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需要怎样的文学修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记者需要怎样的文学修养
老舍先生曾经说过,什么叫文学修养?文学修养是全面的,复杂的,除了要拥有一定的文学知识,还要包括生活经验、社会主义思想和道德品质、写作技巧。
作为把写作当作职业的新闻记者来说,又需要具有怎样的文学修养呢?
一、新闻与文学
学者梁衡认为,新闻的本质是信息,而文学的本质是艺术。在功能上,新闻重传播,文学重审美;选材上,新闻以事为主;文学以人为主;在写作过程中,新闻重采访,文学重写作;因此,两者不能混淆。但是,新闻也是一门艺术(虽然人们不太肯把新闻归入艺术),新闻和文学都是文学艺术、形象艺术,又都常常以人为表现的主体。
在新闻写作中如果我们能够尽量用一点文学的手法,这消息、通讯就虽不似小说却胜似小说。读者在读真事、新事时竟同时领略了艺术,这个新闻就有个性了。
新闻性加文学性是一篇消息或通讯的总分。作者可以尽其所长,从不同的角度来加分。有的记者,写消息通讯,从新闻性来说可能不那么尽人意,但如果尽量在文学性上挖掘,就可能会弥补这个损失,所谓“失之东隅,得之桑榆”。
所以说,文学与新闻都是一脉相承,相互借鉴的。我们鼓励新闻记当文学”。提倡新闻向文学“有限借鉴”,借用文学的艺术性和形式者,要学会“试将稿纸当画纸,且把新闻美”。
二、新闻记者为什么要具备有一定的文学修养
长期以来,我们对新闻记者更多强调的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政治强、纪律严、作风正”是意识形态的要求,是必须强调的,而且应该放在第一位。对于业务方面,要求必须具有广泛的社会活动能力,敏锐观察事物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纯熟的文字表达能力。强调新闻记者要能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建立普遍的社会联系,准确及时地抓住领导和群众都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能够写出受读者欢迎的好报道和好文章。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很多新闻记者在运用“娴熟的文字表达能力”方面离要求还差得很远。新闻作品平淡乏味,形式僵化,枯燥无味,缺乏文学形象的美感,可读性差。即使题材抓得好,由于写得差,没能引起人们阅读的欲望。
1、缺乏形象力量是新闻可读性差的主要原因。
有充分的调查表明,在当今信息时代,人们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新闻,但真正引人入胜的作品并不多见。缺乏形象力量,也即缺乏用文学塑造的典型形象的感染力,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那些广为流传的名篇佳作,无不具有形象感人的特点。如毛泽东同志报道两则重大事件的新闻《中原我军占领南阳》和《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就是这样的例子。《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仅200多个字:“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大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文章结构严密,语言准确简洁,感情色彩鲜明,思想深刻,气势雄浑。通过对战斗场面和过程的具体生动形象的描写,展现了我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在与不可一世的国民党反动派的搏斗中,所向披靡,锐不可当,成为天下无敌的英勇军队的光辉形象,壮美形象。
2、由于记者文学素质低,以致新闻作品文字乏味语言表现力差。
历来的新闻佳品都是借助文学技巧而成功的,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每年都要授予具有较高文学性和原创性的作品。但是,由于我们记者文学素质低下,所写文章语言平淡,文字乏味。如:某记者在写一篇某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稿件的导语是这样的:“今年以来,某地采取加强领导、强化监督、规范管理等重要举措,狠抓防洪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这段话,可以说是空话、套话的标准版,这样的稿件在我们记者的稿件中比比皆是。试问,这样的话有说服力吗?还有许多的新闻稿件都是数字的简单堆积、总结报告的翻版、汇报材料式语言,此类八股新闻,只能说明我们记者的文学底韵的不足。
三、新闻记者需要怎样的文学修养
新闻记者的文学修养必须包括以下的三种能力:语言积累和运用的能力;捕捉形象和表现形象的能力;发现和塑造典型的能力。
1、充分的语言积累和娴熟的运用是新闻记者必备的功底。
好的文字不在多,而在于精,三五个字,几个词组,一两个短语,让读者略有所感,便戛然而止。还是以穆青的《雁翎队》为例。穆青在描写敌人对白洋淀的蹂躏中写到:“傍
晚再也听不到饲鸭人嘎哑的吆唤,清晨再也听不到那悠美的采菱歌”。两句话就把敌人的残忍写出来了。
毛泽东的〈中原我军占领南阳》发表于1948年11月9日《人民日报》。全文1170字,虽是一则消息,但却大量吸收了散文作品的笔法,使人读过这则消息更加振奋,充分显示出我人民军队力量的强大。“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开门见山,给人以总的印象。紧接着“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在过去的一年中……,上月……,最近……,两星期前……,现……。”博古论今,既分析了蒋介石军队占领南阳的企图,又反衬出我军攻占南阳的伟大的历史意义。“白匪崇禧经常说:…不怕共产党凶,只怕共产党生根。‟他是怕对了。我们在所有的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林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深刻寓示出我军队的强大和根据地的巩固。在此同时,毛泽东还以睿智的眼光,将我军对解放区的政策和敌军逃窜的动向详细列举,最后指出“从南阳到襄阳,并没有走得远,襄阳还是一个孤立据点,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嬉笑中结束行文,表现我军官兵对敌的轻蔑、对战斗必胜的信心。其间穿插、倒叙、描写、比喻、用典、细节描绘等手段大胆使用,使这则消息不仅具有远大的政治意义,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
2、新闻记者必须拥有捕捉形象和表现形象的能力。
一些新闻报道之所以写得干巴巴的,一个原因就是记者没有深入现场。仅凭耍“小聪明”走捷径,将工作总结、汇报材料和发言稿改头换面写成新闻,这样的东西连自己都感动不了,怎么可能打动受众呢?好的新闻报道大多是用眼睛捕捉生活的本质特征后“写”就的。新华日报社记者姜圣瑜在谈到新闻报道如何向社会、向生活延伸时,举了一个例子:一位老新闻工作者在“文革”以后说过,报道钢产量要从“三大件”说起,说这么多吨钢可以生产多少自行车、多少只手表、多少台缝纫机……这样读者就关心了。可谓一语切中要害。
不妨来作一个对比。2005年9月,经济信息时报刊登了一条稿件《德江拓展农村消费市场》,开头这样写:德江县今年以来改变营销方式,延伸服务网点,建立以县城为中心,以集镇为重点,以村寨为基础的三级商品销售网络,拓展了农村消费市场,促进了地方经济增长。同月,〈贵州日报〉刊登了一条稿件《煤窝窝里为何闹“煤荒”》,这样来开头:在煤窝窝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侯老汉,站在长势喜人的烟地里,一脸无奈,他怎么也想不到今年不光是烤烟用煤困难,就连他们的生活用煤都显得特别的紧缺。在贵定县新铺乡,像侯老汉这样为煤发愁的农民普遍存在。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煤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