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学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总结

题型:单选50X1’=50’;名词解释5X4’=20’;问答题3X10’=30’。

一、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生理

1、功能:摄食、咀嚼、感觉味觉、吞咽、表情及辅助言语和呼吸。

★2、特点及临床意义:

(1)位置显露:容易遭受外伤,罹患疾病后易早期发现。

(2)血供丰富:伤后易出血,抗感染能力强,外伤或手术后伤口愈合较快,易形成血肿。

(3)解剖结构复杂:口腔颌面部有面神经、三叉神经、唾液腺及其导管等器官组织,这些组织器官损伤后可导致面瘫、面部麻木及唾液瘘等并发症。

(4)自然皮肤皮纹:颌面部手术切口应设计沿皮纹方向。

(5)颌面部疾患影响形态及功能。

(6)疾患易波及毗邻部位:炎症、外伤、肿瘤发生时,常波及颅内和咽喉部。

3、牙齿

(1)乳牙,20颗,以罗马数字记录。

萌出时间:6个月开始,2岁末终止;脱落时间6-12岁。

中切牙:6-8m,侧切牙:8-10m,第一乳磨牙:12-16m,尖牙:16-20m,第二乳磨牙:24-30m。

(2)恒牙,28-32颗,易阿拉伯数字记录。

萌出时间:6岁开始,26岁终止。

第一磨牙:5-7y,中切牙:7-9y,侧切牙:8-10y,尖牙:11-13y,第一前磨牙:10-12y,

第二前磨牙:11-13y,第二磨牙:12-14y,第三磨牙:17-26y。

(3)乳牙和恒牙的排列方式:混合牙列。交替方式:左右成对,先下后上。时间:6-12y。

4、简述舌粘膜的乳头组成。四种:

(1)丝状乳头:数目较多,遍布于整个舌体背面

(2)菌状乳头:散布于丝状乳头之间,含有味觉神经末梢

(3)轮廓乳头:8~12个,沿人字沟排列,好友味蕾以司味觉

(4)叶状乳头:位于舌根部两侧缘,为数条平行的皱襞。

★5、上颌骨的解剖特点及临床意义:

(1)骨质疏松,血运丰富,骨折愈合快,化脓性感染时脓液易引流;

(2)受被动撞击力,力量分散传递至邻骨,不易骨折;

(3)骨折常伴邻骨骨折,甚至合并颅底骨折伴颅内损伤;

(4)无大肌肉附着,骨折段的移位与受力的大小、方向有关。

★6、下颌骨的解剖特点及临床意义:

(1)骨皮质特厚、致密,炎症化脓时不易引流,骨髓炎发生较上颌多;

(2)血供较差,骨折愈合时间慢于上颌;

(3)附着强大的咀嚼肌群,骨折后易错位。

(4)解剖薄弱部位:正中联合、颏孔区、下颌角、髁突颈。

7、升颌肌群(闭口):颞肌、咬肌、翼内肌、翼外肌。

8、降颌肌群(开口):颏舌骨肌、下颌舌骨肌、二腹肌。

9、动脉:舌动脉、面动脉、上颌动脉、颞浅动脉。

10、静脉:面静脉、下颌后静脉、翼静脉丛。

11、简述舌的神经支配

舌的感觉神经,在舌前2/3为舌神经,舌后1/3为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舌的运动神经为舌下神经;舌的味觉为面神经的鼓索支支配。

12、简述三叉神经的两个分支。

13、简述面神经的五个分支。

面神经处茎乳孔后如腮腺分为如下五支,支配面部表情肌的活动。

(1)颞支:主要分布于额肌,受损后额纹消失。

(2)颧支:主要分布于眼轮匝肌上群和额肌,受损后眼睑不能闭合。

(3)颊支:分布于颊肌、提唇上肌、笑肌和口轮匝肌,受损后鼻唇沟消失变得平坦,且不能顾腮。

(4)下颌缘支:分布于下唇诸肌,受损后表现为下唇瘫痪,口角歪斜

(5)颈支:分布于颈阔肌,受损后对功能影响小。

14、腮腺:最大的唾液腺。

15、简述舌的神经支配

舌的感觉神经,在舌前2/3为舌神经,舌后1/3为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舌的运动神经为舌下神经;舌的味觉为面神经的鼓索支支配。

二、口腔和面部检查、卫生保健

1、器械:口镜、镊子、探针。

2、体位:检查者取座位位于患者头部的右侧或右后侧,患者仰卧于口腔综合椅上,护士或助理位于患者头部左侧位。

3、检查方法:问诊、视诊、探诊、叩诊、触诊(扪诊)、嗅诊、咬诊。

4、牙齿松动度:

(1)Ⅰ度:活动幅度在1mm内;

(2)Ⅱ度:活动幅度1-2mm,伴有近远中方向活动;

(3)Ⅲ度:活动幅度在2mm以上,伴有近远中及垂直等多方向活动。

5、刷牙方法:竖刷法;横颤竖向移动刷牙法。

三、龋病

1、定义: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齿硬组织发生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细菌感染性疾病。

2、临床表现:

(1)色的变化:牙面初呈白垩色,由于色素沉着,呈现黄褐色、棕褐色以至黑褐色;

(2)质的变化:牙釉质,牙本质失去原有硬度,变得疏松软化;

(3)形的变化:硬组织的崩溃,缺损,形成龋洞。

3、程度:

(1)浅龋:龋坏局限于牙釉质或牙骨质层,呈白垩或黄褐色,无自觉症状

(2)中龋:龋坏累及牙本质浅层,对冷、热、酸、甜刺激敏感,但去除刺激后症状消失

(3)深龋:龋坏已侵犯牙本质深层龋洞较深,探痛、刺激痛敏感,但无自发痛

四、牙髓炎和根尖周炎

1、急性牙髓炎

(1)症状: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

1)自发性阵发性疼痛:自发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呈间歇性发作,在无外界任何刺激的情况下,患牙发生剧烈疼痛,早期疼痛发作时间短,缓解时间较长,随着病情发展,晚期则疼痛发作时间长,缓解时间较短,乃至最后无缓解期

2)夜间痛:夜间疼痛比白天重 ,特别是平卧时更显著;

3)温度加剧疼痛:早期冷、热刺激均可引起疼痛加重,晚期冷刺激不但不激发疼痛,反而使疼痛暂时缓解,故临床常见患者口含冷水或吸冷气以减轻疼痛

4)疼痛不能定位:常沿三叉神经分布区向同侧上、下颌牙齿及临近部位放射,患者常不能指出病牙的准确位置。(2)检查: 深龋,其他牙体硬组织疾患,垂直方向的轻度叩痛。

2、慢性牙髓炎:

(1)临床表现:一般不发生剧烈的自发痛,可有阵发性隐痛或钝痛;病程长;多可定位患牙。

(2)类型:慢性闭锁型牙髓炎,慢性溃疡型牙髓炎,慢性增生型牙髓炎

3、根尖周炎

(1)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

1)咬合痛,自发痛,持续性钝痛;

2)患牙可见龋坏、充填体或其它牙体硬组织疾患,深牙周袋;

3)牙冠变色,患牙对温度及电活力无反应,病人能明确指出患牙;

4)牙齿叩痛;I度松动;

5)牙片显示牙根尖有阴影或无。

(2)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1)根尖脓肿:患牙自发性剧烈、持续性跳痛;牙齿伸长和松动更明显,稍一触碰,即疼痛难忍-扣痛;局部牙龈轻度红肿、压痛。所属淋巴结肿大、压痛,全身不适症状。

2)骨膜下脓肿:患牙的持续性、搏动性跳痛更加剧烈;患牙自觉高起,松动影响睡眠和进食;全身症状明显,体温升高,全身乏力;严重者,出现蜂窝组织炎

3)粘膜下脓肿:根尖区肿胀局限,脓肿形成,有波动感;患牙自发性及咬合痛减轻;全身症状缓解。

4、鉴别:急性根尖周炎急性牙髓炎

牙体变色一般有一般无

牙髓活力 - +

疼痛性质自发持续痛自发阵痛

牙伸长感有一般无

叩痛有一般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