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旅游经营与管理》教学大纲
旅行社经营管理教学大纲
![旅行社经营管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de5a438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6f.png)
旅行社经营管理教学大纲旅行社经营管理教学大纲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行社经营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的旅行社从业人员,制定一份完善的教学大纲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旅行社经营管理教学大纲的内容和结构,以期为相关教育机构提供参考。
一、导言在导言部分,应该明确旅行社经营管理的定义和意义。
旅行社经营管理是指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巧,对旅行社的各项业务进行规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旅行社经营目标和提升竞争力。
本部分还可以介绍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旅行社在其中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部分应明确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和知识结构。
例如,培养学生具备旅行社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市场营销策划能力、团队管理能力以及危机应对能力等。
同时,还可以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适应旅游业快速变化的发展环境。
三、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部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1. 旅行社经营环境分析这一部分主要介绍旅行社经营所处的内外环境,并对其进行分析。
内部环境包括旅行社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外部环境包括政策法规、市场竞争、消费者需求等方面。
通过对环境的分析,学生可以了解旅行社经营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2. 旅行社市场营销策划这一部分主要介绍旅行社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
包括市场调研、目标市场选择、产品定位、价格策略、促销活动等方面。
学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了解如何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提升旅行社的市场竞争力。
3. 旅行社团队管理旅行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团队的管理能力。
这一部分可以介绍团队建设、团队激励、团队协作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可以学习如何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和凝聚力。
4. 旅行社危机管理在旅行业中,危机管理是一项关键的能力。
这一部分可以介绍危机预防、危机应对和危机公关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可以学习如何识别和应对各种危机,保护旅行社的声誉和利益。
《景区运营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景区运营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452a89833687e21af45a9f9.png)
《景区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158802课程名称:景区经营与管理英文名称:Attractions Operations and Management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32学分:2适用对象: 旅游管理类相关专业学生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部分旅游管理类专业课程二、课程简介《景区经营与管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
作为一种特殊的自然、社会、经济和文化地域载体的风景旅游区,是现代社会的极其重要的旅游地。
风景旅游区的开发、规划、经营和管理直接关系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本课程主要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景区景点的概念、景区景点的规划与开发、景区景点如何管理和经营、如何设计旅游产品以及对风景旅游区的设施的管理也有所提及。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是为了帮助学生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景区景点的经营与管理中而开设的专业选修课。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景区及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内容。
对景区旅游管理中的规划管理、筹建管理、产品创新管理、组织结构等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并可在实际中运用,为景区开发等问题提供分析和建议。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景区管理概念体系(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景区的概念、分类和功能;2、理解中外景区的发展历程;3、熟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景区发展的战略趋势;4、掌握景区的基本任务。
(二)教学内容1、景区的概念、类型与功能;2、景区的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势;3、景区管理的基本特征、任务与方法。
(三)思考与实践1、如何界定景区的概念内涵2、景区可以划分为哪些基本类型3、景区具有哪些基本功能4、景区管理具有哪些基本特征5、景区管理包括哪些基本任务6、景区管理包括哪些基本方法(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网络辅助教学第二章景区规划管理(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景区规划的理论基础;2、理解景区规划的系统结构;(二)教学内容1、景区规划可行性研究2、景区规划的编制规范3、景区规划的系统结构4、景区规划的运作管理5、景区规划开发模式探索(三)思考与实践1、景区规划的理论依据是什么2、景区规划的特征是什么3、景区规划过程中应怎样运用生态位理论(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网络辅助教学第三章景区开发筹建管理(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景区开发的理论基础;2、理解景区规划的系统结构;3、熟悉景区工程的项目管理过程;4、了解景区开发的运行管理过程。
《旅行社经营管理》教学大纲
![《旅行社经营管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858880d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e5.png)
《旅行社经营管理》教学大纲
《旅行社经营管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旅行社经营管理授课人:XXX 课程时长:32课时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全面了解旅行社经营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掌握旅行社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三、课程内容
1、旅行社概述
1、旅行社的定义和作用
2、旅行社的历史和发展
2、旅行社业务
1、旅行社的产品开发
2、旅行社的营销管理
3、旅行社的客户服务
3、旅行社财务管理
1、旅行社的预算管理
2、旅行社的收入和成本管理
3、旅行社的财务分析
4、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
1、旅行社的组织结构
2、旅行社的员工招聘和培训
3、旅行社的绩效评估和激励
5、旅行社法律法规
1、旅行社的法律地位和责任
2、旅行社的合同管理和风险控制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评估方式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作业、小组讨论、期末考试等,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综合能力。
六、课程亮点
1、本课程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旅行社经营管理的全过程。
2、本课程采用案例教学,让学生通过分析真实的案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本课程与行业联系紧密,邀请业内专家授课,让学生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
七、课程展望本课程旨在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旅游管理人才,为旅行社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未来,本课程将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专题研究》教学大纲
![《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专题研究》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d81e51da76e58fafab00379.png)
《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专题研究》教学大纲(Research on the Hotel business Management)一、编写说明本课程为2学分,总课时34学时,是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生培养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必修考核课程。
《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性课程,鉴于旅游企业类型多样,在有限的课时内无法一一加以讨论,因此本课程主要选择综合性和代表性的较强的饭店企业为主要对象加以研讨。
教学内容包括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旅游企业的类型及饭店星级评定、旅游企业的工资制度设计、旅游企业的营销创新、饭店餐饮经营与管理、旅游企业集团化问题研究、绿色饭店建设问题研究等。
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案例分析与讨论,尽量让学生在了解与掌握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内容、主要理论以及管理方法的同时,学会通过案例分析,特别是结合目前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热点问题分析,使研究生了解目前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的现状,培养他们对理论的应用能力。
(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旅游企业经营是旅游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本课程教学目的旨在丰富完善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的专业知识,使研究生得到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学习与锻炼。
通过学习,要求研究生掌握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的理论专业知识,能将课程中所学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应用于研究实践,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从而支撑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大纲的教学体系旅游企业是一个复杂经济组织,其管理内容涉及面广、内容丰富,特别是对于不同性质的旅游企业管理重点与内容均存在很大差异,从事旅游企业内部的管理问题也各有其不同的种类和特点。
本大纲的教学体系力求在全面兼顾旅游企业一般管理内容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并结合案例分析,达到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基础知识掌握与分析能力培养的均衡。
二、教学大纲内容第一章旅游企业及常用管理方法第一节旅游企业的分类及特点一、旅游企业的概念二、旅游企业的主要类型三、国内旅游企业管理现状分析说服第二节旅游企业经营与管理含义与特点一、管理范畴二、旅游企业的管理含义三、旅游企业经营与管理特点第三节旅游企业经营与管理的内容一、旅游企业经营与管理内容简介二、旅游企业经营与管理的关系三、旅游企业常用管理方法分析第四节旅游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目标一、重新认识旅游企业的管理目标二、旅游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三、以经营为导向的现代旅游企业第二章中国饭店集团化问题研究第一节我国饭店集团的发展现状一、饭店集团的概念二、饭店集团的组成形式及特点三、我国饭店集团的发展现状第二节中国饭店业实施集团化战略应该注意的问题一、以完善的五大支持系统为基础二、以资本运营为主要途径三、以品牌建设为主导四、以追求情感服务和服务的文化性为突破口五、以战略联盟为手段六、以跨国经营为目标七、以寻求民营资本的介入为着眼点第三节品牌战略的实施一、品牌的创立二、品牌形象塑造各种类型案例分析第三章绿色饭店建设问题研究第一节“绿色饭店”概述一、“绿色饭店”的含义二、“绿色饭店”的发展简况第二节资源保护管理的基本方法第三节“绿色饭店”的创建一、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二、企业的探索和实践第三节“创绿”活动对饭店管理的促进一、饭店管理制度的建设二、饭店质量管理的加强案例第四节“绿色饭店”评价体系及管理措施一、绿色饭店的评价体系二、绿色饭店的管理方法第四章旅游企业薪酬设计问题研究第一节对薪酬本质的认识一、广义的薪酬概念二、旅游企业薪酬的构成三、影响薪酬的因素四、薪资水平五、旅游企业新资合理化的标准第二节薪酬设计原则一、薪酬设计的原则二、薪酬四方图三、薪酬基本模型第三节薪酬系统设计问题一、薪酬总额的预算二、层级关系图的设置三、薪酬比例的设计四、基本工资设计五、年资工资设计六、涨幅工资的设计七、绩效工资的设计八、加班工资的设计九、福利薪酬的设计第四节薪酬管理一、最大限度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二、最大限度发挥薪酬吸引人的作用三、薪酬系统的实际流程第五节也薪酬满意度调查一、薪酬满意度二、薪酬满意度分析案例分析与研讨第五章饭店内部财务控制问题研究第一节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一、内部控制的概念二、内部控制的内容内部控制的局限性第二节客房收入的控制一、客房收入内部控制基本出发点二、客房收入内部控制的基本程序三、客房收入的日间稽核和夜间稽核四、保证金收支的内部控制五、日间房租的内部控制第三节各种结算方式的内部控制一、信用卡结算内部控制二、支票收受的内部控制三、信贷账款内部控制四、酒店信用卡内部控制五、贵宾卡的内部控制第六章人力资源管理第一节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素质需求一、管理者素质要求二、服务人员的素质要求案例:员工行为规范第二节旅游企业人员配备与选聘人员配备二、人员选聘第三节旅游企业人员考评一、考评过程与管理二、案例分析第四节旅游企业人员培训一、培训过程与管理二、案例:培育学习型组织和个人第七章宾馆餐饮的经营与管理第一节我们所面临的餐饮市场一、餐饮市场需求的变化二、宾馆餐饮竞争对手的变化三、餐饮市场发展前景的判断第二节宾馆餐饮与社会餐饮分析一、定位二、产品三、服务四、环境五、机制第三节自我经营与外包经营---怎样做才是最好一、自我经营与外包经营利弊分析二、外包经营的管理要点第四节定位*创新*利润---宾馆餐饮经营新思维一、市场细分和企业市场再定位二、餐饮经营手段的创新三、餐饮产品创新和质量管理四、厨房管理新思潮五、服务创新—沟通主义六、宾馆餐饮发展策略探讨第八章旅游企业营销管理第一节、营销管理概述一、营销的基本原理二、旅游企业产品销售的基本特点三、营销策略要解决的问题第二节市场营销策划主要内容一、主要内容二、案例分析宋城集团营销案例麦当劳营销案例某宾馆营销案例第九章旅游企业服务质量问题研究第一节旅游企业服务质量管理的含义及意义一、旅游企业服务质量管理含义二、旅游企业服务质量管理意义第二节旅游企业服务文化的基础问题研究一、服务观念二、产品观念三、质量观念四、角色意识第三节服务质量的具体管理问题一、服务规范和操作流程二、基本技能的培养三、观察技能和语言能力四、关于礼貌礼节培养问题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考核方式:课程论文、期末考试。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大纲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3fba0f719e8b8f67c1cb99c.png)
曲靖财经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大纲(初稿)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旅行社、酒店、旅游景区、展览场馆、文博院馆、旅游信息咨询中心等企业,培养从事旅行社服务、酒店服务及其他旅游企业服务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一)职业素养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备主动、热情、甘于奉献的服务意识,诚实守信、爱岗敬业。
3.具有良好的旅游行业行为规范、礼仪素养和美学素养。
4.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
5.具有安全生产的意识,节约资源,倡导绿色消费。
6.具有适应行业变化、自我提升的潜质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1.掌握必需的旅游业知识,达到岗位服务要求。
2.掌握旅行社运营知识,熟悉各部门分工,能胜任旅行社基层岗位。
3.掌握旅游政策法规知识,能在工作中有效运用。
4.掌握服务心理学知识,能与客人有效沟通并获得认可。
5.掌握汉语相关知识,能使用标准普通话进行服务,普通话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水平。
6.掌握常用旅游英语知识,能进行常用旅游英语口语表达。
7.掌握现代办公设备技术,能使用岗位设备和业务软件。
8.取得导游、旅游咨询师、导游资格证、旅游计调师、景区讲解员等1或2种职业资格证书。
专业(技能)方向——旅行社1.掌握旅行社导游服务相关的业务知识,能开展带团业务。
2.掌握旅行社导游服务相关的人文知识,能在工作中有效运用。
3.掌握旅游应急处理知识,能处理旅游突发事件。
三、能力分解与课程模块表能力分解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和专业(技能)方向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一)公共基础课(二)专业技能课1.专业核心课表2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核心课要求表2.专业方向课表3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专业方向课要求表4.专业拓展课表5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专业拓展要求表(三)综合实训学生在校内或校外实训基地完成综合实训,实训形式可以多样化。
10旅游管理旅游市场学理论教学大纲1
![10旅游管理旅游市场学理论教学大纲1](https://img.taocdn.com/s3/m/7f25d23e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3a.png)
管理学院《旅游市场学》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数:32 周学时:2 适用专业:10旅游管理一、课程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加深对旅游营销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学生的策略决策、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旅游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应用科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
《旅游市场学》将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旅游产业的特点相结合,用以指导旅游产业,特别是旅游企业的营销工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旅游服务行业营销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今后从事旅游行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了解营销观念的演变,认识分析旅游营销环境及旅游消费者心理的重要性;2、掌握旅游市场调查与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和方法;3、学会运用旅游市场细分的方法寻找市场机会;4、掌握旅游营销组合中各策略的相关内容;5、培养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观点表述能力。
四、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市场、市场营销地概念,旅游市场营销地研究范围以及内涵。
了解旅游市场经营理念地发展历程和旅游市场营销理念在行业中地运用。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市场、市场营销、旅游市场营销、市场营销理念的发展演变、旅游市场营销的产生和发展、旅游市场营销的研究内容、旅游市场营销的研究方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旅游市场营销的定义、旅游市场营销中重要的营销观念;教学难点:旅游市场营销的特点。
4、教学小结:认识市场、适应市场、驾驶市场,使企业活动与社会需求协调起来,是市场营销活动的核心和关键。
市场营销观念的发展,经历了从生产导线到销售导向,在到市场导向和现代社会营销导向的演进过程。
旅游市场营销以旅游者需求为中心,以旅游商品的供求关系、周围环境极旅游产品生产者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为研究对象,采用宏观、微观、定量、定性、动态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
旅游管理教学大纲
![旅游管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7bef87d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8a.png)
旅游管理教学大纲一、引言旅游业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经济活动,对于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旅游管理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旅游管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旅游管理教学大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为旅游管理教学大纲的制定提供指导和建议。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旅游业的认识和理解,包括其发展背景、现状和前景。
2. 掌握旅游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具备解决旅游管理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其成为合格的旅游管理人才。
4. 培养学生对旅游市场、消费者需求和公共政策的分析能力,为旅游企业提供决策支持。
三、课程内容1. 旅游业概述1.1 旅游概念和分类1.2 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1.3 旅游业的影响和意义2. 旅游管理理论2.1 旅游管理的基本原理2.2 旅游组织与管理2.3 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3. 旅游市场分析3.1 旅游市场的特点和结构3.2 旅游市场需求和消费行为分析3.3 旅游市场调查和分析方法4. 旅游项目开发与运营管理4.1 旅游项目策划与设计4.2 旅游资源评价与管理4.3 旅游项目运营与营销5. 旅游规划与可持续发展5.1 旅游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5.2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5.3 旅游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6. 旅游人力资源管理6.1 旅游人力资源的特点和需求6.2 旅游人力资源的招聘与培训6.3 旅游人力资源的绩效评估与激励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理论知识,使学生对旅游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深入了解。
2.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实地考察旅游景区、旅游企业等,深入了解旅游管理实践。
4. 小组讨论: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评估与考核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作业质量等。
2. 期中考试:对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核。
《旅游目的地经营》-课程教学大纲
![《旅游目的地经营》-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174e506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1a.png)
《旅游目的地经营》-课程教学大纲旅游目的地经营-课程教学大纲1. 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介绍旅游目的地经营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实践技巧。
学生将了解到如何有效地管理、推广和发展旅游目的地,以吸引游客并提升游客体验。
2. 研究目标- 了解旅游目的地经营的重要性及其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掌握旅游目的地经营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理解目的地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的关键要素- 学会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来制定有效的目的地市场营销策略- 研究如何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和体验,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和期望- 掌握评估和监测旅游目的地绩效的方法和工具3. 教学内容3.1 旅游目的地经营概述- 旅游目的地经营的定义和重要性- 目的地形象塑造和品牌建设- 目的地竞争力分析和定位3.2 目的地市场营销- 目的地市场的特点和需求- 目的地市场划分和定位- 目的地市场调研和分析方法3.3 旅游产品开发与管理- 旅游产品开发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旅游产品设计和管理的关键要素- 旅游产品创新和改进的方法3.4 目的地服务管理- 旅游服务质量和满意度的重要性- 提供卓越的旅游服务和体验的技巧- 处理旅游客诉和投诉的方法3.5 目的地绩效评估和监测- 旅游目的地绩效评估的指标和方法- 目的地绩效监测和反馈机制- 利用绩效评估结果改进目的地经营策略4. 教学方法- 讲座和案例分析- 分组讨论和小组项目- 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 学生报告和展示5. 考核方式- 平时表现:参与课堂讨论、小组项目等(40%)- 期中考核:开展目的地市场调研和分析(30%)- 期末考试:综合知识运用和案例分析(30%)6. 参考资料- 韩尧. 旅游目的地经营与开发[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6.- 林平, 李华. 旅游目的地经营学[M].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18.- Buhalis, D., & Costa, C. 旅游目的地营销[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8.以上是《旅游目的地经营》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安排,为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请学生们按照要求准备相关学习材料,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项目实践。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大纲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3fba0f719e8b8f67c1cb99c.png)
曲靖财经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大纲(初稿)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旅行社、酒店、旅游景区、展览场馆、文博院馆、旅游信息咨询中心等企业,培养从事旅行社服务、酒店服务及其他旅游企业服务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一)职业素养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备主动、热情、甘于奉献的服务意识,诚实守信、爱岗敬业。
3.具有良好的旅游行业行为规范、礼仪素养和美学素养。
4.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
5.具有安全生产的意识,节约资源,倡导绿色消费。
6.具有适应行业变化、自我提升的潜质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1.掌握必需的旅游业知识,达到岗位服务要求。
2.掌握旅行社运营知识,熟悉各部门分工,能胜任旅行社基层岗位。
3.掌握旅游政策法规知识,能在工作中有效运用。
4.掌握服务心理学知识,能与客人有效沟通并获得认可。
5.掌握汉语相关知识,能使用标准普通话进行服务,普通话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水平。
6.掌握常用旅游英语知识,能进行常用旅游英语口语表达。
7.掌握现代办公设备技术,能使用岗位设备和业务软件。
8.取得导游、旅游咨询师、导游资格证、旅游计调师、景区讲解员等1或2种职业资格证书。
专业(技能)方向——旅行社1.掌握旅行社导游服务相关的业务知识,能开展带团业务。
2.掌握旅行社导游服务相关的人文知识,能在工作中有效运用。
3.掌握旅游应急处理知识,能处理旅游突发事件。
三、能力分解与课程模块表能力分解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和专业(技能)方向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一)公共基础课(二)专业技能课1.专业核心课表2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核心课要求表2.专业方向课表3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专业方向课要求表4.专业拓展课表5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专业拓展要求表(三)综合实训学生在校内或校外实训基地完成综合实训,实训形式可以多样化。
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 教学大纲
![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 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64ebf0f2e3f5727a5e962b9.png)
《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英文名称:Tourist Attraction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课程简介:《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是旅游管理专业选修课,主要涉及旅游景区开发、规划、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础概念、相关理论、经典案例以及前沿动态。
从基础理论出发,对不同类别景区的开发管理进行具体分析,并结合国内外景区发展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出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的目标模式。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为:旅游景区基础知识介绍;可持续发展观与游客体验论;旅游景区开发的社会影响;旅游景区规划;旅游景区管理的目标模式;主题公园的管理;旅游度假区管理;自然保护区旅游管理;风景名胜区旅游管理;森林公园旅游管理;文化遗产景区旅游管理;地质公园旅游管理;世界遗产旅游管理;国外旅游景区管理的经验借鉴;中国旅游景区与管理的热点与趋势。
一、说明1、教学目的和要求:目的:《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课程,主要目的是通过授课使学生掌握景区开发、经营与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相关理论与方法,尽可能多地理论联系实际,在让学生掌握和了解景区基本概念、发展历史、景区开发经营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能够学有所用,能够解决实际中景区开发、经营与管理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在未来从事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是,有较好的专业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
要求: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应达到如下要求:能够掌握和了解现在景区发展的基础理论、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能够及时关注、灵敏感知景区发展的动态;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深化对景区管理的理解,增强处理景区开发、经营与管理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与相关学科的衔接本课程的前序课程以旅游类和管理类课程为主。
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必修课的《管理学》、《旅游资源学》、《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旅游市场营销》等课程为其前序课程。
3、周学时/总学时2学时/36学时4、开课学期第4学期5、学分2学分6、教学方式以课堂教授为主,案例分析、学生讨论为辅。
《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教学大纲
![《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b52776a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ed.png)
《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是一门比较综合性的微观管理学科,它是以一种创新的理念来诠释现代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内涵,将现代学的方法和手段运用于旅游企业,为现代旅游企业的有效经营管理提供了理论工具和运作方法。
内容涉及面广,专业性、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强.本课程按使用教材内容,涉及到旅游企业管理理念、企业文化、投资、市场、定价,效益分析、合同和人力管理等内容。
二、本课程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旅游的高速发展对旅游教育和旅游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企业经营管理》课程定位于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是研究、学习旅游企业经营管理规律、培养学生从事旅游企业工作所需基本素质的课程.学习本课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相应的业务理论知识,而且能使学生开阔视野,为将来就业、工作提供必备的知识基础。
三、本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解决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生学习本课程应掌握的方法与技能本课程的主要先修课程为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旅游企业经营管理》课程定位于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是在学习了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课程之后的一门专业课程.是研究、学习旅游企业经营管理规律、培养学生从事旅游企业工作所需基本素质的课程。
六、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目的要求第一章旅游企业1、教学目的和要求明确旅游企业的特点及分类,掌握旅游企业组织形式,了解旅游企业经营方式,深入思考我国旅游企业集团化发展问题。
2、教学内容1)旅游企业的特点及分类2)旅游企业组织形式3) 旅游企业经营方式4)旅游企业集团3、教学重点和难点旅游企业的特点,公司制的含义、特征和主要形式,旅游企业集团化经营优势与可实现的模式。
4、本章思考题1)旅游企业集团化经营优势有哪些?2)什么是企业?企业有哪些特征?旅游企业的特点有哪些?3)我国发展旅游企业集团有何意义?第二章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综述1、教学目的和要求明确经营的概念,理解经营与管理的关系,了解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掌握旅游经营管理思想的基石,领会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思想与理念.2、教学内容1)企业经营与管理2)经营管理思想的基石3)企业经营管理思想与理念3、教学重点和难点经营与管理的联系与区别,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内容以及渗透的主要领域,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思想理念4、本章思考题1)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有哪些?2)现代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核心内容是什么?3)什么是经营?简述经营与管理的关系。
《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a5ffa85f121dd36a32d82b0.png)
《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定位《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是旅游英语专业的专业理论课。
该课程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很强的实践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了解旅行社及旅行社行业的基本情况,熟悉旅行社的组织设计与组织管理,掌握旅行社的业务流程,掌握旅行社各个部门的业务运作及管理,了解新技术条件下的旅行社业务及管理,掌握并学会运用旅行社行业管理的相关法律和法规。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旅行社的产生、发展及其在现代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②熟悉旅行社的分工体系、分类制度和行业特征;③掌握影响旅行社设立的因素、旅行社设立的基本程序;④学习并掌握旅行社产品的内涵、形态及开发;⑤掌握旅行社促销、销售、计调、接待等相关知识与操作流程;⑥掌握旅行社出境旅游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知识与操作流程;⑦掌握旅行社电子商务的有关理论和操作。
2.能力目标①培养初步的旅行社发展趋势分析能力;②培养分析旅行社现代企业制度的能力;③培养初步的旅行社产品开发、设计、营销能力;④培养旅行社经营管理中销售、计调、接待等基本能力;⑤培养旅行社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基本能力;⑥培养旅行社电子商务操作能力。
3.思想教育目标①培养学生对旅游业的兴趣;②培养学生基本的旅游素养。
三、课程内容、要求与学时分配四、教法说明《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要求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要求依据行业的发展变化,及时更新相关教学内容;要求使用多媒体教学。
五、课程实施基础与条件1.学生的学习基础学生需要有基本的文化素养,关键要对旅游业有一定的兴趣;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到旅行社进行调研。
2.课程主讲教师和教学团队要求主讲教师要有丰富的旅游学知识;要熟悉旅游行业、旅行社的基本规则;要了解周边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要了解周边地区的旅行社及其经营状况。
3.课程教学资源要求教材:《旅行社经营管理》,陈永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第2版。
参考书:1.《旅行社经营管理精选案例解析》,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7.5,第1版。
旅游管理教学大纲
![旅游管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95ca066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cf.png)
旅游管理教学大纲一、引言旅游管理是一个重要的专业领域,涵盖了旅游业的各个方面,包括旅游规划、旅游营销、旅游服务等。
本教学大纲旨在全面介绍旅游管理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旅游管理领域的相关内容。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 熟悉旅游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2. 理解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3. 掌握旅游规划、旅游营销、旅游服务等方面的基本技能;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跨学科交流能力;5.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 旅游管理概论本部分主要介绍旅游管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相关理论,让学生对旅游管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 旅游市场分析本部分主要介绍旅游市场的特点、需求、供给以及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分析市场的能力。
3. 旅游规划与开发本部分主要介绍旅游规划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及如何进行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和管理。
4. 旅游营销策略本部分主要介绍旅游营销的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制定和实施旅游营销计划。
5. 旅游服务管理本部分主要介绍旅游服务的需求、种类和管理方法,培养学生提供优质旅游服务的能力。
6. 旅游项目策划与管理本部分主要介绍旅游项目的策划、实施和管理过程,让学生了解如何规划和管理旅游项目。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讲授基本理论知识,让学生建立旅游管理的框架;2. 实践教学:通过实地考察、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3.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4. 作业与考核:通过作业和考核,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提升能力。
五、教材参考1. 《旅游管理概论》2. 《旅游市场营销导论》3. 《旅游规划与开发管理》4. 《旅游服务管理学》5. 《旅游项目策划与管理》六、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30%2. 作业和实践:占总成绩的40%3.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30%七、教学团队本课程由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教师承担,结合实践经验和学术研究,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
《景区经营与管理》教学大纲
![《景区经营与管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c008ab1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25.png)
《景区(jǐnɡ qū)经营(jīngyíng)与管理》课程(kèchéng)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及设置(shèzhì)目的课程的性质:本课程对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进行了详细(xiángxì)的介绍,是学习旅游管理重要的基础课程。
课程的任务:本课程对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其中包括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管理、项目管理、游客体验、标准化管理、营销管理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旅游景区运营的基本规律和管理方法,初步具备旅游管理工作要求的理论素养和操作技能。
前导课程:旅游概论、旅游地理、旅游市场营销、景区规划实务后续课程: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科学的经营管理是保证旅游景区长期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
通过本大纲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的相关概念,了解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的理论体系,熟悉并掌握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的规律和方法,为以后从事旅游管理实践活动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教学条件(一)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设备,将有关内容全部制成课件。
(二)运用相关影音资料作为辅助教材。
(三)从旅游报刊、杂志、明信片以及网站上收集资料,尽量做到资料的新、齐、准。
(四)在资金和时间允许的前提下,带学生外出到实地开展对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的调研。
四、学分与学时分配学分:3学时:48《景区经营与管理》学时分配一览表五、教法(jiào fǎ)说明(一)采取多种形式的授课,每次上课之前(zhīqián)对上次课内容进行简要的复习,每次课结束时进行总结。
(二)教学中注意深入浅出,重点突出,直观形象,进行知识(zhī shi)讲解时采取问题式展开知识内容,做到师生互动。
(三)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尽量多引用实例,使学生对旅游景区经营管理(guǎnlǐ)有更感性的认识。
(四)本课以讲授为主,辅以适量的课堂讨论和课外练习,以巩固学生(xu é sheng)所学的知识,并培养他们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教学大纲
![《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53ccbf5e87101f69f319569.png)
《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南昌理工学院空中乘务专业(专科)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是一门研究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过程中有关理论和实务的学科,涵盖了一定的基础理论,以知识性内容为主的专业理论课程,它本着力求普及管理学知识,提高管理意识,让学生掌握旅行社经营管理理论与实务的基本技能和理论,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培养的学生具备现代旅行社的管理基础知识,能够运用管理学理论认识、分析和解决旅行社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具体问题,并提高学生的旅行社管理意识,增强学生的现代旅行社管理观念。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让学生了解旅行社的产生及发展历程,充分掌握旅行社的组织设计与组织管理、旅行社的业务与经营、旅行社战略管理、旅行社营销管理、旅行社接待管理、旅行社财务管理等管理制度及旅行社的发展趋势等知识。
在授课过程中尽量将理论联系实际,用生动的案例来阐述抽象的管理理论,深入浅出,最终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融会贯通,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更好的服务于旅行社管理事业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深广度第一章概述1.1、学习目的和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旅行社的产生与发展;理解旅行社分类与行业结构,旅行社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掌握旅行社的概念、性质与特征,旅行社的主要职能。
1.2、重点难点:旅行社的概念、性质与特征;旅行社的主要职能;1.3、教学内容:了解§1.1领会旅行社的产生与发展;§1.2领会旅行社分类与行业结构;§1.3旅行社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掌握§1.4旅行社的概念、性质与特征;§1.5旅行社的主要职能1.4、思考题1、简述旅行社的含义、性质及主要职能。
2、简述旅行社的主要职能。
第二章旅行社的组织设计与组织管理2.1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投资旅行社的方式选择;理解旅行社的组织管理原则及内容、制度;掌握旅行社业务流程、旅行社产权结构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旅游经营与管理》教学大纲编写说明城市旅游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旅游主体大众化、旅游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旅游方式现代化及城市功能多元化的必然结果。
“城市旅游经营与管理”作为一门研究现代城市旅游经济现象、城市旅游经济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融合了旅游学、管理学、(城市)经济学、旅游文化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是一门崭新的学科。
该门课程既可作为旅游管理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的任选课程,也可作为非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的全校性选修课程。
该课程以发生于城市的旅游经济现象及旅游经济关系为主线,全面而有重点地讨论了与城市旅游发展相关的各项问题,包括城市旅游现象、都市旅游、城市旅游发展战略、旅游城市、城市旅游规划、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城市旅游形象、城市旅游文化和城市旅游竞争力等,初步构建了城市旅游的基本理论体系,是学生了解城市旅游的相关理论、掌握城市旅游经营与管理的方法和技能的重要学科,是适应旅游发展的大趋势、面向市场需要而设立的一门应用性极强的综合性的管理类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仅应让学生了解城市旅游现象、城市旅游经济活动、城市旅游发展规律和城市旅游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而且还应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旅游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基本理论解决城市旅游发展中的具体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任课老师应注意以下问题:1.注意相关知识的铺垫城市旅游经营与管理是面向非管理类专业学生开设的全校性选修课程,由于授课对象往往既缺乏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又缺乏旅游学方面的常识,因而要求授课教师在开始教授本门课程之前,应该首先给学生讲授一些必要的旅游学和管理学原理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先有一些基本的知识准备。
同时,在授课过程中,对涉及与旅游及管理相关的其他学生未知的知识,也可配合授课内容做一些必要的说明,以加深学生的理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门课程知识。
2.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城市旅游经营与管理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学习该门课程,不但要求学生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应将理论学习与城市旅游发展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又在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善于总结经验和规律,以进一步检验和发展城市旅游的相关理论。
因此,无论是在教师讲授知识,还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实证分析和典型案例分析应贯穿始终,让学生们通过学习,不但能够提高理论素养,而且还能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3.关注学科的最新进展城市旅游经营与管理是近年来旅游管理领域内研究最为活跃的方向之一,同时也是最不成熟的方向之一。
国内关于该问题的认识不一,现有的有关城市旅游的著作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且发展突飞猛进,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该门课程的过程中,一方面,不能就某一书本而论,而是要善于综合各家所长,尽量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另一方面,要不断关注学科发展的最新进展,关注城市旅游发展的最新形势和格局,并将其适时引进和介绍给学生,以保证学生们始终站在学科的前沿,且能基本把握我国城市旅游发展的“脉搏”。
本课程建议学时数为36学时,学生修完该课程可获2个学分。
城市旅游经营与管理是一门既具综合性,又具边缘性的应用性学科,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其它学科的学习基础之上。
一般地讲,学习城市旅游经营与管理,学生不仅应该具备基本的旅游学常识,而且还应懂得管理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因而旅游学概论和管理学原理应是该门课程最为重要的先行课程,同时,学习该门课程,对其他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如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地理学等的学习也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课时分配表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安排第一章城市旅游现象1.城市旅游概述2.国内外城市旅游研究进展3第二章都市旅游1.都市旅游概述2.上海都市旅游发展3第三章城市旅游发展1.城市旅游发展的理论基础、基本原则和基本条件2.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发展模式3.城市旅游吸引体系与城市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建设4.政府在城市旅游发展中的作用5.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5第四章旅游城市1.城市与旅游城市2.国际性城市与国际旅游城市4第五章城市旅游规划1.城市旅游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2.城市旅游规划的工作流程和技术体系3.城市旅游规划与城市相关规划的关系4.城市旅游规划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4第六章城市旅游空间结构1.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关键要素分析2.城市旅游空间成长及其空间结构演化机制分析3.城市旅游流与空间结构4.城市休闲空间结构与城市游憩商业区(RBD)5.环城游憩带(ReBAM)的开发与发展6.城市旅游空间规划布局模式6第七章城市旅游形象1.城市旅游形象的内涵与功能2.城市旅游形象设计和形象定位3.城市旅游形象策划4.城市旅游形象与城市旅游规划5第八章城市旅游文化1.旅游文化2.城市旅游文化2第九章城市旅游竞争力1.城市旅游竞争力概述2.国内外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进展3.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系统分析与系统评价4.我国城市旅游竞争力提升及发展战略选择4目录第一章城市旅游现象第一节城市旅游概述第二节国内外城市旅游研究进展第二章都市旅游第一节都市旅游概述第二节上海都市旅游发展第三章城市旅游发展第一节城市旅游发展的理论基础第二节城市旅游发展的基本原则第三节城市旅游发展的基本条件第四节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第五节城市旅游发展模式探讨第六节城市旅游吸引体系建设第七节城市旅游信息服务第八节城市旅游发展中的政府第九节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第十节我国城市旅游发展的东西差异第四章旅游城市第一节城市与旅游城市第二节国际性城市与国际旅游城市第五章城市旅游规划第一节城市旅游规划的概念、类型及特征第二节城市旅游规划的对象、任务及内容第三节城市旅游规划的必要性与意义第四节城市旅游规划的原则第五节城市旅游规划的方法论第六节城市旅游规划的工作流程第七节城市旅游规划的技术体系第八节城市旅游规划与城市相关规划的关系第九节城市旅游规划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第十节城市旅游规划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第六章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第一节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关键要素分析第二节城市旅游空间成长及其空间结构演化机制分析第三节城市旅游流与空间结构第四节城市休闲空间结构与城市游憩商业区(RBD)第五节环城游憩带(ReBAM)的开发与发展第六节城市旅游空间规划布局模式第七章城市旅游形象第一节城市旅游形象的内涵与功能第二节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第三节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第四节城市旅游形象策划第五节城市旅游形象与城市旅游规划第八章城市旅游文化第一节旅游文化第二节城市旅游文化第九章城市旅游竞争力第一节城市旅游竞争力概述第二节国内外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进展第三节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系统分析第四节城市旅游竞争力系统的评价第五节我国城市旅游竞争力提升及发展战略选择第一章城市旅游现象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城市旅游现象产生的背景和城市旅游兴盛的原因及表现,掌握城市旅游的基本概念、属性、特点、类型、作用及发展趋势,熟悉国内外在该领域内的最新研究进展,明确该课程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初步形成该课程学习的思维方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城市旅游兴盛的原因;(2)城市旅游的基本概念;(3)城市旅游的主要特点;(4)城市旅游的发展趋势。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教授、课堂讨论与学生自学相结合四、教学内容第一节城市旅游概述1.城市旅游现象产生的背景2.城市旅游现象兴盛的原因及表现:(1)现代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功能的完善是城市旅游日趋兴盛的首要原因;(2)旅游形式的多样化及旅游需求的多元化是城市旅游兴盛的前提条件;(3)旅游主体的大众化和旅游方式的现代化是城市旅游兴盛的基础;(4)城市日益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趋势是城市旅游发展的“催化剂”。
3.城市旅游概念:“城市旅游”同“山水旅游”、“度假区旅游”及“乡村旅游”一样,是一个范畴,是基于旅游目的地标准而划分的几种旅游类型之一,是发生在城市的各种游憩活动及以城市为旅游目的地、以城市为旅游吸引物招徕游客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称,其实质是对现代城市文明的向往和追求。
4.城市旅游的基本属性:(1)城市旅游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城市旅游是人类追求高层次社会生活的要求;(3)城市旅游是人类的一种审美活动;(4)城市旅游是人类相互交往的一种方式;(5)城市旅游不仅是一项经济活动,而且还是一项涉及政治、文化等领域的社会活动5.城市旅游的特点:(1)城市旅游吸引的整体性;(2)城市旅游功能的多元性;(3)城市旅游活动的参与性;(4)城市旅游的辐射性;(5)城市旅游的对立统一性;(6)城市旅游的文化性;(7)城市旅游的普遍性;(8)城市旅游消费的高档性;(9)城市旅游的规范性6.城市旅游的类型:一是单一型,也称资源型;二是复合型,也称混合型。
7.城市旅游的作用:(1)有利于充分发挥城市的游憩功能;(2)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旅游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3)有利于推动区域乃至全国旅游经济发展;(4)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8.城市旅游的发展趋势:(1)大众化;(2)现代化;(3)综合化第二节国内外城市旅游研究进展1.国外城市旅游研究:(1)城市在旅游业中的重要性;(2)“旅游城市化”问题;(3)影响人们选择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因素分析;(4)旅游需求的“推-拉”模式;(5)城市旅游产品的内容构成;(6)城市旅游的吸引系统;(7)城市游憩商业区;(8)城市中心旅游区;(9)城市旅游商业区;(10)城市旅游对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2.国内城市旅游研究:(1)城市旅游有关理论的探讨;(2)城市旅游形象和定位研究;(3)城市旅游发展模式的探讨;(4)城市旅游结构与系统分析;(5)城市旅游开发、规划与建设的研究3.我国城市旅游研究发展展望:(1)研究组织问题;(2)城市旅游研究各领域的问题。
五、考试范围与题型(一)考试范围1.城市旅游兴盛的原因;2.城市旅游的概念及其特征;3.城市旅游的基本属性;4.城市旅游的类型;5.城市旅游的发展趋势。
(二)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述题、论述题等六、主要参考书1.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旅游学概论.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7.2.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3.谢文蕙,邓卫.城市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4.邹统钎.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5.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第二章都市旅游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都市旅游的由来及其发展必然性,掌握都市旅游的概念及其发展的先决条件,分清都市旅游的类型及发展方向,熟悉都市旅游发展的基本模式、都市旅游发展与都市商业繁荣的关系以及推动都市生态旅游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并理论联系实际,深刻领会都市旅游发展理论在上海都市旅游发展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