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课台湾省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7.2 台湾省3-中图版
我国东部沿海大大小小的岛屿众多,那你知道我国最大的岛屿是哪个岛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岛。
学并能评价其地理位置优越性。
2.根据书上地理资料和地图分析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能分析各自然地理要素间的关系。
一、台湾省的范围和位置
你能评价一下台湾省的纬度位置(温度带方面)和海陆位置(海上交通运输和海防方面)吗?
问题线索一
读68页台湾省地图B,以及69页文字描述,完成左侧内容。
展示
你能试试上前在图中找出台湾省所包含的岛屿并描述台湾的地理位置吗?并说出你的分析依据。
二、台湾省的自然环境
1、通过分析台湾省地形图以及气温和降水图分析台湾省的地形地势、气候、河流和植被特点。
展示
小组代表上讲台据图分析台湾省的地形地势、河流、气候特点
测一测完成同步训练67页和68页“当堂训练”部分内容
《台湾省》导学案
2、(小组合作)找联系:根据书上第70页“台湾岛的位置与各自然地理要素关联图”D图完成课本70页讨论题表格,分析各个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3、画一画:根据找到的气候、地形、河流和植被特征,请你在下面空白处用图示关系画出几个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问题线索二
阅读书上68页“台湾省”部分内容和69页“台湾岛的气温和降水图”C图完成左侧相关内容。
1.台湾省包括_______,以及附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赤尾屿、彭佳屿、兰屿、绿岛等许多小岛。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2.纬度位置:___________穿过台湾省中部,处于_____纬度。
3.海陆位置:四面环海,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________。西隔_________与福建省相望,北临_______,南临_______。
2018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2台湾省
第二节台湾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明确(2) 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2)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3.德育目标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方法1.教学重点(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2.教学难点台湾的经济特色。
3.教学方法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展示台、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画面配以台湾的一些著名的景观。
提问:阿里山位于我国哪个省?学生齐答:台湾省。
讲述:台湾岛与台湾省含义相同吗?台湾除阿里山外还有些什么山、什么河呢?今天我们就来畅游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板书:第三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讲授新课我们首先来认识台湾省位置、范围等概况。
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及图6.22,回答以下问题:1.在地图上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台湾海峡、太平洋等地理事物,并填在填充图册上。
2.看看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的哪个部位?3.看图说出台湾省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范围。
4.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数量,计算台湾省的人口密度。
学生自学、填图、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提问,学生回答。
略归纳讲述:台湾省,简称台。
由中国第一大岛——台湾岛及其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组成。
面积共约3.6万平方千米,人口密度达611人/km2,属人口稠密地区。
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北濒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南部,因此台湾位于低纬度,南部属热带,北部属北温带。
第2课《台湾省》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
第2课《台湾省》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台湾省的主要岛屿有哪些;
技能目标:了解台湾的重要地理意义;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理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台湾的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知道台湾的经济特色;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宝岛台湾吗?它的自然环境有哪些特点?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台湾省》;
二、台湾的地理意义:
师:课件出示我国台湾省的简介,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台湾省的主要岛屿有哪些?台湾的地理意义有哪些?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及时总结;
三、台湾的经济和文化:
师:通过学习,刚才我们了解了台湾的主要岛屿和地理意义。
师:现在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台湾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台湾为什么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及时总结;。
七年级下《台湾》教学设计(中图版)
七年级下《台湾》教学设计(中图版)七年级下《台湾》教学设计(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台湾》教学设计(中图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2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和秀美风光。
3、搜集并运用有关材料,了解台湾省的人口和民族,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能力,学会运用地图评价一个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价值;2.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能力;3.使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掌握区域特征形成原理。
德育目标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教学重点1.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2.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3、台湾的经济特色。
●教学难点台湾的经济特色。
●教学方法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多媒体展示台湾图片等。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导入新课]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画面配以台湾的一些著名的景观。
提问:阿里山位于我国哪个省?学生齐答:台湾省。
讲述:台湾岛与台湾省含义相同吗?台湾除阿里山外还有些什么山、什么河呢?今天我们就来畅游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板书:第三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讲授新课]一、我们首先来认识台湾省位置、范围等概况。
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及地图,回答以下问题:1.在地图上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台湾海峡、太平洋等地理事物。
2.看看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的哪个部位?3.看图说出台湾省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范围。
学生自学、填图、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提问,学生回答。
(略)归纳讲述:台湾省,简称台。
由中国第一大岛——台湾岛及其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
岛等许多小岛组成面积共约3.6万平方千米,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北濒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台湾省》参考教案
《台湾省》参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 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
(2) 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2)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3.德育目标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方法1.教学重点(1)台湾的位置和范围(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2.教学难点台湾的经济特色。
3.教学方法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展示台、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画面配以台湾的一些著名的景观。
提问:阿里山位于我国哪个省?学生齐答:台湾省。
讲述:台湾岛与台湾省含义相同吗?台湾除阿里山外还有些什么山、什么河呢?今天我们就来畅游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板书:第二节台湾省讲授新课板书:一、祖国的宝岛我们首先来认识台湾省位置、范围等概况。
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及图B台湾省,回答以下问题:1.在地图上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台湾海峡、太平洋等地理事物,并填在填充图册上。
2.看看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的哪个部位?3.看图说出台湾省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范围。
学生自学、填图、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提问,学生回答。
略归纳讲述:台湾省,简称台。
由中国第一大岛——台湾岛及其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组成。
面积共约3.6万平方千米,人口2316万(2010年)。
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北濒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南部,因此台湾位于低纬度,南部属热带,北部属北温带。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2 台湾省 教案设计
台湾省【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
(2)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2)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3.德育目标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教学重点】1.台湾的位置和范围。
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教学难点】台湾的经济特色。
【教学方法】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画面配以台湾的一些著名的景观。
提问:阿里山位于我国哪个省?学生齐答:台湾省。
讲述:台湾岛与台湾省含义相同吗?台湾除阿里山外还有些什么山、什么河呢?今天我们就来畅游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二、讲授新课(一)祖国的宝岛我们首先来认识台湾省位置、范围等概况。
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及图B台湾省,回答以下问题:1.在地图上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台湾海峡、太平洋等地理事物,并填在填充图册上。
2.看看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的哪个部位?3.看图说出台湾省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范围。
学生自学、填图、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提问,学生回答。
归纳讲述:台湾省,简称台。
由中国第一大岛——台湾岛及其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组成。
面积共约3.6万平方千米,人口2316万(2010年)。
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北濒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南部,因此台湾位于低纬度,南部属热带,北部属北温带。
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台湾岛西部与大陆福建省隔海相望,距离很近。
完成课本读图活动。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地理 第7章 第二节 《台湾省》 第2课时 课件
台湾产业结构的变化
时期(20世纪) 50年代
60-80年代 90年代以来
进口 以农业、工业原料为主 以工业原料、设备为主
以消费品为主
出口 以农产品和农产加工品为主
以工业产品为主 以电脑、精密仪器等豪科技产品为主
昔日靠发展“劳动密集型” 加工贸易实现经济起飞,而被 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台湾, 如今高新技术领域发展迅速。
“台湾的硅谷”——新竹科学园
• 富有海岛特色的 外向型经济
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经济往来
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 伙伴。2010年海峡两岸 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 称“ECFA”)的签署,进 一步增进了海峡两岸的 贸易与投资关系,建立 了有利于海峡两岸经济 繁荣与发展的合作机制。
• 随堂练习
1.下列关于台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玉山是台湾的最高峰
B.浊水溪是台湾最长的河流
C.台湾盛产热带水果
D.台湾森林资源贫乏
2.台湾发展富有特色的导向型经济得益于( )
A.丰富的自然资源
B.便利的海上交通条件
C.丰富的劳动力
D.广阔的消费市场
3.台湾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是( )
A.中国
B.美国
C.俄罗斯
D.日本
中中图图版版初初中中地地理理七八年年级级下上册册
第二节 台湾省 (第2课时)台湾物产丰富,是著名的“植物王国”。
台湾对自然资源的保护
台湾陆 续设立了许 多大型自然 公园和自然 保护区,全 面禁止了天 然林的砍伐。
• 自然环境的保 护
玉山国家公园 垦丁公园
• 富有海岛特色的 外向型经济
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课台湾省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课台湾省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课台湾省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读图文资料,掌握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和居民概况。
2、读图掌握台湾岛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分析河流的特征。
3、了解台湾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4、了解台湾省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主要经济部门和产品状况。
5、了解台湾省主要城市台北、高雄、台南的城市职能。
6、了解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学情分析
《“祖国宝岛”——台湾省》一节是湖南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中国区域地理部分,内容较丰富。
教材主要讲述了台湾省的地理位置以及组成等基本概况,然后以台湾岛为重点,分别介绍岛上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环境特征。
其主要内容有①位置与范围②地形与河流③资源丰富的宝岛④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⑤人口和城市的分布。
3重点难点
1、台湾省的自然环境——“海岛”的位置、“多山”的地形、“宝岛”丰富的资源。
2、台湾省的经济类型——“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4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讲述法、合作探究讨论法、练习法。
5教学过程
5.1第一学时
5.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展示图片,联系时政,导入新课:
出示“钓鱼岛”图片
钓鱼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
中图版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台湾省》教学教案
中图版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台湾省》教学教案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台湾省的位置、范围及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了解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主要的自然资源和物产;初步理解自然地理环境与资源、物产之间的关系。
利用材料能够明确指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2.过程与方法利用地图资料学会简单评价台湾的地理位置的方法;利用图文资料分析自然地理环境与物产、资源之间关系;运用地图、资料和已学知识建构知识间的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爱国之情;认识自然地理各要素间的联系性,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二、学情分析本节是南方地区的最后一节,对南方区域特征有一定的认识,分区地理的学习方法也比较熟悉,为本节课打下基础。
利用平板学习是八年级学生喜欢且能驾驭的一种方式,有利于明确任务、提高课堂参与度。
三、教学重点1、说出台湾的地理位置和范围,简要评价台湾位置的重要性。
2、学会分析台湾省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说出地形、气候、河湖之间的联系。
3、学会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对物产的影响。
4、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四、教学难点1、简要评价台湾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区域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及自然地理要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
五、教学流程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明确(2) 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2)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3.德育目标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方法1.教学重点(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 台湾岛 教案设计
台湾省教案(一)备课人:孙明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根据地图说出台湾省的范围和地理位置的特点,能评价台湾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能用地理资料说明台湾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能分析其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
重点:台湾地理位置的特点,以及台湾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难点: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基本方法,以地理位置特征为基础概括台湾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新课导入:根据探索活动“台湾环岛旅游”思考问题引入新课。
新课学习:一、祖国的宝岛1、台湾省范围台湾省的范围是怎么样的?(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本解决问题2、台湾省的位置特点(自主学习)读图B根据课本69页读图活动1,提问学生回答问题(1)台湾省的轮廓像什么?用铅笔在图中圈出台湾省的澎湖列岛、钓鱼岛、和赤尾屿。
填写范围台湾岛轮廓及主要岛屿(2)找出最能反映台湾岛纬度位置的特殊纬线,从而判断台湾岛所在的温度带。
填写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及评价(3)找出台湾岛周围的海、洋和海峡。
(4)读图C台湾岛年降水量分布图指出该地区降水特点(5)查看台湾岛附近的海上航线,讨论台湾岛在祖国海上交通和海防方面的重要价值。
填写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及评价3、台湾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小组合作讨论)读图D以及70页正文完成讨论活动填写表格给出台湾岛气温降水图学生指出其气温降水特征给出台湾岛地形图指出学生指出地形地势特征给出台湾岛地形河流图学生指出河流特征给出植被材料信息学生指出植被特征1气候特征湿热判断依据2地形特征山地面积占2/3判断依据3河流特征短、急判断依据4植被特征种类丰富判断依据小结:本节课我们认识了祖国宝岛台湾的概况,知道台湾的位置及范围,学习了台湾岛自然环境特点。
练习:1、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尽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下列对台湾地理位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A. 地处中纬度B. 位于我国的东南部,与祖国大陆隔台湾海峡相望C. 东临太平洋D.该地区湿、热2、根据下图说出台湾岛地形特征山脉为主主要分布在中部东部地区,平原分部在西部沿海3、读下图,按要求回答问题。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2台湾省 学案
台湾省【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会运用地图和气候资料分析台湾省的自然环境。
●运用图文资料分析台湾省的经济发展特色,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学习目标】1.在地图上准确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了解台湾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学会运用图文资料分析台湾省的地形和气候特征。
2.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台湾省丰富的自然资源,分析其“美称”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运用图文资料分析台湾省的经济发展特色,记住台北、高雄、新竹等主要城市;了解台湾省的民族构成,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学习过程】一、祖国的宝岛[自主学习]1.在下图中填注: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南海、台湾海峡、福建省、玉山、浊水溪、日月潭。
2.我国的台湾隔_______海峡与_________相望。
3.台湾省主体是台湾岛,此外还包括_______、_______ 、赤尾屿等岛屿。
4. _______是我国东部的最高峰。
5.台湾地处低纬度,形成热带和亚热带风光,南部的山地气候呈垂直变化,形成著名的___ ________。
6.填表:[合作探究]读台湾岛地形图,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1)观察台湾岛东西部地形的差异,说出该岛以什么地形为主。
(2)台湾岛的河流有什么特点。
议一议,这些特点与地形、气候有着怎样的关系。
二、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自主学习]1.湾省人口绝大部分分布在地带,居民以族为为主,少数民族主要是族。
2.台湾的______与祖国大陆同属一脉。
三、自然环境的保护台湾省在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哪些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保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富有海岛特色的外向型经济[自主学习]1.台湾省的工业主要分布在。
、、是重要的工业城市。
2. 是台湾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缩影,所生产的电子产品远销世界各地,被称为台湾省的“”。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7.2台湾省(第一课时)-中图版
中国地图出版社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认识我国的区域第二节《台湾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利用地图准确地说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能根据资料分析台湾省的地形、气候、植被、河流特征以及自然要素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运用相关资料分析台湾省的自然环境。
(2)运用相关地图,学会描述台湾省相关地理要素的特征及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相关材料的学习,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使命感、责任感。
教材分析:台湾是中国区域篇第七章省级行政区域的第二节内容。
本节内容从台湾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物产及工农业等经济发展多角度来介绍台湾省,突出台湾的自然特征和经济发展状况。
区域的学习是在整体学习中国地理后的进一步学习,它旨在使学生对祖国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状况有进一步的认识,对地理学习方法有更好的掌握。
教学重点: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地形与气候特征。
教学难点:分析台湾省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反思:(1)课堂采用小组合作形式,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同学间互相帮助、共同研究,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精神;(2)笔者在课堂上设计了抢答竞赛、画图展示以及创建思维导图等环节,平板电脑让地理知识更加形象、新颖、直观,也让地理教学变的更加生活化、趣味化、图像化、活动化、以及多元化,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一对一互动学习环境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条件,让处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结合自己的真实情况,实现个性化地发展,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终身化学习能力的培养。
但由于初次使用,有些环节未如理想,需要今后多实践,力求完善。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台湾省教案
《第二节台湾省》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2.理解台湾与祖国一脉相承的文化,知道如何保护台湾的自然环境。
3.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2.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德育目标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教学重点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教学难点台湾的经济特色。
教学方法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多媒体展示台、图片等。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画面配以台湾的一些著名的景观。
提问:阿里山位于我国哪个省?学生齐答:台湾省。
讲述:台湾岛与台湾省含义相同吗?台湾除阿里山外还有些什么山、什么河呢?今天我们就来畅游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讲授新课]板书:祖国的宝岛我们首先来认识台湾省位置、范围等概况。
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及图B,回答以下问题:1.在地图上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台湾海峡、太平洋等地理事物,并填在填充图册上。
2.看看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的哪个部位?3.看图说出台湾省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范围。
学生自学、填图、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提问,学生回答。
(略)归纳讲述:台湾省,简称台。
由中国第一大岛——台湾岛及其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组成。
面积共约3.6万平方千米,人口密度达611人/km2,属人口稠密地区。
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北濒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南部,因此台湾位于低纬度,南部属热带,北部属北温带。
归纳讲述:台湾岛多山,山地丘陵占2/3。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2 台湾省 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台湾省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2台湾省【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
(2)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2)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3.德育目标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教学重点】1.台湾的位置和范围。
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教学难点】台湾的经济特色。
【教学方法】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画面配以台湾的一些著名的景观。
提问:阿里山位于我国哪个省?学生齐答:台湾省。
讲述:台湾岛与台湾省含义相同吗?台湾除阿里山外还有些什么山、什么河呢?今天我们就来畅游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二、讲授新课5/ 1教案设计7.2 台湾省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一)祖国的宝岛我们首先来认识台湾省位置、范围等概况。
台湾省,回答以下问题: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及图B.在地图上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台湾海峡、太平洋等地理事物,并1 填在填充图册上。
.看看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的哪个部位?2 .看图说出台湾省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范围。
3 学生自学、填图、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提问,学生回答。
归纳讲述:台湾省,简称台。
由中国第一大岛——台湾岛及其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年)。
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万(23162010许多小岛组成。
面积共约3.6万平方千米,人口的岛屿。
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北濒东海,东临太平洋,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南部,因此台湾位于低纬度,南部属热带,北部属北温带。
七年级地理台湾省教案5篇
七年级地理台湾省教案5篇全面贯彻“三个面向”战略指导思想,渗透和灌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以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自学能力。
那么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有哪些教案会比较好呢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七年级地理台湾省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七年级地理台湾省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印度尼西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主要城市,知道印度尼西亚的人口分布特点;知道印度尼西亚的主要矿产和农产品。
2、培养学生的读图、填图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的能力。
3、使学生树立地理环境整体观,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保护自然环境。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首先提出读图问题:1、印度尼西亚的领土主要分布在哪一纬度带附近2、印度尼西亚领土的组成特点3、在国际海洋交通方面,印度尼西亚的地位有什么重要性通过读图,强调位置、组成的重要性,为学生对下面有关印尼的自然环境、人口分布、物产和经济状况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一部分“热带海洋上的翡翠项链”概述了印度尼西亚的自然环境特征。
这种比喻与它的地理位置及领土组成紧密相关。
印度尼西亚位于东南亚热带海洋中,由13000多个大小岛组成,是世界上的群岛国家。
这些岛屿分布在赤道及其两侧,为热带雨林景观。
印尼的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但爪哇岛有由火山喷出物发育而成的肥沃土壤,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人口众多分布不均”部分介绍了印尼的人口状况,这是印尼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印尼人口在世界上仅次于中国、印度和美国,居第四位。
人口分布很不均匀,约有5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爪哇岛,1/5在苏门答腊,其他岛屿丛林密布,人口稀少。
全国有100多个民族,几百种语言。
居民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
华人和华侨多分布在沿海各城市。
“矿产和热带经济作物”介绍了印尼丰富的物产,这对于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教法建议一、首先围绕着印度尼西亚图回答问题:1、印度尼西亚的领土主要分布在哪一纬度带附近2、印度尼西亚领土的组成特点3、在国际海洋交通方面,印度尼西亚的地位有什么重要性从而,概括印度尼西亚像散布在南太平洋上的一串翡翠项链,明确印尼的自然特征。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第7章第2节台湾省第1课时
第 7章认识我国的区域第二节台湾省第1课时祖国的宝岛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结合地图了解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和组成,理解台湾省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结合地图和相关资料了解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
3.结合相关资料了解台湾省和祖国大陆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相关资料了解台湾省和祖国大陆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相关材料的学习,树立台湾回归祖国的强烈意愿。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和组成,理解台湾省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难点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多媒体播放:由闻一多作词、袁忠宜作曲、谢华演唱的《七子之歌──台湾》歌词: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母亲,我要回来……知道台湾是我们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祖国的神圣领土,我们需要了解、认识台湾,今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台湾吧!(板书)祖国的宝岛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自主学习】请同学们结合教材P68-P72,完成下列要求。
一、祖国的宝岛1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彭佳屿、兰屿、绿岛等许多小岛。
2.面积、人口:面积约36000平方千米,人口2 316万(2019年),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3.台湾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4.西部为平原,东部以山地为主,其中山地面积占全岛的2/3,主要山脉是台湾山脉,最高峰为玉山。
5.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中部,台湾的气候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植被茂密,森林树种多,被称为“植物王国”。
二、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台湾居民中汉族占98%,他们大部分来自广东省和福建省,少数民族主要为高山族。
【小组探究】探究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读台湾省略图,在图中适当位置填写台湾省所濒临的海洋(峡)、台湾岛、钓鱼岛和澎湖列岛的名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课台湾省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读图文资料,掌握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和居民概况。
2、读图掌握台湾岛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分析河流的特征。
3、了解台湾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4、了解台湾省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主要经济部门和产品状况。
5、了解台湾省主要城市台北、高雄、台南的城市职能。
6、了解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学情分析
《“祖国宝岛”——台湾省》一节是湖南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中国区域地理部分,内容较丰富。
教材主要讲述了台湾省的地理位置以及组成等基本概况,然后以台湾岛为重点,分别介绍岛上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环境特征。
其主要内容有①位置与范围②地形与河流③资源丰富的宝岛④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⑤人口和城市的分布。
3重点难点
1、台湾省的自然环境——“海岛”的位置、“多山”的地形、“宝岛”丰富的资源。
2、台湾省的经济类型——“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4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讲述法、合作探究讨论法、练习法。
5教学过程
5.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展示图片,联系时政,导入新课:
出示“钓鱼岛”图片
钓鱼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