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必备
必考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必考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 物质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组成。
- 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
- 离子是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2. 元素与化合物- 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的原子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物质。
3.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原子或分子之间的化学键断裂和重新形成的过程。
- 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表现为吸热或放热。
4.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 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
5. 摩尔概念- 摩尔是物质的量单位,1摩尔物质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约6.022×10^23)个基本单位(原子、分子等)。
6. 溶液与浓度- 溶液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均匀混合物。
- 浓度表示溶液中溶质的含量,常用单位有摩尔/升(mol/L)和质量/升(g/L)。
二、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酸碱盐- 酸是能够提供氢离子(H+)的物质。
- 碱是能够提供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 盐是由阳离子(通常为金属)和阴离子(通常为非金属或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2.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电子转移的过程,包括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
- 氧化是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还原是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3. 物质的分类- 物质可以根据其性质和组成进行分类,如无机物和有机物。
4. 物质的物理性质- 物质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密度、熔点、沸点等。
5. 物质的化学性质-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三、实验操作与安全1. 实验器材- 常见化学实验器材包括试管、烧杯、滴定管、酒精灯、天平等。
2. 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应遵循一定的步骤和方法,如称量、溶解、加热、过滤等。
化学基础知识点初中大全
化学基础知识点初中大全1.原子和分子-原子是化学元素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在一起形成的。
-原子的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
-原子核中的质子数称为原子序数,决定了元素的性质。
2.元素和化合物-化学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元素的符号由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或者前两个字母组成。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的物质。
-化合物的化学式表示元素的种类和比例。
3.反应和方程式-化学反应是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的过程。
-反应物是化学反应发生前的物质。
-生成物是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的物质。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4.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双分解反应:AB+CD-->AC+BD-合成反应:A+B-->AB-分解反应:AB-->A+B-取代反应:A+BC-->AC+B-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物质的电荷转移过程。
5.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元素按照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排列的表格。
-横向的行称为周期,纵向的列称为族。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化学性质分为金属、非金属和半金属。
6.气体、液体和固体-气体的分子间距离大,无规则排列。
-液体的分子间距离较小,有一定的规则排列但不定形。
-固体的分子间距离最小,具有规则的排列方式。
7.物质的性质-密度:单位体积内的物质质量。
-燃烧性:物质能与氧气反应并放出光和热。
-可溶性:物质能溶解在其他物质中。
-酸碱性:物质能反应产生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
8.pH值和酸碱中和反应-pH值表示物质溶液的酸碱程度。
-pH值越小,溶液越酸;pH值越大,溶液越碱性。
-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9.化学能和能量转化-化学能是物质间化学键的能量。
-化学反应中,有的反应放出能量,有的反应吸收能量。
-能量可以转化为热能、光能和机械能等形式。
10.九类离子和其化合物-铵阳离子:NH4+;如氮铵NH4NO3-氯离子:Cl-;如氯化钠NaCl。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
化学概念与原理1.物质的组成与分类–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化合物根据组成元素的类别分为有机化合物(含碳的化合物,除碳的氧化物、碳酸和碳酸盐)和无机化合物。
原子结构1.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化学反应1.化学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多变一)–分解反应(一变多)–复分解反应2.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合成反应(或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化学键1.离子键–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主要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
2.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享电子形成的化学键。
–主要存在于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分子中。
有机化学基础1.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虽含碳,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
2.有机物的性质–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
–有机物受热容易分解。
–有机物的化学反应往往伴有副反应。
溶液与浓度1.溶液的定义–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组成–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3.溶液的浓度–质量分数:[ = 100% ]–摩尔浓度:[ = ]化学方程式1.化学方程式的表示–( + )2.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原子个数守恒: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酸碱盐1.酸的定义–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2.碱的定义–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3.盐的定义–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气体与状态变化1.气体的性质–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
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一、化学基础知识1.常见元素符号:氢(H)、氧(O)、氮(N)、碳(C)、金(Au)、铁(Fe)、铜(Cu)、锌(Zn)等。
2.化学中的三大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气体状态方程、化学反应热力学定律。
3.物质的物态:在常温常压下,物质可以呈现出三种不同的物态,分别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物质的分类:化学中将物质进行分类,包括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等。
5.物质的分离和纯化:物质的分离和纯化方法主要有:过滤、蒸馏、萃取和结晶等。
6.常见化学实验操作:称量、溶解、滤液、蒸发、加热等。
二、化学反应1.化学反应的三大要素:反应物、生成物、化学反应方程式。
2.反应类型: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加和反应等。
3.化学反应常用小技巧:通过观察单质在常温下的状态、通过物质的颜色变化或成为热量等方法,来判断化学反应的发生。
4.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化学方程式是用分子式来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一种方法。
三、物质对人类的影响1.人类化学环境的危害: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
2.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指通过减少污染、节约能源等措施,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方法。
3.节约资源:节约资源是指通过充分利用资源、减少浪费等措施,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一种方法。
4.危险物质:危险物质是指对人体具有危害作用的物质,比如有毒物质、易燃物质、放射性物质等。
5.安全生产和保护:安全生产和保护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采取措施保护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方法。
四、化学实验1.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前必须认真检查仪器、试剂等设备,以保证实验的成功。
2.实验中的安全措施:实验中必须穿戴防护服、手套、护目镜等安全用具,以保证实验的安全。
3.实验过程的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中必须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以为实验结论作出贡献。
4.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比较:实验结果必须进行分析与比较,研究它们的发展和关系,以得出相应的结论。
5.实验后的清理工作:实验后必须清洗仪器、归位试剂,确保实验室的安全与整洁。
初中化学34个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34个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组成。
2. 元素与化合物:由单一类型原子组成的物质称为元素,由不同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形成的纯净物质称为化合物。
3.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4. 化学反应:物质之间发生的转化过程,通常伴随能量变化。
5.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二、物质的分类6.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原有性质。
7. 纯净物:由单一物质组成,具有固定性质。
8. 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其他元素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三、物质的性质9. 物理性质:不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密度、熔点等。
10.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等。
四、化学反应类型11. 合成反应:两种或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12.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生成两种或以上物质的反应。
13. 置换反应:一种元素与化合物反应,取代化合物中的另一种元素。
14. 双置换反应: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
五、化学实验操作15. 实验室安全:了解并遵守实验室规则,使用防护装备。
16. 仪器使用:熟悉常见化学实验仪器的名称、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
17. 实验操作: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如称量、量取、混合、加热等。
六、常见物质与反应18. 酸碱反应: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19. 氧化还原反应:物质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
20. 沉淀反应:两种溶液混合产生不溶于水的固体(沉淀)。
七、元素周期表21. 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增加呈现周期性变化。
22. 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周期律排列所有已知元素的表格。
八、化学计算23. 摩尔概念: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1摩尔物质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数量的粒子。
24. 质量守恒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质量守恒的计算。
25. 浓度计算: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或体积分数。
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打印版
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打印版一、化学用语。
1. 元素符号。
- 前20号元素:氢(H)、氦(He)、锂(Li)、铍(Be)、硼(B)、碳(C)、氮(N)、氧(O)、氟(F)、氖(Ne)、钠(Na)、镁(Mg)、铝(Al)、硅(Si)、磷(P)、硫(S)、氯(Cl)、氩(Ar)、钾(K)、钙(Ca)。
- 常见金属元素:铁(Fe)、铜(Cu)、锌(Zn)、银(Ag)、金(Au)、汞(Hg)等。
2. 化学式。
- 单质化学式。
- 金属单质:用元素符号表示,如铁(Fe)、铜(Cu)等。
- 固态非金属单质:一般用元素符号表示,如碳(C)、硫(S)等;但碘(I₂)除外。
- 稀有气体:用元素符号表示,如氦气(He)、氖气(Ne)等。
- 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如氢气(H₂)、氧气(O₂)、氮气(N₂)等。
- 化合物化学式。
- 书写原则:正价在前,负价在后,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确定原子个数比。
- 例如:水(H₂O),其中氢元素化合价为 + 1,氧元素化合价为 - 2;氯化钠(NaCl),钠元素化合价为+1,氯元素化合价为 - 1。
3. 化学方程式。
- 书写原则。
- 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
- 例如:-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₂{点燃}{===}2MgO。
- 实验室制取氧气:- 加热高锰酸钾:2KMnO₄{}{===}K₂MnO₄+MnO₂+O₂↑。
- 过氧化氢分解:2H₂O₂{MnO_2}{===}2H₂O+O₂↑。
-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 质的方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如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 量的方面:- 宏观上: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在2H₂+O₂{点燃}{===}2H₂O中,氢气、氧气和水的质量比为4:32:36 = 1:8:9。
- 微观上: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个数比。
初中化学必备25个精华知识点,5分钟就能背会
【导语】⽆忧考⼤家整理了有关初中化学整年学习的知识点,希望考⽣们在接下来的时间⾥能过系统的复习⼀下,考试时不要出现错误!以下内容是⽆忧考为⼤家准备的相关内容。
1.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多变⼀ 分解反应:⼀变多 置换反应:⼀单换⼀单 复分解反应:互换离⼦ 2.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正价) ⼀价钾钠氢与银,⼆价钙镁钡与锌,三价⾦属元素铝;⼀五七变价氯,⼆四五氮,硫四六,三五有磷,⼆四碳;⼀⼆铜,⼆三铁,⼆四六七锰特别。
3.实验室制取氧⽓的步骤 “茶(查)、庄(装)、定、点、收、利(离)、息(熄)” “查”检查装置的⽓密性 “装”盛装药品,连好装置 “定”试管固定在铁架台 “点”点燃酒精灯进⾏加热 “收”收集⽓体 “离”导管移离⽔⾯ “熄”熄灭酒精灯,停⽌加热。
4.⽤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 “⼀通、⼆点、三灭、四停、五处理”: “⼀通”先通氢⽓; “⼆点”后点燃酒精灯进⾏加热; “三灭”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 “四停”等到室温时再停⽌通氢⽓; “五处理”处理尾⽓,防⽌CO污染环境。
5.电解⽔的实验现象 “氧正氢负,氧⼀氢⼆”:正极放出氧⽓,负极放出氢⽓;氧⽓与氢⽓的体积⽐为1:2。
6.组成地壳的元素 养闺⼥(氧、硅、铝) 7.原⼦最外层与离⼦及化合价形成的关系 “失阳正,得阴负,值不变”:原⼦最外层失电⼦后形成阳离⼦,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价;原⼦最外层得电⼦后形成阴离⼦,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价;得或失电⼦数=电荷数=化合价数值。
8.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诀: 固体需匙或纸槽,⼀送⼆竖三弹弹; 块固还是镊⼦好,⼀横⼆放三慢竖。
液体应盛细⼝瓶,⼿贴标签再倾倒。
读数要与切⾯平,仰视偏低俯视⾼。
滴管滴加捏胶头,垂直悬空不玷污, 不平不倒不乱放,⽤完清洗莫忘记 托盘天平须放平,游码旋螺针对中; 左放物来右放码,镊⼦夹⼤后夹⼩; 试纸测液先剪⼩,玻棒沾液测。
试纸测⽓先湿润,粘在棒上向⽓靠。
酒灯加热⽤外焰,三分之⼆为界限。
最全的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最全的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 元素:不可再分的基本物质单位。
-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净物质。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其原有性质。
2. 物质的状态- 固态: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 液态:具有固定的体积,但形状会随容器变化。
- 气态:既无固定形状也无固定体积,受压会减小体积,降温会液化。
3. 原子与分子- 原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组合。
4. 化学反应- 反应物: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
- 生成物:化学反应后生成的物质。
- 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以及反应条件。
5.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 平衡化学方程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相等的化学方程式。
6. 质量守恒定律- 内容:在封闭系统中,物质的总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7. 能量守恒定律- 内容:能量既不会被消灭,也不能被创造,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二、元素周期表与元素性质1. 元素周期表- 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元素表。
- 分为周期(行)和族(列)。
2. 元素的性质- 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
- 非金属元素:通常不导电,易与金属反应形成化合物。
-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不易与其他元素反应。
三、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 化学键- 离子键:正负离子之间的电荷吸引力。
- 共价键:两个原子共享一对电子形成的键。
-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享。
2. 分子结构- 分子的几何形状:由原子间的键角和键长决定。
-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用于预测分子的形状和极性。
四、酸碱与盐1. 酸- 定义:能够释放氢离子(H+)的物质。
- 常见酸: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
2. 碱- 定义:能够接受氢离子或释放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
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
1. 元素周期表:了解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和基本信息,包括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量、电子层结构等。
2. 原子结构:了解原子的基本结构,包括原子核、质子、中子和电子的性质和相互作用。
3. 化学键:了解化学键的类型,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并能区分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4. 物质的性质:了解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能举例说明。
5. 酸碱中和反应: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和特点,包括酸碱的定义、中和反应的生成物和特征。
6. 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特点,包括氧化和还原的定义、氧化态和还原态的变化。
7. 物质的分解和组成:了解物质的分解和组成的概念和方法,包括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8. 其他基础概念:了解其他一些基础概念,如溶液、浓度、电导性等。
9. 元素和化合物的命名:了解元素和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包括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命名方法。
10. 反应速率和平衡:了解反应速率和平衡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这些是初中化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就能够对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一个较好的理解。
当然,还需要通过实验和练习来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
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一、化学用语1、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非金属:O氧H氢N氮Cl氯C碳P磷S硫金属:K钾Ca钙Na钠Mg镁Al铝Zn锌Fe铁Cu铜Hg汞Ag银Mn锰Ba钡原子团(根):氢氧根硝酸根碳酸根硫酸根磷酸根铵根OH「NO 3「CO32「SO4 2「PO43「NH4+2、化合价口诀(1)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五氮磷三价铝;铜汞一二铁二三;二、四、六硫四价碳;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不同。
(2) 常见原子团(根)化学价口诀:一价硝酸氢氧根;二价硫酸碳酸根;三价常见磷酸根;通常负价除铵根。
4、必须熟记的制取物质的化学方程式△(1) 实验室制取氧气一:2KMnO 4 K2MnO4+MnO 2+O2 f催化剂(2) 实验室制取氧气二:2H2O2 2H2O+O2f,, MnO2⑶实验室制取氧气三:2KC1O 3 2KCI+3O2f(4) 实验室制法CO2:CaCO3+2HCI==Ca A I 2+H2O+CO2 f(5) 实验室制取氢气:Zn+H 2SO4==ZnSO4+H2 f(6) 电解水制取氢气:2H2O===2H2f+Q f(7) 湿法炼铜术(铁置换出铜):Fe+CuSO4==FeSO4+Cu(8) 炼铁原理:3CO+Fe2Or^^ Fe+3CO2(9) 生灰水[Ca(OH)2 ]的制取方法:CaO+H2O==Ca(OH) 2(10) 生石灰(氧化钙)制取方法:CaCO3丄比CaO+CO2f二.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K Ca Na Mg Al , Zn Fe Sn Pb (H) , Cu Hg Ag Pt Au 。
(按5个一句顺序背诵)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三、常见物质的颜色、状态1、白色固体:MgO、P2O5、CaO、NaOH、Ca(OH)2、KCI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除了有颜色的固体,其他固体一般为白色。
初中化学必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必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定义1. 物质: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实体,具有质量和体积。
2. 元素: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3.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的原子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物质。
4.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混合而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其原有性质。
5.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粒子。
6. 原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7. 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8. 电子:带有负电的粒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9. 离子:带有正电或负电的原子或分子。
二、化学语言1.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 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和物质的量之比。
3. 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1摩尔物质含有6.02×10^23个基本单位(阿伏伽德罗常数)。
4. 相对原子质量:一个原子质量与1/12个碳-12原子质量之比。
5. 相对分子质量:一个分子质量与1/12个碳-12原子质量之比。
三、化学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物质之间电子转移的反应。
2. 酸碱反应:酸与碱反应生成水和盐的过程。
3. 置换反应:一种元素替换另一种元素的反应。
4. 合成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结合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5.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四、物质的分类1. 纯净物:具有固定组成和性质的物质。
2.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其原有性质。
3. 金属和非金属:根据元素的性质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进行分类。
4. 氧化物:由氧元素与其他元素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五、物质的性质1. 物理性质:不涉及物质组成变化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等。
2. 化学性质:涉及物质组成变化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六、实验基本操作1. 计量:使用天平、量筒等工具准确测量物质的质量或体积。
初中化学必备25个精华知识点
初中化学必备25个精华知识点2.原子结构:原子的基本构成,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结构;3. 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和氢键;4.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5.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电极电位、电池;6. 酸碱性:酸碱概念、酸碱指示剂、酸碱中和反应;7. 溶液的浓度:溶液浓度的计算、溶液稀释;8. 气体的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实际气体状态方程;9. 热化学:热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热化学计算;10. 化学量的计算:摩尔质量、摩尔体积、化学计量问题;11. 功能团:羧基、醇基、醛基、酮基、胺基、卤素等;12. 烃的基本结构:碳氢化合物、烃的分类;13. 脂肪类化合物:脂肪酸、甘油、脂肪;14. 蛋白质:蛋白质的基本结构、氨基酸、蛋白质的分类;15. 糖类化合物:单糖、双糖、多糖;16.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器;17. 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氧气、氮气、水、二氧化碳、氯气、硫酸等;18. 无机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式: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配合物的化学式和命名;19.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式:烷烃、烯烃、炔烃的命名和化学式;20.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反应的基本概念、酸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酸碱反应的计算;21. 化合价的概念:原子的化合价、化合物的化合价、化合价的计算方法;22. 离子反应: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离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离子反应的计算;23.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化学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24. 化学产品的制造和应用:化学产品的生产、化学产品的应用;25. 环保与化学工业:环保的概念、环境问题与化学工业,环保的实践与措施。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大全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大全一、化学基本概念1. 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例如铁生锈,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生成了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化学变化常伴随着发光、发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如冰融化成水,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由固态变为液态,但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没有新物质生成。
2. 物质的性质•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例如,氢气具有可燃性,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等。
例如,铁是银白色固体,有金属光泽,密度为7.86g/cm³。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 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的取用•块状药品:用镊子夹取,将试管横放,把块状药品放在试管口,然后慢慢将试管竖起,使药品缓缓滑到试管底部。
例如取用大理石块时就采用这种方法。
•粉末状药品:用药匙或纸槽取用。
先将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
•液体药品的取用•较多量液体:直接倾倒。
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缓慢倾倒。
•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吸取和滴加。
滴管要垂直悬空在容器口上方,不能伸入容器内,更不能接触容器壁。
2. 物质的加热•给固体加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因为外焰温度最高。
•给液体加热:试管与桌面成45°角,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加热时要不时地移动试管,使液体受热均匀。
三、空气1. 空气的组成•空气主要由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0.03%)和其他气体及杂质(约占0.03%)组成。
•可以通过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例如利用红磷燃烧的实验。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最新完整版)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最新完整版)以下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总结,供您参考:1. 基本概念和常识- 物质和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
- 基本粒子:原子、离子和分子。
- 元素周期表:组成、元素周期表的层级结构、元素周期法则。
-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 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燃烧:燃烧的条件和过程、燃烧的种类(完全燃烧、不完全燃烧、阻燃和爆燃)。
- 腐蚀:金属腐蚀的条件和过程、腐蚀的种类。
- 溶解:溶质、溶剂、溶解度、饱和溶液和非饱和溶液。
3. 常见物质的制备和应用- 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备和应用。
-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现象、条件和类型。
- 酸、碱和盐的性质、制备和应用。
- 金属的生产和利用。
4. 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算- 化学方程式: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所需摩尔比例。
- 化学计算:摩尔质量、摩尔体积和摩尔浓度的计算。
5. 常见化学反应和实验-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金属活动性和金属活动顺序。
- 碱与盐酸的反应:气体的生成和盐的生成。
- 焰色反应和沉淀反应:离子的特性和化学反应的观察和判断。
6. 酸、碱和盐- 酸的性质:酸的味道、酸的腐蚀性、酸的电离和酸的强弱。
- 碱的性质:碱的滑腻感、碱的电离和碱的强弱。
- 酸碱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条件、产物和应用。
- 盐的性质:盐的味道、盐的晶体结构和盐的用途。
请注意,这只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础知识点总结,涵盖了常见的内容,但不全面。
具体的教学内容可能会根据教材和教学要求有所变化,请以教材或老师的要求为准。
初中化学必备知识点清单
初中化学必备知识点清单一、基本概念。
1. 物质的变化。
-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冰融化成水、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等)、灯泡发光等。
-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例如:铁生锈(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燃烧(如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吸热、放热、发光等。
2. 物质的性质。
-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
例如: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铁是银白色固体,酒精具有挥发性等。
-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包括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例如:氢气具有可燃性(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还原氧化铜等金属氧化物)。
3.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 药品的取用。
- 固体药品:块状固体用镊子夹取,操作是“一横二放三慢竖”,即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然后将试管慢慢竖起,使固体滑到试管底部;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取用,操作是“一斜二送三直立”,即将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将粉末状固体送到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直立起来。
- 液体药品: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吸取并滴加,注意胶头滴管要垂直悬空在容器口上方;较多量液体可直接倾倒,操作是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缓慢倾倒。
- 物质的加热。
-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1/3处,加热时试管要倾斜与桌面成45°角,先预热,再用外焰加热。
- 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先预热,再用外焰集中加热。
- 仪器的连接: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时,先把玻璃管的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先把玻璃管的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把胶皮管套在玻璃管上;在容器口塞橡皮塞时,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总汇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总汇1.物质的分类-纯物质和混合物:纯物质是由只有一种组成成分的物质组成,混合物是由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则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以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2.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是对元素按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的表格,包含元素的符号、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信息。
-原子结构: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原子核,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构成了原子的外层电子壳。
3.化学公式和化学方程式-化学公式:用化学符号表达化合物的组成。
例如,H2O表示水分子,CO2表示二氧化碳分子。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和符号表示化学反应过程。
例如,2H2+O2->2H2O表示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
4.化学键和电子结构-化学键:是原子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化合物中保持原子在一起。
-共价键:是通过原子间相互共享电子形成的化学键。
-离子键:是由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和带负电荷的阴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形成的化学键。
5.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反应速率:反应物消失或产物生成的速率。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浓度、催化剂和表面积等。
-化学平衡: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保持恒定的状态。
6.酸碱中和反应和盐的形成-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盐的形成:当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时,生成盐。
7.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指物质丧失电子或增加氧原子数的过程。
-还原:指物质获得电子或减少氧原子数的过程。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到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
8.化学能量转化和化学能-化学能:化学反应中能量的产生和吸收。
-燃烧和酸碱中和反应是常见的能量转化过程。
9.金属和非金属-金属: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等特点,常见的金属有铁、铜、锌等。
-非金属:非金属具有较差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常见的非金属有碳、氧、氮等。
10.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氧气对燃烧的影响:氧气是燃烧的必需品,燃烧过程中,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热和光。
化学基础知识点初中大全
化学基础知识点初中大全1.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
纯物质又可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2.元素: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目前已知的元素有118种。
元素的符号一般是由拉丁文或英文的第一个或前两个字母组成。
3.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原子量和化学性质等进行分类的表格。
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包括周期、族、周期表中各个区域的特点等。
4.原子:原子是物质存在于最小单元,包含了质子、中子和电子。
5.原子结构:原子结构由原子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6.元素的物理性质:元素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熔沸点等。
7.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化学性质包括与其他元素结合形成化合物的能力以及参与化学反应的特点。
8.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元素以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9.分子:分子是化合物中最小的单位,由原子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
10.离子:离子是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11.化学键:化合物中的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常见的化学键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等。
12.共价键:共价键是由两个非金属原子通过共享电子而形成的化学键。
13.离子键:离子键是由金属和非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转移而形成的化学键。
14.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种。
15.物理变化:物理变化是物质在改变条件下不改变其化学组成的变化。
16.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是物质在改变条件下改变其化学组成的变化,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者释放。
17.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符号和化学式代表化学反应的过程。
18.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表明,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质量不会被消失或产生。
19.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是以离子形式表示的化学反应方程,用于描述离子在反应中的变化。
20.电解质:电解质是在水中能够产生离子的物质。
21.非电解质:非电解质是在水中不产生离子的物质。
初中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组成。
- 分类:混合物和纯净物。
纯净物进一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2. 原子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 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电子围绕核运动。
3. 元素与周期表- 元素是不可分割的基本物质单位。
- 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元素,分为周期和族。
4.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如H2O表示水。
- 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如2H2 + O2 → 2H2O。
5. 化学反应类型- 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还原-氧化反应等。
6.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等。
- 化学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二、常见物质与反应1. 常见气体- 氧气(O2)、氢气(H2)、二氧化碳(CO2)等。
- 气体的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毒性等。
2. 酸碱盐- 酸:氢离子(H+)的供应者,如硫酸(H2SO4)。
- 碱:氢氧根离子(OH-)的供应者,如氢氧化钠(NaOH)。
- 盐:酸与碱中和反应的产物,如氯化钠(NaCl)。
3.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 还原: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 常见例子:铁生锈、燃烧反应等。
4. 溶液与浓度-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 浓度表示溶质在溶剂中的含量,通常用质量百分比、摩尔浓度表示。
5.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过滤、蒸发、结晶、蒸馏等方法。
6. 能量变化与热化学- 化学反应通常伴随能量变化,如燃烧释放能量。
- 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三、实验操作与安全1. 实验器材与使用- 常见器材:试管、烧杯、滴定管、酒精灯等。
-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称量、溶解、加热、混合、滴定等。
3. 实验室安全- 实验室规则、个人防护、化学品处理、意外事故处理。
四、化学计算1. 物质的量与摩尔概念- 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含量的物理量,单位是摩尔。
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
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化学是一门充满神奇和趣味的学科,对于初中生来说,掌握一些必背的知识点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以下就是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
一、化学用语1、元素符号要记住常见元素的符号,如氢(H)、氧(O)、碳(C)、氮(N)、钠(Na)、镁(Mg)、铝(Al)、铁(Fe)等。
元素符号不仅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2、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
比如水的化学式是H₂O,表示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要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并且能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的化合价。
3、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变。
例如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是 2H₂+ O₂点燃 2H₂O。
二、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比如水的蒸发、蜡烛的熔化等。
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比如铁的生锈、燃烧等。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
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三、常见的物质1、空气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N₂)和氧气(O₂),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约占 78%,氧气约占 21%。
此外,空气中还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CO₂)、稀有气体等。
2、氧气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等。
3、水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水的净化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
4、碳及其化合物常见的碳单质有金刚石、石墨和 C₆₀。
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石墨能导电,可用于制作电极。
二氧化碳(CO₂)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常用于灭火和光合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必背)一、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为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17、原子的结构:原子、离子的关系: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B=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A+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AC+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CD=AD+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2H2O+O2↑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22、溶液(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组成:溶质、溶剂。
在溶液中,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3)特征:溶液是均一性、稳定性。
(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其相互转化一般规律: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5)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②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
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
②温度。
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少数物质(如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也有极少数物质(如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4、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如:HCl==H++Cl-HNO3==H++NO3-H2SO4==2H++SO4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如:KOH==K++OH-NaOH==Na++OH-Ba(OH)2==Ba2++2OH-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如:KNO3==K++NO3-Na2SO4==2Na++SO42-BaCl2==Ba2++2Cl-25、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26、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10H2O、CuSO4.5H2O)27、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28、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二、基本知识、理论1、空气的成分: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与杂质0.03%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2、CO、SO2、H2S、NO等物质3、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O43-(磷酸根)、Cl-(氯离子)、HCO3-(碳酸氢根)、HSO4-(硫酸氢根)、HPO42-(磷酸氢根)、H2PO4-(磷酸二氢根)、OH-(氢氧根)、HS-(硫氢根)、S2-(硫离子)、NH4+(铵根或铵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Mg2+(镁离子)、Al3+(铝离子)、Zn2+(锌离子)、Fe2+(亚铁离子)、Fe3+(铁离子)、Cu2+(铜离子)、Ag+(银离子)、Ba2+(钡离子)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
(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1,氟-1,溴为-1)(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5、化学式和化合价:(1)化学式的意义: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a.金属单质。
如:钾K铜Cu银Ag等;b.固态非金属。
如:碳C硫S磷P等c.稀有气体。
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H2(氢气)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6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n表示层数)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有2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7、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
8、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值说明:(1)PH值=7,溶液呈中性;PH值<7,溶液呈酸性;PH值>7,溶液呈碱性。
(2)PH值越接近0,酸性越强;PH值越接近14,碱性越强(3)PH值越接近7,溶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三、基本化学反应一、化合反应;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现象:(1)发出耀眼的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白色粉末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现象:(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注意:瓶底要放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O2△2CuO现象:铜丝变黑。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点燃2Al2O3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有白色固体生成。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现象:(1)产生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6、红(白)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大量白烟。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O2点燃SO2在纯的氧气中现象:(1)发出明亮的蓝紫火焰(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在空气中燃烧现象(1)发出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3)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点燃CO2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点燃2CO10、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C+CO2高温2CO(是吸热的反应)基本形式:AB=A+B11、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通电2H2↑+O2↑现象:(1)电极上有气泡产生。
H2:O2=2:1(2)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12、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2CuO+H2O+CO2↑现象:(1)绿色粉末变成黑色(2)试管内壁有水珠生成(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3、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MnO22KCl+3O2↑14、加热高锰酸钾:2KMnO4△K2MnO4+MnO2+O2↑15、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MnO22H2O+O2↑现象:(1)有气泡产生(2)带火星的木条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