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本门课程是经济学专业中的一个重要的基础课程,它是经济学家在进行经济分析和政策制定中所必备的工具之一,在国内外学术界和实际应用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课程讲授了计量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强调理论和实证相结合,力求使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今后的经济学研究和实践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目标•了解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实证技能;•能够熟练运用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和技能解决经济问题;•培养学生进行经济研究和从事经济工作的能力。
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计量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应用领域等方面,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章单一回归分析本章介绍了单一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包括线性回归模型的构建、OLS估计、检验和评价等,以及模型拓展和应用。
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案例和数据处理,掌握单一回归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能。
第三章多元回归分析本章介绍了多元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包括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构建、OLS估计、检验和评价等,以及模型拓展和应用。
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案例和数据处理,掌握多元回归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能。
第四章时间序列分析本章介绍了时间序列分析的基本原理,包括时间序列的基本特征、平稳性检验、时间序列模型的构建、参数估计、模型诊断和预测等方面。
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案例和数据处理,掌握时间序列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能。
第五章非线性模型本章介绍了非线性模型的基本原理,包括非线性回归模型的构建、参数估计、模型选择和预测等方面。
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案例和数据处理,掌握非线性模型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能。
课程考核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小组讨论等。
2.期中考试:主要考查对前三章内容的掌握程度。
3.期末考试:主要考查对全书知识的掌握程度。
4.实验报告:本课程设置实验环节,学生需完成一次计量经济学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
参考教材1.《计量经济学导论》(第五版),吕宏明,高等教育出版社。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上课班级
课程名称
中文名称
计量经济学
英文名称
Econometrics
教学目的与重点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统计方法分析经济数据、估计经济关系、检验经济理论、评价经济政策的科学。通过本门课程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因果推断的方法论,初步掌握各种主要计量模型的基本理论、性质、技术及其实现,学会使用统计软件(Stata)处理和分析经济数据,有能力独立阅读实证经济学文献和复制文献结果,有能力定量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和撰写实证经济学论文。
4、赵国庆,应用计量经济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
1.JeffreyMWooldridge,IntroductoryEconometrics:AModernApproach,6thedition,2015.
2.JamesHStockandMarkWWatson,IntroductiontoEconometrics,3rdedition,2010.
3.AColinCameronandPravinKTrivedi,MicroeconometricsUsingStata,revisededition,2010.
二、计量经济学主要内容(将根据教学进度适当调整;星号部分为选讲内容)
周次
授课内容
基本要求
1
导论
1.计量经济学的性质与范围
2.计量经济学方法论
4
总学时
68
成绩评定标准
平时成绩:50分,包括
期中考试30分
作业20分(4次)
期末考试:50分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中文
外文
1、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
计量经济学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及目的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通过应用统计学和数学方法对经济学理论进行测量,研究经济现象及其规律性。
本课程旨在介绍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其在实证研究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1.计量经济学基本概念和测量工具
2.单方程回归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
3.非线性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4.时间序列模型及其应用
5.面板数据模型及其应用
6.近期新增方法论和技术的讲解和应用
三、教学目标
1.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
2.能够熟练应用单方程回归模型、多元回归模型等方法;
3.能够根据实际研究问题,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模型;
4.熟悉计量经济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新兴技术,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四、教学方法
结合案例和实例进行讲解;
通过实证研究和实际数据拟合进行授课;
独立和小组探究,培育科研能力;
使用统计软件进行计量经济学实践。
五、考核方式
出勤、课堂表现、案例分析、论文撰写、期末考试等多种方式综合考核。
六、教学资源
1.主教材:《计量经济学》;
2.副教材:《计量分析基础》;
3.统计软件:Stata、Eviews等。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更加全面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量化研究,对毕业论文、研究生导师的选择以及进入相关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计量经济学》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计量经济学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课程学分:_____学分课程总学时:_____学时授课对象:_____专业学生二、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一)课程性质计量经济学是一门融合了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的交叉学科,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运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通过建立经济计量模型来定量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为经济决策提供实证依据。
(二)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经典线性回归模型、多元回归模型、异方差、自相关、多重共线性等问题的处理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建立经济计量模型,并进行模型的估计、检验和应用。
3、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经济学及相关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要求1、学生应具备扎实的经济学、数学和统计学基础知识,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概率论、数理统计等。
2、学生应按时完成课程作业,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3、学生应掌握至少一种计量经济学软件,如 EViews、Stata 等,能够运用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模型估计。
四、课程教学内容(一)绪论1、计量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发展历程2、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步骤和方法3、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分类和应用领域(二)经典线性回归模型1、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2、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3、模型的统计检验,包括拟合优度检验、t 检验和 F 检验4、预测和区间估计(三)多元线性回归模型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形式和假设2、模型参数的估计和检验3、多重共线性问题及其处理方法4、变量的选择和逐步回归法(四)异方差1、异方差的概念和产生原因2、异方差的检验方法,如 White 检验、GoldfeldQuandt 检验等3、异方差的修正方法,如加权最小二乘法(五)自相关1、自相关的概念和产生原因2、自相关的检验方法,如 DW 检验、BG 检验等3、自相关的修正方法,如广义差分法(六)虚拟变量1、虚拟变量的概念和设置原则2、包含虚拟变量的回归模型3、虚拟变量的交互作用(七)滞后变量模型1、滞后变量模型的类型和特点2、分布滞后模型的估计方法3、自回归模型的估计和应用(八)联立方程模型1、联立方程模型的概念和类型2、联立方程模型的识别问题3、联立方程模型的估计方法,如间接最小二乘法、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等(九)时间序列分析1、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和单位根检验2、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3、时间序列模型,如 ARMA 模型、ARIMA 模型等(十)计量经济学应用案例分析1、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就业等宏观经济问题的计量分析2、消费、投资、进出口等微观经济问题的计量分析五、课程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讲解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计量经济学》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221102004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课程性质:必修开课学期:第四学期总学时:54(讲课:36,实验0,实践18,网络0)总学分:3考核方式:作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适用专业:经济学一、课程简介《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以高等数学、宏微观经济学、统计学为先修课程,系统讲授计量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一元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非线性回归模型的线性化、异方差、自相关、多重共线性、模型中特殊的解释变量以及Eviews基础操作等内容,为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以及毕业论文作理论与实践兼具的准备。
该课程分别从理论授课、软件学习以及团队实训等三个维度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及文化素养,重点培养学生经济学专业知识与技能,使其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数据分析的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
二、课程目标及其对毕业要求的支撑总体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重点培养学生经济统计专业知识与技三、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第一节计量经济学的定义与类型1.计量经济学的定义2.计量经济学的类型第二节计量经济学的特征1.经典计量经济学在理论方法方面特征2.经典计量经济学在应用方法方面特征第三节计量经济学的目的及研究问题的步骤1.计量经济学的目的2.计量经济学研究问题的步骤3.Eviews软件介绍学生学习预期成果:1.理解计量经济学的含义2.理解计量经济学的类型与特征3.了解计量经济学的目的及研究问题的步骤4.了解Eviews软件并下载安装成功教学重点:计量经济学的含义;计量经济学研究问题的步骤;Eviews软件介绍。
教学难点:计量经济学的含义;计量经济学研究问题的步骤。
第二章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教学内容:第一节模型的建立及其假定条件1.回归分析的概念2.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介绍3.随机误差项的假定条件第二节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1.普通最小二乘法的概念2.参数估计第三节最小二乘估计量的统计性质1.线性性2.无偏性3.最小方差性第四节用样本可决系数检验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1.总离差平方和的分解2.样本可决系数及相关系数第五节回归系数估计值的显著性检验与置信区间1.随机变量u的方差2.t检验3.置信区间第六节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预测1.点预测2.区间预测第七节案例分析1.用Eviews软件研究分析我国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年人均消费性支出之间的关系学生学习预期成果:1.掌握回归分析的概念2.掌握随机误差项的假定条件3.掌握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4.熟悉最小二乘估计量的统计性质5.掌握用样本可决系数检验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6.掌握回归系数估计值的显著性检验7.掌握Eviews软件的基础操作教学重点:回归分析的概念;随机误差项的假定条件;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Eviews软件的基础操作。
计量经济学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教学大纲一、使用说明(一)课程性质经济计量学是以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为内容的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的经济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计量经济学已成为经济预测和决策,现代经济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二)教学目的计量经济学是由经济学、统计学、数学结合而成的交叉学科,以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经济统计学为先修课程。
按照课程内容深度一般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经济学类非统计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定位于初级与中级之间的水平上,以计量经济学的数理统计学基础知识和经典的线性单方程及经典的线性联立方程模型理论、方法及其应用为主要内容。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达到:(1)了解现代经济学的特征,了解计量经济学课程在现代经济学和经济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了解经济数量分析在经济学科的发展和实际经济工作中的作用;(2)掌握基本的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并对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扩展和新发展有概念性了解;(3)能够建立并应用简单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对现实经济现象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实际分析,并能以统计和计量分析软件为工具建立计量模型;(4)具有进一步学习与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与模型的基础和能力。
(四)教学方法授课方式为课堂教学与上机实验;教学方法为多媒体课件教学。
(五)面向专业经济学类(非统计学及数量经济)各专业本科生。
二、教学内容注:文中*内容为选讲内容。
第一章导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计量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基本概念与内容体系;掌握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主要步骤。
(二)教学内容本章教学重点难点为:计量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基本概念与内容体系;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主要步骤。
本章共分三节:第一节计量经济学概述一、计量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1、计量经济学的产生2、计量经济学的发展二、计量经济学的学科性质1、计量经济学的含义2、计量经济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三、计量经济学的内容体系1、广义计量经济学和狭义计量经济学2、初、中、高级计量经济学3、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计量经济学4、经典计量经济学和非经典计量经济学5、微观计量经济学和宏观计量经济学第二节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一、计量经济模型中的变量1、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2、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3、滞后变量与前定变量4、控制变量二、计量经济分析中的数据1、时间序列数据(time series data)2、横截面数据(cross-sectional data)3、混合数据(panel data)三、参数估计的方法四、计量经济模型1、计量经济模型的形式及其构成要素2、计量经济模型的特点第三节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主要步骤一、根据经济理论建立计量经济模型二、样本数据的收集三、估计参数四、模型的检验1、经济意义检验2、统计检验3、计量经济学检验4、预测检验五、模型的应用1、结构分析2、经济预测3、政策评价4、经济理论的检验与发展(三)教学方法与形式授课方式为课堂教学;教学方法为多媒体课件教学。
计量经济学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背景
本课程是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是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
济学的有机结合,是当代经济学研究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计量经
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以便将来在经济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课程内容
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
2.单方程回归模型
3.多元回归模型
4.时间序列分析
5.面板数据分析
6.计量经济学实证研究的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将采用大课堂教学和小班授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主
要采用讲授、案例分析、课外阅读等教学方法,旨在促进学生的互动
与思考,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其中平
时成绩主要包括课堂表现和作业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主要包括笔试和
口试两部分。
具体的考核比例将在授课过程中进行说明。
五、参考书目
1.《计量经济学基础》(第4版),吴敬琏、朱恒鹏,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015年
2.《计量经济学:方法与应用》(第5版),格里诺尔、米勒、
格利斯、韩骏,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
3.《高级计量经济学》(第7版),威廉·格里纳德、里奇德·范德诺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
以上书籍供参考,在学习过程中,还需要逐步扩充自己的阅读材料和实践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量经济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0083A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学科基础课总学时: 48 讲课学时:48 实验(上机)学时:0学分:3适用对象:工商管理(实验班)、经济学、经济学(实验班)等先修课程:经济学、微积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一、教学目标本课程为高等学校经济学类核心课程,是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学科基础课(或专业选修课)。
它将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结合在一起,定量化研究经济现象,并透过经济现象揭示其经济活动的本质,以发现经济规律,在培养复合性经济管理人才中起着重要作用。
目标1:了解经济数量分析课程在经济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了解经济数量分析在经济学科的发展和实际经济工作中的作用;目标2:掌握基本的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并对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新发展有概念性了解;目标3:能够建立并应用简单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对现实经济现象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实际分析;目标4:具有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能力;目标5:能够自主完成本科毕业论文实证部分的写作。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本课程按初级水平的内容讲授,重点讲授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理论与方法。
主要讲授的内容有:计量经济学的概念、建模步骤、模型应用领域;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放宽基本假定的回归模型;有关专门问题。
其中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放宽基本假定的回归模型要细讲,让学生掌握建模的基本方法。
有关专门问题根据时间进行选讲,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建模方法。
教学中要突破的难点是放宽基本假定的回归模型,特别是对异方差性、序列相关性、多重共线性等问题,要会检验、修正。
要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的基础上,掌握加权最小二乘法(WLS)、广义最小二乘法(GLS)、差分法以及工具变量法。
为实现上述教学目标与要求,结合本课程的特点,拟采取先介绍案例,再根据案例讲授理论与方法的教学模式。
可采取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作业相结合的方法。
使学生既掌握了理论知识,又有自己动手的能力。
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一个学期至少布置三次作业,要求学生认真完成。
另外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计量经济学理论与Eviews基本实践操作,自选题目完成小论文一篇,旨在让学生对如何利用计量经济学进行实证研究有基本的认识。
该课程作为学科基础课,通过学习该课程,将促进学生达到如下毕业要求:(1)熟练经济分析的工具软件的操作,能够运用数理对经济机制建模和分析;(2)具有自主和终身学习意识,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3)能够应用本学科基本原理、方法分析研究本专业及相关领域问题;(4)能够恰当使用现代工具对本专业领域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本学科及多学科团队活动中发挥个人能力。
教学中还应注意的是让学生将所学的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经济统计学的知识与计量经济学的知识结合起来,在毕业论文中能够应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及基础知识回顾本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放在理解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了解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步骤。
教学难点放在计量经济学与数理统计的回归分析的区别和联系,条件期望的性质,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的步骤;弄清计量经济学为什么是一门经济学科,由此使学生懂得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除了统计检验和预测外,还有经济意义检验和计量经济学检验。
本章的教学组织和设计:讲述计量经济学以及模型的概念、学科体系,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本章的考核要求:要求学生通过实例了解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了解计量经济学的内容体系以及本课程涉及的内容;理解计量经济学作为主流经济学在经济学科中应有的地位;了解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步骤和计量经济学的主要应用领域。
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方法与一般经济数学方法有什么区别?2.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是什么?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的经济关系有哪两个基本特征?3.试结合一个具体经济问题说明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主要步骤。
第二章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本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放在普通最小二乘法有关过程和结论的数学推导证明,以建立计量经济模型为线索,让学生熟练掌握理论模型、数据采集、参数估计与统计检验。
教学难点放在参数估计(OLS)的性质的证明,怎样作统计检验,怎样通过计算机软件实现。
本章的教学组织和设计:讲述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概念,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统计检验,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预测,实例。
本章的考核要求: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理论与方法,包括基本假定、参数估计和统计检验;理解最小二乘原理以及在模型估计中的应用,并能够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原理,应用Eviews软件进行计量经济学建模与应用。
复习思考题:1.为什么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方程中必须包含随机干扰项?2.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主要有哪些?违背基本假设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是否就不可以估计?第三章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本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放在普通最小二乘法有关过程和结论的数学推导和证明,以建立计量经济模型为线索,让学生熟练掌握理论模型、数据采集、参数估计与统计检验。
教学难点是参数估计(OLS)的性质的证明,怎样作统计检验,怎样通过计算机软件实现。
本章的教学组织和设计:讲述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概述,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统计检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预测实例,解释变量的选取(实例)。
本章的考核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理论与方法,包括基本假定、参数估计和统计检验,进一步理解最小二乘原理及其在模型估计中的应用,能够运用矩阵描述、推导和证明与普通最小二乘法有关的估计过程和结论,能够应用计量经济学软件完成模型估计和统计检验。
复习思考题: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是什么?试说明在证明最小二乘估计量的无偏性质和有效性质的过程中,哪些基本假设起到了作用?2.什么是正规方程组,分别用非矩阵形式和矩阵形式写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正规方程组和其推导过程。
3.为什么计量经济学模型得到的预测值不是一个确定的值?预测值的置信区间和置信度的含义是什么?在相同的置信度下如何才能缩小置信区间?为什么?第四章放宽基本假定的模型本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放在各种放宽基本假设计量模型产生的经济背景,以及各种放宽基本假设模型的检验思路。
教学难点放在针对不同的放宽基本假设情况选用有效的估计方法,并能运用到综合练习中去,使其对任何计量模型能熟练进行计量经济学检验,并学会用计算机软件重新估计模型(WLS、GLS、IV等)。
本章的教学组织和设计:讲述异方差性,序列相关性,多重共线性,随机解释变量问题。
本章的考核要求:要求学生通过具体例子了解各种放宽基本假设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概念,以及其产生的经济背景与原因;从经济学和数学两个方面理解放宽(或违背)基本假设的后果;理解并熟练掌握常用的检验方法;熟悉各种放宽基本假设模型最有效和最常用的估计方法。
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异方差性?试举例说明经济现象中的异方差性。
检验异方差性的方法和思路是什么?2.什么是序列相关性?试举例说明经济现象中的序列相关性。
检验序列相关的方法和思路是什么?3.什么是多重共线性?产生多重共线性的经济背景是什么?多重共线性的危害是什么?为什么会造成这些危害?检验多重共线性的方法和思路是什么?有哪些克服方法?4.随机解释变量产生的原因和后果是什么?第五章专门问题本章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放在理解虚拟变量模型和滞后变量模型。
教学难点放在弄清在模型中引入虚拟变量和滞后变量的背景以及引入原则和方法,掌握分布滞后模型和自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
本章的教学组织和设计:讲述虚拟变量模型(虚拟变量作为解释变量),滞后变量模型。
本章的考核要求:要求学生理解在模型中引入虚拟变量和滞后变量问题的背景,引入的原则和方法,熟悉分布滞后模型和自回归模型及其参数估计方法。
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分布滞后现象?产生分布滞后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哪些?2.回归模型中引入虚拟变量的作用是什么?有哪几种基本的引入方式?它们各自适用于什么情况?五、考核方式、成绩评定本课程所采用或建议使用的考核方法为闭卷考试,对于一些管理类专业可以采用开卷或研究报告形式。
本课程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
六、主要参考书[1].廖明球,李雪等.计量经济学简明教程.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社.2007年8月(作为基本教材);[2].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4月;[3].赵国庆.计量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2月;[4].贺铿.经济计量学教程.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0年5月;[5].庞皓.计量经济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1月;[6].张晓峒.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使用指南.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7].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12月;[8].Wooldridge J.M. Introductory Econometrics: A Modern Approach. 2012.执笔人:任光宇教研室主任:徐则荣系教学主任审核签名: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