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教案)
2023九年级物理全册第21章信息的传递第4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上课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A.①②④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越
微波通信
来越 宽卫星通信源自的信 息光纤通信
之
路
网络通信
1.下列技术应用中,不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是( B ) A.利用微波雷达跟踪飞行目标 B.利用声呐系统探测海底深度 C.利用北斗导航系统进行定位和导航 D.利用移动通信屏蔽器屏蔽手机信号
声呐系统是利用超声波探测海底深度的。
乎能覆盖全球
3颗
3.关于光纤通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载有信息的激光在光缆的内壁上不断地发生光的 折射,把信息从一端传到了光缆的另一端 反射 B.用于通信的激光是在空中传播的 光导纤维中 C.光在光导纤维中的传播是直线传播 多次反射 D.光纤通信要比短波、微波通信容量更大
4.下列各种活动中,能通过互联网做到的是 (B ) A. 传送网购的运动鞋 交通工具 B. 远程学习物理课程 C. 输送发电厂的电能 电网 D. 传输纸质信件 交通工具
关于微波通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微波属于电磁波 B.微波的性质接近于光波,大致沿直线传播 C.利用微波进行长距离通信时,应利用中继站 D.微波中继站间距离约50km,且只能建立在地面上
还可以建立在同步卫星上
想一想,在遇到雪山、大洋,根本无法建设中继站时, 能否用月球做中继站,实现微波通信? 不能
光纤通信的原理 光在光导纤维中的传播
携带信息的激光射入
光导纤维
多次反射 携带的信息随激光射出
光纤通信的优点 (1)传输频带极宽,通信容量很大;
(2)光纤衰减小,无中继设备,传输距离远;
(3)不受电磁干扰,通信质量高,保密性好。
关于光纤通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 导学案

九年级下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导学案第一节现代顺风耳—电话【学习目标】1.了解电话的结构工作原理。
2.了解电话交换机的作用。
3.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区别。
【学习重点】1.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及电话交换机的用处。
2.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
【学习难点】了解电话交换机的应用。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
1.电话的结构:___________,_____年发明了电话,最简单的电话由______和____组成。
2.电话交换机的作用是3.信号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二、课堂自主学习。
1.电话的结构:(1)话筒:把____信号转化为____信号。
工作原理:话筒中有一个装着____的小盒子,当对着话筒讲话时,膜片时紧时松地____,它的_____随之改变,流过碳粒的_____也相应改变,于是就形成了随声音变化的_____。
(2)听筒:把____信号转化为______信号。
工作原理:听筒内有一个_____,磁铁上绕着____,磁铁吸引一块____,传入听筒的电流流过,由于电流的_____不断变化,对膜片的作用也不断变化,使_____振动,在空气中形成_____,这样就把____信号变成了_____信号。
2.电话交换机:电话交换机的作用是3.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1)模拟信号:信号电流的_____、与声音的______、_____完全一样,模仿声信号的电信号。
缺点:在传输、放大、加工的过程中易失真,从而使传递的信息发生变化。
(2)数字信号:利用_____来代表_____信息的____信号。
特点:一般只有两个数字。
三、能力展示提升。
1.1876年________发明了电话,最简单的电话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在电话的一端________把声音变成变化的电流,电流沿着导线把信息传到远方。
在另一端,电流使________的膜片振动,携带信息的电流又变成了声音。
2.电话之间是通过电话交换机来________,一个地区的电话都接到同一台交换机上,每部电话都编上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教案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一、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1)了解电话是如何把声音传递到远方的。
(2)了解电话交换机的作用。
(3)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
2.科学思维归纳电话是如何传递信息的。
3.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讲述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不怕困难、积极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
2.难点:电话交换机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如果我们想了解远在他乡的亲友的近况,你可以怎么做?(二)新课教学1.电流把信息传到远处教学情境:简单介绍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然后让同学阅读教材第145~146页。
小组交流讨论下列问题:(1)最简单的电话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2)电话是怎么样传声的?知识归纳:(1)电话由听筒和话筒组成。
(2)话筒由金属盒、炭粒、膜片构成。
(3)听筒由电磁铁、螺线管、膜片构成。
(4)话筒的作用:把声音信号转变为电流信号。
(5)听筒的作用:把电流信号转变为声音信号。
说明:一部电话机的话筒应该与对方的听筒相连接,对方的话筒与本机的听筒相连接,这样才能听到对方的声音。
2.电话交换机教学情境:阅读教材第146页的电话交换机部分,小组交流讨论下列问题:(1)一个区有5部电话,如果一部电话机只能固定地与另一部电话机接通,要使这5部电话机中的任意两部都能互相接通,要架设多少对电话线?(2)如何减少线路的数量,但仍能保证5部电话中的任意两部可以互相通话?知识归纳:(1)电话交换机的交换方式:第一种是人工交换,第二种是电话自动交换。
(2)电话交换机作用:提高线路的利用率。
3.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教学情境:教师让学生通过举手来传递数字信号。
两个同学离远一些,举手表示“1”,不举手表示“0”,通过“0”“1”的不同排列传递信息。
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了解数字通信。
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第148页的相关内容,小组交流讨论下列问题:电话信号分为哪两种,什么叫做模拟信号?什么叫做数字信号?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知识归纳:电话信号分为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两种。
信息的传递教案初中物理

信息的传递教案初中物理课程目标:1. 了解信息传递的基本概念和方式。
2. 掌握电磁波在信息传递中的应用。
3. 探究光的传播特性。
教学重点:1. 信息传递的基本概念和方式。
2. 电磁波在信息传递中的应用。
3. 光的传播特性。
教学难点:1. 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2. 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
教学准备:1. 讲义和PPT。
2. 实验器材:光源、光屏、凸透镜、光纤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信息?信息如何传递?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信息是指各种知识、消息、数据等,信息的传递方式有多种,如语言、文字、图像等。
二、信息传递的基本方式(10分钟)1. 教师讲解信息传递的基本方式,如广播、电视、电话等。
2. 学生通过PPT了解各种信息传递方式的原理和应用。
三、电磁波在信息传递中的应用(10分钟)1. 教师讲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2.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电磁波的传播现象。
3. 教师讲解电磁波在信息传递中的应用,如无线电、手机、电视等。
四、光的传播特性(10分钟)1. 教师讲解光的传播原理。
2.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
3. 教师讲解光在信息传递中的应用,如光纤通信等。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题。
2. 学生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信息传递的基本概念和方式,掌握了电磁波在信息传递中的应用,探究了光的传播特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013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复习课名师示范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复习与总结整体设计本章内容涉及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到的物品,像收音机、电视机、手机、电磁炉、电脑等,跟现实生活联系十分密切,且趣味性较强,有些知识只要求常识性了解,学生学习起来相对轻松。
全章内容排布十分合理,从有线传输到无线传输,无线传输即利用电磁波进行传输;接着学习电磁波的产生条件和传播条件;再学习中长波的传播,即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所用的电磁波;再学习微波的传输、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和网络通信。
为把全章的知识系统地整合起来,首先请同学们在大屏幕上看“知识结构树”,要求不看课本的情况下,把知识树填写完整。
再请几个学生来补充或纠正。
之后再请同学们针对自己遗忘的知识点去回顾课本,就显得有的放矢。
对重点内容配以“典型例题”的形式出现,以加深理解、拓展提高。
“达标测试”中强调学生独立限时完成,旨在锻练学生独立做题时思维的严谨性、时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对知识的梳理和理清解答问题的思路,掌握解题方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了解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了解交换机的应用;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2.通过学习,了解电磁波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知道光是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3.通过学习,了解无线电广播、电视和移动的工作过程;4.常识性了解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和网络通信等多种通信形式。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本章知识的复习,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对比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物理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提高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2.保护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求知欲,逐步培养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到社会生活实践的意识;3.知道运用辩证主义观点看待事物,知道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达标测试题教学设计[知识梳理]一、本章的整体结构二、知识拾零1.话筒里的碳粒整体,相当于一个变阻器,通过电阻的变化,在电路中产生了随声音的振动而强弱变化的电流。
人教版 信息的传递 PPT教学课件5

电话的原理
• 工作原理:话筒把声信号变 成变化的电流,电流沿着导 线把信息传到远方,
• 在另一段,电流使听筒的膜 片振动,携带信息的电流又 变成了声音。
想一想
• 电话听筒中螺线管内的铁芯为什么要选 用永磁铁?
分析:
• 因为在螺线管未通电时,可以让永磁铁 吸引薄铁片(振动膜)在某个位置上, 当螺线管内通过按声音强弱变化规律而 变化的忽强忽弱的电流时,套有螺线管 的永磁铁的磁性随电流强弱而变化,对 薄铁片吸引也忽强忽弱,从而引起薄铁 片振动而发出声音.
• 、听筒特点:由于永磁体的吸引,薄铁 片有些弯向磁铁.
听筒结构:
听筒里有一个 永磁铁,它的 两个磁极上套 有螺线管,磁 极前有薄铁片.
作用
• 听筒内有一个磁铁,磁铁上绕有线圈,前 面有一个薄铁膜片。由于磁铁的吸引,薄
铁膜片有些弯向磁极,在电话接通时,听
筒和对方话筒相当于串联在一个电路中, 当从话筒传来按说话声音振动而强弱变化
• 如果在一台交换机与另一台交换机之间 连接上若干对电话线,则两个不同的交 换机的用户也就能互相通话了。
电话交换机
电
电
话
话
交
交
换
换
机
机
电话交换机工作示意图
电话交换机
• 作用:提高线路利用率
三、实际的电话机
• 、实际的电话机除听筒、话筒外,还有电铃, 拔号设备等.
• 、现代的电话有:无线电话,可视电话、录音 电话等等.
•
5、心情就像衣服,脏了就拿去洗洗,晒晒,阳光自然就会蔓延开来。阳光那么好,何必自寻烦恼,过好每一个当下,一万个美丽的未来抵不过一个温暖的现在。
•
6、无论你正遭遇着什么,你都要从落魄中站起来重振旗鼓,要继续保持热忱,要继续保持微笑,就像从未受伤过一样。
现代顺风耳--电话 精品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新课引入如果我们想了解远在他乡的亲友的近况,你可以怎么做?由导出新课题电话。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电流把信息传递到远处活动1:教师介绍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然后让同学们看PPT课件和阅读P145—P146。
小组交流讨论下列问题:(1)最简单电话是哪两部分组成?(2)电话是怎么样传声的?教师归纳总结:(1)电话由听筒和话筒组成。
(2)话筒由金属盒、碳粒、膜片构成。
人对话筒说话时,声波使膜片振动,膜片忽松忽紧的压挤碳粒,使金属盒的电阻忽大忽小,在电路里就产生了强弱随声音振动而变化的电流,是声音信号转化为变化的电信号。
听筒由永磁铁、螺线管、薄铁片构成。
当电路中忽强忽弱的电流通过听筒里的螺线管的时候,磁铁对听筒薄铁片的吸力就发生忽大忽小的变化,薄铁片在这种忽大忽小的力的作用下就振动起来,听筒薄铁片的振动情形跟话筒膜片的振动情形是一样的,就听到与话筒前面的讲话相同的声音。
它是使变化的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
探究点二电话交换机活动1:思考下面问题,一个区有5部电话,如果一部话机只能固定的同另一部话机接通,要使这5部话机中的任意两部都能花香接通,要架设多少对电话线。
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要架设10对电话线。
活动2:思考能够想出一个办法,要求减少线路的数量,但人能保证5部电话中的任意两部可以互相通话?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装交换机,就知需要5对电话线。
活动3:播放交换机的发展过程,让学生从片中了解交换机的发展,以及电话使人与人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探究点三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活动 1 :教师让学生通过举手来传递数字信号。
两个同学离远一些,举手表示“1”,不举手表示“0”,通过“0”“1”的不同排列传递信息。
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活动2:带着问题阅读课本中相关的内容,电话信号分为哪两种,什么叫做模拟信号?什么叫做数字信号?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同学们交流讨论后回答。
归纳总结:电话信号分为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两种。
现代顺风耳——电话+精品教案

让学生观看视频,了解电话交换机。
通过图片,再次理解。
初步了解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通过游戏,更加深入的理解模拟信号的特点,知道模拟信号容易失真。
通过游戏,更加深入的理解数字信号的特点,知道数字信号不易失真。
总结归纳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特点。
板书设计
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
一、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
最简单的电话由话筒和听筒组成。话筒和听筒之间还要连上一对电话线用来传递信号。
话筒:把声音信号转换为强弱变化的电信号(电流)。
听筒:电流使听筒的膜片振动,把携带信息的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
二、电话交换机
电话交换机能够提高线路的利用率。
三、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设计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目的
【ppt3】思考与讨论
教师出示图片,要求学生根据图片说一说,古代人、近代人、现代人各是用什么方法传递信息的?
【ppt4】视频引入:“顺风耳”的神话传说
教师讲解:在我国古代曾经流传有“顺风耳”的神话传说,它反映了人们想要冲破空间的阻隔,互通信息的美好向往。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这一愿望得以实现。100多年来,电话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在现代,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现代顺风耳”——电话了。
教师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然后请学生上讲台画图,并最后给出正确的答案。
【ppt8】想想议议2
提出问题:你能否想出一个办法,要尽量减少线路的数量,但仍能保证5部电话中的任意两部可以互相通话(这时其他几部暂不能通话)?
请在图乙中把电话线画出来。
【ppt9】
【板书】
二、电话交换机
电话交换机能够提高线路的利用率。
人教版 信息的传递 PPT课件(上课用)1

•
4、努力本就是年轻人应有的状态,是件充实且美好的事,可一旦有了表演的成分,就会显得廉价,努力,不该是为了朋友圈多获得几个赞,不该是每次长篇赘述后的自我感动,它是一件平凡而自然而然的事,最佳的努力不过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愿努力,成就更好
的你!
•
5、付出努力却没能实现的梦想,爱了很久却没能在一起的人,活得用力却平淡寂寞的青春,遗憾是每一次小的挫折,它磨去最初柔软的心智、让我们懂得累积时间的力量;那些孤独沉寂的时光,让我们学会守候内心的平和与坚定。那些脆弱的不完美,都会在努力和坚持
•
19、大家常说一句话,认真你就输了,可是不认真的话,这辈子你就废了,自己的人生都不认真面对的话,那谁要认真对待你。
•
20、没有收拾残局的能力,就别放纵善变的情绪。
•
2、时间是最公平的,活一天就拥有24小时,差别只是珍惜。你若不相信努力和时光,时光一定第一个辜负你。有梦想就立刻行动,因为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
•
3、无论正在经历什么,都请不要轻言放弃,因为从来没有一种坚持会被辜负。谁的人生不是荆棘前行,生活从来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永远安稳,只要努力,就能做独一无二平凡可贵的自己。
•
8、人生的旅途中,最清晰的脚印,往往印在最泥泞的路上,所以,别畏惧暂时的困顿,即使无人鼓掌,也要全情投入,优雅坚持。真正改变命运的,并不是等来的机遇,而是我们的态度。
•
9、这世上没有所谓的天才,也没有不劳而获的回报,你所看到的每个光鲜人物,其背后都付出了令人震惊的努力。请相信,你的潜力还远远没有爆发出来,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你自以为的极限,只是别人的起点。写给渴望突破瓶颈、实现快速跨越的你。
大家一起想一想
电视信号是如何发射和接收的?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导学案一、学习目标•了解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了解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和应用;•掌握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特点和优势。
二、学习内容1.广播的原理和工作原理;2.电视的原理和工作原理;3.移动通信的原理和工作原理。
三、学习要点1. 广播广播是通过空气传播声音信号的一种通信方式。
广播信号通过调制技术将音频信号转换为无线电信号,再经过天线发射出去。
广播信号可以传播到很远的地方,使广大的听众能够接收到同一音频信号。
2. 电视电视是通过空气传播视频和音频信号的一种通信方式。
电视信号通过调制技术将视频和音频信号转换为无线电信号,再经过天线发射出去。
人们可以在接收器上收看到通过电视信号传输的图像。
3. 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是通过无线电波传播语音、数据和图像等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
移动通信将信息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基站发射出去,其他手机终端通过接收基站发射的信号来接收信息。
4.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工作原理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工作原理都基于无线电通信。
它们都使用了调制技术将信号转换为无线电信号,并通过天线将信号发射出去。
接收方通过接收天线接收到的信号,再通过解调技术将信号转换为原始的音频、视频或数据信号。
5.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特点和优势广播的特点是可以传播到很远的地方,使广大的听众能够接收到同一音频信号。
电视的特点是可以传播视频信号,人们可以通过电视观看到图像和视频。
移动通信的特点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通信,不受地点的限制。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优势是能够传递大量的信息,满足人们对于获取各种信息的需求。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四、学习提示1.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知识;2.可以借助图表、图像等形式进行学习和理解。
五、学习总结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是现代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它们通过无线电通信将声音、图像和数据等信息传递到人们身边,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信息资源。
2022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授课课件1新版新人教版

1 知识小结
信号的发射与接收
广播
电视
移动电话
1. 广播、电视、移动电话信号发射时将声信号或图像 信号转化成电信号,接收时将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 或图像信号。
总结
知2-讲
运用图析法完成。观察各个插图,分析蕴含的 有效信息,根据已有知识进行判断。
知2-练
1 【中考·泉州】2015年5月俄罗斯举行卫国战争胜 利70周年的阅兵仪式,中央电视台进行了及时报 道。如图是中国三军仪仗队参加阅兵通过红场时 的图片,现场记者将该图片传送到电视台时所用 的载体是( B ) A.超声波 B.电磁波 C.红外线 D.紫外线
从各种频率的电磁波中选出 用于无线电接收
带有声音信号的特定频率的 装置
信号
知1-练
1 下列元件中,能把声音转化为电流信号的是( B ) A.扬声器 B.话筒 C.天线 D.调谐器
2 如图甲所示的是无线电广播信号的___发__射___过程, 其中元件A是___话__筒___;如图乙所示的是无线电 广播信号的__接__收__过程,其中元件B是__扬__声__器___。
大播电台的节目了。
知1-讲
由于天线对所有传过来的电磁波都能接收,如果把它 们全部转变成声音,那只是一片嘈杂声,什么也听不 清楚。 为了从众多的电磁波中选取我们所需要的某一频率的 电磁波,在无线电技术中是用“调谐装置”来完成的。 如果把调谐选择出来的频率很高的电信号,直接送入 耳机,不能使耳机发出声音。要听到声音,还需要从 高频电信号中“检”出声音信号来,使耳机的膜片依 声音信号而振动,这个过程叫做“检波”。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教案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1.了解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根本区别.2.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3.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会用波速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4.了解无线电广播和电视的工作过程,知道手机和卫星通信都是电磁波技术的应用.5.常识性了解现代通信技术.这一章通过介绍通信技术的基本常识,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本章属于介绍性的科普常识,知识比较浅显,要求不高,学生通过学习,可以了解一些通信技术的初步知识,这对他们将来学习更深的物理知识和其他自然科学知识是必要的,同时也是现代生活中必备的科学常识.经过将近两年的物理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必要的物理知识,尽管不够深入,但是在理解一些简单的物理应用上应该没有问题,本章主要的教学在于向学生介绍一些应用或是前沿的物理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这一章的物理现象又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学生不会陌生,必然会有一定的兴趣,这些都是本章内容的优势所在.教学时应当多列举具体实例,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让学生有体验的机会.例如,进行一些学生可以参与的实验,或是使用多媒体来展示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让学生在互动的教学中学到丰富的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以讲解为主,探讨为辅,重在提出问题并且适当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与分析.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2.了解电话交换机的用处.3.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根本区别.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媒体、老师的演示、实物剖析,了解电话是如何传递信息的.2.通过学生讨论,说明电话交换机的作用.3.通过学生活动,展示什么是数字通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讲述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积极探索的精神,了解技术改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2.通过学生讨论和学生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合作的意识.重点1.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2.电话交换机的用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如果我们想了解远处的同学或朋友的近况,你可以怎样做?由此导出新课:电话.学生自由回答.从生活中入手,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新课教学一、电话介绍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电话.举例,归纳出不同的电话,上台表演.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取两部手提电话让两名学生相互通话.剖析电话,让学生观察其结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和交流.由学生现场演示,激发学习兴趣.数来传递信息,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老师引导学生自学教材P148、149页中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相关内容,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比较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一、电话⎩⎨⎧结构作用二、电话交换机的作用 三、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动圈式话筒和电话话筒、扬声器与电话听筒的异同话筒种类很多,都是把声音的振动转化成强弱变化的电流,因此是动能转化为电能;作用都是把声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听筒也有很多种,都是把强弱变化的电流转化成声音的振动,因此是电能转化为动能;作用都是把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扬声器和听筒都是将电信号转化成声信号的装置,扬声器是通过改变电流的方向来改变线圈的磁极,听筒是通过改变电流的大小来改变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的;扬声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后者是利用欧姆定律工作的.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比较信号与声音的关系信号电流的形成优缺点应用模拟 信号与声音的变化情况相仿连续的信号易丢失、失真现代常常要通过模/数转换,将它转化成数字信号方便于用计算机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2.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4.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了解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人类生活、军事的影响;产生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重点了解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难点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收音机一台、5号干电池一节、导线一条、真空罩一个、抽气筒一个、手机两台和电教平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活动讨论:你们是怎样听到老师说话的?讨论交流.类比学习,导人新课.导入新课打开收音机,收听中央电台,讨论与交流.创设情境,启迪思维,从生活走向物理.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四、电磁波的应用提出问题:电磁波是一个大家族,它里面分成多少类?每一类有什么应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图21.2-4,并进行讨论,边讨论边归纳“电磁波的家族”.五、动手动脑学物理课堂重点解决第3小题.提出问题:雷达的工作原理.放映有关雷达小知识.要破除“隐形”,我们应从哪些方面去考虑?在学生充分讨论后,上网输入“隐形飞机”,放大后请学生观看.观察、讨论,阅读.学生阅题.思考、观察、讨论交流.讨论、争议.学生小组小结,代表发言.观看,验证自己的分析与猜想.培养自主学习、分析信息、获取知识的能力,互动式学习.知识的拓展.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考虑到部分学生课外没办法上网,在此作适当的介绍.小结与作业1.本节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与方法?2.“动手动脑学物理”1、2题.3.阅读“科学世界”,到商场进一步了解微波的特点,把你了解到的信息记录在《成长档案本》上.学生练习.不仅仅要小结知识,还要小结学习的方法、学习的兴趣.巩固性练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体现从物理到社会的理念.电磁波⎩⎪⎨⎪⎧产生:迅速变化的电流传播:不需介质速度:真空中c =30×105km/s =3×108m/s 波速、波长、频率的关系:c =λf 电磁波的家族电磁波的应用:广播、电视、微波炉、雷达、卫星通信等电磁波一、手机最怕什么?知道手机最怕什么吗?大自然的迫害和你自己的疏忽不小心都是造成它缩短寿命的原因!第一怕:潮湿的环境损害,避免在潮湿的环境中使用手机,以免大量水汽侵入电路板形成水渍,造成短路,或使金属接口氧化.第二怕:碰撞造成的损害.液晶屏幕所能承受的压力相当有限,使用时要注意!第三怕:温度环境的损害.应避免受热曝晒,第四怕:关于电池使用不当的损害.充电时不要开机.第五怕:灰尘、油脂的危害.二、电磁波与水波、声波的区别振源波的形成水波木棍在水中上下振动通过水使振动向外传播,形成水波声波 发声体的振动通过空气使振动向外传播,形成声波电磁波 导体中有方向、大小 变化很快的电流可以在真空中或介质中通过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相互激发,三、乘客不能在飞机上使用移动电话飞机在空中是沿着规定的航线飞行的,整个飞行过程都要靠地面航空人员的控制和指挥,飞行员利用飞机上的通信导航设备进行地空联系驾驶飞机,而飞机上的导航设备是利用无线电波来测向导航的,飞机上的导航定向设备接收地面导航站发射的电磁波后,便能测定飞机的准确位置.而移动电话是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如果乘客在机舱内使用移动电话,移动电话辐射的电磁波就会对飞机上导航、操纵系统产生严重干扰,飞机导航设备就会产生偏差,使飞机自动操纵设备产生错误,从而导致空难事故的发生.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知识与技能1.了解无线电广播的大致工作过程.2.大致了解电视的工作过程.3.了解移动电话是怎样工作的.过程与方法在学生回顾电磁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后,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无线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工作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初步认识科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1.无线电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过程;2.初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3.初步认识科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学生课前收集、整理的资料,实物投影仪,收音机、电视机和移动电话各一台,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活动布置学生在课前利用一切资料:教材、科普书籍和网络等,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本节内学生在课前利用手中的各种工具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利用现有条件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容.个问题,如:如何连接DVD与电视机.生尽快步入自主学习的轨道.布置作业将本节内容中你最感兴趣的话题整理一下,写成一篇小论文.布置学生在课堂上阅读“科学世界”.一、电磁波是传递信号的载体二、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过程(见下图)三、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过程(见下图)四、移动电话1.工作原理:移动电话相当于无线电台,它将用户的声音转变为高频电信号发射到空中,同时它又捕捉空中的电磁波,使用户接收到通话对方送来的信息.2.设立基地台的原因:手持移动电话的体积很小,发射功率不大;它的天线也很简单,灵敏度不高.因此,它跟其他用户的通话要靠较大的固定基地台转接.电流信号的发射与接收的过程1.电视台用电磁波传递声音信号和图像信号.2.声音信号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跟无线电广播的工作过程相似.3.图像信号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是:(1)摄像机把景物反射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2)发射机把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3)天线把带有图像信号的电磁波发射到空中.广播、电视、移动电话信号传递的异同基地台转换第4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知识与技能1.常识性了解: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2.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为什么要用微波通信?如何实现微波通信?了解微波性质接近于光波,大致沿直线传播,不能沿地球表面绕射的特性,了解微波传播过程中的一些缺陷以及这些缺陷如何通过卫星通信来弥补.3.了解光纤通信的原理和优点.4.了解网络通信的发展过程和优点,掌握发电子邮件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共同交流来探讨现代信息的变化,用大量的多媒体图片、影视画面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的特点和粗略的原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现代通信知识,了解科技为人类带来的便利,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使学生养成关注科学发展前沿的习惯,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培养振兴中华、用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的优点和原理.激光笔、手电筒、光纤玩具灯、带小孔的塑料瓶、不透光的纸、水、多媒体课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引入讲述: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获取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越来越多,越来越快.这就说明信息之路越来越宽,越来越快.观看.比较后回答:看到的故事.创设情境,直观地把信息量的大小表示出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讲述:激光频率单一,方向高度集中,解决了普通光线难携带信息的缺陷,通信所用激光的特殊通道叫光导纤维,它实现了光的通信.演示实验:①光沿水流传播②光沿着光纤玩具灯的玻璃丝传播介绍光纤传播的原理及其优点:光在光导纤维中传输损耗小,可长距离传输,光纤通信的通信容量极大,不怕雷击,不受电磁干扰,通信质量高,保密性好.四、网络通信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总结网络通信的优点.观看自主学习小结作业小结本课内容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中1、2题巩固所学知识.一、微波通信信息理论表明:作为载体的无线电波,频率越高,相同时间内输送信息的量就越大.优缺点:二、卫星通信实质:用通信卫星做微波通信的中继站三、光纤通信容量极大,不怕雷击,不受电磁干扰,通信质量高,保密性好.四、网络通信光纤通信的相关知识光纤由纤芯、包层和涂层组成,内芯一般为几十微米或几微米,比一根头发丝还细;中间层称为包层,由于纤芯和包层的折射率不同,从而实现了光信号在纤芯内的全反射也就是光信号的传输;涂层的作用就是增加光纤的韧性从而保护光纤.光纤通信是利用光波作载波,以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将信息从一处传至另一处的通信方式.1966年英籍华人高锟博士发表了一篇划时代性的论文,他提出利用带有外层外材料的石英玻璃光学纤维,能作为通信媒质.从此,开创了光纤通信领域的研究工作.如今光纤通信已是最重要的通信方式之一.光纤通信是利用光波在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由于激光具有高方向性、高相干性、高音色性等显著优点,光纤通信中的光波主要是激光,所以又叫做激光一光纤通信.光纤通信的原理是:在发送端首先要把传送的信息(如话音)变成电信号,然后调制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上,使光的强度随电信号的幅度(频率)变化而变化,并通过光纤发送出来;在接收端,检测器收到光信号后把它变换成电信号,经解调后恢复原信息.光纤通信是现代通信网的主要传输手段,它的发展历史只有一二十年,已经历三代;短波长多模光纤、长波长多模光纤和长波长单模光纤,采用光纤通信是通信史上的重大变革,美、日、英、法等20多个国家已宣布不再建设电缆通信线路,而致力于发展光纤通信.。
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4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4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教育的核心在于启发和引导,而不仅仅是对知识的传授。
因此,我在设计这节信息传递的课程时,力求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和实践操作,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信息传递的基本概念,并激发他们对信息科技的兴趣。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采用了一种以实践为主线,理论为辅助的方式。
我希望通过让孩子们亲身参与各种信息传递活动,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到信息传递的魅力和作用,从而达到理解信息传递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信息传递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孩子们对信息科技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信息传递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难点:如何通过实践操作,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信息传递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2. 学具:每个孩子一台电脑,或者平板电脑。
五、活动过程:1. 实践操作:让孩子们通过电脑或者平板电脑,进行信息传递的游戏。
比如,通过网络,将一张图片或者一段文字,从一个设备传递到另一个设备。
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信息传递的过程和原理。
2. 理论讲解:通过投影仪,展示信息传递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结合实践操作,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信息传递的原理。
3. 小组讨论:让孩子们分成小组,讨论信息传递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信息传递的优势和劣势。
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分享。
4. 课后作业:让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信息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写一篇短文,进行分享。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信息传递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难点:如何通过实践操作,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信息传递的原理。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孩子们的课堂表现进行反思,看看他们是否掌握了信息传递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同时,我还会观察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行为,看看他们是否能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 话

5.电话交换机的交换方式有几种?
两种,第一种是人工交换,是依靠话务员手工 操作进行接线和拆线,利用人工接转电话,效率低 ,而且劳动强度大。第二种是电话自动交换,电话
自动交换机可通过电磁继器进行接线,现代的程控
电话机利用了电子计算机技术。
探究三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1.电话分为模拟和数字两种。 2.模拟信号:话筒将声音转乘新号电流,这种 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 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模仿”着声信号的 “一举一动”这种电流传递的信号叫做模拟信号。
新课引入
古代方法有:
从古到今人们是怎快马传书、 水兵旗语等
现代方法有: 电话
电视
电脑
传真等。
新课讲解
探究一
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
1.最简单的电话的组成: 话筒、 听筒 2.老式电话的工作原理: (2)通过电话线,传入 听筒的电流流过电磁 (1)对话筒讲话 铁。电流时大时小, 时,膜片时紧时 电磁铁对膜片的吸引 松地压迫碳粒, 力也时大时小,使膜 使电阻时大时小, 片发生不同的振动, 从而使流过碳粒 在空气中形成声波。 的电流时小时大, 这样,听筒把电信号 这样,话筒把声 变成声信号。 信号变成电信号。
探究二
电话交换机
1.将下面的5部话机中的任意2部电话都能互相通 话,要架设多少对电话线?
电话交换机(设在电信局里)
2.电话交换机工作示意图
电 话 交 换 机
电 话 交 换 机
3.电话交换机示意图
4.电话交换机的作用: (1)减少电话线的数量,提高线路的利用率。 (2)便于通话时接通,通话完毕拆开。
第二十一章
第 1节
信息的传递
现代顺风耳—电话
新课目标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二十一章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电子教案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一、知识与技能常识性了解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的知识,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现代通信知识,了解科技为人类带来的便利,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了解现代通信知识。
了解现代通信知识。
光纤小灯具、演示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的装有水和有小孔的塑料瓶、水、多媒体课件等。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无线电广播和电视的工作过程。
那么电视广播和声音广播相比,在相同的时间内哪个传输的信息多?电视除能通过声音得到信息,还可以看到它的周围环境、色彩、天气等等信息。
信息理论表明,作为载体的无线电波频率越高,相同时间内传输的信息就越多。
因此,几十年来,无线电通信,电视广播等所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可以形象地说,信息之路越来越宽了。
微波通信已走入了我们的生活,为什么要用微波通信?大家阅读课本,并回答问题。
(一)、微波通信活动1:为什么要用微波通信?大家阅读课本,讨论交、流后并回答问题。
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微波(microwave)的波长在10 m~1mm之间,频率在30 MHz~3×105MHz之间,比中波和短波的频率更高,可以传输更多的信息。
活动2:微波具有哪些性质?大家阅读课本,讨论交、流后并回答问题。
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微波的性质更接近于光波,大致沿直线传播,不能沿地面绕射,因此需每隔50 km左右就建一个微波中继站。
微波中继站可以把上一站传来的微波信号经过处理后,再发射到下一站,这就像接力赛跑一样,一站传一站,通过很多中继站,可以把信息传递到远方。
教师总结微波通信的优缺点。
活动3:能否用月亮——地球的卫星作为中继站,实现微波通信?大家讨论。
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能,但是用月亮作为中继站不好。
因为月亮可以反射微波,但它离我们太远了,信号衰减,时间延迟。
况且只有当两个通信点同时见到月亮时,才能完成这两点间的通信。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 电子教案

PD
F-
XC
hange E
di
t
F-
XC
hange E
di
t
or
or
!
O W
N
Y
U
B
to
k
lic
C
m
C
lic
k
to
B
U
Y
N
O W
!
o
er-
s o ft w a r e
.c
er-
s o ft w a r e
.c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
教材解读 信息的传递是既古老又现代的话题,从远古时期的“结绳记事”所传递的单一信 息,到“烽火狼烟”所能传递较复杂信息,再到微波、光纤通信。历史的长河见证了信 息传递方式的进步,传递信息量的日趋增大,真正实现了“您所看到的,就是正在发生 的”这样同步的效果,同时传输效果也越来越好。 章节的设置,按照从有线通信到无线通信再到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的事物发展过 程,依次安排了电话、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再到光纤通信和网络通信。 整章讲授过程中始终渗透一种思想,那就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比如关于电磁波利 用的利与弊;看电视的利与弊;网络通信的利与弊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整理思路,发 表自己的见解,如果有条件最好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为辩题,开展一场辩论赛。 本章的一些科技小资料也不容忽视。 “电磁波谱图”能使学生认识到哪部分电磁波 分别用于哪些用途;“微波炉”“音频、视频、射频和频道”和“激光的应用”可用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知识拓展;“我国光缆通信的发展”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 育,使学生自觉宣传科学知识,关注当今科技发展,了解科技与社会的关系。 课标要求 2.3.7 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 2.4.6 知道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 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课时支配建议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第4节 现代顺风耳——电话 电磁波的海洋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
1.了解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根本区别.2.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3.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会用波速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了解无线电广播和电视的工作过程,知道手机和卫星通信都是电磁波技术的应用.5.常识性了解现代通信技术.
这一章通过介绍通信技术的基本常识,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本章属于介绍性的科普常识,知识比较浅显,要求不高,学生通过学习,可以了解一些通信技术的初步知识,这对他们将来学习更深的物理知识和其他自然科学知识是必要的,同时也是现代生活中必备的科学常识.
经过将近两年的物理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必要的物理知识,尽管不够深入,但是在理解一些简单的物理应用上应该没有问题,本章主要的教学在于向学生介绍一些应用或是前沿的物理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这一章的物理现象又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学生不会陌生,必然会有一定的兴趣,这些都是本章内容的优势所在.
教学时应当多列举具体实例,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让学生有体验的机会.例如,进行一些学生可以参与的实验,或是使用多媒体来展示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让学生在互动的教学中学到丰富的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以讲解为主,探讨为辅,重在提出问题并且适当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与分析.
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
2.了解电话交换机的用处.
3.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根本区别.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老师的演示、实物剖析,了解电话是如何传递信息的.
2.通过学生讨论,说明电话交换机的作用.
3.通过学生活动,展示什么是数字通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讲述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积极探索的精神,了解技术改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2.通过学生讨论和学生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合作的意识.
重点
1.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
2.电话交换机的用处.
一、电话⎩
⎪⎨⎪⎧结构
作用
二、电话交换机的作用
三、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动圈式话筒和电话话筒、扬声器与电话听筒的异同
话筒种类很多,都是把声音的振动转化成强弱变化的电流,因此是动能转化为电能;作用都是把声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听筒也有很多种,都是把强弱变化的电流转化成声音的振动,因此是电能转化为动能;作用都是把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扬声器和听筒都是将电信号转化成声信号的装置,扬声器是通过改变电流的方向来改变线圈的磁极,听筒是通过改变电流的
大小来改变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的;扬声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后者是利用欧姆定律工作的.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比较
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
2.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4.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了解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人类生
活、军事的影响;产生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重点
了解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难点
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收音机一台、5号干电池一节、导线一条、真空罩一个、抽气筒一个、手机两台和电教平台.
电磁波
⎩⎪⎨⎪⎧产生:迅速变化的电流
传播:不需介质
速度:真空中c =30×105
km/s =3×108
m/s 波速、波长、频率的关系:c =λf 电磁波的家族
电磁波的应用:广播、电视、微波炉、雷达、卫星通信等
电磁波
一、手机最怕什么?
知道手机最怕什么吗?大自然的迫害和你自己的疏忽不小心都是造成它缩短寿命的原
因!第一怕:潮湿的环境损害,避免在潮湿的环境中使用手机,以免大量水汽侵入电路板形成水渍,造成短路,或使金属接口氧化.第二怕:碰撞造成的损害.液晶屏幕所能承受的压力相当有限,使用时要注意!第三怕:温度环境的损害.应避免受热曝晒,第四怕:关于电池使用不当的损害.充电时不要开机.第五怕:灰尘、油脂的危害.
二、电磁波与水波、声波的区别
三、乘客不能在飞机上使用移动电话
飞机在空中是沿着规定的航线飞行的,整个飞行过程都要靠地面航空人员的控制和指挥,飞行员利用飞机上的通信导航设备进行地空联系驾驶飞机,而飞机上的导航设备是利用无线电波来测向导航的,飞机上的导航定向设备接收地面导航站发射的电磁波后,便能测定飞机的准确位置.而移动电话是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如果乘客在机舱内使用移动电话,移动电话辐射的电磁波就会对飞机上导航、操纵系统产生严重干扰,飞机导航设备就会产生
偏差,使飞机自动操纵设备产生错误,从而导致空难事故的发生.
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无线电广播的大致工作过程.
2.大致了解电视的工作过程.
3.了解移动电话是怎样工作的.
过程与方法
在学生回顾电磁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后,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无线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工作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初步认
识科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
1.无线电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过程;
2.初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3.初步认识科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学生课前收集、整理的资料,实物投影仪,收音机、电视机和移动电话各一台,教师用多媒体课件.
一、电磁波是传递信号的载体
二、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过程(见下图)
三、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过程(见下图)
四、移动电话
1.工作原理:移动电话相当于无线电台,它将用户的声音转变为高频电信号发射到空中,同时它又捕捉空中的电磁波,使用户接收到通话对方送来的信息.
2.设立基地台的原因:手持移动电话的体积很小,发射功率不大;它的天线也很简单,灵敏度不高.因此,它跟其他用户的通话要靠较大的固定基地台转接.
电流信号的发射与接收的过程
1.电视台用电磁波传递声音信号和图像信号.
2.声音信号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跟无线电广播的工作过程相似.
3.图像信号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是:
(1)摄像机把景物反射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2)发射机把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
(3)天线把带有图像信号的电磁波发射到空中.
广播、电视、移动电话信号传递的异同
第4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知识与技能
1.常识性了解: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
2.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为什么要用微波通信?如何实现微波通信?了解微波性质接近于光波,大致沿直线传播,不能沿地球表面绕射的特性,了解微波传播过程中的一些缺陷以及这些缺陷如何通过卫星通信来弥补.
3.了解光纤通信的原理和优点.
4.了解网络通信的发展过程和优点,掌握发电子邮件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师生共同交流来探讨现代信息的变化,用大量的多媒体图片、影视画面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的特点和粗略的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现代通信知识,了解科技为人类带来的便利,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使学生养成关注科学发展前沿的习惯,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培养振兴中华、用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的优点和原理.
激光笔、手电筒、光纤玩具灯、带小孔的塑料瓶、不透光的纸、水、多媒体课件.
一、微波通信
信息理论表明:作为载体的无线电波,频率越高,相同时间内输送信息的量就越大.优缺点:
二、卫星通信
实质:用通信卫星做微波通信的中继站
三、光纤通信
容量极大,不怕雷击,不受电磁干扰,通信质量高,保密性好.
四、网络通信
光纤通信的相关知识
光纤由纤芯、包层和涂层组成,内芯一般为几十微米或几微米,比一根头发丝还细;中间层称为包层,由于纤芯和包层的折射率不同,从而实现了光信号在纤芯内的全反射也就是光信号的传输;涂层的作用就是增加光纤的韧性从而保护光纤.
光纤通信是利用光波作载波,以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将信息从一处传至另一处的通信方式.1966年英籍华人高锟博士发表了一篇划时代性的论文,他提出利用带有外层外材料的石英玻璃光学纤维,能作为通信媒质.从此,开创了光纤通信领域的研究工作.如今光纤通信已是最重要的通信方式之一.
光纤通信是利用光波在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由于激光具有高方向性、高相干性、高音色性等显著优点,光纤通信中的光波主要是激光,所以又叫做激光一光纤通信.光纤通信的原理是:在发送端首先要把传送的信息(如话音)变成电信号,然后调制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上,使光的强度随电信号的幅度(频率)变化而变化,并通过光纤发送出来;在接收端,检测器收到光信号后把它变换成电信号,经解调后恢复原信息.光纤通信是现代通信网的主要传输手段,它的发展历史只有一二十年,已经历三代;短波长多模光纤、长波长多模光纤和长波长单模光纤,采用光纤通信是通信史上的重大变革,
美、日、英、法等20多个国家已宣布不再建设电缆通信线路,而致力于发展光纤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