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_教师心中永远的痛(转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称,教师心中永远的痛

在人民网上,其中有一个栏目是给教育部部长留言的,大多数留言反映的是教师职称评定存在很大的弊端,容易产生腐败,对教师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职称评定制度已经落后于时代,是中小学教师的噩梦,是当今教育的一大弊端。它摧残着教师的心灵和人格,搞得人心惶惶、世风日下、民怒沸腾、怨声载道。一致强烈要求取消教师的职称评定政策,后来国务院不顾广大教师的心声又出台教师职称改革政策,将中小学教师共分五个级别: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这种做法其实就是换汤不换药,绝大多数想评更高一级的职称简直就是白日做梦!与职称相配套的是:教育主管部门把教师的工资分为很多档,就是同一级别的教师的工资也会不一样,每个档都有一定的比例,也就是说即使每个老师都干好了,都干同样的工作,也会多与少的的区别!实在太不合理了!这与当今提倡同工同酬的社会现实是格格不入的。

我国现行的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建立于1986年。职称建立之初,是对教师和工作业绩评价、综合素

质的评定,激励教师们努力工作,促进教育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在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不可否认,教师职称评审的初衷是好的一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职称评审完全变了味。作为计划经济时代产物的职称,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了ES。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才是最重要最根本性

的因素;解放生产力归根结底是解放團人才,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既是全社会自由发展的前提条件,更是社会

进步发展的根本目的亶]。给亶]人才的职称评定松绑,改变国人才的“行政级别化”的官本位色彩和岗位化资历化色彩,实现團人才、资金等等社会有效资源的自由优化组合,是我们必须明确而且必须坚持的努力方

向團。在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化过程中, 社会需要的是真才实学,讲究的是为社会做出了多大贡献,而不是职

称高低互團。正如广东董福荣教授所说,目前的职称评定表面上看是标准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示,但实质上是教育行政部门把持着评审的全过程,或者说行政权力在起着主导作用。给中小学教师评定职称,也越来越变得弊大于利了。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职称评审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严重问题:

一比例偏差大

教师的中、高级职称有限额且大都向城市的重点中小学校倾斜。刚开始评定职称时,有的农村中学连一个高级教师名额都没有,有的学校有也仅一、二个而已,所占比例不过百分之二、三罢了,这使农村教师大失所望。在给教师评定职称以前,原本教师还不那么刻意追求进城,进重点学校。城里的学校和重点中小学教师大量超编,偏远地方,乡镇学校严重缺编,只好请代课教师上课。结果荒废了农村教育,人为地造成了城乡教育严重不公。当然现在这种现象已有所改观,比例有所提高。

根据国务院的有关精神,要重点解决农村尤其是边缘地区教师的职称问题,但这一想法在制度上和条件上制约着教师们的评审,职称向农村和边缘地区的中小学教师倾斜,至今还停留在白纸上。

二评价制度的严重缺陷

我们现行的人才职称评定制度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虽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了一定的改

观,但是总体框架未变,那就是人才的职称评聘受学历、资历(岗位年限或曰任职年限)、岗位甚至单位职

数的限制,一个人只能根据所在单位从事的工作评定职称,而不是根据其才能来评定;更不能根据其才能同时拥有多种职称;是根据本部门本单位的“需要”来“规范”限制人才的发展,而不是根据人才的自由发展让他自由去寻找社会广阔的发展空间。这种职称评聘的结果,一是人才部门和单位所有化,一旦进入某个

部门某个单位,你就变成部门人单位人了,要想跳出这个圈子,这个圈子的职称就没用了,而其他更适合该人才的相应职称却没有,这样,人才的自由流动尤其是跨行业流动就往往必须付出极大代价,甚至有可能意味着那人的职称必须在另一个行业“从零开始”。外国可能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随时更换自已的工作,人的

一生可以更换多个工种,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是一个社会高度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在中国,是万万做不到的。二是职称评聘的“官本位”化。同样是清华大学本科生,一个分到部级科研单位,一个分到县级事业部门,分到部级单位的可能成绩平平五年八年就能拿到高级职称,但是分到县级事业单位的可能一辈子都只能拿个中级职称,不管你工作多么努力,业务多么精湛,贡献多么突出。原因何在?因为部级单位高级职称多!同样读书出身的学生,几年或十几年后,在政府部门可能已经是科长甚至局长了,在医院可能是主任医师,但你在学校,可能只能是中级教师,从福利,地位,收入,你远远地抛在那阶层的后面。作为计划经济时代产物的职称,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了。一个科技人员在企业里的地位收入,主要看他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贡献的大小。工程师没有干工程师的活,或者在工程师的位置上没出该出的力,就可能只拿普通员工的工资。企业在招聘人员的时候,尽管还有关于职称的条件,但已经主要看个人能力了。当体制与实际不相适的时候,人们就会绕着走、去变通,这是许多地方经常使用的办法。无能者靠熬和混获取名利的神兵利器,改革开放搞了20 多年,我们一直没有触动计划体制下的职称评审体系。这一评审体系,年龄、年限、论资排辈或假证假业绩,为一些资质浅、

等级水平低的单位和个人开了方便之门。“教授、高级帽子”漫天飞,假冒伪劣教授、高级技师人员以合法的身份充斥社会,有些教授甚至不能给专科生上课,更不要说是本科生了。严重损害知识分子整体形象,严重的败坏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社会风尚的形成。目前的职称评定存在重本本、轻实践,重学历、轻能力的现象。如某中学的一位教师,从未教过一节课,居然也评上了中教高级职称。这滑天下之大稽的事,在中国却比比皆是。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学效果并不与职称成正比,能力低资历浅业绩差而通过各种不正当手段评上高级职称的并不是个别现象。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能力资历深业绩突出而没有评上高级职称的也不在少数。教师职称评定的初衷在于激发教师竞争,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十多年来,教师职评已逐步走上邪途末路,尤其是近两三年来,简直就是黑白颠倒,所有定级过关的如果再重新认真审查一次,80% 以上的都不能过关呀!可那些有能力的教师们却只能在后面干着急,已经占用的指标迟迟没有空缺。这决不是危言耸听,真的是难以服众呀!职称评定已经很不适应现阶段教育发展的需要了,严重地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滋养了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领导的腐败风气。在大力倡导“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它已很不利于学校的和谐发展,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成为极不和谐的因素,应当坚决予以取消。

三职称评定给教师和政府带来的病垢职称评定既扭曲了教师的心灵和人格,也成了有关政府部门敛财和部分基层领导腐败的手段。教师要评上职称,就必须参加各种考试,这些考试的考试报名费加买相关的资料和培训辅导的费用,是教师不小的支出,当然就是政府主管部门的可观收入了,职称考试也就成了有关政府部门创收敛财的渠道。由于教师中、

高级职称名额有限,每年到了评定职称的时候,各位有条件上的教师,都使尽浑身解数,采取目前我们这个社会能采用的种种手段(这些手段说来也简单,无非吃、喝、送、玩以致献身),争取把职称捞到手。这些一心想得到职称的教师的竞争手段成就了一些基层领导不大不小的腐败。获得相应职称的教师因被迫不正当付出,也内心不得安宁。因此而扭曲了心灵,玷污了人格。那还堪为人师表,又怎能理直气壮地教育学生呢?

①腐败评审之风盛行:评审前给可能参加评审的评委打电话,打招呼,请客吃饭。全国各地都一样,每年评审中高级教师,选出高级教师组成部分的评委团,由组长带队,但抽出去的人中,有些是几年都抽中的,许多教师就拼命地打电话查问哪些人会去评委,哪一个队今年由谁带,很早就打招呼,所以就出现有的老师认识人,一次通过。不认识的,四五次都不通过,于是死心不评了。更有甚者组长指定哪几个人一定要评上,少数评委也从中指出哪些人条件很好,暗示一些人一定要评上,大家都是当评委,不便说出不愿得罪人,也就只好同意了,无形中让少数人一路绿灯直行,剩下的人选就是硬件的较量了。于是不少人通过各种关系找人,送礼,请人吃饭,使评审高级的活动成为比拼社会关系的竞赛,有一个教师直言,让我花几千元钱去参加函授学习,提高业务水平,还不如花这些钱去拉关系,疏通评委,早一点评上高级更来得实惠的多。多么世故的现身说法!

②可恶的论文评选等级:在中学高级教师的评选中,最为苛刻的条件是一定要市级论文一等奖或省级二等奖,多数人还是想到更为现实的市级一等奖,但那也是一道难过的关,首先,每次评选奖时,只有20%一

等奖,40%二等奖,其余的就是三等奖,但由于只有一等奖评选高级时才有用,而且几个评委还有内定的人数,其余的指标就成为评委们捞取金钱的资本了。某校的一位女教师跟市教育局的比较熟,她的同学要求其帮忙,只打了一个招呼,评了一个三等奖,后来同学过问此事,她再打电话问评委,评委说是忘记了些事,同事无法,只好给同学买了200 元的东西,找到评委时,再给评委200 元,过了10 分钟就给她办好了一等奖,据悉,有些学校几年都没有一个一等奖的证书,有位教师交了4 年的论文,全是三等奖,更为可笑的是,某师从网上下载了一篇获一等奖的优秀论文,交到教育局去评选时,只评了一个三等奖,这种做法就是先任人为亲再任人为贤,那么他的高级只能打一个死结了。我的一个同事从网上下载了一篇论文,只修改了作者的名字,其余的什么也没有动,就连字行距还有的密有的疏,就因为跟教育局的人打了一个招呼,只花了几元钱复印,就得了一等奖,让人啼笑皆非,看来这样的论文属于保送之类了。

中小学教师评职称,一直对论文提出了较高要求,其弊端越来越明显地表露出来。一是对教师发展的误导:很多教师认为教学水平和能力并不重要,自己的专业发展就是发表论文,只有发表论文,才是发展的最重要的和最显著的标志。于是,不少教师把精力用在写论文上,挖空心思发表论文,备课、上课、作业批改一塌糊涂,结果,评职称竟然比那些教学实绩好的教师早。这种误导必然导致教师发展的畸形,不会上课没事,却一定要去搞所谓的教育科研;教学质量差没事,却一定要去写文章发表。教师越来越不重视日常的课堂教学工作,不重视教育教学的质量,不重视班主任工作,

最终受到损害的是学生的发展和国家的教育事业。

③网上下载论文:记得还是80 年代的时候,我根据自己的实践写出一篇论文,获了区三等奖,教师们都羡慕得不得了,后来在学校还得了资金,那时还对论文不怎么重视,到后来发现要评职称了,交论文还要交钱,说是要评审费。不交不行,职称评不了,人家都去抄,去网上下载,好一点的自己写一点,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论文内容不够,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