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空气介绍
第六章 土壤空气和热量状况
![第六章 土壤空气和热量状况](https://img.taocdn.com/s3/m/0357afd97f1922791688e848.png)
土壤通气性测定 土壤通气性造成的土壤剖面分异
第二节 土壤热状 况
一、土壤热量soil heat (一)土壤热量来源 太阳辐射、生物热、地球内热 (二)土壤热量消耗 土壤水分蒸发、给近地面空气升温、向地下传 递 热通量: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的热量。 J/cm2.min
二、土壤热性质
土壤热性质包括土壤热容量、导热率和导温率,决定 着土壤热量和温度变化的程度、热量传导的速度和深度。 (一)土壤热容量soil heat capacity,分为质量热容量和容积 热容量 1、质量热容量mass heat capacity是指单位质量土壤的温度升高 1℃所需的热量(焦/克.度),也叫土壤比热 2、容积热容量volume heat capacity是指单位容积土壤的温度升 高1℃所需的热量(焦/厘米3.度) 土壤容积热容量=土壤重量热容量×容重 土壤矿物质的质量热容量为0.71-1.09焦/克.度,平均为0.84 水的热容量最大,容积热容量为空气的千倍 各种土壤组分的密度和热容量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土壤上由土 壤扩散出来的CO2量。 2、氧气扩散率ODR(oxygen diffusion rate) 单位时间通过单位土壤截面扩散的氧的质量。 微克/厘米2.分钟
五、土壤通气性指标 3、土壤通气孔隙度soil air porosity 4、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 由土壤溶液中氧化态物质和还原态物质相 对比例变化而产生的电位。 Eh是土壤通气性指标。大于400mv为氧化 态,通气好。
O2(%) 20.94 18.0-20.03
CO2(%) 0.03 0.15-0.65
N2(%) 78.05 78.8-80.24
其他气体(%) 0.98 0.98
三、土壤空气的意义
1、土壤形成发育,二氧化碳溶于土壤溶液变为碳酸,使土壤中碳酸盐类 溶解,增加了土壤溶液中钙、镁、钾、钠、铁、锰,为植物增长提供了 养分,促进了他们的移动。 2、土壤空气影响着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从而对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植物 营养物质的转化及其生物有效性产生影响。 3、由于氧的作用,可氧化土壤中某些矿物,如硫铁矿变为溶解态的硫酸 铁,亚铁和亚锰变为高价铁锰化合物。 4、植物生长发育 植物从种子发芽到成熟都需要有足够的土壤空气,块茎类植物对土壤空 气要求高于一般植物,种子发芽需要土壤空气中氧的含量10%以上,低 于0.5%种子不发芽,对于ODR临界值要求15×18-8—25×18-8克/厘米2. 分的范围。
第四章土壤空气和热量
![第四章土壤空气和热量](https://img.taocdn.com/s3/m/09b5a9651ed9ad51f01df282.png)
二、土壤通气性
• 土壤通气性泛指土壤空气与大气进行交换、 不同土层之间气体扩散或交换的能力。
(一)土壤通气性的重要意义
• 其重要性在于补充氧气。 • 如果没有大气氧气的补充,土壤中的氧气 将迅速被耗尽,缺氧将严重影响根系的正 常生长,影响好气微生物的活动,从而影 响土壤养分的有效化。一些有毒的还原性 物质的累积将毒害根系,严重时会使植物 死亡。 • 因此,土壤必须具有一定的通气性。
(二)土壤通气性的机制
1、气体扩散 指某种气体由于分压梯度而产生的移动。 这是土壤与大气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形式。 土壤呼吸: O2(大气) 土壤 CO2(土壤) 大气
2、气体整体流动
• 由于土壤空气与大气之间存在总压力梯度 而引起的气体运动,称为整体流动。 • 温度、气压、降水、灌溉水的挤压等都可 以引起气体的整体流动。
• R随时间而变(年、月、日、瞬间) • 当R为正值,地面辐射收入大于支出,地 面增温; • 当R为负值,地面辐射收入小于支出,地 面降温; • 一般白天R为正值,地面增温; • 夜间R为负值,地面降温。
(二)影响地面辐射平衡的因素
1、太阳辐射强度 ---太阳的总辐射强度取决于气候(天气)情 况。 ---晴天的辐射强度比阴天大; ---日照角越大,单位面积上接受的热量越多, 辐射强度越高(中午,垂直,最高) ---北半球的南坡,太阳入射角比平地大,土 温比平地高;南坡土温比北坡高。
四、土壤热性质
一、土壤热容量(C) 土壤热容量指单位质量或容积的土壤每升 高(或降低)1º C所需要(或放出)的热容 量。 C = Cv*ρ ρ:土壤容重
• 水的热容量最大(4.184); • 气体的热容量最小(1.255*10-3); • 矿物质(2.163-2.435)和有机质(2.515)热 容量介于其中。 • 在固相组成物质中,腐殖质热容量大于 矿物质。 • 土壤热容量主要取决于水分含量的多少 和腐殖质含量。
第七章-土壤空气PPT课件
![第七章-土壤空气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a1430228ea81c758f578f8.png)
10
2、土壤空气是不均匀的
土壤中的空气,由于受到生物活动的影响, 在各处是不均匀的,有时,各点之间的差别是
2021
11
3、土壤空气中CO2的含量远远超过大气 大气中CO2的含量约为0.03%,而在土壤中
可高达0.16~0.65%。
这一特点有利于土壤中矿物质的化学风化, 对提供矿质养分有积极作用。
33
土壤中生物的生命活动,使土壤空气中CO2 的浓度不断增加,O2的浓度不断减少,因而造成
CO2分压不断升高,而O2的分压则不断下降,这 样,就产生了土壤空气与大气之间的CO2梯度和 O2分压梯度。
2021
34
这两个梯度的方向是相反的,它们分别引起 CO2不断从土壤空气中向大气扩散,同时O2不断 从大气中向土壤空气中扩散。
在pH = 7的中性土壤中,当Eh降到410 mv以 下时,NO3-就有还原为NO2-的可能,Mn4+也会还 原成Mn2+ ,两者的标准氧化还原电位很接近,因 此土壤中NO2-和大量的Mn2+
2021
64
当Eh降到-110 mv时,Fe3+会大量转变为 Fe2+
Eh再降低,到-200 mv时,SO4=开始还原 为S=, 这种情况在水田常常发生,使稻根发黑, 严重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O2
20.94
18.0020.03
CO2
N2
0.03
78.05
0.150.65
78.8080.24
其他 气体 0.95
-
2021
14
5、土壤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比大气高 当土壤含水量超过土壤能吸附的水量时,
土壤空气总是水分饱和的。
2021
土壤空气介绍
![土壤空气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4035f75960590c69ec376f2.png)
0.95
18.0-20.03 0.15-0.65 78.8-80.24
-
二、土壤通气性
1、土壤通气性:又称土壤透气性,指土壤空气与近 地层大气进行气体交换以及土体内部允许气体扩散 和流动的性能。
意义:它使得土壤空气能够得到不断的更新,从而使得土体 内部各部位的气体组成趋于一致。土壤维持适当的通气性, 也是保证土壤空气质量、提高土壤肥力、使植物根系正常生 长所必须的。
N的转化(硝化、反硝化) Fe的有效性 P的有效性等
三、土壤通气状况与作物生长
1、土壤通气状况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要求氧浓度>10%,否则,嫌气呼吸产生有机酸类物质。
2、土壤通气性对作物根系生长及其吸收水肥功能的影响 根系生长需要氧:氧浓度<9~10%,生长受阻; <5%时,发育停止。
3、影响养分的形态和有效性(特别是多价元素,如:Fe) 4、影响微生物的活性
2、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
土壤的Eh取决于土壤溶液中氧化态和还原态物质 的浓度比,而后者又主要取决于土壤中的氧化压或 溶解态氧的浓度,这就直接与土壤通气性相联系。
因此Eh可以做为土壤通气性的指标,它指示土壤 溶液中氧压的高低,反映土壤通气排水状况。
Eh
Eo
0.059 n
Log
[氧化态 ] [还原态 ]
四、土壤通气性的调节
1、调节土壤水分含量
2、改良土壤结构 3、通过各种耕作手段来调节土壤通性
对旱作土壤,有中耕松土,深耙勤锄,打破 土表结壳,疏松耕层等措施。
对于水田土壤,可通过落水晒田、晒垡,搁 田及合理的下渗速率等措施。
思考题
1、土壤空气组成与大气的组成有何不同? 2、土壤空气有哪两种运动形式? 3、举例说明土壤空气的调节方法。
第5章 土壤空气
![第5章 土壤空气](https://img.taocdn.com/s3/m/5371fd0279563c1ec5da71d7.png)
ρk ∂P =− η ∂z
PV = nRT
• ρ=M/V,M=nm,其中M 和m分别为气体的质量和分 子量 m ∂P ∂ ⎛ k ∂P ⎞ m = ⎜ρ ρ= P ⎜ η ∂z ⎟ ⎟ RT ∂t ∂z ⎝ ⎠
RT
∂P ∂2P =α 2 ∂t ∂z
RTkρ α= mη
在三维坐标系中当考虑源汇项时的土壤气体对流运动方程为
沿z轴方向进入和流出单元体的土壤气体质量之差为
∂J mz − ΔxΔyΔzΔt ∂z
对于可压缩性气体,其密度是一个变量,则Δt时段内微元体内 土壤气体质量的变化量为
∂ρ ΔxΔyΔzΔt ∂t 在微元体内,。
∂J mz ∂ρ − ΔxΔyΔzΔt ΔxΔyΔzΔt = ∂z ∂t
∂ρ ∂ ⎛ D S ∂p ⎞ = ⎜ ⎜ β ∂z ⎟ ± S ( z , t ) ⎟ ∂t ∂z ⎝ ⎠
假定Ds和β为常数时
∂ρ D S ⎛ ∂ 2 p ⎞ ⎜ ⎟ ± S ( z, t ) = β ⎜ ∂z 2 ⎟ ∂t ⎝ ⎠
在三维坐标系中土壤气体的扩散模型可以表示为
∂ρ D S ⎛ ∂ 2 p ∂ 2 p ∂ 2 p ⎞ ⎜ = + 2 + 2 ⎟ ± S ( z, t ) ∂t β ⎜ ∂x 2 ∂y ∂z ⎟ ⎝ ⎠
5. 2 土壤通气性及其衡量指标
• 土壤通气性是指土壤气体的交换能力。土壤气体交换 包括土壤与近地面大气之间的交换以及土体内部的气 体交换两部分,其中前者占土壤气体交换过程的主导 地位。 • 土壤与大气气体之间的交换过程称为土壤的呼吸作 用。土壤的通气性是衡量土壤呼吸作用状况的指标。 • 土壤通气性可利用静态指标如土壤孔隙度等表征,也 可利用动态指标如土壤中的O2扩散率等描述。一般静 态指标的获取比较容易。但采用土壤气体交换速率作 为动态指标比采用气体含量的静态指标更具实际价 值。
土壤空气的组成特点
![土壤空气的组成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701d9e78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2e.png)
土壤空气的组成特点
土壤空气是土壤中的气体,其中含有大量的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
土壤空气的组成在不同的土壤条件下有所不同,但大体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氧气含量较高:土壤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通常占总气体的20%~30%。
氧气是生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气体,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植物都需要氧气进行生命活动。
氮气含量较低:土壤空气中氮气的含量通常占总气体的1%~2%。
氮气是植物生长发育中必需的养分,但土壤中的氮气通常含量较低。
二氧化碳含量较高:土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通常占总气体的1%~2%。
二氧化碳是植物生长发育中必需的气体,也是植物光合作用
的原料。
水蒸气含量较低:土壤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通常占总气体的1%~2%。
水蒸气是土壤中的潜在水分,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之一。
其他气体含量较低:土壤空气中还含有少量的氢气、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
这些气体对土壤中的生命活动有一定的影响,但含量较少。
土壤的空气特点
![土壤的空气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002e3a05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2f.png)
土壤的空气特点
土壤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自然环境,其中空气是土壤中的重要部分。
土壤空气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土壤空气的含氧量较低,通常只有空气中含氧量的五分之一左右,这是由于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和微生物的呼吸消耗了大量的氧气。
此外,土壤中常存在着各种气体,如氮气、二氧化碳等,它们对土壤生态系统的运行和作用有重要影响。
其次,土壤空气的动态性较差,由于土壤的密度较高,土壤空气的气体分子运动速度较慢,因此导致土壤空气流动缓慢。
而且,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有机物质会吸附和固定空气中的气体,从而形成一种复杂的迁移和转化过程。
此外,土壤空气的湿度和温度较高,与地面空气相比,土壤空气的湿度和温度变化较慢,这是由于土壤中的水分和热量有较强的保持和储存能力。
修正土壤空气条件的方法之一是通过加强通风和增加土壤通气性能,这有助于提高土壤的氧气和水分的含量,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综上所述,土壤空气的特点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它与土壤和植物生长密切相关。
因此,在进行土壤改良和农业生产中,我们需要认真关注土壤空气的特点和影响,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改善土壤空气环境,从而实现增产和提质的目标。
简述土壤空气的特点
![简述土壤空气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7877bccf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f6.png)
简述土壤空气的特点
土壤空气是指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气体,其主要成分是氧气、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等。
与大气空气相比,土壤空气具有以下特点:
1. 氧气含量低:由于土壤孔隙小,水分多,通气性差,土壤空气中氧气含量较低。
2. 二氧化碳含量高:土壤中微生物活动繁多,分解有机物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使得土壤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
3. 湿度大:土壤中水分含量高,土壤空气中水蒸气含量也较高。
4. 温度变化小:由于土壤是较好的热传导介质,土壤空气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
5. 具有微生物活动:土壤中微生物活动繁多,土壤空气中也存在着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
6. 具有特殊功能:土壤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等有利于植物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的代谢活动。
综上所述,土壤空气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功能,对于土壤生态系统的
生态平衡和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五章 土壤空气与热状况
![第五章 土壤空气与热状况](https://img.taocdn.com/s3/m/c4c6cd6df5335a8102d220f1.png)
4、对土壤热特性的影响因素:固、液、气三相物质比例 由下表可见,土壤水分热容量最大,土壤空气最小,而 矿质土粒和土壤有机质介于两者之间,而固体是相对稳 定的,则主要取决于土壤水分和土壤空气的含量。 所以,粘土:水分含量较高,早春季节解冻迟,土壤回 升慢,为冷性土; 砂土:水分含量低,早春土温回升快,为热性土。
三、土壤通气性(soil aeration) 土壤通气性(土壤透气性):指土壤空气与近地层大气进行气
体交换以及土体内部允许气体扩散和流动的性能。
土壤通气性影响多种生物的生命活动,各种有机物质转化的化
学过程,根际呼吸,种子萌发,土壤病虫害的发生。
土壤通气产生的机制:
(一)、土壤空气扩散(Soil air diffusion) 指某种气体成分由于分压梯度与大气不同而产生的移动。它是 土壤空气与大气间进行交换的主要因素,原理服从气体扩散 公式: F=-D· dc/dx F:单位时间气体扩散通过单位面积的数量; Dc/dx:气体浓度梯度或气体分压梯度; D:扩散系数,负号表示其从气体分压高向低扩散。
2、土壤水分调节:
减少土壤水分的损失;增加作物对降雨,灌溉水及土壤中 原有贮水的有效利用,同时包括对多余水分的排除等, 措施如下: (1)控制地表径流,增加土壤水分入渗;
合理耕翻:创造疏松的耕作层,保持土壤适当的透水性 以吸收更多的降雨和减少地表径流损失。 等高种植,建立水平梯田:改造地形,平整土地,减少 水土流失,梯田层层蓄水,坎地节节拦蓄 改良表土质地结构:增加土壤孔隙度,使蓄墒能力增强。
第二节
一、土壤热来源与平衡
土壤热状况
(一)土壤热来源
1、太阳辐射(solar radiation) 与所处的纬度有关,随纬度的提高,接受辐射减少;
土壤空气特点
![土壤空气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cb784813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31.png)
土壤空气特点引言土壤是地球表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植物提供营养和生长的基质,还承载着生物多样性和环境健康的重要功能。
土壤中的空气是土壤环境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土壤空气的组成、特点以及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1. 土壤空气的组成土壤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组成,其中氮气占据主导地位。
还存在着微量的甲烷、一氧化二氮等温室气体。
1.1 氮气在土壤空气中,约有78%是由氮气(N2)构成。
虽然植物无法直接利用大量的N2作为养分来源,但一些特殊微生物可以通过固定大气中的N2将其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形式。
1.2 氧气与大气中相比,土壤空气中含有较少量的氧气(O2)。
这是因为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和有机质,它们会消耗氧气进行呼吸作用。
1.3 二氧化碳土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O2)含量相对较高。
这是由于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的有机物质分解和微生物代谢过程,产生了大量的CO2。
1.4 其他成分除了主要组成部分外,土壤空气中还包含微量的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等温室气体。
它们在土壤生态系统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2. 土壤空气的特点土壤空气与大气空气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2.1 氧含量低由于土壤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和有机质,它们会消耗土壤空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
与大气相比,土壤空气中的氧含量较低。
2.2 CO2含量高由于土壤中存在有机物质分解和微生物代谢等过程,导致土壤空气中的CO2含量相对较高。
这也是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CO2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途径。
2.3 湿度高土壤中的水分会蒸发到土壤空气中,导致土壤空气的湿度相对较高。
这对于土壤中生物活动和植物生长具有重要影响。
2.4 微生物丰富土壤中存在着丰富的微生物群落,它们在土壤空气中起着重要作用。
微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质等过程,影响着土壤空气的组成和特性。
3. 土壤空气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土壤空气在土壤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对于植物生长、有机质分解、养分循环等过程具有重要影响。
土壤空气特点
![土壤空气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a808f2dc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9d.png)
土壤空气特点概述土壤是地球表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着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微生物群落。
土壤空气作为土壤中的一部分,对土壤生态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土壤空气的特点,包括组成、性质、功能及其与土壤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
组成土壤空气主要由氮气(N2)、氧气(O2)、二氧化碳(CO2)、水蒸汽(H2O)和其他稀有气体组成。
其中,氮气占据了土壤空气中最大的比例,约占总体积的78%,而氧气则占据了约21%。
二氧化碳和水蒸汽是重要的温室气体,在土壤中起到保温和调节湿度的作用。
除了主要成分外,土壤空气中还含有微量元素和有机物质。
微量元素如硫化物、甲烷等对土壤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
有机物质可以通过微生物代谢产生,并参与到土壤养分循环中。
性质1.温度:土壤空气的温度受到土壤温度的影响,通常低于地表空气温度。
这是因为土壤具有较高的比热容和热导率,导致热量传递速度较慢。
2.湿度:土壤空气的湿度取决于土壤中水分含量和蒸发速率。
相对湿度较高时,土壤中的水分会蒸发到空气中,从而增加了土壤空气的湿度。
3.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由于土壤颗粒之间存在间隙,使得空气能够进入到土壤中。
然而,在土壤深层或密实的情况下,氧气供应可能不足,导致缺氧环境。
此时,微生物活动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
功能1.呼吸作用:土壤中的微生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并释放二氧化碳。
这一过程与植物呼吸形成了互补关系,维持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2.养分循环:微生物通过代谢作用将有机质转化为无机质,释放出养分供植物吸收。
同时,土壤空气中的微量元素也参与到养分循环中,维持了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
3.水分调节:土壤空气中的水蒸汽能够调节土壤湿度,并影响植物根系的吸水能力。
适当的湿度有利于植物生长和根系发育。
4.温度调节:土壤空气具有较高的比热容和热导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地表温度。
这对于保护植物根系、微生物活动和土壤有机质分解等过程至关重要。
土壤空气与土壤生态系统土壤空气是土壤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其他因素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整个系统的平衡。
土壤学土壤空气和热量状况
![土壤学土壤空气和热量状况](https://img.taocdn.com/s3/m/a7a48bf7783e0912a3162a25.png)
15 0.25 20.49 0.87 19.95 0.13 20.86 0.39 20.51
20 0.48 20.48 1.35 20.06 0.15 20.12 0.41 20.63
30 0.57 19.87 1.16 20.01 0.31 20.18 1.16 20.36
50 0.92 19.93 1.52 19.70 0.40 20.20 1.28 19.87
D=D0·S·l/le
D0—自由空气中的扩散系数; S—未被水分占据的孔隙度; l—土层厚度; le—气体分子扩散通过的实际长度。 l/le和S的值都小于1。
结构良好的土壤中,气体在团聚体间的大孔隙间 扩散,而团聚体内的小孔隙则较长时间保持或接近水饱 和状态,限制团聚体内部的通气性状。所以紧实的大团 块,即使周围大孔隙通气良好,在团块内部仍可能是缺 氧的。所以通气良好的旱地也会有厌气性的微环境。
六、土壤通气指标
1.土壤孔隙度 总孔隙度50~55%或60%,其中通气孔度要求
8~10%,最好15~20%。这样可以使土壤有一定 保水能力又可透水通气。 2.土壤呼吸强度(intensity of soil respiration)
覆膜
露地
05-01
07-29
05-01
07-29
CO2
O2
CO2
O2
C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
O2
CO2
O2
0
—
— 0.92 —
— 0.06 0.06
—
5 0.16 20.50 1.01 20.44 0.07 20.65 0.21 20.65
10 0.42 20.40 1.06 20.28 0.10 20.51 0.28 20.67
《土壤空气和热状况》课件
![《土壤空气和热状况》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3426a8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e7.png)
土壤空气和热状况的测量方法
测量土壤空气和热状况是了解土壤环境的重要手段。我们可以使用传感器、 探针和仪器来测量土壤中的气体成分和温度。
土壤空气和热状况的应用
了解土壤空气和热状况的应用范围广泛。它们在农业、生态学和环境科学中 发挥着重要作用,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土壤和保护环境。
总结和展望
通过本课件,我们深入了解了土壤空气和热状况的重要性、影响因素、测量 方法和应用。希望这些知识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土壤科学,为可持 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土壤的组成和结构
土壤由无机物、有机物、水分和空气组成。了解土壤的组成和结构有助于我 们理解其性质和功能,并为土壤管理提供指导。
土壤空气的作用
土壤中的空气对植物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循环起着重要作用。它影响着土壤水分的保持能力,有机物的分解速率以及 根系的呼吸。
土壤热状况的影响因素
土壤热状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太阳辐射、土壤类型、植被覆盖和气 候条件。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管理土壤的热环境。
《土壤空气和热状况பைடு நூலகம் PPT课件
土壤是我们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和发 育,以及土地和水资源的管理。本课件将全面介绍土壤空气和热状况,以帮 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知识。
土壤的重要性
了解土壤的重要性是理解其环境功能的关键。土壤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并在水、空气和有机物质循环中起到 重要作用。
空气土壤知识点总结
![空气土壤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8b99a32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ab.png)
空气土壤知识点总结一、空气的认识1. 空气的组成空气是地球大气中的气体混合物,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少量的其他气体组成。
其中,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1%,氮气占78%,二氧化碳、氩气等稀有气体占1%。
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对于维持地球上生物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2. 空气的性质空气具有质量、体积、压强等物理性质。
空气的密度与温度、湿度等因素有关,密度低时,气体分子之间间距比较大,密度高时,气体分子之间间距比较小。
空气的压强与海拔高度有关,海拔越高,压强越低;海拔越低,压强越高。
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的含量,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越高,湿度越小,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越低。
3. 空气的污染与治理空气污染是指在空气中有害气体和颗粒物超过一定浓度,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
空气污染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工业排放、交通尾气、生活垃圾的焚烧以及城市建设等。
空气污染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包括加强环保意识、加强工业和交通排放的治理,采取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等。
二、土壤的认识1. 土壤的组成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和空气等组成的固体表层,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基础。
土壤中的矿物质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组成;有机质主要由动植物残体、腐殖质组成;水和空气是土壤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土壤的质地和透气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2. 土壤的性质土壤有机质含量、质地、肥力、水分、通气性、温度等属性,这些属性对于土壤的肥力和植物的生长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土壤的肥力与有机质含量、氮磷钾含量、微量元素含量等因素有关;土壤的质地与砂、粉砂、粉土、壤土、粘土等成分有关;土壤的通气性与土壤中空隙的大小和分布有关,通气性良好的土壤更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3. 土壤的保护与治理土壤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对于土壤的保护和治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土壤遭受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土壤退化、土壤酸化、土壤盐碱化、土壤污染等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土壤通气状况与作物生长
➢ 影响种子萌发:O2浓度>10%; ➢ 影响根部呼吸: O2浓度<9~10%,根系受损,若降低5%下,绝大多数停止
生长。 ➢ 影响作物生长及吸收水肥的功能
土壤缺氧,吸收水分、养分功能受损。
第二章 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
土壤的组成?
第四节 土壤空气
知识点: 1、土壤空气的组成特点; 2、土壤水通气性; 3、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 4、土壤通气状况与作物生长的关系。
一、土壤空气的组成
土壤空气和大气组成的差异
气体
O2 (%)
CO2 (%)
N2 (%)
其他气体
近地表大气 20.99
0.03
78.05
我国N2O排放92.4%来自农业活动,能源活动和工业生 产过程分别占5.8%和1.8%。
我国CO2的排放:能源活动占总排放素
氮肥施用、土壤有机质; 土壤含水量、温度、 pH值; 土壤孔隙度。
3、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措施
➢增加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吸收; ➢减少稻田排放; ➢促进区域间氮肥施用的均衡发展,提高氮肥
全球增温潜势(GWP)表示温室气体在不同 时间内在大气中保持综合影响及其吸收外逸热 红外辐射的相对作用。
若把二氧化碳的GWP值设为1,则甲烷、氧 化亚氮 GWP值分別是23和296。
1、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
我国CH4排放主要来源于农业活动(50.15%)、能源活动 (27.33%)和废弃物处置(22.52%)。
0.98
土壤空气 18.0-20.03 0.15-0.65 78.8-80.24
0.98
组成特点:
➢ a.CO2高于空气几倍-几十倍; ➢ b.O2含量低?; ➢ C.湿度高,99%; ➢ d.还原性气体(CH4,H2等); ➢ e.数量和组成常发生变化。
二、土壤通气性(soil aeration)
2、土壤空气扩散
某种气体成分由于其分压梯度与大气不同而 产生的移动。是土壤空气的主要交换方式 。
F= -D·dc/dx F: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气体扩散数量 D:扩散系数 dc/dx:气体浓度梯度
三、土壤温室气体排放 主要温室气体:CO2、CH4和N2O 1994年中国所排放的温室气体中CO2、CH4和N2O 分别占73.1%、19.7%、7.2%。
指土壤空气与近地面大气层大气进行交换 以及土体内部允许气体扩散和流动的性能。
有助于土壤空气的更新。
N2O CH4
土壤通气的两个机制:
1、土壤空气整体交换: 由于土壤空气与大气之间存在总的压力而引
起的气体交换,是土体内外部分气体的整体相 互流动,是一种短暂的交换方式。 影响因素:温度、大气压、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