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中国梦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梦文学研究文献综述

中国古代梦文学研究文献综述

中国古代梦文学研究文献综述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传入中国以来,学界掀起了一股关于梦的研究热潮,笔者按照侧重点的不同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一、专著类(一)文化角度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学界梦文化研究的高峰阶段。

随着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中国译注最早叫《释梦》)为代表的西方梦理论的译介传入,中国开始掀起一股“梦文化”研究的热潮,相继出现一些梦文化专著,如:卓松盛《中国梦文化》,傅正谷《中国梦文化》,王维堤《神游华胥—中国梦文化》申洁玲《梦文化》,妙摩、慧度《百尺楼神秘文化集·中国梦文化》,杨健民《中国梦文化史》。

卓松盛《中国梦文化》一书开风气之先,是该领域的第一本专著。

该书分六章,首章介绍梦学历史和西方梦学理论。

在此基础上提出“梦文化学的构想”,探讨了“中国梦文化”的故事母题,中国的梦境信仰,最终落笔于探索“中国梦文化”的深层结构研究。

虽然此书对“梦文化”未做明朗的界定,但它最早提出建构“中国梦文化学”,具有抛砖引玉的开拓之功。

两年后,傅正谷《中国梦文化》出版,和卓书相比,傅书的学理性更强,影响更大,内容也更切合“中国梦文化”的主题,它对古代梦理论的代表者,古代梦理论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人分类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中国古代政治、军事、祭祀、邢狱、哲学、历史、宗教迷信、科第仕途、富贵贫贱、伦理道德这十方面的关联,涉及了梦与社会方方面面的关系,让笔者对中国古代梦文化有了一个颇为全面的认知。

但这既是优点,也是缺点,面太宽,就使得每一面都只是点到即止,不够深入。

申洁玲《梦文化》与妙摩、慧度二人的《百尺楼神秘文化集·中国梦文化》则都汲取傅书的教训,两本书都可看作是对傅书第三部分的完善本,各有选择一些领域,更加细致周到地探讨梦与该领域的相关性。

杨健民《中国梦文化史》则另辟蹊径,以朝代顺序为撰文纵坐标,每一朝代列一章节(明清两代合并),结合每个朝代社会思潮与风尚来分析该朝代的梦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而且便于读者把握中国梦文化的历史衍变进程,令人一目了然。

“中国梦”的历史文化溯源和在历史

“中国梦”的历史文化溯源和在历史

“中国梦”的历史文化溯源和在历史教学中的延展山东泰安长城中学(271000)邹小宜[摘要]“中国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历史上多次出现的“盛世”便是历朝历代“中国梦”的具体表现,也在中国人心中种下了“盛世情结”。

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中国人的盛世情结,把盛世现象与当代“中国梦”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使学生形成家国情怀。

[关键词]“中国梦”;历史教学;盛世情结[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22)28-0065-03自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来,“中国梦”一词便迅速深入民心。

“中国梦”之所以能够打动亿万民众,引起广泛共鸣,除了它很好地展示了当代中国的蓬勃朝气,表达了当代中国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并非凭空而出,而是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从而能触动中国人心中埋藏已久的“盛世情结”。

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发掘当代“中国梦”的历史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盛世情结,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历史上的盛世与当代“中国梦”的内在联系与本质区别,有助于学生树立唯物史观,在反思历史的过程中形成家国情怀。

一、“中国梦”探源及演变“中国梦”并不是一个新名词,宋代诗人郑思肖在《德祐二年岁旦》中就写下了“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的诗句。

尽管这里的“中国梦”反映的是诗人对圣主明君收复中原故土的深切期望,与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国梦”含义大不相同,但其中都蕴含着希望实现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民族振兴的爱国主义思想。

其实,早在中华文化形成之初,我们的先人就描绘了他们心中的“中国梦”。

“以《尚书·尧典》言之,即‘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以《礼记·礼运》言之,即‘小康’乃至于‘大同’。

”[1]随着儒家思想逐渐被统治者所接受,这种理想化的期盼就成为历朝历代胸怀天下的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也成为全体中国人的“中国梦”。

试论中国梦不同历史时期的解读

试论中国梦不同历史时期的解读

试论中国梦不同历史时期的解读作者:王雪霞来源:《企业文化·中旬刊》2015年第06期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今天看来,中国梦似乎是一个新概念,但其作为一种价值观早已存在”①。

本文将中国梦看做是一个不断变革的过程,从民族主义演变、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近代中国的反抗与变革和新中国的时代召唤等方面,对中国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进行了解读,提出中国梦是所有华夏儿女追求梦想、实现社会与个人价值的精神力量,大到国家民族,小到普通百姓,都有着一股奋发突破、追逐公正和平的韧劲与信念。

关键词:中国梦;不同历史时期;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今天看来,中国梦似乎是一个新概念,但其作为一种价值观,早已存在,主要体现为民族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是我们判断所做事业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②。

下面,笔者将中国梦看做是一个不断变革的过程,从民族主义演变、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近代中国的反抗与变革和新中国的时代召唤等方面,对中国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进行解读。

一、中国梦是民族主义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演变中国梦是民族主义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演变。

其演变路径为:带有种族之见的“夷夏之辩”价值观——为共同抵御外敌、救亡图存的现代民族主义——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理想。

古代华夏族群居于中原,是当时的文明和政治中心,而周边地区则较为落后,长久下来便产生了以文明礼义为标准对人群进行分辨的观念。

这种观念就是“夷夏之辩”,是人们当时的一种民族观。

而到了19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加深,中国人的对手不再是“蛮夷”,而是“殖民者”。

危机面前,人们不得不在危亡中转变观念,用“民族主义”抵抗“殖民主义”。

此时,带有种族之见的“夷夏之辩”民族观逐步向共同抵御外敌、救亡图存的现代民族主义转变。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巩固了中国人民争得的民族独立和自身解放的成果。

从历史和传统文化角度解读“中国梦”

从历史和传统文化角度解读“中国梦”

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中国梦”
疆域的完整性
《尚书》里面有一篇叫“禹贡” ,这里面讲的最终理想就是九州悠 同、四海会同,也就是大同和谐, 国家疆域的完整。
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中国梦”
古罗马帝国没有国家统一的 概念,分裂后,没有提倡把罗 马帝国恢复出来,所以罗马帝 国消失了。
中国人的“美丽中国”梦
美丽中国也是中国人的梦想, 也是中国人和自然环境特有 的关系,因为十八大里面讲 了一个生态强国。
中国人的“美丽中国”梦
谢灵运经常到山水 之间考察, “山水” 这两个字,以前在中 国的书里面不大见, 但东晋以后“山水” 两个字经常出现在中 国人的文字里面。
中国人的“美丽中国”梦
人与自然交融才是“美丽中国”,面对大自然的 时候,中国人的情怀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 意溢于海。这是中国人心胸,这是中国人的胸怀。
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中国梦”
孔子有一句话,“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中国梦”
西周时代抛弃了神
道德
新的社会理想
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中国梦” 西周强调要以德来统治天下,以德治理社会。
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中国梦”
《尚书》中的篇章,是中国最早的禁酒令
西周《酒诰》警告不要 老喝酒,喝酒要在就祭 祀的时候。
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角度 解读“中国梦”
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中国梦”
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中国梦”
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中国梦”
中国梦主要包含两点
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中国梦”
两个特殊的历史时代
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中国梦”
以人最高的道德作为核心价值

中国梦的历史解读:两个百年夙愿

中国梦的历史解读:两个百年夙愿

中国梦的历史解读:两个百年夙愿作者:齐卫平来源:《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齐卫平(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上海 200062)摘要:中国梦的发生逻辑缘于中华民族由盛而衰的命运跌宕。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件事,其内涵之深、意义之大、分量之重、影响之巨,世所罕见。

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是近代中国人民的夙愿,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是现代中国人民的夙愿。

这两个夙愿构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大梦。

中华民族从耻辱中站立起来用了一百年,在站立中富裕和强大起来也计划用一百年,两个百年夙愿构成的中国梦谱写的是中华民族特殊的奋斗史。

实现中国梦是一个接续奋斗的过程,实现中国梦必须有先进政党的领导,必须有正确道路的引领,必须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必须有民族力量的凝聚。

关键词:中国梦;百年夙愿;历史解读;基本结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中国梦”的愿景,揭开了党领导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历程。

圆这个中国梦,既是热切的民族期待,又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

从历史维度看,中国梦可分成两个百年夙愿,也可称为近代中国梦和现代中国梦。

两个百年夙愿构成中国梦历史逻辑的演进。

对中国梦进行历史解读,有助于从中国人民奋斗之路中汲取动力,增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自信。

一、中国梦的历史缘由中国梦的内涵表明了它的特殊意义。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两个要素,决定了中国梦有它的发生逻辑。

这个逻辑的发生之因是中华民族由盛而衰的命运跌宕,中华民族有着世界各民族发展中罕见的历史经历。

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上,中华民族曾以卓越的创造能力长时期走在世界的前列。

国外学者普遍认为,在15-16世纪之前,中华民族具有世界领先的地位,科学技术水平、生产力程度以及制度文明构成的中华文明著称世界,令西方国家钦羡仰慕。

到1796年那个时候中华民族还拥有强大的国力,“中国的经济水平在世界上是领先的。

中国梦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梦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013.5中国梦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王经西习近平总书记在3月27日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深入阐释了实现中国梦的正确方向,准确概括了中国梦的丰富内涵,明确指示了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在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中国梦的提出,宛如响亮的战鼓,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和信心。

什么是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梦不是空中楼阁,不是主观臆想,它有悲壮的历史背景,广泛的实践基础,和可期的实现目标,正是从这三重意义上,我们说中国梦反映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梦是百年血泪凝成的家国之梦。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因此,中国梦讲述的不是个人主义的奋斗历史,而是我们国家、民族、人民奋起抗争,凤凰浴火的故事。

1895年的甲午战争,日本一举击败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给早已经风雨飘摇的大清王朝致命一击,从此掀起世界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在甲午战败的第二年谭嗣同写下了沉痛的诗句:“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可以说,正是国破家亡,灭种灭教的严酷现实,激发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然而“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康有为、梁启超试图变法自强的君主立宪之梦,破灭在慈禧太后的屠刀之下;孙中山的“民族、民权、民生”之梦,终因买办资产阶级的背叛而成为美好空想。

毛泽东在总结资产阶级革命失败的原因时说:“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即使在革命时,也不愿意同帝国主义完全分裂,并且他们同农村中的地租剥削有密切联系,因此,他们不愿意和不能彻底推翻帝国主义,更加不愿和更加不能彻底推翻封建势力。

”康、梁和孙中山们,尽管他们有救国救民的美好愿望,但是他们所代表的社会力量,终究不能摆脱阶级之私的局限,难以把他们少数“精英”的梦想,同广大劳苦大众的梦想融为一体。

从历史到现实——探索中国梦的内涵演讲稿

从历史到现实——探索中国梦的内涵演讲稿

从历史到现实——探索中国梦的内涵演讲稿!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从历史到现实——探索中国梦的内涵”。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有着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也曾经历过繁荣和衰落的历程。

而中国梦,就是在这样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来的一种国家、民族的精神追求。

那么,中国梦究竟体现了哪些内涵呢?中国梦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中国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其中包括了道德伦理、哲学思维、文学艺术等多个方面。

中国梦的内涵,也是在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而来的。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和合共赢”、“厚德载物”,在中国梦中则体现在“天下为公”、“合作共赢”的理念上。

中国梦是对现代和未来的积极建设和探索。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加速,而中国正处于这样一个变革和发展的时代背下。

中国梦的内涵中也就包括了在现代和未来发展中寻求自身价值与寄托的追求和探索。

例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就是一种为新时代奋斗目标和方向的明确表述。

中国梦是对和平、繁荣、共同发展的向往和探寻。

在国际社会中,中国秉持和平、公正、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在外界的交往、竞争、合作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中国梦的内涵,也就包含了对和平、繁荣、共同发展的不断追求和实践。

例如,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一种为推动共同发展的积极探索和行动。

中国梦是对中华民族团结、自强不息的展示和期望。

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有不同的民族和文化背景但同时也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认同。

中国梦的内涵,也就体现了在中华民族的团结、自强不息中共同追求和期望的力量。

例如,中华民族在历史中所迎来的解放、复兴和崛起,也成为了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中国梦是一个富有内涵和深意的概念。

在探索中国梦的内涵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中华民族的追求和期望,也能够清晰地了解到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在面临现代化变革和发展中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并为之不断努力。

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中国梦”

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中国梦”

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中国梦”首先,历史是中国梦的重要支撑和基础。

中国悠久的历史为中国梦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家,通过研究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中华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辉煌和困境。

中华民族经历了屈辱与觉醒、困顿与奋进的历史进程,从历史中我们可以汲取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借鉴和力量。

历史中的伟人和英雄也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以其杰出的才干和英勇的拼搏精神,为实现民族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中华民族的楷模。

例如,我们可以从历史中看到,岳飞以其铁血柔情和必死的忠诚,在对抗外敌的战斗中成为不朽的英雄。

中国梦中的英雄可以是从历史中挖掘出来的,他们的形象和精神将激励后代人追求更大的目标和荣耀。

此外,中国梦中的内涵也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价值观。

中国梦要实现,需要有文化的支持和滋养。

中国传统文化以其伦理道德、人文精神和审美思想,为中国梦提供了基础和动力。

例如,儒家思想强调人的本性善良和道德修养,亲情、友情和爱国主义等价值观成为中国梦的重要内涵。

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歌舞、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也以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审美追求和文化自信,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文化的支持和动力。

中国梦还需要回到民生的关切和实践中。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中国梦关注的是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福祉。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稳定的经济基础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在开放的进程中,中国人民通过艰辛努力创造了世界上令人瞩目的经济奇迹,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梦要实现,还需要继续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事业,不断提升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素质,让人们享受到美好的生活和幸福的滋味。

总之,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中国梦,我们可以看到它寄托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和繁荣的希望和愿景。

通过研究历史和传统文化,我们可以找到中国梦的支撑和动力,深化对中国梦的理解和认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中国梦”我今天和大家一起讨论的题目就是中国梦。

十八大提出一个我想还是从历史和传统的文从我自己专业的来讲,很重要的词,化的角度来解读中国梦。

一定是远大高层只要一说梦想,首先是认识中国梦的说法。

比希望、愿望要高远,这是用这个词的用意所在,这个次东西。

词跟其他词是不一样的,不一样在什么地方?这一定要讲清楚,我们说中国梦不是一个人的另外,所以梦想是一个高层次东西。

我在电视看记者访问老百姓梦,是民族、国家整体的美好理想。

我记得有一个老北京卖小吃有什么梦想,每个人都有自己梦想,的,他的梦想是所有人都吃他做的东西,但是不能代替中国梦。

大家的梦加起中国梦是所有梦的总和。

我们中国梦不是个人的,这也需要明民族的美好理想,来不会是小吃这种东西,是国家、不是还有一条,这个梦不是别人的梦,是中国梦。

确基本特点。

要有中国美国梦,更不是日本梦。

中国的梦就要有中国的特点,所以我们中国梦一定要讲到中国人自己的理文化性,的民族性、想,有我们中国什么的特点。

去认识民族固怎么样深刻理解中国梦,必需去认识民族性,有追求是什么东西。

你要认识民族性就要回到历史传统里面去,文档Word .所以我讲中国梦一定要有四个基本点,我想把这些作为一个开头,最后引到从历史传统的角度,来认识中国梦的具体内容。

大的国家他的社中国梦应该很丰富的,因为一个大的民族,今天我想我自己谈的理会主要下面两会理想包括的方向非常多,美点:一个是中国文明的整体性社会理想,还有一个美丽中国,这也是中国梦的非常重要的丽中国也是十八大提出的奋斗目标,组成部分。

一、中国文明的整体性社会理想这两个伟大的理想是在一个是美丽中国,一个是社会理想、一个是魏一个是春秋战国时期,两个特殊的历史时代提出来的:这个理想春秋战国时期是远大的社会理想诞生,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这个时期出现了非常具有中国四千年,影响我们三、美丽的中特色的理想性的东西,就是美丽的环境、美丽的世界、这两个时代一个是美丽中国的诞生。

国。

一个社会梦想的诞生,我们国家历都是中国的分裂时期,我们看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梦想往往是在分裂的时候甚至动荡史上就是有这个特点,理想、比如说治世的时候实现梦想,的时候提出来,然后到太平盛世、魏晋南北朝提出美丽通过汉代实现,春秋战国时期的伟大梦想,乱世提理想、在唐宋两个朝代出现美丽的光环,中国的梦想,所以世纪中国最穷困的时20。

十八大提出的中国梦是治世实现理想中国共产党代表一部分进步的力在中国心目中产生的梦想,代,正在一步步实现我们在困难现在新中国建立,量追求这个梦想。

文档Word.所以梦想的出现往往在历史当中表现出这个特时期提出的梦想,点。

中华文明的社会理想要1、以人最高的道德作为核心价值。

(周!吾从周”追溯到西周的时代。

孔子有一句话,“郁郁乎文哉孔子为什么。

朝的礼仪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遵从周朝的制度)西周时歌颂西周时期?西周时期在国家发展史上有重要的意义,这些东提出了新的社会理想,代抛弃了上帝和神,而转向道德,也体现在出土的铜西许多都表达在《尚书》这本历史文献当中,咱们都这些也可以看到西周时代产生的社会理想。

器铭文等等,商代的时候知道商代甲骨文,甲骨文刻出来的话是对上帝讲的,忽然就不敬神敬的非常厉害,搞这种占卜。

西周不做这件事情,商周的变化,所有历史学家都非常惊奇,怎么西周把神放做了,所以这件事情孔子说太好了,孔子说“郁在一边开始宣扬道德,吾从周”,所以西周时代这个开头在我们国家文明史上!郁乎文哉太重要了。

包括很多外国学者也是,看《尚书》里面说的这么漂亮,这能是西周时代产生的东西吗?这可能是后来的人伪造的,铁证如外国人非常怀疑我们的这些东西,但是我们有考古材料,山证明西周文明程度确实达到的《尚书》文章里面讲述的那样。

里面这篇铭文让学术界大比如在北京保利博物馆里面的青铜器,西周人自己刻里面歌颂大禹,吃一惊,这是西周时代的青铜器,在上面的,这个文字里面最引人注意就是这个红圈的道德的德以强调要以德来统治天下,字。

这篇文字里面六个地方讲到德,文档Word.所以西德治理社会,在此基础上慢慢诞生了中国人的社会理想,周是一个重要的起点我们不能忘掉西周。

比如说西周提出了各种社会理想,这是《尚书》里面一篇。

就是专比如说像周公提出的改变社会风气的重要措施,《酒诰》其中有一个是商人腐商人灭亡有好多原因,门讲喝酒这件事情,西周人警告商人喝酒喝的太厉害了,败的特征,就是酒池肉林,什么时候喝酒?就是祭祀的时不要老喝酒,自己不要那么喝酒,西周在这么具体的措施上提倡,在祭祀时候饮酒是礼仪活动,候,西周是我们国家文明史上巨大的变化值改变了商代的很多东西,得我们注意。

这就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西周几百年之后也开始变的腐败,周幽王的烽火戏诸侯,这件事情标志着西周后来的腐败和衰落,东周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春秋战西周衰落之后历史进入东周时代,就国时期,中国许多重要的文明理想都是诞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理想出来了。

春秋战国时期社是在社会走向腐败、混乱的时候,年间,242会乱到什么程度?我们看几条列子,据史书记载春秋多次,诸侯之诸侯国被灭,大小战事400名君主被杀有36,52间往来互相拉动、博弈,说明关系复杂、激烈。

在思想文化上也到春秋战国的时候礼我们都知道西周有一套礼制,是礼崩乐坏,历史非常奇怪,这个时候文化崩乐坏,这就是道德衰退的标志。

衰落、政治衰落,经济却大发展。

重要的标志就是铁器,带来了很多商业改变,还有就是商业非常繁荣。

春秋战国是道德衰退,文档Word.经但是经济发展,这种情况下最容易产生腐败,大家可以想像,能不腐败吗?所以春秋战国时代在这个道德下去了,济发展了,方面相当成问题。

司马迁回顾这个时代,他说:“在远的时候我我们社会耳目欲但是从夏商周以来的时期我是知道,不知道了,极,声色之好,人都贪图这些东西,爱吃各种美味,贪图安乐,这样的世风到了春秋战国时荣耀,心里都追求一种虚荣、权势、期非常厉害了,虽然有很多人劝他们,但是都不能解决这个题,春秋战国是这么一个背景。

”我们在看经济上的,这是司马迁的原话,在春秋战国时期,举个例子看,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人人逐利。

打仗的士兵,为的攻城、陷阵,不怕箭射,不怕滚木雷石,因为有重赏,少年也不干好事,就是盗窃、盗墓等等。

为什么这些人不被发禁,反复做这些事情,皆为财。

再看看年轻的女子,这些对那些有拿着琴,穿着漂亮的服,美女把自己打扮得非常漂亮,权势的人目挑心招,不择老少者,在远也不在乎,多大年纪、多年轻人什么生活方式?带春秋战国是这样的状态。

小年纪都嫁,组织各种车着好看的帽子,配上好看的剑,显得自己很有派头,各种有技术的人费队,摆出一个阔绰的派头,年轻人都是这样。

作假文章,尽心思也是为了多换一些粮食,小官和文人舞文弄法,这样气氛之社会各方面的人都是为了钱。

剽窃文章也是为了钱。

下,于是许许多多有理想现象主义的思想家纷纷提出自己的理想,梦想开始产生在这个时代,叫做百家争鸣,百家争鸣被逼出所以百家开始提出好的理想。

在百家来的,社会乱到那种程度,文档Word.社会儒家强调用礼来整顿社会,争鸣里面最主要的一个是儒家,儒家提出这太乱,人都在贪图钱财,应该用仁义道德整顿思想,孔子说个理想的时候引用了很多西周时候的书籍和言论,所以,我们现在恢复那些东西,恢复不是消极的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我们知是积极的。

有的时候我们把古代的东西拿出来不是消极,为什么复兴?道西方历史上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时期叫文艺复兴,罗马的东西作为自己的标杆,却拿出希腊、他明明是中世纪以后,但表面现象上看把古提倡,实际上是往前走,好的样板来学习、中以前有的现在再拿出来,代的优秀东西拿出来。

所以叫复兴。

但是都是引用古代的际上是往前走,国历史有几次都是这样,实优秀传统,来推动我们的思想资源。

这个词是告诉我们不能忘我们今天叫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是都是掉传统,所以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是为中国一次复兴,道家反对过为未来提出理想。

儒家是这样,但道家主张不一样,多的贪欲,过多的折腾,别折腾,无为为好,顺其自然。

道家提反对拉反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出理想境界是天然最理想的境界,我们现在用这我们今天有一个好的名词叫做相濡以沫。

拉扯扯,这个事情是一个车辙里但是实际上在道家那里,个词是正面的,他面有一点水,快干的,一堆鱼在里面挤来挤去这叫相濡以沫,鼓励人最好是想望于江湖,是说拉拉扯扯过分复杂的人际关系,道家也是积极的,让人们们以清高、超然的态度面对名利社会,所以两个思想家从不同的方向都放下那些过于烦琐腐败的东西,提出理想,两种类型的理想都形成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性要点。

文档Word.“敬鬼神而远之”,这是孔子提出来的。

孔子他把西周以来历孔子不是忽然提出了自己的史发展的经验,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提出了非常重要的儒家想法,他是对西周的经验进行总结之后,这样就奠定了中国人精神面貌底盘的思想,一个有体系的思想,就是奠定民我们都说每一个大的文明古国都有原点时代,时代,族精神文化底盘的时代,孔子这个时代就是奠定文明的底牌。

中国的城市和欧洲的城市有什么非常大的差我举一个例子,大家知道去没去过也知道这是什么在希腊的城市我们一看,别。

著名德国科隆这是雅典娜女神的神庙在希腊城市的中心。

东西,巍然而立,他们的城市中心大教堂,代表基督教在城市的中心,是什么,是神、是宗教,宗教是敬神的,所以西方大城市中心是中国古代的城市从汉代长安、到唐代神的位置。

我画中国的图,北京城中间是神吗?我们没有把神的位长安、到开封到北京城,故置摆在城市的中心,我们把人的最高代表者摆在城市的中心,不最重要大殿里面写是太和,宫里面的皇帝是人间的万民表率。

大同这是这样的理和谐、是神,太和是我们中国人最高的理想,而西方是把神我们把人间至高的道德品质放在最高的位置,想,放在中心,这是我们和西方最大的精神方面的差别。

我们以人最高的道德作为核心价值的理想具体是什么?有用孔子口气讲出了中国人一个非常具体表述就是《礼记》里面,没有神的恩赐的理想人间社会的,的梦想,关于现实社会理想,里面比如说大道这些话大家可能都多少知道一些,社会的蓝图,文档Word.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用权贤能的人掌权。

提倡守信,人之间要和睦,人不能自自私,只顾自己家庭,人要有博爱的精年轻力壮的能够得到神,对老年人有很好的关怀,是老有所终,那发挥他的所用,小孩可以得到很好照顾,让他们很好的成长,女些有各种毛病的人,社会对他们照顾要有所养,男人受本份,自己的能力都不能自人都有很好的归宿,不必都埋在自己家里,阴谋不会发展、这样的社会,己收起来,都要拿出来,不必为己,这样可以达到夜不闭户。

乱贼也不会兴作,不会盛行,这些盗窃、这种社会理想就是在孔子的时代中国人提出非常具体社会理想,关于社会的中国梦提出来,可以说是非常成熟的,非常有特色,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