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
微观经济学第七章 生产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理论
![微观经济学第七章 生产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93e7d0a15727a5e9846a614f.png)
(2)地租的决定
地租是由土地要素的供给与需求共同决定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土地的供给不能增加,这样,地租就
3.超额利润 ——是指超过正常利润的那部分利润,又称为纯粹利润或经济利润。它是总收益与 总成本之差。这样的利润在完全竞争下并不存在。超额利润的产生来源于垄断(市场竞 争的不完全性)、风险和创新活动。 (1)市场竞争的不完全性,包括各种不同程度的买方垄断或(和)卖方垄断。 (2)超额利润也被看作是企业主进行冒险所承担的风险的一种报酬。 (3)超额利润的另一来源可以看作是来自企业家职能的创新,即率先改变生产函 数或需求函数,以致赚得超过同行业其他厂商的正常利润的超额利润。企业家职能的创 新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影响产品的生产,如成功地采用降低成本的新技术或管理方法, 另一类创新包括所有影响消费者对产品需求的革新,如创造新产品、新式样和广告等等。 (二)利润的功能 1.利润不仅是厂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动机,也是评价厂商生产经营活动优劣的 标准; 2.利润不仅影响社会的收入分配,也影响社会的资源配置; 3.利润是厂商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
——资本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本身具有一个市场价格,即资本价值。
2.利率的决定
(1)利率是由资本的需求和供给双方共同决定的。
资本的需求主要是企业投资的需求。企业之所以要借入资本进行投资,是因为资本 的使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即在于资本具有净生产力。由于投资的边际效率随投资 增加即资本的存量的相应增加而递减,所以对资本的需求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 线,它表达与每一借贷利率相应的投资人对投资资金的需求量。
微观经济学第六章收入分配理论(要素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第六章收入分配理论(要素价格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1e61deab284ac850ad0242b4.png)
• 当产品市场为完全竞争市场时
MRP MR MPP P MPL L L
• 当产品市场为非完全竞争市场时
MRP MR MPP P(1 1 L L
Ed
) MPL
4. 边际要素成本(marginal factor cost--MFC) 在其它要素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单位 某要素所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
6.2 要素需求的特征、原则 及研究方法
一、要素需求的特征 二、要素需求的原则 三、要素需求的研究方法
IEM,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 & Tech. copyright©2002 Hui Guangping
一、要素需求的特征 对要素的需求是派生需求(derived demand) Input
三、要素(劳动)的供给曲线
w
L
IEM,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 & Tech. copyright©2002 Hui Guangping
四、要素(劳动)的价格决定
w
w*
E
IEM,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 & Tech. copyright©2002 Hui Guangping
人口累计
100
百分率
IEM,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 & Tech. copyright©2002 Hui Guangping
• 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衡量一个 社会贫富差距的指标。
A g A B (0 g 1)
100 60 80
g<0.2 很平均
Labor, land, and capital Income
西方经济学要素价格的决定或收入分配
![西方经济学要素价格的决定或收入分配](https://img.taocdn.com/s3/m/1f1274a1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70.png)
(3)边际产品价值旳变动趋势:伴随要素投入 量旳增长,VMPL递减,因为边际产量递减。所以, 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购置要素旳利润最大化原则
厂商购置要素旳利润最大化原则就是边际收益产 品等于边际要素成本,即MRP=MFC。假如两者不相 等,就能够经过调整要素旳购置量,来增长利润:
证明:Q
f (L),MPL
dQ ,TR dL
MR
(PQ)
P
dP Q dQ
dTR dQ dP dQ dP dQ dQ dP
MRP L
dL
P
dL
dL
Q
P
dL
Q( dQ
) dL
dL
(P
Q) dQ
MPL
MR
(3)边际收益产品旳变动趋势:伴随要素投入量旳增
长,边际收益产品递减,因为边际产量递减。所以,MRP
要素需求旳特征
(1)引致需求:厂商对生产要素旳需求是由消 费者对产品旳需求引起旳。
(2)联合需求:厂商从事生产,至少需要两种 以上旳要素。所以,厂商对要素旳需求是一种联合 旳需求。
要素需求旳影响原因
(1)市场对产品旳需求及产品旳价格; (2)生产要素旳价格; (3)生产技术情况。
第一节 要素需求
dC2 dC1
1 。此时,时间无差别曲线就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旳直线。
但人们对消费总有时间偏好。在存在时间偏好旳条件下,则C2对C1旳
时间边际替代率必然不小于1,即1单位C1旳降低就必须增长更多旳C2,才
干确保效用不变。即:
TMRSC1C2
dC2 dC1
1
(4)时间边际替代率递减旳原因 时间边际替代率伴随C1旳不断增长和C2旳不断降低,具有递减旳趋势: 在C1极少时,为确保效用不变,降低1单位C1所需要增长旳C2较多。而在C1 诸多时,为确保效用不变,降低1单位C1所需要增长旳C2必然较少。 这是因为人类旳欲望具有高下不同旳层次,人们旳收入总是首先满足 较低层次旳欲望,然后再满足较高层次旳欲望。等量旳收入满足较低层次 旳欲望(生存)所带来旳效用总是不小于满足较高层次旳欲望(安全、情 感、尊重或自我实现)所带来旳效用。所以,当第1期旳消费支出较少时, 在时间偏好与满足水平既定条件下,为降低1单位第一期旳消费支出所需要 增长旳第2期旳消费支出量必然较多;而当第一期旳消费支出较多时,为降 低1单位第一期旳消费支出所需要增长旳第二期旳消费支出量就较少。
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
![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https://img.taocdn.com/s3/m/8a8a77c871fe910ef02df828.png)
如果工资和边际产量不变而产品价格 上涨,劳动边际产值就会上升,企业 会雇佣更多的工人。
Q
生产函数
Q2
Q1
O
L1 L2
L
图9-7 生产函数: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
W 劳动需求曲线
W2
(边际产品价值)
W1
O
L2 L1
L
图9-8 劳动边际产值与劳动需求曲线
**它以工人生产的产品形式而不是货币形式度量了厂商支付给工人
的报酬。因此,厂商雇佣工人的数量由实际产品工资等于劳动边际 产量之点来决定。
W /P W2/P W1/P
劳动的边际产品
O
L2
L1
L
图9-4 劳动边际产品与劳动边际曲线*
* 劳动的边际产品数量随着雇佣工人数量增加而递减。随
着实际产品工资增加,厂商对劳动需求数量递减。因 而,劳动边际产量曲线也是厂商的劳动需求曲线。
2、完全竞争要素市场
(a)要素的需求者厂商在产品市场上是完全竞争的
S W W*
D
L L*
图9-3 完全竞争产品市场的要素市场均衡
(b)厂商在产品市场上有垄断能力
在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中,当投入要素增加时, 边际收益下降,对要素的需求曲线依然向下倾 斜,但斜率要大于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从而在既定的要素价格下,不完全竞争厂商对 于要素的需求量要小于完全竞争厂商。
资本市场均衡利息和均衡供求量
r S
r*
E
D
K*
K
利息率的决定
2、土地市场与均衡地租的决定
土地的需求取决于土地的边际生产力,而土地的边际生产 力递减——需求曲线向下倾斜
要素价格和收入分配理论
![要素价格和收入分配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8ed171d2b14e852458fb570c.png)
O
L1
L2
为证明
MRP L = MP L • MR = f1 ( p ) TR = P • Q d (TR ) dQ dP = P• +Q• MR = dQ dQ dQ dP MR = P + dQ
(1)设生产函数为Q 厂商的总收益为 微分得边际收益
(2)只有劳动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为 Q
= f 2 ( L)
上式中
dQ dP = MP; P + Q = MR L dL dQ MRP = MP • MR L L
28
因此可得出
第三节 要素市场的买方垄断
本节:产品市场卖方垄断;要素市场买方垄断。 一、使用单一可变要素 完全竞争 完全垄 要素 的买方垄断 要素市场 断厂商 单位 1).产品市场卖方垄断、要 AFC TFC MFC AFC TFC MFC 素市场买方垄断条件下, 1 50 50 50 50 > 70 50 对要素的需求曲线仍是其 2 50 100 60 120 > 90 50 边际收益产品MRP曲线。 MRP 3 50 150 70 210 > 50 110 假定这一要素是劳动,厂 4 50 200 80 320 > 50 130 商对劳动的需求曲线即是 90 450 5 50 250 MRPL 。 PL ME=MFC 2)劳动的供给曲线与MFC SL =AFC AFC=SL<MFCL A 3)均衡条件:MRPL=MFCL MRPL O 29 L0 L
PL1 PL0 PL2 SL1 SL0 MRPL SL2 L L1 L0 L2
25
O
二、厂商使用多种可变要素时 如果厂商使用两种变动要素时,则工 对其中一种可变要素的需求 资率的下降会产生三种效应: 由于多种要素可变,工资 下降会产生替代效应,使 MRP曲线右移,从而使厂 商对劳动的需求量增加。 W=PL MRPL1 MRPL2 SL1 A W1 A1 B SL2 W2 L
西方经济学题库第6章 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 题库
![西方经济学题库第6章 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 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815b1248960590c69fc37669.png)
06 第六章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一)选择题1.设有甲、乙两类工人,甲类工人要求的工资率为250元/月,乙类工人要求的工资率为200元/月。
某厂商为了实现最大利润,必须雇佣所有甲、乙两类的工人,并支付每个工人250元/月的工资。
由此可知,甲、乙两类工人得到的月经济租金()。
A.分别为250元、200元;B.均为250元;C.均为50元D.分别为50元、0元。
2.为了得到某厂商多个可变要素中一个要素的需求曲线,我们必须考虑()。
A.要素价格变化的内部效应;B.要素价格变化的外部效应;C.垄断剥削;D.垄断购买剥削。
3.下列判断哪一句是错误的?A.经济地租属于长期分析,而准地租属于短期分析;B.经济地租系对某些特定要素而言,而经济利润则是对整个厂商来说的;C.厂商存在经济利润,则其要素存在经济地租;D.一种要素在短期内存在准地租,并不意味着长期中也存在经济利润。
4.假设某歌唱演员的年薪为10万元,但若她从事其他职业,最多只能得到3万元,那么该歌唱演员所获的经济地租为()A.10万元;B.7万元;C.3万元;D.不可确知。
5.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
A.要素的边际收益产量递减;B.要素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C.要素参加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减;D.以上均非。
6.全体厂商对某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与单个厂商对这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相比()。
A.前者与后者重合;B.前者比后者陡峭;C.前者比后者平坦D.无法确定。
7.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与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两种条件下的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相比()。
A.前者与后者重合;B.前者比后者陡峭;C.前者比后者平坦;D.无法确定。
8.正常利润是()。
A.经济利润的一部分;B.经济成本的一部分;C.隐含成本的一部分;D.B和C都对。
9.假设生产某种商品需要使用A、B、C三种生产要素,当A的投入量连续增加时,它的边际物质产品()。
A.在B和C的数量及技术条件不变时将下降;B.在技术条件不变但B和C的数量同比例增加时将下降;C.在任何条件下都将下降;D.A和B。
要素价格扭曲、收入分配与消费需求
![要素价格扭曲、收入分配与消费需求](https://img.taocdn.com/s3/m/4e319529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e9.png)
04
要素价格扭曲的解决策略
政策调整
01
02
03
价格补贴
政府对农产品等基本生活 用品进行价格补贴,以减 轻消费者因价格波动带来 的负担。
调整税率
通过调整商品和服务的税 率,可以影响价格水平, 进而调节市场供求关系。
货币供应
央行可以通过调整货币供 应量来影响市场价格,从 而纠正要素价格扭曲。
体制改革
要素价格扭曲与收入分配的互动关系
要素价格扭曲和收入分配之间存在密 切的互动关系。一方面,要素价格扭 曲会影响收入分配;另一方面,收入 分配也会影响要素价格扭曲。
VS
如果一个社会想要实现公平的收入分 配,那么就需要通过合理的政策和市 场机制来消除要素价格扭曲。同时, 如果政府想要纠正要素价格扭曲,也 需行业的垄断,促进要 素在不同行业和地区间的自由流动。
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 场秩序。
05
实证分析与研究
实证分析方法
描述性统计
对历史数据和现有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以揭示要素 价格扭曲、收入分配与消费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动态变 化。
案例研究
通过完善税收制度、增加就业机会、实施社会保障政策等措施,改善收入分配不均现象,提高广大人群的消费能力。
推进要素市场改革
加快推进要素市场改革,完善要素市场的供求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使要素价格能够真实反映其供求关系和稀缺程度。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收入分配对要素价格扭曲的影响
如果一个社会的收入分配不均,那么要素的价格就可能被扭曲。例如,如果少数 人掌握了大量的财富,那么他们可能会通过影响市场供求来影响要素价格。
另外,如果政府的税收和补贴政策不合理,也可能会导致要素价格被扭曲。例如 ,如果政府对某些行业或个人给予了过多的税收优惠,那么这些行业或个人的要 素价格就可能会被压低。
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概念
![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b0a79ae93169a4517623a3be.png)
W0
0
L0
L
要素价格和收入分配概念
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
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单一要素可变
w
$
d=AR=MR
w1
E1
S1 O
Q
w2
E2
S2
MRPL = VMPL = dL
O
L1
L2
L
要素价格和收入分配概念
厂商的要素需求方程
综合上面的分析,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竞争的情 况下,厂商的要素需求方程是
MRP=MR×MP
即 RPQP[Q(L)]Q(L)
MRPdPdQQPdQMRMP
dQdL
dL
要素价格和收入分配概念
价 格
由于MR<P,所以 MRP<VMP,即MRP线总是 落在VMP线的下方.
MRP=MR×MP VM M PP
0
数量
要素价格和收入分配概念
七、卖方垄断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线
假如该垄断者是要素市场 的竞争者,那么,边际要素成LΒιβλιοθήκη 厂商的边际产品和边际产品价值
要素价格和收入分配概念
要素价格——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
在完全竞争市场下,使用劳动要素的工资即价 格W,则使用要素的成本可表示为
CWL
由于要素价格为既定常数,使用要素的“边际 成本”就等于劳动价格
dC(L) W dL
要素价格和收入分配概念
当厂商是要 素价格接受者时, 厂商面对的边际 要素成本线是平 行于横轴的直线。
任何生产都需要多种生产 要素。
3、生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于生产要 素的边际生产力。
边际生产力,是每增加一单位生 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或收益。
生产要素理论(分配理论)
![生产要素理论(分配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23044315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0a.png)
如果把社会上的人口 分为五个等级,各占 人口的20%,按他们 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 额的大小可以作出右 边的表。
等 级
人口 百分 比
累 计
占总收 入的百 分比
累 计
1 20 20 6 6
2 20 40 12 18
3 20 60 17 35
4 20 80 24 59
5 20 100 41 100
OY为45度线,表明收 入分配绝对平等,称 为绝对平等线
生产资料称资本品。 迂回生产提高了生产
效率,而且迂回生产 的过程越长,生产效 率越高。
现代生产的特点就在于迂回生产,但迂回生产的实 现就必须有资本。 这种由于资本而提高的生产效率就是资本的净生产 力。资本具有净生产力是资本能带来利息的根源。
二、关于利率(i)的决定
取决于对资本的需
求与供给。
i
(二)社会福利政策
1、各种形式的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险。 (1)失业救济金 (2)养老金 (3)残疾人保险金 (4)最低生活保障金 2、向贫困者提供就业机会与培训。
3、医疗保险与医疗援助。
4、对教育事业的资助。
设立奖学金和助学金、大学生贷款、资助学校 的科研和帮助学校改善教学条件。
5、各种保护劳动者的立法。
边际生产力(边际产量)递减规律:一种 生产要素投入量不断增加,而其他生产要 素不变,可变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在一个 时期内可以增加,但最终还是会递减。
W
D
O
L
L代表劳动的需求量,W 代表工资水平, D 为劳动的需求曲线。
二、劳动的供给
劳动的供给主要取决于劳动成本。包括两类:
实际成本:维持本
人及其家庭生活必需
家的收入。
现代化大生产,都是厂商组合劳动、资本、 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种要素加以经营的。厂商 销售产品取得的收入,按照参加生产的各个要 素所发挥的功能分配给要素所有者。因此,生 产要素价格决定了厂商销售产品取得的收入在 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分配,这正是将要素价格理 论称为收入分配理论的原因。
国际贸易与利益分配
![国际贸易与利益分配](https://img.taocdn.com/s3/m/c9c91371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57.png)
P
Q*
P*
S
D
消费者剩余是需求曲线、价格线和纵轴围成的三角形区域;生产者剩余是供给曲线、价格线和纵轴围成的三角形区域。
O
二、国际贸易福利分析
D
S
PE
P
a
b
Q
生产者剩余为b,消费者剩余为a
图3-1
无国际贸易时,国内市场出清时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消费者与生产者从交易中获得的利益是a和b
而在小麦生产部门,随着劳动力的流出,小麦部门劳动力的实际收入上升,土地的实际收入下降。
因此,如果同时考虑国际贸易使得布的价格提高、小麦价格下降,则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同理,如果假定布的价格保持不变,小麦价格下降,则小麦部门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会向左下方移动。这同样意味着劳动力会由小麦部门流入布生产部门,从而使得小麦部门劳动力的实际收入上升,土地的实际收入下降;布部门劳动力的实际收入下降,资本的实际收入上升。
L*
Ow
Oc
w*
w*
L
L1
A
B
VMPLc
VMPLw
封闭条件下,当两个部门的工资率相等时,即在两个部门劳动边际产品价值曲线的交点,经济处于均衡状态。此时,小麦部门劳动力和土地的实际收入分别为:
w
w
布部门劳动力和资本的实际收入分别为:
两部门:小麦;布
01
三要素:共同要素—劳动;小麦部门特定要素—土地;布部门特定要素—资本
03
05
两部门:小麦;布
02
04
贸易后中国国内布价上升,小麦价格下降)
06
几点假定
四.国际贸易与生产要素的收入
进口品(小麦)价格下降的影响
01
小麦价格↓→两部门共有要素劳动收入下降
第六章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要素市场
![第六章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要素市场](https://img.taocdn.com/s3/m/ce17ebd0a98271fe910ef9d3.png)
5
微观经济学
第六章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要素市场
⒉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
一旦各种要素的价格确定了,那么国民收入的分配也 就确定了。根据要素的分类,可以把社会分为四个群体: 劳动所有者、资本所有者、土地所有者和企业家。如果各 个群体价格和成员数量决定了,那么各个群体的收入在国 民收入中的比重也就确定了。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要 素的市场价格和使用量决定理论也就是收入分配理论。
Ⅱ 要素的市场需求曲线
图6-3 从单个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到要素的市场需求曲线
15
微观经济学
第六章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要素市场
第三节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要素供给
一、生产要素的供给特征和原则
⒈生产要素的供给特征 一般来说,要素的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因
为随着要素价格的上升,个人愿意供给的要素数量是增 加的。 ⒉生产要素的供给原则
ω
ω0 O
图6-10
E
fs(MFC)
fd(MRP=VMP)
q0
q
厂商的最优要素使用量
24
微观经济学
第六章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要素市场
第五节 边际生产力与收入分配
一、长期均衡中的收入分配
⒈要素的投入份额与收 w 入分配
经济剩余=利息总额
在只有两种要素投 入的情况下,可直接用 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分析 来说明两种要素所有者 的收入分析。
一、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对要素的需求
⒈单要素可变时厂商对要素的需求 以劳动为例,只考虑劳动市场的例子中,厂商根据
边际收益产品 MRP 等于边际要素成本 MFC 的原则 (也就是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 VMPL 与既定的劳动价格 w 相等的原则)来调整对劳动的需求。
生产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
![生产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https://img.taocdn.com/s3/m/f641412f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ed.png)
生产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在微观经济学中,生产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生产要素价格指的是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价格,而收入分配则涉及到将生产要素所得分配给不同的经济主体。
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对于经济的稳定和社会的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供求关系。
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决定了它们的价格。
当某种生产要素供应过剩时,其价格往往下降;相反,当供应不足时,价格则会上涨。
此外,生产要素的稀缺性也是决定价格的重要因素。
稀缺性越高,价格往往越高。
其次是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出。
边际产出指的是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能带来的额外产出。
当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出较高时,其价格也往往较高;反之,边际产出较低时,价格则相对较低。
这是因为高边际产出意味着生产要素的效率较高,对于生产的贡献也更大。
最后是生产要素的替代性和互补性。
生产要素之间存在替代关系时,其价格往往会相互影响。
例如,当资本的价格上涨时,企业可能会选择增加劳动力的使用,从而导致劳动力价格上涨。
相反,当生产要素之间存在互补关系时,其价格则可能会相互促进。
例如,土地和资本在房地产行业中的互补关系导致了房价的上涨。
二、收入分配的影响因素收入分配是将生产要素所得分配给不同经济主体的过程。
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生产要素的稀缺性、市场竞争、政府政策等。
首先是生产要素的稀缺性。
生产要素的稀缺性决定了其价格,进而影响了收入分配。
当某种生产要素稀缺时,其价格较高,相应地,拥有该生产要素的经济主体也会获得较高的收入份额。
相反,当某种生产要素供应充足时,其价格较低,相应地,收入份额也相对较低。
其次是市场竞争。
市场竞争的程度对收入分配有着重要影响。
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生产要素的价格会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调节,从而实现较为公平的收入分配。
而在垄断或寡头垄断市场中,生产要素的价格往往由少数企业或个人所控制,导致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
![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https://img.taocdn.com/s3/m/3ac5f47aa76e58fafab003a4.png)
a
3
三、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要素供求(见P209图示)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所有者在既定要素 价格水平上提供要素给厂商,即要素的供给曲线 为一水平线,这一曲线也是MFC曲线,而且这时 的MFC=W。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 受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 支配,边际产值(VMP)曲线自左向右下方倾斜, 而要素的VMP曲线也就是厂商对该要素的需求曲 线。
DL
L0
L
a
10
二、均衡工资与工资差异 1.完全竞争条件下,劳动供给曲线与劳动需求曲线的交
点决定均衡工资和均衡就业量。 2.但现实社会中,均衡工资和均衡就业量主要取决于以
下一系列因素: (1)劳动质量的差异 (2)非货币利益的差异 (3)市场的不完全性
a
11
第三节 利息和利润的决定
一、利息的决定
1.地租也称为土地租金,是使用土地的价格,它构成土地 所有者的收入。
2.土地具有如下特点:
土地的供给
就一个国家(地区)而言, S土地固定不变;
就一个行业而言,地租R↑=> S土地 ↑
土地的需求
取决于土地的边际生产力(其为递减), D土地右下倾斜 地租的决定
S土地 = D土地
a
15
均衡地租的决定
R
R1 R0
a
4
四、非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要素供求
(一)非完全竞争产品市场的要素需求
1.边际生产收入,指的是追加一单位要 素投入所带来的产品销售值的增量,以MRP 表示,MRP=MPMR。
利润极大化的条件变为MRP=MFC
2.由于在非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中MR与P 的分离,也就决定了MRP曲线与VMP曲线的 分离。MRP曲线就是非完全竞争产品市场条 件下的要素需求曲线。见P211图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引致需求
1. 直接需求:产品市场,消费者为了直接满足自己的 吃、穿、住、行等需要而购买产品的需求。
2.引致需求:由于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需求而引起的厂 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或者叫派生需求。
要素市场上,厂商成为要素需求方,消费者成为要素 供给方。
厂商购买要素不是为了自己的直接需要,而是为了生 产和出售产品以获得收益。
劳动需求将增加到L2;
劳动价格下降到W3,对劳动的需 W1
求提高到L3。
W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W3
A B C
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曲线:
VMP
与VMP重合,向右下方倾斜。
O
L1 L2
L3 L
2.从厂商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
单个厂商要素需求曲线不能横向加总得到市场需求曲线。 原因:厂商需求曲线的推导都附加了一定前提。假定要
方倾斜的曲线,斜率与产
品的价格有关,价格越高, O 曲线也越陡。
A B
L1 L2
C VMP
L3 L
四、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
1.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
利润最大化原则VMP=W
隐含条件:
劳动价格W1,厂商对其需求量 L1 ;
产品价格、MP不受要素价格 影响
劳动价格下降到W2,VMP>W2, 增加要素使用,收益大于成本,对 W
要素价格决定:其他条件不变和边际生产力递减的前提 下,一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取决于其边际生产力。
当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和要素的边际生产力(边际收益) 相等时,厂商才能在要素使用上达到利润最大化。
要素的市场价格,由其需求和供给决定。 具有不同于一般商品的需求和供给的特点,不同要素均衡 价格决定具有不同特点。
素价格变动时,其它厂商的要素使用量不变。
劳动价格下降,厂商都会增加劳动使用,产品市场供给 曲线右移,产量升,产品价格降。导致边际产品价值曲 线的移动,从而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也会发生变动。
劳动价格上升,所有厂商都会减少对使用量,产品的市 场供给曲线会向左移动,产品价格上升,要素的边际产 品价值曲线也会发生移动,要素的需求曲线跟着移动。
(2)中间生产要素
中间生产要素是指厂商生产出来又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去 的产品。
所有者是厂商,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
对某一个企业来说是中间产品的东西,对另一个企业来 讲可能就是产品。 比如,钢铁对于汽车厂来讲是中间产品,但它对于钢铁 厂来讲就是产品。
本讲义所说的生产要素,指的都是原始生产要素。
2.边际生产力理论
MFCL
dC dL
d (W
•Lr•K) dL
W
6.VMP曲线
只考虑劳动一种生产要素。 VMP=P·MPL=产品价格P与劳动边际产量MPL的乘积。 完全竞争市场中,产品价格P既定,可看作是常数。
边际收益递减,
W
随着要素增加,边际产量
MPL递减,边际产品价值 必将递减。
W1
W2 W3
VMP曲线是一条向右下
5.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上,厂商只能被动接受要素价格, 厂商无法影响价格。可以把价格看成是常数。
劳动的价格:W-工资率 资本的价格:r-利息率 短期:K不变,L可变。
完全竞争厂商实现均衡 的条件:VMP=W 即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 素的原则是:边际产品价 值等于该要素的市场价格。
3.要素价格由供求共同决定
生产要素有两种价格: 源泉价格:买卖生产要素的服务“载体”(或称源泉)
的价格。土地所有权 服务价格:买卖要素提供的服务的价格。土地租金
土地、资本具有两种价格; 劳动、企业家才能只有服务价格。
本讲义所讲要素价格除非特别指明,指的都是要素的服务价格。
要素价格构成厂商成本,也构成要素所有者的入,要素 价格决定也是国民收入在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分配问题。
3.厂商使用要素的一般原则:MRP=MFC
假定厂商使用一种要素、生产 一种产品,追求最大利润π:
TR(F ) TC(F )
d dTR(F ) dTC(F ) MRP MFC 0
dF dF
dF
如果MRP>MFC,增加一个要素所增加的收益要大于 增加的成本,利润将增加,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肯定 会不断地增加要素,从而增加利润。
三、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就是利润最大化原则。 产品市场,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要素市场,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产品价
值。
完全竞争:要素投入价格和产品产出价格都为常数。
1.边际要素成本 MFC Marginal Factor Cost
MFC:厂商增加一单位要素的使用所 增加的成本。
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
一、分配理论概述
1.生产要素
为进行生产和服务活动而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叫做生 产要素。
将要素分为两大类:
货币不计入要素——符号而已
(1)原始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是消费者,目的是为了实 现效用最大化。包括四种:
劳动。 企业家 才能。
资本:包括机器厂房工具等生产资料。 土地:包括土地、河流、森林、矿藏、野生 生物等一切的自然资源,最稀缺。
MFC C F
2.边际收益产品MRP Marginal Revenue Product
边际收益产品(MRP):厂商增 加一单位的要素所能增加的收益。
又可被称为边际 生产力
MRP TR F
厂商的收益取决于产量,厂商的产量又取决于生产要素, 因此
MRP TR TR • Q MR • MP F Q F
随着产量增加,边际产量下降而边际收益下降或不变, 从而边际收益产品也是下降的,最终会达到 MRP=MFC。
4.边际产品价值VMP Value of Marginal Product
完全竞争的厂商,其产品需求曲线是水平的,即厂商 产量增减不影响价格变化,价格是常数,MR=P。
边际产品价值,用VMP来表示。 显然VMP只是MRP的一个特例,即当MR为常数时,产 品价格与要素的边际产量的乘积。
厂商之所以对生产要素产生需求,是因为消费者对产 品有需求,厂商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就要 使用生产要素来生产出产品。
3.共同需求
联合需求或共同需求: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共同的、 相互依赖的的需求。
技术原因 厂商要进行生产活动,必须把所有的生产要素同时购
买才能够进行生产,通常只拥有一种或两种生产要素 无法生产。 对某种要素的需求,不仅取决于本身价格,也取决于 其它要素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