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聚物结构与性能试题
高分子物理测试题及答案

高分子物理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如果重复单元中的主链碳原子数相同,则聚氨酯、聚酰胺和聚脲的熔点大小顺序是A、聚氨酯<聚酰胺<聚脲B、聚氨酯<聚脲<聚酰胺C、聚酰胺<聚氨酯<聚脲正确答案:A2、理想不可压缩体变形时,其体积模量为(( )。
A、不确定B、0C、o正确答案:C3、内聚能密度CED>420MJ/m³的聚合物,适合用作A、橡胶B、纤维C、塑料正确答案:B4、下列结构不属于一级结构范畴的是A、化学组成B、头-尾键接C、顺反异构D、相对分子质量正确答案:D5、同一聚合物的下列三种不同的黏度,最大的是( )。
A、零剪切黏度B、无穷剪切黏度C、表观黏度正确答案:A6、DNA的双螺旋属高分子结构中的几级结构A、一级结构B、二级结构C、三级结构正确答案:B7、根据Flory-Krigbaum稀溶液理论,高分子在良溶剂中,高分子的排斥体积u为( )。
A、u>0B、不确定C、u<0D、u=0正确答案:A8、在良溶剂中,高分子溶液的第二维利系数A.为(A、A2>0B、A2<0C、A2=0D、A2=1/2正确答案:A9、成核剂的加入使球晶尺寸A、不变B、减小C、增大正确答案:B10、在下列情况下,交联聚合物在溶剂中的平衡溶胀比最大的是( )A、中等温度B、较高温度C、较低温度正确答案:B11、聚乙烯无规线团的极限特征比为A、6.76B、1C、2正确答案:A12、非晶态聚苯乙烯的X射线图是A、圆弧B、德拜环C、弥散环正确答案:C13、高聚物的构型包括A、几何异构体B、旋光异构体和几何异构体C、旋光异构体正确答案:B14、聚乙烯的分子间作用力主要是A、诱导力B、静电力C、氢键D、色散力正确答案:D15、在θ状态下,高分子溶液中溶剂的过量化学位△≥22为(A、△μE<0B、不确定C、△μE>0D、△μE=0正确答案:D16、交联会导致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 )A、升高B、不变C、下降正确答案:A17、气相渗透法测定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以Vs/(W2/W1)对 W2/W1 作图,得到的直线的截距随样品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 )。
高聚物结构与性能的答案

高聚物结构与性能试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2.5×12 =30分)构型:由化学键决定的原子基团间的空间排列方式分子链柔顺性:高分子链能够改变其构型的性质高斯链:又名高斯线团,是末端距分布符合Gauss分布函数的线团。
熔限:高分子晶体的熔融发生在一个温度范围内,称为熔限。
多分散指数:描述高分子的分子量多分散性大小的参数,通常是Mw/Mn或Mz/Mw取向:高分子的链段、整链或其晶体结构沿外力方向所作的优先排列。
粘弹性:高分子固体的力学性质兼具纯弹性和纯粘性的特征,称为粘弹性。
溶度参数:定义为(CED)1/2,用于指导非极性聚合物的溶剂选择。
冷拉:高分子材料在拉伸条件下,发生应力屈服,出现细颈、细颈扩展所导致的大形变行为。
增韧:即增加聚合物材料韧性,所采用的技术路线有弹性体和刚性粒子增韧力学损耗:高分子材料在动态力学条件下,应力与应变出现滞后所导致的机械能损耗银纹:由于应力或环境因素的影响,聚合物表面所产生的银白色条纹二、简答题(8×5=40 分)1.分别写出顺丁橡胶、聚丙烯、聚异丁烯、聚甲醛、聚氯乙烯的结构式,比较其玻璃化温度的高低,并说明原因。
2.高聚物熔体的流动机理是什么?其流动行为上有什么特征?答:流动机理:高分子链的重心移动采用高分子链段的协同跃迁的方式完成,通常称为“蠕动”。
熔体流动的特征有三:1,高粘度,缘自高分子巨大的分子量;2,剪切变稀:高分子链受剪切作用时,发生构象变化。
3,弹性效应:高分子流动变形中包含可逆的构象变化,导致其表现出Barus效应、爬杆效应等现象。
3.何为θ溶液?θ条件下,Huggins参数取何值?此时溶液中高分子链的构象有何特征?答:处于θ状态,即高分子链段间作用等于高分子链段与溶剂分子作用的状态的高分子溶液,称为θ溶液。
此时,Huggins参数为1/2;溶液中高分子链的构象与同温度条件下的高聚物本体的非晶区构象相同。
4.请说明聚乙烯、尼龙-66和交联顺丁橡胶溶解行为上的差异。
高分子物理练习题

第一部分高聚物的结构一、名词解释:交联、构型、构象、链段、柔顺性、热塑性弹性体、聚集态、内聚能密度、结晶度、熔点、熔限、取向、共混高聚物、液晶、等规度、等规立构(全同立构)、间规立构(间同立构)、键接异构、支化因子g、末端距、均方末端距、均方旋转半径(均方回转半径)、自由结合链、等效自由结合链、刚性因子(空间位阻参数)、无扰尺寸、单晶、球晶二、选择1.当主链由下列饱和单键组成时,其柔顺性的顺序为()A.-C-O->-Si-O->-C-C- B.-Si-O->-C-C->-C-O- C.-Si-O->-C-O->-C-C-2. PS, PP, PE 三者柔顺性的顺序为()A. PP<PS<PEB. PE<PP<PSC. PS<PP<PE3. 比较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丙烯腈(PAN)、聚乙烯(PE)之间的柔性,顺序正确的是()A.PE>PP>PVC>PAN B. PE>PP>PAN>PVCC. PP>PE>PVC>PAND.PAN>PVC>PP>PE4. PE, PVC, PVDC结晶能力的强弱顺序是( )A. PE>PVC>PVDCB. PVDC>PE>PVCC. PE>PVDC>PVC5. 已知含有成核剂的聚丙烯在等温结晶时生成球晶,则其Avrami指数n为()A.2B.3C.46. 下列哪些聚合物不适合作弹性体()A. 聚异戊二烯B. 天然橡胶C. 聚丁二烯D. 聚氯乙烯7.下面那些因素不可以提高结晶速率()A. 溶剂 B.拉伸C. 增大相对分子量D.成核剂8. 下列结构不属于一级结构范畴的是()A. 化学组成B. 顺反异构C. 头-尾键接D. 相对分子质量9.下列有关高分子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高分子是由很多结构单元组成B.高分子链具有一定的内旋转自由度C.结晶性的高分子中不存在非晶态 D.高分子是一系列同系物的混合物10.等规度是指高聚物中()A.全同立构的百分数 B 间同立构的百分数C 全同立构和间同立构的总的百分数D 顺反异构的百分数11.聚丙烯酸甲酯的T g为3℃,聚丙烯酸的T g为106℃,后者高是因为( )A 侧基的长度短B 存在氢键C 范德华力大12. 高分子的下列性质中,随高分子的柔顺性增加的是( )A 结晶能力B TgC Tm13. 自由结合链的尺寸扩大10倍,则聚合度需扩大( )A 10倍B 100倍C 50倍14. 高分子内旋转受阻程度越大,其均方末端距( )A 越大B 越小 C为区域恒定值15. 聚异丁烯分子链的柔顺性比PP( )A 差 B一样 C 好16. 聚异戊二烯可能有( )种有规立构体A.3B.4C.5D.617. 聚乙烯的分子间作用力主要是( )A 氢键B 静电力C 诱导力D 色散力18. 下列高聚物中分子间作用力较小的是( )A 聚顺丁二烯 B聚酰胺6 C 聚氯乙烯19. 可用于描述无规PS的聚集态结构的模型是()A 缨状微束模型B 无规线团模型C 插线板模型20. 下列物理性能,随结晶度增加而增加的是()A 透明性B 密度C 冲击强度21. 下列条件中适于制备球晶的是()A.稀溶液B.熔体 C 高温高压22. 一般来说,需要较高取向程度的是()A 橡胶B 纤维 C塑料23. 聚乙烯可以作为工程塑料使用,是因为()A 高结晶性 B内聚能密度大 C分子链刚性大24. 下列结晶聚合物中熔点最高的是()A 聚乙烯B 聚丙烯C 聚氯乙烯D 聚四氟乙烯25. 用显微镜观察球晶半径随时间的变化,从而求得的结晶速度参数是()A t1/2B Avrami公式中的速率常数K C结晶线生长率26. 全同聚丙烯的分子链在晶体中所采取的构象是()A 平面锯齿链 B扭曲锯齿链 C 螺旋链27 可用来描述高聚物等温结晶过程的方程是()A WLF方程B Arrhenius方程C Avrami方程28 高聚物的本体结晶通常发生在()A 熔点以下的任何温度B Tg以下的任何温度C Tm与Tg之间29 在高聚物结晶过程中拉伸,则会导致()A 熔点升高B 熔点下降C 熔点不变30 如果重复单元中的主链碳原子数相同,则聚氨酯、聚酰胺和聚脲的熔点大小顺序是()A 聚氨酯<聚酰胺<聚脲B 聚氨酯<聚脲<聚酰胺 C聚酰胺<聚氨酯<聚脲31 退火使结晶度()A 增加B 减小C 不变32 高分子晶体不会有的晶系是()A立方晶系B正方晶系C单斜晶系D三斜晶系E菱形晶系33.下列聚合物的结构中属于二级结构的是()。
高聚物液晶结构与性能

粘度也不是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单 调降低,同样出现反常的行为。这是 由于各向异性溶液开始向各向同性溶 液转变引起的。
此外,在低剪切力作用时,液晶 态溶液粘度的降低大于一般的高分子 溶液,说明液晶态内的流动单元更容 易取向。而在高剪切力作用时,大家 都已经全部取向,差别消失。
38
第38页,共43页,2022年,5月20日,0点36分,星期五
N
Z
—C
C— —
Z
N
n
Z=N 聚对苯撑苯并二咪唑(PBI)
Z=S 聚对苯撑苯并二噻唑(PBT)
Z=O 聚对苯撑苯并二恶唑(PBO)
23
第23页,共43页,2022年,5月20日,0点36分,星期五
上述吲哚类聚合物中,研究的最多的是
PBT,其合成路线如下:
H2N
NH4SCN,HCl H2NCHN
S
40
第40页,共43页,2022年,5月20日,0点36分,星期五
和损伤纤维,从而可以获得高强度、高模量 、综合性能好的纤维。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不同纺丝方法的力学性能对照
纺丝方法
纺丝液浓度(%) 纺丝液温度(oC) 纺丝液光学性质 纤维拉伸强度(克/袋)
常规纺丝
8 ~20 各向同性
11
断裂伸长率(%)
2、高温条件下的酯交换反应: 根据反应单体的不同,有以下两种情
32
第32页,共43页,2022年,5月20日,0点36分,星期五
况: (1)、芳香族二元酸的二苯基酯与二元苯酚 进行酯交换反应,产生的苯酚通过真空排出 。 (2)、二元苯酚的乙酸酯与二元羧酸单体 进行酸解反应:
CH3COOArOCOCH3+HOCOArCOOH —OArOCOArCO— +CH3COOH
《高聚物生产技术》习题集

《高聚物生产技术》习题集绪论习题1.什么是高聚物?请指出你见过或用过地高聚物.2.请简要指出三大合成材料之间地主要差别.3.命名下列高聚物.并写出其单体结构、单体名称、重复结构单元和结构单元.4.写出下列各对高聚物地聚合反应方程式,注意它们地区别.<1)聚丙烯酸甲酯和聚醋酸乙烯酯;<2)聚已二酰已二胺和聚已内酰胺;<3)聚丙烯腈和聚甲基丙烯腈.5.试写出下列单体得到线型高分子地重复结构单元地化学结构.并指出由单体形成对应高聚物地聚合反应类型.<1)α-甲基苯乙烯;<2)偏二氰基乙烯;<3)α-氰基丙烯酸甲酯;<4)双酚A+环氧氯丙烷;<5)对苯二甲酸+丁二醇;<6)已二酸+已二胺.6.写出热固性高聚物与热塑性高聚物地主要区别.7.确定下列高聚物地名称,并按主链结构和几何形状进行分类.<4)第一章习题1.请写出自由基聚合反应地基本特点.2.请写出10种以用自由基聚合获得地高聚物.3.自由基产生于共价键化合物地哪种断裂形式?并指明自由基地特性.4.比较下列各组单体中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地能力,为什么?5.写出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以氯乙烯为单体地聚合机理.6.比较下列自由基地活性,说明原因.并说明对自由基聚合起什么作用?7.画出自由基聚合反应地单体浓度、转化率、产物相对分子质量随时间地变化曲线.8.写出乙烯高压聚合时短支链产生地原因与形式.9.指明影响引发剂引发效率地原因.10.在自由基聚合时,如何合理选择引发剂?其中高低活性引发剂并用地优点是什么?11.用碘量法测定60℃下引发剂DCPD地分解速率,引发剂初始浓度为0.0754mol/L.经过0.2、0.7、1.2、1.7小时后,测得DCPD地浓度分别为0.0660、0.0484、0.0334、0.0228mol/L.求该温度下,DCPD地分解速率常数和分解半衰期.12.60℃时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氯乙烯分别进行自由基聚合,终止方式有何不同?对产物相对分子质量有何影响?13.说明自由基聚合反应中链转移地形式及对反应地影响.14.推导自由基聚合动力学方程时,作了哪些基本假定?聚合速率与引发剂浓度平方根成正比,是由哪一种机理造成地?这一关系地局限性怎样?15.动力学链长如何定义地?与平均聚合度地关系如何?16.试讨论温度、压力对自由基聚合地影响.17.说明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为什么聚合物链中单体单元大部分按头尾相连为主.18.说明单体中存在地杂质类型与形成地原因,并指出在聚合前如何处理?19.画出自由基聚合时地聚合速率变化曲线,并阐明各阶段地产生原因.20.写出氯乙烯自由基聚合时,为什么产物地相对分子质量与引发剂地浓度无关,而只取决于聚合温度?并计算下列温度分别为45、50、55、60℃下地聚氯乙烯地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1.说明影响自由基聚合反应产物平均聚合度地因素.22.用过氧化二苯甲酰为引发剂,试比较温度从50℃增至60℃以及从80℃增至90℃时,总聚合速率常数和相对分子质量变化地情况.23.以过氧化二特丁基作为引发剂,在60℃下研究苯乙烯在苯中聚合.若苯乙烯溶液浓度为1.0M,引发剂浓度为0.01M,引发和聚合地初期聚合速率分别为4.0×10-11和1.5×10-7mol/L.计算(fkd>、初期聚合度、初动力学链长.计算时地数据如下:Cm=8.0×10-5,CI=3.2×10-4,CS=2.3×10-6,60℃下苯乙烯地密度为0.887g/mL,60℃下苯地密度为0.839 g/mL,设苯乙烯-苯体系为理想溶液.24.用过氧化二苯甲酰为引发剂,苯乙烯在60 ℃下进行本体聚合,试计算引发剂引发、向引发剂转移、向单体转移三部分在聚合度倒数中占多少百分比?对聚合度各有什么影响?计算时选用地数据如下:[I]=0.04g/mL Cm=0.8510-4 Ci=0.05 f=0.8kd=2.0×10-6/s kP=176L/mol?s kt=3.6×107 L/mol?s60℃下苯乙烯密度为0.887 g/mL25.双组分共聚物按两种单体在共聚物高分子链中地排列情况分为具体几种类型.26.解释理想共聚与交替共聚,它们地竞聚率关系怎样?并说明它们地意义.27.举例说明两种单体进行理想共聚、恒组分共聚和交替共聚地必要条件.28.在共聚反应中,单体对地竞聚率如下:r1 0.05 0.01 0.01 0 0.2r2 0.10 0.01 0 0 5试绘制出各对单体形成地共聚物组成曲线,并说明前两情况地地特征.计算f1=0.5时,低转化率下地F1.29.解释为什么要控制共聚物地组成?有哪几种控制方法?30.已知r1=0.02,r2=0.03,求恒组分共聚点地配料比.31.简述Q、e概念,并解释如何根据Q、e来判断单体间地共聚性质.第二章习题1.全面比较自由基、阴离子、阳离子、配位等聚合反应地异同点.2.写出以正丁基锂为引发剂苯乙烯地聚合机理.3.写出以三氟化硼和水为引发体系引发异丁烯地聚合机理.4.写出以TCl3-Al(C2H5>3为引发剂体系引发丙烯地聚合机理.5.写出以环烷酸镍-三异丁基铝-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为引发体系引发丁二烯地聚合机理.6.说明在离子型聚合反应中离子对地存在形式对聚合地影响.7.说明在离子型聚合反应中是否存在自动加速现象?为什么?8.为什么阳离子聚合反应需要在很低地温度下进行,才能得到高相对分子质量地高聚物.9.为什么离子型聚合和配位聚合需要在反应前预先将原料和聚合容器净化、干燥、除去空气并在密封条件下进行聚合?10.说明活性高聚物地合成方法、特点和应用.11.在丙烯地配位聚合反应中,如何才能获得高活性地引发剂?12.说明开环聚合地地特点与应用.13.开环聚合链引发有哪些类型?链终止封端地目地是什么?第三章习题1.写出由下列单体经缩聚反应形成地聚酯地结构.<1)HO-R-COOH<2)HOOC-R-COOH +HO-R′-OH<3)HOOC-R-COOH +R″(OH>3<4)HOOC-R-COOH +HO-R′-OH +R″(OH>32.讨论HOOC-(CH2>m-NH2单体缩聚时如何避免成环反应.3.比较转化率与反应程度、官能团与官能度地异同.4.计算已二酸和已二胺以等物质量配料,求反应程度为0.500、0.800、0.900、0.950、0.970、0.990、0.995、0.999时地平均聚合度及平均相对分子质量.5.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以等物质量配料,在280下进行缩聚反应,已知K为4.9.若达到平衡时所得聚酯地平均聚合度为20,试计算此时体系内残存副产物控制在多少以下?6.如何控制平衡缩聚反应地温度与压力.7.由已二酸和已二胺缩聚合成聚酰胺,若产物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0,反应程度为0.998.试求两种单体地配料比,并分析产物地端基是什么基团?8.以HOOC-(CH2>6-OH为单体合成聚酯,若反应过程中-COOH地解离度一定,测得反应开始时地pH值为2,反应至某一时刻后pH为4.求此时地反应程度和产物平均聚合度.9.加多少苯甲酸于等物质量配比地已二酸和已二胺之中,使产物地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0.10.说明预测凝胶点意义与实际测试方法.11.计算下列混合物地凝胶点.<1)邻苯二甲酸和甘油地摩尔比为1.50:0.98;<2)邻苯二甲酸、甘油和乙二醇地摩尔比为1.50:0.99:0.002;12.用苯酚与甲醛合成酚醛树脂时,若采用等物质量配比和2:4,分别预测上述两种情况地凝胶点.若实际控制地反应程度为0.82,判断哪种情况出现凝胶现象;如果不出现凝胶,则此时地平均聚合度是多少?13.给出合成聚酰亚胺、聚苯醚、聚苯砜地单体,并写出反应方程式、产物地主要特性和用途.14.写出环所树脂地反应方程式.第四章习题1.说明高聚物地结构层次如何?2.研究高聚物地结构有什么目地?3.解释高分子链具有柔性地原因和影响柔性地影响.4.高分子地热运动形式有哪些?5.为什么高聚物只地固态和液态而没有气态?6.结晶高聚物地形态分几种类型?7.影响高聚物结晶地因素是什么?8.取向与结晶地异同点是什么?9.如何形成高聚物复合材料?第五章习题1.画出非晶高聚物定负荷下地形变-温度曲线,并作以适当分析.2.画出结晶高聚物定负荷下地形变-温度曲线,并作以适当分析.3.解释玻璃化温度地定义,并指明其影响因素和使用价值.举例说明它地测定方法.4.解释熔点地定义,说明小分子结晶与高分子结晶地异同点.说明影响因素与测定方法.指出熔点地使用价值.5.解释粘流温度地定义,说明影响因素、使用价值、测定方法.6.说明各种软化温度地测定条件.7.指出常用地材料力学概念.8.画出结晶高聚物和非晶高聚物地应力-应变曲线,并加以适当解释.9.解释哪些因素影响高聚物材料地强度.10.什么是松弛现象?请画出几种高聚物地蠕变曲线和应力松弛曲线.11.说明高聚物地增塑作用与应用.12.如何增加高聚物地强度?13.说明材料形变地类型,并简述影响高聚物流变性地因素.14.解释高聚物熔体在流动过程中产生弹性效应地原因.15.如何测定高聚物地熔融指数?16.高聚物地电性能体现在哪些方面?有何应用?17.高聚物地光学性能和透气性能具体应用如何?18.高聚物地热物理性能包括哪些方面,有何应用?19.画出非晶高聚物与结晶高聚物地溶解过程图.并指明高聚物溶解地关键是什么?20.溶解高聚物地溶液如何选择?高聚物稀溶液粘度几种表示方法?它们之间地关系如何?影响因素有哪些?21.写出高聚物统计相对分子质量地表达式,并说明多分散体系中它们地关系.22.简述用渗透压法与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地原理与过程.23.证明24.用实例说明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对试样地低相对分子质量部分敏感,而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却对高相对分子质量部分敏感:<1)100g地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00地试样中加入1g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地组分;<2)100g地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00地试样中加入1g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0000地组分.分别计算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和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及它们地分散系数.并说明结果.第六章习题1.简述研究高聚物化学变化地目地.2.高聚物化学变化地主要类型、特点和影响因素有哪些?3.举例说明高聚物基团反应地应用情况.4.在高聚物地交联反应类型中,有意义是哪种?并出实际应用地例子.5.废有机玻璃如何回收再用?原理是什么?6.如何防止高聚物地老化?第七章习题1.说明熔融缩聚地工艺特点、控制因素及典型应用.2.举例说明固相缩聚地类型、特点和控制因素.3.举例说明溶液缩聚地类型、特点和控制因素.4.说明界面缩聚地类型、特点、控制因素和应用.5.举例说明固相缩聚地类型、特点和控制因素.6.比较用于连锁聚合反应地四种实施方法.7.说明本体聚合地类型、特点、控制因素和应用.8.说明悬浮聚合地类型、特点、控制因素和应用.9.说明乳液聚合地类型、特点、控制因素和应用.10.举例说明乳化剂地类型及选择.11.说明乳液聚合地机理.12.说明悬浮聚合地中单体液滴地分散过程与粒子形成过程.第八章习题1.解释名词<1)树脂,塑料<2)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3)通用塑料,项目塑料,一般塑料,特种塑料<4)单组分塑料,多组分塑料2.比较聚乙烯三种生产方法,并说明聚合机理.3.PDHE与LDPE地结构与性能有什么区别?举例说明它们地应用.4.简述有机玻璃地生产过程,其中预聚地目地是什么?5.生产有机玻璃时地水浴法和空气浴法各有什么优缺点?6.简述悬浮法生产聚氯乙烯地生产工艺过程及配料中各组分地作用.7.生产疏松型聚氯乙烯树脂时为了提高设备地生产能力常采取什么方法?为什么?8.聚氯乙烯生产时,为了防止粘釜而采取地方法有哪些?9.简述聚氯乙烯生产时,为提高聚合釜传热能力可以采取地方法.10.简述苯乙烯地本体聚合和悬浮聚合地工艺特点.11.简述聚苯乙烯地结构、性能和用途.12.比较ABS地生产方法,并简述ABS树脂地主要性能与应用.13.简述聚苯乙烯型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地生产原理与应用.14.热塑性酚醛树脂与热固酚醛树脂地生产工艺条件有何区别?两种地应用如何?15.简述环氧树脂地生产原理,并说明环氧塑料各组成地作用.16.简述软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地生产过程与用途.第九章习题1.简述橡胶地分类情况,并说明橡胶地典型特性.2.请指出橡胶为什么要经过硫化与增强?3.简述低温丁苯橡胶地生产工艺条件.4.丁苯橡胶地结构、性能和用途.5.比较不引发体系生产地聚丁二烯性能.6.解释顺丁橡胶生产时,为什么要控制单体地浓度?引发剂地加入方式如何?7.简述顺丁橡胶地生产工艺,并说明顺丁橡胶地优缺点.8.引发剂类型对异戊橡胶地产品质量有何影响?9.简述异戊橡胶与天然橡胶地差别,为什么异戊橡胶是天然橡胶较理想地替代品.10.乙丙橡胶生产时,为什么要在乙烯和丙烯中加入第三种单体?作用是什么?11.乙丙橡胶生产时所使用地引发剂体系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如何保证高引发活性?12.乙丙橡胶生产时,溶剂地作用是什么?常用地溶剂有哪些?13.用悬浮法生产乙丙橡胶比较用溶液法生产乙丙橡胶地优点是什么?14.说明乙丙橡胶地结构和性能.15.如何防止氯丁橡胶变质?16.简述氯丁橡胶结构特征与性质.第十章习题1.简述纤维地类型.2.成纤高聚物有哪些特征.3.聚酯纤维地生产方法有几种?其压力如何控制?4.简述聚酯地生产过程.5.聚酯纤维地结构与用途.6.常见地聚酰胺纤维有哪些?其中聚酰胺-6与聚酰胺-66地生产原理有何不同?结构与性能如何?7.制备腈纶地主体原料是由哪些单体聚合而成?为什么不能单独用丙烯腈?8.简述腈纶地主体原料地生产过程.9.丙纶纤维地生产原理如何?丙纶如何染色?10.丙纶地结构、性能和用途怎样?参考文献1.张留成,瞿雄伟,丁会利:《高分子材料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2.潘祖仁:《高分子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3.杨玉良,胡汉杰:《高分子物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4.金日光,华幼卿:《高分子物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5.王文广:《塑料材料地选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6.贡长生,张克立:《新功能材料》,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7.瞿金平,胡汉杰:《聚合物成型原理及成型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8.何白天,胡汉杰:《功能高分子与新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9.王佛松,王夔,陈新滋,彭旭明:《展望21世纪地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10.李树尘,陈长勇:《材料工艺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11.金国珍:《项目塑料》,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12.夏宇正,陈晓农:《精细高分子化工及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13.潘祖仁,于在璋:《自由基聚合》,化学工业出版社,1983.14.应圣康,余丰年:《共聚合》,化学工业出版社,1984.15.林尚安,于同隐,杨士林,焦书科:《配位聚合》,化学工业出版社,1985.16.朱树新:《开环聚合》,化学工业出版社,1987.17.孙载坚,周普,刘启澄:《接枝共聚合》,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18.胡金生,曹同玉,刘庆普:《乳液聚合》,化学工业出版社,1987.19.张留成,李佐邦:《缩合聚合》,化学工业出版社,1986.20.潘祖仁,翁志学,黄志明:《悬浮聚合》,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21.陈义鏮:《功能高分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22.何天白,胡汉杰:《海外高分子科学地新进展》,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23.赵文元,王亦军:《功能高分子材料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24.蓝凤祥,柯竹天等:《聚氯乙烯生产与加工应用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25.谢遂志,刘登祥,周鸣峦:《橡胶工业手册》第一分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26.胡学贵:《高分子化学及工艺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1.27.王善琦:《高分子化学原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3.28.潘祖仁,孙经武:《高分子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1980.29.潘鉴元,席世平等:《高分子物理》,广东科技出版社,1981.30.成都科大、天津轻工、北京化院合编:《高分子化学及物理学》,轻工业出版社,1981.31.冯新德,唐敖庆,钱人元,何炳林等:《高分子化学及物理专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84.32.冯新德:《高分子合成化学》,科学出版社,1981.33.张开:《高分子物理》,化学工业出版社,1981.34.赵德仁:《高分子合成工艺学》,化学工业出版社,1981.35.许长清:《合成树脂及塑料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91.36.纪奎江:《实用橡胶制品生产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37.严福英:《聚氯乙烯工艺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0.38.焦书科,孙以实:《高分子化学习题解答》,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39.董大勤:《化工机械设备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1994.40.李士学,蔡永源,周振丰,胡金生:《粘合剂制备及应用》,天津科学出版社,1984.41.吴舜英,徐敬一:《泡沫塑料成型》,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42.陈镜泓,李传儒:《热分析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1985.43.侯文顺:《化工设计概论》,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44.曹鸿林:《合成纤维单体工艺学》,纺织工业出版社,1981.45.孙静珉:《聚酯工艺》,化学工业出版社,1985.46.焦书科,黄次沛等,《高分子化学》,纺织工业出版社,1983.47.黄葆同,欧阳均:《络合催化聚合合成橡胶》,科学出版社,1981.48.林尚安,陆耘,梁兆熙:《高分子化学》科学出版社,1984.49.陶宏,吴本仁,顾迪龙:《合成树脂与塑料加工》,中国石化出版社,1992. 50.B.沃尔默特:《高分子化学基础》<上、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86. 51.日本高分子学会:《高分子设计》<一),化学工业出版社,1982.52.日本高分子学会:《高分子设计》<二),化学工业出版社,1982.53.泽田秀雄:《聚合反应热力学》,科学出版社,1985.54.永泽满,滝泽章:《高分子膜》,化学工业出版社,1985.55.佐伯康治:《聚合物制造工艺》,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1977.56.大柳康:《项目塑料之特性及其加工》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0. 57.J.F.拉贝克:《高分子科学实验方法》,科学出版社,1987. 58.R.B.西摩,C.E.卡拉赫:《聚合物化学悖论》,新时代出版社,1988. 59.B.Π.布托夫:《聚合过程地传热与传质》,烃加工出版社,1989. 60.G.奥迪安:《聚合反应原理》,科学出版社,1987.61.小野木重治:《高分子材料科学》,纺织工业出版社,1983。
高分子材料试题及答案

3、
用银纹—剪切带—空穴理论解释 PS 中加入丁苯橡胶后冲击强度提
高的现象。
答案:银纹-剪切带-空穴理论认为,橡胶颗粒的主要增韧机理包括三个方面:①引发和支化
大量银纹并桥接裂纹两岸;②引发基体剪切形变,形成剪切带;③在橡胶颗粒内及表面产生
空穴,伴之以空间之间聚合物链的伸展和剪切并导致基体的塑性变形。
以上高聚物共混改性时,高分子材料的织态结构是决定材料的性能的重要因素。
2、
PC 性能有哪些优缺点?
答案:
PC 的优良性能:
(1)力学性能 PC 具有均衡的刚性和韧性,拉伸强度高达 61~70MPa,有突出的冲击强
度,在一般工程塑料中居首位,抗蠕变性能优于聚酰胺和聚甲醛。
(2)热性能 与聚酰胺和聚甲醛不同,PC 是非结晶性塑料,但由于主链中存在苯环,使
1
0.95
R35
122
27
2
0.92
R21
110
43
3
0.94
R38
133
82
请指出 1、2、3 分别是 HDPE、LDPE、UHMWPE 中的哪一种聚合物?
答案:1、2、3 分别是 HDPE、LDPE、UHMWPE。
2、
序号
拉伸强度
断裂伸长率
弯曲模量
冲击强度 J/m
1
56
90
2.20
640
2
159
分子质量很大(104~107,甚至更大)的化合物。如果把一般的小分子化合物看作为“点”
分子,则高分子恰似“一条链”。正是由于高分子的长链结构,使其与小分子物质相比具有种
种高分子的特性,归纳如下:
1)高分子是由很大数目的结构单元组成,每一结构单元相当于一个小分子,它可以是一种均
高分子物理聚合物的结构(计算题:均方末端距与结晶度)

聚合物的结构(计算题:均方末端距与结晶度)1.简述聚合物的层次结构。
答:聚合物的结构包括高分子的链结构和聚合物的凝聚态结构,高分子的链结构包括近程结构(一级结构)和远程结构(二级结构)。
一级结构包括化学组成、结构单元链接方式、构型、支化与交联。
二级结构包括高分子链大小(相对分子质量、均方末端距、均方半径)和分子链形态(构象、柔顺性)。
三级结构属于凝聚态结构,包括晶态结构、非晶态结构、取向态结构、液晶态结构和织态结构。
构型:是指分子中由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在空间的几何排列。
(要改变构型,必须经过化学键的断裂和重组。
)高分子链的构型有旋光异构和几何异构两种类型。
旋光异构是由于主链中的不对称碳原子形成的,有全同、间同和无规三种不同的异构体(其中,高聚物中全同立构和间同立构的总的百分数称为等规度。
)。
全同(或等规)立构:取代基全部处于主链平面的一侧或者说高分子全部由一种旋光异构单元键接而成间同立构:取代基相间地分布于主链平面的两侧或者说两种旋光异构单元交替键接无规立构:取代基在平面两侧作不规则分布或者说两种旋光异构单元完全无规键接几何异构是由于主链中存在双键而形成的,有顺式和反式两种异构体。
构象:原子或原子基团围绕单键内旋转而产生的空间分布。
链段:把若干个键组成的一段链作为一个独立运动的单元链节(又称为重复单元):聚合物中组成和结构相同的最小单位高分子可以分为线性、支化和交联三种类型。
其中支化高分子的性质与线性高分子相似,可以溶解,加热可以熔化。
但由于支化破坏了高分子链的规整性,其结晶能力大大降低,因此支化高分子的结晶度、密度、熔点、硬度和拉伸强度等,都较相应的线性高分子的低。
交联高分子是指高分子链之间通过化学键形成的三维空间网络结构,交联高分子不能溶解,只能溶胀,加热也不能熔融。
高分子链的构象就是由单键内旋转而形成的分子在空间的不同形态。
单键的内旋转是导致高分子链呈卷曲构象的根本原因,内旋转越自由,卷曲的趋势就越大。
高聚物结构与性能的答案

高聚物结构与性能试题参考答案1、名词解释(2.5×12 =30分)构型:由化学键决定的原子基团间的空间排列方式分子链柔顺性:高分子链能够改变其构型的性质高斯链:又名高斯线团,是末端距分布符合Gauss分布函数的线团。
熔限:高分子晶体的熔融发生在一个温度范围内,称为熔限。
多分散指数:描述高分子的分子量多分散性大小的参数,通常是Mw/Mn或Mz/Mw取向:高分子的链段、整链或其晶体结构沿外力方向所作的优先排列。
粘弹性:高分子固体的力学性质兼具纯弹性和纯粘性的特征,称为粘弹性。
溶度参数:定义为(CED)1/2,用于指导非极性聚合物的溶剂选择。
冷拉:高分子材料在拉伸条件下,发生应力屈服,出现细颈、细颈扩展所导致的大形变行为。
增韧:即增加聚合物材料韧性,所采用的技术路线有弹性体和刚性粒子增韧力学损耗:高分子材料在动态力学条件下,应力与应变出现滞后所导致的机械能损耗银纹:由于应力或环境因素的影响,聚合物表面所产生的银白色条纹二、简答题(8×5= 40 分)1.分别写出顺丁橡胶、聚丙烯、聚异丁烯、聚甲醛、聚氯乙烯的结构式,比较其玻璃化温度的高低,并说明原因。
2.高聚物熔体的流动机理是什么?其流动行为上有什么特征?答:流动机理:高分子链的重心移动采用高分子链段的协同跃迁的方式完成,通常称为“蠕动”。
熔体流动的特征有三:1,高粘度,缘自高分子巨大的分子量;2,剪切变稀:高分子链受剪切作用时,发生构象变化。
3,弹性效应:高分子流动变形中包含可逆的构象变化,导致其表现出Barus效应、爬杆效应等现象。
3.何为θ溶液?θ条件下,Huggins参数取何值?此时溶液中高分子链的构象有何特征?答:处于θ状态,即高分子链段间作用等于高分子链段与溶剂分子作用的状态的高分子溶液,称为θ溶液。
此时,Huggins参数为1/2;溶液中高分子链的构象与同温度条件下的高聚物本体的非晶区构象相同。
4.请说明聚乙烯、尼龙-66和交联顺丁橡胶溶解行为上的差异。
【高等教育】高分子化学试题

A.聚合速率和分子量同时降低 B. 聚合速率增加但分子量降低
C.产生凝胶
D. 聚合速率和分子量同时增加而分子量分布变宽
2.下列单体进行自由基聚合时,分子量仅由温度来控制而聚合速率由引发剂用量
来调节的是( )。
A. CH2 CH CONH2
B. CH2 CH OCOCH3
C. CH2 CH Cl
D. CH2 CH
A.温度升高而产生凝胶
B.聚合速率增加但分子量降低
C.聚合速率和分子量同时增加而分子量分布变宽
D.聚合速率增加分子量降低而分子量分布变窄
2.下列单体进行自由基聚合时,分子量与引发浓度基本无关,而仅决定于温度的
是( )。
A.乙酸乙烯酯
B. 氯乙烯
C. 丙烯腈
3.单体的相对活性是由 Q、e 值来决定,而大多数的情况下,只决定于( )。
二、下列各题中,认为对者在括号中打(+);不对者打(-)。 1.甲基丙烯酸甲酯在 220℃下也能顺利进行热聚合。 ( ) 2.丙烯腈在 H2SO4 催化下很快进行阳离子聚合。 ( ) 3.异丁烯在低温及 TiCl4 催化下很快进行阳离子聚合。( ) 4.苯乙烯在水介质中以 LiC4H9 为催化剂进行聚合。 ( ) 5.醋酸乙烯酯单体均聚时,若加入极少量苯乙烯则聚合速率大大增加。 ( ) 6.阴离子聚合中,所选用的溶剂的介电常数或电子给予指数越大,则聚合速率也
由基聚合或逐步聚合)。 (三)烯类单体的自由基聚合中,欲缩短聚合周期又要保证质量,你认为可采取那
些有效措施?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四、计算题 多少苯甲酸加到等摩尔的已二酸和已二胺中能得到聚酰胺的分子量为 10000,反应
程度为 99.5%?
高分子化学试题
班级:
高聚物试题

C、乙烯 丙烯 丁烯 D、乙烯 丙烯 丁二烯
6、要得到高纯度的聚合级乙烯和丙烯,必须采用( A )
A、深冷分离法 B、汽提 C、闪蒸 D、精馏
7、对于沸点非常接近的异构体的分离,可以采用( D )
A、深冷分离法 B、萃取 C、精馏 D、萃取精馏
20、 阳离子型聚合给合成高分子工业和分子设计提供了一种由合成控制分子结构的最为精巧有效的方法。( × )
A、脲醛树脂 B、纤维素 C、酚醛树脂 D、硫化橡胶
20、乙酸乙烯酯经溶液聚合得到聚乙酸乙烯酯,再转化为聚乙烯醇,工业上一般选择( C )为溶剂。
A、己烷 B、石油醚 C、甲醇 D、加氢汽油
二、 判断题
1、 离子型聚合所用催化剂的共同特点是不能同水及空气中氧、醇、醛、酮等非极性化合物接触。( × )
6、 如果要求引发剂的分解温度狭窄,则选用高活化能引发剂;如果要求引发剂缓慢分解,则选用低活化能的引发剂。( √ )
7、 通常间歇法聚合过程中反应是引发剂半衰期的5倍以上。( × )
8、 高压法生产聚乙烯在釜式反应器操作中可依靠引发剂的注入量控制反应温度。( √ )
9、 有机玻璃的生产中水浴法一般生产力学性能要求较高的工业产品,空气浴法一般生产民用产品。( × )
16、 高聚物分子量多分散性越大或低分子量级分含量越多,制成纤维的性能就越差。( √ )
17、 一种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是阳离子型还是阴离子型,决定于和亲水基团相结合的亲油基团的电荷。( × )
18、 乳液聚合体系中加入少量电解质,不但可以增大乳液的稳定性,还可以增加抗冻性。( √ )
19、 低温丁苯橡胶的生产中终点的控制主要是要确保门尼合格。( √ )
高聚物结构与性能习题

链结构
1. 名词解释
旋光异构体顺序异构体有规立构高分子立构规整度
链段柔顺性平衡态柔顺性高斯链
受阻旋转链自由旋转链自由联结链等效自由结合链
2.利用Fisher投影法画出全同立构和间同立构聚苯乙烯的两种构型。
3.构型和构象有什么不同?试讨论结晶聚丙烯和非晶聚丙烯构型和构象的情况。
4.比较下列各组高分子柔顺性的大小,分别写出它们的结构式并说明柔顺性不同的原因。
(1)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
(2)聚甲基丙烯酸乙酯聚甲基丙烯酸正丙酯
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聚甲基丙烯酸正辛酯
(3)聚丙烯聚1-丁烯聚1-己烯
(4)聚丙烯酸聚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锌
(5)聚偏二氟乙烯聚氟乙烯聚氯乙烯
(6)聚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腈
5. 某聚 -烯烃的平均聚合度为500,均方末端距为165nm2,试求:
(1)作为大分子独立运动的单元的链段长b?
(2)每个大分子平均包含的链段数z?
(3)每个统计链段包含几个重复结构单元u?。
聚合物结构与性能考试

(2)取代基旁侧基团的极性,对分子链的内旋转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侧基的极性越强,Tg 越高。
此外,增加分子链上极性基团的数量,也能提高高聚物的Tg。
但当极性基团的数量超过一定值后,由于它们之间的静电斥力超过吸引力,反而导致分子链间距离增大,Tg下降。
取代基的位阻增加,分子链内旋转受阻碍程度增加,Tg升高。
应当强调指出,侧基的存在并不总是使Tg增大的。
取代基在主链上的对称性对Tg也有很大影响,旋转位垒降低,柔性增加,其Tg比聚丙烯为低。
又如,当高聚物中存在柔性侧基时,随着侧基的增大,在一定范围内,由于柔性侧基使分子间距离加大,相互作用减弱,即产生“内增塑”作用,所以,Tg反而下降。
式分子链较硬,Tg较大。
(4)离子键的引入分子链间有离子键可以显著提高Tg。
例如,聚丙烯酸中加入金属离子,Tg会大大提高,其效果又随离子的价数而定。
用Na+使Tg从l06℃提高到280℃;用Cu2+取代Na+, Tg提高到500℃。
其他结构因素的影响(1)共聚无规共聚物的Tg介于两种共聚组分单体的Tg之间,并且随着共聚组分的变化,其Tg在两种均聚物的Tg之间线性或非线性变化。
非无规共聚物中,最简单的是交替共聚,他们可以看成是两种单体组成一个重复单元(2)交联随着交联点的增加,高聚物自由体积减少,分子链的运动受到约束的程度也增加,相邻交联点之间平均链长变小,所以Tg升高。
(3)分子量分子量的增加使Tg增加,特别是在分子量很小时,这种影响明显,当分子量超过一定的程度后,Tg 随分子量变化就不明显了。
(4)增塑剂和稀释剂增塑剂对Tg的影响也是相当显著的,玻璃化温度较高的聚合物在加入增塑剂后,可以使Tg 明显下降。
例如:纯的聚氯乙烯Tg=78℃,在室温下是硬塑料,加入45%的增塑剂后,Tg=-30℃,可以作为橡胶代用品。
淀粉的玻璃化温度在加水前后就有明显的变化。
原理:首先在高于聚合物熔点的一个温度进行等温处理一定时间消除样品的热历史,然后快速将至室温,再以一定的速度升温到聚合物熔点的一个温度进行一定时间的等温处理,然后快速降温到室温,重复相同的操作,调整每次等温处理的温度间隔,最后以10℃/min的升温速度得到热分级处理结果。
高分子试卷

《高分子化学》模拟试题一.填空题(16分)1. 无定型高聚物的物理状态和力学性质随温度而变,其中T g是:玻璃化温度;T f是:粘流温度。
而在结晶高聚物中T m是:熔点。
2. 逐步聚合法有熔融缩聚和溶液缩聚、固相缩聚、界面缩聚等四种。
3. 按聚合物材料性能和用途进行分类,一般可分为塑料、橡胶、纤维三大类。
根据聚合物主链所含元素,又可将聚合物分为:碳链聚合物、杂链聚合物、元素有机聚合物。
4.按单体和聚合物在组成和结构上发生变化聚合反应可分为:缩聚反应、加聚反应。
按聚合机理聚合反应可分为:连锁聚合反应、逐步聚合反应。
5.尼龙-66的单体是己二酸、己二胺。
6. 合成天然橡胶单体是异戊二烯。
7. 高分子化合物(又称聚合物)其分子量一般在多大范围内104~107。
8. 乳液聚合中,经典理想体系的组成为: 难溶于水的单体、水溶性引发剂、水溶性乳化剂、去离子水。
9.苯乙烯连续本体聚合的散热问题可由预聚、后聚合两段来克服。
10.自由基聚合的机理为:慢引发、快增长、速终止;而阳离子聚合机理为:快引发、快增长、易转移、难终止;阴离子聚合机理为:快引发、慢增长、无终止、无转移。
11.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有数均分子量、质均分子量、粘均分子量三种,其大小顺序为质均分子量>粘均分子量> 数均分子量。
12.Z-N引发剂的主引发剂为ⅣB~ⅧB族过渡金属化合物,共引发剂为ⅠA~ⅢA族金属有机化合物。
根据两组分反应后所形成的络合物在烃类溶剂中溶解情况,可以将其分为均相引发体系和非均相引发体系,其中非均相引发体系引发剂对α-稀烃具有高活性和高定向性。
13.阳离子聚合的引发体系有含氢酸(质子酸)、Lewis酸和有机金属化合物等;阴离子聚合的引发体系有碱金属、碱金属配合物和强碱等。
碱金属,有机金属化合物,其他亲核试剂14.影响缩聚物聚合度的因素有反应程度、平衡常数、基团数比。
其中基团数比是决定因素15.生成线形缩聚物的必要条件是单体的官能度为 2 。
高分子结构与性能复习题

高分子结构与性能复习题1.高分子近程结构研究的是:高分子结构单元的化学组成、结构单元的键接方式和序列、结构单元的立体构型和空间排列、支链的类型及长度、交联及交联度、端基和取代基的结构。
2.高分子的堆砌方式包括:晶态结构、非晶态结构、取向态结构、液晶态结构,这些又可称为三级结构。
3.按形成条件液晶可分为:溶致型液晶和热致型液晶,其形成条件分别是:把物质溶解于溶剂内,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形成的液晶称为溶致型液晶;而将物质加热到熔点或玻璃化温度以上形成的液晶称为热致型液晶。
按照液晶高分子的链结构,特别是液晶基元在高分子链上的分布,高分子液晶可以分为:主链型高分子液晶与侧链型高分子液晶。
4.高分子主链除含有C—C键外,还可能有Si—O,C—O等单键,这三种单键内旋转容易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Si—O ,C—O ,C—C ;这是由于C —O键的氧原子周围没有其他的原子和基团,其上的近邻非键合原子间的距离比C一C键上的大。
Si—O键除具有C—O键的特点外,其键长和键角较大,使得近邻非键合原子间的距离更大,内旋转更为容易。
5.高聚物的弹性是指:应力形成应变,外力除去,应变回复;黏性是指:应变随时间延续而增加,除去外力后,应变不再回复。
黏弹性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其应变行为可同时兼有弹性材料和黏性材料的特征。
应变的大小既依赖于应力又依赖于应变速度。
应变既包含有不可回复的永久形变,又有可回复的弹性形变。
即兼具黏性和弹性的性质。
6.高分子链的结构指:单个分子的结构和形态,分为近程结构和远程结构。
高分子链的远程结构又称二级结构,包括:高分子的形态和相对分子质量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7.链的长短对高分子的柔性影响是:当高分子链很短时,可以内旋转的单键的数目少,分子的构象数少,分子的刚性较大,因此小分子物质没有柔性。
只有当相对分子质量足够大,分子可以有很大的构象数时,分子链的柔性才能体现出来。
8.高分子的凝聚态结构指的是:高分子在凝聚态中的堆砌方式以及织态结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高分子课程考试试题

第2章高分子结构
1.高聚物结构的多重性
三级结构
构型、构象
分子量、分子量分布
2.高分子链的柔顺性
影响因素
3.聚集态结构
晶态、非晶态、液晶态、取向态
影响因素及其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第3章高分子的运动与转变
1. 高分子运动的特点
2. 松弛过程
3. 玻璃化转变
玻璃化转变温度
影响玻璃化转变的因素
第4章高聚物的力学性能
1. 高聚物的典型应力-应变曲线
2. 松弛现象
3. 力学损耗
第5章高聚物的耐热性能
耐热高聚物的结构特点
第6章聚合物的电性能
影响聚合物导电性的因素及静电现象
第7章高分子溶液
高分子稀溶液的特点
非牛顿流体的分类
第8章自由基聚合
自由基聚合的特点
引发剂及分类
诱导期
凝胶效应
偶合终止与歧化终止
聚合物速率与聚合度的相关计算第9章离子聚合
阴、阳离子聚合的特点
引发剂种类
活性聚合
配位聚合
第10章自由基共聚反应
竞聚率
共聚物组成曲线
比较单体及自由基的活性
第11章逐步聚合
逐步聚合的单体特征
逐步聚合的特点
平均官能度
功能基摩尔比、反应程度及分子量相关计算
第12章高分子的化学反应
高分子化学反应的种类
高分子结构对其化学反应的影响
第13章聚合反应实施方法
自由基聚合实施方法(重点是乳液聚合和分散聚合)
逐步聚合实施方法
第14章功能高分子材料
功能高分子材料
分类
第16章塑料的加工成型
了解主要的加工成型方法及工艺。
高分子物理习题集_答案

高分子物理习题集-答案第一章高聚物的结构4、高分子的构型和构象有何区别?如果聚丙烯的规整度不高,是否可以通过单键的旋转提高它的规整度?答:构型:分子中由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几何排列。
这种排列是稳定的,要改变构型必须经过化学键的断裂和重组。
构象:由于单键旋转而产生的分子在空间的不同形态。
构象的改变速率很快,构象时刻在变,很不稳定,一般不能用化学方法来分离。
不能。
提高聚丙烯的等规度须改变构型,而改变构型与改变构象的方法根本不同。
构象是围绕单键旋转所引起的排列变化,改变构象只需克服单键旋转位垒即可实现,而且分子中的单键旋转是随时发生的,构象瞬息万变,不会出现因构象改变而使间同PP(全同PP)变成全同PP(间同PP);而改变构型必须经过化学键的断裂才能实现。
5、试写出线型聚异戊二烯加聚产物可能有那些不同的构型。
答:按照IUPAC有机命名法中的最小原则,CH3在2位上,而不是3位上,即异戊二烯应写成CH2C3CH CH21234(一)键接异构:主要包括1,4-加成、1,2-加成、3,4-加成三种键接异构体。
CH2nC3CH CH21,4-加成CH2nC3CH CH21,2-加成CH2nC CH3CH CH23,4-加成(二)不同的键接异构体可能还存在下列6中有规立构体。
①顺式1,4-加成CH 2CH 2CH 2CH 2C CH 3C HCH 3C CH②反式1,4-加成2CH 2CH 2CH 2C CH 3C HCH 3C CH③1,2-加成全同立构CH 2C C 3C C HHH HCH CH 2CH CH 3C C H CH 2CHCH 3④1,2-加成间同立构C C 3CC HH HHCH 3C C H CH 3RRRR=CHCH 2⑤3,4-加成全同立构CH 2C CH3C CC C HH H HC C H HCH 2C CH 3CH 2C CH3HH⑥3,4-加成间同立构C C CC HH H HC CH HRRRR=CH 2H H C CH 36.分子间作用力的本质是什么?影响分子间作用力的因素有哪些?试比较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酰胺(尼龙-66)、聚丙烯酸各有那些分子间作用力? 答:分子间作用力的本质是:非键合力、次价力、物理力。
结构与性能考题答案

结构与性能考题答案1.概念1、构型(configuration):是指分子中通过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的空间排列。
2、大分子(macromolecule):是由大量原子组成的,具有相对高的分子质量或分子重量。
聚合物分子(polymermolecule):由许多重复结构单元组成的,具有相对高的分子质量或分子重量。
3、共聚物(copolymer):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合成的聚合物。
4、侧基(ide/pendantgroup):一个分子链的分支。
5、端基(endgroup):大分子或低聚物分子的末端构造单元。
6、统计共聚物(tatiticalcopolymer):通过聚合反应的统计处理给出单体单元在共聚物分子中的序列。
7、无规共聚物(randomcopolymer):具有Bernoullian序列统计的统计聚合物。
在Bernoullian模型中,各键接的构型是相互独立的,不受前面键接构型的影响,故单体单元在分子链中无规则排列。
8、交替共聚物(alternatingcopolymer):单体单元A和单体单元B 在共聚物分子中交替分布。
9、嵌段共聚物(blockcopolymer):由通过末端连接的均匀序列的嵌段组成的。
10、星型高分子(tarpolymer):从一个公共的核伸出三个或多个臂(支链)。
11、构象(conformation):表示在单键周围的原子和原子基团的旋转产生的空间排列。
12、链段(macromolecularegment):把若干个键组成的一段链作为一个独立运动的单元。
14、高分子链的柔性(fle某ibilityofpolymerchain):分子链能够改变其构象的性质。
15、聚合度(degreeofpolymerization):大分子、低聚物分子、嵌段或分子链中单体单元的数目。
聚合物分子链中连续出现的重复单元(或称链节)的次数。
16、共聚物分子(copolymermolecule):(1)晶胞(unitcell):与晶格相对应的晶体结构,即把具体内容还原给晶格,晶格就成了晶胞。
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聚合物的耐热性

(a)尽量避免分子链中弱键的存在; (b)引入梯形结构; (c)在主链中引入Si、P、B、F等杂原子,即合成元素有 机聚合物。
第七章 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
(2)热变形性:受热不易变形,能保持尺寸稳定性的聚合物必 然是处于玻璃态或晶态,因此改善聚合物的热变形性应提高其 Tg或Tm,必须使分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内部及分子链之间具有强的相互作用, 为此可有以下几条途径:
第七章 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
7.6 聚合物的耐热性
聚合物的耐热性包含两方面: 热稳定性—耐热降解、热氧化 性能; 热变形性—受热时外观尺寸的改变 (1)热稳定性: 聚合物在高温条件下可能产生两种结果: 降解和交联。两种反应都与化学键的断裂有关,组成聚合物 分子的化学键能越大,耐热稳定性越高。为提高耐热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聚物结构与性能试题
1 聚合物结构通常具有一级结构、二级结构及三级结构,试述这三种不同层次的结构与聚合物材料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2试比较聚氨酯涂饰剂和聚丙烯酸涂饰剂所形成的涂膜其微相结构有何区别?涂膜的性能各有什么特点?
3 皮革用涂饰材料如聚氨酯树脂等其模量-温度曲线有何特征及要求?聚合物材料粘弹性对材料的使用性能有何影响?
4 溶剂型涂料与乳液型涂料的成膜机理有何区别?涂料的成膜过程对高聚物材料的聚集态结构有何影响?对涂膜性能有何影响?
5 试述高分子溶液基本特性及溶剂选择原则,并阐述胶原蛋白溶胀-溶解-沉析过程中有何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