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考研赵树理专题复习
10601中国当代文学名家研究复习资料
10601中国当代文学名家研究复习资料 A 赵树理(1906—1970):原名赵树礼,山西沁水县尉迟村人。
现代著名小说家、人民艺术家。
“山药蛋派”的开者,被尊为描写农民的“铁笔”和“圣 手”。
文革中被迫害致死。
代表《小二黑结婚》(1943)、《李有才板话》(1943)、长篇小说《三里湾》(1955)。
1、赵树理“问题小说”的来由。
赵树理写的小说,都是下乡工作中所碰到的问题,由于注意力集中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上,“问题”成了作品在内容上的核心特征,也是作品的主题,写作目的在于指导现实,写作过程即解决问题的过程,故归类命名为“问题小说”。
2、赵树理的写作模式给他的创作带来的一系列特点和问题。
(1)问题:因专注于“问题解决,牵扯太多人,不利于人物个性描写和性格刻画。
(2)特点: A 、重在研究问题、表现问题,完备地叙述事情来由,而人物性格的描写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挖掘得不深,形象不够丰满,比较简约。
B 、其写作模式是以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为依据,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这使他在写作中采取严格的现实主义态度。
C 、特别说明的,他深感遗憾没有写出阶级敌人的破坏性。
3、赵树理被誉为描写农村生活的铁笔和圣手,他是如何在农村描写上取得卓越成就、形成巨大影响的?他形成了什么样的思想方法和处世原则?(1)原因:对农民的深刻了解,对农民评议的精确把握,对农村艺术的广博知识和由衷热爱,本真而幽默的性格,始终坚持的农民立场和农民气质。
(2)思想和处世原则:平时说话质朴和求实,不跟风谗上、无中生有地迎合权势者,不被似是而非的高深理论所蒙蔽和欺骗,基本上没受新文艺时尚的影响。
4、赵树理对新、旧人物创造上不平衡的原因。
对旧人物极为熟悉,而新人物即那些进步的干部、积极分子这类只是浮光掠影,了解不全面、不够深刻 5、以《三里湾》为例,说明赵树理的艺术观念表明他要的是“土”而非“洋”。
(1)叙述和描写的关系。
把描写融合在叙事中。
《三》的写法是以人带影,没有充满文学意味的描写,这是作者有意照顾农民的欣赏习惯。
必读作品指导——赵树理 文学考研
赵树理小说四篇1.《小二黑结婚》《小二黑结婚》写于1943年5月,华北新华书店1943年9月出版,之后被许多出版社反复再版和翻印,收入1952年版的《高级中学语文课本》,数以百计的剧团改编为不同地方剧种搬上舞台。
小说共12节。
《小二黑结婚》的原素材是山西左权县山村一件真实的爱情悲剧:村民兵小队长岳冬至与俊俏的智英祥自由恋爱,遭家长及社会反对,岳冬至被垂涎智英祥的富农村长挟私报复致死。
赵树理化悲剧为喜剧,描写成刘家峧新一代农民青抗先队长小二黑与本村纯洁美丽的小芹姑娘自由恋爱,遭到双方家长二诸葛、三仙姑反对和村里封建恶势力金旺弟兄的迫害,最终在区政府的支持下,恶棍被惩治,上一辈被教育,有情人终成眷属。
《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方向”的奠基石,无论是在人物塑造,还是情节结构和语言驾驭上,都开辟了一个崭新的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独特的艺术世界。
从此,赵树理踏上了“老百姓喜欢看,政治上起作用”的辉煌而坎坷的创作之途。
《小二黑结婚》的成功来源于现实的真实性与艺术的创造性的生动结合。
赵树理传奇的文学人生折射出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文学风潮变化。
从纵向看,1943年赵树理发表《小二黑结婚》时37岁,与鲁迅发表《狂人日记》(1918年)时的年龄相同。
这两篇小说均被认为是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某种历史象征意义的小说。
《狂人日记》被看作是中国文学现代化的惊世之作;《小二黑结婚》被看作是中国文学大众化的经典之作。
赵树理笔下的农民系列特别是落后农民系列与鲁迅笔下的“阿Q系列”有着某种历史的沿袭性。
赵树理继承了鲁迅热忱关注中国农民的传统,弥补了新文学严重脱离农民大众的不足,选择了一条新文化与中国农民相结合的道路——文艺大众化的道路。
从横向看,《小二黑结婚》的发行盛况空前,在太行山区竟销到4万份,超出了作者以及作品的批评者、甚至支持者的意料,赵树理因此成为解放区家喻户晓的大作家,在农民中的知名度仅次于毛泽东和彭德怀。
同一时期,在上海沦陷区张爱玲也一夜成名,成为市民心目中的明星,其作品的不断再版也表明了市民对她的欢迎。
中国现代文学史(下)复习笔记
中国现代文学史(下)复习资料第一章 1949—1976文学思潮一、五六十年代文学思潮1.第一次全国文代会: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平举行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会议由郭沫若提议召开,成立了以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的全国文艺界组织——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文联)。
2.文艺界的三次批判:(1)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2)批判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清算胡适派“唯心论”思想;(3)清查“胡风反革命集团”及其文艺思想。
二、“文革”文学思潮1.1965年11月,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在上海发表,揭开“文化大革命”的序幕。
2.革命样板戏: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等8个剧目。
3.文艺创作“三突出”原则: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第二章五六十年代小说一、五六十年代小说概述1.50年代中期以后,长期小说创作丰收,主要作品:赵树理《三里湾》,高云览《小城春秋》,曲波《林海雪原》,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梁斌《红旗谱》,周立波《山乡巨变》,杨沫《青春之歌》,冯德英《苦菜花》,周而复《上海的早晨》,吴强《红日》,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冯志《敌后武工队》,刘流《烈火金刚》,欧阳山《三家巷》,草明《乘风破浪》,柳青《创业史》,罗广斌、杨益言《红岩》,欧阳山《苦斗》,姚雪垠《李自成》,浩然《艳阳天》2.杜鹏程《保卫延安》,小说塑造了中共高级将领彭德怀的形象,后随着对彭的批判而遭禁。
3.吴强的长篇小说《红日》。
4.曲波《林海雪原》被称为“革命英雄传奇”。
5. 都市文学: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6.“山药蛋派”:赵树理、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
7.周立波,湖南益阳人,他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在50年代初被苏联授予“斯大林文艺奖”。
温儒敏《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第2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0章 赵树理的评价问题与
10.1 复习笔记一、“赵树理方向”是怎样构建出来的(一)赵树理的概况赵树理因《小二黑结婚》而一举成名。
此后到新中国成立前,他又发表了《李有才板话》《孟祥英翻身》《李家庄的变迁》《地板》《福贵》《小经理》《邪不压正》《传家宝》《田寡妇看瓜》等小说。
(二)“赵树理方向”的构建过程1.对赵树理早期创作的评价对赵树理这个时期创作的评价并不一致,例如有人认为《小二黑结婚》不过是“低级通俗故事”,是“海派”。
而左翼文学界的代表人物郭沫若、茅盾、周扬、陈荒煤等都给予了热情的赞扬。
他们的赞扬有共同点,都集中在《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上,都肯定了这三篇小说的内容和通俗化的艺术形式。
2.“赵树理方向”形成(1)当时任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宣传部长的周扬认为赵树理是“一位具有新颖独创的大众风格的人民艺术,其作品是毛泽东文艺思想在创作上实践的一个胜利。
”赵树理的创作越来越受到解放区文艺界的重视。
(2)1947年7、8月间的文艺座谈会上正式提出“赵树理方向”,“作为边区文艺界开展创作运动的一个号召”,“作为我们的旗帜”。
当时边区文联负责人陈荒煤在总结发言中说:“他的创作可以作为衡量边区创作的一个标尺。
”在此前后出版了好几种评论赵树理创(3)第一次“文代会”前后,赵树理的创作不仅收入展示解放区文学实绩的“中国人民文艺丛书”中,还和郭沫若、茅盾、巴金等一起作为“1942年以前就已有重要作品出世的作家”在《新文艺选集》中设有专辑。
3.赵树理获得殊荣的根据(1)反映了农民与地主之间的阶级斗争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农村的巨大变化。
(2)民间语言和民族形式。
(3)农民的立场和革命的功利主义。
这些评价和赵树理的具体创作既有吻合的一面,又有差异的一面。
(三)赵树理对农民当家作主过程的描写赵树理不但以兴奋的笔触描绘了农民当家作主的历史必然性,而且以冷静的态度揭示了这一历程的艰巨性、复杂性、曲折性。
这种艰巨性、复杂性、曲折性有以下三个原因:1.地主阶级的残酷和狡诈地主阶级有一套完整的对付农民的办法。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章节题库 (赵树理)【圣才出品】
第22章赵树理一、填空题1.1943年9月,赵树理的________由华北新华书店出版。
(北京大学2012年研)【答案】《小二黑结婚》【解析】赵树理最具魅力的作品是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1943年9月这篇小说出版,半年间发行四万册,创下了新文学作品在农村畅销流行的新记录。
2.周立波的________和赵树理的________是二部描写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代表小说。
(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研)【答案】《山乡巨变》;《三里湾》【解析】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是《暴风骤雨》的续篇。
它由正、续篇组成,艺术地展现了合作化运动前后,中国农民走上集体化道路时的精神风貌和新农村的社会面貌,剖析了农民在历史巨变中的思想感情、心理状态和理想追求,从而说明农业合作化是中国农村的第二次暴风骤雨。
《三里湾》是赵树理小说创作中的代表作,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
通过几个旧式农民家庭的变化,揭示出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和这场变革在农村所引起的巨大反响。
二、简答题1.简述赵树理的文学史意义。
(中山大学2011年研)答:赵树理崛起于40年代,是解放区文学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
《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邪不压正》《传家宝》是他40年代的优秀作品。
他自觉为农民写作,以创作农民小说著称,为新文学增添了新的表现内容和艺术风格,密切了新文学与农民的关系,填补了五四以来新文学在某些方面的空白,为中国新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赵树理的文学史意义具体表现如下:(1)从现实主义出发,描写了40年代解放区农民的生活斗争,表现了中国农村的历史性变革赵树理继承了鲁迅、叶紫等新文学作家描写农民生活,关注农民命运,揭示农民在封建压迫下形成的精神病态的优良传统,又以自己得天独厚的条件,表现了前所未有的40年代共产党新政权领导下解放区农民的生活状态和思想变化。
其中有农村基层政权建立初期,农民与混入政权内部的封建地主、恶势力以及蜕化的农民干部的矛盾斗争;有对农民身上的封建观念、小生产者的落后意识的批判,以及对农民的教育改造;还有反映农民生活方式、思想感情、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新变化,歌颂解放区新的时代、新的生活、新的思想、新的政权。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赵树理)【圣才出品】
第22章赵树理22.1 复习笔记一、赵树理概述1.赵树理及其著作赵树理(1906~1970),原名赵树礼,山西晋城市沁水县人。
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是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区成长起来的作家,代表了1940年代解放区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代表作品有《小二黑结婚》(1943)、《李有才板话》(1943)、《李家庄的变迁》(1946)等,他的创作被树立为“赵树理方向”。
2.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赵树理方向”首先是一种文艺政策性的引导,是对当时(乃至五六十年代)文学“主流”的一种阐释与倡导,关键是顺应大众化、农民化的审美追求,正好适应了当时解放区的社会变革需求,因而赵树理式的主题与文学语言形式被推崇到主流的位置。
(1)一种新型文学方向的代表赵树理被解释为一种新型文学方向的代表,是能体现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提出的文艺路线的典范。
由于赵树理的创作顺应了大众化的文艺方向,这种“方向性”的提倡对整个解放区文学乃至五六十年代的文学,都影响巨大。
(2)一种生活实践的内在的要求赵树理追求大众化主要是出于一种生活实践的内在的要求,是与农民进行精神对话的自然需要,因此能够忠实地反映农民的思想、情绪、意识、愿望及审美要求,并真正能为普通的农民所接受,这是赵树理及其所代表的这一代作家最突出的特点。
(3)以亲身经历的历史变革为文本赵树理的创作是自己亲身经历的历史变革的文学记录,这决定着他(及他所代表的一代作家)自觉地追求创作对现实生活的紧密配合的宣传、鼓动作用与指导作用,又不滞留于公式化概念化的困境,这就有力地保证了赵树理式的“问题小说”政治倾向性与真实性的统一。
(4)对“五四”以来新文学“欧化”倾向进行反省赵树理是在对“五四”以来新文学“欧化”倾向进行反省的基础上,建立他那种格外偏重大众化、通俗化的文学主张的。
他主要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艺术营养,这在解放区作家中也有代表性。
他们虽然也在承续“五四”新文学的传统,但和1920、30年代诸多新文学作家不同的是,他们与西方文学处于相对隔绝状态。
09级现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参考(1)
09级现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参考(1)名词解释: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作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讲话》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要求文艺工作者深入人民生活,履行思想,还论述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总之,《讲话》是对五四以来新文学运动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从理论上解决了新文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对新文学具有重大深远的指导意义,是继五四之后又一次深刻的文学革命。
2、赵树理:赵树理(1906~1970 ),原名赵树礼,山西省沁水县人,解放区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
曾编辑《黄河日报》(太南版)副刊、《中国人》报、《新大众报》,写作大量小说、小戏、快板和其他通俗文章。
赵树理小说把人物放到故事情节中,讲求情节连贯性,叙述多于描写,描写融于叙述,叙述语言平易质朴、口语化。
其小说心慌做以新的主题和新的生活开创了现代文学的新局面。
1代表作有《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等。
3、林语堂: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
笔名毛驴、宰予等,是中国30年代小品散文创作的代表作家。
曾主编《论语》半月刊。
曾创办《人世间》和《宇宙风》。
他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核心是闲适和性灵,通过多样化的题材和娓语式笔调,达到无拘无碍、从容潇洒的境界,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
代表作有英文著作《吾国与吾民》,还有《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等文化著作。
4、白马湖作家群:白马湖作家群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以朱自清、朱光潜、叶圣陶、丰子恺、夏丏尊等为代表的一个流派,他们的散文显示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平淡如水,明白如话,却善于在平凡开掘生活的哲理,追求高远的意境,严谨而有韵致”。
这一散文群体与风格早在他们20年代会聚在白马湖畔便已基本形成。
因而也称为“白马湖”作家群。
最杰出的代表作之一是夏丏尊的《白马湖之冬》。
5、孤岛文学:存在时间是从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租界止。
现当代文学专题(2)参考资料一赵树理的小说
现当代文学专题(2)参考资料一:赵树理的小说赵树理(1906--1970),原名赵树礼,是最受中国农民欢迎的作家之一。
1931年开始发表通俗文艺作品,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给他指明了方向,发表了最能体现这一讲话精神的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和《李有才报话》,从此名声大振,成为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崛起的新型作家的代表。
以后又发表了短篇小说《地板》、《小经理》、《福贵》、《邪不压正》、《传家宝》、《田寡妇看瓜》,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
新中国成立后,出版了长篇小说《三里湾》,长篇评书体小说《灵泉洞》(上)及短篇小说多篇。
近年又有《赵树理文集》及《赵树理文集读编》问世。
《小二黑结婚》和《李有才板话》是建国前赵树理小说的代表作。
《小二黑结婚》描写的是根据地一对青年男女小二黑和小芹,冲破封建传统和落后家长的重重束缚,终于结为美满夫妻的故事。
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二诸葛和三仙姑两个农民中的落后人物的形象。
二诸葛胆小怕事、落后迷信,极力想维护家长制的权威,顽固地反对儿子小二黑与小芹自由恋爱结婚。
三仙姑本是一个好逸恶劳、作风不正的妇女,不仅忌妒女儿小芹的幸福婚姻,而且还贪财出卖女儿。
赵树理通过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深刻地揭示了农村小生产者精神的落后、陈腐,说明实行民主改革、移风易俗确实是势在必行。
小二黑和小芹是年轻的进步力量的代表,他们争取婚姻的斗争,展示了新生事物一定要战胜旧事物的历史大趋势。
《小二黑结婚》热情地歌颂了民主政权的巨大力量,反映了解放区农村的重大变化,积极地扶持了新一代农民的成长。
《小二黑结婚》的出现,是千百年来的中国文坛发生彻底变化的报春花。
如果说《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表现小世界的代表作,那么,《李有才板话》就是表现大世界的代表作。
这部小说准确真实的描写了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农村“政治生活的横断面”,反映了农村各阶层人物的心理变动,赢得了“反映农村斗争的最杰出的作品,也是解放区文艺的代表之作”的赞誉。
中国现当代文学 重要知识点笔记:赵树理
赵树理一、塑造历史变革中的农民形象:作者通过创作与农民对话,展示劳动者在逐步打破枷锁的过程中所焕发的历史主动精神和新的道德风貌。
1.深受封建思想毒害还未觉醒、背负着沉重的历史传统的老一代农民。
如《小二黑结婚》里的二诸葛、《李有才板话》里的老秦。
2.封建思想毒害没有肃清而可能发生蜕变的年轻一带农民、一些知识分子和干部。
如《李有才板话》里的小元、《邪不压正》里的小昌。
3.塑造了更多的农村新人形象,描写了新人物出现的社会环境。
如《小二黑结婚》里的小二黑和小芹。
二、评书体现代小说形式:1.扬弃了传统小说章回体的程式化框架,汲取讲究情节连贯性与完整性的结构特点:开头总要设法介绍清楚人物,故事连贯到底,最后必定交代人物的结局、下落,做到故事来龙去脉清楚,有头有尾。
2.在描写与叙事的关系上,吸取传统评书式小说的手法,把描写情景融化在叙述故事中,把人物放在情节发展矛盾冲突中,通过自身的行动和语言来展现其性格。
3.叙述风格明快简约,富于幽默感。
语言明白如话,吸收了传统说书艺术的长处,琅琅上口,具有可读性。
三、赵树理对现代文学的贡献:1.赵树理将小说作为通俗故事来写,他对小说叙事结构和语言的探索,获得了突出成就,实现了艺术性与大众性的比较完美的结合;自觉地追求创作对现实生活的紧密配合的宣传鼓动作用与指导作用,不滞留于公式化概念化的困境,融入对农民的挚爱情感和历史考察的理智。
2.开拓了新的主题和题材:选取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的主题,力图以更阔远的目光去观察近代农村社会的变迁,从普通的日常生活现象入手,忠实地反映农民的思想、情绪、意识、愿望及审美要求,并为广大农民接受。
3.成功地描写了各类不同思想性格的农民形象。
他一面热情讴歌了小二黑和小芹这样的新型农民的典型代表,赞美他们的新思想、新品质,同时又着力刻画了象二诸葛、三仙姑这样一些暂时还愚昧落后但已经开始走向转变的农民代表。
4.艺术成就:a.以晋东南农村为背景描写新的天地与人群,其浓厚的地域民俗色彩和山西味道晋阳气息构成了现实主义艺术特色。
2020[当代文学]必记论述题大汇总 文学考研1
2020[当代文学]必记论述题大汇总分析题《“锻炼锻炼”》“想批评中农干部中的和事佬的思想问题”,但客观上却表现了当时农村中日趋激化的“干群矛盾”而受到了批判。
你认为,赵树理是否有可能逃脱这场批判?为什么?在五、六十年代特殊的文化语境中,赵树理受到批判,是不可避免的。
首先从赵树理的创作情况和创作风格来看,赵树理不能与新的国家意志构成了新的时代共名,不能不陷入创作的困境,与当时的文化语境产生矛盾,必然引起批判。
赵树理是一个自觉而本色地代表农民立场的作家,在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战争环境下,为了有别于知识分子视角下的新文学叙事立场,他的创作受到了高度的推崇,一度被誉为“赵树理方向”。
但随着战争的胜利,新的国家意志构成了新的时代共名,对农民也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农民的本来立场及其文化形态并不总是与时代共名相一致的。
这时候,本色的赵树理不能不陷入创作困境。
描写土改时期农民故事的《邪不压正》已经与别的土改题材的作品在宣传政策文件上显出了差异;《三里湾》虽然是第一部描写合作化运动的小说,但故事情节发展很勉强,远不及后来的《山乡巨变》和《创业史》那样理直气壮地宣传国家的农业合作化政策;连歌颂新婚姻法的《登记》,也不能像当年的《小二黑结婚》那样深刻地展示民间文化状态和揭露农村基层的坏人坏事。
1958年农村“大跃进”运动,由于指导思想违背了农业生产的基本规律,各级领导盲目地夸大农业产量,以迎合好大喜功的国家意志,结果给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带来了生死攸关的严重破坏。
但是,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对当时真实的生活是不允许被反映被揭露的,相反,文艺界一方面积极提倡所谓“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另一方面也相应发起批判“修正主义文艺思想”的运动,真实描写现实生活的创作非但不可能发表,而且还会给作家带来祸害,所以,当时许多歌颂“大跃进”的文学创作和所谓“民歌”,不能不是对现实生活的歪曲性的描写。
赵树理就在这时候发表了短篇小说《锻炼锻炼》。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考试重点全)复习过程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考试重点全)革命叙事农业题材革命历史小说创作特点:呈现出复归传统的现实主义状态和面貌,内容上农业与革命历史题材具有特别大的重要性。
美学上,这一时期的小说特别追求阳刚,明朗与粗犷豪迈的风格列举:简述赵树理小说的艺术特色(1)取材地域集中,具有鲜明的山西地方色彩(2)坚持从生活出发写人物,热情歌颂农民在新时代中的成长。
(3)赵树理重视农村社会的传统生活的研究。
4.在语言风格和表现形式上,富有民族化、大众化的特色。
简析“小腿疼”和“吃不饱”这两个形象的特点与典型意义。
形象特点①“小腿疼”和“吃不饱”——以偷懒取巧为性格核心的落后农村妇女的典型。
她们有着自私自利,好吃懒做、损公肥私,投机取巧的共同性格特征,又有各自鲜明的个性。
如“小腿疼”的倚老卖老,敢于撒泼;“吃不饱”的工于心计,善于撺掇。
②“小腿疼”和“吃不饱”的典型意义:第一,探了索农民自身的复杂性和农村生活的新矛盾,提出了教育农民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第二,对于当时的“浮夸风”和“共产风”是一种抵制。
《红旗谱》朱老忠人物形象:1,家族乃至阶级的世仇,孕育了他强烈反抗的性格。
2.20余年闯荡江湖的传奇经历,造就了他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侠义性格。
3.不寻常的人生磨难,曲折的斗争历程,使他逐渐加深了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养出了出水才看两腿泥的坚韧性。
简析《创业史》中梁三老汉形象及其意义。
梁三老汉:是一个具有传统美德和狭隘小生产者观念的中国旧农民的典型。
他具有双重性格:善良、朴实、勤劳,又自私、落后和保守。
典型意义:一方面,概括了中国几千年来个体农民的精神负担,这是一个真实可信的、饱满的复杂艺术形象。
另一方面,真实地传达了普通农民在变革时期的矛盾、犹豫、彷徨甚至自发地反对变革。
简述《青春之歌》中林道静的道路及其意义。
林道静的成长过程——从个人主义者的知识分子到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
①成长起点:反抗封建包办婚姻而出走→个性解放;②成长的转折、发展:共产党的引导、林道静的两次被捕;③成长终点:成为共产主义战士→民族解放。
中国现当代文学-论述题-笔记——赵树理、朱自清、白毛女、巴金家庭小说
赵树理、朱自清、白毛女、巴金家庭小说1.分析评价赵树理对中国新文学的主要贡献。
【答案】赵树理是解放区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
他以创作农民小说而著称,为新文学增添了新的表现内容和艺术风格,密切了新文学与农民的关系,填补了五四以来新文学在某些方面的空白,为中国新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具体表现如下:(1)从现实主义出发,描写了40年代解放区农民的生活斗争,表现了中国农村的历史性变革。
赵树理继承了鲁迅、叶紫等新文学作家描写农民生活,关注农民命运,揭示农民在封建压迫下的精神病态,表现了前所未有的40年代共产党新政权领导下解放区农民的生活状态与思想变化。
(2)他塑造出几类独特的农民形象,为新文学画廊增添了崭新的翻身农民形象。
其中,既包括深受封建势力压迫、封建思想毒害、以旧观念心理处世,最终不同程度有所转变的老一代农民形象,也有敢于同封建压迫势力和传统思想斗争、真正掌握了自己命运的新型农民形象。
(3)致力于小说艺术的民族化、大众化探索,创造了适宜农民接受而又雅俗共赏的新通俗文体。
赵树理借鉴改造民族传统的民间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着重在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的语言塑造人物;第三人称叙述,故事情节连贯,有头有尾,有分有合,富有地方色彩与泥土气息。
2.朱自清散文的创作特色。
【答案】朱自清散文具有以下创作特色:(1)将自己真挚深厚的感情注入作品,以家庭生活为素材的作品中,多表现父子之情、夫妇之情、儿女之情等。
如:《背影》中父亲的深情,《给亡妇》中悼妻与自忏之情,《荷塘月色》以景物之“静”反衬心情之不静。
(2)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画。
文中有画,画中有诗。
清华园的一个平常的荷塘,一到作者的笔下,简直无美不备:淡淡的月色,田田的荷叶,组成了一幅意境幽美的工笔画。
(3)缜密精巧的构思。
朱自清的散文大多篇幅不长,构思更见匠心。
如:《背影》里的四次背影四次眼泪,《荷塘月色》意在写心中“颇不宁静”,一路写来,却处处见“静”。
(4)清幽细密的语言艺术。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研究】赵树理
第一节 生平与创作(重点)
1927年,赵树理在王春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但思想上并未懂得多少共产主义信念,仍倾向于爱好 教人行善积德的儒佛之学。1929 年 4月,以“共产党嫌疑”突遭国民党沁水县党部逮捕,随即被押解太原。 但因无证据,审讯后即被投入太原国民党“山西自新院”羁押,为时一年有余。其间为应付给院方“自新 月刊”撰稿的任务,尝试写作过两篇“不涉及政治”的小说:《悔》和《白马的故事》。这两篇小说可视 为赵树理的处女作。
1934年以“黑丑”“何化鲁”等为笔名,在王中青、史纪言主编的《山西党讯》等报刊发表作品和文 章参与“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开始从大众化立场关注新文学的前途。
第一节 生平与创作(重点)
1933年至1934年间赵树理写作并发表了短篇小说《金字》《糊涂县长》《到任的第一天》,长篇章回 小说《盘龙蚴 》(未完)等,及讨论“文艺大众化”的论文《我电谈创作》《神经质的文人》《欧化与大 众语》《给青年作家》等。
1930年夏,决定将原名“赵树礼”改为“赵树理”。1931年初,他以七言长诗写成的《打卦歌》在北 平《晨报》,副刊“北晨艺圃”发表(署名“野小”)。诗借卜士、 卜客问答之语极状中原战乱之苦。 1931年冬,赵树理返家续娶临村女子关连中,婚后仍回北光村任教。
1933年初三赴太原,先住“满洲坟”(太原新南门外的贫民区),过着流浪生活;后寄住在原长治四 师同学王中青、史纪言就读的山西教育学院。其间,一度因精神压力过重,投太原文瀛湖(现太原儿童公 园)自杀未遂。
1936年秋风云突变。到长治后,赵树理受当时政治形势鼓舞,重操旧业,写作了对话体小说《打倒汉 奸》,发表在1937年1月的《太原日报》副刊上。这是赵树理以“相声底本也能演成独幕剧”的方式写成的 一篇通俗作品。对话近似韵文,内容通俗易懂,力求寓教于乐。一改过去的欧化风格,开始实践他的大众 化文艺主张。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复习资料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复习资料一、填空题2.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柳青的《创业史》、浩然的《艳阳天》,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对准了当时农村的合作化运动。
3.赵树理的《登记》、谷峪的《新事新办》、马烽的《一架弹花机》、孙犁的《村歌》、周立波的《山那边人家》、李准的《李双双小传》都表现出一种轻松欢快的“农村新生活的情调”。
4.1953年,李凖发表的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率先在农村题材创作中引入了“两条道路”斗争的观念,被称作“当代小说中第一篇触及农村两条道路斗争的作品”。
5.以赵树理、孙犁、周立波为代表的“山药蛋派”、“荷花淀派”和“茶子花派”等都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点。
6.“山药蛋派”又称“山西派”和“火花派”。
8.《三里湾》从马有翼、范灵芝和王玉梅在扫盲班的微妙关系开始,以三对新人结婚作为结束。
10.在“十七年时期”的农村题材小说家中,周立波既是最具传统文人意味的,也是受西方文学影响最深的,其英文程度也是最高的。
11.《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是周立波最为人称道的两部作品,表现了中国农村两次巨大变革。
前者表现的是东北解放区的土改运动,后者表现的是湖南山乡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12.《创业史》的最大成就,不是塑造了梁生宝这个崭新的青年农民英雄形象,而是最突出地表现在落后人物梁三老汉形象的塑造上。
14.“十七年文学”中那些讲述革命历史的“红色经典”主要有梁斌的《红旗谱》、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曲波的《林海雪原》等。
15.记录现代革命历史的小说主要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梁斌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知侠的《铁道游击队》、杨沫的《青春之歌》、曲波的《林海雪原》、孙犁的《风云初记》、欧阳山的《三家巷》等。
都梁的《亮剑》20.王蒙90年代的系列长篇小说《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和《狂欢的季节》集中体现了作家晚年的怀旧情结和对革命的深入思考。
21.王蒙笔下的青年革命者形象主要有《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林震、《布礼》中的钟亦成、“季节系列”中的钱文等。
2005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下)复习题及答案要点
2005春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下)复习题及答案要点(一)1.先复习专科阶段的学习内容,再阅读以下参考资料,然后讨论: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赵树理的遭遇和得到的评价为什么会明显不同?(30分)参考资料:赵树理(1906-1970),原名赵树礼,山西沁水人。
他出身于一个祖上曾很显赫的农民家庭,三代单传,小名‚得意‛,寄托着祖父‚金榜题名‛的希望。
6岁开始随祖父读‚三圣教道会经‛以及《麻衣神相》、《奇门遁甲》,过目不忘,被乡里称为‚神童‛。
10岁时祖父去世,赵家彻底没落。
同年,上本村私塾,受尽屈辱,一年后退出,随父亲学会了两门手艺:‚农民的技术‛和‚农民的艺术‛,最喜爱‚上党绑子‛、打鼓板等民间曲艺,接受了民间艺术和农民语言的熏陶。
1923年,从沁水县立第二高等小学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1925年考入长治县省立第四师范,开始接触到新文学作品。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因反对校长被开除,后又被捕,在狱中开始小说创作。
一年后出狱,改名‚树礼‛为‚树理‛,立志创作‚老百姓喜欢看‛的作品。
1931年再次入狱,1936年第三次入狱。
1937年参加牺盟会,1940年,任太行区新华日报社《抗战生活》(半月刊)编辑,同时一人独办《中国人》(周刊),后调入北方局调研室。
赵树理是少数几位在40年代和50年代都卓有成就的作家。
虽然其创作风格和特点几乎没有因时代的改变而变化,但他的遭遇和得到的评价却明显地被划为了两个时代。
1943年,赵树理因描写农村青年小二黑与小芹自由恋爱,却遭到双方父母‚二诸葛‛、‚三仙姑‛和掌握村政权的地头蛇的刁难和迫害,最后在民主政府支持下终成眷属的《小二黑结婚》一举成名。
当时,赵树理时年37岁,与鲁迅发表《狂人日记》时同岁。
作品经杨献珍、浦安修推荐,彭德怀给予了高度赞扬,出版后供不应求,特别是在被改编为上党绑子等各种戏曲之后,在解放区农村引起了一场真正的轰动。
但当时文艺界并没有做出相应的反响,而是保持着一种‚古怪的沉默‛。
届高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赵树理小说 (一)
届高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赵树理小说 (一)赵树理是一位著名的中国当代小说家,他的小说作品大多关注社会、人性、命运等主题,他的笔触细致入微,引人深思。
届高语文复习的小说专题训练中,小说家赵树理的作品是必须要掌握的。
本文将从赵树理的小说风格、主题、写作技巧等方面为大家进行详细的讲解。
一、赵树理的小说风格赵树理的小说风格以现实主义为基调,他注重对人物、情节的描写,同时也善于利用象征、意象等手法来丰富作品的内涵。
他的小说语言朴实,深邃,充满哲理。
此外,他的小说作品往往具有一种深刻的人生感悟,读后会对人生有一些特别的体会。
二、赵树理的小说主题赵树理的小说作品多关注社会、人性、命运等主题。
他的人物形象刻画细致入微,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
同时,他的小说作品也关注个人的命运,这些命运往往是社会环境、个人选择、自身性格等因素所决定的,因此在读赵树理的小说时我们不仅能够看到人物的命运,也能够看到这种命运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
三、赵树理的小说写作技巧赵树理的小说作品中,情节清晰、结构紧凑。
小说的主要情节往往在几个场景之中展开,而情节之间的衔接处恰到好处,达到了小说结构的完美统一。
同时,他的小说笔法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特别是在描写人物心理方面,他常常巧妙地运用下笔的技巧,将一个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冲突表达得淋漓尽致。
四、一个代表作:《白鹿原》《白鹿原》是赵树理写的一部长篇小说,通过对一个村庄从清朝到民国,至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改变得到生动描写,呈现出人类的生存境遇和社会文化背景变迁的全过程。
小说以白鹿原为背景,揭示了农村的家族、宗族积重难返的阶级、民族、文化的潜在冲突,反映了人类生存境遇和社会文化背景变化的全过程,提出了“为了不改变人的本性,规定要求完成这一攫取他人财富与权力的过程”,这一命题具有非常的现实性和哲理思考空间。
综上所述,赵树理是一位极具代表性的中国当代小说家,他的小说作品具有鲜明的风格,深刻的主题,优秀的写作技巧,善于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社会文化背景,体现了中国文学家深深的情感与文化内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树理(1906-1970),原名赵树礼,山西沁水县人。
主要作品有《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等。
其作品主要表现土地革命中的解放区生活,表现农民的形象,表现农村的矛盾,以及农民当家作主的必然性。
他成功开创了大众化的创作风格,先出真正为农民所欢迎的通俗乡土小说,代表了40年代解放区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
他的小说具有显著的民间文化特征:讲究叙述的故事性,大故事套小故事环环相扣的特色;既地方化的而又经历过提炼的语言,这样的语言质朴,流畅而又平易;幽默风趣的风格。
成功地确立了评书体的小说样式。
作品:20年代到四十年代:《李有才板话》,《地板》,《李家庄的变迁》,《福贵》,《邪不压正》,《孟祥英翻身》,《传家宝》
50年代以后作品:短篇小说《登记》、《求雨》、《“锻炼锻炼”》、《套不住的手》、《张来兴》、《互作鉴定》,长篇小说《三里湾》
代表作品:《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邪不压正》,《李家庄的变迁》
考点要求:
《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温儒敏
第十讲:赵树理评价问题与农村写作
1)了解赵树理小说的创作在解放区文艺界受重视的情况,以及赵树理获此殊荣的原因。
了解赵树理创作的主要特点和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的独特价值以及作家自身的局限。
2)掌握赵树理在五六十年代所作出的努力和他受到的褒贬毁誉,以及人们对赵树理的评价与当时文学思潮的关系。
3)掌握"文革"后赵树理研究的特点和研究者们的主要观点。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P366)
知识点:赵树理方向、评书体现代小说、山药蛋派
一、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
(1)“赵树理方向”首先是一种文艺政策性的引导,是对当时(乃至五六十年代)文学“主流”的一种阐释与倡导,关键是顺应大众化、农民化的审美追求,正好适应了当时解放区的社会变革需求,因而赵树理式的主题与文学语言形式被推崇到主流的位置。
周扬当年关于赵树理是“新人”的解释,实际上是要为共产党领导下的面向大众的革命文学树一个榜样,一种努力的前景。
首先应从特定时代的要求来看这个问题,肯定其历史的合理性与特色,同时也应看到有得有失,不应轻易否定。
(2)赵树理的创作的确呈现出不同于以往新文学作家的新的历史特点。
赵所代表的解放区新一代作家及其创作现象的出现,是以解放区的特定历史环境为前提的,因此应注意其新的时代特点。
这突出表现为大众化与农民化。
赵树理追求的大众化是可以与农民对话的,而不是自上而下的赐给,能忠实反映农民的思想情感与审美要求,并真正为农民所接受。
其次,是自觉地将写作与农村变革实践统一起来,常写“问题小说”,写农村变革以及农民的命运、心理、情绪,追求创作与现实生活的配合。
注意赵树理创作的历史特点,其长处与局限性。
应看到赵树理的出现对“五四”以来新文学的“欧化”现象,以及不能赢得最广大的农民读者,是一种反省与纠偏。
但由于隔绝了外国文学的影响,视野也难免比较窄小。
二、塑造历史变革中的农民形象
(3)通过作品人物现象的分析,考察赵树理小说中所具有的新的素质,可以从一个侧面加深理解“赵树理方向”的文学史价值。
先要大致阅读与了解赵树理的几部代表性作品。
然后可以和二三十年代描写乡土题材的作家相比较,去发现赵树理的“新素质”。
主要从三方面评析:一是赵树理的小说所描写的特定历史时期新的生活,新的人物,紧密配合了社会变革,有“实效性”,能直接融人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中,这是以往任何一位新文学作家都没有做到的;二是以往描写农民的新文学作品,都是以人道主义观点发现和同情农民,赵树理则进了一步,直接与农民对话,展示农民新的道德精神风貌及其所面对的矛盾。
三是以往作家包括鲁迅多写农民的痛苦与创伤,赵树理则写农民摆脱旧的文化习俗的艰难,但更注重表现精神上的“翻身”:通过农民精神、心理和人与人关系的变化,来显示农民“改造”的艰巨性。
四是文学语言与形式的创造方面,真正实现了民族化与大众化的统一。
以上几点,都应结合具体作品的分析来理解,是本章的重点。
(4)关于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分析,还应当有更深入的理解。
可以结
合前述的“新素质”和“总主题”,去阐释赵树理小说中最常出现的两类人物:一是“老一代农民”形象,如《小二黑结婚》中的二诸葛、《李家庄的
变迁》中的老秦,等等,都是背着沉重的封建主义思想包袱的旧式农民,他们面对巨大的社会变革,也有“翻身”后的新的困扰与痛苦。
赵树理往往写他们的落后,也写他们的质朴、善良,并常安排或暗示了他们的转变与新生。
二是年轻一代农民,即“新人”形象。
如小二黑与小芹,还有李有才,他们都是试图开始掌握自己命运,并敢于挣脱旧的精神枷锁的解放了的一代,他们的行为性格被赋予社会变革的政治内涵,又自然植根于解放区的典型环境,有深厚的生活根据。
通过对两类人物的形象分析,应看到赵树理对于农村题材的新的开掘和独特的发现。
(5)还应注意了解赵树理小说中浓厚的地域民俗色彩,那山西味道晋阳
气息中所渗透的文化内涵。
民风民习被他作为一种“社会景物”,即社会精
神的附着物。
后来在赵树理的影响下形成的“山药蛋”派,也具有此特色。
三、评书体现代小说形式
(6)应承认赵树理小说在现实主义艺术创造上的重要突破。
赵的读者群
包括广大识字的农民,他的现代评书体小说形式完全适应了这种读者的需要。
应从两方面了解赵树理的小说形式如何改造和运用以说唱文学为基础的传
统小说形式:一是扬弃了传统小说章回体的程式化框架,而汲取了讲究情节连贯性与完整性的特点;二是小说当通俗故事写,将情节描写及人物塑造融化在故事叙述中,保留口头性文体的特点,而又比一般传统小说明快、简约;三是口语化,在艺术性与通俗性结合上达到很高的境界。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下》(P27)
赵树理50年代以后,小说仍取材于家乡晋东南的生活,作品中人物始
终有呼之欲出的底层生活气息,有农村“问题小说”的特征,在叙述方法上仍坚持汲取话本艺术传统。
赵树理后期作品注重突出老一辈农民的精神品格,有教诲青年一代的倾向。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P40)
民间立场的曲折表达:《锻炼锻炼》
中国当代文学史陈晓明
赵树理的创作:在概念与本真性的生活之间
历史选中赵树理作为革命文艺获得本土化的形式是一个偶然性的事件,这个偶然性在于,像赵树理这样保持着民间文化记忆,带着质朴的乡土经验进入革命文艺队伍,而始终保持其本色的作家,实在是绝无仅有。
赵树理这个始终要回到乡土生活气息中去的人,他也不得不讲述这个农村中正在发生的巨大的变革。
这回他借助了“世界进步文学”的影响,描写起农村合作化运动中的两条路线斗争。
《三里湾》描写了农村合作运动中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条道路的激烈斗争,事实上,对于当时的农民来说,这种两路线的斗争的激烈性只是表面化的和概念化的,赵树理并不是狂热的意识形态的信奉者,他既要顺从时代政治潮流,也要面对生活经验与事实,这些被夸张的历史的与阶级的冲突,象是赵树理要解决的标签问题;而他花大气力描写的,依然是那些家庭内部的冲突和困境,那些乡土中国社会更为真实和内在的矛盾。
在整个社会主义文学叙事中,我们都可能看到这种分裂:一方面是从政治上理解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社会主义思想的高度表现中国农民的思想状况,对他们的进步与落后的描写与评价;另一方面,只要回到乡土中国,回到农民的日常生活,他们的道德与伦理的状况中,更为朴实的真实生活就会呈现出现,那种浓郁的乡土气息,始终是概念化的历史规律,关于先进与落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斗争的调和剂。
前者使文学在社会主义时代有立足之地,而后者维系住了文学的基本审美的品质。
他对生活的那种理解和感受,也始终渗透在那些对历史的概念化描写中。
只要摆脱那些虚假的历史与阶级的冲突来看,赵
树理的小说依然具有生活的本真的那种质朴性,那些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的日常性,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真题链接
1、试论赵树理的小说的民族特色。
(武大1998)
2、结合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分析五六十年代农村题材小说的走向。
(北大2002)
3、以赵树理建国后的小说为例,谈谈对“中间人物”的认识。
(福建师大2009)
4、赵树理对中国新文学的贡献。
(北大2011)
5、从《暴风骤雨》到《三里湾》、《创业史》,再到《金光大道》,其主
题的共同特征是什么?(南京大学1998)
6、简要概括《三里湾》、《创业史》在人物形象、语言风格、借重的文
学传统等方面的主要差别,并分析其农村想象各自特点。
(北大2007)
7、赵树理“问题小说”与“五四”早期“问题小说”的区别。
(武大2003)
8、50-60年代“农村题材”的小说作家中,赵树理、马烽、西戎等山西作家与柳青、王汶石等陕西作家的创作是否表现出找同学差异?试加以评论。
(北大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