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基础知识大全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汇总一、走进化学世界。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冰融化成水、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等)、灯泡发光等。
-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如铁生锈(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燃烧(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吸热、放热、发光等。
-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
例如,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这是氧气的物理性质。
-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可燃性(氢气能燃烧)、助燃性(氧气能支持燃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 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
-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以通过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有水生成),再罩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来验证。
-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 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吸入空气中氧气含量低(可以用燃着的木条检验,在呼出气体中木条燃烧不旺,在空气中木条正常燃烧)。
-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吸入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用澄清石灰水检验,呼出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更明显)。
- 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比吸入空气中水蒸气含量高(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玻璃片上有水雾,而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无水雾)。
3. 走进化学实验室。
- 常见仪器的名称和用途。
- 试管: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 烧杯: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
- 烧瓶:有圆底烧瓶和平底烧瓶,用于试剂量较大而又有液体物质参加反应的容器,可用于装配气体发生装置,加热时需垫石棉网。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化学总结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初三化学知识点大全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大全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排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显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讲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样步骤:提出咨询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判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能够直截了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平均〕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样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样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九年级全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目录绪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 (2)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5)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11)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15)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20)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23)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应用 (28)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31)第九单元溶液 (35)第十单元酸和碱 (39)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45)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48)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51)常见物质的俗名 (53)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53)常见反应的现象 (57)常见物质的颜色、气味 (60)多功能瓶 (61)除杂 (62)鉴定 (62)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一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定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常见现象物质的状态、形状可能发生变化,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出现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并吸热、放热、发光等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实质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发生变化联系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石墨变金刚石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指的是物理变化。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实例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燃点、沸点、熔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等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活泼性、酸性、碱性、毒性等区别这种性质是否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氮气和稀有气体可以做保护气。
这虽然不包含化学变化,但利用了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性)。
第二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蜡烛●石蜡不溶于水,石蜡密度小于水。
●蜡烛燃烧时的火焰分三层,包括外焰、中焰和内焰。
最详细九年级化学知识点
最详细九年级化学知识点九年级化学知识点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
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5、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加热后,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②管口出现小水滴,③石灰水变浑浊。
Cu2(OH)2CO3—6、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空气)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水)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
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水的污染来自于①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大全
一、物质与化学变化
1.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
2.原子和分子:元素由原子组成,化合物由分子组成。
3.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如离子方程和平衡
方程。
4.物质的氧化和还原:氧化和还原反应的定义和特征。
二、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应用
1.金属和非金属:金属的性质,如导电性和延展性,常见的金属元素。
2.酸、碱和盐:酸、碱和盐的定义和性质,如酸碱中和反应和酸碱指
示剂的应用。
3.氧气、二氧化碳和水: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的性质和应用。
4.食盐、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常见盐类的性质和应用。
三、化合物的组成和研究
1.元素的化合价:化合价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离子和离子化合物:离子的定义和离子化合物的特征。
3.共价分子和共价分子化合物:共价键的形成和分子的性质,如分子
的极性和分子键的极性。
四、与化学相关的环境和生活
1.燃烧与火灾:燃烧的条件、类型和火灾的防控措施。
2.大气和水的污染: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和水的污染物,以及防治措施。
3.垃圾处理和回收: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以及回收的重要性。
4.化学能源和节能:化学能源的类型,如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
及节能的意义和方法。
五、化学实验和实验室安全
1.实验仪器和实验操作:常见的实验仪器和实验操作的基本要求。
2.实验记录和数据处理:实验记录的方法和数据处理的基本原则。
3.实验室安全和应急措施:实验室的基本安全要求和应急措施。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精华)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精华)
一、原子
1. 原子的概念
2. 原子的结构:原子核、电子云
3. 原子的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
4. 原子的核外电子配置:原子电子配置、原子电子能级
二、元素
1. 元素的概念
2.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3. 元素的性质:元素的熔点、沸点、密度、蒸气压
4. 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
三、化合物
1. 化合物的概念
2. 化合物的分类:单质、化合物、混合物
3. 化合物的结构:分子式、分子量、结构式
4. 化合物的性质:溶解度、沸点、熔点、密度
四、反应
1. 反应的概念
2. 反应的分类:化学反应、物理反应
3. 反应的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
4. 反应的过程: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大全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大全
一、物质的分类
1、按结构不同,可分为单质、化合物和混合物。
2、按物质组成的不同可分为元素和化合物,元素由单一原子组成,化合物由两种或
两种以上元素所组成的物质。
3、按化学式的构成分类可分为水化物,无机盐,有机物和气体等。
二、物质的性质
1、物质的性质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衡量,即质量、密度、折射率、溶解度、电
导率、折光率、爆炸性、生成能、熔点、燃烧性等。
2、物质的形状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固体具有固定形状,液体可以改变形状,
气体无定形。
3、无论是单质还是化合物,它们都可以分解成更小的粒子,而这些粒子构成它们的
基本单位。
三、物质的变化
1、物质的变化分为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生物变化和热力学变化四类。
2、化学变化是指物质结构的改变,其实质是原子间发生化学键的链接、解体或重组,产生新物质,改变物质性质的能力。
3、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结构没有改变,只是状态发生改变的变化,例如溶解、气化、
凝固等。
4、生物变化是指生物发生的细胞分裂、运动、膨胀、凝固等变化。
5、热力学变化是指物质受到热能的影响,而产生的速度、温度、压强和熵的变化。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 1一、基本概念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如石蜡的熔化、水的蒸发2、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如物质的燃烧、钢铁的生锈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生成一、基本概念新的物质。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伴随化学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
如铁易生锈、氧气可以支持燃烧等。
5、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如n2 o2 co2 p2o5等。
6、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
如空气、蔗糖水等(里面的成分各自保持原来的性质)7、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n2 o2 s p等。
8、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
如co2 kclo3 so2 等。
9、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中,其中一种元素的氧元素的化合物。
如co2 so2等。
10、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a+b ==ab11、分解反应:由一中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ab ===a +b12、氧化反应:物质与氧的反应。
(缓慢氧化也是氧化反应)1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又叫触媒)[应讲某种物质是某个反应的催化剂,如不能讲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而应讲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14、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二、空气的成分1、空气含氧量的测定——过量红磷的燃烧实验p23问题:(1)为什么红磷必须过量?(耗尽氧气)(2)能否用硫、木炭、铁丝等物质代替红磷?(不能,产生新物质)2、空气的成分:n2 :78% o2:21% 稀有气体:0.94% co2:0.03% 其它气体和杂质:0.03%3、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4、氮气的用途:p245、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p256、空气的污染:(空气质量日报、预报)(1) 污染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煤和石油等)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等。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完整版)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1)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2)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3)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2024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
2024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性质1. 物质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形态、硬度、密度等,而化学性质指的是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的变化。
2. 物质的状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
固态物质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之间的距离比较小;液态物质具有固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分子之间的距离比较大;气态物质具有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之间的距离非常大。
3. 物质的溶解性是指物质在溶剂中能够溶解的程度。
一般来说,溶解度越大,溶液的浓度就越高。
二、相变1. 固体的熔化是指固体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
熔点是固体物质熔化时的温度。
2. 液体的沸腾是指液体物质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
沸点是液体物质沸腾时的温度。
3. 气体的凝结是指气体物质从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
凝固点是气体物质凝结时的温度。
三、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一系列转化过程。
化学反应的标志是物质的性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2. 化学反应中有许多基本反应类型,例如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和聚合反应等。
3. 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生成盐和水。
酸具有酸性物质的性质,而碱具有碱性物质的性质。
4.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原子的氧化态和还原态发生变化。
5. 置换反应是指一种物质中的离子和另一种物质中的离子置换,生成新的物质。
四、元素和化合物1. 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无法通过化学反应分解成其他物质。
元素的种类非常多,例如氧、碳、氢等。
2. 化合物是由两个或多个不同元素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的物质。
化合物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分解成其他物质。
五、离子和配对离子化合物1. 离子是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带正电荷的离子称为阳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称为阴离子。
2. 配对离子化合物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电荷平衡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比例决定了化合物的化学式。
初三化学基础知识大全
初三化学基础知识大全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一)、固体的颜色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5、淡黄色固体:硫磺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二)、液体的颜色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三)、气体的颜色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18、黄绿色气体:氯气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1、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2、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3、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三、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一)质量增加的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二)质量减少的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四、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一)、气体的检验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二)、离子的检验.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三)、相关例题14、如何检验NaOH 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16、检验NaOH 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中考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中考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完整版)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二)测容器--量筒(1)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2)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3)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完整版)初三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精华)
(完整版)初三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精华)初中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一、化学用语1、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非金属: O氧 H氢 N氮 Cl氯 C碳 P磷 S硫金属: K钾 Ca钙 Na钠 Mg镁 Al铝 Zn锌 Fe铁 Cu铜 Hg汞 Ag银 Mn锰Ba钡原子团(根):氢氧根硝酸根碳酸根硫酸根铵根OH- NO3- CO32- SO4 2- NH4+2、(1) 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一价氯氢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三铝四硅五氮磷,单质零价要记清。
(2) 常见原子团(根)化学价口诀: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
4、必须熟记的制取物质的化学方程式(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2KMnO4===K2MnO4+MnO2+O2↑(2)实验室制取氧气二: 2H2O2 ===2H2O+O2↑(3) 实验室制取氧气三:2KClO3===2KCl+3O2↑(4)实验室制法CO2:CaCO3+2HCl==CaCl2+H2O+CO2↑(5)实验室制取氢气:Zn+H2SO4==ZnSO4+H2↑ Zn + 2HCl= ZnCl2 +H2↑ (6)电解水制取氢气:2H2O===2H2↑+O2↑(7)湿法炼铜术(铁置换出铜):Fe+CuSO4==FeSO4+Cu (Fe与盐、酸反应都生成的是+2价亚铁离子)(8)炼铁原理: 3CO+Fe2O3===2Fe+3CO2 (Fe2O3与酸反应生成的是+3价铁离子)(9)熟灰水[Ca(OH)2 ]的制取办法:CaO+H2O==Ca(OH)2(10)生石灰(氧化钙)制取办法:CaCO3 ===CaO+CO2↑二.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 K Ca Na Mg Al ,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
(按5个一句顺序背诵)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三、常见物质的颜群、状态1、黑群固体:炭粉、铁粉、CuO、MnO2、Fe3O42、红XXX固体:Cu、Fe2O3、红磷▲硫磺:淡黄群▲绿XXX:碱式碳酸铜(铜锈,俗称铜绿)3、溶液的颜群:含Cu2+的溶液呈蓝XXX(如CuSO4溶液);含Fe2+的溶液呈浅绿群(如FeCl2溶液);含Fe3+的溶液呈棕黄群(如FeCl3溶液),其余溶液普通为无群。
初中化学的重点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的重点知识点归纳初三化学基础知识物质构成的奥秘1. 分子(1)概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化学变化中可分。
(2)三个基本性质(一小二动三间隔)。
(3)影响因素(温度、压强)。
2. 原子(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2)三个基本性质(一小二动三间隔)。
(3)构成:原子核(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3. 离子(1)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表示方法及意义:如Fe3+: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
4. 元素(1)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
(3)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
注: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He最外层电子数为2)。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Ne均为稳定结构)。
5. 化合价和化学式(1)化合价a. 写法及意义:MgCl2:氯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
b. 几种数字的含义:Fe2+:每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3 Fe2+:3个亚铁离子。
c. 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
(2)化学式① 写法:a. 单质:金属、稀有气体及大多数固态非金属通常用元素符号表示它们的化学式;而氧气、氢气、氮气等非金属气体的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其化学式表示为O2、H2、N2。
b. 化合物:正价在前,负价在后(NH3、CH4除外)。
② 意义:如化学式H2O的意义:4点;化学式 Fe的意义:3点。
③ 计算:a. 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
b. 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c. 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初中化学知识连接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检查装置气密性检查: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贴容器外壁,稍停片刻,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掌,导管口部有水柱上升,稍停片刻,水柱并不回落,就说明装置不漏气。
初三化学的必背知识点
初三化学的必背知识点
一、物质与能量转化
1. 燃烧:燃烧是物质与能量转化的一种形式,是氧化反应的一
种特殊情况。
2. 蒸发和凝结:液体在加热的条件下变为气体叫蒸发,气体在
冷却的情况下变为液体叫凝结。
3. 溶解和析出:固体溶解在液体中叫溶解,溶液中固体重新形
成固体叫析出。
二、常见元素和化合物
1. 氧气(O2):氧气是一种必需气体,可以维持生命活动。
2. 水(H2O):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化合物,是生命体存在的
基础。
3. 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是人类活动释放出的主要温室
气体,对环境造成影响。
4. 硫化氢(H2S):硫化氢是一种有毒气体,具有腐蚀性和恶
臭味。
5. 盐(NaCl):盐是一种常见的化合物,用于调味和食品加工。
三、常见化学反应
1.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2.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反应会生成离子化合物。
3.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物质电子的转移过程。
4. 燃烧反应:燃烧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反应放出大量能量。
四、实验室常用仪器和玻璃器皿
1. 试管:用于容纳、加热和搅拌液体。
2. 烧杯:用于加热和溶解固体。
3. 醇灯:用于提供火焰,进行加热。
注意安全使用。
4. 滴定管:用于定量加入液体试剂。
以上是初三化学的必背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大全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大全↓↓↓点击获取更多“初三化学知识点”相关内容↓↓↓初三化学知识点大全初三化学知识点归纳整理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初三化学知识点归纳初三化学的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物质不需发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物质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等。
二、基本实验操作:1、药品的取用:(1)取药量:没有说明用量,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取1—2mL。
(2)注意事项:“三不”:不闻、不尝、不摸(3)取用少量液体药品用胶头滴管,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用量筒量取,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取用较大量液体时用倾倒方法,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瓶口要紧靠容器口。
2、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其中外焰温度。
(2)使用酒精灯时,酒精不能超过灯容积的2/3,绝对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熄。
(3)给试管液体加热,试管所盛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要倾斜放置,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
3、仪器的洗涤: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在容器内壁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一、空气的成分和组成1、空气的成分:空气成分N2O2稀有气体CO2其它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78%21%0。
94%0。
03%0。
03%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如右图)观察到的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P5O2点燃4P2O5;结论:空气是混合物;O2约占空气体积的1/5,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4/5。
思考:(1)液面小于五分之一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2)能否用铁、碳代替红磷?不能,原因是碳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3、空气的污染及防治(1)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和烟尘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化学全一册基本知识
初三化学基本知识汇集1.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化学史上重要的三人物:《分子学说》阿伏伽德罗;《原子论》道尔顿;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创造元素周期表的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如:溶解,玻璃破碎,钢筋折断,木材变桌椅等。
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如;燃烧,铁生锈,铜变铜绿等。
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破裂,而原子不会破裂,但可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一般指物质的颜色、气味、味道、熔点、沸点、溶解性、密度、导电、传热等。
化学性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铁能生锈,物质能燃烧(具有可燃性),物质能够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等。
4.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N2 78% O2 21% 稀有气体 0.94% CO2 0.03% 其它气体及杂质 0.03%空气污染:有害气体(主要SO2、CO、NO2)污染和烟尘污染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①汽车、摩托车尾气②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③工厂排放的废气防止空气污染的主要措施:①减少建筑工地的粉尘②限制使用含铅汽油③尽量用燃气代替燃煤④工业废气处理后才能排放⑤植树造林⑥开发无污染的新能源。
(新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清洁燃料:①乙醇汽油:是将变性燃料乙醇和汽油混合而成的新型汽车燃料。
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
5.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过氧化氢制氧气。
方程式:2H2O2 MnO22H2O + O2 反应原理:固液接触型(不用加热)。
实验室里制气体反应类型(制取装置)相同的有:锌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
方程式:Zn + H2SO4 === ZnSO4 + H2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
方程式: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2)氯酸钾制氧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基础知识大全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一)、固体的颜色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5、淡黄色固体:硫磺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二)、液体的颜色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三)、气体的颜色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18、黄绿色气体:氯气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1、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2、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3、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三、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一)质量增加的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二)质量减少的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四、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一)、气体的检验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二)、离子的检验.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三)、相关例题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17、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18、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19、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就含葡萄糖。
五、初中化学之三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8、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12、三大化学肥料:N、P、K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二氧化碳和水)。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全为混合物)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6、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1)温度,(2)是否搅拌(3)固体颗粒的大小40、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4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六、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3、煤气:一氧化碳(CO)4、天然气:甲烷(CH4)5、石灰石/大理石:(CaCO3)6、生铁/钢:(Fe)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8、铁锈:(Fe2O3)七、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1、氯化钠(NaCl):食盐2、碳酸钠(Na2CO3) :纯碱,苏打,口碱3、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4、氧化钙(CaO):生石灰5、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6、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7、氢氯酸(HCl):盐酸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9、硫酸铜晶体(CuSO4 .5H2O):蓝矾,胆矾10、甲烷(CH4):沼气11、乙醇(C2H5OH):酒精12、乙酸(CH3COOH):醋酸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14、汞(Hg):水银15、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八、物质的除杂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4、CuO(C):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5、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7、FeSO4(CuSO4): 加入足量的铁粉8、NaCl(Na2CO3):加入足量的盐酸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14、NaCl(KNO3):蒸发溶剂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九、化学之最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 H2 。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CH4 。
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 H2 。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 H2 。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
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
7、PH=0时,酸性最强,碱性最弱。
PH=14时,碱性最强,酸性最弱。
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 N,K,P 三种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尿素。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10、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中国。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1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14、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
1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16、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十、有关不同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不同。
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4、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5、元素化合价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6、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十一:有毒的物质1、有毒的固体:亚硝酸钠(NaNO2),乙酸铅等;2、有毒的液体:汞,硫酸铜溶液,甲醇,含Ba2+的溶液(除BaSO4);3、有毒的气体:CO,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十二:实验室制法△1、实验室氧气:2KMnO4=====2K2MnO4+MnO2+O2↑MnO22KClO3=======2KCl+3O2↑△MnO22H2O2=======2H2O+O2↑2、实验室制氢气Zn+H2SO4===ZnSO4+H2↑ (常用) Fe+H2SO4===FeSO4+H2↑ Mg+H2SO4===MgSO4+H2↑2Al+3H2SO4==Al2(SO4)3+3H2↑ Zn+2HCl===ZnCl2+H2↑Fe+2HCl===FeCl2+H2↑Mg+2HCl===MgCl2+H2↑2Al+6HCl===2AlCl3+3H2↑3、实验室制CO2:CaCO3+2HCl==CaCl2+CO2↑ +H2O十三:工业制法1、O2:分离液态空气高温2、CO2: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CaO+CO2↑)3、H2:天然气和水煤气高温4、生石灰: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CaO+CO2↑)5、熟石灰:CaO+H2O==Ca(OH)26、烧碱:Ca(OH)2+Na2CO3=== CaCO3↓+ 2Na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