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技术条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向板拼板
单向板拼板 ④拼缝位置:对于单向板,可以在任意位置拼接;对于双向板当 整块板由三块板拼接而成时,拼缝位置在 0.2Ly~0.3 Ly,当整块板由 三块板拼接而成时,拼缝位置在 0.2Ly~0.4 Ly
10
6.3 选用示例 例一 某住宅平面如下,楼面面层永久荷载标准值 2.0kn/m2,楼 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2.0kn/m2,组合值系数 0.7,准永久值系数 0.4,
13
7.4 底板的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 100% 时,方可脱模、吊装、运输及堆放。 7.5 底板吊装时应慢起慢落,并防止与其他物体相撞。吊索与构件水 平夹角不宜小于 60°,不应小于 45°。 7.6 堆放场地应平整夯实,堆放时使板与地面之间应有一定的空隙, 并设排水措施。板两端(至板端 200mm)及跨中位置均应设置垫木, 当板标志长度≤4.0m 时跨中设一条垫木,板标志长度>4.0m 时跨中 设两条垫木,垫木应上下对齐。不同板号应分别堆放,堆放高度不宜 多于 6 层。堆放时间不宜超过两个月。 7.7 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能出厂。运输时板的堆放要求同 上,但要设法在支点处绑扎牢固,以防移动或跳动。在板的边部或与 绳索接触处的混凝土,应采用衬垫加以保护。 7.8 底板就位前应在跨中及紧贴支座部位均设置由柱和横撑等组成 的临时支撑。当轴跨 l≤4.0m 时跨中设置一道支承;当轴跨 4.0m<l ≤6.0m 时跨中设置两道支承。支撑顶面应严格抄平,以保证底板板 底面平整。多层建筑中各层支撑应设置在一条竖直线上,以免板受上 层立柱的冲切。
动力系数,动力系数取 1.5。
5.4.4 施工安装阶段的永久荷载标准值为预制底板自重与叠合层自
重之和,可变荷载取 1.5 KN/m2。按弹性方法计算两跨连续板或三跨
连续板的内力。
5.5 吊钩设计
5.5.1 脱模、吊装时,为使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相等,取吊点位置在
0.2~0.25 跨处(四点吊情况);吊点大于四个时,应采用专用吊装工
临时支撑拆除应根据施工规范规定,一般保持连续两层有支撑。 7.9 施工均布荷载不应大于 1.5kN/m2,荷载不均匀时单板范围内折算 均布荷载不宜大于 1kN/m2,否则应采取加强措施。施工中应防止构 件受到冲击作用(以上施工均布荷载不包括均匀分布的叠合层混凝土 自重)。
4.1 永久荷载 预制底板容重:26.0kN/m3
4.2 可变荷载 施工阶段可变荷载标准值 q1:1.5kN/m2;
4.3 荷载组合 4.3.1 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永久荷载分项系数γ G ,对由可变荷载效 应控制的组合取 1.2,对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取 1.35;可变荷载分 项系数γ Q ,取 1.4。 4.3.2 可变荷载组合值系数ψc=0.7,准永久值系数ψq=0.4。 4.4 材料 4.4.1 混凝土:预制底板混凝土采用 C30,叠合层混凝土采用 C30。 4.4.2 钢筋:预制混凝土底板采用 HRB400 级热轧钢筋
失稳、底板钢筋受拉屈服验算
1) 考虑桁 架作用时预制底 板截面混凝土开 裂弯矩计算:
M cr = ftkW0
2)
桁架上弦筋屈服弯矩计算: Mty
=1 1.5
f ykWc
1 αE
3) 桁架上弦筋失稳弯矩按下式计算: Mtc = Asc ⋅σ sc ⋅ hs
4) 桁架下弦筋及板内受力钢筋屈服弯矩按下式计算:
As

N 4× 3× 65
5.6 构件制作及施工安装阶段验算
5.6.1 裂缝控制等级二级:按荷载标准组合计算的构件受拉边缘混凝
8
土拉应力不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
预制底板正截面边缘的混凝土法向应力,应满足
σ ck ≤ 1.0 ftk
σ ck
=
Mk W0
5.6.2 钢筋桁架上弦筋受压失稳、上弦筋受拉及受压屈服、腹筋受剪
考图集,设计人员可直接选用或调整选用,生产单位按图集生产,施 工单位按图集施工。
本图集仅给出叠合板预制底板厚度、底板配筋及桁架钢筋,由设 计人员根据板的实际受力情况选定叠合板预制底板厚度和现浇叠合 层厚度以及相应的预制底板配筋,由设计人员另行设计相应的叠合板 上部钢筋。
结合实际工程给出指导图集使用的示例。 2 技术条件设计依据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10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1-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14-201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 50666-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02(2010 年版)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GB/T 50105-2010 3 图集适用范围
具,保证各点均匀受力。堆放及运输时,垫木或垫块的位置同吊点位
置。
5.5.2 吊钩计算: 根据《混凝土规范》当一个构件上设有四个吊钩
时,应按三个吊装点计算,在构件的自重标准值作用下,每个吊环按
2 个截面计算的钢筋应力不应大于 65 KN/m2。该规定适用于 HPB300
钢筋制作的吊环。每个吊装点有两根斜筋。
2
+
y0 −
hy − h1
2
• A1 + y0 − hy − hs
2

As
αE
−1
+wk.baidu.com
y0

h1 2
2

B

h1
+
1 12
B

h13
5.6.3 施工安装阶段预制底板跨中按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不考虑长
期作用影响计算的最大挠度允许值 1.5mm。
6 选用方法
6.1 选板原则: ① 板跨度为 Ly Lx 为1.0~2.5 时(Ly 为长跨),选用双向板,否则选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 《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技术条件
设计: 校对: 审核: 审定:
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2014 年 10 月 15 日
1
1 编制原则 本图集主要考虑叠合板在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住宅中的应
用,结合目前住宅结构特点,选择常用板型尺寸和配筋而编制。 本图集可作为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设计、生产、施工选用及参
上弦筋长度=标志跨度-180
腹筋节点数量=【下弦筋长度÷200】取整-1
5 设计准则
5.1 构件使用阶段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 50 年,重要性系 数 γ 0 = 1.0 。 5.2 施工阶段要求不大于 2 米设一道临时支撑,按整体受弯一阶段构 件设计。 5.3 预制底板钢筋保护层厚度为 15mm。预制底板端伸入墙或梁内 10mm。 5.4 设计工况及作用:
12
7 制作及施工要求
7.1 底板的制作、堆放、运输、吊装及叠合板的施工过程应遵守《混 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0 版)的规定。 7.2 叠合板如需开洞,需在工厂生产中先在底板中预留孔洞(孔洞内 钢筋暂不切断),叠合层混凝土浇筑时留出孔洞,叠合板达到强度后 切除孔洞内钢筋。洞口处加强钢筋及开洞板承载能力由设计人员根据 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7.3 底板上表面应做成凹凸不小于 4mm 的人工粗糙面。
当受力筋为 10 时,下弦筋为 8。
上弦筋端部距板端距离:讨论
6
桁架编号原则:
样表 钢筋桁架材料表
钢筋桁架型号
上弦筋
下弦筋
腹筋
长度 根数 重量 长度 根数 重量 长度 根数 重量 钢筋重量
GHJ27-13-8-6-6
GHJ27-14-8-6-6
GHJ27-15-8-6-6
下弦筋长度=标志跨度-180
桁架钢筋上弦、下弦采用 HRB400 级热轧钢筋;腹筋采用 HPB300 级热轧光圆钢筋。 4.5 叠合板厚度:
3
4.5.1 预制底板 60;
4.5.2 现浇叠合层有 70、80、90 三种。
4.5.3
叠合板最小配筋率由 ρmin
=
45
ft fy
计算且不小于
0.15%。
表 1 叠合板最小配筋面积
板厚(预制底板+现浇层) 最小配筋面积(mm2)
( ) Mcy
=
1 1.5

A1 ⋅ f1yk ⋅ d1 + As ⋅ fsyk ⋅ ds
5) 桁架上弦筋失稳弯矩按下式计算:
V
=
2 1.5
•σ sf

Af
• sinφ
sin ϕ
6) 考虑桁架作用时预制底板截面惯性矩按下式计算:
( ) { ( )} { ( )} ( ) I0 = Ac •αE
hy − y0
2
3.1 本图集适用于环境类别为一类的建筑楼面板及屋面板(不包括阳 台、厨房和卫生间)。 3.2 本图集适用于非抗震设计及抗震设防烈度不大于 8 度地区的剪 力墙结构住宅(剪力墙厚度 200)。 3.3 本图集适用于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的上述建筑结构。 3.4 本图集不适用于有振动的楼板。
4 设计基本要求与条件
叠合板厚度 叠合板厚度 桁架钢筋高度 上部留出高度(至 上弦筋顶面)
60+70 88
49
单向板 60+80
98
59
60+90 108
69
60+70 82
45
桁架设计宽度(桁架下弦筋中心距离)为 80
双向板 60+80
92
55
60+90 102
65
下弦筋兼受力钢筋,不伸入支座;当受力筋为 8 时,下弦筋为 6;
4.7.5 编号原则:
4.8 钢筋桁架编号
5
钢筋桁架纵剖面及横剖面图 上伸出长度为 U1=5mm;下伸出长度为 U2=5mm; 节点间距均为 PS=200mm 桁架设计高度为 H1=叠合板厚-15-15-上部垂直桁架方向钢筋(单 向板按 6,双向板按 10 考虑)-下部垂直桁架方向钢筋(单向板 6, 双向板 8)
60+70 232.7
60+80 250.6
60+90 268.5
图集选用钢筋的面积
C 8@200 251
C 8@150 335
C 8@100 503
C 10@200 393
C 10@150 523
4.6 单向板编号原则及参数
4.6.1 标志宽度 B:1200mm、1500mm、1800mm、2000mm、2400mm
7
5.4.1 图集仅提供底板配筋,故仅进行脱模、吊装及施工安装阶段验
算。
5.4.2 脱模验算时,等效静力荷载标准值取预制底板自重标准值乘以
动力系数与脱模吸附力之和,且不小于构件自重标准值的 1.5 倍。其
中,动力系数取 1.2,脱模吸附力取 1.5kN/m2。
5.4.3 吊装验算时,等效静力荷载标准值取预制底板自重标准值乘以
混凝土选用 C30,钢筋选用 HRB400。试选用叠合板。
选法一:经楼板按单向板整体计算分析,在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 态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情况下:
对于卧室 1,房间进深轴线尺寸 5400mm,净尺寸 5200,板厚为 130mm,底板配筋为 C 10@200,可选用 2DBD67-3620-3 和 1DBD67-3612-3。
11
选法二:经楼板按双向板整体计算分析,在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 态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情况下:
对于卧室 1,板厚为 130mm,跨度方向底板配筋为 C8@160,垂 直跨度方向底板配筋为 C 8@180,可选用 1DBS2-67-3624-22 和 2DBS1-67-3615-22 , 也 可 选 用 1DBS2-767-3618-22 和 2DBS1-67-3618-22。
9
用单向板。 ②设计人应对整块楼板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 状态设计,在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要求时根据所选板厚和配筋进行 底板的选型,并另行绘制楼板上部配筋图。 ③拼缝宽度:对于单向板,在布置板型时,拼缝宽度宜为≤30mm; 对于双向板,板与板间板缝宽度为 300mm,板与墙或梁之间的缝宽 宜小于 200mm。 ④单向板标志宽度即为板实际宽度,按房间净尺寸拼板。 ⑤双向板标志宽度为板实际宽度与缝宽(或半个支座)之和,按 轴线尺寸拼板。
4.6.2 标志跨度 L:按 300 递进,从 2700~4200 共 6 种跨度
4.6.3 板 厚 度 h: 60+70 60+80 60+90
4.6.4 底板配筋:
4.6.5 分布钢筋:C6@200 4.6.6 编号原则:
4.7 双向板编号原则及参数
4
4.7.1 标志宽度 B: 1200mm、1500mm、1800mm、2000mm、2400mm 4.7.2 标志跨度 L:按 300 递进,从 3000~6000 共 11 种跨度 4.7.3 板厚度 h: 60+70 60+80 60+90 4.7.4 底板配筋:两个方向均按下列钢筋型号组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