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anodine受体2和肌集钙蛋白2基因突变与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合集下载

钙通道阻滞药-11-20(完整)

钙通道阻滞药-11-20(完整)

1(175 kDa)
L型钙通道
2(143 kDa)
主要功能单 位
I 亚区 II 亚区 III 亚区 IV 亚区
( 54 kDa)
协同或调控 1亚单位功能
( 30 kDa)
( 27 kDa)
亚型
L T N P Q R
分布 Heart, Nerve
Heart, Nerve
Nerve
小脑浦氏细 胞 小脑颗粒细 胞 Nerve
钙流特点
作用持续时间长、激活电压 高,电导大
作用持续时间短、激活电压 低且迅速失活,电导小
作用持续时间短、激活电压 高
作用持续时间长、激活电压 高
阻滞剂 维拉帕米
氟桂嗪
钙通道结构
维拉帕米

硝苯地平
钙通道由α1、α2、β、γ和δ等多个亚基所组成。其中α1构 成通道本身
α1亚单位:是主要的功能单位。 α1有4个重复结构域,每域含6个跨膜α螺旋片段,分别称 为S1、S2、S3、S4、S5、S6 。
顺应性 抑制脂质过氧化,保护内皮细胞 硝苯地平增加细胞内cAMP,提高溶酶体酶及胆固醇酯
的水解活性,有助于动脉壁脂蛋白的代谢,降低细胞 内胆固醇。
(四) 对红细胞和血小板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对红细胞膜的稳定作用
Ca2+ 能激活磷脂酶使膜磷脂降解,破坏膜结构,产生溶 血。抑制Ca2+内流,降低细胞内Ca2+浓度,保护钙泵 ( Ca2+-Mg2+-ATP酶)的活性,减轻Ca2+超载对红细胞的 损伤。
40 ~70
90 25 ~ 100 1.3
1~2
5
32
none
0 90
Nitren dipine >90

最新2008研究生循环生理2:心肌细胞钙信号和ECC-PPT文档

最新2008研究生循环生理2:心肌细胞钙信号和ECC-PPT文档

11
(3)转运模式
正向/前向Na/Ca交换
(钙外排模式)
3
反向Na/Ca交换
(钙内流模式)
3
12
决定Na/Ca交换方向 的主要是膜两侧 Na+浓度、 Ca2+浓度和膜电位: ◆当Em<ENCX时,钙外排:
-静息状态 -AP大部分时间
◆当Em>ENCX时,钙内流: -AP最初1-3ms -病理情况、药物作用 使Nai↑
• P型-钙通道 (ICa-P) 小脑Purkinje细胞 • Q型-钙通道 (ICa-Q) 神经细胞 • R型-钙通道 (ICa-R) 神经细胞
5
1.L型钙通道
• 阈电位:-40- -30mV
• 慢通道:
激活慢(20-30ms),
失活更慢(100-300ms),
开放持续时间长

long lasting current
35
3)PLB的磷酸化解除了它对SR钙泵的抑制,提高了 SR钙泵摄取Ca2+的速率。
4)TnC的磷酸化导致其对Ca2+的敏感性下降。 3)4)作用可加速钙瞬变降支的速率,称为正性松弛
效应(positive lusitropism),可提高心肌的舒张功能.
2.提高cAMP水平的途径:
(1)激活AC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雨蛙素、胰高血糖素、前
使钙泵与Ca的亲和力增高,转运速率加快。 PKA、Ca-CaM(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PKC和PKG 可使 受磷蛋白磷酸化。
28
(三)肌浆网腔内钙结合蛋白
➢ 以钙扣压素(集钙蛋白 calsequestrin)含量最高,主 要存在于JSR。心肌钙扣压素由391个氨基酸残基组 成,其结构上的主要特征是28%的氨基酸残基是酸性氨 基酸。

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的靶点——HERG+K通道

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的靶点——HERG+K通道
Key words:IK,;HERG;cardiac arrhythmia;LQTS;drug treatment
1991年Warmke等首先从果蝇中克隆到eag (ether.a.go.go)基因,其编码一种特殊类型的电压门 控性钾通道,即EAG K+通道。通过DNA序列同源 性筛选,发现EAG K+通道的3个亚家族,分别为 eag K+通道,eag相关基因(eag related gene,erg)K+ 通道和eag相似基因K+通道(eag like K+channel, elk)。1994年在人海马发现了eag相关基因,称为 HERG(human ether—a—go—go related gene),其编码的 K+通道称为HERG K+通道…。随后发现HERG主
制及功能、HERG通道相关的心律失常、药物与通道相互作用机制、优化通道靶点的策略等四个方面综述Ixr/HERG
通道在抗心律失常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快速延迟整流钾电流;HERG;心律失常;LQT综合征;药物治疗
中图分类号:R963;R9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3—4870(2007)07—0687—05
药学学报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2007,42(7):687—691
HERG K+通道能否成为抗心律失常药物有益的作 用靶点。 1 HERG K+通道结构、门控机制及功能
HERG K+通道亚基由1 159个氨基酸组成,具 有6个跨膜片段,s4为电压感受器,s5与s6间可形 成选择性滤过的孔道。4个同源性HERG亚基组装 形成,。,通道的a亚基,能单独构成离子通道,其生 物物理学特性及药理学特性与,。,非常相似。目前 对于,。。通道口亚基的分子鉴定尚有争议。1999 年,Spector等嵋1发现KCNE家族(KCNEl~KCNE4, 编码mink,MiRPl,MiRP2及MiRP3),其中MiRPl含 有123个氨基酸,只有1个跨膜单位,不能单独构成 功能性通道;但可与HERG蛋白形成稳定的蛋白复 合物,MiRPl亚基可降低由n亚基构成的通道的电 导,加速通道的失活速率,电压依赖性激活曲线发生 去极化方向偏移,通道对钾离子浓度升高的敏感性 减弱,对,。,通道阻断剂(E-4031,clarithromycin)更敏 感。实验证明MiRPl突变导致LQT6综合征日1,因 而目前认为MiRPl是,。。通道的p亚基。然而至今 尚无心肌细胞MiRPl和HERG蛋白相互作用的生 物化学证据。

心力衰竭的细胞及分子机制

心力衰竭的细胞及分子机制
(voltage-dependent anion channel,VDAC)
线粒体穿孔蛋白(mitochondrial porin) 存在于线粒体外膜 腺嘌呤核苷酸载体 (adenine nucleotide translocator,ANT) 存在于线粒体内膜
VDAC有三种亚型,即VDAC1、 VDAC2和VDAC3。在人类主要是 VDAC1、 VDAC2。
正常心室肌β1与β2-AR的比值约为 77∶23,而心衰时比值降至60∶38,表 明β1 –AR密度明显降低。心衰时β2-AR 的密度无明显变化。
β受体减敏(desensitization) 减敏的机制之一是β-ARmRNA 水平降低导致蛋白水平的表达减少, 即受体密度下调。
减敏的另一机制是β-AR与Gs脱 耦联。 β-AR羧基端含有蛋白激酶的 磷酸化位点,磷酸化后造成受体功 能丧失。
CaN使 NF-AT3去磷酸化, NF-AT3 转位入核,调节α-MHC和β-MHC等基因 的特异性表达。
(三)心肌细胞表型的变化 成年个体心脏处于静止状态的 胎儿期基因的表达重新启动。 早期反应基因(early response genes) c-jun,c-fos,c-myc
(四)细胞外基质的改变 细胞外基质是位于细胞间隙、 肌束之间以及血管周围的结构糖蛋 白、蛋白多糖以及糖胺聚糖的总称。
③p38MAPK
(2)蛋白激酶C (protein kinase C,PKC)
α受体 AngⅡ受体 ET-1受体 磷脂酰肌醇分解 磷脂酶C Gq蛋白
三磷酸肌醇( IP3) 甘油二酯(DG) PKC
(3)Ca2+信号转导 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 , CaN) 活化T细胞的核因子 ( nuclearfactors of activated T cells , NF-AT3)

钙超载与缺血性心室颤动

钙超载与缺血性心室颤动

钙超载与缺血性心室颤动宋凌鲲;钟杭美【摘要】@@ 在西方发达国家,心脏性猝死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在美国,每年约100万人因急性心肌梗死住院,其中20~30万人在到达医院前死亡.早期死亡最常见的原因是恶性心电并发症,即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期刊名称】《心电与循环》【年(卷),期】2010(029)004【总页数】4页(P348-351)【作者】宋凌鲲;钟杭美【作者单位】400047,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400047,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0.4+1;R541.7在西方发达国家,心脏性猝死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

在美国,每年约100万人因急性心肌梗死住院,其中20~30万人在到达医院前死亡。

早期死亡最常见的原因是恶性心电并发症,即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

通常将急性心肌梗死时发生的心室颤动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心室颤动两种。

前者通常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数小时内,患者不合并心力衰竭或休克;而后者的心室颤动是指患者在心力衰竭或休克状态下发生。

有关急性心肌缺血/梗死背景下心室颤动发生的理论模型已有多种,本文将重点从心肌细胞钙超载的角度介绍原发性心室颤动的发生机制。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时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的发生率约为10%,其中85%出现在发病后的最初48h内;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时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的发生率约为2%。

约有20%~30%的急性心肌缺血/梗死患者首发表现为心脏性猝死。

接近75%~80%的心脏性猝死归因于急性心肌缺血/梗死。

该数字可能被低估,因为尚有一部分急性心肌缺血/梗死的猝死患者未被识别。

在前溶栓时代,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原发性心室颤动的发生率约为2%~8%。

溶栓时代早期的一些研究发现,溶栓治疗后最初3h内心室颤动的发生率并未降低,而3~24h后则呈下降趋势。

1987年意大利急性心肌梗死研究组报道溶栓治疗并不能预防原发性心室颤动的发生。

鱼尼丁受体及以其为靶标的杀虫剂

鱼尼丁受体及以其为靶标的杀虫剂

鱼尼丁受体及以其为靶标的杀虫剂郑雪松;时立波;茹李军;苏建亚【摘要】Novel diamide insecticides targeting at ryanodine receptor, which had excellent insecticidal activity and mammal safety,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from research and creation institutes of pesticides. The isoforms, structures, gated characteristics and toxicology of the insecticides targeting at ryanodine receptor 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The biological profile of chlorantraniliprole and its effects on insect development, reproduction and feeding behaviour were also discussed.%以鱼尼丁受体为靶标的双酰胺类杀虫剂由于其较强的杀虫活性和对哺乳动物安全而成为农药研究创制单位关注的热点.对近些年来在鱼尼丁受体的同工型、高级结构、门控特性及以鱼尼丁受体为靶标药剂毒理学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双酰胺类杀虫剂代表药剂氯虫苯甲酰胺对昆虫的致死效应以及对昆虫生长发育、生殖、取食行为等方面的影响.【期刊名称】《现代农药》【年(卷),期】2012(011)003【总页数】6页(P1-6)【关键词】鱼尼丁受体;毒理学;氯虫苯甲酰胺;昆虫行为【作者】郑雪松;时立波;茹李军;苏建亚【作者单位】中化集团农化中心国内营销部,上海200336;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南京210095;中化集团农化中心国内营销部,上海200336;中化集团农化中心国内营销部,上海200336;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南京21009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53.2+99自 1998年日本农药公司与拜耳公司联合发现氟虫双酰胺对鳞翅目害虫具有良好杀虫活性以来[1-2],以鱼尼丁受体 (ryanodine receptor, RYR) 为靶标的杀虫剂就成为农药研究创制单位关注的热点,2005、2006和2007年,与以鱼尼丁受体为靶标的杀虫剂相关的公开专利分别有12、11和6件。

恶性高热新版

恶性高热新版

恶性高热综述第一临床医学院011102 詹秋楠案例:患者,男性,15岁,体重34kg,ASA分级Ⅰ级.诊断为特发性脊柱侧弯,拟在全麻下行脊柱侧弯矫形术.术前血、尿常规和心、肺、肝、肾功能未见异常.麻醉前30 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3mg和苯巴比妥钠0.05 g.入室后建立静脉通路,BP 116/75 mm Hg、HR118次/min、SpO2 96%.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2mg、舒芬太尼10μg、顺式阿曲库胺8mg和异丙酚60mg麻醉诱导,气管内插管后行机械通气,潮气量350ml,通气频率12次/min,吸呼比1∶2.吸入50% N2O及1%异氟醚维持麻醉.患者调节俯卧位准备开始手术时PetCO2忽然升至66mm Hg(1 mm Hg=0.133kPa),立即检查麻醉机、呼吸管道及气管导管,并听诊双肺呼吸音并未发现异常.约5 min后Pet CO2升高至84mmHg,HR 125次/min,BP127/82mm Hg,初步诊断并发恶性高热.。

核心词:热性高热临床体现与诊断基因研究1960年,Denborough与Lovell两位学者一方面报道了药源性恶性高热(Malignant Hyperthermia,MH)。

它是一种与种属和人种有关、重要由挥发性卤代吸入麻醉药和去极化肌松药触发、具有复杂多样旳骨骼肌高代谢紊乱体现、罕见、危及生命旳麻醉药物不良反映性综合征,是目前所知旳唯一可由常规麻醉用药引起围手术期死亡旳遗传性疾病。

它是一种亚临床肌肉病,即患者平时无异常体现,在全麻过程中接触挥发性吸入麻醉药(如氟烷、安氟醚、异氟醚等)和去极化肌松药(琥珀酰胆碱)后浮现骨骼肌强直性收缩,产生大量能量,导致体温持续迅速增高,在没有特异性治疗药物旳状况下,一般旳临床降温措施难以控制体温旳增高,最后可导致患者死亡。

根据临床体现可将药源性恶性高热分两类:一类是体现明显预后不良旳爆发型病例,又称典型病例;另一类是体现不明显旳轻微型病例。

内质网应激-综述

内质网应激-综述

浅谈内质网生理和病理潘巍①,胡刚①(①南京医科大学,神经药理学系江苏南京210029)摘要: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场所,是细胞“最大的工厂”。

作为细胞内最主要的Ca++库,内质网还参与了各种细胞信号的处理。

由此可见内质网是细胞内最重要的细胞器之一,内质网功能的紊乱对于细胞来说致死性的,特别是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类型,如腺细胞和神经元。

内质网的正常的生理功能与细胞内[Ca++]以及氧化还原状态密切相关,而细胞内[Ca++]和局部的氧化还原状态亦是交互影响的,任何一个条件的改变均能导致内质网结构或功能的异常,即内质网病理,主要的特征是内质网应激反应(ER Stress Response)的启动。

内质网应激是细胞重要的防御机制,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均存在而且相似,进化上非常保守。

氧化应激也是细胞信号转导系统和重要的防御机制,与内质网应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均对整个细胞的生理及病理有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ER Stress); 粗面内质网(rough ER)滑面内质网(smooth ER);钙库操纵型通道(Store Operated Channel,SOC);ryanodine 受体(RYR);InsP3受体(InsP3R);Ca++引起的Ca++释放(CICR) ;伴侣蛋白(chaperone); 钙网织蛋白(calreticulin);钙联接蛋白(calnexin); GRP78/BiP;肌浆(内质)网Ca++-ATP酶(SERCA);NADPH氧化酶(NADPH oxidase);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protein response,UPR);内质网相关性降解(ER associated degradation,ERAD);内质网过载反应(ER overload response, EOR); PERK(PKR-like ER kinase;);Ire(inositol regulating);ATF(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CHOP(C/EBP homologous protein); Nrf—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 bZIP(basic-leucine zipper);ARE(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ERSE(ER stress response element);UPRE(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 element)内质网是细胞内最大的膜网络结构,其两个主要功能是:1。

高级动物生理学专题之三

高级动物生理学专题之三

ATP的作用: 1.释放的能量,为横桥的滑动提供能源; 2.结合于肌球蛋白时,使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的连接断开。 ATP缺乏时肌球蛋白的头部便不能与肌动蛋白脱离,细肌丝 也就不能回到原位,使肌纤维一直处于收缩状态,表现为僵直。
四、肌肉收缩的控制
肌肉的收缩受运动神经的控制,运动神经 通过其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运动终 板膜上的化学门控通道型受体,引起Na+内流。 一个囊泡释放的乙酰胆碱引起的终板膜电 位称为微终板电位;动作电位传到末梢时所释 放的大量囊泡引起的微终板电位叠加在一起形 成终板电位,并诱发与之相邻接的肌细胞膜爆 发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沿横管系统传入细胞内, 引起横管系统-肌质网释放Ca++,诱发肌肉收 缩。
二)肌力的调节
运动单位:收缩的功能单位,包括一个运 动神经元和它所支配的所有肌纤维。
1、 肌力 调节
运动单位内所有细胞收缩是同步的
神经冲动的频率决定肌力的大小
运动神经元时, 首先是引起膜面积较小的运动神经元兴奋,使得那些 最小的运动单位最先兴奋。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强,更 多的较大的神经元被激活,肌肉的收缩力和收缩速度 也增加----募集反应。 小运动单位因其神经元兴奋性高,是最频繁活动 的运动单位,也是对肌力进行更为精细调节的基础。 最大的运动单位非常不易兴奋,大多数人通常不 能随意募集它们,只有在应激条件下,中枢神经系统 兴奋性增强时,才可以募集起来而表现出超乎寻常的 力量。
高级动物生理学专题之三
肌肉生理
一、骨骼肌细胞的超微结构
(一)肌原纤维:每个肌细胞都含有数百至数千 条肌原纤维 (二)横管系统和纵管系统 1、横小管:肌膜凹陷入细胞内形成垂直于肌纤 维长轴的小管,环绕于肌原纤维的表面,且相 互交织成网,开口于细胞外液。 大部分哺乳动物的横管位于明带和暗带交 界部位 两栖类、鸟类和哺乳类的心肌,横管位于Z 线部位 2、肌质网:肌细胞的滑面内质网

心脏重构的影响因素_百替生物

心脏重构的影响因素_百替生物

心脏重构的影响因素03临床5班:李秀茅邱敏王冠刘烨03临床4班:徐定婷张琦心脏重构是指缺血性心肌病、原发性心肌病以及高血压性和代谢性等心肌损害,使心肌细胞肥大、非肌性细胞增生及心肌纤维化(心肌基质重构)等改变,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心脏扩大、心脏质量增加。

[6]心脏重构既可以起到适应性代偿作用,也可以对心力衰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本文试图在简要总结心脏重构的机制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一些心脏重构影响因素相关研究的较新进展。

1心脏重构概述在负荷增重的刺激下,心脏可通过增加肌肉组织的质量(体积)来适应工作负荷的增加。

主要是指心肌细胞、非心肌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等)及细胞外基质(胶原纤维)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导致心脏重构[1]。

1.1心肌细胞重塑心肌细胞重塑包括心肌肥大和心肌细胞表型改变两个方面,这里主要指超负荷性肥大,包括:一,压力超负荷,导致向心性肥大,心室壁显著增厚而心腔容量正常甚至减小;二,容量超负荷,导致离心性肥大,心腔容积显著增大、室壁增厚。

心肌细胞表型改变,是指在心肌肥大的信号刺激下,成人心脏中静息状态的胎儿期基因被激活、表达,另一些基因则受到抑制,从而导致细胞表型改变,心肌细胞发生质变。

1.2 非心肌细胞的变化非心肌细胞和胞外基质的变化中最重要的是胶原重塑。

重塑早期,胶原降解增强的同时III型胶原明显增多,其主要包绕在心肌细胞周围起伸展性和弹性作用,对于心室的结构性扩张有利;重塑后期则常以I型胶原增加为主,其主要起抗张作用,对防止室壁应力过大造成室壁变薄或心腔扩大有利。

需要注意的是,心脏重塑持续、缓慢地进行,有害因素积累,最终导致心力衰竭加重。

2 心脏重构的影响因素影响心脏重构的因素很多,这里着重介绍近年来国内外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的进展:神经激素和其他生物活性分子的表达方面,如RAAS(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等)、交感神经系统(心肌β2受体密度等)等[11];机械扩张方面,如LV舒张末期容积等;以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ECM的重构方面)、血清肌钙蛋白cTnⅠ(心肌细胞重塑方面)、Adiponectin(抑制心脏重构)、Carvedilol的研究,等等。

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教学及宣教)

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教学及宣教)

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疾病概述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又称脑缺血性疾病(ischemic cerebral diseases),是一不同程度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总称。

脑缺血见于多种神经外科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如脑血管病、脑肿瘤等,也可见于心脏骤停,休克等全身性病理过程,脑缺血可表现为不同形式,有局灶性和弥漫性脑缺血、永久性和暂时性脑缺血之分,但不论以何种方式出现,脑缺血的病理生理机制和生化改变基本相似,且与脑缺血的程度和持续时间相关。

脑缺血性病是一缓慢进行的病,并有突发性事件出现的可能.单纯用扩血管药物,其作用比较有限,甚至在用药的情况下还可能发生隐性脑梗死。

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机制(一)发病原因造成脑缺血的病因是复杂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①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②脑动脉栓塞;③血流动力学因素;④血液学因素等。

脑缺血性疾病1.脑动脉狭窄或闭塞大脑由两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供血,两侧颈内动脉供血占脑的总供血量的80%~90%,椎动脉占10%~20%。

当其中一条动脉发生足以影响血流量的狭窄或闭塞时,若是侧支循环良好,可以不发生临床缺血症状,如果侧支循环不良,或有多条动脉发生足以影响血流量的狭窄时,则会使局部或全脑的脑血流(CBF)减少,当CBF减少到发生脑缺血的临界水平[18~20ml/(100g·min)]以下时,就会产生脑缺血症状。

轻度的动脉狭窄不至于影响其血流量,一般认为必须缩窄至原有管腔横断面积的80%以上才足以使血流量减少。

从脑血管造影片上无法测出其横断面积,只能测量其内径。

动脉内径狭窄超过其原有管径的50%时,相当于管腔面积缩窄75%,即可认为是足以影响血流量的狭窄程度,也就是具有外科意义的狭窄。

多条脑动脉狭窄或闭塞对脑血流的影响更大,因为可能使全脑血流处于缺血的边缘状态[CBF 为31ml/(100g·min)],此时如有全身性血压波动,即可引发脑缺血。

精氨酸加压素致心律失常的机制研究进展

精氨酸加压素致心律失常的机制研究进展

精氨酸加压素致心律失常的机制研究进展刘衍恭;刘刚【摘要】精氨酸加压素( AVP)是一种由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细胞分泌的9肽激素,其拥有着广泛的心血管作用,并在心血管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促进水重吸收抗利尿作用和收缩血管维持血压作用已广为所知,并部分用于临床治疗. 此外在动物实验中观测到长期使用AVP拮抗剂能够改善心室重构、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的现象,但具体机制仍不明确. AVP具有可以通过介导其受体( V1a受体)激活L 型钙通道、通过IP3受体抑制KCNQ钾通道及ATP敏感性钾通道以及升高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等诸多作用,而此类作用多可见于心律失常的发生发展. 现就AVP致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研究作一综述.【期刊名称】《安徽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50)012【总页数】5页(P1838-1842)【关键词】精氨酸加压素;心律失常;离子通道【作者】刘衍恭;刘刚【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一科,石家庄 050031;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一科,石家庄 05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1.3+8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亦称为抗利尿激素,是一种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分泌的9肽激素,拥有着广泛的心血管作用,并参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

除调节水钠潴留及血管收缩作用,AVP还同时具有直接调控心肌细胞,参与心肌肥大[1]、心肌纤维化[2]、心律失常[3]等作用。

Van Kerckhoven et al[3]观测到长期使用V1a受体拮抗剂可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多种研究[3-7]也证实AVP具有部分可导致心律失常的作用,如促进心肌纤维化,以及调节L型钙通道、KCNQ钾通道、ATP敏感性钾通道(adenosine triphosphate-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KATP)等离子通道功能、升高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等诸多可能诱发心律失常的作用。

心血管生理学习题集

心血管生理学习题集

心血管生理复习题集1大鼠呼吸面罩死腔问题的解决方法。

答:单管连接法:通过控制以下压力差来解决大鼠呼吸面罩死腔问题:进气早期:肺内压>面罩内压>出气管内压进气中末期:面罩内压>肺内压<出气管内压通气过量也不易造成肺泡的损伤。

2简述如何获得存活率高、纯度高的乳鼠心肌细胞。

(PPT2)答:一、材料:1.乳鼠:出生1-3d;2.液体:培养基、小牛血清、消化酶、缓冲液及75%酒精。

3.物品(均需严格消毒):眼科剪、眼科镊(4套↑)、培养皿(2套↑)、烧杯、离心管、滴管、烧瓶及搅拌子等4超净台5台面:磁力搅拌器6培养箱7其它:离心机、血细胞计数板.二:分离和培养:1.取出心脏放入4℃PBS(磷酸盐缓冲液)内2冲洗和减碎心脏:将心脏剪为0.5-1mm大小,放入盛有胶原酶、胰酶、透明质酸酶的器皿中;3心肌消化及细胞收集:放入烧瓶60-80rmp,约5分钟后清离,第二次离心约10分钟,上清吸入含培养基和血清的离心管内,收集心肌细胞离心,1000rmp、10分钟,去除上清,加入新的培养基和血清。

4细胞接种:放入培养皿、培养板。

三、纯化:①差速贴壁法②化学试剂抑制法③密度梯度离心法:Percoll ④流式细胞仪法⑤免疫磁珠四:鉴定:1细胞形态:倒置显微镜:细胞形态:未贴壁呈圆形;贴壁后呈梭形、多角形,胞核1~2个、呈圆形、具有1~2清晰的核仁,细胞大小均匀生长迅速。

搏动:频率130~150次/分。

单个细胞自行蠕动;当生长成片后可见呈岛屿状搏动当生长成片后可见呈岛屿状搏动。

透射电镜:细胞完整胞膜皱褶整齐细胞中肌丝线粒体清晰、分布均匀,细胞核完整。

2.心肌细胞纯度;3. 心肌细胞成活率测定:0.4%台盼蓝染色(1:9),免疫细胞化学肌动蛋白胞浆阳性表达等。

四、注意事项:1培养基pH值:7.0~7.4,大部分培养基应放在-20℃保存,少部分在4℃。

2消化时搅拌速度很重要,千万要越慢越好,所有操作尽量轻柔。

细胞内钙离子释放通道:IP3受体

细胞内钙离子释放通道:IP3受体

细胞内钙离子释放通道:IP3受体最近几年来细胞内游离钙在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日趋受到重视。

细胞钙离子的平稳,不仅通过质膜上电压和受体门控的通道入胞,还通过胞内钙释放通道介导的钙释放,形成了释放&shy;—摄取—结合的完整进程,是阻碍或决定许多细胞反映的独立的第二信使[1]。

另外,细胞内游离钙还与胞浆和胞外钙有着及为复杂的时空动力学关系和多样的作用方式[2]。

作为钙释放通道之一的三磷酸肌醇受体( iP3R)除在兴奋收缩耦联中起关键作用外,还参与了神经释放与突触效能改善、细胞周期调控与细胞间通信、激素分泌、基因表达等活动。

钙信号失常也会致使一系列病理进程。

1分子特点与表达在克隆小鼠 iP3R cDNA的进程中,人们已了解其大致结构[3]。

该受体有一个跨膜的信点靠近 c结尾,在胞浆部份有一长的氨基结尾和短的 c结尾。

比较小鼠、大鼠和人类的 iP3R结构, iP3R 胞浆部份大约有418~650个 n结尾的氨基酸残基是高度保守的,该区域缺失任何一个片断都能取消 iP3结合活性,提示该区域是 iP3结合的关键序列。

克隆的 cDNA所编码的蛋白事实上同时具有了 iP3结合和钙通道特性,因此又可称之为 iP3门控的 ca2+通道。

iP3R的要紧序列与细胞质膜上的钙通道无同源性,但与心肌和骨骼肌肌浆网上的另一种胞内钙释放通道 ryanodine受体部份同源。

iP3R为同型四聚体,每一个亚单位结合一个 iP3分子。

大鼠 iP3R 结构存在含有或缺失45核苷序列的两种 cDNA克隆,提示有不同的剪接方式,每一个亚基有2734个或2749个氨基酸,分子量260kD[4]。

受体结构含3个 cAMP依托的蛋白激酶作用的序列。

因含 iP3结合、配基门控钙通道和数个调控部位, iP3R是目前发觉的最大受体之一。

IP3R在脑 purkinje细胞、海马、脑干呈高表达,亦表达于动脉滑腻肌、子宫、膀胱和卵细胞。

iP3R散布于粗面内质网和外层核膜。

鱼尼丁受体类杀虫剂的研究进展

鱼尼丁受体类杀虫剂的研究进展
2011 年 5 月 第 34 卷 第 3 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鱼尼丁受体类杀虫剂的研究进展

1 唤, 米 ( 1. 南开大学 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津 300071 ;
1 鱼尼丁受体类杀虫剂的开发及研究进展
20 世纪中期, 美国科学家在南美大枫子科灌木尼 亚那( Ryania speciosa) 中提取到植物碱鱼尼丁( ryanodine) . 鱼尼丁受体( RyR) 是一类最主要的钙离子释放 通道( CRC) , 因能与鱼尼丁发生高亲和性结合, 故得名 [ 3 ] 鱼尼丁受体( RyR) . 鱼尼丁类化合物通过作用于鱼 尼丁受体( ryanodine receptor) , 控制钙离子释放通道, 引起虫体收缩 进 而 导 致 死 亡, 可以作为天然杀虫
1 1* 2 2 娜 , 范志金 , Natalia P Belskaia , Vasiliy A Bakulev 2. 俄罗斯联邦叶利钦大学,叶卡捷琳堡 620002 ,俄罗斯)
摘要: 介绍了鱼尼丁受体类新型杀虫剂的创制现状 、 作用机制、 生物活性、 毒性及合成方法, 由于此类杀 的杀虫剂无交互抗性, 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鱼尼丁受体; 杀虫剂; 综述 中图分类号: S482. 2 文献标志码:A doi: 10. 3969 / j. issn. 1001 - 8395. 2011. 03. 031
内, 而且存在于哺乳动物中, 故将鱼尼丁受体抑制剂 作为农药就必须考虑它的选择性以确保安全. 事实 也如此, 将鱼尼丁碱投予哺乳动物后, 也和昆虫一样 会出现萎缩、 呕吐等症状, 而同为鱼尼丁受体的鱼尼 丁类农药对哺乳动物的毒性却很低. 另外, 兔子的钙 [ 43 ] 离子泵活性及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并不受影响 . 因此, 以鱼尼丁类农药为代表的一些鱼尼丁受体抑 其 制剂在昆虫与哺乳动物之间具有很好的选择性, 选择性的生理生化和分子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长QT综合征(一)

长QT综合征(一)
LQTS是一种离子通道病¨孓‘7 J。离子通道病由离 子通道的亚基蛋白或调控蛋白功能异常所致¨8|。离 子通道可选择性地允许特定带电粒子(诸如钠、钾、钙 离子等)通过细胞膜。离子精确、适时地通过各自的 离子通道是心脏电活动的分子生物物理学基础。心电 图(ECG)的P.QRS-T波就是心脏离子通道活动在体
特LQ点Tl‘患:者。中。的,心苎脏查,事笼件墨往要往±由璺体苎力甓应竺譬激芝诱曼发皇,’特流别:如要竺抛5’85:1田一2052… -12嚣…2,和№”^一 和陆通道~的一结一构…模~型
潜水或游泳【l 31。运动可加重QT间期的延长ⅢJ。因
此正如预期的那样,LQTl患者对B阻滞剂的治疗反 应非常好‘31】。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是LQ髑最常见的遗传形式, 称为Romano-Ward综合征(RWS)。已知至少12个基 因上的杂合突变可导致RWS(表1)旧】。其中6个基
·责任作者:张莉Idlzhang@肿ail.eom和李翠兰licuilan@舯|ail.Ⅻ 万方数据
·34l·
因编码钾通道,并且大多数已知突变都发生在钾通道 基因上。钾通道是多亚基蛋白,由4个相同的q亚基
People名Hospital of Peking University, Bபைடு நூலகம்ijing 100044。China)
文章编号:1004-3934(2010)03-0340-09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3934.2010.03.006
摘要: 长QT综合征(LQTS)是一种心律紊乱疾病,表现为QT间期延长和T波异常,与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的易 感性增加相关,可导致晕厥、心脏骤停甚至猝死等心脏事件。先天性LQTS的发生率约为1/2 500。由编码或调节心脏钠、钾和钙离 子通道的基因突变引起。至今已发现14个亚型,其中12个引起Romano.Ward综合征,2个引起伴耳聋的Jervell and Lange.Nielsen 综合征,总共有l 200多个突变。大部分已知的基因突变在编码钾离子通道的基因上。疾病的严重程度受基因突变类型、突变位点 和离子通道的生物物理特性影响。临床LQTS相关的症状与年龄、性别和QT间期延长程度相关。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在青少年和 年轻的成年人中最高。女性比男性问题更多。QT间期越长,·心脏事件发生率越高。在已知基因型的个体中,LQT!一3占90%一 95%。在LQTI一3和Lqr7个体存在基因特异性的心电图(ECG)表现。心脏事件的触发因素也因基因型的不同而不同。认识到 基因特异的临床特征和ECG模式之间的关系可提高诊断的精确性。家族筛查、系列ECG跟踪随访、运动试验等不仅对先证者的诊 断很重要,对于其他受累家族成员的确认也很重要。在所有亚型中,B阻滞荆对LQTl型患者最有效。左心交感神经切除术 (LCSD)可增加心室颤动阈值从而显示可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微创的LCSD术式比传统的方法更安全,患者恢复更快。植入式 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可对致命性心律失常提供最好的保护,但有必要使用ICD的危险分层,因为有50%的LQ,I’S患者会终身无 心脏事件发生。获得性LQTS在普通人群更常见,女性对延长QT间期的药物和电解质紊乱引起的TdP更易感。去除诱因是矫正

参松养心胶囊对儿茶酚胺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作用的探讨

参松养心胶囊对儿茶酚胺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作用的探讨

参松养心胶囊对儿茶酚胺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作用的探讨吴优【摘要】儿茶酚胺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CPVT)是恶性程度最高的遗传性心脏离子通道疾病,以情绪激动或运动诱发的双向或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为特征,常常伴有晕厥,甚至发生猝死,多发生于QT间期正常而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儿童或青少年;患病率约为1/10000,猝死率高达30%~50%,给患者及家庭成员造成了严重的心理负担及精神创伤.目前的治疗方案主要有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钠通道阻滞剂、复律除颤器、左心交感神经切除术等,各种治疗均有一定效果,但其伴随的诸多副作用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重大障碍,不容忽视;因此寻找既有效又安全的药物尤为重要.参松养心胶囊是我国临床常用抗心律失常中成药,对多离子通道有协同阻滞作用,安全性高,副作用少;但用于CPVT的治疗尚未见报道,文章目的是对参松养心胶囊的多离子通道的协同阻滞作用对CPVT患者能否中止或减少CPVT的发生率进行探讨.【期刊名称】《大众科技》【年(卷),期】2016(018)001【总页数】4页(P55-58)【关键词】参松养心胶囊;儿茶酚胺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多离子通道的协同阻滞作用【作者】吴优【作者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 53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catecholaminergic poly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CPVT)是一种严重而少见的的遗传性心律失常,由肾上腺素所诱发的心律紊乱是其核心;临床上以情绪激动、运动或紧张诱发的双向性或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为特征,常常伴有晕厥,甚至发生猝死,多发生于QT 间期正常而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儿童或青少年[1]。

该病的患病率约为1/10000[2]。

2.1 心电图特征可有窦性心动过缓,右胸导联的T波切迹、双峰、双向以及明显的U波增高,无ST段偏移、J点抬高,大部分QT间期正常[3]。

CASQ2和RyR2在二乙酰吗啡致心肌细胞节律异常中的作用

CASQ2和RyR2在二乙酰吗啡致心肌细胞节律异常中的作用
犡犻狀犵犼犻犪狀犵 犕犲犱犻犮犪犾犝狀犻狏犲狉狊犻狋狔,犝狉狌犿狇犻830054,犆犺犻狀犪)
犃犫狊狋狉犪犮狋:犗犫犼犲犮犻狏犲 Toinvestigatetherelationship between diacetylmorphineinduced myocardialcell rhythmchangesandabnormalcardiaccalciumchannels,andtoexploretheassociationbetweentroponin2
的变化情况。 结果 (1)细胞培 养:原 代 心 肌 细 胞 形 态 多 样,呈 三 角 形、长 梭 形 和 多 边 形,细 胞 核
圆 形 或 类 圆 形 ,大 小 正 常 核 膜 光 滑 ,细 胞 间 通 过 伪 足 相 互 连 接 ,连 接 成 片 的 细 胞 搏 动 节 律 一 致 。 (2) 心肌细胞形态及节律改变:与 N 组相比,H 组和 H+V 组心肌细胞形态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收缩 频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犘 <0.05)。(3)与 N 组相比,H 组和 H+V 组中 CASQ2和 RYR2 蛋白和 mRNA 表达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犘 <0.05)。与 H 组相比,H+V 组中 CASQ2 和
第 42 卷 第 3 期 2019 年ofXinjiang MedicalUniversity
Vol.42 No.3 Mar.2019
檪檪殏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殏
本文引用:胡夏韵,苏丽萍,路子扬,等.CASQ2和 RyR2在二乙酰吗啡致心肌细胞节律异常中的作用[J].新 疆 医 科 大 学 学 报 ,2019,42(3):351355.doi:10.3969/ji.ssn.10095551.2019.03.017

心肌细胞与钙离子调控

心肌细胞与钙离子调控

• 膜上的钠钙交换蛋白: NCX是心肌细胞膜上 的一个阳离子转运蛋白, NCX1是一非ATP 依赖的双向转运蛋白,它有两种工作模式:其 一是Ca2+外流模式,其二为Ca2+内流模式,
细胞内钙的外流
• 膜上的钠钙交换蛋白: NCX是心肌细胞膜上的一个阳离子转运蛋白[6], 包括3个亚型: NCX1、NCX2和NCX3[7],其中NCX1与心肌信号传导的 关系最大。结构:NCX1是一个糖基化的跨膜蛋白,由970个氨基酸残基 组成,分子量为110 kDa。分布: NCX1分布于鼠和豚鼠心室肌细胞的T 管膜、周围肌膜以及闰盘上。作用过程:它有两种工作模式:其一是 Ca2+外流模式,其二为Ca2+内流模式。NCX1的钠钙交换过程是一个 连贯的或者乒乓工作机制(a consecutive orping pongmechanism)。 这里以Ca2+流出模式(细胞内钙的外流)说明其工作过程。首先NCX1 在细胞外与3个Na+结合,然后通过NCX1变构将Na+转运到细胞内,接 着与细胞内的1个Ca2+结合,再由NCX1变构将Ca2+转运出细胞外。 在正常心肌细胞中, NCX和肌浆网钙泵(SERCA2a)在舒张期共同作用, 降低胞浆内Ca2+浓度而使心肌舒张。NCX作用大小在不同动物中存 在差异,在人类、兔和猫的心脏中,舒张期,约20% ~30%的Ca2+通过 NCX转运至细胞外,而在大鼠和小鼠心肌中, NCX仅起10%的作用。
细胞外钙的内流
• 钙通道根据调控通道状态的不同,可将其主 要分为三大类,即电压依赖式钙通道(VDCC) 与受体操纵式钙通道(ROCC)以及容量控制 式的钙通道(SOC)等等。
• 电压依赖式钙通道又叫电压门控钙通道,其 在细胞膜去极化,发生电压变化时开放,根据 不同的电生理、药理学以及分子结构特点, 可将其分为L, T, N, P/Q, R型。其中T型属 于低电压激活钙通道,其膜电位较高,阈值低; L, N, P/Q, R型属高电压激活钙通道,其阈值 高,在低膜电位下游活或失活。其中在心肌 细胞中,重点介绍L, T型钙通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