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与庭院经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 经过人类培育驯化的各种农业生物及与这些农业生物密切相关
的生物类群,也称目标生物。 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组分
自然环境组分:光照、降水、温度等; 人工环境组分:各种生产、加工、储藏设备,如电力、机械、温室等;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
农业生态系统内的构成要素即农、林、牧、副、渔各业以及各业内部的 组成要素之间的配置方式,能量和物质在各成分或组分要素间的转移、循环 途径。 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
生态农业与庭院经营
1
主要内容:
生态农业基本知识 庭院经济与庭院生态经济系统 庭院种植型模式与技术 庭院养殖型模式与技术
2
生态农业基本知识
生态农业的概述 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生态农业的基本技术 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途径
3
1 生态农业概述
1.1 中国生态农业的兴起
20世纪50、60年代: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电气化; 20世纪70年代:机械化、科学化、社会化; 20世纪80年代:生态农业;
设计方案应包括:系统的平面生产模式设计、立体生产模式 设计、周年生产模式设计、配套生产模式设计。
17
2.3.4 模式优化决策
模式化决策:包括经济效益及其稳定增长速度、市场适应情况及 前景,能量转化效率及物质多次利用效率,庭院环境质量改善程度等。 模式化决策的方法: 理论决策优先 实践检验优先
生态农业建设中,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选择与之相适应 的农业作物类型或生产项目,也可根据既定农业生物种群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通过人为措施改进庭院生态环境,达到生物与环境相适应,提高系统效益。
9
2.2.2 生物共生互利原理
不同生物种群彼此之间存在着十分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 作用包括正相互作用和负相互作用。如:互利共生、捕食与寄生。
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利用生物共生互利原理,将具备这类正相互作 用的种群安排到同一环境中,避免将有负相互作用的生物种群安排到 一个环境,从而实现双收益。如:豆科作物与根瘤菌的关系
10
2.2.3 充实生态位原理
生态位:生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地位的总称。 生态位的三种情况:
基础生态位:一种生物当不受其他生物竞争限制时所 能占据的最大生态位。
自然资源状况 : 庭院及庭院所在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以
及土壤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等。 生产要素状况
庭院范围内的菜果园、水域、坡地、空坪隙地、可利用空地 的面积,基础设施的数量,劳动力数量、文化程度等。 社会经济背景
所有制形式、生产管理制度、市场状况、经济状况等。 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现状及其历史状况
庭院高效生产模式设计时,要注意合理组装庭院的食物链营养 关系,通过选配不同的生物种群,使每个生产项目的副产品或废物 成为其他相关配套项目的原料,使系统内的物质、能量得以充分利 用,实现庭院无污染、无废物生产,提高综合效益。
12
2.2.5 整合效应原理
整合效应: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系统内组分的有序排列, 建立健全结构和功能的反馈关系,并防止和抑制组分间功能相互抵 消的现象发生,从而使等量资源的投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创造出 更高的效益。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无机环境
6
残屑 产品
生产者(绿色植物)
无机物
太阳光、无机物
无机环境(光、温、水、气、养分)
无机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废物
废物 无机物
消费者(动物)
残屑
分解者(微生物)
图1 生态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7
2.1.2 农业生态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人类利用农业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群落 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起来的,并按人类社会需求进行物质生产的有机整 体,是一种被人类驯化、较大程度上受人为控制的半自然生态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指系统中的物质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价值 转换的过程、特点及其转化效率。
8
2.2 农业系统基本原理
2.2.1 生物与环境相适原理
生物在其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中,表现出对生态因子的特定需要,只有满 足这些生态因子的特定需要,生物才能完成其正常的生长发育程序,表现出 高产优质的特征。
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中期,从中央到地方把生态农业建设作为农业和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项战略任务,并把生态农业作为我国农业未来发展 的重要途径和方向。
5
2 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1 农业生态系统简介
2.1.1 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生存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群落内的生物 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 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 体。
现实生态位:有其他生物限制的情况下,即出现生态 位重叠时,一种生物所占据的生态位。
空闲生态位:环境资源中未被占据的位置。 庭院高效设计模式中,对某些空闲或功能效益较差的生态位, 通过引进新物种,强化或充实空闲生态位,提高庭院利用效率,改 善庭院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1
2.2.4 食物链构成原理
食物链: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通过营养食性关系所连 接起来的纽带。
生态农业:综合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来规划、 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
4
1.2 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
小型试验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中期,主要借鉴国外替代农业基本思想,总结、 改良提高和推广应用我国传统的农业精华,如基塘系统、稻萍鱼系统;
起步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生态农业建设从试验探索开始向有计 划示范推广阶段发展。如:江苏省董徐村、北京市大兴县留民营生态农 业村。
13
2.3 生态建设的一般步骤
本底调查 系统综合评价 模式总体设计 模式优化决策
选点实施
摸清系统资源本底,掌握现实系统状况
分析现实系统作用状态,明确设计思路
单个部件设计
总体结构组装
多个备择方案
多方案比较
最优方案选择
方案决策
跟踪调查和反馈修正
推广应用
图2 生态农业建设的一般步骤
14
2.3.1 本底调查
15
2.3.2 系统综合评价 环境评价 对庭院及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综合分析。 组分与资源的协调性评价 结构合理性评价 功能现状评价 效益评价;
16
2.3.3 模式总体设计
根据系统综合评价结果,以及所定的庭院高效生产模式设计 思路,对庭院进行具体设计。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本底调查的实际 情况,根据系统综合评价所得出的结论,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经济 学原理来进行合理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