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漳州茶文化
有关于茶文化的实践报告
有关于茶文化的实践报告茶文化,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茶以其独特的魅力,将我们深深吸引,于是决定对其展开全面探究。
下面是精心为你整理的有关于茶文化的实践报告,一起来看看。
有关于茶文化的实践报告1茶艺实践报告调研时间:十月九号调研人员:王丹,王雅迪被调研的对象:工薪超市的茶柜,茶的分类,不同茶的作用。
(特别是花茶)。
调研内容:饮茶始于中国。
茶叶冲以煮沸的清水,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的固有之味,重在意境,这是茶的中式品茶的特点。
同样质量的茶叶,如用水不同、茶具不同或冲泡技术不一,泡出的茶汤会有不同的效果。
中国自古以来就十分讲究茶的冲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泡好茶,要了解各类茶叶的特点,掌握科学的冲泡技术,使茶叶的固有品质能充分地表现出来。
看看不同茶怎么分类,花茶怎么分,看它们有什么作用。
除了花茶其它的茶的不同作用,对我们身体有什么好处。
看看绿茶怎么泡制。
调研收获:我们主要调研了花茶,因为平时比较喜欢喝茉莉花茶,通过这次的调研,我知道了,花茶宜于清饮,不加奶、糖,以保持天然香味。
用瓷制小茶壶或瓷制盖杯泡茶,用以独啜,待客则用较大茶壶,冲以沸以,三五分钟后饮用,可续泡一二次。
花茶,又名香片,利用茶善于吸收异味的特点,将有香味的鲜花和新茶一起闷,茶将香味吸收后再把干花筛除,制成的花茶香味浓郁,茶汤色深,深得偏好重口味的北方人喜爱,最普通的花茶是用茉莉花制的茉莉花茶,根据所用的鲜花不同,还有玉兰花茶、桂花茶、珠兰花茶、玳玳花茶等。
普通花茶都是用绿茶制作,也有用红茶制作的。
花茶是集茶味与花香于一体,茶引花香,花增茶味,相得益彰。
既保持了浓郁爽口的茶味,又有鲜灵芬芳的花香。
冲泡品吸,花香袭人,甘芳满口,令人心旷神怡。
花茶不仅仍有茶的功效,而且花香也具有良好的药理作用,裨益人体健康。
这次调研,我知道了一下几种花茶的作用:迷迭香:迷迭香的功效最著名的是收敛,它可以帮助我们清洁毛囊和皮肤深层,并能够让毛孔更细小,从而让皮肤看起来更细腻更平整。
【制茶工艺论文】茶文化的民宿空间设计研究
【制茶工艺论文】茶文化的民宿空间设计研究关键词:漳州茶文化;民宿空间;设计前言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民族,每一个不同地区都有当地不同的特色文化。
就以茶道文化来讲,自唐宋以来,有关茶文化的历史文献逐渐纪录在案。
茶文化指人们在品茗的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点,这主要蕴含茶道、茶德、茶的灵魂,以及有关喝茶的茶画、书、故事、技巧手艺等。
在古代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曾以茶代酒,以茶代礼,这种客来敬茶的习惯足以充分反映茶文化对于中华民族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1漳州茶文化的兴起及产品发展中国福建是一个茶文化相当浓厚的地方,特别是从宋代的经济重心南移开始。
在福建最南端的漳州市与广东省交界,隔海相望台湾省。
漳州区域文化种类丰富多彩,拥有宽容、平和、善良、美丽的传统,不但体现了与周边闽南地域的相似和统一,而且在自然、人文等方面表现除了多元化、和谐化、及富有化的特点。
其中茶产品也是当地的一文化生产力。
漳州茶产业的发展也是从此时渐渐的显露和活跃起来。
明末进士阮梦庵在《武夷茶歌》中曾赞叹漳州茶叶:“近时制法重清漳,漳芽漳片标名异”。
阮文锡的《安溪茶歌》中亦有“尔来武夷漳人制”的说法’。
茶农自个出产的茶叶不仅供民间自饮,并且还被纳入贡品一类。
明朝中叶时期漳州市海澄镇月港继泉州港之后成为福建外贸大港。
据《海澄县志》载,明朝中世从海澄月港出口的茶叶年销售达到上百吨,最多一年达三百吨,为居全省之冠。
’明末清初,龙溪县龙山、平和大峰山、南靖圭洋乡上洋茶远销南洋,平和的奇兰茶、海澄太武山茶、漳浦玳瑁山茶、龙溪北门茶叶行业也陆续兴起。
由此可见,漳州茶文化在几百年前就已经是蓬勃发展,闻名中外。
明朝随着着海丝之路的发展大量的茶叶进入到西方的上流社会,成为贵族下午社交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饮品。
在漳州,功夫茶不得不说。
功夫茶不仅仅是闽粤相邻地区里最有代表性的茶饮文化,同时也是中国唐宋以来茶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茶文化之一,在中国茶艺史上增添精彩的一笔。
闽南漳浦是功夫茶的主要发祥地
闽南漳浦是功夫茶的主要发祥地闽南的茶文化,从唐宋元明清至近现代,一直兴而不衰。
闽南功夫茶文化的发祥地,在漳州、漳浦。
只有辐射,没有转移。
真正的功夫茶俗,闽南漳州是源头,漳浦是主要发祥地。
其他地方的功夫茶俗,是各有特色的支流,是闽南功夫茶俗的传承和发展。
众多的文物资料和历代传承的茗风证实,闽南漳浦是功夫茶的主要发祥地,是功夫茶的故乡。
漳浦馆藏明代时大彬壶及清初紫砂壶在明清时代,宜兴等地的紫砂壶成批被带入漳浦,后来这些紫砂壶,与漳州茶僧、茶商、茶技师从武夷山运回的乌龙茶一见钟情,加上小茶杯,三者相得益彰,漳浦人为之如醉如痴。
于是功夫茶应运而生,谱写出动人心弦的茗曲茶歌。
许多人成为紫砂壶最忠实的使用者,一生中不弃不离,以至漳浦民间形成了以紫砂壶以及相关茶具随葬的习俗,为我们今天留下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和史料,为漳浦是功夫茶的故乡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佐证。
明朝大官的墓中有紫砂壶,清初入葬的平民百姓墓中也有紫砂壶,可见漳浦人对紫砂壶泡茶的热爱与普及的程度。
研习功夫茶当年的宜兴的“孟臣”款朱泥壶、景德镇的“若深珍藏”款青花小杯、哥窑茶盘,价格都比较贵,拥有者多为达官贵人或富商人家。
后来在漳州与潮汕头一带,利用本地陶泥烧制仿造的手拉坯孟臣壶(称为“土罐”、“冲罐”或“孟臣罐”),价格较低,使仿造的茶具得以进入寻常百姓家,促进了功夫茶广为流行。
出土功夫茶茶具全套漳浦县在1990年7月,从一座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入葬的蓝国威夫妇墓中,出土功夫茶茶具全套:陈鸣远款宜兴朱泥壶一个,“若深珍藏”款青花杯四只,白釉墨彩人物山水茶盘一个,椭圆形锡茶叶罐一个。
这是与“闽南功夫茶俗”相关的主要四件标准茶具。
这套260多年前的功夫茶茶具,放在今天来用也毫不落伍。
因而证明在清初时期,漳浦的功夫茶俗是十分流行,而且是一以贯之的。
俞蛟在《梦厂杂著·潮嘉风月记》中用文字描述的潮州工夫茶,而漳浦则是用实物记载着闽南功夫茶。
两相比较,漳浦功夫茶比潮州工夫茶早了40年以上。
2021初中议论文范文舌尖上的漳州
2021初中议论文范文舌尖上的漳州
作为福建省的一个美食城市,漳州有着丰富的美食资源。
舌尖上的漳州,不仅有着独
特的地方特色,还融合了海洋文化和山地文化的美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品尝。
下面就
让我们来一起了解舌尖上的漳州。
首先,不得不提的当然是汉江鲶鱼,它被誉为漳州的鲶鱼之王。
汉江水域的河鲶由于
河流环境优越,生长迅速,使汉江的鲶鱼口感肥美,鲜嫩可口。
漳州的鲶鱼有很多种吃法,著名的有清蒸鲶鱼、红烧鲶鱼、鲶鱼面等,每种做法都有着独特的味道,让人流连忘返。
其次,漳州还有着让人流连忘返的海鲜美食。
漳州位于台湾海峡的入口处,拥有得天
独厚的海洋资源。
清水河口是全国著名的珍珠养殖基地,被称为“中国珍珠之乡”,那里
出产的珍珠鸡、珍珠虾非常有名。
此外,漳州还有各种各样的海鲜,如扇贝、海蟹、带鱼、生蚝等,都具有鲜美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
漳州还有一种独特的小吃,叫作“千层糕”。
这是一种采用薯粉、鸡蛋、白糖等多种
食材制作的薄薄的糕点,具有清爽、口感好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
最后,漳州还以茶叶文化闻名于世。
漳州的茶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
的文化底蕴。
漳州的土楼茶、武平茶、南靖茶等都是著名的茶品,让人们不仅可以品味到
美食文化,还可以了解到茶文化。
综上所述,漳州的美食文化丰富多样,特色鲜明,给人们的味蕾带来了很多的惊喜和
满足。
带着它独有的吸引力,漳州正在成为中外游客旅游观光和交流的重要目的地。
舌尖
上的漳州,注定是一个不可错过的美食之旅。
漳州平和白芽奇兰茶导游词
漳州平和白芽奇兰茶导游词欢迎各位游客来到漳州平和,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这里的白芽奇兰茶。
平和县地处福建省南部,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和文化的县城。
这里的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和,土壤肥沃,为白芽奇兰茶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白芽奇兰茶,以其独特的名字和优质的品质,被誉为平和的“茶中之王”。
这种茶叶具有独特的外观和优异的口感,它的茶汤色泽鲜艳,香气浓郁,口感醇厚,让人回味无穷。
白芽奇兰茶的生长过程需要精心的照料。
在平和的茶园中,茶农们会根据茶叶的生长周期,精心修剪、施肥、除虫,确保每一片白芽奇兰茶都能达到最佳的品质。
白芽奇兰茶的采摘也有严格的标准。
通常在每年的三月中旬到五月上旬,当茶叶新梢长到3到5片叶子时,就会进行采摘。
采摘时,要选择茶叶新梢的中间两片叶子进行,以保证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下面我们来品尝一下白芽奇兰茶。
品茶时,可以先闻一闻茶叶的香气,感受它的独特芳香。
然后可以将茶叶放入口中,慢慢咀嚼,品味它的醇厚口感和回甘。
除了茶叶本身,平和县还有许多与茶文化相关的景点值得一游。
比如平和茶文化博物馆,这里展示了平和茶文化的历史和演变过程,让游客更好地了解白芽奇兰茶的文化背景。
此外,平和还有许多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古迹,如九峰山、三坪村等,都是值得一游的好地方。
在品尝平和白芽奇兰茶的同时,我们还可以了解这里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
这种体验不仅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平和的文化底蕴,还能让人们更加珍惜这份独特的味觉体验。
总之,平和白芽奇兰茶以其独特的品质和芳香,赢得了众多茶叶爱好者的喜爱。
在这里品尝一杯正宗的白芽奇兰茶,感受平和的茶文化,相信你一定会留下美好的回忆。
感谢各位游客的聆听,祝大家在平和的旅程中玩得愉快!。
漳州茶文化探源
漳州茶文化探源漳州茶文化探源漳州种茶饮历史悠久。
据考,我国最早用茶做药的是古越族。
而漳州先民闽越族与堪越族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可能自古就有以茶为药的传统。
唐垂拱二年(686年)建立漳州时,陈元光率领的军队,又把中原种茶饮茶之风带到了这里。
《华安县志》记载:“据传唐代开始仙都、华丰已有产茶。
”其县城华丰镇古称“茶烘”,即因制茶作坊云集而得名。
各县从宋代开始种茶,如今漳浦盘陀岭上有三株千年古茶树,俗称“宋茶”。
明代是漳州产茶的鼎盛时期,年产达数万担,已成为大宗的出口商品。
而且乌龙茶的制作技术,当时为福建之冠,所以《武夷茶歌》中有“近时制法重清漳,漳芽漳片标名异”之句。
龙溪、南靖、长泰等县的名茶,那时均被列为朝廷贡品。
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漳州人饮茶也成为社会风尚,从而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漳州茶文化。
茶文化的内涵,主要包括茶艺与茶道两方面。
茶艺是对茶叶的鉴别、冲泡、品尝等技艺。
漳州茶艺注重讲究五好,即好茶、好水、好茶具、好功夫、好茶配。
漳州人历来对乌龙茶情有独钟,因为它属半发酵茶,既没有绿茶之苦,又无红茶之涩。
民间传说,其制作方法是安溪猎人胡良发明的。
有一次他偶尔采摘野茶树叶盖在装猎物的萝筐上,经风吹日晒和摇动,晚上回到家里闻到一股香气,将其冲泡开水饮用,顿觉神清气爽。
后来这种半发酵茶就以猎人名字命名,因安溪话“胡良”与漳州话“乌龙”谐音,便通称为乌龙茶了。
为了评选好茶,古时民间经常开展“斗茶”,由品茶师对参赛的茶叶品评出名次。
历代评出的名茶极品,大多出自名山古刹。
《漳州府志》记载:“灵山寺出北门十里,地宜茶,俗贵之。
”《平和县志》也称:“茶出大峰山者良。
”对泡茶的水也很在讲究,要求“源清、品活、水甘”,崇尚江水和名泉。
据《漳州府志》称:“烹茗以水为本,以火候佐之。
俗以三叉河之水为上(在郡城北门外威惠庙旁,即市财贸干校附近),龙腰石泉又次之,余泉又其次者。
”乌龙茶醇香馥郁,但久浸易出馊味,适宜功夫茶的冲泡方法,所以茶具大多选择小巧玲珑的优质产品。
我的美丽家乡-漳浦
黄埔杨梅
2.漳浦美食
乌石荔枝种植历史渊源悠久。据漳浦县 志记载:明嘉靖12年(1532)年,漳浦 乌石人当朝进士林功懋在任广东东莞知县 时,开始引进荔枝良种在故乡乌石试种, 结果该品种的品质比原产地更佳。该品种 成熟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果肉呈乳 白色,色泽艳丽,果大核小肉厚,质软味 甜弹性好,剥皮壳不流汁,掉地不粘沙, 成熟单果重20-26克,含可溶性固形物 16.5-20%。《福建通志》记载:“漳州 荔枝极盛,而漳浦为最,紫薇山(旧镇乌 石)中产‘相袍紫’,‘马上娇’味甘丽、 实大核小,啖两颗则肺腑清虚,滓秽荡尽, 两腋生风,飘然欲仙矣!”由于该品种品 质优良,成熟期适中,在荔枝品种中,乌 石荔枝仍然居于数十个荔枝品种之上,属 上乘之品,被称为“荔枝
锦江楼
1.漳浦美景
福茶博物院 位于漳浦县盘陀镇天福茶庄内, 国道324线旁,占地80亩,是目前世界上最 大的茶博物馆。博物院内有四大主馆,八大 景观,主展馆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两层 中式仿古。 展出了茶叶科技、茶叶发展 史、世界茶情、世界茶文化、现代茶艺、各 式各样的名贵茶壶、茶与诗、茶与画、茶与 人类健康及茶叶多元化利用等有关的茶知识, 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天福的发展史,不 仅可以了解茶文化史,而且还能欣赏到天福 独有的陆羽“无我茶会”、台湾“四序茶 会”、“唐宋煮茶听诗”、“清朝宫廷茶 礼”、“云南少数民族茶礼”及“日本茶道” 等茶艺表演。
我的家乡漳浦位于中国福建省东南沿海。属漳州市。漳浦历史悠久,是 一个千年古县、全国文化先进县。 建县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 迄今已有1321年历史,明以后素有“金漳浦”美誉。与台湾源远流 长,是著名侨乡和台胞祖籍地,全县去台人员1.2万人,台属2.6万人, 在2300万多台湾人中漳浦籍占200多万。旅居海外的侨胞、港澳同胞 近8万人,归侨、侨眷2万人。是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全省重点 少数民族县(畲族),2005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表彰为“全国文化先进 县”。漳浦产业集聚,是一个创业宝地、台商投资密集地。 设有绥 安工业开发区、赤湖污染集中控制区和古雷港经济开发区,总规划面 积31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4.6%。绥安工业开发区形成了雨 伞帐篷、纺织服装、健身器材、五金家电等产业集群。 赤湖污染集 中控制区设有皮革产业园、五金产业园与游艇制造专业区,具备承接 电镀、漂染、制革、再生造纸等污染工业的独特优势 。在全国率先 建成“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并得到国家农业部、国台办批准,园 区规划面积3万亩,投资范围包括种植、养殖、加工、科研、教学等 领域,是“海西”台商投资密集地之一。
漳州人的饮食习惯
漳州人的饮食习惯-----茶北宋曾任漳州幕厅军事判官的蔡襄的《茶录》一书,就是专门讲斗茶艺术的著作。
其中提到斗茶时茶的加工、斗茶工具、斗茶方法等。
漳州人好饮茶。
自古以来“漳、泉各属,俗尚功夫茶。
器具精巧,壶有小如胡桃者,名盂公壶,杯极小者,名若琛杯。
茶以武夷小种为尚……饮必细啜久咀,否则相为嗤笑”。
漳州的饮食礼仪漳州的俗谚云“饭神皇帝大”,当别人在吃饭时,不得随便打扰,自己吃饭时也不要讲话,以免冲犯饭神。
民间进补之后忌食萝卜、白菜和喝茶,以为这些凉性的食品会抵消进补的效力。
身上有脓疮时忌吃鱼虾、芋头、狗肉等“浊性”食物。
老人一般忌食牛肉,因为牛助农耕,食之者不祥。
漳州民间认为柿子和酒、柿子和螃蟹、柿子和番薯、番薯和石榴、番薯和香蕉、毛蟹和柑桔、毛蟹和茄子、芹菜和鳖、芹菜和黄瓜、黄瓜和花生、鳝鱼和红枣、狗肉和绿豆、羊肉和番瓜都是相克的食物,同食有碍健康。
在宴席中移转酒樽将酒洒出是犯忌的。
饮食中站起或脱衣,边吃饭边走动,都是要忌讳的,也即在吃的行为方式方面要有禁忌。
吃饭时,桌上的菜必须是双数,不能是奇数,尤其忌讳吃三个菜,认为只有死囚临刑前才吃三个菜。
吃饭时,忌撒出饭粒或吃完饭碗内残留饭粒,俗以为糟蹋粮食会遭天惩罚,尤其在作客盛饭时,应估量好自己的食量,否则留下剩饭,等于糟蹋五谷,作践主人。
此为民间对谷神敬仰的延伸,宣传“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的古训,可谓淳俗。
吃饭时,不能趴在饭桌上,忌换座位,尤忌女孩换位,俗以为如此则日后有改嫁之虞。
不得坐在门槛上吃饭,饭后不得躺卧不动或立即洗澡、饮茶。
进食时不得照镜子以免日后口吃。
进食时不得发出咀嚼声,俗以为猪狗进食才会发出响声。
此外,吃饭忌将筷子竖插在饭中,因为祭死人才这样插。
吃饭忌敲响碗匙,也不得用手掌平托碗底或用手攥着碗边,以免被讥为“乞食相”。
饭后不能倒扣碗,只有吃过药才倒扣碗。
洗碗时,忌将筷子在灶台上顿戳整齐,认为这样是在打灶君。
忌将不同颜色或长短的筷子配成一双使用。
漳州茶业优势与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
及地方政府 时冷 时热的推 动等问题。为此 ,应该培训茶农学 习现在科 技技术和营销理念 ,学 习以资本运作 ,整合产业链 条 ,应该发展茶文化产业塑造 漳州品牌 ,应该加强宏观管理 ,加 强市 场化 和专业化 的结合 ,只有这样 ,才 能使漳 州茶 产 业走 出困境 ,再 铸辉 煌。
思考・ 探索
漳州茶业优势 与存在 问题 及发 展思 路
林燕腾 林 郁 。
( 1 福建省漳州茶厂
漳州 3 6 3 0 0 0 ;2 云南 民族大学人文学 院汉教系 云南 昆明 6 5 0 0 0 0)
内容提要 :当前 ,漳州茶产业已经由前几年的大繁荣发展进入供大于求的状况。如何避免 由大生产落到大衰退,
的产 品质 量安 全 。指导企 业 不 断完善 从茶 园管 理 到产 品销
参考 文献
售 全 过程 的标 准 化管 理 体系 ,努 力提 高 名牌 茶 叶的质 量 和信 【 1 】 . 陈荣冰 . 加快推进福建 茶业标 准化 , 进一步提升茶叶质量安 誉 , 不断 提升 茶 叶产 业 的规模 与 效益 ,推 动 台溪 乡茶 叶 标准 全[ J ] . 福建茶叶 , 2 0 1 0 , ( 5 ) :2 — 5 . 化 生产 的 发展 与建 设 。
建 立 尤溪 县绿 茶 、红茶 、乌龙 茶标 准化 操作 规程 和 尤溪 能 力不 高 ,品牌 背后 就 是质 量 、价格 、服 务 ;要 提高 台溪 茶 县各 类名 优 茶质 量标 准 ,运 用茶 叶两 端 质量 检测 技 术包 括茶 叶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大力实施 “ 一主多辅”品牌战略 , 叶原 料质 量端 检 测和 成 品茶 质量 端检 测 ,完 善茶 叶源 头 检测
闽人茶文化作文
闽人茶文化作文嘿朋友们,老实说,谁不爱一杯香浓的好茶呢?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闽南人,我从小就被浸淫在这种茶文化之中。
记得小时候,奶奶总会在清晨准备一壶上等的乌龙茶,沏好后散发出阵阵清香。
她常说:"喝茶,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也是一种对生命的敬意。
"老实说,刚开始我还有点不太明白奶奶的这番话。
可是,随着年龄渐长,我开始领会其中的哲理了。
品一口香浓的乌龙,你会慢慢地感受到生活的律动,感受到大自然的馨香。
这就像是一种冥想,让你的身心得以净化,远离世俗的喧嚣。
在闽南,喝茶可不只是简单地喝一口热饮那么简单。
这里有着独特的泡茶方式和仪式感,充满了人情味。
比如,朋友来家里做客,我们一定会沏上一壶好茶相待。
或是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全家人也会围坐在一起,边品茶边聊天,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
闽南人对茶叶的挑选也是一门学问。
我们会根据不同的场合和个人喜好,选择不同的茶种和品质。
就像珍视一件艺术品一样,品鉴一款上好的茶叶,需要慢慢地去体会、去欣赏。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一位在乡下的老茶农。
他的茶园就坐落在一处风景秀美的山谷之中。
每当我去他那里买茶的时候,都会被那份宁静和淳朴的氛围所深深吸引。
他会亲自把新鲜采摘的茶叶焙制,并细心地讲解每一个步骤,就像是在诉说一段佳话。
闽南的茶文化已经延续了几百年的历史,但它绝不是一成不变的。
年轻一代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将这份饮茶的乐趣融入到现代生活之中。
无论是在咖啡厅还是在家中,喝一杯香浓的乌龙,总能让我们重新找回内心的宁静。
朋友们,或许你们对茶文化还有其他独特的见解和体会。
不妨一起来分享,让我们一同领略这份别样的人生之美吧!。
漳州地区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
中图分类号 : F 5 9 2 .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0 0 6 - 4 3 1 1 ( 2 0 1 3 ) 1 9 — 0 3 0 4 — 0 3
漳州是历史文化名城 , 其传统茶文化积淀深厚 。漳州 随着 近年来旅游业 的蓬 勃发展 , 旅 游资源开发越 来越 人饮 茶成风 , 发展茶文化旅游 的地域条件 非常好。漳州 的
r e c o mme n d a i t o n s t o p r o mo t e t e a c lt u u r e t o u i r s m d e v e l o p me n t .
关键词 : 茶文化旅 游; 漳 州地 区; 建议
Ke y wo r d s :t e a c u l t u r a l t o u i r s m; Z h a n g z h o u a r e a ; r e c o mme n d a t i o n
价值 、 绿 色环 保 的理 念 , 高 品质 的服 务 受 到越 来 越 多人 茶 区 的 主 要制 茶 工 艺 , 并 随着 漳人 的 入 台传 入 台湾 。 当时 , 的青 睐。 武夷山茶 叶作 坊 中, 有 不少是来 自漳州 的制茶 师傅 , 他 们 总体而言 , 茶文化旅游 的基本 形式是 以秀美 幽静的茶 不 但 制 茶 有 功 夫 , 喝 茶 也 很 讲 究 。他 们 把 岩 茶 及 冲 泡 的 方 乡环 境为条件 , 以茶 区生产为基础 , 以 茶区多样 性 的 自然 法带回漳州 , 成为漳州 的饮茶风 尚。 当时漳 州生 产的茶叶 景观和特定 文化景观 为依 托的一种旅游形式。 随着人 们生 不仅 民间 自饮 ,而且被 列 为贡品。《 长泰县 志》 、 《 南 靖县 活品质 日益提高 , 茶文化 能很好 的满足旅游发展 的新趋势 。 志》 、 《 龙溪县志》 等均有进贡茶叶的记载。
你对闽南茶文化特点的理解
你对闽南茶文化特点的理解
闽南茶文化是中华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特色。
以下是我对闽南茶文化特点的理解:
1. 茶叶品种多样:闽南地区是茶叶的重要产地,拥有众多的茶叶品种,如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泉州海丰青、福建白茶等。
这些名优茶各有特色,为闽南茶文化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2. 茶艺文化精深:闽南茶文化中的茶艺文化非常精深,茶艺表演中的动作优美、娴熟,让人在观赏中领略到了茶文化的魅力。
茶艺师们通过精湛的技艺,将茶叶的色、香、味、形展现得淋漓尽致,为人们带来了一场视觉和味觉的盛宴。
3. 品茶加料独特:在闽南,人们在品茶时常常加入一些特殊的材料,如糯米糍、瓦片饼、酥芋等。
这些食品不仅提升了茶叶的口感,也另人回味无穷。
这种独特的品茶方式,体现了闽南人对茶文化的热爱和创意。
4. 历史积淀深厚:闽南茶文化有着千年的历史积淀,是中华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琴棋书画诗酒茶,茶与百姓生活紧密相连,雅俗共赏。
这种深厚的文化积淀,使闽南茶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茶叶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
5. 融入日常生活:在闽南地区,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
无论是亲朋好友聚会、商务洽谈还是日常生活中,人们都会泡上一壶好茶,共度时光。
这种将茶融入日常生活的习俗,体现了闽南人对茶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总之,闽南茶文化具有独特的品种多样、茶艺精深、品茶加料独特、历史积淀深厚以及融入日常生活等特点。
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闽南茶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使其在中国乃至世界茶叶文化中独树一帜。
茶文化知识介绍三篇
茶文化知识介绍三篇篇一:茶文化介绍中国几千年的茶文化、茶知识博大精深,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千年文化传承。
同时,茶文化亦是东方文化瑰宝,它的美,它的意境,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抗拒的。
茶文化包括茶叶品评技法、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
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
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
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都喜爱品茗。
有的地方把饮茶品茗作为一种艺术享受来推广。
各国的饮茶方法相同,各有千秋。
中国人民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习惯,这充分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明和礼貌。
茶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内涵一种具体表现,谈茶文化必须结合中国汉文化知识而论之。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的文化内涵礼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
茶文化是一种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长期以来不断完善的一种习惯,这写知识慢慢地变成大家一种认可到信仰而形成了一种在中国文化范畴之内的文化现象。
茶文化既属中国文化范畴,即为以礼规范在品茶的各个细节,讲究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和饮者的修养、情绪等共同形成的一种意境之美。
茶文化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
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
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
茶文化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唐代为克服九难,即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
宋代为三点与三不点品茶,“三点”为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天气好为一,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
“三不点”为茶不新、泉不甘、器不洁,是为一不;景色不好,为一不;品茶者缺乏教养举止粗鲁又为一不,共为三不。
茶叶是劳动生产物,是一种饮料。
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知识,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浅谈关于中国茶文化的论文(优秀5篇)
浅谈关于中国茶文化的论文(优秀5篇)中国茶文化论文篇一摘要:中国是茶的故乡。
在中国,种茶、饮茶的历史都非常悠久,茶已经不再单纯的是一种饮料,而在饮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并由茶文化衍生出了一系列书画、文学等艺术作品。
本文旨在研究中国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以及茶文化在各个时期所表现出的文化形态。
关键词:茶、文化、发展历程关于茶的起源现在在学术界还是众说纷纭。
《尔雅》中的“释木篇”和“释草篇”中都有“荼”字(据考证这里的“荼”是指古代的茶),前者指木本的茶树,后者指草本的苦菜,所以很多学者认为茶最初的作用是被当作菜吃。
也有学者认为茶起源于上古的神农氏,《神农百草经》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之说,当为茶叶始为药用。
对于茶的起源人人言殊,莫衷一是,但饮茶饮茶的开始大致可认为开始于神农时期,陆羽《茶经》卷下《六茶之饮》中提到“茶指为饮,发乎神农”。
晋代随着茶叶生产的较大发展,饮茶文化也更加体现出来了。
到了南北朝时期,饮茶进一步普及,饮茶在民间进一步发展过程中,也逐渐被赋予了浓浓的文化色彩。
与美酒佳酿相比,通常的茶叶价格便宜,为多数人所能够承受,故很早人们就用茶叶招待客人表示俭朴。
著名的就是晋代陆纳以茶果招待卫将军谢安,他侄子认为不妥,端出早已准备好丰盛酒席。
事后,陆纳打了侄子40大板,责怪他破坏了他的清廉名声。
《晋书。
桓温传》记述:“温性俭,每宴唯下七奠,伴茶而已。
”也是以茶果表示俭朴。
可见在东晋,南方的饮茶已经很普遍了,并且茶被用来以示清廉。
后来,因为茶叶生产的发展以及饮茶的普及,各种茶叶和茶事的美学内涵也引起了当时文学家们的注意,在他们的作品中得到了不少反映。
如左思的《娇女诗》、张载的《登成都楼诗》、杨炫之《洛阳伽蓝记》等都从各个方面对饮茶和茶事做了描述。
在两晋南北朝茶叶有了一定的种植面积,茶俗进入日常活动,加之文化雅士将之升华,茶从简单的饮品被赋予了文化品味,中国茶文化在此阶段逐渐萌芽。
文化遗产旅游案例
文化遗产旅游案例文化遗产旅游案例:文化遗产旅游作为一种融合历史、文化和旅游体验的旅游形式,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个成功的文化遗产旅游案例:甲茶文化村。
位于中国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的甲茶文化村,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农村,以其独特的茶文化和传统建筑而闻名。
村中保存着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其中包括庙宇、祠堂、书院和民居等,展现出了古代南方农村的传统生活方式。
村内的甲茶树更是历史悠久,被誉为“茶中圣品”,传承了数百年的制茶工艺。
甲茶文化村的旅游开发始于近年,通过保护和修缮古建筑,挖掘和传承茶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游客在这里可以领略到传统的茶文化,学习到制茶的过程,品尝到地道的甲茶,感受到田园风光和乡村生活。
为了提升游客体验,村里的传统文化表演、手工艺品展销等活动也得到了发展,使得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文化遗产,还可以参与其中,亲身体验传统生活方式。
甲茶文化村的成功并不仅仅在于吸引了大量游客,更重要的是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通过旅游开发,古建筑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修缮,茶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弘扬,当地居民也因此受益,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此外,甲茶文化村还将文化遗产旅游与当地农业和特色产业相结合,推动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这种融合发展的模式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旅游产品,还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的来说,甲茶文化村作为一个成功的文化遗产旅游案例,不仅吸引了游客,还为当地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做出了积极贡献,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实现了文化、旅游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这一案例为其他地区开展文化遗产旅游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也体现了文化遗产旅游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我的家乡漳州
我的家乡漳州
安溪的茶文化体验
在安溪,游客可以深入体验到茶文化的魅力 。在这里,可以参观茶园、茶博物馆等场所 了解更多关于铁观音的历史和文化。同时, 还可以参加制茶工艺体验活动,亲手制作铁 观音茶叶,感受制茶的乐趣。此外,在安溪 的茶艺馆中,游客还可以品尝到各种不同种 类的铁观音茶,欣赏茶艺表演,领略茶道的 优雅与宁静
漳州的民俗文化
我的家乡漳州
漳州的民俗文化也是非常有特色的。这里有 着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和传统节日,如布袋 戏、木偶戏、舞龙舞狮、踩高跷等。这些民 间艺术和传统节日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和 文化背景,是漳州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 创造和传承下来的。此外,漳州的民间音乐 和舞蹈也是非常有特色的,如八音和拍胸舞 等。这些表演形式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 民族风情,为游客带来了一场视觉和听觉的 盛宴
我的家乡漳州
总结
漳州、泉州、安溪是闽南地区的三个重要城 市和旅游目的地。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和自然景观,同时也有着独特的民俗文化和 美食特产。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浓郁的人 文气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无论是品尝美食 、欣赏风景还是了解历史文化,这里都是一 个不容错过的旅游胜地。如果你喜欢历史文 化、自然风光和美食文化,那么这里一定是 你不可错过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我的家乡漳州
漳州的风景名胜
漳州有许多著名的风景名胜,其 中最著名的当属云洞岩风景区。 云洞岩位于漳州市区西北约20公 里处,是一座高约120米的孤峰 ,因山形似洞而得名。山上有多 处摩崖石刻,其中不乏名家的作 品。登上山顶,可以俯瞰整个漳 州市区的美景。此外,还有天柱 山、南靖土楼等景点也是值得一 去的
我的家乡漳州
漳州的美食
漳州的美食也是非常有名的。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漳州卤面"。这道美食选用优质的面粉和 多种调料制成,口感鲜美,营养丰富。此外,还有"漳州干拌面"、"漳州锅边糊"等特色小 吃也是不容错过的
2021初中议论文范文舌尖上的漳州
2021初中议论文范文舌尖上的漳州舌尖上的漳州漳州,一个被称作“人间仙境”的地方,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美食文化。
它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部分。
漳州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吸引着无数食客。
舌尖上的漳州,除了美味的食物,还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历史,让人留恋不已。
漳州以其丰富的海鲜资源而闻名。
漳州地处东海之滨,拥有辽阔的海域和丰富的海产品资源,因此海鲜资源十分丰富。
漳州的海鲜品种多样,口感鲜美。
比如龙虾、螃蟹、扇贝、鲍鱼等海产品是当地人的日常食材,也是外地游客前来漳州必尝的美食之一。
当地人还善于利用海鲜制作出各种美味的菜品,如海鲜粥、海鲜面、海鲜煲等,皆是美味可口的佳肴。
除了海鲜,漳州还以其多样的特色小吃而出名。
漳州的小吃品种繁多,风味独特。
其代表性小吃之一就是“光头鸡”。
光头鸡是漳州地道的饮食文化象征之一,其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独特。
光头鸡选用当地土鸡为主料,以当地的椒盐和秘制腌制料腌制而成,然后再经过炸制,造型酷似光头,口感香脆,味道鲜美,深受人们的喜爱。
除了光头鸡,漳州还有闽南小吃、潮汕小吃、客家小吃等各种地方特色小吃,种类繁多,口味独特,吸引了无数食客前来品尝。
漳州还以其丰富的茶文化而著称。
漳州茶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过去几十年来,漳州一直是茶叶的主要生产地之一。
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茶叶生长,因此所产的茶叶品质非常高。
漳州的茶文化非常丰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喜欢品茶,茶文化已经融入了漳州人的生活之中。
在漳州,到茶馆喝茶、品尝茶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和休闲的方式。
漳州还有许多有名的茶山景区,如南靖土楼等地,游客可以在品茶的同时欣赏美丽的自然风景。
漳州还以其丰富的历史人文而著称。
在漳州,有着许多古老的文化遗迹,如世界文化遗产——南靖土楼,以及许多古老的寺庙、古村落等。
这些古老的建筑和历史遗迹见证了漳州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漳州还有许多民间传统节日,如妈祖节、牛年猪年等,人们在这些节日里会举行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舞龙、舞狮、社戏等,成为漳州人民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漳州家乡的风俗
漳州家乡的风俗一、漳州家乡的风俗概述漳州,位于中国福建省东南沿海,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作为福建省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漳州以其独特而丰富多样的风俗而闻名于世。
这些风俗不仅体现了古代文化传承与民族特色,更是漳州人民独特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体现。
本文将深入研究漳州家乡的风俗,探讨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意义。
二、传统节日与庆典1.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漳州也有着独特而丰富多样的庆祝方式。
这一天,人们会点亮灯笼、观赏花灯和舞龙舞狮等活动。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活动是“走花灯”。
人们手持花灯,在夜晚中走街串巷,表达对新年美好祝福和对生活幸福安康的期盼。
2.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也是漳州人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中秋节这一天,漳州人民会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如赏月、吃月饼、赛龙舟等。
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赏月活动。
漳州人民会在这一天聚集在一起,共同欣赏明亮的月亮,并通过祈福、吟诗等方式表达对家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
3.庙会:庙会是漳州家乡另一个重要的传统庆典活动。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期间,漳州各地都会举办盛大而热闹的庙会。
这些庙会不仅具有宗教意义,更是一个集欢乐、娱乐和商贸于一体的大型集市。
人们可以在庙会上品尝到各种美食、欣赏到精彩纷呈的表演和游戏,并有机会购买到特色商品。
三、婚俗与嫁娶1.红头绳:红头绳是漳州地区独特而古老的婚俗之一。
新郎新娘在结婚仪式上会佩戴一条红色的绳子,象征着两人的红绳缘分。
这一婚俗在漳州流传已久,人们相信佩戴红头绳可以保佑两人婚姻幸福美满。
2.过大门:过大门是漳州地区传统的嫁娶习俗。
新娘在进入新家之前,需要先跨过一道门槛,象征着新生活的开始。
这一仪式寓意着新人进入幸福美满的家庭。
3.喜宴:喜宴是漳州地区婚礼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
在喜宴上,亲朋好友会共同庆祝新人结合,并祝福他们幸福美满。
漳州地区的喜宴以丰盛而美味的海鲜为主要菜肴,寓意着“海陆丰收”。
试论茶文化对茶经济的推动作用——以天福集团为例
1 兴建茶博物 院 . 2 天 福茶 博物 院是 目前 世界 最 大 的茶博 物 院 , 2 0 年元月建成 开院 ,总 占地面积 为 8 ,内设 02 0亩
四大主馆 , 八大 景点,是一个集 学术研 究、文化 传
1 . 4创办全球第一家茶专业院校——天福茶学院 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国茶文化 ,培育茶业人才,
天福集 团总裁 李瑞 河 先生 一直 积 极致 力于 茶 文 化事业的推广 , 于 18 年 1 他 90 2月在 台北创办 了
陆羽 茶艺中心 。 由台湾 知名茶 业专家 蔡荣章先 生负 责,进行 茶艺知识及各项 文化活 动 的推 广 , 月发 每 行 《 茶艺月刊》 。陆羽茶 艺中心设有 “ 陆羽 茶道教 室 ”, 举办各类茶学讲 座 。 内容包括 “ 艺讲 座 ”、 茶 “ 茶讲座 ”、 “ 茶讲 座 ”、 “ 艺讲 座 ”和 泡 评 壶
心。陆羽 茶艺中心 的相 继成立 , 仅 能让更多的人 不 懂茶、爱茶 ,享受一杯 好茶 ,而且 可 以开拓潜在 的 市场 。 在成立 陆羽茶艺 中心的 同时 , 天福茗 茶的连 锁店在大陆也是遍 地开花 。到 2 0 0 7年 9月,天 福
融人 文景观和 自然景观 为一体 的旅游 景区 。 园区有 很 多石刻 , 都和茶 文化有关 ,把历代文 人雅士对茶
的赞美 诗句都刻到石 头上 。 客在徜徉和欣 赏石雕 游 艺术 的同时, 通过 石雕这种 感性 、 直接 的载体对茶 、
茶史 以及茶 文化有 了更深的认 识 。 观光茶 园主要种 植 两岸茶 叶代表 性品种 以及 新优 品种 , 让游客在观
光 的 同时 了解和 认识茶 叶。 是一个集观光 、 这 旅游 、
学院设有 五个 系,包括茶 叶生产加 工系 、食品加工 系、旅游 管理 系、茶文化系和 市场 开发与营销系 。
浅析漳州“竹竿厝”骑楼式建筑
浅析漳州“竹竿厝”骑楼式建筑
黄劭彦
【期刊名称】《城市建筑》
【年(卷),期】2014(000)024
【摘要】骑楼与竹竿厝的结合是漳州传统建筑的独特形式。
本文分析了漳州“竹竿厝”骑楼的发展,介绍了其结构布局,建筑意义等。
其赋予建筑更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气息,我们应当从传统建筑中提取精华并加以运用。
【总页数】1页(P279-279)
【作者】黄劭彦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艺术学院 3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浅析桂东南建筑文化——以庙屋骑楼为例 [J], 陈宇;
2.福建闽清"宏琳厝"建筑文化浅析 [J], 赖莉琼
3.广东传统"骑楼式"茶楼建筑对我国茶文化建筑的发展启示 [J], 黄雨祺
4.闽东传统合院式民居建筑环境生态体系探究——以宏琳厝为例 [J], 张玲玲
5.漳州“竹竿厝”民居空间设计初探 [J], 凌世德;林恬韵;田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夷学院浅谈漳州茶文化院系:商学院专业(班级):国贸一班**:***学号: *********** ****:**职称:教师完成日期: 2015年 6月 21 日摘要本文主要介绍漳州茶叶历史,漳州人饮茶文化以及漳州著名的茶叶企业。
漳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其传统茶文化积淀深厚。
漳州产茶饮茶历史悠久,漳州茶叶种植源于唐宋时期,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各种野生茶树生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宋代时,漳州就已有茶树栽培、采制工艺和茶文化的文献记载;元明时期逐步发展壮大,漳州茶叶的种植广泛普及,上等茶叶列入贡品;明末清初,漳州人开始在武夷山种茶、开办茶厂,“工夫茶”萌芽逐渐兴起;清代开始,工夫茶艺逐步发展兴盛,到清末时,漳州茶叶贸易早已声名鹊起;民国时期,“功夫茶”在漳州已形成厚重的茶文化。
当代漳州茶叶的名茶有平和白芽奇兰茶、诏安八仙茶、华安铁观音、长泰黄金桂、南靖丹桂茶与毛蟹茶等在国内外都享誉盛名。
漳州的大街小巷的家门、店口都随处可见漳州人的品茶之风,说明漳州的茶文化已经根深蒂固在漳州人民的日常生活中。
近几年来,漳州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茶叶生产,各县(区)政府纷纷出台鼓励发展茶叶优惠政策,大力扶持茶产业发展,积极抓好茶叶生产,营销,争创品牌,做大做强茶产业,促进茶叶产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漳州茶叶历史;饮茶文化;茶叶产业浅谈漳州茶文化1 引言福建是历史悠久的产茶大省,茶叶品种繁多,著名的有铁观音、大红袍、白茶、坦洋功夫、高山茶、茉莉花茶、水仙茶等。
福建的产茶区很也多,如安溪、漳州、漳平、、武夷山、福安、柘荣、邵武等。
但是谈起茶叶,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武夷山的大红袍,大家了解的最多的也是武夷山的茶文化。
作为一个漳州人,我在此浅谈一下漳州的茶文化,以便让各位对漳州的茶文化有更多的了解。
2 漳州的茶叶历史福建漳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故漳州产茶历史悠久,据漳州当地史料记载,早在唐高宗显庆四年,长泰县的天竺岩就盛产天竺茶。
唐朝武后垂拱二年(686年)陈元光经奏准在泉、潮二州之间设置漳州。
陈元光率领的军队,又把中原种茶饮茶之风带到了这里。
此外有《华安县志》记载“:据传唐代开始仙都、华丰已有产茶。
”其县城华丰镇古称“茶烘”,即取茶乡之意。
宋代以来有关漳州茶叶的文字记载日渐丰富。
宋朝《太平寰宇记》载:“漳州土产腊茶。
”此外,宋淳熙五年的《临漳志序》提及漳州物产时就有“其所以衣食给用者则入有粮、棉……茗之类”。
另有,时任漳州通判的王炜在《清州十咏》中记述:“麦收正月尽,茶摘上元前”。
这些记载有力地证明了宋朝时期,漳州地区种茶饮茶之风十分普及。
明朝以来,漳州人就有了比较高的茶叶制作技术。
漳州茶商首先创制了乌龙茶,明末清初阮文锡的《安溪茶歌》中有“迩来武夷漳人制”的说法。
乌龙茶的生产技艺很快地被武夷山,安溪等茶区仿效,成为福建茶区的主要制茶工艺,并随着漳人的入台传入台湾。
当时,武夷山茶叶作坊中,有不少是来自漳州的制茶师傅,他们不但制茶有功夫,喝茶也很讲究。
他们把岩茶及冲泡的方法带回漳州,成为漳州的饮茶风尚。
当时漳州生产的茶叶不仅民间自饮,而且被列为贡品。
正德间年贡“叶茶378斤,芽茶500斤”,嘉精间年贡“叶茶400斤,芽茶511斤”。
《长泰县志》、《南靖县志》、《龙溪县志》等均有进贡茶叶的记载,可见当时的茶叶已颇有名气。
明太常寺卿陈天定游平和大峰山佛补祖岩诗句:“寺古多荒瓦,僧贫只荐茶”和天启进士沈起津游诏安九侯山诗句“香炉烟透云根里,雾锁茶园望海台”。
不仅说明内山峰产茶,沿海地区也种植成片茶园。
时茶叶贸易也渐兴隆,漳州商人往返于武夷山、安溪重金购茶。
据《海澄县志》,明中叶就有茶叶从海澄月港出口的记载。
月港作为东南沿海最大的港口,极大地促进了漳州茶叶的生产,每年都有数以百吨的茶叶,从这里运销东南亚地区。
明末清初,漳州已经成了福建东南沿海重要的茶叶集散地,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客商。
明末清初,漳州人开始在武夷山种茶、开办茶厂,“工夫茶”萌芽逐渐兴起。
清代以来,漳州人不仅制茶技术精湛,而且品茗之风日甚,其烹泡方式--工夫茶艺闻名遐迩。
清三十一年(1766年),永安知县彭光斗路过漳州时,就亲身享用了漳州的工夫茶。
他说:“罢后去省,道过龙溪,邂逅竹园中,遇一野叟,延入旁室。
地炉活火,烹沁透心脾。
叩之乃真武夷也。
客闽三载,只领略一次,殊愧此叟也,”(彭光斗《闽琐记)》,时至今日,乌龙茶工夫茶还在粤东及漳州诏安、云霄沿海各县广为流行。
清末,漳州茶叶声誉鹊起,贸易居全省之冠。
光绪年间,漳州市里有号称“百年老铺”的奇苑、瑞苑等茶庄,他们不仅在漳州开业,而且在厦门设立分庄,茶叶出口东南亚等国,年销量据当时记载:光绪二十年前约360担,光绪二十年约1200担,光绪末年约1800担,民初至抗日前夕为2000~6000担。
民国时期,平和、诏安、长泰、华安等县已有成片茶园,至1949年,全市已种植茶叶6775亩。
年总产茶叶上百吨当代漳州茶叶的名茶有平和白芽奇兰茶、诏安八仙茶、华安铁观音、长泰黄金桂、南靖丹桂茶与毛蟹茶等在国内外都享誉盛名。
“功夫茶”在漳州已形成厚重的茶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茶叶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除开发新品种铁观音、梅占、黄旦、毛蟹、本山、水仙、奇兰等,还从安溪、广东等地陆续引进良种,诏安、平和县茶叶科技人员历经十几载成功选育“诏安八仙茶”、“平和白芽奇兰”两个优良乌龙茶新品种。
目前全市茶叶已种植15万亩,年产量逾1.6万吨。
改革开放以后,海峡两岸加强农业合作,漳州先后从台湾引进茶叶良咱、栽培技术、先进设备、制茶工艺、漳州茶农来仅继承传统的手工揉绞、看天采摘、看茶制茶的工艺,而且开发了空调制茶、冰霜制茶、电脑温控等制作新技术,使茶叶品质不仅保持传统乌龙茶的风格和韵味,而且有了新的发展。
漳州茶业在党和人民的重视下有了很大的发展,现在漳州已成为闽南乌龙茶出口的重要基地。
3 漳州人的饮茶文化漳州人好饮茶。
自古以来,“漳、泉各属,俗尚功夫茶”。
饮茶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消闲方式,称为“吃小盅仔茶”,其特点是茶浓、盅小,细斟轻啜,慢慢品尝。
后来随着茶叶生产和贸易的发展,漳州人饮茶成为社会风尚,从而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漳州茶文化。
曾任清朝宰相的漳浦人蔡新,告老还乡定居后,夏季常到平和三平寺避暑,留下了“食武夷(茶),观金鱼”的佳话,以此表达其淡泊功利、以俭朴为乐的高尚志趣。
漳州居民习惯喝乌龙茶,主要有铁观音、黄旦、水仙等品牌;很少喝红茶、绿茶、花茶等。
道、佛的思想理念,对漳州茶道也有一定的影响。
清代的漳州秀才陈常夏在日记中写道:“康熙十年(1671年)....值僧闻复往沧桑亭,松窗竹榻,别作岩栖调度,代余为茶水主人,果聪佐之。
”这说明漳州茶人崇尚在大自然的环境中饮茶,或与江流明月为伴,或与松涛竹韵为友,从中领略道家“避世无为”和佛家“无求即乐”的精神境界。
在漳州也形成了与茶相关联的民间礼俗。
漳州民间习俗以“茶礼”为大礼,在男女订婚之时,男方家要向女方家送“茶礼”。
结婚时,新娘要奉茶敬公婆等,以此表达对长辈的尊敬。
在祭祀祖先或烧香敬神时,也要供三杯清茶,以表虔诚。
漳州人极讲究茶具,紫砂壶、杯、盘款式多样,玲珑精致。
民间认为茶具越古越珍贵,长年沏茶的壶和杯内形成“茶卤”(即茶垢),即使不放茶叶也能泡出茶香,故最珍惜。
墓里出土的茶具则视为宝贝,玩赏不已。
漳州有一则经典的茶事传说:昔有一女,新嫁夫家,为博声名,翌日早起,洒扫庭院,浆洗杯具。
见家中茶壶茶瓯结垢甚厚,涮洗一番,干净铮亮。
公公起床,赶紧奉茶。
公公先喜,继而惊叫,之后大怒,休之回家。
南人品茶,亦重茶具。
紫砂之壶,沏之茶香,用后轻洗,结垢为贵。
茶垢愈厚,品味愈高。
此女之男家茶具,祖传数代,公公每以之示人,必博喝彩,视之如宝。
尝有出百金欲购者,断然拒之。
今者茶垢被洗,则与普通紫砂无异,是以公公怒而休之。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漳州人对茶具的重视程度。
经过几百年的不断积淀,在漳州,茶文化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现在漳州的大街小巷的家门、店口都随处可见漳州人的品茶之风,说明漳州的茶文化已经根深蒂固在漳州人民的日常生活中。
4 漳州茶叶产业发展漳州是福建经济并不发达的一个地区,传统农业发达,但也因此保持了难得的生态。
山高林茂、雾大露多、气候湿润加上先天独厚的土壤,是发展茶叶的绝佳宝地,上世纪末引起了海内外茶企业的关注和投资。
天福是漳州茶叶近年来声名雀起的一个品牌。
南靖的茶家世家、御品,平和的奇兰等也都是有一定知名度的茶品牌。
2001年来,漳州市委、市政府特别是南靖县、华安县把茶产业作为改善农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来抓。
主要抓好六个重要关键点,一是品种的更新,重点推广效益较高的铁观音、丹桂等优良品种,采用典型示范、苗木补助等办法,推广山地种茶,南靖县优良品种从2成提高到现在的9成以上。
和溪镇去年茶业收入为每个农民增收600多元。
二是品质的提高,茶的生产就象工艺品一样,对人的依赖较多,因此下大力气抓培训,南靖县举办了60多期生产技术培训班,请名师指点,组织外地学习。
南靖县现有23人通过国家二级评茶师、30多名高级评茶员和众多的中初级评茶员,使茶农成为懂茶爱茶的专家。
三是抓好品牌营销。
积极鼓励茶企业注册商标,鼓励企业参加绿色认证,采取奖励措施鼓励茶企业成为著名品牌,到各地开店开展品牌连锁。
四是氛围营造。
从主产区每个镇和县都要举办茶王赛,积极组织茶企业参加国内大的名茶评比,重奖优良品牌,激发茶农生产优质茶、茶企创造著名牌的积极性。
从2005年开始,漳州市和南靖每两年都要举办海峡两岸茶文化节,漳浦县举办国际茶学术交流会,成为全国各地的茶商、茶研究人员的盛会。
五是抓好市场的建设。
漳州市和南靖县都建设了茶市一条街,将茶叶的批发和茶机械展示、将茶叶的销售和茶文化的传播结合起来,成为全国一流的茶叶市场和漳州茶叶销售的主渠道。
六是服务企业新理念。
天福在茶产业链的拓展延伸上不断创新,漳州市因势利导,帮助解决企业与旅游、会展、文化博览、交通等行业的对接互动,创造条件帮助企业实现管理理念的创新与产业集成创新的发展,使小品牌变大,大品牌更强,形成了一条从茶生产、加工、茶机械制造的茶内涵产业链,形成了一条从茶产业、旅游、会展、博览、公路服务等关联产业的外延产业链。
因此,漳州茶叶的发展可以说是企业主动和政府推动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企业在理念创新和品牌拓展上是主力,政府则在氛围营造和文化提升上做好引导,在服务企业上解放思想、帮助拓展市场,起到良性循环作用。
茶叶作为农村县的支柱产业,为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化作了突出贡献。
现在漳州茶成为优质茶叶的生产基地,成为全国乌龙茶出口商的毛茶主要基地,成为全国知名茶品牌较多的城市之一。
结束语漳州在泓扬茶文化,传播茶道、提升茶产业等方面起着促进中外交流上先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