心急潮热,一切水症,胁硬心下怔忡。
23、无阳则厥,无阴则呕。
24、凡病昼则增剧,夜则安静,是阳病有余及气病血不病。
25、凡病夜则增剧,昼则安静,是阴病有余及血病气不病。
26、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
27、夜则恶寒,昼则安静,是阴血自旺于阴分也。
28、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气下陷于阴中也。
名曰:热如血室。
29、夜则安静,昼则恶寒,是阴气上溢于阳中也。
30、昼则发热、烦躁,夜则发热、烦躁,是重阳无阴,急泄其阴峻补其阳。
31、昼则恶寒、夜则烦躁,饮食不入,名曰:阴阳交错者死。
32、内侵膻中则为厥脉理心灯医家脉理最为先,此中妙决要精研,三部五脏犹易识,七诊九侯至难传;掌后高骨为关脉,前寸后尺三部全,左寸心经与小肠,关部肝胆正相当,尺部膀胱合与肾,右寸肺经与大肠,脾胃正在关部内,尺部命门和三焦,三部五脏既分明,七诊之法亦要精;静心忘虑均呼吸,先诊虑际指要轻,微重饥端沉至骨,病人息数俱察清,七诊既明论九侯,浮中沉在指下求,三部俱有浮中沉,此为九候莫在等,七诊九侯辩既真,人身三焦亦要分,脉中寸部管上焦,须知从头至于心,中焦从心至于脐,脉居关部不须疑从脐至足为下焦,尺部寻之自不迷,三焦部位即分当,各脉形状亦要商,脉行三十最繁浩,浮沉迟数为大纲,浮脉形状果如何,按之不足举有余,沉脉重按方可得,一息三至脉为迟,数脉一息来六至,四脉形状亦辨真,诊时下指细推祥,先求本脏脉相当,肺脉浮涩脾和缓,心脉浮大肝弦长,命门三焦宜沉细,肾脉沉滑最为良,一息四至中和象,不浮不沉气悠扬,此为平脉休断病,有病之脉再参祥;浮而有力风来侵,无力为虚损真阴; 沉而有力乃为积,无力气逆脾寒深;迟而有力乃为寒,无力腹疼因痞端;数而有力当作热,无力疮痒疼难安;数而沉细属虚火,若兼繁盛是伤寒;总言回脉知大略,再分六部仔细参;左寸脉浮心不宁,神昏话乱梦多惊,胸中烦躁痰涎甚,伤风发热与头疼;心脉来沉积浮梁,胸满肋疼冷饮伤,咯血虚惊夜不寐,气粗崩漏淋难当;心迟腹疼胃虚真,心疼呕水小便频,胸满脐疼身拘紧,怔仲虚汗渐伤神;心数烦躁言语狂,小便不和舌生疮,目昏头眩兼呕血,烦渴口苦与舌强;左关脉浮肝受风,瘫痪筋拘怒气冲,身疼麻木臂不举,面肿牙疼便血脓;肝脉沉兮怒伤肝,血虚爪枯目昏酸,肥气肋疼胸胀满,惊悸肠鸣睡不安;肝迟中寒疝气成,筋挛骨疼目泪盈,痃癖肠疼不大息,转筋麻木触事惊;肝数风热渴难当,血少头眩目无光,骨蒸烦躁兼呕吐,善怒气逆塞胸堂;左尺脉浮气不和,风博牙疼背腰驼,足腿生疮小便赤,女人崩带渐成00 肾沉下寒经不通,肠满奔脐下壅,风滞腰疼溺浊涩,精衰目暗耳不聪;肾迟虚冷精自遗,阴亏血满便淋漓,腿膝酸疼梦涉水,盗汗阴湿疝无疑,肾数下焦虚火生,发热消渴并耳鸣,血淋遗溺身湿痒,肾壅足肿筋骨疼,女人逢此成胎气,男人遇之多遗精;右寸肺浮肺气伤,痰嗽咽热吐血浓,头面疮肿大便秘,青涕自汗鼻塞壅;肺脉生沉肺生壅,息奔胸满痰气功,皮毛焦枯兼喘嗽,骨蒸呕血声不洪;肺迟气弱寒痰多,喘嗽呕逆痞成疴虚汗耳聋并溏泻,皮肤燥痒梦涉河;肺数喉腥痰火生,咳嗽吐血目不明;面生痤痱大便结,气喘咽干语无声;右关脉浮宿食壅,脾虚泻痢滞难通,发虐齿宣并盗汗,喘呕麻木腹虚膨;脾沉胃虚饮食难,脾气关格又吐酸,吐泄贪睡手足乱,身黄肿满腹如盘;脾脉逢迟胃中寒,食停虫积膈不宽,痰壅呕逆兼咳嗽,泻泄腹疼不能安;脾数中消常嗜眠,胃酸口臭齿龈宣,多食多饮臂不举,霍乱烦躁有涎痰;右尺脉浮相火生,阴肿后结多遗精,脉沉虚汗脐下疼,遗精白浊膝腿疼;脉迟腰疼溺难禁,下元虚冷泻不轻;脉数阴虚三焦热,烦渴大便秘难行;五脏分明六腑通,万机总归回脉中,须知随时有主脉,良医细心再研究,弦洪毛实分四季,总要和缓胃气充,男子关前脉常腾,女子尺脉定浮洪,两手关前于寸后,右为气口左人迎,人迎脉大伤六气,气口脉大伤七情,浮风紧寒虚中暑,濡湿涩燥从火生,喜缓怒弦夏脉涩,思结悲散最分明,若逢沉脉心多恐,脉若动兮必为惊,妇女诸证同男断,惟辨胎产和月经,尺脉浮数先期至,沉迟过期腹冷疼,经断脉和知胎气,须辨女孕与男形,左实为男右为女,左右皆然双胎城,产后数大难调治,沉细而缓可保生,小儿脉与大人异,一息七至为和平,六至沉细知为冷,九至热极病难宁,浮为风痰沉细食,弦急气凝促虚惊,虎口脉纹先祥视,紫热红寒青为惊,白色为疳黑为恶,淡黄淡红病渐宁,命关已过无安日,气关为重风关轻,脉中消息知大略,再有危脉细参评,。
中医口诀一览表
中医口诀是中医学中常用的一些简短易记的概括性语言,主要用于总结和传授中医理论和实践经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医口诀:
1. "四气调神机,五味入药方":指中医治疗应当从调节人体四气(营、卫、气、血)入手,同时根据五味性味归纳出不同的中药药性。
2. "上工出奇,下工入微":指中医医生应当在临床实践中不断钻研,做到出奇制胜;同时也需要注重细节,深入分析病情,才能真正做到入微。
3. "以病为本,因人施治":指中医治疗过程中应当以病人的具体情况为基础,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和药物配伍。
4. "治未病,防未病":指中医理论强调预防保健,应当在疾病未发生时就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
5. "寒热虚实皆须辨,阴阳盛衰各有宜":指中医辨证论治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判断其是属于虚还是实、属于寒还是热等具体情况,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6. "平肝泄火须清热,点穴调理耳为灵":指中医治疗肝火旺盛时需要清热解毒,同时针灸调理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总之,中医口诀简洁易懂,能够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理论,对于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学顺口溜
中医学顺口溜
- 头为精明之府,日梳五百把病除。
- 脚底为第二心脏,常搓涌泉益健康。
- 日咽唾液三百口,保你活到九十九。
- 日撮谷道一百遍,治病疗疾又延年。
- 朝暮叩齿三百多,七老八十牙不落。
- 随手揉腹一百遍,通和气血裨神元。
- 人之肾气通于耳,扯拉搓揉健身体。
- 消疲健美伸懒腰,血运畅通最为高。
- 安心静坐延年寿,调身调息加调神。
这些顺口溜简单易记,涵盖了中医理论和实践的多个方面,有助于人们了解中医、学习中医和应用中医。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顺口溜只是中医知识的一部分,不能代替专业的中医诊断和治疗。
如果身体不适,建议及时就医。
方剂速记顺口溜
方剂速记顺口溜:以下是中医方剂速记顺口溜,有助于记忆:麻黄汤:干妈贵姓?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
桂枝汤:桂枝三药。
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
九味羌活汤:羌风百草细,秦川有苍生。
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生地黄芩甘草。
小青龙汤:少将为嘛甘心下跪?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半夏五味子。
香苏散:香附子紫苏叶陈皮炙甘草。
止嗽散:陈梗借钱百草园。
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甘草陈皮。
桑菊饮:桑甘河人锯韦接桥。
桑叶菊花连翘薄荷杏仁桔梗生甘草苇根。
银翘散:河牛吃草连根梗叶花穗。
连翘银花桔梗薄荷牛蒡子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鲜苇根。
麻杏甘石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
柴葛解肌汤:姜大哥拾柴草,秦姐抢白芍。
柴胡葛根羌活白芷芍药桔梗生姜大枣甘草黄芩石膏。
升麻葛根汤:升麻哥炒芍药。
升麻葛根芍药甘草。
败毒散:活熊身伏草梗,二虎只可讲和。
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桔梗茯苓人参甘草生姜薄荷。
参苏饮:申诉目前只服半个红柑桔。
人参紫苏叶干葛橘红半夏前胡茯苓桔梗枳壳木香甘草。
加减葳蕤汤:加减葳蕤草和葱,滋阴白薇豆更红。
生葳蕤生葱白淡豆豉苏薄荷桔梗东白薇炙甘草红枣。
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
大承气汤:皇后只是笑。
大黄厚朴枳实芒硝。
大黄牡丹汤:大黄牡丹皮桃仁冬瓜子芒硝。
大陷胸汤:陷胸汤妙,大黄随笑。
甘遂大黄芒硝。
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细辛。
温脾汤:姜大人父子笑当干(杯)。
大黄附子干姜人参芒硝当归甘草。
麻子仁丸:姓黄的麻子要朴实。
麻子仁芍药杏仁枳实厚朴大黄。
济川煎:止泻当(用)生牛肉。
当归牛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
十枣汤:芫花甘遂大戟大枣(十枣)。
黄龙汤:大承气+人参当归甘草(黄龙)。
大黄芒硝枳实厚朴人参当归甘草。
小柴胡汤:生芹菜炒大虾仁。
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炙甘草大枣。
大柴胡汤:胡大将“室早”,勤下药。
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大黄枳实芍药大枣(无甘草)。
蒿芩清胆汤:蒿芩如碧玉,只服拌虾皮。
青蒿黄芩竹茹半夏茯苓枳壳陈皮碧玉散。
达原饮:后母要吃槟榔甘果治(痢疾)。
槟榔厚朴草果仁知母芍药黄芩甘草。
中医速记歌诀大全
中医速记歌诀大全如下:
中医经典四句话,其中包含十大补法八种伤,四句歌诀要牢记;培土生金是关键,
反佐异功与理阴,
四君子汤与六味丸,
金匮肾气丸接近。
虚则补其母,
泻实子母法,
虚实兼备有肾气,
阴阳互损是难点。
生脉人参五味梅,
温胆桂味酸枣仁。
四物川芎芍药地,
滋养肝肾阿胶归。
六味地黄丸做法,
山药山萸泽地皮,
丹皮苓泽是伴侣,
阴虚火旺要加知。
心肾交融在滋阴,
六味丸内加肉桂。
八种伤食和六腑,
再加七种水饮症,
伤食内加消食药,
内加茯苓理中苓。
寒饮要加温化剂,
苓桂术甘善治心悸病。
血得热而行得寒凝,活血散瘀又止痛。
中西医结合实践技能口诀大全
中西医结合实践技能口诀大全
一、中医部分
1. 中医四诊口诀
- 望诊先看神和色,面色光泽细揣摩。
- 舌诊要看苔与质,舌尖心肺根肾区。
- 闻诊声音气息辨,口臭腐臭各有因。
- 问诊寒热与汗出,饮食二便要问清。
2. 中医辩证口诀
- 八纲辩证首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详。
- 气虚无力倦懒言,血虚面白唇甲淡。
- 阴虚内热五心烧,阳虚怕冷四肢凉。
- 风寒感冒流清涕,风热咽痛痰黄黏。
3. 针灸穴位口诀(部分常用穴)
- 面口合谷收,肚腹三里留。
- 头项寻列缺,腰背委中求。
- 心胸取内关,胁肋支沟谋。
4. 中药功效口诀(部分)
- 麻黄发汗能平喘,桂枝解肌温通阳。
- 柴胡疏肝又退热,黄芪补气固表强。
- 石膏清热泻火妙,知母滋阴降火良。
二、西医部分
1. 体格检查口诀
- 视触叩听顺序记,全身检查按部移。
- 心肺听诊要仔细,呼吸音和心音齐。
- 腹部触诊软硬度,压痛反跳莫忘记。
2. 常见疾病诊断口诀(部分)
- 肺炎发热咳嗽喘,肺部啰音胸片看。
- 胃炎胃痛反酸胀,胃镜检查最明朗。
- 高血压病血压高,头晕头痛心肾焦。
3. 急救操作口诀(心肺复苏)
- 胸外按压要记牢,两乳中间用力敲。
- 深度至少五厘米,频率一百不能少。
- 人工呼吸吹两口,胸廓起伏才有效。
中医技能病证速记口诀
中医技能病证速记口诀中医技能病证速记口诀是中医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记忆口诀来快速了解病证的特点和治疗方法。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医技能病证速记口诀。
1. 三焦有积水,用温阳扶正法。
三焦积水是指三焦湿热聚积引起的病证,治疗时应以温阳扶正的方法为主。
2. 肝胆郁滞症,柴胡解表法。
肝胆郁滞是指肝胆气滞引起的病证,治疗时应以柴胡解表的方法为主。
3. 脾胃虚弱症,四君子养胃法。
脾胃虚弱是指脾胃功能低下引起的病证,治疗时应以四君子养胃的方法为主。
4. 肺热咳嗽症,清肺润燥法。
肺热咳嗽是指肺部热气上升导致的病证,治疗时应以清肺润燥的方法为主。
5. 肾阳虚症,补肾温阳法。
肾阳虚是指肾阳功能低下引起的病证,治疗时应以补肾温阳的方法为主。
6. 肝火旺盛症,疏肝清热法。
肝火旺盛是指肝部火气过盛引起的病证,治疗时应以疏肝清热的方法为主。
7. 心神不宁症,养心安神法。
心神不宁是指心脏功能紊乱引起的病证,治疗时应以养心安神的方法为主。
8. 血瘀症状明,活血化瘀法。
血瘀是指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病证,治疗时应以活血化瘀的方法为主。
9. 湿热蕴结症,清热利湿法。
湿热蕴结是指湿气和热气相互作用引起的病证,治疗时应以清热利湿的方法为主。
10. 风热感冒症,解表清热法。
风热感冒是指风热侵袭引起的病证,治疗时应以解表清热的方法为主。
以上是一些中医技能病证速记口诀,通过记忆这些口诀,可以帮助我们快速了解病证的特点和治疗方法,提高中医学习的效率。
当然,这只是初级的口诀,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和治疗。
希望大家能够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善于总结和运用口诀,提高学习效果,为患者的治疗带来更好的效果。
中医专长考试口诀
中医专长考试口诀以下是十个中医专长考试口诀:口诀一:中医经络记心间一从肺经始云门,中府穴位在胸前。
二是大肠商阳起,沿着手臂到曲池。
三胃经走头维下,四白承泣脸相连。
脾经隐白大趾端,公孙太白往上蹿。
心经少海少冲全,小肠少泽听宫边。
膀胱睛明至委中,肾经涌泉太溪渊。
心包天池中冲尖,三焦关冲丝竹空。
胆经瞳子髎风池,肝经大敦期门还。
这经络啊,就像一条条的小路,气血就在这些小路上跑来跑去,每个穴位就像小路上的站点呢,可重要啦。
口诀二:中医五脏功能全一心就像小火炉,主血脉来藏神明。
心要是好啊,人就精神得很,像小火苗旺旺的。
二肝好似大仓库,藏血又能把气疏。
就像个管理员,管着气血的进出和分配呢。
三脾如同大磨盘,运化五谷营养添。
把吃进去的东西都磨碎,转化成身体能用的营养。
四肺像个大风扇,主气司呼吸新鲜。
呼进呼出新鲜空气,让身体充满活力。
五肾似那大仓库,藏精主水根基固。
就像存钱罐,把精华都存起来,肾好身体就有根基啦。
口诀三:中医望诊有诀窍一望神色先看脸,面色红润气血满。
要是发白像白纸,多半气血有点虚。
二望形态姿态端,走路姿势也有关。
弯腰驼背没精神,身体可能有毛病。
三望五官很重要,眼睛明亮肝肾好。
要是眼睛红又肿,小心上火或炎症。
鼻子通气肺顺畅,不通可能受了寒。
嘴巴干裂脾胃热,唇色淡白血虚了。
耳朵红润肾气足,黯淡无光肾气虚。
这望诊就像看一幅画,从各个部分看出身体的秘密。
口诀四:中医切诊小歌谣一切脉时心要静,三指定位要记清。
寸关尺部按顺序,就像排队来报名。
二感脉象有诀窍,浮脉轻取就能找。
就像水上漂着草,外感病邪它先报。
沉脉重按才摸到,病在里层逃不掉。
滑脉如珠盘中滚,怀孕痰饮它来论。
涩脉艰涩不流利,血瘀气滞要注意。
洪脉来势像波涛,高热病人能看到。
细脉就像线一条,血虚阴虚跑不了。
切脉就像跟脉象聊天,从它们那知道身体咋回事。
口诀五:中药药性要记牢一药四气要分清,寒热温凉各不同。
热药就像小火炉,寒病用它来补足。
寒药好比清凉水,热病碰上就舒服。
中药学必背口诀
中药学必背口诀以下是为您生成的十个适用于小学生的中药学必背口诀:1. 《四气五味口诀》一寒二凉三温四热,寒能清热凉能泻。
温热助阳补虚寒,四气不同功效别。
一酸二苦三甘四辛,还有咸味在里边。
酸能收敛又固涩,苦能泄燥亦坚阴。
甘能补虚和缓急,辛能发散行气血。
咸能软坚润下走,五味各有其特点。
2. 《中药升降浮沉口诀》一升二浮上行走,发散解表宣肺透。
升阳举陷能托疮,病位在上用之妙。
一降二沉向下行,清热泻下利水尿。
降逆止呕镇安神,病位在下疗效高。
花叶草皮多升浮,籽实矿物常沉降。
顺着其性功效显,逆着其性病难疗。
3. 《中药归经口诀》一心二肺三脾胃,四肝五胆六小肠。
七膀八肾九心包,三焦脏腑要记牢。
药物作用有专属,归经不同靶向找。
心经用药治心病,肝经用药疗肝伤。
肺经之药理肺疾,脾经之药调脾恙。
依经选药效果好,对症用药病痛消。
4. 《中药炮制口诀》一洗二润三切制,保证药效少流失。
一炒二炙三煅烧,改变性能用途妙。
炒能增强止呕效,炙可缓和药性躁。
煅制收敛固涩强,炮制之法要记好。
加辅料炮有讲究,酒醋盐姜蜜麸炒,方法得当药增效,治病救人本领高。
5. 《中药配伍口诀》一相须二相使,协同增效力量强。
一相畏二相杀,毒性受制保平安。
一相恶二相反,配伍禁忌不能犯。
相须相使功效增,相畏相杀毒减轻。
相恶减效要注意,相反增毒不能用。
合理配伍疗效佳,用药安全心中装。
6. 《中药用药禁忌口诀》一妊娠二服药,禁忌事项要明确。
妊娠用药需谨慎,损害胎儿不可为。
活血破气药慎用,滑利攻下药莫追。
有毒之品更小心,致畸流产后悔迟。
服药食忌要知晓,生冷油腻辛辣避。
茶酒萝卜绿豆汤,影响药效要远离。
7. 《解表药口诀》一麻二桂三紫苏,四荆五羌六防风。
白芷细辛加藁本,辛夷苍耳与生姜。
麻黄发汗宣肺气,桂枝温通助卫阳。
紫苏行气宽中用,荆芥祛风止瘙痒。
羌防止痛治痹证,白芷通窍排脓疮。
细辛温肺化饮妙,藁本巅顶头痛尝。
辛夷通鼻窍常用,苍耳祛风除湿良。
生姜止呕又解毒,解表诸药各有方。
中医必背50个口诀
中医必背50个口诀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在中医的学习和传承中,口诀是一种简洁而有效的记忆方式。
以下为您整理了中医必背的 50 个口诀:1、肝阳上亢头目眩,天麻钩藤饮可选。
这句口诀提示了肝阳上亢导致头目眩晕时,可以选用天麻钩藤饮来治疗。
2、阴虚火旺心烦躁,天王补心丹真好。
表明阴虚火旺引起心情烦躁时,天王补心丹是不错的选择。
3、风热犯肺桑菊饮,疏风清热止咳灵。
当风热侵犯肺部,桑菊饮能够起到疏风清热、止咳的作用。
4、痰湿内阻用二陈,燥湿化痰理气顺。
二陈汤常用于治疗痰湿内阻的病症,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功效。
5、脾肾阳虚五更泻,四神丸可把病灭。
如果是脾肾阳虚导致的五更泻,四神丸能有效治疗。
6、肝郁气滞逍遥散,疏肝解郁效果显。
肝郁气滞的情况,逍遥散能够发挥疏肝解郁的显著效果。
7、心血瘀阻用血府,逐瘀通脉心不苦。
心血瘀阻时用血府逐瘀汤,能够逐瘀通脉,缓解痛苦。
8、风寒束表麻黄汤,发汗解表效力强。
风寒束表证可用麻黄汤,其发汗解表的作用很强。
9、胃阴不足益胃汤,滋养胃阴身安康。
胃阴不足时,益胃汤能滋养胃阴,使身体恢复健康。
10、湿热黄疸茵陈蒿,清热利湿黄疸消。
茵陈蒿汤用于湿热黄疸,有清热利湿、消退黄疸的作用。
11、肾阴亏虚六味丸,滋阴补肾不犯难。
肾阴亏虚用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不再困难。
12、气血两虚八珍汤,益气补血身自强。
气血两虚可用八珍汤,能益气补血,增强体质。
13、心虚胆怯安神定,养心镇惊神志清。
心虚胆怯用安神定志丸,能养心镇惊,使神志清晰。
14、肝火犯肺黛蛤散,清肝泻肺喘咳缓。
肝火犯肺用黛蛤散,能清肝泻肺,缓解喘咳症状。
15、肺肾阴虚百合固,滋阴润肺咳嗽住。
肺肾阴虚可用百合固金汤,滋阴润肺,止住咳嗽。
16、痰热壅肺麻杏石,清热化痰喘气适。
痰热壅肺用麻杏石甘汤,清热化痰,使喘气适宜。
17、心肾阳虚真武汤,温阳利水保安康。
心肾阳虚时,真武汤能够温阳利水,保证健康。
18、食积停滞保和丸,消食和胃胃肠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诊断公式望神=目光+气色+神情+体态精神好+双眼有神+对答自如=得神疲倦+迟钝+萎靡+不爱说话=少神呆滞+郑声+意识模糊=失神狂乱+昏倒=失神久病+好转现象+面色红妆+索食=假神→临终中老年+高血压+突然昏倒=中风→半身不遂既往病史+突然倒地+抽搐+双目上视=痫恶寒+发热+类感冒象=表证苔薄白+脉浮+清涕+白痰+病程短+恶寒=风寒苔薄黄+脉数+黄痰+稠涕+咽痛=风热畏风+多汗+头痛=伤风肢冷+冷汗+神色淡漠+气微+脉微=亡阳身热+油汗+脉疾+烦躁+皮肤瘪=亡阴畏寒+肢冷+舌淡+神疲+长病程+脉迟=阳虚潮热+盗汗+舌红+苔少+长病程=阴虚神疲+面色少华+乏力+劳后加重+脉虚无力=气虚呼吸节律不规+口张+大汗+瘫软+脉微=气脱胀痛+憋闷+嗳气+受情绪影响大+按之无形+时轻时重=气滞突然昏倒+剧痛+口闭+窒息感=气闭面唇色淡+头晕眼花+月经少+舌淡+脉细=血虚疼痛或发热固定+针刺样痛+青紫+异常包块=血瘀出血+舌绛+脉数+紫疹=血热冷痛+麻木+暖后减轻++局部青紫+面唇淡紫=血寒干+渴+瘦+脉细=津亏凹陷性水肿+腹水征+小便不利+苔滑腻=水停痰清+痰多+振水音+胸水征+肠鸣音强+桶状胸=饮证闷+胀+食欲不振+苔白腻+倦+稀便=内湿气虚+血虚=气血两虚气虚+血瘀=气虚血瘀气虚+出血=气不摄血急性大出血+气虚+休克征=气随血脱气滞+血瘀+气滞血瘀气虚+失水=气不固津急性大失水+气虚=气随津脱内湿+气虚=气滞津停干燥+血虚+长病程=津血两亏痰证+瘀证+长病程=痰瘀互结心悸+气虚=心气虚心悸+阳虚+气虚=心阳虚亡阳+心阳虚病史+急性发作=心阳暴脱血虚+心悸=心血虚阴虚+心悸=心阴虚心悸+胸闷+血瘀+急性心痛病史=心脉痹阻呆+闷+郁+痰+昏=痰蒙心窍神志亢盛+口舌生疮+火热征=心火亢盛狂躁+心火亢盛前兆+气郁病史=痰火扰心心火亢盛征病史+尿路刺激征=小肠实热补充,淋+漓+涩+痛=尿路刺激征低声咳嗽+气虚+易感冒=肺气虚干咳+咯血+阴虚+长病程=肺阴虚干咳+痰少+痰不易排出+短病程+感冒征=风燥犯肺久咳+寒水征+喘息=寒饮阻肺高烧+喘咳+黄色痰涕=痰热壅肺腹痛+脓血+稀便+暴泻+便后肛灼=大肠湿热高烧+口渴+便秘+急性加重+腹胀痛+烦躁=肠热腑实长病程+便秘+失水病史=肠燥津亏久泻+阳虚+水样便=大肠虚寒中风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渐进发病+中老年+麻木+手脚失灵+神志尚可=中经络突然昏倒+中老年+醒后手脚失灵=中脏腑食欲减退+腹胀+大便干稀不调+气虚+长病程=脾(胃)气虚脾胃气虚+长病程+阳虚征=脾(胃)阳虚坠胀感+内脏下垂+气虚征=脾虚气陷出血+气虚+慢性加重=脾不统血内湿+食欲不振+轻微阳虚征=寒湿困脾胀闷+口苦+湿热征=湿热蕴脾胃隐痛+干呕+胃不爽+时轻时重+饥不多食+食后缓解=胃阴虚胃剧痛+蜷缩+暖后缓解+受寒史+拒按=寒凝胃脘胃灼痛+辛辣食物史+口臭+龈痛史=胃火炽盛赴宴史+嗳气酸腐+胀痛+恶心+多屁+排后缓解=食滞胃脘胃腹胀痛+走窜痛+排气缓解+受情绪影响=胃脘气滞筋手目失养+血虚+月经少=肝血虚筋目失养+阴虚+热病后期=肝阴虚郁+喜怒无常+气滞征+经期不按时=肝郁气滞肝郁病史+火热征=久郁化火头晕+胀痛+急躁+胁痛+火热征=肝火炽盛肝阴虚+眩晕+胀痛+中老年+轻微肝火炽盛象=肝阳上亢肝阳上亢病史+肌肉神经症状=肝阳化风高烧+小儿+抽风样症状=热极生风肝阴虚病史+手足震颤=阴虚生风肝血虚病史+肌肉震颤+麻木=血虚生风小腹痛+睾丸痛+得暖缓解+脉紧=寒凝肝脉外阴湿热征+口苦厌油+发黄=肝胆湿热易惊+失眠+眩晕+口苦=胆郁痰扰腰膝冷痛+性功能下降+阳虚=肾阳虚酸软+头晕+性功能亢进+阴虚+月经少=肾阴虚先天发育障碍+性功能下降=肾精不足肾虚征+肾系滑遗(遗精遗尿滑精滑胎)=肾气不固肾阳虚+水停+下身=肾虚水泛喘咳+肾虚+长期慢性病史=肾不纳气淋+漓+涩+痛+湿热=膀胱湿热肾阴虚+心阴虚-心悸=心肾不交脾气虚+心血虚=心脾两虚心阳虚+肾阳虚=心肾阳虚心气虚+肺气虚=心肺气虚心血虚+肝血虚=心肝血虚脾气虚+喘咳无力+长病程=肺脾气虚肺阴虚+肾阴虚=肺肾阴虚肝阴虚+肾阴虚=肝肾阴虚肝火炽盛病史+肺热咳喘=肝火犯肺肝郁病史+脾虚征=肝郁乘脾气滞+胀痛+胃不适+情绪影响=肝胃不和脾阳虚+肾阳虚=脾肾阳虚中医内科速记口诀一、感冒:寒荆热银署新加,阴葳气参寒热解1.风寒感冒: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败毒散2.风热感冒:辛凉解表、宣肺清热-银翘散3.暑湿感冒: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6.“寒包火”(表寒里热):解表清里-双解汤二、咳嗽:寒三热菊燥桑杏,湿陈热清肝火泻,凉燥杏苏肺阴沙1.风寒咳嗽: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2.风热咳嗽: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3.风燥咳嗽: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4.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6.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7.肺阴虚证: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三、肺痈:肺痈初起银翘散,痈苇溃梗复清肺1.初期:清肺解表散邪-银翘散2.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3.溃脓期:解毒排脓-加味桔梗汤4.恢复期:益气养阴清热-沙参清肺汤合竹叶石膏汤四、哮证:哮冷射干热定喘,寒包青石风痰亲,肺脾六君肾生地。
1.发作期1)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2.缓解期1)肺虚证:补肺固卫-玉屏风散2)睥虚证:健脾化痰-六君子汤3)肾虚证:补肾摄钠-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五、喘证:喘寒麻黄里热石,热桑浊陈气闭五,肺虚生脉肾虚匮,气阴两竭生脉散。
1.实喘1)风寒袭肺:宣肺散寒-麻黄汤2)表寒里热: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3)痰热郁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4)痰浊阻肺:化痰降气-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肺气郁痹:开郁降肺-五磨饮子2.虚喘1)肺虚:补肺益气养阴-补肺汤合玉屏风散或合生脉散2)肾虚:补肾纳气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参蛤散肾阴虚-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六、肺胀气平浊苏越,水泛真苓蒙涤痰。
1)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2)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3)痰浊壅肺:涤痰泻肺平喘-葶苈大枣泻肺汤4)痰热郁肺:宣肺泄热、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5)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七、肺痨阴月火合保真造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4)阴阳两虚: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八、痰饮:脾苓肠夏胸柴枳,胁枣络香阴沙参,溢支寒饮小青龙,饮退正虚肾气丸1.痰饮1)脾阳虚弱:温脾化饮-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2)饮留胃肠:攻下逐饮-甘遂半夏汤已椒苈黄丸2.悬饮1)邪犯胸肺:和解宣利-柴枳半夏汤2)饮停胸胁:逐水祛饮-十枣汤控涎丹3)络气不和:理气和络-香附旋覆花汤4)阴虚内热:滋阴清热-沙参麦气汤、泻白散3.溢饮解表化饮-小青龙汤4.支饮温肺化饮、下气平喘-小青龙汤5.饮退正虚:温补脾肾、兼化水饮-金匮肾气丸、苓桂术甘汤九、自汗、盗汗:肺屏营枝阴虚六,心血归脾邪热龙。
1)肺卫不固:益气固表-玉屏风散2)营卫不和:调和营卫-桂枝汤3)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当归六黄汤4)邪热郁蒸:清肝泄热、化湿和营-龙胆泻肝汤十、血证:鼻(玉龙归山),齿(清水),咳(百泻桑),吐(泻龙归),便(黄弟归),尿(小白要归),紫斑(十茜归)1.鼻出血1)邪热犯肺:清热泄肺、凉血止血-桑菊饮2)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凉血止血-玉女煎3)肝火上炎:清肝泻火、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4)气血亏虚:补气摄血-归脾汤2.咳血1)燥热伤肺: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桑杏汤2)肝火犯肺:清肝泻肺、凉血止血-泻白散合黛蛤散3)阴虚肺热:滋阴润肺、宁络止血-百合固金丸3.吐血1)胃热壅盛: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泻心汤合十灰散2)肝火犯胃:泻肝清胃、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3)气虚血溢:益气、健脾、摄血-归脾汤4.便血1)肠道湿热:清化湿热、凉血止血-地榆散2)气虚不摄:益气摄血-归脾汤3)脾胃虚寒:健脾温中、养血止血-黄土汤5.尿血1)下焦热盛: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小蓟饮子2)肾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3)脾不统血:补脾摄血-归脾汤4)肾气不固: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无比山药丸十一、心悸:悸怯定志虚归脾,阴天阳桂凌苓桂,淤桃痰火黄连温。
1)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2)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3)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甘龙牡汤4)水饮凌心:振奋心阳、化气利水-苓桂术甘汤5)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或朱砂安神丸6)心血瘀阻: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十二、胸痹:胸痹淤血浊括夏,寒枳滞柴气生脉,1)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血府逐瘀汤2)痰浊壅塞:通阳泻浊、豁痰开结-瓜萎薤白半夏汤3)阴寒凝滞:辛温通阳、开痹散寒-瓜蒌薤白白酒汤4)心肾阴虚:滋阴益肾、养心安神-左归饮5)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6)阳气虚哀: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参附汤合右归饮十三、不寐:不寐郁龙痰热温,食保虚火黄阿汤,心肾不交六交泰,心胆安神心脾归。
1.实证1)肝郁化火:清肝泻热、佐以安神-龙胆泻肝汤2)痰热内扰:化痰清热、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2.虚证1)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养心安神-黄莲阿胶汤、六味地黄丸2)心脾两虚:补益心脾、养心安神-归脾汤3)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十四、厥证,厥实气五虚四物,血实通淤虚人参,痰厥导痰食保神。
1.气厥1)实证:顺气开郁-五磨饮子2)虚证:补气回阳-四味回阳饮2.血厥1)实证:活血顺气-通瘀煎2)虚证:补养气血-独参汤3.食厥和中消导-神术散合保和丸4.痰厥:行气豁痰-导痰汤十五、郁证:郁肝柴火丹逍遥,气滞痰郁半夏厚,心神失养甘麦汤,心脾归阴火地黄1.实证1)肝气郁结: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柴胡疏肝散2)气郁化火:清肝泻火、疏肝解郁和胃-丹栀逍遥散3)痰气郁结:行气开郁、化痰散结-半夏厚朴汤2.虚证1)心神惑乱:养心安神、甘润缓急-甘麦大枣汤2)心脾两虚:健脾养心、益气补血-归脾汤3)阴虚火旺:滋阴清热、补益肝肾-滋水清肝饮十六、癫狂,癫狂结痰脾养心,火铁阴二淤梦狂1.癫证1)痰气郁结:理气解郁、化痰开窍-顺气导痰汤2)心脾两虚:健脾养心、益气安神-养心汤2.狂证1)痰火上扰:镇心涤痰、泻肝清火-生铁落饮2)火盛伤阴:滋阴降火、安神定志-二阴煎十七、痫证:风定痰涤淤通窍,心脾六归肾左天。
1)风痰闭阻:涤痰熄风、开窍定痫-定痫丸2)痰火内盛:清汗泻火、化痰开窍-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3)心肾亏虚:补益心肾、健脾化痰-大补元煎、六君子汤十八、胃痛:胃寒良食保滞柴,瘀失虚寒黄建中,湿热清中阴虚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