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的发现和概念
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
病毒形态
烟
新草冠花病叶毒病
球
毒
形
线
病
形
毒
病
毒
病毒形态
狂
痘
犬
病
病
毒
毒
砖
子
形
弹
病
形
毒
病
毒
病毒形态
流
T4
感
噬
病
菌
毒
体
丝
蝌
状
蚪
有
形
被
病
膜
毒
病
毒
③
遗
传
载
新冠病毒为单股正链RNA
体
多
样
性
④
彻
★病毒只有在侵入细胞以后才表现出生命现象
底
,生活周期可分为两个阶段:
的
寄
----细胞内阶段,即感染阶段,进行复制和组装
①个体微小,20~200nm之间,可通过滤菌器 ,大多数病毒 必须用电镜才能看见; ②结构简单:核酸+蛋白质衣壳; ③遗传载体多样性:含DNA或RNA,单链或双链,没有含两 种核酸的病毒; ④彻底的寄生性:分子水平的寄生; ⑤以复制和装配的方式进行增殖。
最小最简单的生命体——病毒
① 个 体 微 小
种感染性的粒子,命名为tobaco mosaic virus,
Iwanovsky发现患病烟草叶片汁 TMV,烟草花叶病毒。不久,Fredcrick C.
经过细菌滤器过滤后仍有致病性。 Banden和Norman W. Pirie成功地将TMV毒粒
分解为蛋白质和核酸,确立了病毒的概念。
二、病毒的特点(与细胞的区别)
细 胞 核 中 成 熟 的 腺 病 毒 粒 子
什么是病毒?
什么是病毒?(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少儿故事、儿童诗歌、儿童笑话、唐诗宋词、小学作文、经典国学、宝宝护理、宝宝教育、宝宝食谱、百科知识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hildren's stories, children's poems, children's jokes, Tang poetry and Song poetry, elementary school composition, classic Chinese studies, baby care, baby education, baby recipes, encyclopedia knowledge,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什么是病毒?讲到病毒,我们自然会联想到病毒所引起的许多疾病。
病毒
1、烈性噬菌体的繁殖
烈性噬菌体的繁殖过程一般分为五个阶段: 即吸附、侵入、复制、装配和释放。
①吸附:噬菌体和宿主细胞上的特异 性吸附部位进行特异性结合,噬菌体 以尾丝牢固吸附在受体上后,靠刺突 “钉”在细胞表面上。 ②侵入:核酸注入细胞的过程。噬菌 体尾部所含酶类物质可使细胞壁产生 一些小孔,然后尾鞘收缩,尾髓刺入 细胞壁,并将核酸注入细胞内,蛋白 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③复制 :包括核酸的复制和蛋白质 合成。噬菌体核酸进入宿主细胞后, 会控制宿主细胞的合成系统,然后以 噬菌体核酸中的指令合成噬菌体所需 的核酸和蛋白质。
返回
新生传染性疾病
指在过去20年里对人类的影响不断增 强,或者预计在较近的未来将对人类 造成威胁的传染性疾病。
世界范围内新的传染疾病不断出现 过去得到控制的恶性传染病死灰复燃
国际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1.虫媒病毒:
西尼罗病毒 登革出血热 流行性乙脑
国际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2.动物源病毒:
尼巴病毒 亨德拉病毒 梅南高病毒 澳大利亚蝙蝠狂犬病毒
人类对病毒的发现和认识过程
1892:俄国 伊万诺夫斯基 因子能通过细菌过滤器。 首次发现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
1898:荷兰 贝哲林克 证实该致病因子可以被乙醇从悬液 中沉淀下来而不失去其感染性但用培养细菌的方法培养不出 来;给这样的病原体起名叫virus。 1935:美国 斯坛莱 从烟草花叶病病叶中提取出了病毒结 晶,又证实了结晶中含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成分,而只有核酸 具感染和复制能力,并因此而或诺贝尔奖。 1952:Hershey和Chase证实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仅仅是DNA,开 创了病毒分子生物学。 1971后:陆续发现了各种亚病毒——类病毒、朊病毒、和拟 病毒。
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病毒》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病毒》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病毒》一章的内容。
本章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内容旨在是学生了解微生物世界、认识生命现象多样性的基础。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对病毒这一特殊的生命形式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理解病毒的结构、繁殖方式以及与人类的关系,为后续学习传染病、免疫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
2.说出病毒的种类。
3.列举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 认识病毒与宿主的关系以及病毒对人类的影响。
【过程与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科学方法获取知识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
【情感态度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注健康的态度。
3.增强学生对传染病预防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病毒的结构特点和繁殖方式。
2.病毒与宿主的关系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难点】:1.理解病毒的非细胞结构和寄生性。
2.掌握病毒生命周期的复杂性及其与宿主相互作用的机制。
四、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微生物的概念,对细菌、真菌等有初步的了解。
但对病毒这一特殊微生物的了解可能较少,需要从基本概念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但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方法】:1. 讲授法:用于传授病毒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探究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病毒的结构和生命周期。
3. 实验法: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病毒的繁殖过程。
【教学策略】: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病毒的微观结构和生命周期动画,增强直观性。
2. 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3.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病毒引起的疾病案例,激发学生兴趣。
计算机病毒与安全防治选择题
计算机病毒与安全防治选择题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计算机病毒与安全防治选择题知识点1:病毒的概念:人为编制的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病毒的特征:破坏性:计算机病毒发作时对系统进行不同程序的干扰和破坏。
有的仅干扰软件的运行而不破坏软件;有的占用系统资源,使系统无法正常运行;有的修改、删除文件和数据;有的毁坏整个系统,使系统瘫痪;有的破坏计算机硬件。
传染性:是计算机病毒具有自身复制到其他程序中的特性。
计算机病毒一旦侵入系统后,就开始寻找可以感染的程序,并进行感染复制。
潜伏性:病毒侵入系统后,一般不立即发作,可能会长时间潜伏在计算机中。
只有当满足一定的触发条件时才发作。
可触发性:计算机病毒一般是控制条件的,当外界条件满足计算机病毒发作要求时,计算机病毒程序中攻击机能发作,可达到预定的破坏目的,例如破坏计算机硬件的CIH病毒在每年的4月26日发作。
隐蔽性:计算机病毒都是一些可以直接或间接执行的具有很高编程技巧的程序,依附在操作系统、可执行文件、数据文件或电子邮件中,不独立存在,很难被人们察觉。
1. 计算机病毒是可以造成机器故障的DA.一种计算机设备 B.一块计算机芯片 C.一种计算机部件 D.一种计算机程序2. 计算机病毒属于一种AA.特殊的计算机程序 B.游戏软件 C.已被破坏的计算机程序 D.带有传染性的生物病毒3. 计算机病毒是一个在计算机内部或系统之间进行自我繁殖和扩散的DA.文档文件 B.机器部件 C.微生物“病毒”D.程序4. 计算机感染病毒后,会出现BA.计算机电源损坏B.系统瘫痪或文件丢失C.显示器屏幕破裂D.使用者受感染5. 通常情况下,下面现象中_____不是病毒破坏造成的DA.显示器显示不正常B.磁盘不正常读写C.常常显示内存不足D.突然停电6. 计算机病毒不可能具有DA.可触发性和传染性B.潜伏性和隐蔽性C.传染性和破坏性D.自行痊愈性和天生免疫性7. 计算机病毒通常会依附于其它文件而存在,是指计算机病毒具有CA.触发性B.传染性C.寄生性D.破坏性8. 计算机病毒侵入系统后,一般不立即发作,而是等待“时机”一到才发作这种特性叫作CA.传染性 B.寄生性 C.潜伏性 D.隐蔽性9. 一种病毒的出现,使得人们对计算机病毒只破坏计算机软件的认识发生了改变,这种计算机病毒是 DA.冲击波B. 木马病毒C. backdoorD. CIH10. 电子邮件的发件人利用某些特殊的电子邮件软件,在短时间内不断重复地将电子邮件发送给同一个接收者,这种破坏方式叫做BA. 邮件病毒B. 邮件炸弹C. 木马D.蠕虫11. 以下肯定不是计算机感染病毒的迹象的是CA.计算机运行程序异常,反应迟缓B.没有操作情况下,磁盘自动读写C.软驱弹不出软盘D.设备有异常现象,如显示怪字符,磁盘读不出来等12. 有关计算机病毒描述正确的CA.它和生物病毒一样,可以感染人 B.只要开机,病毒就会发作C.病毒是人为制作的程序 D.只要系统速度变慢,电脑一定是感染上了病毒13. 计算机病毒主要会造成下列哪一项的损坏CA.显示器B.电源 C.磁盘中的程序和数据D.操作者身体14. 计算机病毒CA.易防范 B.不传染 C.可发作 D.会自行消失15. VBS脚本病毒有很强的自我繁殖能力,其自我繁殖是指AA.复制B.移动C.人与计算机间的接触D.程序修改16. 冲击波病毒发作时会导致CA.无法收发电子邮件文档无法打开被重新启动 D.用户密码丢失17. 下面几种情况通常哪个不会对我们的电脑造成危害DA.病毒发作B.有人从网络攻击C.操作系统有漏洞D.杀毒知识点2:病毒的分类:一、按计算机病毒产生的后果后类良性病毒:不破坏计算机内的数据,会导致整个系统运行效率降低,系统可用内存总数减少,使某些程序应用程序不能运行。
初中生物-八年级生物知识点-第五单元 第五章病毒
第五章病毒本章综合解说本章内容概览病毒是一种特殊的生物,在生物圈中分布十分广泛。
它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教材从病毒的多样性、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通过伊万诺夫斯基对烟草花叶病的研究介绍病毒的发现;然后通过文字介绍和图片资料,帮助我们认识各种各样的病毒,了解病毒的形态、结构,在此基础上掌握病毒的结构、繁殖等方面的特征。
关于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教材不但介绍了病毒对人类生活造成的危害,还介绍了人类利用病毒造福社会的事例,使我们认识到人类在研究并掌握了生物生命活动的规律后,可以利用生物为人类造福,“变害为利”,也有助于我们辩证地认识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重点难点提示重点:(1)病毒的主要特征。
(2)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难点:(1)病毒的主要特征。
(2)如何利用病毒造福人类。
本章学法点津由于病毒是一种用普通显微镜无法看清的微小生物,而且不具有细胞结构,因此病毒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的特点等知识都显得比较抽象。
学习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回忆动植物细胞、细菌的结构,结合图片,通过比较认识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识记病毒的类型、结构特点、繁殖方式等重要概念。
(2)仔细阅读教材,认真观察教材中的一系列插图,通过小组间的讨论和交流,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对病毒比较清晰的认识。
(3)根据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对人类健康、饲养动物、栽培植物的影响,认识病毒对人类的危害。
联系接种疫苗的经历,了解可以利用病毒为人类造福。
同时阅读教材,收集、整理书籍、报纸及网络查询到的有关信息,从正、反两方面正确认识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教材预习全解趣味情景导入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由它引起的出血热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已造成多次具有规模的暴发流行。
2014年该病毒再度暴发,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疫情通报显示,埃博拉病毒已由非洲扩散至美洲、欧洲等。
病毒的结构
衣壳系由一定数量的壳粒(capsomere)组成。 每个壳粒又由一个或多个多肽分子组成。不同 种类的病毒衣壳所含的壳粒数目不同,是病毒 鉴别和分类的依据之一。
五邻体
六邻体
有些病毒在核衣壳外面尚有囊膜 (envelope)。 囊膜是病毒在成熟过程中从宿主细胞获得的, 含有宿主细胞膜或核膜的化学成分。 有的囊膜表面有突起,称为纤突(pike)或膜 粒(peplomer)。囊膜与纤突构成病毒颗粒的表 面抗原,与宿主细胞嗜性、致病性和免疫原性 有密切关系。有囊膜的病毒称为囊膜病毒 (enveloped virus),无囊膜的病毒称裸露病 毒(naked virus)。
聊城大学
一、病毒分类的原则
1963年 国际微生物命名委员会病毒分会根 据安德鲁斯(Andrewes)提出的分类建 议提 出了新的8项分类原则: ① 核酸的类型、结构和分子量; ② 病毒粒子的形状和大小; ③ 病毒粒子的结构; ④ 病毒粒子对乙醚、氯仿等脂溶剂的 敏感性; ⑤ 血清学性质和抗原关系; ⑥ 病毒在细胞培养上的繁殖特性;
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 protein)
是
指病毒组分之外的蛋白,在病毒复制过程中的
某些中间产物,具有酶的活性或其他功能。非
结构蛋白的作用近年来已逐步被了解。
结构蛋白
组成病毒体的成分
衣壳蛋白 包膜蛋白 基质蛋白——连接衣壳蛋白与包膜蛋白 的部分, 有跨膜及锚定功能区
非结构蛋白
20面体对称
核衣壳形成球状结构,壳粒
排列成20面体对称型式,有20个等边三角形 构成l2个顶、20个面、30个棱的立体结构。
病毒颗粒顶角由5个相 同的壳粒构成,称为五 邻体(penton),而三角 形面由6个相同壳粒组 成,称为六邻体(hexon)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课件 第五章病毒(60张ppt)
答案 D ①流行性感冒主要是由病毒引起的,②病毒性肝炎是由病毒引起的,③ 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④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而⑤ 肺结核的病原体是结核杆菌,结核杆菌属于细菌。
4.有关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病毒只是由DNA组成的 B.病毒的生命活动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C.所有的病毒都对人类有害 D.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三类
答案 B 绿脓杆菌属于细菌,能有效控制危害人体健康的绿脓杆菌的病毒就是专 门侵染细菌细胞的病毒,故为细菌病毒(噬菌体)。
知识点二 病毒的结构和繁殖 4.下列是大肠杆菌噬菌体结构示意图的是 ( )
答案 C 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A是 酵母菌,B是草履虫,C是噬菌体,D是衣藻。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 上册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知识点一 病毒的种类 1.病毒的发现历程 (1)19世纪末,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在研究烟草花叶病的病因时,发现了比 细菌还小的病原体——“滤过性病毒”。 (2)科学家——莱夫勒和弗罗施在研究动物的口蹄疫病时,证明了口蹄疫也是由 “滤过性病毒”引起的。 (3)20世纪初,科学家首次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杆状颗粒。
12.目前利用病毒杀虫剂进行生物防治害虫尚有很大困难,主要原因是 ( ) A.施用病毒杀虫剂易使施用者患病毒病 B.昆虫病毒不能大规模培养因而制剂昂贵 C.病毒杀虫剂杀虫效果不如化学制剂 D.病毒杀虫剂具有生物活性,易失效
答案 D 昆虫病毒是专门寄生在昆虫细胞内的病毒,施用病毒杀虫剂一般不会 使施用者患病毒病;生物防治的特点是成本低、无污染,是农药方法所不能比的;病 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 动,病毒杀虫剂具有生物活性,易失效。
病毒
病毒病毒(virus)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形态的营寄生生活的生命体。
概念生物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核酸(DNA/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基本信息概述病毒病毒是颗粒很小、以纳米为测量单位、结构简单、寄生性严格,以复制进行繁殖的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
病毒是比细菌还小、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在细胞中增殖的微生物。
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多数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原指一种动物来源的毒素。
“virus”一词源于拉丁文。
病毒能增殖、遗传和演化,因而具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征。
其主要特点是:①形体极其微小,一般都能通过细菌滤器,因此病毒原叫“过滤性病毒”,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②没有细胞构造,其主要成分仅为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故又称“分子生物”;③每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不是DNA就是RNA④既无产能酶系,也无蛋白质和核酸合成酶系,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⑤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⑥在离体条件下,能以无生命的生物大分子状态存在,并长期保持其侵染活力⑦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⑧有些病毒的核酸还能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并诱发潜伏性感染。
简单理解:病毒,是一类不具细胞结构,具有遗传、复制等生命特征的微生物。
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的能力,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有高度的寄生性,完全依赖宿主细胞的能量和代谢系统,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离开宿主细胞,它只是一个大化学分子,停止活动,可制成蛋白质结晶,为一个非生命体,遇到宿主细胞它会通过吸附、进入、复制、装配、释放子代病毒而显示典型的生命体特征,所以病毒是介于生物与非生物的一种原始的生命体。
病毒的分类:从遗传物质分类:DNA病毒、RNA病毒、蛋白质病毒(如:朊病毒)从病毒结构分类:真病毒(Euvirus,简称病毒)和亚病毒(Subvirus,包括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从寄主类型分类:噬菌体(细菌病毒)、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动物病毒(如禽流感病毒、天花病毒、HIV等)从性质来分:温和病毒(HIV)、烈性病毒(狂犬病毒)。
人教版高中生物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教案第一章:病毒概述1.1 病毒的定义病毒是一种特殊的生物体,没有细胞结构,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病毒必须依赖宿主细胞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1.2 病毒的分类病毒根据其遗传物质的类型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体类型,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
第二章:病毒的结构与组成2.1 病毒的结构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核酸可以是DNA或RNA,决定了病毒的遗传信息。
2.2 病毒的生命周期病毒通过感染宿主细胞进入复制周期。
病毒利用宿主细胞的机制复制自身遗传物质,并组装新病毒颗粒。
第三章:病毒与宿主细胞的关系3.1 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过程病毒通过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定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内。
病毒核酸进入细胞后,开始复制和表达病毒基因。
3.2 病毒与宿主细胞的互作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会影响宿主细胞的正常功能。
宿主细胞也会启动免疫反应,试图清除病毒。
第四章:病毒感染与免疫4.1 病毒感染后的免疫反应宿主细胞感染病毒后,会释放出病毒核酸等抗原,引发免疫反应。
免疫系统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来清除病毒。
4.2 病毒免疫逃避机制病毒进化出多种机制来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检测和清除。
例如,病毒可以通过突变来改变其抗原性,逃避免疫记忆细胞的作用。
第五章:病毒性疾病与防治5.1 病毒性疾病的危害病毒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严重的健康问题和经济损失。
例如,流感病毒每年导致数百万人感染和死亡。
5.2 病毒性疾病的防治措施预防和控制病毒性疾病的主要手段包括疫苗接种、抗病毒药物和公共卫生措施。
疫苗研发和应用对于预防病毒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六章:病毒的发现与研究6.1 病毒的发现回顾病毒的发现历程,如烟草花叶病毒的发现。
介绍病毒的命名和分类体系。
6.2 病毒研究的方法和技术介绍病毒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和技术,如电子显微镜、病毒培养、核酸检测等。
强调现代生物技术在病毒研究中的应用,如基因克隆、基因编辑等。
生物病毒的发现及应用
生物病毒的发现及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病毒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因为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隐蔽性,所以很多人都会受到它的威胁。
虽然病毒给人们带来了很多问题和挑战,但是科学家们对于病毒也有着丰富的应用和发现。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生物病毒的发现及应用。
一、生物病毒的发现生物病毒的发现始于19世纪,人们在研究牛仔痘病时发现了病毒。
经过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人们认识到病毒是一种基因物质包裹着蛋白质壳的小颗粒。
病毒通常不能自我复制,必须寄生在生物细胞内才能繁殖。
病毒的种类很多,它们具有很强的异质性和变异性,在寄生于宿主细胞内时能够不断地变异和进化。
现代的生物病毒发现主要依赖于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病毒学体系的建立。
利用PCR和其他分子技术,科学家们能够从不同的样品中检测和鉴定病毒基因序列。
病毒学家可以根据病毒的形态、细胞感染特征、生物学特性等多种指标来对病毒进行分类和认定。
这些手段对于疫情控制和预警、药物研发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病毒在治疗和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尽管病毒有着许多负面效应,但是科学家们也发现了病毒在治疗和医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在治疗某些疾病方面,病毒能够通过寄生于细胞来抑制和杀灭癌细胞,这被称为病毒治疗。
通常,病毒治疗的方法是将一定量的感染较弱病毒注入人体内,以促进人体免疫系统的反应,达到对抗疾病的目的。
此外,一些病毒还可以作为疫苗来预防疾病的发生,比如人类乙型肝炎病毒疫苗。
在医学研究中,病毒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当人类免疫系统遭受某种病毒的攻击时,它会产生一些抗体来抵御病毒。
这些抗体可以被分离和提取出来,用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此外,一些病毒还可以作为基因递送工具,将一些有益的基因导入到人体细胞中,从而治疗一些基因相关的疾病。
在生物学方面,病毒还可以作为一个模型来研究细胞感染和基因表达,并且被广泛应用于病毒演化和病毒宿主相互作用的研究中。
三、病毒在生物学和环境科学中的应用除了在治疗和医学研究中的应用,病毒在生物学和环境科学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初中生物《病毒》说课稿
初中生物《病毒》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初中生物《病毒》。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病毒》是初中生物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菌和真菌的相关知识,对微生物有了一定的了解。
而病毒作为一种特殊的微生物,它的结构和生活方式与细菌和真菌有很大的不同。
通过对病毒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微生物世界,也为后续学习免疫学等知识奠定基础。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病毒的发现、病毒的种类、病毒的结构和生活、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等方面。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病毒的特征和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和观察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在学习细菌和真菌的过程中,已经对微生物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病毒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微小生物,学生可能会感到抽象和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直观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理解病毒的结构和生活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病毒的发现过程。
(2)说出病毒的种类。
(3)概述病毒的结构和生活方式。
(4)举例说明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和资料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关注病毒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辩证看待事物的观点,认识到病毒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既有有害的一面,也有有益的一面。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病毒的结构和生活方式。
(2)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2、教学难点(1)病毒的繁殖过程。
(2)理解病毒是生物但没有细胞结构。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病毒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病毒最早是哪个国家发现的
病毒最早是哪个国家发现的
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病毒的,是俄国植物学家、病毒学的创始人之一伊凡诺夫斯基。
他在研究烟草花叶病时发现了著名的烟草花叶病毒。
病毒概念提出后,陆续分离发现了很多病毒,但是病毒是什么?一直没有找到答案。
检测仪器和手段的进步,往往能促进学科的快速发展,1931年,德国工程师恩斯特·鲁斯卡和马克斯·克诺尔发明了电子显微镜,极大的促进了病毒往化学时期推进。
1935年,美国生物化学家温德尔·斯坦利(Wendell MeredithStanley)从患有花叶病的烟草提纯汁液中得到一种蛋白晶体,将这种蛋白晶体再溶解,依旧具有感染性,认为病毒的本质就是蛋白质。
同时期,英国学者鲍登(Fred Bawden)和皮里(Norman Pirie)发现烟草花叶病毒的提纯液及晶体中还含有相当量的硫和磷,磷元素是蛋白质没有而核酸含有,所以当时两人得出结论:病毒就是一种核蛋白。
病毒的发现与研究历史
一、病毒病由来已久地球上的人类,其他动物和植物遭受病毒病的折磨已有许多世纪。
许多记述表明至少在公元前二至三个世纪印度和中国就存在天花,中国从公元十世纪宋真宗时代就有接种人痘预防天花的记载了。
在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2),人痘预防天花推行甚广,先后传至俄国、日本、朝鲜、土耳其及英国。
1796英国医生琴纳(Jenner),才得出了结论,牛痘可能使人预防天花,并在英国及欧洲大陆普遍应用,挽救了千百万人的生命。
除了文字记载外,考古学的发现也说明早就存在某些人类病毒病。
在古埃及石刻浮雕中一个主要人像就带有患过引起跛足的脊髓灰质炎的标记。
(如图1)在家畜的病毒病中,狂犬病可能是最早有记载的。
此病毒病一般与疯狗有关。
阿里斯多德(Aristotle)在公元前四世纪就记述了病犬的疯狂和暴怒,通过咬啮还能将病魔传给其他的动物,此病也能传染给人(人畜共患疾病),在人体上这种病常被称作恐水病。
法国人巴斯德(Pasteur)在1884年发明了狂犬疫苗。
昆虫病毒病可能同高等动、植物的病毒病一样历史悠久。
十二世纪中叶我国《农书》(1149年出版)中,已有关于家蚕“高节”、“脚肿”等病症的记载。
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知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而国外直到十九世纪中叶,Cornelia和Maestri才记述了家蚕的黄疸病或多角体病的症状。
第一个记载的植物病毒病的是郁金香碎色病,因为至今荷兰阿姆斯特丹的Rijks博物馆还保存着一张1619年荷兰画师的一幅得病的郁金香静物画(图2)。
据记载一个得病郁金香球茎竟能换来牛、猪、羊甚至成吨的谷物或上千磅的奶酪。
在1634-1637年的荷兰,这种嗜好达到了可称做“郁金香热”的高潮。
使我们知道在十七世纪就存在一种植物病毒病----郁金香碎色病。
Adolf Mayer)被烟草的一种病态吸引住了,其症状是感染叶子上出现深、浅相间的绿色区域,故麦尔在1886年称为烟草花叶病。
通过对叶子和土壤的分析麦尔指出不能把此病归于无机物平衡失调。
环境微生物学
Phage T4 infecting its host E. coli cell
Electron Micrograph of a T-even Bacteriophage with a Contractile Sheath
☆
A = normal bacteriophage; B = bacteriophage after contraction of sheath
第二节 病毒的概念和种类
一、定义和特性
定义:是一类由核酸(RNA或DNA)和蛋白质组成活细 胞内专性寄生的超显微非细胞生物。 特性: ① 形态微小,以电镜观察; ② 无细胞结构,主要成分为核酸和蛋白质(分子生 物),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 RNA或DNA ) ③ 无代谢系统,营活细胞专性寄生 ④ 依靠宿主代谢系统合成核酸和蛋白质并装配增殖 ⑤ 离体条件下,为无生命生物大分子状态,并保持 侵染性 ⑥ 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
1、 病毒粒子的基本成分和构造
基本成分:核酸(RNA或DNA)和蛋白质。
① 核酸:位于病毒中心,是病毒基因组(遗传信息的 载体),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
病毒核酸的类型多样: • • • • RNA或DNA 单链或双链 线状或环状 单组分或多组分
② 蛋白质:包围在核酸周围,形成衣壳。 衣壳:是病毒粒子的主要支架结构和抗原成分,由 衣壳粒按一定几何构型排列而成。 衣壳粒:一条或数条多肽组成。 衣壳的功能: 结构功能:构成病毒的外壳,保护内部 核酸 吸附功能:吸附于宿主细胞的表面受体 上 破坏宿主细胞壁和细胞膜 病毒的抗原
意义—-病毒鉴定 临床诊断依据
(2)噬菌斑(plaque)
概念:指在宿主细菌的菌苔 上,噬菌体使菌体裂解而形 成肉眼可见的空斑,“负菌 落”。
[初中生物]病毒的发现与研究历史
病毒的发现与研究历史一、病毒病由来已久地球上的人类,其他动物和植物遭受病毒病的折磨已有许多世纪。
许多记述表明至少在公元前二至三个世纪印度和中国就存在天花,中国从公元十世纪宋真宗时代就有接种人痘预防天花的记载了。
在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2),人痘预防天花推行甚广,先后传至俄国、日本、朝鲜、土耳其及英国。
1796英国医生琴纳(Jenner),才得出了结论,牛痘可能使人预防天花,并在英国及欧洲大陆普遍应用,挽救了千百万人的生命。
除了文字记载外,考古学的发现也说明早就存在某些人类病毒病。
在古埃及石刻浮雕中一个主要人像就带有患过引起跛足的脊髓灰质炎的标记。
古埃及石刻浮雕在家畜的病毒病中,狂犬病可能是最早有记载的。
此病毒病一般与疯狗有关。
阿里斯多德(Aristotle)在公元前四世纪就记述了病犬的疯狂和暴怒,通过咬啮还能将病魔传给其他的动物,此病也能传染给人(人畜共患疾病),在人体上这种病常被称作恐水病。
法国人巴斯德(Pasteur)在1884年发明了狂犬疫苗。
巴斯德(1822-1895) 法国著名科学家发明巴氏消毒法、1884年研制成功狂犬疫苗昆虫病毒病可能同高等动、植物的病毒病一样历史悠久。
十二世纪中叶我国《农书》(1149年出版)中,已有关于家蚕“高节”、“脚肿”等病症的记载。
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知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而国外直到十九世纪中叶,Cornelia和Maestri才记述了家蚕的黄疸病或多角体病的症状。
第一个记载的植物病毒病的是郁金香碎色病,因为至今荷兰阿姆斯特丹的Rijks博物馆还保存着一张1619年荷兰画师的一幅得病的郁金香静物画。
据记载一个得病郁金香球茎竟能换来牛、猪、羊甚至成吨的谷物或上千磅的奶酪。
在1634-1637年的荷兰,这种嗜好达到了可称做“郁金香热”的高潮。
使我们知道在十七世纪就存在一种植物病毒病----郁金香碎色病。
郁金香静物画二、病毒的发现与发现者Adolf Mayer被烟草的一种病态吸引住了,其症状是感染叶子上出现深、浅相间的绿色区域,故麦尔在1886年称为烟草花叶病。
依波拉病毒
06
依波拉病毒疫情的国际合作与卫生外交
依波拉病毒疫情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 国际合作与交流主要包括信息共享、技术交流和资金支持等 • 信息共享:各国之间共享疫情信息,及时了解疫情动态,共同应对疫情 • 技术交流:各国之间交流防控技术,共享防控经验,提高防控能力 • 资金支持: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其应对疫情,提高救治能力
• 国际合作与交流有助于提高全球防控能力,降低依波拉病毒疫情的影响 • 通过国际合作,各国可以共同应对疫情,提高防控效果 • 通过技术交流,各国可以学习借鉴先进的防控技术,提高防控能力 • 通过资金支持,发展中国家可以提高医疗资源,降低致死率
依波拉病毒感染的后遗症可能包括神经 系统损伤、肾功能损伤等
• 神经系统损伤可能导致肌肉无力、感 觉异常等症状 • 肾功能损伤可能导致肾功能不全、尿 毒症等症状 • 后遗症的程度与感染者的病情、治疗 及时性和免疫力等因素有关
05
依波拉病毒疫情的监测与预警
依波拉病毒疫情的监测方法与数据
依波拉病毒疫情的监测方法主要包括病例报告、实 验室检测和疫情调查等
依波拉病毒的动物宿主管理与疫苗接种
动物宿主管理主要包括监测野生动物、禁止非法交 易和加强动物疫苗接种等
• 对野生动物进行监测,发现病毒及时 采取防控措施 • 禁止非法交易野生动物,降低病毒传 播风险 • 对易感动物进行疫苗接种,降低动物 感染风险,减少病毒传播
疫苗接种方面,目前尚无特效疫苗,但 已有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病毒的结构
RNA聚合酶转录病毒的mRNA
病毒核酸不分节段
2. 规律:
(1)DNA病毒核酸多为双股,个别为单股
(2)RNA病毒核酸多为单股,个别为双股 (3)多数DNA和RNA病毒核酸为完整的分子,连续不 间断,个别RNA病毒核酸为不连续、间断的链 (4)多数病毒核酸呈线状,个别呈环状
囊膜病毒
病毒体结构模式图
纤突
囊 膜
囊膜病毒
壳 粒
衣 壳
核衣壳
芯髓
病毒的结构
DNA/RNA, 基因组: 双股/单股, 分段/不分段
核衣壳 病毒 粒子
(基本结构)
芯髓 (核酸) 衣壳
壳粒
多肽
(形态亚单位) (结构亚单位)
囊膜:有纤突
(非基本结构)
三、病毒的化学组成
核酸
蛋白质
脂质
碳水化合物
病毒学的发展简史
1、经验阶段
2、机体水平阶段
3、细胞水平阶段 4、分子水平阶段
第一章 病毒的结构
第一节 病毒的大小、形态结构 和化学组成 第二节 病毒的分类
第一节
病毒的大小、形态结构 和化学组成
一、大小与形态
病毒子(virion):一个形态和结构上完整的病毒颗粒。
大小:测量病毒的单位为纳米(nm) ,痘病毒最大,约
300nm;圆环病毒最小,约17nm。
形态:多数呈球状或近似球状,少数为杆状、丝状或子
弹状,细菌病毒(噬菌体)大多数呈蝌蚪状。
病毒个体小,必需在电镜下观察;
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
不同病毒的毒粒大小差别很大
DNA病毒颗粒大小
正链RNA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病毒的发现及概念病毒的发现:1892年俄国的植物病理学家D.Ivanovsky研究了烟草花叶病的病原, 认为它是一种能通过细菌滤器的“细菌毒素”或极小的“细菌”。
1898年荷兰学者,首次提出其病原是一种“传染性的活性液体”或称“病毒”。
从此,许多学者陆续发现了各种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
二、病毒的个体特点形体极其微小,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无细胞构造;主要成分仅为核酸和蛋白质;每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根据病毒的核酸类型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DNA 病毒与RNA病毒无产能酶系,也无蛋白质合成系统;不存在个体的生长;营细胞内专性寄生;在离体条件下,以无生命的大分子存在。
三、病毒的结构蛋白质在病毒中所占比例很大,主要构成病毒的衣壳(capsid)。
核衣壳(nucleocapsid):由核酸(DNA或RNA)芯和蛋白质构成。
各种病毒所含的遗传信息量不同,少的只含有3个基因,多的可达300个基因。
有的病毒衣壳外面有被膜(envelope),来源于宿主细胞的质膜,被膜中含有病毒融合蛋白。
组成病毒衣壳的亚单位称壳微粒(capsomer)。
二、病毒的结构三、病毒的结构一个成熟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称“病毒体”(virion)。
其装配形式有二十面体对称、螺旋对称和复合对称三种类型。
螺旋对称形壳粒沿病毒基因螺旋对称排列,形成杆状的核衣壳,如烟草花叶病毒、狂犬病病毒、正粘和副粘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为杆状;狂犬病病毒为弹状;正粘病毒(流感病毒)和副粘病毒为多形性结构,且有包膜四、病毒的结构病毒有五种形态:①球形(Sphericity):大多数人类和动物病毒为球形,如脊髓灰质炎病毒、疱疹病毒及腺病毒等;②丝形(Filament) :多见于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病毒;脊髓灰质炎球形病毒(为二十面体对称)烟草花叶病毒线形病毒(为螺旋对称)流感冒病毒丝状有被膜的病毒三、病毒的结构一个完整的病毒颗粒被称为“病毒体”(virion),是由由蛋白质组成的具有保护功能的“衣壳(Capsid,或称蛋白质外壳)”和被衣壳包被的核酸组成。
形成衣壳的等同的蛋白质亚基称作次“蛋白衣”或“壳粒”(capsomere)。
[58]有些病毒的核衣壳外面,还有一层由蛋白质、多糖和脂类构成的膜叫做“包膜”(envelope,又称外套膜),包膜上生有“刺突”(spike),如流感病毒。
衣壳是由病毒基因组所编码的蛋白质组成的,它的形状可以作为区分病毒形态的基础。
[59][60]通常只需要存在病毒基因组,衣壳蛋白就可以自组装成为衣壳。
但结构复杂的病毒还会编码一些帮助构建衣壳的蛋白质。
与核酸结合的蛋白质被称为核蛋白,核蛋白与核酸结合形成核糖核蛋白,再与衣壳蛋白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核衣壳”。
病毒的形态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四种:一些病毒可以利用改造后的宿主的细胞膜(来自细胞表面的质膜或细胞内部的膜,如核膜及内质网膜)环绕在病毒体周围,形成一层脂质的包膜。
包膜上既镶嵌有来自宿主的膜蛋白也有来自病毒基因组编码的膜蛋白;而脂质膜本身和其中的糖类则都来自宿主细胞。
包膜型病毒位于包膜内的病毒体可以是螺旋形或正二十面体形的。
[62]无包膜的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完成复制后,需要宿主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逸出并进一步感染其他细胞。
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常常造成大量非成熟细胞死亡,反而降低了对宿主细胞的利用率。
而有了包膜之后,病毒可以通过包膜与宿主的细胞膜融合来出入细胞,而不需要造成细胞死亡。
[62]流感病毒和艾滋病毒就采用的是这种策略。
大多数的包膜型病毒的感染性都依赖于包膜。
③弹形(Bullet-shape):形似子弹头,如狂犬病病毒等。
④砖形(Brick-shape):如痘病毒、天花病毒等;⑤蝌蚪形(Tadpole-shape):如噬菌体。
狂犬病毒子弹形病毒(为螺旋对称)痘病毒砖形病毒(为复合对称)T4噬菌体蝌蚪形病毒(为复合对称)三、病毒的结构病毒只有在侵入细胞以后才表现出生命现象。
病毒的生活周期可分为两个阶段:细胞外阶段,以成熟的病毒粒子形式存在;细胞内阶段,即感染阶段,在此阶段中进行复制和繁殖。
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即噬菌体)四、类病毒没有蛋白质外壳,仅为一裸露的RNA分子。
不能像病毒那样感染细胞,只有当植物细胞受到损伤,失去了膜屏障,它们才能在供体植株与受体植株间传染。
马铃薯锤管类病毒仅由一个含359个核苷酸单链环状RNA分子组成,链内有一些互补序列。
分子长约40~50nm,不能制造衣壳蛋白。
五、朊病毒(蛋白质感染因子)仅由感染性的蛋白质亚基构成Prusiner 1982年发现于患羊瘙痒病(scrapie)的仓鼠,命名为prion。
Prusiner因此于1997年获得诺贝尔奖。
prion (PrP)由Prnp基因编码,位于人20号染色体,小鼠2号染色体。
这种蛋白质存在于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表面,可能起信号转导作用。
正常Prnp基因产物为PrPc蛋白,对蛋白酶很敏感,具有致病作用的是PrPSc蛋白。
五、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复制)1、病毒侵入细胞,病毒核酸的侵染2、3、2、病毒核酸的复制、转录与蛋白质的合成4、5、3、病毒的装配、成熟与释放6、病毒与人类疾病由病毒引起的人类疾病种类繁多。
已经确定的如,伤风、流感、水痘等一般性疾病,以及天花、艾滋病、SARS和禽流感等严重疾病。
还有一些疾病可能是以病毒为致病因子;例如,人疱疹病毒6型与一些神经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和慢性疲劳综合征之间可能相关。
此外,原本被认为是马的神经系统疾病的致病因子的玻那病毒,现在被发现可能能够引起人类精神疾病。
[93]病毒能够导致疾病的能力被称为病毒性(virulence)。
不同的病毒有着不同的致病机制,主要取决于病毒的种类。
在细胞水平上,病毒主要的破坏作用是导致细胞裂解,从而引起细胞死亡。
在多细胞生物中,一旦机体内有足够多的细胞死亡,就会对机体的健康产生影响。
虽然病毒可以引发疾病,却也可以无害地存在于机体内。
例如,能够引起冷疮的单纯疱疹病毒可以在人体内保持休眠状态;这种状态又被称为“潜伏”(latency),[94]这也是所有疱疹病毒(包括能够导致腺热的艾伯斯坦-巴尔病毒和能够导致水痘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特点。
进入潜伏状态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苏醒”后,能够引起带状疱疹。
一些病毒能够引起慢性感染,可以在机体内不断复制而不受宿主防御系统的影响。
[95]这类病毒包括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
受到慢性感染的人群即是病毒携带者,因为他们相当于储存了保持感染性的病毒。
[96]当人群中有较高比例的携带者时,这一疾病就可以发展为流行病。
[97预防与治疗因为病毒使用了宿主细胞来进行复制并且寄居其内,因此很难用不破坏细胞的方法来杀灭病毒。
现在最积极的对付病毒疾病的方法是疫苗接种来预防病毒感染或者使用抗病毒药物来降低病毒的活性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宿主防御机制参见:免疫系统两个轮状病毒:右侧的病毒表面结合了抗体,阻止其黏附到细胞表面,从而抑制了病毒感染。
人体抵御病毒的第一道防线是先天性免疫系统。
这一免疫系统由能够抵御非特异性病毒感染的细胞和其他机制组成,即以一种通用方式来对入侵的病原体做出识别和反应,但不同于获得性免疫系统,这一免疫系统并不产生持久的或保护性的免疫。
[129]RNA干扰是对抗病毒的一种重要的先天性防御机制。
[130]许多病毒需要合成双链RNA来进行复制。
当这些病毒感染细胞时,它们会释放出其RNA分子,这些RNA分子立即与一种被称为dicer的蛋白质复合物结合,随后这些RNA被dicer酶切为多个小的片断。
一种被称为RISC复合物的生化途径被激活,开始降解病毒mRNA,使得细胞能够从病毒感染中存活下来。
轮状病毒可以逃过这层防御,一方面它进入细胞后并不完全脱壳,另一方面它可以通过病毒颗粒内衣壳上的孔洞来释放新合成的mRNA,这样其病毒基因组(为双链RNA)依然被病毒体保护在内部而不会受到破坏。
[131][132]当人体的获得性免疫系统探测到病毒时,会产生特异性的抗体来与病毒结合并使其失去感染性,这种作用被称为体液免疫。
其中,有两类抗体非常重要。
第一类被称为IgM(免疫球蛋白M),它能高效地使病毒去活,但免疫系统的细胞产生IgM的时间只有几个星期。
第二类被称为IgG(免疫球蛋白G),它能够被免疫系统不停地制造出来。
IgM存在于宿主的血液中是用于急性感染的情况,而IgG的存在则表明过去曾经受到某种感染(用于防御以后的同类感染)。
[133]进行免疫性测试时,通常是对体内的IgG型抗体进行测量。
[134]人体对抗病毒的第二道防线是细胞免疫(cell-mediated immunity),包括了被称为T 细胞的免疫细胞。
人体中的细胞不断地将其内部蛋白质的片断展示在细胞表面(抗原呈递)供T细胞来进行检查,一旦T细胞识别出可能的病毒片断,那么对应的细胞就会被T杀手细胞和病毒特异性T细胞扩增所消灭。
诸如巨噬细胞在内的一些细胞专门负责抗原呈递。
[135]制造干扰素是一种重要的宿主防御机制。
干扰素是病毒感染之后由机体所产生的一种激素,它在免疫中的作用较为复杂,可以确定的是它能够通过杀死受感染细胞及其邻近细胞来逐步阻止病毒的复制。
[136]并非所有的病毒感染都会引起保护性免疫反应。
例如,艾滋病毒可以通过不断地变换其病毒体表面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来逃避免疫系统的打击。
这些顽固的病毒采用多种方式来逃脱免疫系统的控制,如隔离、阻断抗原呈递、产生细胞因子抗性、逃避自然杀伤细胞的作用、逃脱细胞凋亡以及抗原转移。
[137]其他一些病毒,如向神经病毒,可以通过神经来传播,而在神经系统中免疫系统可能无法接触到它们。
生命科学与医学病毒对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们提供了能够被用于改造和研究细胞功能的简单系统。
[171]研究和利用病毒为细胞生物学的各方面研究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172]例如,病毒被用在遗传学研究中来帮助我们了解分子遗传学的基本机制,包括DNA复制、转录、RNA加工、翻译、蛋白质转运以及免疫学等。
遗传学家常常用病毒作为载体将需要研究的特定基因引入细胞。
这一方法对于细胞生产外源蛋白质,或是研究引入的新基因对于细胞的影响,都是非常有用的。
病毒治疗法(virotherapy)也采用类似的策略,即利用病毒作为载体引入基因来治疗各种遗传性疾病,好处是可以定靶于特定的细胞和DNA。
这一方法在癌症治疗和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一些科学家已经利用噬菌体来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由于一些病菌的抗生素抗性的加强,人们对于这一替代方法的兴趣也不断增长。
[173]七、病毒与细胞在起源与进化中的关系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它的主要生命活动必须要在细胞内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