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版块一《听听那冷雨(节选)》分层精练 苏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必修Ⅱ苏教版第四专题版块一《听听那冷雨(节选)》分层
精练
我夯基我达标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模.式摩.肩接踵摹.写塑料薄膜.
B名伶.高屋建瓴.囹.圄绫罗绸缎
C缄.默草菅.人命便笺.居间.调停
D通缉.万籁俱寂.觊觎.江山社稷.
解析:D项“通缉”的“缉”应读“jī”,“万籁俱寂”的“寂”应读“jì”,“觊觎”的“觊”应读“jì”,“江山社稷”的“稷”应读“jì”。

答案:D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抱负瑕不掩瑜苍茫残羹冷炙
B告磬积毁消骨寥落既往不咎
C自诩真知灼见亵渎闪烁其辞
D荟萃迥乎不同震憾其中三昧
解析:B项“磬”应为“罄”,“消”应为“销”;C项“辞”应为“词”;D项“憾”应为“撼”,“昧”应为“味”。

答案:A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1)由于海峡阻隔,兄弟分别半个多世纪,如今相见,恍如隔世,虽然都已是年逾古稀之人,也__________百感交集,唏嘘不已。

(2)中学生读诗,可以学到运用语言的技巧,可以提高审美能力,可以发展想象能力,可以__________高尚的情操,可以激发爱国热情。

(3)“__________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那么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一定的制度设计来解决不同家庭的不同困难,__________有了更加实际的社会意义。

A未免陶冶因为所以B难免熏陶因为所以
C难免陶冶既然就D未免熏陶既然就
解析:“未免”不能不说是,表示不以为然。

“难免”不易避免。

“陶冶”一是教化培育,二是怡情养性。

“熏陶”被一种思想、品行、习惯所濡染而渐趋同化。

第(3)句中两个分句之间是推论因果关系,故应该用“既然……就……”。

答案:C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
.......,巴以问题闹成今天这样的局面,主要的责任方是以色列,但巴
勒斯坦也有责任。

B我拿他当最好的朋友,而他却利用我对他的信任出卖我公司的商业秘密,真是知人知面不
.....
知心
..。

C电信体制改革后,手机用户增长的速度超过了固定电话,手机也成为普通百姓几乎是不可
..
或缺
..的通讯工具。

D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反相成
....、相互促进的。

德治是从内部约束人,法治是从外部制约人。

解析:D项中德治和法治不是相反对立的,而是相互促进补充的。

所以“相反相成
....”用得不妥,应该为“相辅相成”。

答案:D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这就是他们的极致。

B每次我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我准备,帮助我上了轮椅车,看着我摇车拐出小院,这以后她会怎样,当年我不曾想过。

C我对李教师非常熟悉。

我在上四五年级的时候,李老师教我们语文,并给我们当班主任。

D一位学者这样表述:“生命可以被定义为是一件侥幸造成的艺术品,而理论生物学则要探索它是如何造成的。


解析:A项中三个顿号应改为逗号。

B项中“小院”后的逗号应改为分号。

C项中“四五年级”表省略,“四五”之间应加上顿号。

答案:D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而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全国各级政府的领导如果都愿做伯乐,做人才的“月下老”,那么国内的千里之骥也就必然是万千成群了。

B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我国煤炭出口,同时也将对国内正在实施的煤炭走向市场的战略举措起到了极好的推动作用。

C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增加了石油储备,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D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中,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

解析:A项语序不当,“如果”应该移至句首。

B项不合逻辑,“将”与“了”矛盾。

C项成分残缺,“针对”缺宾语,应在“攀升”后加“的情况”。

答案:D
我综合我发展
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课文第4段(即从“第三次去美国”至“恐怕是谁也说不清楚了吧”),完成7—9题。

7这段文字在内容上可分为两个层次。

请作具体划分,并概括各层次大意。

(1)第一层______________,大意______________
(2)第二层______________,大意______________
解析:这一道题主要是帮助我们理解语段的深层顺序,以便更好地把握住这一语段的意思。

语段的层次一般可以有二层、三层、四层之分。

划分层次方法很多,这里要抓住话题的不同来区分。

答案:第一层从开头至“压得人呼吸困难,心寒眸酸”,写在美国难以看到“雨”的意趣。

第二层从“不过要领略”至结尾,写到台北所看到的中国的“雨”的意境。

8中国的雨有何特点?请用八个字概括出来。

解析:回答这个问题要抓住“回到台北,世人问起,除了笑而不答心自闲,故作神秘之外,实际的印象,也无非山在虚无之间罢了。

云缭烟绕,山隐水迢的中国风景,由来予人宋画的韵味”一句,便知“云缭烟绕,山隐水迢”八个字正是对上文内容的概括。

答案:云缭烟绕,山隐水迢。

9作者使用对比手法的目的是什么?
解析:对比的作用往往是为了突出事物的特点,回答时要把这个普遍的规律解说得更具体些。

答案:把在美国所见同在台北所见作对比,突出中国雨的意境美,更强烈地表现了对祖国的热爱。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0—13题。

雨韵
从维熙
进入生命的夕阳黄昏,才理解了“雨”这个简单的汉字里,包容着人生的四季。

按着化学的分子式来解读雨,是地面上的H2O气体,在天空合成为水,然后返还到地面上来的物质。

它在不同季节,有着变形的本能:春雨悄然无声,充满了孩子气的稚嫩和温柔,像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儿那般,形象上有点腼腆;夏雨滂沱,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量,在这个时节草长莺飞,庄稼拔节上蹿,就如同一个人从童年进入青年时期,显示出无与伦比的阳刚气势;秋天的雨声,欢乐的音符里掺杂进一些忧伤的咏叹,那淅淅沥沥不绝于耳的雨声,除去让人看见果实的成熟,感到收获的喜悦之外,还容易让人联想起《红楼梦》里的黛玉悲秋,这是人与自然同时走向了成熟的标志;到了冬天,雨的体形变为片片白雪,与老人的银发一色,这寓意人已经走到了生命暮年;待到白雪结成寒冰的日子,就是人生终点站到了,于是在墓园里,耸立起一座座白色的人生纪念碑。

步入老年,我更加喜欢雨了,尤其偏爱在雨天散步。

我惬意地打着一把雨伞,在雨中踽踽而行,倾听着人生四季中雨的各种音韵旋律:少年时无拘无束的童真,青年时的学海苦渡,中年时在“老君炉”中之修炼,花甲之后的心若静水……在雨中回眸人生苦乐酸甜,与在书斋中伏案回忆往事,是迥然不同的两种境界。

后者,因为缺少了雨作衬托,如同人生戏剧少了背景,多少有点禅佛晨钟暮鼓的意味;而把记忆带到雨中来燃烧,不仅可以升华记忆的色彩,雨在此刻还能转化为助燃之剂,让记忆铭刻上雷鸣与电闪的音韵,成为浪漫的抒情和感伤的咏叹。

记得在一个雨天,我看见一个老者领着一个娃儿——身后还有一条小狗,一起来到公园的湖边。

孩子似乎并不喜欢雨中的静物世界,他在百般无聊之际,把那条小狗招呼到脚下,喊了“一、二、三”之后,在雨中与那条小狗开始了赛跑。

待那娃儿与狗环湖赛跑回来,虽然人和狗都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般,但那个男娃和那条狗,一个开心地笑个不住,一个欢喜地对天狂吠起来……多好!这真是一幅难觅的雨中写意画面,但其更为重要的意义,还在于这幅画的画面之外——因为没有这第一次的勇敢,在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那个在惊涛骇浪中与鲨鱼顽强搏斗的主人公,或许就不会在地球上诞生。

难道不是吗?!
看着这个充满动感的雨中画卷,我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童年。

虽然儿时的我在雨中寻觅,与这男娃在雨中的动态进出,完全属于两个世界的东西,但我们都在雨中感受到了不同的快乐。

因为,在我眼里,雨是有灵性的东西,它不仅能洗涤人的肉体污秽,安抚人的伤痛灵魂;它还给各种人以向往,以各种不同的满足。

雨丝,从其造型上看,像是连接了天和地之间的条条琴弦;每个雨滴,是在琴弦上跳跃着的音符;天空和大地,是它演出的无边无垠
的舞台;它演出的,是人世间无与伦比的大自然的美丽的乐章。

宇宙的万物之中,它还有着极为博大的胸襟。

在它心中,没有贫贱与富贵之分,没有肤色与人种之别,没有国界的樊篱,也不受各种信仰的局限——它很自由,愿意到哪儿去潇洒,它就随着云影去了,并在那儿的天空织成雨后的彩虹,聚成江河,流向大海,给高山编织银冠,给大地献出冰川。

10为什么说“雨包容着人生四季”?简要概括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解析:只要能够把握作者笔下春雨、夏雨、秋雨、冬雨的特点就能解答这道题。

答案:因为春雨稚嫩、温柔,如婴儿;夏雨生命力旺盛,如青年;秋的欢乐中掺杂一丝忧伤,是成熟的标志;冬雨变成雪与冰,象征人生命的暮年与终点。

11步入老年,为什么作者“更加喜欢雨”了?
解析:在“更加喜欢雨”所在的段落找答案,将喜欢雨的原因答出来。

答案:因为把记忆带到雨中来燃烧可以升华记忆的色彩,成为浪漫的抒情和感伤的咏叹。

1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一幅孩子与小狗在雨中赛跑的“写意画面”。

请你结合文章中心,简要分析作者从这幅写意画中所体悟到的“雨韵”。

解析:要明确文章的中心是什么,然后仔细分析这幅画的意蕴。

答案:①没有童年的第一次勇敢,就没有人生的光辉历程;②雨有灵性,能洗涤肉体的污秽,安抚伤痛的灵魂,给人以向往、满足、欢乐;③雨胸襟博大,自由自在,乐于奉献。

13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全文以“雨”为线索,描写雨的灵性,以“雨”喻人生,给读者深刻的人生感悟。

B“多少有点禅佛晨钟暮鼓的意味”,意思是在书斋中伏案回忆往事,只能使人警觉醒悟而缺少欢乐。

C第2段开头“按化学的分子式来解读雨”,体现了这篇散文人文性与科学性的完美结合,在给读者美的享受之中也让读者获得知识的享受。

D文末将“雨丝”比作连接天地的“琴弦”,“雨滴”比作“在琴弦上跳跃着的音符”,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给人向往、满足、快乐的雨韵,点明题旨。

E文章引用《红楼梦》中的“黛玉悲秋”、《西游记》中的“老君炉”、《老人与海》的主人公,旧典活用,赋予新意,象征了人生的不同阶段,深化了主题。

解析:B项“只能使人警觉醒悟而缺少欢乐”错误;C项第2段开头“按化学的分子式来解读雨”其用意并不是为了体现文章的科学性;E项分析不恰当。

答案:AD
二、语言运用
14仿照新诗《善良》的第一节,以“长大后”为开头,续写诗歌的第二节(每行诗的字数不加限定)。

善良
小时候
善良是抚摸小鸟伤腿时流下的眼泪
是帮小猫找到妈妈后发出的欢笑
是阳光下那双童稚的眼睛
长大后
善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搀扶弱小时脸上的深情挺身而出时爆发出的刚毅尘世中出淤泥而不染的莲心读书做人
“中国”作为一个“乡”,庭院深深深几许,却让余光中痴情回望望几回。

记忆中流淌的一直是“荡胸生层云”“商略黄昏雨”的意趣,“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

余光中意识到,这样的故土在世界上是再也找不到的,它唯中国独具,所以他曾两度夜宿林间溪头。

在中国文人墨客的心中,那奇境韵味永远是割舍不掉的,虽然,疏雨滴梧桐,或者骤雨打荷叶,这种凄凉、凄清、凄楚会时时袭上心头,但是听觉上总给人一种美感。

余光中先生孤身于台湾,可听可亲的冷雨,总让他感到置身家园之外的“凄迷”。

自然,想起亡宋失家的蒋捷亦是情理之中。

那“一打少年听雨”“再打中年听雨”“三打白头听雨”的慨叹又何尝不是作者自己的人生体悟呢?所以,在余光中的眼里,无论古代、今朝,无论是鼓琴、咏诗、下棋、透壶,其听雨的心是一样的。

淅淅沥沥的冷雨,每一滴都牵引着作者对故土眷恋的情怀。

思念家乡的忧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永恒主题。

爱家乡,建设美好的家乡,是年轻一代人的永恒追求。

你有过思乡的感受吗?如果将来你学有所成,你打算如何建设自己的家乡?金岳霖先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