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第四卷考试小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1、虚与实的结合
2、非凡的叙事才能
3、全景式的战争描写
4、特征化性格的艺
术典型5、历史演义体语言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1、白话语体成熟的标志
2、同而不同的英雄群像
3、传奇性与现实性的结合
4、
连环钩锁、百川入海的结构
三大传奇:
李开先的《宝剑记》、梁辰鱼的《浣纱记》、署名王世贞等人的《鸣凤记》。其中《浣纱记》通常被认为是第一部用改革后的昆山腔谱曲并演出的传奇剧本;《鸣凤记》则堪称戏曲史上较早、较完整反映当时政治事变的悲剧现代戏。
沈璟的戏曲理论是什么:
1、思想倾向偏于保守,倡导封建伦理道德的气息比较厚重,是他戏曲创作的一
个基本出发点2、“本色论”,强调语言的通俗自然3、“声律论”,影响最大的方面,也是他一贯的主张。
《牡丹亭》的文化意义是什么:
1、以情反理,反对处于正统地位的程朱理学,肯定和提倡人的自由权利和情感
价值2、崇尚个性解放,突破禁欲主义3、对于正在兴起的个性解放思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牡丹亭》的浪漫主义风格表现在哪些方面:
1、奇幻与现实的紧密结合
2、强烈的主观精神追求
3、浓郁的抒情场面
4、典雅
绚丽的曲文铺排。
《西游记》的思想内容是什么:
1、戏笔中存真理,宣扬“明心见性”,维和封建社会的正常秩序
2、对人性自
由的向往和对自我价值的肯定3、呼唤有个性、有理想、有能力的人性美3、揭露社会的陋习,讽刺当时的政治。
《西游记》的艺术成就:
1、神幻世界的奇幻美与诙谐性,极幻和极真
2、物性与人性的统一
3、多角度、
多色调描绘形象4、戏言寓诸幻笔
《金瓶梅》的思想内容:
1、由一家写及天下国家,描写了西门庆的一生及其家庭从发迹到败落的兴衰史,
一方面辐射市井社会,一方面反映官场社会,展开了一个时代的广阔图景,从客观上表明了这个社会的无可救药。
2、剖视扭曲的人性,描写了西门庆及其妻妾的家庭活动,写出了这个罪恶之家
的林总,反映了正常人性惨遭扭曲和异化的过程。以潘金莲、小说中的诸多女主角都被超常的情欲、物欲所支配。她们以扭曲的人性去对抗道德沦丧的夫权社会,又在人性的扭曲中走向堕落和毁灭。
3、对于新兴的商人势力抱着一种颇为复杂的态度加以暴露。
《金瓶梅》在白话长篇小说中的地位是什么:
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在诸多方面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具有里程碑的意义:1、“寄意寓时俗”,是一个重大的转变2、从歌颂到暴露3、人物性格的立体化4、网状结构5、妙在家常口头语
《金瓶梅》的艺术成就:
1、在创作题材上,从描述英雄豪杰、神仙妖魔转向家庭生活、平凡人物。
2、在创作主旨上,从立意歌颂理想变为着重暴露黑暗,从表现美转为表现丑。
3、在人物塑造上,从单色调变为多色调,从平面化转向立体化。
4、在叙事结构上,从线性发展转向网状交织。
5、在语言艺术上,从说书体语言发展为市井口语。
三言二拍:
是指明代五本著名传奇短篇小说集及拟话本集的合称。“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作者为明代冯梦龙。“二拍”则是中国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作者凌蒙初。
竟陵派:
是明代后期文学流派,因为主要人物钟惺、谭元春都是竟陵人,故被称为竟陵派,和公安派一样,竟陵派也主张性灵说,是明末反对诗文拟古潮流的重要一派。
元曲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王实甫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和王实甫的《西厢记》。他们的创作代表了中国元曲的巨大成就,对后世戏曲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大南戏:
是元末明初南戏的代表作,简称“荆、刘、拜、杀”。是《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四部南戏的合称。这四部戏体现着南戏的发展变化,“四大南戏”中的三个剧本都有传说中的作者,表明文人在南戏写定过程的作用。这些剧本既贴近民间,又显示出文人对南戏写作的渗透,提高了南戏在曲坛的地位,对后来的南戏、传奇创作影响深远。彰显着南曲创作的生命力。
临川四梦:
临川四梦是《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四剧的合称。前两个是儿女风情戏,后两个是官场现形记或政治问题戏。汤显祖的“四梦”是一种原本的真实,包含了深邃的思想内涵,以虚幻的纪梦方式,表明鲜明的价值取向。
公安派:
是明代后期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公安三袁”是公安派的领袖,其中袁宏道声誉最高,成绩最大,其次是袁中道,袁宗道又次之。公安派反对前七子和后七子的拟古风气,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发前人之所未发。其创作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清新活泼,自然率真,但多局限于抒写闲情逸致。
前七子:
明弘治、正德年间的文学流派。成员包括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七人,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以复古自命。为区别后来嘉靖、隆庆年间出现的李攀龙、王世贞等七子,世称“前七子”。
后七子:
明嘉靖、隆庆年间中国明代的文学流派。成员包括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和吴国伦。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继续提倡复古,相互呼应,彼此标榜,声势更为浩大,因在前七子之后,世称他们是后七子。又有“嘉靖七子”之名。他们在李梦阳、后七子的文学主张基本上与前七子相同,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吴江派
是以沈璟为代表的注重戏曲格律的传奇派别。他的曲论核心是强调“场上之曲”,一是格律至上,二是推崇语言“本色”,从剧本有利于舞台演出的角度要求文辞服从格律,服从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