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高中生物涉及的酶总结。
生物酶的相关知识点

细胞代谢物质跨膜运输与酶和ATP核心考点整合考点整合一:物质跨膜运输 1.物质运输方式的比较2.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1)物质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2)O2浓度特别提示:①乙图中,当物质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受运载物质载体数量的限制,细胞运输物质的速率不再增加。
②丁图中,当O2浓度为0时,细胞通过无氧呼吸供能,细胞也可吸收物质。
(3)温度温度可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和有关酶的活性,因而影响物质运输速率。
低温会使物质跨膜运输速率下降。
【例1】(2010·广东卷,1)下图是植物根从土壤中吸收某矿质离子示意图。
据图判断,该离子跨膜进入根毛细胞的方式为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 D.被动运输(2010·成都质检)在水池中沉水生活的丽藻,其细胞里的K+浓度比池水里的K+浓度高1065倍。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随着池水中富营养化程度的提高,K+进入丽藻加快B.池水中好氧细菌大量繁殖时,K+难以进入丽藻C.池水中厌氧细菌大量繁殖时,K+难以进入丽藻D.池水中鱼虾较多时,K+难以进入丽藻考点整合二:酶1.酶催化活性的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生成量。
2.影响酶催化效率的因素的研究方法(1)自变量:要研究的因素。
(2)因变量:酶的催化效率。
(3)无关变量:除自变量外其他影响酶催化活性的因素都为无关变量,在实验设计过程中,除自变量外应严格控制无关变量,实验研究要做到科学和严谨。
3.影响酶催化活性的因素(1)酶浓度在有足够多的底物而又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的浓度成正比,如图所示。
(2)底物浓度当酶浓度、温度、pH等恒定时,在底物浓度很低的范围内,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成正比;当底物浓度达到一定限度时,所有的酶全部参与催化,反应速率达到最大,此时即使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率也不会增加了,如图所示。
(3)pH每种酶只能在一定限度的pH范围内表现出活性,其中酶的活性最强时的pH即为该酶的最适pH。
高中生物酶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酶知识点总结酶的概念与特性酶是生物体内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生物大分子,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为RNA。
酶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速生物体内的各种代谢过程,而自身在反应前后不发生永久性改变。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可调控性。
高效性体现在酶能够在生物体内的温和条件下(如常温、常压、中性pH值)催化反应,且反应速率比非催化反应快上百万倍。
专一性指的是一种酶通常只能催化一种或少数几种化学反应,这是由酶的三维结构决定的。
可调控性意味着酶的活性可以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如底物浓度、pH值、温度、酶抑制剂和激活剂等。
酶的分类与命名根据催化反应的类型,酶可以分为六大类:氧化还原酶、转移酶、水解酶、裂解酶、合成酶和异构酶。
酶的命名通常遵循国际酶学委员会(IUBMB)的规定,以“EC”为前缀,后跟四位数字,数字的前两位表示酶的大类,后两位表示酶在该大类中的次序。
酶的结构与功能酶的结构分为四级:一级结构是酶的氨基酸序列;二级结构是氨基酸链折叠形成的α-螺旋和β-折叠;三级结构是二级结构元素的空间排列;四级结构是多个亚基的集合。
酶的活性位点通常位于其三维结构的凹陷区域,底物分子与酶的活性位点相互作用,形成酶-底物复合物,从而进行催化反应。
酶的催化机理酶催化反应的机理包括底物定向、转化状态稳定和能量传递。
酶通过与底物的相互作用,使底物分子的正确取向和定位,从而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在转化状态稳定阶段,底物转化为产物的过程被稳定,加速了反应的进行。
能量传递则涉及到辅酶或辅基的参与,它们可以暂时存储或转移能量,协助酶完成催化过程。
酶的调控酶的活性调控是细胞精细调节代谢过程的重要方式。
酶的调控方式包括:1. 基因表达调控:通过控制酶蛋白的合成量来调节酶的活性。
2. 翻译后修饰:如磷酸化、泛素化等,改变酶的活性或稳定性。
3. 底物浓度:底物浓度的变化直接影响酶的催化效率。
4. 反馈抑制:代谢途径的最终产物抑制途径开始时的关键酶,防止过量合成。
高中生物中各种酶的考点归纳

高中生物中各种酶的考点归纳1 、高中生物学学科体系中的酶酶是由活细胞合成、在机体内行使催化功能的生物催化剂。
目前已发现的酶约有万余种,在高中生物学学科体系中常见的酶及功能概括如表1所示。
2、酶的化学本质一般认为,自然界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仅有少数为RNA。
蛋白类的酶可分为单纯酶(其分子组成全为蛋白质)和全酶(含蛋白质和非蛋白质成分,图1)两种。
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大多数核酶具有剪切RNA的功能。
经过30多年的研究历程,科学家已证实自然发生的14种核酶(表2)。
在高中生物学学科体系中涉及的核酶主要有催化真核细胞核mRNA前体剪接的剪接体和催化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核糖体。
3、酶作用的机制酶的作用机制是通过降低生化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反应速率。
目前该机制一般用中间产物学说来解释,其核心是酶在催化过程中首先与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中间复合物,发生化学反应后再分解成酶和产物,酶在反应前后数量和性质均不变。
4、酶的作用特点酶的作用具有高效性,与无机催化剂的反应相比,酶促反应的速率一般要高1010~1012倍,甚至更高(表3)。
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酶对底物的选择具有严格的专一性,即一种酶只能作用于一种或一类底物,使其发生特定类型的化学反应,并产生特定的产物。
酶的催化活性依赖其空间结构的完整,一旦变性则会失去催化能力。
高温、高压、极端pH和重金属盐等都容易使酶失去催化活性。
故酶促反应要求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如常温、常压等。
核酶在发挥作用时与上述起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具有相似的特征,也有专一性,高效性和对温度、pH敏感等。
5、关于酶专一性的假说酶作用的专一性源于酶在催化时存在活性中心与底物结合的过程。
酶的活性中心又称活性部位,是指酶分子中能直接同底物结合并起催化反应的空间部位(图2)。
5.1“锁钥”学说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节课后习题中展示了酶作用专一性的“锁钥”学说。
其主要观点是底物的结构(形状、大小、电荷的分布等)必须与酶活性中心的构象非常吻合才能结合"。
高中生物涉及的酶

高中生物涉及的酶1.各种水解酶2.谷丙转氨酶:简称GPT,其主要作用是催化谷氨酸和丙酮酸之间的转氨基作用。
它在肝脏中活力最大。
属于转移酶。
3.过氧化氢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及一些微生物中,主要作用是分解过氧化氢,防止过氧化氢积累而危害细胞。
属于裂解酶。
4.酪氨酸酶:存在于人体的皮肤、毛发等处的细胞中,能将酪氨酸转变为黑色素。
属于异构酶。
5.PEP羧化酶:能催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发生羧化作用形成草酰乙酸,这是C4植物固定CO2过程中的反应。
属于合成酶。
6.谷氨酸脱氢酶:催化谷氨酸氧化脱氢,生成α-酮戊二酸;存在于大多数细胞的线粒体中,主要参与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和氨基转移作用。
属于氧化还原酶。
此外,在“遗传及基因工程”内容中还有。
7.解旋酶:在DNA不连续复制过程中结合于复制叉前面并能催化螺旋的双链解开。
8.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双链DNA中特定碱基排列顺序的核酸剪切酶,常在DNA两条链上交错切割产生黏性末端。
是基因工程中的“剪刀”。
9.DNA连接酶:在具有游离5'磷酸基团和3'羟基的相邻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以封闭DNA分子中的切口。
是基因工程中的“针线”。
10.逆转录酶:能以RNA为模板,合成DNA,存在于某些RNA病毒和癌细胞中。
在“免疫”内容中还有。
11.溶菌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微生物及其分泌物中,因能溶解细菌细胞壁多糖上的糖苷键而得名。
在医药上,它是—个消炎酶,可使细菌失活,还可激活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
在生物固氮部分还有:12.固氮酶:能使大气中的氮还原为氨,由两种含金属的蛋白质组成,一为铁蛋白,一为钼铁蛋白。
根瘤菌、蓝藻和土壤中各种固氮菌中都有此酶。
13.蔗糖酶:作用是催化蔗糖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主要分布在甘蔗等生物体内。
14.RNA聚合酶:结合DNA双链,延长RNA链,用于转录RNA。
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酸片段的3′末端的羟基上,形成磷酸二酯键。
高中生物课堂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课堂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具有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等结构。
2. 细胞膜负责保护细胞和控制物质的进出。
3.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DNA,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4. 细胞质中包含多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各具特定功能。
二、生物的遗传与进化1. 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通过复制和转录过程传递遗传信息。
2. RNA在蛋白质合成中起到关键作用,包括mRNA、tRNA和rRNA。
3. 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基础,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
4. 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驱动力,通过适者生存和不适者淘汰的过程实现物种的优化。
三、生物的分类与多样性1. 生物分类的目的是揭示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历程。
2. 生物界分为多个大类群,如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等。
3.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基因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4.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至关重要。
四、生物的代谢过程1. 新陈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
2.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3.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通过氧化有机物质释放能量的过程。
4. 酶是生物体内催化化学反应的生物大分子,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五、生物的生长发育与繁殖1. 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是一个从受精卵到成熟个体的过程。
2. 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和繁殖的基础。
3. 有性生殖通过配子的结合产生遗传上多样性的后代。
4. 无性繁殖则通过单个亲本产生遗传上相似的后代。
六、生态环境与生物的关系1.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系统。
2. 食物链和食物网描述了生物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3. 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对生物的生长和分布有重要影响。
4.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显著,包括污染、栖息地破坏等。
七、人体健康与疾病1.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生物系统,由多个器官和系统协同工作。
2021年高中生物高考考点闯关9: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高中生物高考考点闯关9——酶在代谢中的作用一、课标、考纲要求(一)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内容要求】概念2 细胞的生存需要能量和营养物质,并通过分裂实现增殖2.2 细胞的功能绝大多数基于化学反应,这些反应发生在细胞的特定区域2.2.1 说明绝大多数酶是一类能催化生化反应的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活性受到环境因素(如pH和温度等)的影响2.2.2 解释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二)高考全国统一考试大纲(2019)【生物知识内容、要求】细胞的代谢⑵酶在代谢中的作用Ⅱ二、核心知识梳理三、高考考法突破考法1 关于酶的本质、功能及特性的判断⑴酶的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为RNA。
因此组成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⑵酶的功能:催化已存在的化学反应(即自然条件下能发生的化学反应),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化学反应变得更易于进行,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不提供能量,也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酶在化学反应前后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不发生变化。
⑶酶的特性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①人在发烧时,不想吃东西,其原因是温度过高导致消化酶的活性降低。
②唾液淀粉酶随食物进入胃内,不能继续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原因是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为6.8,而胃液的pH为2左右。
③胰岛素制剂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药物,只能注射,不能口服,其原因是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若口服会被蛋白酶水解。
考法2 影响酶促反应因素的分析与判断⑴温度和PH变化对酶促反应的影响①在一定温度(pH)范围内,随温度(pH)的升高,酶的催化作用增强,超过这一范围,酶的催化作用逐渐减弱。
②过酸、过碱、高温都会破坏空间结构使酶失活,而低温只是抑制酶的活性,酶分子结构未被破坏,温度升高可恢复活性。
③从丙图可以看出:反应溶液pH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
⑵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1)甲图:在其他条件适宜,酶量一定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但当底物达到一定浓度后,受酶数量和酶活性限制,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
高中生物酶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酶的知识点总结
酶是一类能够催化生化反应的蛋白质,常见于生物体内,具有高效、特异性和可逆性等特点。
下面是高中生物酶的知识点总结:
1. 酶的性质:
- 酶分子激活能较低,催化反应速度快。
- 酶可以选择性地促进某种底物的反应,也可以受到抑制剂的影响。
- 酶催化的反应通常是可逆的。
在反应达到一定平衡时,产物和底物的浓度不再改变。
2. 酶的分类:
- 按照反应类型:氧化还原酶、转移酶、水解酶、脱羧酶等。
- 按照反应底物:蛋白酶、脂肪酶、糖苷酶等。
- 按照反应条件:酸性酶、碱性酶等。
3. 酶的影响因素:
- pH值:不同的酶对pH值的适应范围不同,酶活性在特定pH值区间内最高。
- 温度:酶活性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最高,但超过一定温度会导致酶失活。
- 底物浓度:当底物浓度高于一定值时,反应速率不再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因为酶的催化位点已全部占满。
4. 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 帮助生物体进行代谢活动,例如消化食物、合成有机物质。
- 调节代谢反应的速率,维持代谢平衡。
- 参与抵御病原微生物的攻击,例如生物体内的酶可低温杀菌。
5. 酶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
- 酶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纺织、制浆造纸等领域。
- 酶制剂也可用于环境保护,例如处理废水、垃圾等。
高中生物 章节知识要点 酶的特性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1

[教材优化全析]通过上节课的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我们认识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效率(速度)要远远高于Fe 3+的作用,这就是酶的高效性。
全析提示酶只改变反应速度,而不改变反应平衡。
1.酶具有高效性生物体最基本的特征是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由一系列化学反应组成的。
这些化学反应的高速顺利进行都需要酶的催化,即使像CO 2水合作用这样简单的反应也是通过体内碳酸酐酶催化的CO 2+H 2O −−−−→−碳酸酐酶H 2CO 3每个酶分子在1s 内可以使6×105个CO 2发生水合作用,这样可以保证使组织细胞中的CO 2迅速进入血液,然后再通过肺泡及时排出,这个经酶催化的反应,要比未经催化的反应快107倍。
再如刀豆种子中脲酶催化尿素水解的反应:要点提炼关于酶的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较温和三个特征可通过作相关的实验 设计加深理解。
在20℃时,脲酶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是3×104s -1,无酶催化时,尿素水解的速率常数为3×10-10s -1。
可见,脲酶催化反应的速率比非催化反应速率加快了1014倍。
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据报道,如果在人的消化道中没有各种消化酶类参与催化作用,那么,在体温37℃的情况下,要消化一餐简单的午饭,大约需要50年。
经过实验分析,动物吃下的肉食,在消化道内只要几小时就可以完全消化分解;在将唾液淀粉酶稀释100万倍后,仍具有催化能力;体内产生的一些有害代谢产物如过氧化氢,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被过氧化氢酶催化分解,避免对机体造成伤害;催化细胞内呼吸作用一系列化学反应的酶也有很高的作用效率,从而保证机体所需能量的持续高速供应。
由此可见,酶的催化效率是极高的。
全析提示酶的高效性是保证机体代谢各种化学反应在常温常压的条件下高效进行的 前提条件。
2.酶具有专一性过氧化氢酶只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不能催化其他化学反应。
高中生物2知识点重点总结

高中生物2知识点重点总结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膜:细胞的外层结构,主要由磷脂双层和蛋白质组成,具有选择性通透性,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2. 细胞核:细胞的控制中心,含有DNA,负责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3. 核仁:细胞核内的结构,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 核糖体:细胞内负责蛋白质合成的结构。
5. 内质网:细胞内膜系统的一部分,分为粗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分别参与蛋白质合成和脂质合成。
6. 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加工、修饰和运输的细胞器。
7. 线粒体:细胞的能量工厂,负责细胞呼吸作用,产生ATP。
8. 叶绿体:植物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9. 溶酶体:含有消化酶,能分解细胞内的废物和外来物质。
10. 细胞骨架:由微丝、中间纤维和微管组成,维持细胞形态和提供运动能力。
二、遗传与进化1. DNA结构:双螺旋结构,由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鳞氨酸)组成。
2. DNA复制:半保留复制,通过DNA聚合酶进行。
3. RNA转录:DNA信息转录成mRNA的过程。
4. 蛋白质翻译:mRNA在核糖体上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
5. 基因突变:DNA序列发生改变,可能导致生物体的性状变化。
6. 遗传定律:孟德尔提出的分离定律和组合定律。
7. 基因重组: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
8. 自然选择:达尔文提出的进化机制,适者生存。
9. 物种形成:新物种的产生过程,通常涉及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10. 生物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三、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1. 酶:催化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蛋白质或RNA分子。
2. 代谢途径:生物体内一系列化学反应的总和,包括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3. 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合成有机物。
4. 呼吸作用:细胞通过氧化有机物质释放能量的过程。
5. 糖酵解:无氧条件下,葡萄糖分解为乳酸或乙醇的过程。
6. 三羧酸循环(TCA循环):有氧条件下,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的过程。
高中生物基础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基础考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2. 细胞膜由磷脂双层构成,具有选择性通透性,控制物质进出。
3.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存储和管理中心,包含DNA。
4. 核糖体负责蛋白质的合成,线粒体是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
5.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蛋白质的加工、运输和分泌。
6. 细胞骨架由微丝、中间丝和微管组成,维持细胞形态和运动。
二、遗传与进化1. DNA是遗传物质,通过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实现遗传信息的传递。
2. 基因是DNA上的特定序列,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 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携带并传递遗传信息。
4. 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5. 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驱动力,通过适者生存和不适者淘汰的过程实现物种的适应和演化。
三、生物分子1.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由氨基酸组成。
2. 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量来源,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
3. 脂类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4. 核酸包括DNA和R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四、生物的代谢1.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2.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通过氧化有机物质释放能量的过程。
3. 蛋白质代谢包括氨基酸的合成、分解和转化。
4. 糖类代谢包括糖的合成、分解和转化。
5. 脂类代谢涉及脂肪的合成、分解和转化。
五、生物的生长发育与繁殖1. 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是基因表达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 有性生殖通过配子结合产生遗传上多样性的后代。
3. 无性生殖通过细胞分裂产生遗传上与亲本相同的后代。
4. 发育过程包括胚胎发育、幼体发育和成体发育。
六、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1.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
2. 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分布。
3. 人体健康与营养、运动、睡眠、心理等因素密切相关。
4. 疾病预防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高中生物学中与DNA有关的6类酶

高中生物学中与DNA有关的6类酶(1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一中山东东营2572002 安徽省宣城市第三中学安徽宣城242000)摘要高中生物学中涉及到与DNA 有关的6类酶:DNA酶、解旋酶、DNA聚合酶、逆转录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
通过查阅文献,对这6类酶的有关知识作一综述,并提出了相应教学建议,以期对同行的教学起到帮助作用。
关键词DNA酶解旋酶DNA聚合酶逆转录酶限制酶DNA连接酶1 DNA酶DNA酶,也称脱氧核糖核酸酶,是水解DNA中磷酸二酯键,生成低级多核苷酸或单核苷酸的磷酸二酯酶[1]。
其中能够水解DNA分子内磷酸二酯键的酶又称为DNA内切酶,如DNA酶I(DNase I),DNA酶II(DNase II)等;而从DNA链的一端逐个水解下核苷酸的酶称为DNA外切酶,如牛脾磷酸二酯酶和蛇毒磷酸二酯酶等非专一性核酸酶(底物也可为RNA)。
在DNase I的作用下,DNA 被水解成3′端为游离羟基,5′端为磷酸基团的寡聚脱氧核苷酸,其平均长度为4个脱氧核苷酸残基。
在DNase II的作用下,DNA被水解成5′端为游离羟基,3′端为磷酸基团的寡聚脱氧核苷酸,平均长度约6个核苷酸残基。
牛脾磷酸二酯酶可从DNA的5′羟基端开始逐个切割磷酸二酯键,蛇毒磷酸二酯酶可从DNA的3′羟基端开始逐个切割磷酸二酯键[2]。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教材中,艾弗里等“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的经典实验就用到了DNA酶。
在该酶作用下,载有S型肺炎双球菌荚膜遗传信息的DNA被分解破坏,无法将R型菌转化成S型,从而进一步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
2 解旋酶DNA分子的许多生物学功能都需要解开双链才能执行,而解旋酶就能通过水解ATP获得能量来解开双链DNA。
解旋酶每解开一对碱基,需要水解2分子ATP。
分解ATP的活性依赖于单链DNA 的存在。
如果双链DNA中有单链末端或缺口,则解旋酶可以首先结合在这一部分,然后逐步向双链方向移动。
高中生物酶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酶的知识点总结在高中生物的学习中,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酶作为生物体内的催化剂,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酶的相关知识。
一、酶的定义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 RNA。
酶的产生场所主要是在活细胞内,不管是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只要是活细胞,一般都能产生酶。
二、酶的特性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得多。
例如,过氧化氢酶能够比无机催化剂 Fe³⁺更快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这是因为酶能够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得反应能够在更温和的条件下快速进行。
2、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例如,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而不能催化纤维素水解。
这是因为酶的活性中心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只能与特定的底物结合,从而表现出专一性。
3、作用条件较温和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通常来说,酶的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和 pH 值。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增强;但超过最适温度后,酶的活性会逐渐降低,甚至失活。
pH 值对酶活性的影响:不同的酶有不同的最适 pH 值。
在过酸或过碱的条件下,酶的空间结构会被破坏,从而导致酶失去活性。
三、酶的作用机理酶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活化能是指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在没有酶催化的情况下,化学反应需要较高的能量才能进行;而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大大降低,从而使反应能够更迅速地进行。
四、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1、底物浓度在其他条件适宜,酶量一定的情况下,底物浓度较低时,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加快;当底物浓度达到一定值后,反应速率不再增加。
2、酶浓度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
3、温度和 pH 值如前所述,温度和 pH 值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酶促反应的速率。
【高中生物】第三章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第三章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第三章、新陈代谢第一节新陈代谢与酶名词:1、酶:就是活细胞(来源)所产生的具备催化作用(功能)的一类有机物。
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就是蛋白质(合成酶的场所主要就是核糖体,水解酶的酶就是蛋白酶),也有的是rna。
2、酶促发展反应:酶所催化剂的反应。
3、底物:酶催化作用中的反应物叫作底物。
语句:1、酶的发现:①、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用实验证明: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②、1836年,德国科学家施旺从胃液中提取了胃蛋白酶;③、1926年,美国科学家萨姆纳通过化学实验证明脲酶是一种蛋白质;④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2、酶的特点:在一定条件下,能使生物体内复杂的化学反应迅速地进行,而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质量并不发生变化。
3、酶的特性:①高效性: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许多。
②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③酶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下,酶的活性最高。
温度和ph偏高和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原因是过酸、过碱和高温,都能使酶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
4、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在细胞内外都起作用,如消化酶就是在细胞外消化道内起作用的;酶对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与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的激素不同;虽然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它并不被消耗;酶大多数是蛋白质,它的合成受到遗传物质的控制,所以酶的决定因素是核酸。
5、既要除去细胞壁的同时不损伤细胞内部结构,正确的思路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酶具有专一性,去除细胞壁选用纤维素酶使其分解。
血液凝固是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温度、酸碱度都能影响酶的催化效率,对于动物体内酶催化的最适温度是动物的体温,动物的体温大都在35℃左右。
6、通常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主要在适宜条件下才有活性。
胃蛋白酶是在胃中对蛋白质的水解起催化作用的。
高考生物总复习--酶专题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中性)进行。
正是因为酶可显著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其催化的化学反应不需
要剧烈的条件(高温、高压等)供能便可进行。但也有特例:如
胃蛋白酶的最适 pH 为 1.5,在偏酸的环境的起作用。
2. 关于酶作用特性的探究实验
实验 1:过氧化氢的分解实验
H2O2
H2O+O2↑
(1)实验目的:证明酶具有高效性
(2)实验设计:
A.曲线 a 表示没有酶抑制剂存在时的作用效果 B.曲线 c 表示在竞争性抑制剂作用下酶的活性降低 C.曲线 a、b 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是酶处于饱和状态 D.竞争性抑制剂与该酶催化的底物化学结构相似 【答案】B 【解析】A 正确、B 错误: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若增加底物浓度, 便会减弱其抑制作用。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增加底物浓度, 对其抑制作用影响不大,所以图乙中曲线 a 表示无抑制剂存在时的作用效果、曲线 b 表示 竞争性抑制剂存在时的作用效果,曲线 c 表示非竞争性抑制剂存在时的作用效果;C 正确: 受酶浓度的影响,底物浓度增加到一定值,反应速率便不再增加,因为酶已达到饱和状态。 D 正确: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结构相似,才会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 【高清课堂:酶专题】 【变式 2】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Tb 时高温已使酶失活,即使温度降至适宜,酶活性也不会恢复。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需要分析曲线图,并结合数学中导数的
知识得出 A 点麦芽糖增加速率最快的结论。 举一反三: 【高清课堂:酶专题】 【变式 1】在生物化学反应中,当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形成互补结构时,可催化底物
发生变化,如图甲 A 所示。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 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从而抑制酶的活性。下列有关叙述不 正确的是( )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4《酶的研究与应用》word导学案-生物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4《酶的研究与应用》word导学案-生物知识点总结专题4酶的研究与应用第12课时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目标导航 1.简述果胶酶的作用。
2.检测果胶酶的活性。
3.探究温度、pH和酶的抑制剂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及果胶酶的最适用量。
一、基础知识1.果胶酶的作用1)果胶的成分及作用:果胶是植物________以及________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不溶于水。
2)果胶酶的作用:果胶酶能够把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________________。
3)果胶酶的组成:果胶酶并不特指某一种酶,而是____________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提醒由于原核生物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因此这两类生物的细胞壁均不能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除去。
2.酶的活性与影响酶活性的因素1)酶的活性:是指酶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
酶活性的高低可以用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____________来表示。
2)酶的反应速度:用____________内、____________中反应物的________或产品的________来表示。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首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3.酶的用量酶用量过多,会导致酶的________;酶用量过少,会________酶促反应的速度。
因此要得到适宜的酶用量,需通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二、实验设计1.探讨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1)实验原理①果胶酶活性受温度影响。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________;超过一定温度之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降低;当达到一定温度后,酶的活性____________。
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的趋势可用下图表示:②通过测定____________内滤出的________________大小来判别果胶酶的活性的原理是:果胶酶将果胶分化为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半乳糖醛酸可通过滤纸,因此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反映了果胶酶催化分解果胶的能力。
高中生物酶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酶的知识点总结生物酶是生物体在生理代谢和生物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一类大分子催化剂。
生物酶存在于细胞质、细胞壁、细胞膜和胞器等不同的细胞结构中,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和有效性。
对于学习高中生物的同学们来说,掌握酶的相关知识非常重要。
本文主要从酶的基本概念、酶的分类、酶的结构与功能、酶的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总结了生物酶的知识点。
一、酶的基本概念酶是一类大分子催化剂,在生物体内能够促进各种生理代谢和生物化学反应的进行。
酶能够大大降低反应所需的能量和时间,并且具有高效、特异和可逆性等特点。
在生命现象和生态系统中,酶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二、酶的分类按照酶催化反应的类型,酶可分为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水解酶、合成酶等多种类型。
许多酶的命名均以“酶”的前缀和其反应类型的名称为主。
比如过氧化物酶就是一类催化过氧化物分解或合成的酶。
此外,酶还可以按照它们所催化的底物和反应物的性质分为糖酶、脂酶、酯酶、氨酶、核酸酶等。
三、酶的结构与功能大多数酶是蛋白质,也有一些酶是核酸(RNA)或两者的复合物。
酶的结构包括原生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其中,四级结构是酶的最高结构层次,指由一条或几条多肽链组成的功能完整的催化分子。
酶分子的特异性和有效性主要取决于其分子结构的完整性以及分子中各功能性区域的空间位置。
不同的酶结构可以适应不同的反应类型,以达到最大的催化效率。
酶的催化机理是多种多样的。
总的来说,催化过程中酶能够通过结合、加速、转移、易位等多种方式降低反应所需的能量和时间,从而促进化学反应的发生。
由于酶能够通过在反应底物附近构建一些新的反应状态来提高反应活性,因此酶对于很多低效反应而言具有相当大的催化作用。
四、酶的影响因素酶是非常特殊、敏感和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的分子。
其活性与许多环境因素相关,如温度、pH值、离子浓度、底物浓度、抑制剂等。
温度对酶的活性十分关键,一般酶的最适温度在30-40摄氏度之间。
当温度升高或降低时,酶的活性会减弱或消失。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期末综合复习:酶的研究与应用知识点

1、果胶和果胶酶。
(1)果胶对果汁制作的影响:影响果汁的出汁率,还会使果汁浑浊。
(2)果胶酶的种类:果胶酶并不特指某一种酶,而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等。
(3)果胶酶的作用:①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能提高果汁的出汁率;②而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使得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
(4)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均能产生果胶酶。
由霉菌发酵生产的果胶酶是食品加工业中使用量最大的酶制剂之一。
2、探究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设计思路:通过设置梯度来确定最适值。
(1)自变量的处理方法:设置一系列的温度梯度或PH梯度的对照实验。
(2)因变量的检测方法:苹果汁的体积或果汁的澄清度。
(3)为什么在混合苹果泥和果胶酶之前,要将果泥和果胶酶分装在不同的试管中恒温处理?用什么方法进行恒温处理?答:保证果泥与果胶酶混合时温度相同,避免混合时影响混合物的温度,从而影响果胶酶活性。
水浴加热。
(4)在探究温度或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是否需要设置对照?如果需要,又应该如何设置?为什么?答:需要。
不同的温度或pH之间,就可以作为对照——这种对照称为相互对照。
(5)为使果胶酶能够够充分催化反应,应用玻璃棒不时地搅拌反应混合物。
3、探究果胶酶的用量(1)实验变量:为酶的用量。
你打算如何设置酶用量的梯度呢?(同体积不同浓度的酶或不同体积相同浓度的酶。
)(2)因变量:苹果汁的体积或果汁的澄清度。
(3)实验结果和结论:随着酶的用量增加,过滤到的果汁的体积也增加,说明酶的用量不足;当酶的用量增加到某个值后,再增加酶的用量,过滤到的果汁的体积不再改变,说明这个值就是酶的最适用量。
(一)加酶洗衣粉1、定义: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
2、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
其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
3、衣服有油渍、血渍的衣服很难洗干净,你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为什么?答:使用加酶洗衣粉。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1册 5.1.2第2课时 酶的特性

[名师提醒2]
酶催化效率高低的检测指标 (1)单位时间内生成物的生成量。 (2)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减少量。 (3)达到平衡点所用时间的长短等。
1.验证酶的高效性 (1)设计思路 验证酶高效性的方法是“对比法”,即通过对不同类型催化剂(主要 是与无机催化剂作比较)催化底物反应速率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2)设计方案
二、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1.酶活性 (1)含义:酶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 能力 。 (2)影响酶活性的主要因素: 温度和pH 。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 是在比较 温和的条件 下进行的。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 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过酸、过碱 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 空间结构 遭到破坏,使酶 永久失活 且不再恢复
(3)在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能否用斐林试剂来检测?
不宜。因为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只有在加热的条件下才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而该 实验需严格控制不同温度。
2.探究pH变化对过氧化氢酶催化作用影响的实验
步骤
20%肝脏研磨液 蒸馏水
5%氢氧化钠溶液 5%盐酸溶液
3%过氧化氢溶液
结果
1 1 mL 1 mL
夯基提能·分层突破——互动·探究·智涂 探究点一 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
1.淀粉和蔗糖不是还原糖,但淀粉水解后会生成麦芽糖,蔗糖水解 后会产生葡萄糖和果糖,它们都是还原糖。下表为比较新鲜的唾液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催化作用实验,请分析:
试管编号 可溶性淀粉溶液
蔗糖溶液 新鲜的唾液
新配制的斐林试剂
(3)上述实验中能否使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作为鉴定试剂?
不能。因为碘液只能检测淀粉是否被水解,蔗糖是否被水解都不会使碘液变色。
(4)肽酶能催化多种多肽水解为氨基酸,是否说明肽酶没有专一性?
高中生物中酶的总结

高中生物中酶的总结酶是活细胞内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种类的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酶都是在细胞内合成的。
蛋白质类酶是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合成的,而具有催化作用的RNA是以DNA为模板转录而成的。
对于病毒这类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结构内一般不含有酶,也不能进行独立的新陈代谢作用。
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也主要发生在细胞内,所以大多数酶在细胞内催化化学反应,例如:解旋酶、RNA聚合酶、转氨酶、固氮酶等;被分泌到细胞外的酶在细胞外发挥催化作用。
例如:人体消化道内的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肠脂肪酶、胰麦芽糖酶、肠肽酶等。
酶催化反应的反应速度比非催化反应高108~1020倍,比其他催化反应高107~1013倍。
例如:过氧化氢酶和Fe相比,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要高许多。
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合物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这就是酶作用的专一性。
通常把酶作用的物质称为该酶的底物。
所以也可以说一种酶只作用于一种或一类底物。
例如: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的水解,对蔗糖则不起作用。
二肽酶可以水解由任何两种氨基酸组成的二肽。
一般的催化剂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因中毒而失去催化能力,而酶较其他催化剂更加脆弱,更易失去活性。
凡使蛋白质变性的因素,如高温、低温以及过酸和过碱,都能使酶破坏而完全失去活性。
所以,酶作用一般都要求比较温和的条件,如常温、常压、接近中性的酸碱度等。
酶的种类很多,现巳鉴定出3000种以上的酶,其中不少已得到酶的结晶。
人们相继弄清了多种酶的结构及作用机理。
随着酶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必将对生命的探索作出更大的贡献。
根据酶的合成与代谢物的关系,人们把微生物细胞内的酶分为组成酶和诱导酶两类。
组成酶是微生物细胞内一直存在的酶,或者说是天然存在的酶,它们的合成只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它们的含量较为稳定,受外界的影响很小。
而诱导酶是指当细胞中加入特定的诱导物后诱导产生的酶,它的含量在诱导物存在下显著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