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
基于技能标准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
基于技能标准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作者:石滨来源:《科教导刊》2013年第15期摘要美国国家技能标准体系通过对职业能力标准的界定,为职业教育及课程开发提供了标准和评价体系。
本文通过对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过程的分析,在开发与管理统一的职业技能标准体系、以科学建构标准引领职业教育和规范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技能标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美国国家技能标准委员会于1994年成立,其宗旨是通过创建一套国家级、跨行业的职业技能标准体系,从而为全国性的职业技能教育、技能水平评估与职业资格认证等工作提供标准和规范。
这一体系对美国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训练实施及职业资格认证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我国的职业教育也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1 美国国家技能标准概况美国国家技能标准委员会(NSSB)于1994年成立,其主要目的是鼓励在全国范围内制订和应用职业能力标准体系,从而提高美国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力。
实质上,NSSB的作用并不体现在直接制订技能标准方面,而主要体现在通过建立统一的国家技能标准体系,从而为各州发展区域性的技能标准及技能标准流通和职业资格认证等方面的统一性。
根据其定义,技能标准“确定了在某一行业内人们需要知道什么并能成功履行与工作相关的职责,即如何履行工作职责并将其做得更好而需要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水平”。
为体现其有效性,技能标准的发布要求反映出关于行业的一致性的要求,同时也提供了一系列的关于技能和表现的评价标准。
因而,能力标准体系通常是在工业机构、教育机构及社区组织的合作下而产生的,其目的则是为了制订一个灵活的、便于操作的,同时又能够持续更新和发展的能力标准体系。
从结构上来看,美国国家技能标准一般可分为如下几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职业群的名称、定义和范围;第二层次是职业群中某类岗位所需要的关键工作功能;第三层次是关键行为、行为指标、技术知识及就业能力;第四层次则是执行某关键行为的具体操作步骤及所需技能、知识和测量标准的具体规定。
《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 课程开发与
2、教学设计的原则:逐渐分化原则与综合 贯通原则 1)逐渐分化原则 教学内容的安排要一般到个别 2)综合贯通原则 教学内容的横向组织,应该考虑学生认知 结构中现有观念的异同,并对之重新加以 组合。
3、教学设计策略:先行组织者策略
为了激活新旧知识之间的实质性联系,提 高已有知识对接受新知识的有效影响,他 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策略。 先行组织者:相关的、包摄性较广的、最 清晰和最稳定的引导性材料。
5、选择学习(教育)经验的内涵 1)为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给学生提供的学习经 验必须既能使学生有机会实践该目标所隐含的行 为,又能使学生有机会处理该目标所隐含的内容。 2)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在从事教育目标所隐含的 行为过程中获得满足(强化)。 3)学习经验所期望的反应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 围之内的。 4)有许多特定的经验能够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 标。 5)同样的学习经验通常会产生几种结果。
6、组织学习经验的内涵 泰勒提出了学习经验的两种组织:“纵向组织” (如:5-6年级地理课)和“横向组织”(如:5 年级的地理和历史) 三个标准: 1)连续性:“直线式地重复主要的课程元素” (如:主要概念) 2)序列性:超越连续性,而(对概念涵义)做出 更广泛深入的讨论 3)整合性:“课程经验之间的横向联系”
2、学习的结果与学习的条件 五类学习结果: 1)智慧技能-学生运用概念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 2)认知策略-学生用来指导自己注意、学习、记忆和思 维的能力 3)言语信息-把知识传给下一代的主要方式。包括三类: 命名;用简单命题(句子)表述事实;知识群。 4)动作技能-动手操作能力 5)态度-习得的内部状态,它影响个人对某些事物采取 行动的选择
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与课程开发
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与课程开发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有效的教学设计与课程开发是教师能够提供高质量教育的基石。
本文将从教学设计的步骤和原则、课程开发的重要性以及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程开发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学设计的步骤和原则教学设计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从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安排、教学资源的准备等方面进行全面规划和设计。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步骤和原则。
1.分析学生需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应该首先了解学生的需求和背景知识,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
2.确定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并将其细化为可量化的学习目标。
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期望结果,以便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和评价。
3.选择教材和教学资源:根据教学目标,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教学资源,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的需求相匹配,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设计教学活动: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设计具有启发性和互动性的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实验实践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促进他们的主动参与和探究。
5.评估和反思:教学结束后,教师应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反思。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设计,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教学设计的原则是指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遵循的一些基本准则。
1.学生为中心:教学设计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
2.多元化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如案例分析、合作学习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3.循序渐进:教学设计应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助于学生建立起扎实的基础知识,并逐步提高其学习能力和素质。
二、课程开发的重要性课程开发是指教师根据学校制定的教学大纲和目标,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组织和安排,以提供一套系统完整的教学方案。
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及其教学设计案例
一是从整个课程体系看:
专业课程体系没有弄清楚,就盲目开 始课程开发、教材编写
正确的逻辑: 体系重构 课程开发 教材编写(最后一步)
要根据工学结合的要求,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二是专业核心课程开发中:
首先,专业核心课程名称不符合要求 正确:“名词+动词”或“动词+名词” —
—体现职业工作的内容与行为(专业能力) 商品学(基础)-商品养护 市场调查方法与原理-市场调查策划与实施 销售渠道-销售渠道构建与管理
版商、教育行政部门等的行为。
3. 教材
是课程内容的具体化、规范化表达;依据课 程标准编写。教科书、教辅材料。
判断一本教材优劣的重要指标:对学与教原 理、理念的体现程度
编写:清新、简洁、准确、权威,易读 须经教育行政部门审定后,正式公开发行
(三)能力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俄罗斯制 MES课程 CBE课程 学习领域课程
点)的教学过程 翻转课堂:让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教师的教学视频,
把课堂的时间节省出来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和作业的辅导 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颠覆性改革
改革的基础:课程开发、教学设计
一、能力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一)什么是课程?什么是教学?
1.什么是课程
课程=教学内容(课程内容)? 本质涵义:知识组织。不仅指一门课程内部的内容组织,而且
CBE课程开发技术:DACUM方法
80年代中后期及90年代初,主要的英联邦国家, 如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先后根据能力本位职教 思想重新构建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
1991年,中-加高中后职业技术教育合作项目在中 国第一次举办DACUM讲习班,将CBE课程模式进 入中国,引发CBE课程研究与实践热潮。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
在校所学的东西,对学生 就业有用,对学生的职业生 涯发展有用。
改变学生“被学习” 状态,让学生主动学习。
Page 6
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 做中学,学中做
Page 7
什么是一体化教学?
人社部文件: 一体化课程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工作过
程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为 核心,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 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 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 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 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
大家好
1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
内容提要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概念
一体化课程开发的流程
Page 3
几个重要概念
Page 4
为什么要进行一体化教学改革?
职业教育教学现状: 两难:学生学习难,教师授 课难; 四怨:学生抱怨、教师抱怨、 家长抱怨、企业抱怨 一合拍:学校培养与企业要 求合拍
Page 5
Page 33
1.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学校现实教学条 件的制约,在进行设计前,要首先分析:
相关人员的基本条件:即包括学生的现有专业水平和 学习能力,也包括教师行动导向教学的经验和专业能 力,特别是专业实践能力;
物质条件:如教学资源、专业教室和教学设备媒体等; 相关专业的地方和行业特征。
综合职业能力: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整体化地解 决综合性专业问题的能力,是人们从事一门或若 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是个体在职业工作、 社会和私人情境中科学思维、对个人和社会负责 人行事的热情和能力。
Page 11
专业能力
第三章--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
3、学科专家的建议 易犯的错误:所确定的目标太专门化和太专 业化,他们往往都把学生作为将来要在这个领域 从事高深研究的人来培养。 更应考虑的问题: “我这门学科对那些不打算成为该领域专家 的学生的教育能做什么贡献?” “这门学科对外行和一般公民能有何贡献?”
教育目标的两道筛选 1、学校教育哲学的筛选 这里的学校教育哲学是指学校的办学理念和 办学宗旨,涉及对美好生活的看法,所持的价值 观,以及对社会适应、社会改造和社会分工等问 题的态度。例如如果学校认为教育的职能是适应 社会,那么选择的教育目标就会不同于主张社会 改造的学校;
选择学习经验的五条原则: 1、为学生提供的学习经验必须既能使学生实 践该目标所隐含的行为,又能使学生处理该目标 所隐含的内容。 2、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在从事教育目标所隐 含的行为的过程中得到满足(强化)。 3、学习经验所期望的那种反应是在学生力 所能及的范围内的。 4、有许多特定的经验能够用来达到同样的教 育目标。教师在创设情境时有创造的可能性。 5、同样的学习经验通常会产生几种结果。
1过程模式对目标模式也进行了很好提出要根据知识和活动的内在价值来形成教师自己的当下的教学内容教学判断和教学过程这样对尊重教师的作用尊重过程的价值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对人们认识目标模式中忽视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和作用忽视教学过程的价值起着振究者的口号这句话对后来的教师教育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研究都具有深远而重要的影响
2、学习心理学的筛选 作用: (1)区分能够期望通过学习过程使人发生的 变化,与不能期望通过学习过程发生的变化; (2)区分在特定年龄阶段可行的目标,与那 些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达到的目标或那些几乎 不可能达到的目标; (3)学习心理学的知识对教育目标的年级安 排,对获得特定类型目标所需要的条件都是有意 义的。
第四章 课程与教学的开发和设计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二、课程设计的取向
课程设计的三大基础——学科、学生、社会
(一)学科中心设计 (二)学习者中心设计 (三)问题中心中心设计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三、课程设计:目标的确立
(一)确立目标的要求:
1.范围 2.有效性 3.可行性 4.相容性 5.明确性 6.通俗性
(二)课程目标的叙写形式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第四章 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第一节 课程开发 第二节 课程设计及其取向 第三节 教学设计及其模式
第一节
课程开发
精品课程 《课程是指使课程的功能适应文化、社会、科学及人际关系需求的持续不
断地决定课程、改进课程的活动和过程。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由来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持续、动态、逐步完善的过程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与过程
1.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 4个不同角度划分 2.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
(1)分析情况 (2)制定目标 (3)确立方案 (4)理解并实施 (5)评价及修订
(四)校本课程的开发:支持与困难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第二节 课程设计及其取向
一、课程设计与课程开发 (一)课程设计
是指课程的实质性结构、课程基本要素的性质,以 及这些要互的组织形式或安排。
(二)课程开发
是决定、改进课程的整个活动和过程,包括确定课 程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实施课程和评价课程等阶 段。
(一)教学设计的特点
1.基本方法是系统方法 2.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3.是一个学习过程 4.关注“教”转向关注“学” 5. 创造性
(二)影响教学设计的因素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教学大纲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一、课程基本情况(一)课程类别:教师教育类课程(二)修读方式:公共必修课(三)学时:36学时(四)学分:2学分(五)适用专业:全校师范生(六)适用对象:大三本科学生(七)考核方式:考查课(八)先修课程: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心理学二、课程介绍(一)课程性质职业教育课程设计与开发是职业师范院校为培养合格职业教师开设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这门课程的基础定位是:以学生掌握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为基本目标,以培养学生职业行动能力为核心内容,以培养集理论、技能、师范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为教学出发点,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论与学生专业教育联系起来进行教育教学。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立足于本专业了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程序,熟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典型范式,能够灵活运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理论和技能技巧参与或组织开发专业课程,为日后胜任职教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方式本课程应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教学可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境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社会调查等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项目一职业教育课程及开发研究模块一:职业教育课程及课程开发任务一:了解课程任务二:理解职业教育课程模块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及趋势任务一:了解职教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任务二:掌握当代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模块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任务一:技术知识论任务二:知识论任务三: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知识观任务四:多元智能理论的学生观教学要求:了解职业教育课程及课程开发的概念;熟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及趋势;理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能够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理论解释职业教育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理解职业教育课程及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教学难点:掌握技术知识论、知识论、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知识观、多元智能理论的学生观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1 、什么是教学设计课程实施与教学设计有什么关系
1 、什么是教学设计?课程实施与教学设计有什么关系?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
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
课程实施与教学设计的关系:第一,教学设计应当是课程专家、教师、学生两两之间相互作用、协同进行的规划教学的活动。
第二,教学既是实施既定课程,同时也可以修改既定课程,创造新的课程。
课程既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教学的方向,同时也是为了教学,服从于教学。
课程与教学走向相互交织、相互融合。
第三,教学设计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
学生不再是教学加工的对象,学生在与教师直接的交互作用中,在通过选择课程与课程专家间接的交互作用中体现了自己的意志。
2 、分析教师教学的特点,并联系生物学科,思考对初中生物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的意义?教学设计实际上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个决策过程,教师要回答“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等问题,对教学作出整体安排,通过对课堂教学情境的安排、规划和准备,教学媒体、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规定的课程更加丰富而具体化,从而为课程目标的实现准备条件。
就生物教学而言,我认为有独特的指导意义,既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及评价方式,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1、注重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科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必备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素养。
生命科学是科学的一部分,因此,生物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学教师应该努力让所有的学生经过课程的学习都有机会使自己成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人。
2、面向全体学生。
一、要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使所有的学生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
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尽可能体现新课程的特点,使教学内容呈现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因为只有多样化的课程内容才能很好地适应和满足多样化的学生需要。
[单选题]()是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
[单选题]()是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
摘要:一、引言二、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教育价值的体现1.教育目标的明确设定2.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3.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4.教学评价的全面实施三、教育价值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重要性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3.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四、结论正文:【引言】教育价值是教育活动的核心和灵魂,它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
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不仅是教育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而且是实现教育价值的重要途径。
因此,探讨教育价值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体现,对于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教育价值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体现】1.教育目标的明确设定教育目标是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础和前提。
明确的教育目标,可以确保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价值。
2.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是实现教育价值的主要载体。
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可以确保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3.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教学方法是实现教育价值的重要手段。
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创新和实践各种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教学评价的全面实施教学评价是实现教育价值的重要保障。
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全面实施教学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教育价值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重要性】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教育价值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体现,可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教育价值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体现,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行为习惯。
第三章 课程与教学的开发和设计
第三节 教学设计及其模式
教学设计就是指教育实践工作者以各种学习和教学理论 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自己的教学理念、风格,运 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自己的教学理念、风格, 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 动进行的规划、安排与决策。 动进行的规划、安排与决策。 一、教学设计(instruction design)的特点 教学设计( ) (一) 是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 一 (二) 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是系统方法 二 (三) 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三 (四) 是一项极富创造性的工作 四
第二节 课程设计及其取向 一、课程设计与课程开发 (一) 课程设计 (二) 课程开发 二、课程设计的取向 (一)学科中心设计 (二)学习者中心设计 (三)问题中心设计 课程设计: 三、课程设计:目标的确定 范围、有效性、可行性、相容性、明确性、通俗性 课程设计: 四、课程设计:内容的选择 (一) 内容的基础性和有效性 (二) 内容要适应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三) 内容与社会现实的一致性
三、课程设计:目标的确定 课程设计: (一) 范围 加涅(R.M.Gagne) :运动技能、言语信息、智慧技 能、认知策略、态度。 (二) 有效性 (三) 可行性 (四) 相容性 (五) 明确性 (六) 通俗性 课程设计: 四、课程设计:内容的选择 (一) 内容的基础性和有效性 (二) 内容要适应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三) 内容与社会现实的一致性
2. 经典目标模式的原理 “泰勒原理”: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教育计划 课程目标的确定有三个来源、两道过滤网: 从研究“学习者本身”当中去寻找目标、从研究“当代校外社会生 活”当中寻找目标、从“学科专家的建议”中寻找目标。 两道过滤网:一是哲学的,另一是心理学的。 泰勒---塔巴(H. Taba)---惠勒(D. Wheeler)---克尔(J. Kerr) 3.对目标模式的评价 (1)原子论的观点 (2)行为导向的目标 (3)层次分明的目标体系 (4)目标是价值中立的
幼儿园职业教育课程设计 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职业教育课程设计1. 介绍幼儿园职业教育是指教师通过特定的教育课程和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各种职业及其特点,培养幼儿的职业意识和基本的劳动技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形式。
幼儿园职业教育课程设计意味着在幼儿园教育中,专门为幼儿打下未来职业发展基础的课程体系。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重要性、目标、内容和实施方法。
2. 重要性幼儿园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幼儿的职业意识和劳动技能,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念,为幼儿的未来成长做好铺垫。
通过适当的职业教育,可以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提高劳动技能,增强幼儿对不同职业的认识和认同感,增强幼儿的综合素质,为幼儿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3. 目标幼儿园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目标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幼儿正确的职业观念和劳动技能。
具体目标包括:培养幼儿对不同职业的认识及其特点,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念,培养幼儿的基本劳动技能和实践能力,提高幼儿对劳动的热爱和参与度,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
4. 内容幼儿园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内容应包括:职业教育理论知识的普及,职业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职业观念的培养和形成等方面。
具体内容包括:动手实践类活动,如手工制作、植物栽培等,观摩体验类活动,如参观工厂、农场等;游戏角色扮演类活动,如模拟医生、老师、建筑工人等职业;职业故事诵读类活动,如朗读职业故事、职业歌谣表演等。
5. 实施方法幼儿园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实施方法应多样化且富有趣味性。
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和教学,提高幼儿对不同职业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具体实施方法包括:设计丰富多彩的职业教育活动,包括实地参观、角色扮演、手工制作等;通过教师引导和互动,激发幼儿对不同职业的兴趣和好奇心;注重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的劳动技能;利用故事、歌谣等形式进行职业教育知识的普及和传授。
6. 总结幼儿园职业教育课程设计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幼儿的职业意识和基本的劳动技能具有重要作用。
教师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方案
教师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方案一、引言教师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是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环节。
在现代社会,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针对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变化,教师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要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目标。
本文将探讨教师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方案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实施策略。
二、教师课程开发的重要性教师课程开发是指教师根据学科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设计和选择教学资源、制定教学活动,以提升学习效果的过程。
教师课程开发的重要性在于:1. 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不同,教师课程开发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差异,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案,提高学习效果。
2. 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教师课程开发,教师能够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制定精确的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3. 跟上社会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更新,教师课程开发可以使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更贴合,使教育更具时代性。
三、教材建设的重要性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工具,对于教师和学生都起着重要的指导和辅助作用。
教材建设的重要性在于:1. 规范教学内容: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具有统一和规范的特点,能够确保教学的全面性和连贯性。
2. 激发学生兴趣:优质的教材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3. 促进学生能力发展:良好的教材能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教师课程开发的实施策略教师课程开发需要遵循一定的实施策略,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1. 研究教学环境: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学习环境和背景,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特点,以更好地进行课程开发。
2. 设定教学目标:教师应该在制定课程时明确教学目标,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制定合理的目标,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
3. 选择教学资源: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包括教科书、教辅材料、多媒体资料等。
4. 设计教学活动:教师应该设计多样化和灵活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
高职实践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本文旨在探讨高职实践教学设计,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为我国高职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二、实践教学设计原则1. 实践性原则:实践教学应以实际操作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整合性原则:实践教学应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形成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格局。
3. 开放性原则:实践教学应打破学科界限,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创新性原则:实践教学应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 个性化原则:实践教学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三、实践教学设计内容1. 实践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2)技能目标:使学生具备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2. 实践教学内容(1)专业技能训练:根据专业特点,设置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如实验、实习、实训等。
(2)创新实践: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如科技竞赛、创新创业项目等。
(3)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
(4)跨学科实践:打破学科界限,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实践教学方式(1)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项目教学:以项目为导向,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项目管理能力。
(3)模拟教学:通过模拟教学,使学生熟悉实际工作环境,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4)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四、实践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职业道德等方面。
2. 评价方法: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学生的实践过程和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封面课程名称: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开课时间: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学院工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学科专业职业技术教育学学号2014210161姓名方晨学位类别全日制硕士任课教师沈亚强交稿日期2015年6月20日成绩评阅日期评阅教师签名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制第一部分:数控车削技术课程开发课程设计思路是:依据职业能力分析和培养目标确定本课程目标,以数控车削职业能力为主线设计项目课程结构,按照数控车削操作技能形成过程设计学习任务系统,以学习任务为载体负载专业理论知识,以中级数控车削加工职业能力为目标确定各项目的技能目标和知识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教学活动。
课程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中等复杂车削类零件数控加工的基本技能及相关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学习技术与理论的积极性高,养成安全文明生产的职业习惯,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职业观念,达到国家职业标准《数控车床操作工(四级)》要求。
专业能力结构目标:会识读零件图纸;能看懂数控车削类工艺文件,会编制中等复杂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和程序;会加工中等复杂车削类零件并达到一定尺寸精度;会维护保养数控机床。
专业知识结构目标:掌握制订工艺文件的知识;掌握零件定位、装夹原理;具有数控编程与输入、调试知识;掌握零件加工方法与检测知识;初步掌握数控机床维护、故障诊断知识。
工作过程系统化培养: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准备:(一)读图与绘图《工程图学》《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二)制定加工工艺《机械精度设计》《特种加工技术》(三)零件定位与装夹《夹具设计》(四)刀具准备《机械制造基础》数控车削代码编程:(一)手工编程《数控加工与编程技术》(二)计算机辅助编程《计算机辅助设计SOILDWORKS》数控车床操作实施:(一)操作面板《数控加工与编程技术》(二)程序输入与编辑(三)对刀(四)程序调试与运行数控车床零件加工:(一)轮廓加工《机械制造基础》《模具基础》(二)螺纹加工(三)槽类加工(四)孔加工(五)零件精度检验《机械精度设计》《测量技术基础》数控车床维护与精度检验:(一)数控车床日常维护《数控机床日常维护及故障诊断》(二)数控车床故障诊断(三)机床精度检查第二部分:浙江省中职课改价值取向及实施策略浅析摘要:14年浙江省出台了中职课程改革方案,省内的中职学生未来将会有更多选择的机会,在课程方面也有更大的自主权,学校还需推行“多学期制”等新型教学方式。
然而作为职业院校应该如何针对自己学校特色进行课程改革,还存在诸多的问题。
在查阅部分资料后,我对中职课改方案的对策如从学生兴趣角度出发和存在的疑惑进行了一些整理。
关键词:选择性;兴趣;人文艺术;课改联动;后续保障机制;14年浙江省出台的中职课程改革方案,引起各方关注。
浙江省提出这样的方案其指导思想是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教育多样化的需要。
而此方案的出台基于浙江特有的新背景:东部发展地区经济结构的快速调整,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包括经济,教育,文化水平等等方面都在全国处于较领先状态,于是家长和学生对于教育的需求发生变化。
在中职教育部分,狭隘的,目光短浅的以单纯就业为导向的,培养一线工人的职业教育,已经与许多家长及学生所期望所接受的教育不相符合,使职业教育招生出现困难。
在经济发达的浙江地区,因为有利的气候地理位置,发达便捷的交通系统及浙江地区人民勤劳肯干的精神使个体商户,家族作坊等等私有企业数量众多,规模庞大。
但是作为优秀的生意人,企业家,并不一定是合格的父母,他们的子女从小疏于管教,宽裕的经济环境和父母的溺爱使他们精神意志力缺乏,学习成绩较差,最后成为学校中的问题生,中考的落榜生,最后只能选择入学要求低于普通高中的中等职业学校。
但是职业教育进行的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并不适合这类学生及家长对教育的期望,于是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未来发展何去何从的问题还是存在,并且继续恶化。
那么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针对不同需求的进行职业教育的学生,既不能违背职业教育的发展导向,又需要有灵活的课程机制来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格局变化对人才的需求,及受教育者个体对未来职业生涯发展方向选择的需求。
一、中职课改对于“选择性”的切实履行此次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以“普职融合”为改革导向,构建“选择性”机制,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
本次改革总的思路是把选择性教育思想引入中职课程改革,打破学生多样化发展的制度瓶颈,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选择权,要求学校在学生就读期间至少为学生提供两次选择机会——直接就业或继续升学。
围绕这样的安排,给处于可塑期的学生更多的选择课程、选择专业、选择学制的权利。
同时也赋予学校相应的课程、专业、学制确定权。
首先中职课改给予学生最大的选择权就是就业还是升学的选择权。
随着人民群众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学生对于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比如升学与出国需求更加强烈。
中职课改要求学校在学生就读期间至少为学生提供两次选择机会:直接就业或继续升学,为处在可塑期的中职学生提供多样性的成长通道。
为了避免学校存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观念,念歪了改革的“经”,从一开始就分直接就业班和继续升学班,搅浑职业高中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方案中明确规定,学生选择应该在一学期专业学习之后才能进行。
很多中职学生在进入职高时或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不能马上做出就业或者继续学习的决定,所以学校需要学生在经过一学期适应性学习后,再让他们就直接就业或继续升学进行选择,而等一个学年过去,一些学生可能改变了主意或者有新的收获,这时学校再给他们一次选择的机会,这样做能防止某些学校以学生成绩或意愿乱分班。
在进入中职学校后,面对以专业为基础的职业教育,中职学生对于专业的选择一般比较迷茫,他们对于专业的选择可能基于家长的要求,也可能基于舆论的导向,也有可能选择近期较热门专业,唯独忽视了学生自我的期望和追求。
这对于今后中职学生对接受学习内容主观能动性有较大影响。
而中职学生对于专业选择的迷茫更大的原因是对于所学专业及所对应职业的不了解。
课改指出应在高一进行专业体验的机会,一段时间之后可以重新选择专业。
这样的举措有使学生对将来所要学习的课程及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有了较为概括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依据个人兴趣爱好进行选择,也促进学生对未来学习生涯的规划意识。
而对于课程的选择权,课改提出构建可供学生充分选择的课程制度与课程资源,构建供必修的“核心课程模块”和供选修的“自选课程模块”两大课程类型。
其中,“核心课程模块”由公共文化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组成,原则上不能超过总课时的50%;“自选课程模块”不少于总课时的50%。
在“普职融合”框架下,课改方案要求探索“专业教育”新模式。
力图通过“自选课程模块”的设计发现并培育学生的多样化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强化专业教育。
要求直接就业学生专业实训实习教学时数不低于总时数的50%,继续升学学生专业实训实习教学时数不低于总时数的30%。
为避免学生选修课程出现“碎片化”,设计了“限定选修课程”形式,要求学校以“2选1”的比例为学生提供相关专业选修课程。
而面对如此大规模改革,各校要求做到三个“坚守”:坚守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坚守专业教育的优先地位,坚守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方向,防止借“课程改革”之名行“应试教育”之实的倾向。
而改革后的教学内容需要强调“三个加强”:加强职业精神与素养的培养,加强专业能力培养,加强知识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
最后课改要求学制的安排实现多样化,实施“多学期制”,根据推广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的需要,将一学年按不同的教学功能划分成若干长短学期,组织学生下企业体验;实施“做中学”“学中做”,将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融合起来;实施新的学业评价,根据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对不同课程采用不同的质量评价方式;实施“弹性学制”,大班与小班有机组合,长课与短课有机组合,允许学生提前或延期毕业。
二、中职课改实施新策略新背景下的课程改革,作为实践者的中职院校,该如何进行。
《大趋势》作者、曾任美国教育部副部长的奈斯比特说过一句话:“教育不是把篮子填满,而是要点燃一盏灯。
”那么这盏灯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到底是什么,我觉得它是一盏兴趣之灯。
中职课改最大的问题所在便是如何使中职课程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一)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课程个性化课程是指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特点的学生提供能够引起兴趣的,能较快接受特色课程。
就中职课程体系中的四大模块公共必修、专业必修、限制选修与自主选修中的各门课程而言,都需要实现课程的个性化。
公共必修课程如语文课程中苏州园林一课的学习,可以让园林设计专业的学生研究园林构造原理,可以让旅游专业的学生设计园林游览线路等等,设计研究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基础文化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素养等,又可以通过实例引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
其他课程针对中职学生的授课也应该注重学生个性特点,有侧重点的进行教学。
(二)艺术人文课程的渗透艺术类文化类课程的设置在普通教育中也并没有受到重视,那么对于中职课程来说有设置的必要性么,我认为是非常有的。
宁波外事学校在课改后出现了舞蹈等艺术性课程,学校领导认为学生通过几年时间的不间断学习,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整体气质。
而此次外事学校课改另一大亮点就是“打造第二外语特色课程”,第二外语课程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设置,多角度带领学生体验国外文化,并在这些情境中学会简单的语言交流。
学校的意图主要在于用语言文化开拓学生的视野,这样的课程理念,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这些课程的开展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并且学习不存在太大的压力,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学生的人文气质和文化素养。
三、对课改的疑惑(一)中职课改同综合课改的联动课改中强调的“普职融通”以及“尽可能多地给学生选择”,会不会再让职业教育回到普通教育的窠臼中去,把职业高中变成普通高中?在方案中,浙江省提出推进课改的基本原则就是“必须坚持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那么为了让中职课改真正的实现普职融通,我们该注意什么?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包括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在内的各种教育类型、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内的各种教育层次之间形成了更加紧密的制约联系,某一教育类型、教育层次的封闭性改革很难再“单兵突进”,因此,要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实现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推进。
从实践上看,浙江省在实施中职课改上打的是“组合拳”或者说是一项综合性改革。
新一轮中职课改是在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课改和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等基础上展开的,统领这套“组合拳”的核心理念就是为所有的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成长选择机会,搭建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立交桥”。
如果没有普通高中全面实行选课制、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改革,中职课程实现职普融通的改革就是“独角戏”“剃头挑子一头热”,“融通”就不可能实现,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就会落空;如果没有高考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中职学生接受高一级教育的发展通道依然狭小和单一,中职课程的改革也只能在原来的模式中打转转,新一轮改革的突破意义就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