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考试知识点_7物质代谢
生物化学 第七章 糖类与糖类代谢
![生物化学 第七章 糖类与糖类代谢](https://img.taocdn.com/s3/m/2a41eb34b90d6c85ec3ac653.png)
β -淀粉酶
两种淀粉酶性质的比较
α-淀粉酶 不耐酸,pH3时失活 耐高温,70C时15分 钟仍保持活性 广泛分布于动植物和 微生物中。 -淀粉酶 耐酸,pH3时仍保持活性 不耐高温,70C15分钟 失活 主要存在植物体中
3、R-酶(脱支酶)
水解α-1,6糖苷键,将α及β-淀粉酶作用于 支链淀粉最后留下的极限糊精的分支点或支链淀粉 分子外围分支点水解,产生短的只含α-1,4糖苷 键的糊精,使之可进一步被淀粉酶降解。
ATP CH2 OH H O H OH H OH OH H OH 葡萄糖
CH2 O H OH
1,6-二磷酸果糖
(
2)第二阶段:1, 6-二磷酸果糖 3-磷酸甘油醛
CH2OPO3H2 C O 96%
H2O3PO
CH2 O H OH
CH2OPO3H2 OH OH H 醛缩酶
CH2OH 磷酸二羟丙酮
第二节
双糖和多糖的酶促降解
一、双糖的酶促降解
二、多糖的酶促降解
一、双糖的酶促降解
蔗糖+H2O 蔗糖+UDP
蔗糖酶
蔗糖合酶
葡萄糖+果糖 果糖+UDPG
2 葡萄糖
麦芽糖+H2O
-乳糖 +H2O
麦芽糖酶
β-半乳糖苷酶
葡萄糖+半乳糖
二、多糖的酶促降解
淀粉的酶促降解 糖原的酶促降解
(一)、淀粉的酶促降解
1、磷酸化酶
催化淀粉非还原末端的葡萄糖残基转移给P,生成G-1-P, 同时产生一个新的非还原末端,重复上述过程。 直链淀粉
支链淀粉
G-1-P
G-1-P + 磷酸化酶极限糊精
生物化学三大物质代谢
![生物化学三大物质代谢](https://img.taocdn.com/s3/m/44fe96e57e21af45b207a842.png)
[RNA] : 一 条 多 核 苷 酸 链 , 局 布 形 成 双 链 碱 基互补结构,进而生成双螺旋。
种类:
rRNA:由大、小亚基组成,参与蛋白质合成 (真核、原核)区别。
mRNA:5’帽(m7GpppNm),3’PolyA编码区 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三个碱基为一组构成1个 aa的密码。
2 .掌握蛋白质元素组成特点;多肽链基本组成单位-L-α氨基酸;组成蛋白质常见的氨基酸的缩写符号
组成蛋白质的主要元素:
碳(50%-55%)、氢(6%-8%)、氧(19%-24%)氮(13% -19%)。其中各种蛋白质的含氮量极为相近,平均约占 16%。
氨基酸缩写符号:略
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①PI,两性解离 概念: ②紫外吸收:280nm(色、苯、酪) ③颜色反应、“茚三酮”570nm
核糖核酸酶),如蛋白质变性时,空间结构 破坏,功能↓。
5.蛋白质理化性质 (1)两性解离与PI (2)高分子沉淀:蛋白质在溶液中析出的现象 →沉淀。(盐析等) (3)变性:因理化因素、空间结构的破坏,理 化性质改变,功能消失。a.可逆变性;b.不可逆变 性。
(4)凝固:变性蛋白质再加温,使其在强酸, 强碱中均不溶。
一、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酶
二、物质代谢 糖代谢 脂代谢-磷脂、胆固醇及脂蛋白 氧化磷酸化 氨基酸代谢 核苷酸代谢 物质代谢与调节(本科需读教材 第十五章细胞信息转导)
三、遗传信息传递 DNA生物合成 RNA生物合成 蛋白质生物合成 基因表达调控
四、器官和组织生物化学 血液生化 肝的生化
第一章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
大纲要求:
1.蛋白质对生命的重要性, 20种氨基酸的化学结构和 分类
生物化学习题-第七章:糖代谢
![生物化学习题-第七章:糖代谢](https://img.taocdn.com/s3/m/50a3f3126edb6f1aff001f94.png)
第七章糖代谢一、知识要点(一)糖酵解途径:糖酵解途径中,葡萄糖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经10步反应降解为2分子丙酮酸,同时产生2分子NADH+H+和2分子ATP。
主要步骤为(1)葡萄糖磷酸化形成二磷酸果糖;(2)二磷酸果糖分解成为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二者可以互变;(3)磷酸甘油醛脱去2H及磷酸变成丙酮酸,脱去的2H 被NAD+所接受,形成2分子NADH+H+。
(二)丙酮酸的去路:(1)有氧条件下,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转变为乙酰辅酶A,同时产生1分子NADH+H+。
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最后氧化为CO2和H2O。
(2)在厌氧条件下,可生成乳酸和乙醇。
同时NAD+得到再生,使酵解过程持续进行。
(三)三羧酸循环:在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的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进入三羧酸循环。
柠檬酸经脱水、加水转变成异柠檬酸,异柠檬酸经过连续两次脱羧和脱氢生成琥珀酰CoA;琥珀酰CoA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1分子GTP和琥珀酸;琥珀酸脱氢,加水及再脱氢作用依次变成延胡索酸、苹果酸和循环开始的草酰乙酸。
三羧酸循环每进行一次释放2分子CO2,产生3分子NADH+H+,和一分子FADH2。
(四)磷酸戊糖途径:在胞质中,磷酸葡萄糖进入磷酸戊糖代谢途径,经过氧化阶段和非氧化阶段的一系列酶促反应,被氧化分解成CO2,同时产生NADPH + H+。
其主要过程是G-6-P脱氢生成6-磷酸葡萄糖酸,再脱氢脱羧生成核酮糖-5-磷酸。
6分子核酮糖-5-磷酸经转酮反应和转醛反应生成5分子6-磷酸葡萄糖。
中间产物甘油醛-3-磷酸,果糖-6-磷酸与糖酵解相衔接;核糖-5-磷酸是合成核酸的原料,4-磷酸赤藓糖参与芳香族氨基酸的合成;NADPH+H+提供各种合成代谢所需要的还原力。
(五)糖异生作用:非糖物质如丙酮酸,草酰乙酸和乳酸等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合成糖的过程,称为糖异生作用。
糖异生作用不是糖酵解的逆反应,因为要克服糖酵解的三个不可逆反应,且反应过程是在线粒体和细胞液中进行的。
生物化学考试题库10
![生物化学考试题库10](https://img.taocdn.com/s3/m/35306fdc49649b6648d747c7.png)
A型题1. 下列描述体内物质代谢的特点,哪项是错误的?╳正确答案:BA. 物质的代谢速度和方向决定于生理状态的需要B. 进人人体的能源物质超过需要,即被氧化分解C. 体内各种物质的分解、合成和转变维持着动态平衡D. 各种物质在代谢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的E. 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在体内共同参与代谢2. 关于糖、脂、氨基酸代谢错误的是╳正确答案:EA. 三羧酸循环是糖、脂、氨基酸分解代谢的最终途径B. 乙酰CoA是糖、脂、氨基酸分解代谢共同的中间代谢物C. 当摄人糖量超过体内消耗时,多余的糖可转变为脂肪D. 糖、脂不能转变为蛋白质E. 当摄人大量脂类物质时,脂类可大量异生为糖3. 关于变构效应剂与酶结合的叙述正确的是╳正确答案:EA. 与酶活性中心催化基团结合B. 通过共价键与酶结合C. 与酶活性中心外任何部位结合D. 与酶活性中心底物结合部位结合E. 与调节亚基或调节部位结合4. 饥饿可使肝内哪一条代谢途径增强?╳正确答案:CA. 糖酵解途径B. 糖原合成C. 糖异生D. 脂肪合成E. 磷酸戊糖途径5. 胞浆内不能进行下列哪一代谢途径?╳正确答案:CA. 脂肪酸合成B. 糖原合成与分解C. 脂肪酸β一氧化D. 磷酸戊糖途径E. 糖酵解6. 磷酸二羟丙酮是哪两种代谢之间的交叉点?╳正确答案:EA. 糖-胆固醇B. 糖-脂肪酸C. 糖-核酸D. 糖-氨基酸E. 糖-甘油7. 长期饥饿时大脑的能量来源主要是╳正确答案:EA. 甘油B. 葡萄糖C. 糖原D. 氨基酸E. 酮体8. 人体活动主要的直接供能物质是╳正确答案:DA. 磷酸肌酸B. 葡萄糖C. GTPD. ATPE. 脂肪酸9. 作用于细胞内受体的激素是╳正确答案:EA. 肽类激素B. 生长因子C. 儿茶酚胺类激素D. 蛋白类激素E. 类固醇激素10. 关于酶的化学修饰,错误的是╳正确答案:BA. 催化互变的酶受激素等因素的控制B. 一般不需消耗能量C. 活性和非活性两种形式在不同酶催化下可以互变D. 一般都有活性和非活性两种形式E. 化学修饰的方式多为肽链的磷酸化和脱磷酸11. 酶化学修饰调节的主要方式是╳正确答案:AA. 磷酸化与去磷酸B. 酶蛋白的合成与降解C. 甲基化与去甲基D. 乙酰化与去乙酰化E. 聚合与解聚12. 当肝细胞内A TP供应充分时,下列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正确答案:DA. 糖异生增强B. 磷酸果糖激酶活性受抑制C. 丙酮酸激酶被抑制D. 丙酮酸羧化酶活性受抑制E. 三羟酸循环减慢13. 在胞浆内进行的是╳正确答案:BA. 三羧酸循环B. 脂酸合成C. 脂酸β氧化D. 氧化磷酸化E. 丙酮酸羧化14. 饥饿时体内的代谢变化哪一项是错误的?╳正确答案:CA. 糖异生加强B. 脂肪动员加强C. 胰岛素分泌增加D. 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E. 酮体生成增加15. 关于关键酶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正确答案:EA. 关键酶常催化单向反应或非平衡反应B. 受激素调节的酶常是关键酶C. 关键酶常位于代谢途径的第一步反应D. 关键酶常是变构酶E. 关键酶在代谢途径中活性最高,所以才对整个代谢途径的流量起决定作用16. 关于机体各器官物质代谢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正确答案:AA. 肝脏是体内能进行糖异生的唯一器官B. 心脏对葡萄糖的分解以有氧氧化为主C. 红细胞所需能量主要来自葡萄糖酵解途径D. 通常情况下大脑主要以葡萄糖供能E. 肝脏是机体物质代谢的枢纽17. 关于变构调节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正确答案:CA. 变构剂通常与酶活性中心以外的某一特定部位结合B. 变构酶常由二个以上亚基组成C. 变构调节具有放大效应D. 变构调节剂常是些小分子代谢物E. 代谢途径的终产物通常是该途径起始反应酶的变构抑制剂18. 关于酶含量的调节哪一项是错误的?╳正确答案:BA. 酶含量调节属细胞水平的调节B. 酶含量调节属快速调节C. 底物常可诱导酶的合成D. 产物常阻遏酶的合成E. 激素或药物也可诱导某些酶的合成19. 作用于膜受体的激素是╳正确答案:AA. 肾上腺素B. 孕激素C. 雌激素D. 甲状腺素E. 醛固酮20. 应激状态下血中物质改变哪一项是错误的?╳正确答案:DA. 肾上腺素增加B. 氨基酸增加C. 胰高血糖素增加D. 胰岛素增加E. 葡萄糖增加21. 下列关于酶的化学修饰调节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正确答案:DA. 有放大效应B. 是一种酶促反应C. 使酶活性改变D. 与酶的空间结构的改变无关E. 引起酶蛋白发生共价变化22. 下列关于糖脂代谢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正确答案:EA. 脂肪分解代谢的顺利进行有赖于糖代谢的正常进行B. 脂酸合成所需的NADPH主要来自磷酸戊糖途径C. 甘油可异生成糖D. 糖分解产生的乙酰CoA可作为脂酸合成的原料E. 脂酸分解产生的乙酸CoA可经三羧酸循环异生成糖23. 在线粒体内所进行的代谢过程是╳正确答案:EA. 蛋白质的合成B. 糖原的合成C. 糖异生D. 软脂酸的合成E. 脂酸β氧化X型题24. 细胞水平的调节有哪几种方式?╳正确答案:ABCDA. 同工酶调节B. 酶变构调节C. 酶的化学修饰D. 酶量调节E. 通过膜受体调节25. 能在线粒体中进行的代谢过程有╳正确答案:CDEA. 脂肪酸合成B. 胆固醇合成C. 氧化磷酸化D. 三羧酸循环E. 脂肪酸β-氧化26. 既涉及胞液又涉及线粒体的代谢有╳正确答案:BCDEA. 胆汁酸合成B. 糖异生C. 尿素和合成D. 葡萄糖转变为脂肪E. 血红素合成27. 饥饿时体内的代谢可能发生下列变化╳正确答案:ABCDA. 血中游离脂肪酸↑B. 血酮体↑C. 糖异生↑D. 脂肪分解↑E. 糖原合成↑28. 变构调节的特点是╳正确答案:ABCDA. 变构酶常是该代谢途径的限速酶B. 使酶蛋白构象发生改变,从而改变酶活性C. 酶分子多有调节亚基和催化亚基D. 变构剂与酶分子上的非催化部位结合E. 变构调节都产生正效应,即加快反应速度。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脂类代谢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脂类代谢](https://img.taocdn.com/s3/m/18ceab0b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43.png)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脂类代谢脂类代谢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类脂A. 三酰甘油B. 卵磷脂C. 糖脂D. 胆固醇E. 脑磷脂2.下列生化反应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的是A. 脂肪酸合成B. 脂肪酸 -氧化C. 三酰甘油合成D. 甘油磷脂合成E. 胆固醇合成3. 三酰甘油的主要功能是A. 是构成生物膜的成分B. 是体液的主要成分C. 储能供能D. 是构成神经组织的成分E. 是遗传物质4.下列哪种化合物不是血脂的主要成分A. 三酰甘油B. 磷脂C. 游离脂肪酸D. 糖脂E. 胆固醇5. 下列哪种物质与脂类的消化吸收无关A. 胆汁酸盐B. 胰脂酶C. 胆固醇酯酶D. 脂蛋白脂酶E. 磷脂酶6.下列有关类脂生理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是体内理想的供能和储能物质B. 保持体温C. 保护和固定重要脏器D. 是构成机体各种生物膜的重要成分E. 协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运输和储存7. 血浆中脂类物质的运输形式是A. 球蛋白B. 脂蛋白C. 糖蛋白D. 核蛋白E. 血红蛋白8.催化体内储存的三酰甘油水解的脂肪酶是A. 激素敏感性脂肪酶B. 脂蛋白脂肪酶C. 肝脂肪酶D. 胰脂酶E. 磷脂酶9. 能促进脂肪动员的激素有A. 肾上腺素B. 胰高血糖素C. 生长素D. 去甲肾上腺素E. 以上都是10.下列具有抗脂解作用的激素是A. 肾上腺素B. 胰高血糖素C. 生长素D. 胰岛素E. 去甲肾上腺素11.下列属于必需脂肪酸的是A. 软脂酸B. 油酸C. 亚油酸D. 二十碳脂肪酸E. 硬脂酸12.同量的下列物质在体内经彻底氧化后,释放能量最多的是A. 葡萄糖B. 糖原C. 蛋白质D. 脂肪E. 胆固醇13. 乳糜微粒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A. 磷脂B. 胆固醇C. 蛋白质D. 三酰甘油E. 游离脂肪酸14.脂肪酸在血中运输的方式是A. 直接由血液运输B. 与清蛋白结合运输C. 与α-球蛋白结合运输D. 与β-球蛋白结合运输E. 与载脂蛋白结合运输15. 血脂的去路不包括A. 氧化分解供能B. 转化为胆色素C. 进入脂库储存D. 构成生物膜E. 转变成其它物质16. 下列哪一种酶是脂肪酸β-氧化的限速酶A. 脂酰辅酶A合成酶B. 肉碱脂酰转移酶IC. 肉碱脂酰转移酶ⅡD. 脂酰辅酶A脱氢酶E. 水化酶17.下列哪一种组织中缺乏高活性的甘油激酶,不能很好地利用甘油A. 肝B. 心C. 肾D. 肠E. 脂肪组织18.脂肪动员的限速酶是A. 单酰甘油脂肪酶B. 二酰甘油脂肪酶C. 脂蛋白脂肪酶D. 组织脂肪酶E. 三酰甘油脂肪酶19. 脂肪酸β-氧化包括连续四步反应,其反应顺序是A. 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B. 加水、脱氢、再脱氢、硫解C. 硫解、脱氢、加水、再脱氢D. 加水、脱氢、硫解、再脱氢E. 硫解、加水、脱氢、再脱氢20. 下列与脂肪酸β氧化无关的酶是A. 脂酰CoA脱氢酶B. β-羟脂酰CoA脱氢酶C. β-酮脂酰CoA硫解酶D. 烯脂酰CoA水化酶E. β-酮脂酰CoA转移酶21.下列脱氢酶不以FAD为辅助因子的是A. 脂酰CoA脱氢酶B. β-羟脂酰CoA脱氢酶C. 线粒体内膜甘油-3-磷酸脱氢酶D. 琥珀酸脱氢酶E. 二氢硫辛酸脱氢酶22.乙酰CoA不能由下列哪种物质生成A. 葡萄糖B. 脂肪酸C. 酮体D.糖原E.胆固醇23.下列与脂肪酸氧化无关的物质是A. 肉碱B. CoASHC. NAD+D. FADE. NADP+24.三酰甘油的合成与下列哪种物质无关A. 脂酰CoAB. 甘油-3-磷酸C. 二酰甘油D. CDP-二酰甘油E. 磷脂酸25.在肝脏中生成乙酸乙酸的直接前体是A. 乙酰乙酰CoAB. β-羟丁酸C. HMG-CoAD. β-羟丁酰CoAE. 甲羟戊酸26.下列关于酮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B. 酮体是脂肪酸在肝中氧化分解的正常中间产物C. 饥饿时可引起血酮体升高D. 低糖高脂饮食时酮体生成减少E. 酮体可以随尿液排出体外27.合成脂肪酸时乙酰CoA的来源是由A. 在细胞质中合成后直接提供B. 在细胞质中合成后以乙酰肉碱的形式提供C. 在线粒体中合成后以乙酰CoA的形式转运到细胞质D. 在线粒体中合成后由肉碱携带转运到细胞质E. 在线粒体中合成后转化为柠檬酸形式而转运到细胞质28.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辅酶是A. TPPB. NAD+C. NADP+D. 生物素E. 磷酸吡哆醛29.1分子硬脂酰辅酶A经1次β氧化后,其产物(除16碳脂酰辅酶A外的其他产物)彻底氧化可净生成多少分子ATP ?A. 5分子B. 9分子C. 12分子D. 15分子E. 17分子30.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是A. HMG-CoA还原酶B. HMG-CoA合成酶C. 乙酰乙酸硫激酶D. 乙酰乙酰CoA硫解酶E. HMG-CoA裂解酶31.下列化合物中,以胆固醇为前体的是A. 维生素AB. 维生素EC. 维生素D3D. 维生素KE. 维生素C32.下列化合物中,不以胆固醇为合成原料的是A. 皮质醇B. 雌二醇C. 胆汁酸D. 胆红素E. 维生素D333. 下列化合物中,可转化成胆汁酸的是A. 胆红素B. 胆固醇C. 类固醇激素D. 维生素DE. 磷脂34. 1分子软脂酸彻底氧化分解,净产生多少分子ATP?A. 127B. 128C. 129D. 130E. 131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化合物中,参与脂肪酸活化是A. 脂酰辅酶A合成酶B. 乙酰辅酶A 羧化酶C. ATPD. NAD+E. 生物素2. 下列哪些血浆脂蛋白,其主要功能是运输胆固醇?A. CMB. VLDLC. LDLD. HDLE. IDL3. 脂肪酸β-氧化所需的受氢体包括A. FMNB. FADC. NAD+D. NADP+E. CoASH4. 酮体和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相同物质及酶是A. 乙酰CoAB. HMG-CoAC. HMG-CoA合成酶D. 乙酰CoA羧化酶E. HMG-CoA还原酶5. 与胆固醇酯化有关的酶是A. 脂酰辅酶A合成酶B. 磷脂酰胆碱胆固醇酰基转移酶C. 肉碱酰基转移酶D. 脂酰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E. 脂酰辅酶A脱氢酶6. 参与三酰甘油合成的物质是A. 脂酰辅酶AB. 磷酸C. 甘油-3-磷酸D. 胆碱E. 肌醇7. 下列有对应关系的脂蛋白是A. HDLB. VLDLC. CMD. α-脂蛋白E. β-脂蛋白8. 与胆固醇合成有关的亚细胞部位是A. 细胞质B. 线粒体C. 内质网D. 高尔基体E. 溶酶体9. 肝外组织能够利用酮体,是由于具有下列酶A. 乙酰乙酸硫激酶B. 脂肪酸硫激酶C. 琥珀酰CoA转硫酶D. HMG-CoA合成酶E. HMG-CoA裂解酶10. 下列因素与脂类物质消化吸收有关A. 脂蛋白脂酶B. 激素敏感性脂酶C. 胰脂酶D. 胆红素E. 胆汁酸11.甘油激酶在下列哪些组织细胞中活性较低A. 肝B. 肾C. 骨骼肌D. 肠E. 脂肪组织12. 以乙酰CoA为原料的合成途径有A. 脂肪酸合成B. 糖原合成C. 酮体合成D. 胆固醇合成E. 核酸合成13. 胆固醇可转化为A. 胆汁酸B. 雌二醇C. 糖皮质激素D. 维生素D3E. 睾酮14. 与脂肪酸氧化有关的维生素是A. 维生素PPB. 泛酸C. 维生素B2D. 生物素E. 维生素B615. 下列哪些因素易导致血中酮体水平增高A. 糖尿病B. 饮酒过多C. 高脂低糖饮食D. 高糖低脂饮食E. 长期饥饿16. 参与脂肪酸合成的物质有A. 乙酰CoAB. NADPH+H+C. NADH+H+D. ATPE. 生物素17. 能产生乙酰CoA的物质是A. 脂肪酸B. 葡萄糖C. 胆固醇D. 甘油E. 酮体18. 脂肪酸的氧化分解过程包括下列步骤A. 脂肪酸的活化B. 脂酰CoA进入线粒体C. -氧化D. 乙酰CoA羧化E. 乙酰CoA的彻底氧化19. 下列哪些血浆脂蛋白增高可引起高脂蛋白血症A. CMB. VLDLC. LDLD. HDLE. FFA20.导致肥胖发生的因素包括A. 营养过剩B. 活动过少C. 瘦素抵抗D. 内分泌失调E. 中枢神经系统异常21. 能激活三酰甘油脂肪酶的激素有A. 去甲肾上腺素B. 肾上腺素C. 胰岛素D. 胰高血糖素E. 生长素22. 1分子乙酰乙酸彻底氧化分解,可以产生多少分子ATP?A. 20B. 22C. 24D.26E.2823. 1分子乙酰乙酸彻底氧化分解,可以产生多少分子ATP?A. 21B. 23C. 25D.27E.29二、填空题1.血脂的运输形式是____,电泳法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等四种类型。
《生物化学》-物质代谢的调节与控制
![《生物化学》-物质代谢的调节与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27f8f77bcc22bcd127ff0c03.png)
1.酶量调节机理
酶量调节的两种基本调节机制是诱导和阻遏
诱导:一些分解代谢的酶类只在有关的底物或底物 类似物存在时才被诱导合成。依赖于诱导物才能合 成的酶称为诱导酶。
阻遏:对于合成代谢的酶类,在产物或产物类似物 足够量存在时,其合成被阻遏。(反馈阻遏)
共价修饰调节是酶蛋白中的活性基团(-OH、SH、-COOH、-NH2)在其他酶的作用下发生共价 修饰,从而改变酶的活性。
共价修饰调节具有级联放大作用,效率高。
(三)酶量变化对代谢的调节(基因表达的调节控制)
细胞内酶浓度的改变也可以改变代谢速度。
主要是通过调节酶蛋白的合成过程实现的。 (1)活化基因则合成相应的酶,酶量增加; (2)钝化基因则停止酶的合成,酶量降低。
柠檬酸
+
–
乙酰辅酶A羧化酶 6-磷酸果糖激酶
促进脂酸的合成 抑制糖的氧化
2.共价修饰调节
(1)有些酶,在其它酶的催化下,其分子结构中的某 些基团,如:Ser、Thr或Tyr 的-OH 基,能与特殊的 化学基团,如ATP分子上脱下的磷酸基或腺苷酰基 (AMP),共价结合或解离,从而使酶分子活性形式发生 改变。这种修饰作用称为共价修饰调节。这种被修饰 的酶称为共价调节酶。
葡萄糖
分解代 谢产物
变构调节的生理意义
① 代谢终产物反馈抑制 (feedback inhibition) 反应途径中的酶,使代谢物不致生成过多。
乙酰CoA
丙二酰CoA
乙酰CoA羧化酶
长链脂酰CoA
②变构调节使能量得以有效利用,不致浪费。
G-6-P
+
–
糖原合酶
糖原磷酸化酶
生物化学第七章脂类代谢
![生物化学第七章脂类代谢](https://img.taocdn.com/s3/m/03c0af3a10661ed9ad51f3fe.png)
软脂酸合成的总反应式:
乙酰CoA + 7丙二酸单酰CoA + 14NADPH+H+
脂肪酸合成酶系 软脂酸(16C)+14 NADP++8HSCoA+7CO2+6H2O
软 脂 酸 的 合 成 总 图
目录
(四) 脂酸合成的调节
(1)代谢物的调节作用
乙酰CoA羧化酶的别构调节 抑制剂:软脂酰CoA及其他长链脂酰CoA
激活剂:柠檬酸、异柠檬酸
糖代谢加强,NADPH及乙酰CoA供应增 多,有利于脂酸的合成。 大量进食糖类能增强脂肪合成酶的活性从 而使脂肪合成增加。
(2)激素调节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 生长素 + 脂酸合成
﹣ 脂酸合成 ﹣ TG合成
乙酰CoA羧化酶的共价调节 胰高血糖素:激活PKA,使之磷酸化而失活 胰岛素:通过磷蛋白磷酸酶,使之去磷酸化 而复活
作用:转移羧基
(2)软脂酸合成 各种生物合成软脂酸的过程基本相似。 软脂酸的合成是一个重复加成过程,每 次延长2个碳原子。由脂酸合成酶系催化。
真核生物7种酶蛋白结构域(脂肪酰基转移酶、
丙二酰酰CoA酰基转移酶、β酮脂肪酰合成酶、β酮
脂肪酰还原酶、β羟脂酰基脱水酶、脂烯酰还原酶、
硫酯酶)和脂酰基载体蛋白(ACP)聚合在一条多肽
第 七 章
脂类代谢
Metabolism of Lipid
第一节 脂 类 的 概 述
一、脂类的概念:
脂类(lipids)是脂肪(fat)和类脂(lipoid)的总称。
脂肪(甘油三酯 triglyceride)
脂类 类脂 胆固醇(酯) cholesterol 磷脂 phospholipid
糖脂
脂类物质的基本构成: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物质代谢及其调节)单元测试与答案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物质代谢及其调节)单元测试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eeb202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5.png)
一、单选题1、糖类最主要的生理功能是()。
A.信息传递作用B.氧化供能C.免疫作用D.细胞膜组分正确答案:B2、下列参与糖代谢的酶中,哪种酶催化的反应是可逆的。
()A.糖原磷酸化酶B.磷酸甘油酸激酶C.己糖激酶D.柠檬酸合酶正确答案:B解析:糖酵解过程中的关键酶是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糖原分解过程中关键酶的是糖原磷酸化酶,糖异生过程中丙酮酸羧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果糖二磷酸酶-1和葡糖-6-磷酸酶催化的反应不可逆。
3、肝细胞内可以被丙氨酸抑制的是()。
A.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B.葡糖激酶C.磷酸果糖激酶-1D.丙酮酸激酶正确答案:D解析:在肝内丙氨酸对丙酮酸激酶有别构抑制作用。
4、糖异生过程的关键酶是()。
A.磷酸果糖激酶-1B.葡糖激酶C.丙酮酸羧化酶D.柠檬酸合酶正确答案:C5、在何种情况下脑组织主要利用酮体氧化供能。
()A.空腹B.长期饥饿C.饱食D.剧烈运动正确答案:B6、高胆固醇饮食可使()。
A.肝细胞内HMG-CoA合成酶活性降低B.肝细胞内HMG-CoA还原酶合成减少C.肝细胞内硫解酶活性降低D.小肠黏膜内HMG-CoA合成酶活性降低正确答案:B解析:饥饿与禁食可抑制肝合成胆固醇,而摄取高糖、高饱和脂肪酸膳食后,胆固醇合成增加;胆固醇合成增加及摄入过多胆固醇会抑制HMG-CoA还原酶基因转录,酶蛋白合成减少,活性降低。
7、下列脂蛋白形成障碍与脂肪肝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是()。
A.IDLB.LDLC.VLDLD.CM正确答案:C解析:①CM的功能是运输从食物中消化吸收的外源性甘油三酯及胆固醇。
②VLDL主要由肝细胞合成,主要功能是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
③LDL是由VLDL转变而来,它是转运肝合成的内源性胆固醇的主要形式。
④HDL参与胆固醇逆向转运,即将肝外组织细胞内的胆固醇,通过血液循环转运到肝,并转化为胆汁酸排出体外。
肝细胞不能形成VLDL时,其合成的甘油三酯聚集在干细胞质中,形成脂肪肝。
生物化学_第十章_物质代谢的调节
![生物化学_第十章_物质代谢的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907cc4a8dd3383c4bb4cd221.png)
细胞核:核酸合成
内质网:蛋白质合 成;磷脂合成
真核细胞主要代谢途径与酶的区域分布
代谢途径(酶或酶系) 细胞内分布 代谢途径(酶或酶系) 细胞内分布 糖酵解 三羧酸循环 磷酸戊糖途径 糖异生 糖原合成与分解 脂肪酸β氧化 脂肪酸合成 呼吸链 多种水解酶 磷脂合成 胞质 线粒体 胞质 胞质 胞质 线粒体 胞质 线粒体 溶酶体 内质网 氧化磷酸化(呼吸链) 线粒体 尿素合成 胞质、线粒体 蛋白质合成 内质网、胞质 DNA合成 细胞核 mRNA合成 细胞核 tRNA合成 核质 rRNA合成 核仁 血红素合成 胞质、线粒体 胆红素生成 微粒体、胞质 胆固醇合成 内质网、胞质
酮体 乳酸 游离脂酸 葡萄糖
• 以葡萄糖有氧氧化供能为主
(六)红细胞
•能量主要来自糖酵解
(七)肾脏
• 也可进行糖异生和生成酮体; • 肾髓质主要由糖酵解供能;肾皮质主要由脂酸、 酮体有氧氧化供能。
第 二 节 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
Metabolic Interrelationships
一、在能量代谢上的相互联系
酶的隔离分布的意义 —— 避免了各种代谢途径互相干扰,而且有利于它们协调 地发挥作用。
(二)细胞内物质代谢调节的基本方式
在一个代谢途径中,其速率和方向不完全由途径的所 有酶决定和调节,而是由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具有调节作用
的酶所决定,这些酶称为调节酶(regulatory enzymes)、
关键酶(key enzymes)。或限速酶(rate-limiting enzyme)。由此酶催化的反应称为限速反应。限速酶活性 改变不但可以影响整个酶体系催化反应的总速率,甚至还 可以改变代谢反应的方向。
调节或细胞水平代谢调节。
高等生物 —— 三级水平代谢调节
生物化学试题含答案
![生物化学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f9de1a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da.png)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7〕第七章氨基酸代谢【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氮平衡2.必需氨基酸3.蛋白质互补作用4.内肽酶5.外肽酶6.蛋白质腐败作用7.转氨基作用8.氧化脱氨基作用 9.联合脱氨基作用 10.多胺 11.一碳单位 12.PAPS 13. SAM二、填空题14.氮平衡有三种,分别是氮的总平衡、____、____ ,当摄入氮<排出氮时称____。
15.正常成人每日最低分解蛋白质____克,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日蛋白质需要量为____克。
16.必需氨基酸有8种,分别是苏氨酸、亮氨酸、赖氨酸、____、 ____ 、 ____ 、_____、____。
17.胰腺分泌的外肽酶有____、____,内肽酶有胰蛋白酶、____和____。
18.氨基酸吸收载体有四种,吸收赖氨酸的载体应是____ ,吸收脯氨酸的载体是____。
19.假神经递质是指____和____,它们的化学结构与____相似。
20.氨基酸代谢去路有合成蛋白质、____、____、____,其中____ 是氨基酸的主要分解代谢去路。
21.肝脏中活性最高的转氨酶是____,心肌中活性最高的转氨酶是____。
22.L-谷氨酸脱氢酶的辅酶是____或____,ADP和GTP是此酶的变构激活剂,____ 和____是此酶的变构抑制剂。
23.生酮氨基酸有____和____。
24.氨的来源有____、____、____,其中____是氨的主要来源。
25.氨的转运有两种方式,分别是____、____,在肌肉和肝脏之间转运氨的方式是____。
26.鸟氨酸循环又称____或____。
28.γ-氨基丁酸是由____脱羧基生成,其作用是____。
27.尿素分子中碳元素来自____,氮元素来自____和____,每生成1 分子尿素消耗____个高能磷酸键。
29.一碳单位包括甲基、____、____、____、____,其代谢的载体或辅酶是____。
30.可产生一碳单位的氨基酸有____、____、____、____。
基础生物化学试题(第七章-氨基酸代谢)选择题(含答案)
![基础生物化学试题(第七章-氨基酸代谢)选择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02bddd680203d8cf2f243c.png)
《基础生物化学》试题第七章氨基酸代谢单选题1.生物体内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为:[1分]A氧化脱氨基B转氨基C联合脱氨基D直接脱氨基参考答案:C2.成人体内氨的最主要代谢去路为:[1分]A合成非必需氨基酸B合成必需氨基酸C合成NH4+随尿排出D合成尿素参考答案:D3.转氨酶的辅酶组分含有:[1分]A泛酸B吡哆醛(或吡哆胺)C尼克酸D核黄素参考答案:B4.GPT(ALT)活性最高的组织是:[1分]A心肌B脑C骨骼肌D肝参考答案:D5.嘌呤核苷酸循环脱氨基作用主要在哪些组织中进行?[1分]A肝B肾C脑D肌肉参考答案:D6.嘌呤核苷酸循环中由IMP生成AMP时,氨基来自:[1分]A天冬氨酸的α-氨基B氨基甲酰磷酸C谷氨酸的α-氨基D谷氨酰胺的酰胺基参考答案:A7.在尿素合成过程中,下列哪步反应需要ATP?[1分]A鸟氨酸+氨基甲酰磷酸→瓜氨酸+磷酸B瓜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代琥珀酸C 精氨酸代琥珀酸→精氨酸+延胡素酸D精氨酸→鸟氨酸+尿素参考答案:B8.鸟氨酸循环的限速酶是:[1分]A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IB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C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D精氨酸代琥珀酸裂解酶参考答案:C9.氨中毒的根本原因是:[1分]A肠道吸收氨过量B氨基酸在体内分解代谢增强C肾功能衰竭排出障碍D肝功能损伤,不能合成尿素参考答案:D10.体内转运一碳单位的载体是:[1分]A叶酸B维生素B12C硫胺素D四氢叶酸参考答案:D11.下列哪一种化合物不能由酪氨酸合成?[1分]A甲状腺素B肾上腺素C多巴胺D苯丙氨酸参考答案:D12.下列哪一种氨基酸是生酮兼生糖氨基酸?[1分]A丙氨酸B苯丙氨酸C丝氨酸D羟脯氨酸参考答案:B13.鸟氨酸循环中,合成尿素的第二分子氨来源于:[1分]A游离氨B谷氨酰胺C天冬酰胺D天冬氨酸参考答案:D14.下列中心哪一种物质是体内氨的储存及运输形式?[1分]A谷氨酸B酪氨酸C谷氨酰胺D谷胱甘肽参考答案:C15.转氨酶的辅酶为:[1分]ANAD+BNADP+CFADD磷酸吡哆醛参考答案:D16.氨的主要代谢去路是:[1分]A合成尿素B合成谷氨酰胺C合成丙氨酸D合成核苷酸参考答案:A17.合成尿素的器官是:[1分]A肝脏B肾脏C肌肉D心脏参考答案:A18.有关鸟氨酸循环,下列说法哪一个是错误的:[1分]A循环作用部位是肝脏线粒体B氨基甲酰磷酸合成所需的酶存在于肝脏线粒体C 尿素由精氨酸水解而得D每合成一摩尔尿素需消耗四摩尔ATP参考答案:A19.肾脏中产生的氨主要由下列反应产生:[1分]A胺的氧化B氨基酸嘌呤核苷酸循环脱氨C尿素分解D谷氨酰胺水解参考答案:D20.参与尿素循环的氨基酸是:[1分]A蛋氨酸B鸟氨酸C脯氨酸D丝氨酸参考答案:B21.一碳单位的载体是:[1分]A二氢叶酸B四氢叶酸C生物素D焦磷酸硫胺素参考答案:B22.甲基的直接供体是:[1分]A蛋氨酸BS-腺苷蛋氨酸C半胱氨酸D牛磺素参考答案:B23.在鸟氨酸循环中,尿素由下列哪种物质水解而得:[1分]A鸟氨酸B半胱氨酸C精氨酸D瓜氨酸参考答案:C24.血氨的主要来源:[1分]A氨基酸脱氨基作用B氨基酸在肠道细菌作用下分解产生C尿素在肠道细菌脲酶水解产生D肾小管谷氨酰胺的水解参考答案:A25.体内转运氨的形式有:[1分]A丙氨酸B谷氨酰胺C谷氨酸D谷氨酰胺和丙氨酸参考答案:B26.鸟氨酸循环的主要生理意义是:[1分]A把有毒的氨转变为无毒的尿素B合成非必需氨基酸C产生精氨酸的主要途径D 产生鸟氨酸的主要途径参考答案:A27.尿素循环与三羧酸循环是通过哪些中间产物的代谢联结起来:[1分]A天冬氨酸B草酰乙酸C天冬氨酸与延胡索酸D瓜氨酸参考答案:C28.尿素循环中,能自由通过线粒体膜的物质是:[1分]A氨基甲酰磷酸B鸟氨酸和瓜氨酸C精氨酸和延胡索酸D精氨酸代琥珀酸参考答案:B29.联合氧化脱氨基作用所需的酶有:[1分]A转氨酶和D-氨基酸氧化酶B转氨酶和L-谷氨酸脱氢酶C转氨酶和腺苷酸脱氨酶D腺苷酸脱氨酶和L-谷氨酸脱氢酶参考答案:B30.一碳单位由下列哪项提供:[1分]A色氨酸B甘氨酸C组氨酸D以上都是参考答案:D31.谷草转氨酶含量最高的器官是:[1分]A肝B心C肌肉D肾参考答案:B32.谷丙转氨酶活性最低的组织是:[1分]A肝B心C肌肉D血清参考答案:D33.不能脱下游离氨的氨基酸脱氨基方式是:[1分]A氧化脱氨基B转氨基C联合脱氨基D嘌呤核苷酸循环参考答案:B34.在氨基酸联合脱氨基作用中,作递氨体的物质是[1分]A丙酮B乙酰辅酶AC草酸Dα-酮戊二酸参考答案:D35.脱氨基后能产生草酰乙酸的氨基酸是[1分]A谷氨酸B琥珀酸C天冬酰胺D天冬氨酸参考答案:D36.经氧化脱氨基作用生成α-酮戊二酸的是[1分]A天冬氨酸B苏氨酸C亮氨酸D谷氨酸参考答案:D37.引起肝昏迷的主要原因是[1分]A肠道胺类物质增多B血氨增高使脑中谷氨酸下降C血中酪氨酸增多D血氨增高使肝合成尿素增多参考答案:B38.氨在肝细胞主要合成的物质是[1分]A氨基酸B尿素C谷氨酰氨D嘌呤碱参考答案:B39.下列循环可合成尿素的是()[1分]A鸟氨酸循环B丙氨酸-葡萄糖循环C三羧酸循环Dβ-氧化循环参考答案:A40.生物体内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也是体内合成非必需氨基酸的主要方式为()[1分]A氧化脱氨基B还原脱氨基C转氨基D联合脱氨基参考答案:C41.治疗巨幼红细胞贫血症,最有效的药物组合是()[1分]A叶酸和VB12B叶酸和VB6C叶酸和VCDVB12和VA参考答案:A42.生酮氨基酸降解后的产物,()。
07 生物化学习题与解析--氨基酸代谢
![07 生物化学习题与解析--氨基酸代谢](https://img.taocdn.com/s3/m/21f009cf58f5f61fb7366627.png)
氨基酸代谢一、选择题(一) A 型题1 .不出现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是A .半胱氨酸B .胱氨酸C .瓜氨酸D .精氨酸E .赖氨酸2 .肌肉中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是A .嘌呤核苷酸循环B .谷氨酸氧化脱氨基作用C .转氨基作用D .鸟氨酸循环E .转氨基与谷氨酸氧化脱氨基的联合3 .生物体内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是A .氧化脱氨基B .还原脱氨基C .直接脱氨基D .转氨基E .联合脱氨基4 .哺乳类动物体内氨的主要去路是A .渗入肠道B .在肝中合成尿素C .经肾泌氨随尿排出D .生成谷氨酰胺E .合成营养非必需氨基酸5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是指A .糖和蛋白质混合食用,以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B .脂肪和蛋白质混合食用,以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C .几种营养价值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以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D .糖、脂肪、蛋白质及维生素混合食用,以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E .用糖和脂肪代替蛋白质的作用6 .脑中氨的主要去路是A .扩散入血B .合成谷氨酰胺C .合成谷氨酸D .合成尿素E .合成嘌呤7 .丙氨酸 - 葡萄糖循环中产生的葡萄糖分子来自于A .肌肉内的谷氨酸B .肌肉内的α - 酮戊二酸C .丙氨酸D .肝细胞内的α - 酮戊二酸E .肝细胞内的谷氨酸8 .消耗性疾病恢复期的病人体内氮平衡的状态是A .摄入氮<排出氮B .摄入氮≤排出氮C .摄入氮>排出氮D .摄入氮≥排出氮E .摄入氮=排出氮9 .下列属于营养必需氨基酸的是A . LeuB . SerC . ProD . GluE . Ala10 .转氨酶的辅酶是A .维生素B 1 的磷酸酯 B .维生素 B 2 的磷酸酯C .维生素 B 12 的磷酸酯D .维生素 PP 的磷酸酯E .维生素 B 6 的磷酸酯11 .临床上对肝硬化伴有高血氨患者禁用碱性肥皂液灌肠,这是因为A .肥皂液使肠道 pH 值升高,促进氨的吸收B .可能导致碱中毒C .可能严重损伤肾功能D .可能严重损伤肝功能E .可能引起肠道功能紊乱12 .体内最重要的甲基直接供体是A . S- 腺苷甲硫氨酸B . N 5 - 甲基四氢叶酸C . N 5 , N 10 - 甲烯四氢叶酸D . N 5 , N 10 - 甲炔四氢叶酸E . N 10 - 甲酰四氢叶酸13 .磺胺类药物可干扰哪种物质的合成A .维生素B 12 B .吡哆醛C . CoAD .生物素E .叶酸14 .为胸腺嘧啶核苷酸的合成提供一碳单位的是A . N 5 - 甲基四氢叶酸B . N 5 , N 10 - 甲烯四氢叶酸C . N 5 , N 10 - 甲炔四氢叶酸D . N 5 - 亚氨甲基四氢叶酸E . N 10 - 甲酰四氢叶酸15 .体内合成儿茶酚胺的限速酶是A .酪氨酸酶B .酪氨酸羟化酶C .苯丙氨酸羟化酶D .色氨酸加氧酶E .以上都不是16 .苯丙酮酸尿症患者缺乏A .酪氨酸转氨酶B .苯丙氨酸羟化酶C .酪氨酸酶D .多巴脱羧酶E .酪氨酸羟化酶17 .牛磺酸是由下列哪种氨基酸转变而来的A .甲硫氨酸B .半胱氨酸C .苏氨酸D .甘氨酸E .谷氨酸18 .下列氨基酸经过转氨作用可生成草酰乙酸的是A .谷氨酸B .丙氨酸C .苏氨酸D .天冬氨酸E .脯氨酸19 .体内一碳单位的运载体是A .叶酸B .维生素 B 12C .四氢叶酸D .二氢叶酸E .生物素20 .下列哪种物质是体内硫酸基的提供者A . ATPB . NADP +C . PAPSD . MetE . GMP21 .人体内氨基酸代谢库中游离的氨基酸的主要去路是A .参与许多含氮物质的合成B .合成蛋白质C .脱去氨基生成相应的α - 酮酸D .合成胺类E .分解产生能量22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一碳单位A .- CH 3B .- CH 2 -C .- CH =D . CH 4E .- CHO23 .高氨血症导致脑功能障碍的生化机理是血氨增高可A .升高脑中的 pH 值B .直接抑制呼吸链C .抑制脑中酶的活性D .升高脑中尿素的浓度E .大量消耗脑内的α - 酮戊二酸24 .癌组织中含量较高的胺基物质是A .组胺B .色胺C .多胺D .酪胺E .酰胺25 .通过氨基酸脱羧基作用生成γ - 氨基丁酸的物质是A .丙酮酸B .谷氨酸C .天冬氨酸D .草酰乙酸E .α - 酮戊二酸26 .急性肝炎患者血清酶活性显著升高的是A . GOTB . GPTC . LDHD . CPS- ⅠE . CPS- Ⅱ27 .缺乏下列哪种物质可以产生巨幼红细胞贫血A .维生素B 12 B .维生素C C .维生素 B 1D .维生素 B 2E .维生素 B 628 .尿素合成中从线粒体进入细胞液的中间代谢产物是A .鸟氨酸B .精氨酸C .瓜氨酸D .精氨酸代琥珀酸E .氨基甲酰磷酸29 .调节鸟氨酸循环的关键酶是A .精氨酸酶B .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ⅠC .尿素酶D .精氨酸代琥珀酸裂解酶E .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30 .影响四氢叶酸合成的物质是A . GSHB .氨甲蝶呤C .别嘌呤醇D .生物素E . 6- 巯基嘌呤(二) B 型题A .白化病B .苯丙酮酸尿症C .尿黑酸尿症D .巨幼红细胞贫血E .缺铁性贫血1 .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2 .缺乏四氢叶酸3 .缺乏酪氨酸酶A .α - 酮酸与尿素B .α - 酮酸与谷氨酰胺C . CO 2 与 H 2 OD .α - 酮酸与 NH 3E .α - 酮酸与α - 氨基酸4 .氨基酸转氨基作用的产物5 .氨基酸氧化脱氨基作用的产物6 .氨基酸联合脱氨基作用的产物A .磷酸吡哆醛B .磷酸吡哆胺C .硫辛酸D .四氢生物蝶呤E .钴胺素7 .氨基酸脱羧酶的辅酶是8 .转甲基作用不可缺少的辅酶是9 .在传递基团的过程中,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丙酮酸B .谷氨酸C .α - 酮戊二酸D .草酰乙酸E .甘氨酸10 .体内最广泛的转氨基作用是将氨基转给11 .代谢时能生成一碳单位的化合物是A .草酰乙酸B .琥珀酸C .精氨酸代琥珀酸D .腺苷酸代琥珀酸E . Gln12 .尿素循环的中间产物是13 .丙酮酸羧化支路的中间产物是14 .丙二酸的结构类似物是A . SAMB . PAPSC . NADP +D . FADE . FMN15 .可提供硫酸基团的是16 .谷氨酸脱氢酶的辅酶是17 .可提供甲基的是A .谷氨酸B .天冬氨酸C .瓜氨酸D .鸟氨酸E .精氨酸代琥珀酸18 .两种氨基酸的缩合产物是19 .直接为尿素循环提供 -NH 2 的是20 . Arg 直接分解的产物是(三) X 型题1 .以磷酸吡哆醛为辅酶的是A .谷氨酸脱羧酶B .谷氨酸脱氢酶C .谷草转氨酶D .苯丙氨酸羟化酶E .谷丙转氨酶2 .当体内 FH 4 缺乏时下列哪些物质合成受阻A .嘌呤核苷酸B .核糖C .糖原D .胸腺嘧啶核苷酸E . DNA 和 RNA3 .与叶酸结构相似的物质是A .氨甲蝶呤B .对氨基苯甲酸C .磺胺类D .苯甲酸E .苯丙氨酸4 .调节尿素合成的因素A .天冬氨酸B .精氨酸C . N- 乙酰谷氨酸D .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E .食物的影响5 .生糖兼生酮氨基酸有A .亮氨酸B .苏氨酸C .色氨酸D .酪氨酸E .丙氨酸• 食物蛋白质的腐败作用A .是由于肠道细菌的作用B .生成的产物全部有毒C .大部分产物被肠道吸收D .毒性产物在肝脏解毒E .肠梗阻或肝功能障碍者更为严重7 .下列哪些物质属于多胺A .精胺B .组织胺C .腐胺D .精脒E .色胺8 .下列氨基酸经氨基转移作用后可进入糖代谢途径的是A .丙氨酸B .赖氨酸C .谷氨酸D .亮氨酸E .天冬氨酸9 .一碳单位主要来源于哪些氨基酸A . SerB . GlyC . HisD . AlaE . Trp10 . SAM 循环中涉及的物质包括A . CysB . SAMC . MetD . VitB 12E . FH 411 .腐败作用产生的有害物质有A .胺类B .苯酚C .吲哚D . NH 3E . H 2 S12 .儿茶酚胺包括A .多巴B .多巴胺C .去甲肾上腺素D .甲状腺素E .肾上腺素13 .α - 酮酸在体内的代谢途径有A .生成相应的非必需氨基酸B .转变成糖、脂肪C .氧化成 CO 2 和 H 2 OD .合成必需氨基酸E .参与血红素的合成14 .机体内血氨可以来自A .肠道内蛋白质的腐败作用B .胺类物质的氧化分解C .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D .肾小管细胞内谷氨酰胺的分解E .血红素分解15 .甘氨酸参与A .血红素合成B .谷胱甘肽合成C .嘌呤核苷酸合成D .肌酸合成E .酮体合成16 .蛋白质的功能有A .维持细胞、组织的生长、更新和修补B .参与催化作用C .参与体内一些物质的转运D .参与代谢调节E .氧化供能17 .关于甲硫氨酸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 .提供活性甲基B .甲硫氨酸能直接提供甲基C .不需要辅酶参与D .再生甲硫氨酸E .再生游离 FH 418 .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有关的维生素是A .磷酸吡哆醛B .泛酸C .叶酸D .核黄素E .钴胺素19 .鸟氨酸循环中仅发生在线粒体的反应是A .瓜氨酸的生成B .尿素的生成C .氨基甲酰磷酸的生成D .精氨酸的生成E .精氨酸代琥珀酸的生成20 .甲硫氨酸可以A .参与肌酸生成B .参与精胺生成C .生成 PAPSD .转化为半胱氨酸E .参与肾上腺素生成二、是非题1 .氨基酸脱羧酶通常也需要磷酸吡哆醛作为其辅酶。
生物化学5-7章脂代谢、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复习题
![生物化学5-7章脂代谢、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f2552dd3186bceb19e8bbe9.png)
第七章脂代谢一、名词解释81、必需脂肪酸82、β-氧化作用85、乙醛酸循环86、酮体:二、填空题102、软脂酸从头合成在中进行。
103、自然界中绝大多数脂肪酸含数碳原子。
104、参加饱和脂肪酸从头合成途径的两个酶系统是和。
105、脂肪酸生物合成的原料是,其二碳供体的活化形式是。
109、饱和脂肪酸从头合成需要的引物是,其产物最长可含有碳原子。
110、人体必需脂肪酸是、和。
111、饱和脂肪酸从头合成的还原力是,它是由代谢途径和转换所提供。
112、大于十六碳原子的脂肪酸是生物体内相应的各个系统的酶催化合成。
113、高等动,植物中,三酰甘油生物合成的原料是和,它们形成的重要中间产物分别是和。
114、磷酸胆碱与CTP反应,生成和,然后与二酰甘油反应生成和CMP。
115、脂肪酸β-氧化是在中进行,氧化时第一次脱氢的受氢体是,第二次脱氢的受氢体是,β-氧化的终产物是。
116、硬脂酸C18经β-氧化分解,循环次,生成分子乙酰辅酶A,FADH2和NADH。
117、真核生物中,1摩尔甘油彻底氧化成CO2和H2O生成个ATP。
118、乙醛酸循环中两个关键酶是和。
119、油料种子萌发时,由脂肪酸分解生成的通过生成琥珀酸,再进一步生成后通过途径合成葡萄糖,供幼苗生长之用。
121、体内脂肪酸的去路有、和。
122、乙酰辅酶A主要由、和降解产生。
三、选择题125、在高等动,植物中,脂肪酸以下列哪种形式参与三酰甘油的生物合成()。
A. 游离脂肪酸B. 脂酰ACPC. 脂酰CoAD. 以上三种均不是126、脂肪酸生物合成中,将乙酰基运出线粒体进入胞液中的物质是()。
A. CoAB. 肉碱C. 柠檬酸D. 以上三种均不是127、1分子十八碳脂肪酸β-氧化和三羧酸循环净产生()ATP。
A. 130B. 129C. 120D. 148128、饱和脂肪酸从头合成和β-氧化过程中,两者共有()。
A. 乙酰CoAB. FADC. NAD+D. 含生物素的酶129、长链脂肪酸从胞浆转运到线粒体内进行β-氧化作用,所需载体是()。
生物化学-考试知识点_糖代谢
![生物化学-考试知识点_糖代谢](https://img.taocdn.com/s3/m/fd28a34de87101f69e3195b2.png)
糖代谢一级要求单选题1 一摩尔葡萄糖经糖的有氧氧化过程可生成的乙酰CoA数是:A D 1摩尔4摩尔BE2摩尔5摩尔C 3摩尔B2 由己糖激酶催化的反应的逆反应所需的酶是A C E 果糖二磷酸酶磷酸果糖激酶 I磷酸化酶BD葡萄糖6—磷酸酶磷酸果糖激酶ⅡB3 4 糖酵解过程的终产物是A丙酮酸 B 葡萄糖乳酸C 果糖D 乳糖E E糖酵解的脱氢反应步骤是A 1,6—二磷酸果糖→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BCDE3—磷酸甘油醛冲磷酸二羟丙酮3-磷酸甘油醛→1-3二磷酸甘油酸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 C5 6-磷酸果糖→1,6—二磷酸果糖的反应,需哪些条件?A果糖二磷酸酶,ATP和Mg2 +B C D E 果糖二磷酸酶,ADP,Pi和Mg2 +磷酸果糖激酶,ATP和Mg2 +磷酸果糖激酶,ADP,Pi和Mg2 +ATP和Mg2+ C6 7 糖酵解过程中催化一摩尔六碳糖裂解为两摩尔三碳糖反应的酶是:A磷酸己糖异构酶 BD磷酸果糖激酶CE醛缩酶磷酸丙糖异构酶烯醇化酶 C 糖酵解过程中NADH + H+的代谢去路:A使丙酮酸还原为乳酸BCDE经—磷酸甘油穿梭系统进入线粒体氧化经苹果酸穿梭系统进人线粒体氧化2-磷酸甘油酸还原为3-磷酸甘油醛以上都对 A8 9 底物水平磷酸化指:A ATP水解为ADP和 PiBCDE底物经分子重排后形成高能磷酸键,经磷酸基团转移使ADP磷酸化为ATP分子呼吸链上H+传递过程中释放能量使ADP磷酸化为ATP分子使底物分于加上一个磷酸根使底物分子水解掉一个ATP分子 B缺氧情况下,糖酵解途径生成的NADH + H+的代谢去路:A进入呼吸链氧化供应能量B 丙酮酸还原为乳酸C D 3—磷酸甘油酸还原为 3—磷酸甘油醛 醛缩酶的辅助因子合成 1,6-双磷酸果糖E 醛缩酶的辅助因子分解 1,6—双磷酸果糖 B10 正常情况下,肝脏获得能量的主要代谢途径:A 葡萄糖进行糖酵解氧化 C 葡萄糖的有氧氧化B D 脂肪酸氧化 磷酸戊糖途径氧化葡萄糖 E 以上都是 B11 乳酸脱氢酶在骨骼肌中主要是催化生成:A 丙酮酸B 乳酸 3-磷酸甘油酸C 3—磷酸甘油醛 DE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BB12 糖酵解过程中最重要的关键酶是:A 己糖激酶B 6-磷酸果糖激酶 IC 丙酮酸激酶 E 果糖二磷酸酶D 6—磷酸果糖激酶Ⅱ 13 146—磷酸果糖激酶 I 的最强别构激活剂是:A C E 1,6-双磷酸果糖 ADPB D AMP 2,6-二磷酸果糖 3—磷酸甘油 B D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中最终接受底物脱下之 2H 的辅助因子是: A FAD 15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中转乙酰化酶的辅酶是:B 硫辛酸 16 三羧酸循环的第一步反应产物是:A 柠檬酸B 草酰乙酸 CO 2 NADH+H +17 糖有氧氧化的最终产物是: CO 2+H 2O+ATP B 乳酸 D 乙酰 CoA E 柠檬酸 18 最终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为CO 2和H 2O 并产生能量的物质有:B 硫辛酸C 辅酶AD NAD +E TPP D BA TPP C CoASH D FAD E NAD + C 乙酰 CoA C 丙酮酸D EAAAEA 丙酮酸B E 生糖氨基酸 以上都是C 脂肪酸D —羟丁酸 19 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为C02和H 20并产生能量的物质有: A 乳酸 B -磷酸甘油E 以上都是 C 生糖氨基酸 D 乙酰乙酰 CoAE20 需要引物分子参与生物合成的反应有:A 酮体生成 D 糖原合成B 脂肪合成 E 以上都是C 糖异生合成葡萄糖 D21 丙酮酸不参与下列哪种代谢过程A 转变为丙氨酸B 经异构酶催化生成丙酮D 还原成乳酸 C 进入线粒体氧化供能E 异生为葡萄糖B22 每摩尔葡萄糖有氧氧化生成 36或 38摩尔数 ATP 的关键步骤是:A 苹果酸氧化为草酰乙酸B C D E 异柠檬酸氧化为-酮戊二酸 丙酮酸氧化为乙酰 CoA3—磷酸甘油醛氧化为 1,3—二磷酸甘油酸 1,3—二磷酸甘油酸水解为 3—磷酸甘油酸D E23 从糖原开始一摩尔葡萄糖经糖的有氧氧化可产生 ATP 摩尔数为:A 12 24 下列哪种酶在糖酵解和糖异生中都有催化作用A 丙酮酸激酶B 丙酮酸羧化酶 B 13.C 37D 39E 37-39 C 果糖双磷酸酶-1 己糖激酶 D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E D25 糖原合成的关键酶是:A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B UDPG 焦磷酸化酶C E 糖原合成酶 分支酶D 磷酸化酶C26 下列有关草酰乙酸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 B C 草酰乙酸参与脂酸的合成草酰乙酸是三羧酸循环的重要中间产物在糖异生过程中,草酰乙酸是在线粒体产生的D 草酰乙酸可自由通过线粒体膜,完成还原当量的转移E 在体内有一部分草酰乙酸可在线粒体内转变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糖原合成酶参与的反应是:D27 A G+G G-G B D UDPG+G G-G+UDPUDPG +Gn--n+1+UDP C E G 十 Gn Gn+1Gn Gn-1 + GD28 1分子葡萄糖经磷酸戊糖途径代谢时可生成A 1分于NADH+HC 1分子NDPH+H+B 2分子NADH+H + D 2分子NADPH+H + +E 2分子CO 2 D29 糖原合成酶催化葡萄糖分子间形成的化学键是:A —1,6—糖苷键 C —1,4—糖苷键 E —1,—4—糖苷键B —1,6—糖苷键 D —1,4—糖苷键 C30 肌糖原不能直接补充血糖的原因是:A 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 C 缺乏脱支酶B 缺乏磷酸化酶 D 缺乏己糖激酶E 含肌糖原高肝糖原低 A 31 糖异生过程中哪一种酶代替糖酵解中的己糖激酶催化相反的生化反应:A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C 丙酮酸羧化酶B 果糖二磷酸酶 I D 葡萄糖—6—磷酸酶 E 磷酸化酶 D D32 不能经糖异生途径可合成葡萄糖的物质是:A —磷酸甘油 C 乳酸 乙酰 CoAB 丙酮酸D E 生糖氨基酸33 1分子葡萄糖有氧氧化时共有几次底物水平磷酸化A 3B 4C 5D 6E 8 DA34 丙酮酸羧化酶是哪一个代谢途径的关键酶:A 糖异生B 磷酸戊糖途径C E 血红素合成D 脂肪酸合成 胆固醇合成35 在下列酶促反应中,哪个酶催化的反应是可逆的A 己糖激酶B 葡萄糖激酶C 磷酸甘油酸激酶 E 丙酮酸激酶D 6磷酸果糖激酶-1 C36 Cori 循环是指A B 肌肉内葡萄糖酵解成乳酸,有氧时乳酸重新合成糖原 肌肉从丙醻酸生成丙氨酸,肝内丙氨酸重新变成丙酮酸C 肌肉内蛋白质降解生成丙氨酸,经血液循环至肝内异生为糖原D 肌肉内葡萄糖酵解成乳酸,经血循环至肝内异生为葡萄糖供外周组织利用E 肌肉内蛋白质降解生成氨基酸,经转氨酶与腺苷酸脱氨酶偶联脱氨基的循环D37 有关乳酸循环的描述,何者是不正确的?A 肌肉产生的乳酸经血液循环至肝后糖异生为糖B 乳酸循环的生理意义是避免乳酸损失和因乳酸过多引起的酸中毒C 乳酸循环的形成是一个耗能过程D 乳酸在肝脏形成,在肌肉内糖异生为葡萄糖E 乳酸糖异生为葡萄糖后可补充血糖并在肌肉中糖酵解为乳酸 38 下列哪个是各糖代谢途径的共同中间代谢产物?D A CE 6-磷酸葡萄糖 B D 6-磷酸果糖 1,6—二磷酸果糖 2,6二磷酸果糖3-磷酸甘油醛 A 39 每摩尔葡萄糖在体内完全氧化时可释放的能量(以千焦计)是A 3840B 30.5C 384D 28.4E 2840 E40 下列哪个代谢过程不能直接补充血糖?A 肝糖原分解 D 糖异生作用B 肌糖原分解C 食物糖类的消化吸收 E 肾小球的重吸收作用 B41 指出下列胰岛素对糖代谢影响的错误论述A 促进糖的异生B 促进糖变为脂肪 D 促进糖原合成C 促进细胞膜对葡萄糖的通进性 E 促进肝葡萄糖激酶的活性 A D42 葡萄糖在肝脏内可以转化为下列多种物质,除了A 甘油B 乳酸C 核糖D 酮体E 脂肪酸 43 44磷酸果糖激酶2催化6-磷酸果糖生成A 1—磷酸果糖B 6-磷酸葡萄糖 D 1,6-二磷酸果糖 E 2,6--二磷酸果糖C 6-磷酸甘露糖 EA糖无氧酵解途径中;下列哪种酶催化的反应不可逆 A 己糖激酶 B 磷酸己糖异构酶 E 乳酸脱氢酶C 醛缩酶D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45 1分于葡萄糖无氧酵解时净生成几分于ATPA 1B 2C 3D 4 46 不参与糖酵解的酶是E 5 BDA 己糖激酶B 磷酸果糖激酶-1C 磷酸甘油酸激酶 E 丙酮酸激酶D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47 糖酵解时哪一对代谢物提供高能磷酸键使ADP 生成ATPA 3-磷酸甘油醛及磷酸果糖B 1,3—二磷酸甘油酸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 -磷酸甘油酸及6—磷酸葡萄糖D 1-磷酸葡萄糖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E 1,6-二磷酸果糖及1,3-二磷酸甘油酸 48 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1,6—二磷酸果糖,需要A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及磷酸化酶BD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及醛缩酶C 磷酸葡萄糖异构酶及磷酸果糖激酶D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及磷酸果糖激酶E 磷酸葡萄糖异构酶及醛缩酶C 49 丙酮酸羧化支路中有几种核苷酸成分参与A lB 2C 3D 4E 5 BB50 下列哪一种酶与丙酮酸生成糖无关A 果糖二磷酸酶 D 醛缩酶B 丙酮酸激酶C 丙酮酸羧化酶 E.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51 下述对丙酮酸羧化支路的描述,哪个是不正确的?A 是许多非糖物质异生为糖的必由之路B 此过程先后由丙酮酸羧化酶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催化C 此过程在胞液中进行D 是丙酮酸转变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过程E 是个耗能过程C D52 2分子丙酮酸异生为1分子葡萄糖需消耗几个高能磷酸键?A 2个B 3个C 4个D 6个E 8个 53 必须在线粒体内进行的糖异生步骤是A 乳酸丙酮酸B 丙酮酸草酰乙酸D 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 C 6-磷酸葡萄糖葡萄糖E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2-磷酸甘油酸BD54 与糖异生无关的酶是A 醛缩酶B 烯醇化酶C 果糖二磷酸酶—1D 辅酶AE 生物素 E D 丙酮酸激酶 E 磷酸己糖异构酶 55 丙酮酸羧化酶的辅酶是A FADB NAD +C TPP56 1分子乙酰CoA 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分解后的产物是A 2 CO 2+4分子还原当量+GTP C CO 2 + H 20B 草酰乙酸和CO 2 D 草酰乙酸+ CO 2+H 20 E 草酰乙酸A。
生物化学-考试知识点_7物质代谢调节整理(1)
![生物化学-考试知识点_7物质代谢调节整理(1)](https://img.taocdn.com/s3/m/4fbf667dba0d4a7302763adf.png)
物质代谢调节1.细胞水平调节:细胞水平的调节主要是细胞内酶水平的调节。
方式:细胞内酶呈隔离分布、代谢调节作用点(限速酶、关键酶)、酶的别构调节、酶的化学修饰、同工酶对物质代谢的调节、酶含量的调节2.关键酶:催化代谢途径定向步骤的酶,往往是代谢途径反应的第一个酶。
在可逆反应中偏向一个方向,决定着多酶体系的催化方向。
限速酶:体内代谢是一系列酶促反应的总和。
整个代谢途径速度取决于多酶体系中催化活力最低、米氏常数最大、催化反应速度最慢的酶。
此酶起着限速作用,代谢调节的作用点。
生理意义:①限速酶的催化活力最低,Km最大,催化反应速度最慢,故它的速度决定了整个代谢途径的总速度。
②关键酶多为催化各代谢途径反应的第一个酶,在催化可逆反应中往往极度偏向一个方向,故它的定向决定着多酶体系催化代谢反应的方向。
③代谢调节主要是通过对限速酶与关键酶活性的调节而实现的,而关键酶大多同时又是限速酶,所以它们是代谢调节的作用点。
例:己糖激酶3.酶的别构调节:小分子化合物与酶分子活性中心以外的某一部位特异结合,引起酶蛋白分子构象的轻微改变,从而引起酶活性的改变,这种调节称为酶的别构调节。
方式:生理意义:①代谢终产物反馈抑制反应途径中的酶,使代谢物不致生成过多。
②别构调节使机体维持在相对恒定的生理状态。
例:HMG-CoA还原酶4.酶的化学修饰:酶蛋白肽链上某些残基在酶的催化下发生可逆的共价修饰,从而引起酶活性改变,这种调节称为酶的化学修饰。
生理意义:①催化的反应具有放大效应,比别构调节调节效率高。
②消耗的ATP少于酶蛋白合成所需。
③比酶蛋白合成的调节迅速。
④是体内酶活性经济、高效的调节方式。
例:磷酸化酶。
《生物化学》知识点总结
![《生物化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7127d60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f4.png)
《生物化学》知识点总结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结构、功能以及生命过程中化学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它是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基础学科,对于理解生命现象、疾病发生机制以及药物研发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生物化学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一、蛋白质化学1、氨基酸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共有 20 种。
按照侧链的性质,可分为非极性脂肪族氨基酸、极性中性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酸性氨基酸和碱性氨基酸。
氨基酸具有两性解离的性质,在不同的 pH 条件下会以不同的离子形式存在。
2、蛋白质的结构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氨基酸的线性排列顺序,通过肽键连接。
二级结构包括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卷曲,主要依靠氢键维持稳定。
三级结构是指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主要由疏水作用、离子键、氢键和范德华力等维持。
四级结构是指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独立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通过非共价键相互结合而成的聚合体。
3、蛋白质的性质蛋白质具有胶体性质、两性解离、变性和复性、沉淀等性质。
变性是指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
二、核酸化学1、核酸的分类和组成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DNA 由脱氧核苷酸组成,包括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
RNA 由核糖核苷酸组成,包括腺嘌呤(A)、鸟嘌呤(G)、尿嘧啶(U)和胞嘧啶(C)。
2、 DNA 的结构DNA 是双螺旋结构,两条链反向平行,碱基之间通过氢键互补配对。
双螺旋结构的稳定因素包括碱基堆积力、氢键和离子键等。
3、 RNA 的种类和功能RNA 包括信使 RNA(mRNA)、转运 RNA(tRNA)和核糖体RNA(rRNA)。
mRNA 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tRNA 负责转运氨基酸,rRNA 参与核糖体的组成。
三、酶1、酶的概念和特点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或 RN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代谢调节
一级要求
单选题
1 体内物质代谢有几个不同的调节层次
A 1
B 2
C 3
D 4
E 5 C
2 调节物质代谢体内最基础的层次是
A 细胞水平
B 激素水平 器官水平
C 神经调节
D 整体水平
E A 3 4
糖原分解的限速酶是 C A 磷酸二酯酶 B 磷酸酶 C 磷酸化酶 D 葡萄糖激酶 E 丙酮酸激酶 C
D
脂肪酸合成的限速酶是 A 甘油三酯脂肪酶 B D 甘油二酯脂肪酶
C E 甘油一酯脂肪酶
脂蛋白脂肪酶 乙酰辅酶 A 羧化酶 5 HMGCoA 合成酶是什么代谢途径的限速酶
A 胆固醇合成
B D 胆固醇分解
酮体分解 C E 胆固醇代谢转变
酮体生成
E
B
C
6 7
8
甘油三酯脂肪酶是甘油三酯什么代谢途径中的限速酶
A 合成
B E 分解 转变
C 储存
D 动员
磷酸果糖激酶是什么代谢途径中的别构调节酶 A 三羧酸循环 B E 糖异生 C 葡萄糖分解
D 糖原合成
糖原分解 三羧酸循环中的别构调节酶是
A 柠檬酸合成酶
B D α-酮戊二酸脱氢酶
C E 琥珀酸脱氢酶 苹果酸脱氢酶
延胡索酸酶
A
9 (糖原)磷酸化酶化学修饰激活的方式是
A C E -S-S-氧化生成 与 cAMP 结合 脱磷酸化
B D -SH 还原生成 磷酸化 D
C
10胆固醇对肝中胆固醇合成代谢酶活性的调节方式是
A 变构
B E 化学修饰 酶的降解
C 阻遏
D 诱导 11激素必需与靶细胞的什么物质结合才能发挥调节作用
A 受体
B 配体
C 核
D 质膜 A B
12激素对代谢调节的机制或方式按其溶解度不同可分为几种
A 1 5 13通过第二信使进行调节是那种物质进行调节的主要方式
A 细胞水平
B 2
C 3
D 4
E B 脂溶性激素 C 水溶性激素
D 神经递质
E 整体水平 C
C
14整体水平调节的特征是
A 神经调节
B E 激素调节
C C C C
C 神经-体液调节
骤然减少
酮体
D 酶的变构调节 酶的含量调节
15饥饿时机体胰岛素的分泌是
A 骤然增加
B E 缓慢增加
D 缓慢减少 分泌量基本不变 D
B
16肝脏平时与饥饿时的主要供能物质是
A 血糖
B E 脂肪酸
核苷酸 D 氨基酸
17应急时需要调动的是机体哪一水平的调节
A 细胞水平
B E 激素水平
局部水平 神经水平 激素
D 整体水平 D
18代谢调节的基础是通过什么发挥作用
A 神经
B E 内分泌腺
酶 D 核酸
E
19神经系统通过那一部分联系激素进行机体的整体调节
A 大脑皮层
B E 延髓
C 下丘脑
D 交感神经 迷走神经 C
20限速酶的米氏常数在多酶体系的众多酶中
A 最大
B E 较大 较小
C 适中
D 最小
A
21肝内酮体生成的限速酶是
A HMGCoA 还原酶
B D HMGCoA 合成酶
C E 乙酰辅酶 A 羧化酶
β-羟丁酸脱氢酶 乙酰乙酸还原酶 B
22快速调节是指酶的
A 变构
B E 化学修饰
酶分布 C 酶合成
酶量
D 酶降解
A
23延缓调节是指酶的
A 变构
B E 化学修饰 C
D 酶分布
磷酸化与脱磷酸 C
二级要求
24催化糖酵解与磷酸戊糖途径的酶主要分布在细胞中什么部位
A 核
B E 胞质 质膜
C 线粒体
D 微粒体 B
E
25细胞核中分布的酶主要是关于催化代谢的
A 糖代谢
B E 甘油三脂代谢 核糖代谢
C 蛋白质代谢
D 胆固醇代谢 26长期用糖皮质激素药物的病人表现出高血糖是因为
A 底物诱导
B E 产物阻遏
C 激素或药物诱导
D 变构调节
化学修饰调节 C
27可以作为第二信使的腺苷类化合物是
A ATP
B E ADP
C AMP
D cAMP
腺苷 D
B
A
A
D
E
28不通过第二信使 cAMP 发挥代谢调节作用的激素有
A 儿茶酚胺类
B E 性激素
C 甲状旁腺素
D 促甲状腺素 抗利尿激素 29正常生理状况下大脑与肌肉细胞中的能量供应主要是
A 血糖
B E 脂肪酸 核苷酸
C C
C
酮体
D 氨基酸 30红细胞生命活动的供能物质是 A
A 葡萄糖
B E 脂肪酸
酮体
D 氨基酸 β-羟丁酸 31细胞核中主要存在的酶与进行的代谢是
A 糖代谢
B E 脂代谢
蛋白质代谢
D 核酸代谢
能量代谢 32催化三羧酸循环与脂肪酸β-氧化的酶分布在细胞内的什么部位
A 胞质
B E 胞膜
C C
C 胞核
D 内质网 线粒体 33氨基酸分解代谢调节的别构酶是
A 转氨酶
B E 脱羧酶
转甲基酶 AMP
D 己糖激酶 谷氨酸脱氨酶 E
34糖异生限速酶的别构调节激活剂是
A ATP
B E ADP
D dATP
cAMP A
一级要求 多选题
1 2
3
4
5
6
己糖激酶的别构激活剂是
A D ATP FDP
B E ADP
C AMP cAMP BCD
酶蛋白合成的诱导包括以下哪一些 A 产物的诱导 B E 底物的诱导 C 激素的诱导
D 神经的诱导
药物的诱导 BCE
ABC
BCD
ABD
AB
通过影响第二信使 cAMP 含量发挥代谢调节作用的激素有 A 胰岛素 B E 胰高血糖素 C ACTH
D 性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 饥饿时机体血液中浓度升高的物质是 A 胰岛素 B 脂肪酸 C 乙酰乙酸 D 葡萄糖 E β-羟丁酸 饥饿时机体各器官主要供能物质有 A 血糖 B E 酮体 核酸 C C 脂肪酸
脂肪酸
D 氨基酸
大脑平时及饥饿时的主要供能物质有
A 血糖
B E 酮体
D 氨基酸
胆固醇 二级要求
7 8 9 线粒体中分布的多酶体系主要有
A糖酵解
D脂肪酸β-氧化
B
E
磷酸戊糖途径
氧化磷酸化
C
C
三羧酸循环
CDE 有磷酸化进行酶活性化学修饰调节的有
A磷酸化酶激酶
D乙酰辅酶A羧化酶
B .糖原合成酶磷酸果糖激酶
E 乳酸脱氢酶ABCD 激素对代谢调节的特点是
A高效 B
E
有放大效应
可饱和性
C 一定的组织特异性
D 一定的效应特异性ABCDE
10体内重要的第二信使有
A D cAMP
IP3
B
E
cGMP
IP2
C
C
Ca2+
ABCD
11体内重要的蛋白激酶有
A D TPK
PKC
B
E
PKA PKG
PKCaM ABCDE
ADE
三级要求
12目前认为生命存在并能正常进行依赖的三大要素是
A物质代谢 B
E 糖代谢 C 脂代谢
D 能量代谢代谢调节
一级要求名词解释
1 2 3 4 5 6 7 8 9 细胞水平调节激素水平调节整体水平调节激酶
酶蛋白底物诱导酶蛋白产物阻遏药物诱导
激素诱导
整体水平调节
10第二信使
二级要求
11关键酶
12限速酶
13别构酶
14别构激活剂
15激素反应元件
16酪氨酸蛋白激酶
17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8酮症酸中毒
19癌蛋白
三级要求
20丝氨酸与苏氨酸蛋白激酶
一级要求问答题
1 2 3 4 5 6 7 8 9 为什么说细胞水平的调节是机体代谢调节的基础机体代谢调节方式有多种,各自相互关系如何机体细胞水平的调节由那些主要方式
化学修饰调节的主要方式和生理意义是什么
试比较酶别构和化学修饰调节的异同点
酶含量如何进行细胞水平的调节
试说明激素调节代谢的二种受体结合方式和途径试述饥饿时机体是如何进行整体水平调节的
脂溶性激素是如何对细胞内代谢进行调节的
10平时与饥饿时机体内能量主要来源有何不同?
11应急时机体如何进行代谢调节
二级要求
12酶在细胞内的分隔分布重要意义是什么
13试区别关键酶与限速酶,他们之间又有什么内在联系14酶别构调节的主要特征和机理是什么
15别构调节的重要生理意义是什么
16试述cAMP-PKA调节方式的复杂性与重要性
17试述目前初步认识胰岛素调节代谢的作用方式或机理三级要求
18试举例说明同工酶的存在是如何进行代谢调节的
19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20长期饥饿后及时补充葡萄糖的生理意义是什么?
21糖尿病时代谢调节紊乱表现在哪里?
22患肿瘤时机体的细胞代谢调节混乱表现在那里
23高血脂时机体的代谢调节紊乱是那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