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银行业金融服务现状及发展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域银行业金融服务现状及发展探究

作者:毛晶

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6年第02期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强,并大有成为带动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发动机的趋势。而作为国家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县域经济,也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但金融需求与金融供给之间的矛盾突出、农村信贷投入不足、相关配套和扶持政策不到位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为促进我国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健康快速发展,有必要对县域银行业金融服务现状及发展进行研究。本文从分析县域银行业的现状入手,指出县域经济金融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深化县域金融改革、完善县域金融政策配套措施、加强金融创新等操作性强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县域金融服务现状发展

一、我国县域银行业概况

(一)现行的县域银行金融机构

目前,我国县域银行业的金融机构大致分为诸如中国农业银行等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以农村信用社为主的合作性金融机构和拥有乡镇银行和银行企业合作性银行等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这五大类。目前农信社在县域地区资产规模巨大,但以村镇银行为主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近年来异军突起,以其手续流程简单,金融产品多元化等独有特点发展迅速。

(二)县域银行金融机构发展现状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持续关注和扶持力度不断加强,我国县域银行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在我国县域地区的金融服务点不断增多,信贷规模不断扩大,金融供给得到很大改善。其次,农村信用社在县域金融发展中所起到的突出作用也不断体现,其产权制度的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而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迅速崛起,其对缓解县域金融服务不足,改善县域地区金融竞争状况和促进“三农”发展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不断显现。

二、县域银行业金融服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县域银行业发展动力不足

由于一直以来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的制约和影响,县域地区产业结构薄弱,组织化程度不高,县域金融发展程度明显滞后于城市金融,又加之县域金融需求具有额度小、期限短、较为分散等特点,导致银行业在县域地区的管理成本较高,比较收益低。另一方面,我国农村地区缺乏有效的抵押物配套机制和中介、流转市场,这导致抵押担保物的作用难以正常发挥,又因为目前农村地区人口素质尚有待提高,造就贷款损失成本较高。管理成本和贷款损失成本两方面综合形成的县域信贷业务的高成本运行,致使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农村开展业务的动力不足。

(二)县域银行业金融体制不完善

经多年的深化改革调整,我国县域银行业金融体系得到进一步发展完善,但依旧存在着政策配套措施不完善,组织机构单一,服务功能不全,新型金融产品匮乏等诸多问题。以专注于支撑“三农”发展为首要任务的农村信用社为例,由于信用社职工入股多以完成上级下达增值扩股的任务为原因,没有固定的产权监护人,股东也就缺乏利益的驱动,产权意识淡薄,致使信用社产权主体不明,权责不明,治理结构形同虚设等问题。而发展迅猛的村镇银行,虽产权结构清晰,但也存在着资金来源不足且单一,配套金融服务政策不到位,经济风险补偿体制机制尚未健全,抗风险能力差所带来的多方掣肘。

(三)县域银行业监管机制不完善

目前县域银行业的监管体制机制仍存在诸多问题,这也是制约县域银行业发展乃至整个县域金融发展的重大因素。现有关于县域银行业金融监管的法律制度体系还不完善,相关的法律漏洞给监管带来了“无法可依”“无准可执”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县域地区还未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监管体系,同时,监管资源也明显不足,相关人员的素质不高,监管方式大多单一且不符实际,种种因素导致县域银行业监管效率不高,治理结构不高效明晰等问题。

三、县域银行业金融服务发展思路及建议

(一)深化金融改革,促进县域银行业发展

由于农村金融服务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的动力不足,现阶段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办法是通过立法进行强制性推动。其次,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社都要改革定位,将服务“三农”强制性划入其信贷业务范围,并明确规定对“三农”服务的信贷额度在总信贷额度中的比例。此外,还应积极改进评级模式,加强融资力度和强度,推动农村资本的准入,通过民间资本增强金融市场的活力。最后应整合金融资源,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间的联系合作,建立起服务“三农”的多元化的金融体系。

(二)加强监管,完善相关政策配套措施

促进县域金融结构的优化调整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不断完善县域金融发展的政策配套措施。首先应在依靠信贷支撑发展的同时,还应整合财政、税务、工商等职能部门资源,相互配合、支持,在市场准入、风险资产权重、存贷比重考核等方面形成正向激励。其次应整合农村金融监管资源,加强县域银行业的内部控制建设和外部控制建设,更新监管模式、改善监管手段,进一步理顺省、市、县,三级银行金融业监管体系,构建“三级联动、分层分类、权责明晰”的县域银行业监管框架。

(三)积极金融创新,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为促进县域金融的发展,应不断创新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发展诸如村镇银行、银企合作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形式、新特色的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科技投入,突破传统业务的局限。并结合县域地区对金融服务需求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应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改变产品单一现状,提高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和信贷动力。另外,还需加大对新型抵押担保方式方法的探索和创新力度,改进担保方式,增加抵押物种类,切实解决因抵押物而导致的融资难题。并加快完善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的经济补偿机制,降低金融机构的运营风险,增强其在县域地区拓展业务,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的信心。

(四)培育良好的县域金融环境

以法制环境、政策环境、信用环境为导向积极改善培育良好的县域金融环境。以推进加强农村金融立法,加大县域金融案件的诉讼执法力度建立对逃废金融债权的惩戒制度培育公正的县域金融法制环境;通过财政补贴、专项扶持等方式降低经营主体融资成本,化解高风险农信社的风险来健全县域金融财税政策扶持体系,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创造出良好的政策环境;通过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进行信用导向宣传的同时,基层政府可联合金融机构深入推进信用工程建设,建立健全信用惩戒机制体制。

参考文献

[1]杨懿.四川省农行县域银行发展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

[2]赵亮.我国县域银行业体系优化研究[D].河北大学.2012

[3]郭跃芳.商业银行发展县域金融业务若干问题探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

[4]胡延松.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J].中国商贸;2010

[5]宋效忠.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三大模式[J].2010,(05)

[6]张金恒.浅谈发展农村金融市场的必要性[J].金融经济(理论版),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