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素

合集下载

丹参素保护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丹参素保护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丹参素保护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王冰瑶,吴晓燕,樊官伟G=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天津==PMMNVP=摘==要: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丹参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应用历史,广泛用于治疗冠状动脉心脏疾病、心肌梗死、血液循环疾病等心血管疾病。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丹参的主要水溶性成分丹参素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抗炎、抗肿瘤、神经保护、心肌保护、提高免疫力等。

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些药理作用机制也逐渐清晰,分别从抗缺血J再灌注引起的心肌损伤、抗心肌梗死、抗动脉粥样硬化、抗高血脂、抗高血压、保护内皮细胞等方面对丹参素保护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丹参素在临床中的应用及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丹参素;心血管系统;缺血J再灌注损伤;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中图分类号:oOUR======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MORP=J=OSTMEOMNQFNT=J=ORTN=J=MR=alfW=NMKTRMNLjKássnKMORPJOSTMKOMNQKNTKMOT=mharmacologic=mechanism=for=protective=effects=of=danshensu=on=cardiovascular= system=tAkd=_ángJóaoI=tr=uáaoJóanI=cAk=duanJweá=píaíe=heó=iaboraíoró=of=jodern=Chánese=jedácáneI=qáanján=rnáversáíó=of=qradáíáonaä=Chánese=jedácáneI=qáanján=PMMNVPI=Chána= AbstractW=Cardáovascuäar=dásease=ás=becománg=íhe=äeadáng=cause=of=deaíh=án=íhe=worädK=palvia=miltiorrhiza=has=a=hásíoró=of=íhousands=of=óears=án=cäánácaä=íheraéó=án=ChánaI=whách=ás=wádeäó=used=án=íhe=íreaímení=of=coronaró=hearí=dáseaseI=móocardáaä=ánfarcíáonI=bäood= cárcuäaíáon=dáseasesI=and=oíher=cardáovascuäar=dáseasesK=jore=and=more=síudáes=show=íhaí=danshensuI=íhe=maán=waíerJsoäubäe=coméonení=án=pK=miltiorrhiza I=has=a=varáeíó=of=éharmacoäogácaä=effecísI=áncäudáng=ánfäammaíáon=and=íumor=ánhábáíáonI=neuro=and=móocardáaä=éroíecíáonI=ámmunáíó=ámérovángI=and=so=onK=táíh=furíher=researchI=íhe=mechanásms=of=íhese=éharmacoäogácaä=effecís=have=been= graduaääó=cäearK=fn=íhás=éaéerI=we=focus=on=íhe=mechanásm=of=danshensu=on=cardáovascuäar=éroíecíáon=and=érováde=a=íheoreíácaä=basás=for=íhe=furíher=síudó=and=cäánácaä=aééäácaíáon=of=danshensuK=qhe=aséecís=of=mechanásm=áncäude=ánhábáíáon=on=áschemáaLreéerfusáon=ánjuróI= hóéeríensáonI=móocardáaä=ánfarcíáonI=aíheroscäerosásI=hágh=choäesíeroäI=and=hóéeríensáonI=éroíecíáon=of=endoíheäáaä=ceääsI=and=so=onK= hey=wordsW=danshensuX=cardáovascuäarX=áschemáa=reéerfusáon=ánjuróX=móocardáaä=ánfarcíáonX=aíheroscäerosás==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全球疾病负担》评估报告显示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分别约占男性和女性过早死亡的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xNz。

丹参素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机制及研究

丹参素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机制及研究
by舶e radicals.
Conclusion
Danshensu has a protective effect on cerebral ischemia,the mechanisms may be
derived from inhibiting the formation of thrombus and protective action against the
缺氧缺血对机体是一种劣性刺激,影响机体的氧化供能,导数机体心、脑等 d霆要器富戆量衰媾惹琵亡,嚣醛罨我其寅提高视钵麓蛊惑裁爱零,洚诋撬俸麓甏 铽量,从而提高组织利用氧的能力,调节及保护组织代谢的药物。对防治脑缺血 疾病兵祷禚极的意义。我们逶遵观察丹参素对龋头巾鼠张疆喘怠对溺酶影嗡、鼹 疆磺酸销(NaN02)中毒小鼠存活时闻豹影响、对中动脉梭塞致腻缺ⅡIt(MCAO)大 鼠行为状态及脑缺血梗死面积的澎响及丹参素对脑缺血褥灌大飘脑组舔MDA宙 爨、SOD惩力匏影骟,龋究其辩袋氧缺照藏损伤黪僳妒{萋翅。
目的:探讨丹参素通过改善凝恤状态发挥其脑保护作用的机邂。 方法:采曩大鬣动.静躲旁魏焱辁法形成盘捡,鼹察辩参素对巍拴重豢缒影 响;采用ADP诱导大鼠血小扳聚集,观察丹参素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结采:丹参素15 mg·kg~,30mg·k91可臻显麴镧盔小板依藏饿斑拴瀚形成; 丹参素15 mg·kg"1,30 mg·kg“可明显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三、丹参素对氧自由基损伤线粒体的保护作用
结论:丹参素对脑缺盥的保护作用可熊与其减轻缺氧缺血对脑组织的攒伤, 抑制血栓形成有关,其机制可能为丹参素对氧自由旗损伤线粒体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 丹参素、脑缺血、胤栓形成、氧自由基、线粒体

塑璺塞型堕堡坚塑堡篓嫂旦墨垫!嫩篓..——

丹参素含量

丹参素含量

丹参素含量复方活血胶囊由丹参、红花、冰片等10味中药制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活血散瘀、开窍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胸闷、心悸、眩晕等症的治疗。

为操纵该产品质量,保证临床疗效,对其中丹参中丹参素的含量实行了测定。

实验表明,采纳HPLC法测定复方活血胶囊中丹参素的含量,结果中意,重现性好,可做为复方活血胶囊的质量操纵。

1仪器与试药HypersilODSC18(200mm×4.0mm,5μm,大连依利特);丹参素钠对比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为110721-200322);复方活血胶囊(自制);甲醇为色谱纯,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方法与结果2.1色谱条件1:色谱柱:HypersilODSC18(200mm×4.0mm,5μm);流动相:甲醇-0.5%醋酸(10:90);检测波长;280nm;流速:1ml/min;柱温;室温。

2.2对比品溶液的制备2:周密称取丹参素钠对比品适量,加50%甲醇制成每ml含0.065mg的对比品溶液,摇匀,即得.2.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3:周密称取本品0.5g,置具塞锥形瓶中,周密加入50%甲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提取40min,放冷,再称定重量,加50%甲醇补足减失重量,取上清液用微孔滤膜(0.45μm)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4空白试验:按处方组成,取除丹参外的其余药味,按工艺要求制成缺丹参的阴性对比液。

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结果在丹参素钠峰出现的位置上无对应峰出现,表明其它组分对测定无干扰。

2.5标准曲线及线性范围:分别周密吸取丹参素钠对比品溶液3.0、5.0、10.0、15.0、20.0μL,按上述色谱条件实行色谱分析,以进样量为横坐标,以色谱峰面积为纵坐标,经回归处理,得到回归方程为Y=6437562.67X-14670,相关系数为r=0.9998。

结果表明:丹参素钠进样量在0.195~1.3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丹参素及其衍生物心血管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丹参素及其衍生物心血管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ma c o l o gi c a l a c t i v i t i e s,e s p e c i a l l y i n c a r di o va s c u l a r s y s t e m . The c ar di o va s c ul a r p ha r ma c ol o gi c a l me c ha ni s m of Da n s he n s u a nd i t s de r i va t i v es f r o m t he v i e w of a n t i — a p opt os i s,a nt i ox i da nt ,i nhi bi t i ng c a l c i u m o ve r l o a d an d r o l e i n t he i nf l a mma t or y r e a c t i o n p a t h—
 ̄ b OI l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6 — 0 1 1 1 . 2 0 1 5 . 0 5 . 0 0 2
St u d y p r o g r e s s o f Da n s he n s u a n d i t s d e r i v a t i v e s i n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me c ha ni s m
[ 摘 要 ] 丹 参 素是 丹 参 的 主 要 水 溶 性 活 性 成 分 之 一 , 具 有 多种 药理 活 性 , 尤 其 对 心 血 管 系统 具 有 明显 的 保 护 作 用 笔 者
从抗凋亡 、 抗氧化 、 抑制钙超载和作用于炎症反应通路等方面 , 对丹 参 素 及 其 衍 生 物 心 血 管 药 理 作 用 机 制 进 行 综 述 。 [ 关键词] 丹参 素 ; 丹参素衍生物 ; 抗凋亡 ; 抗氧化 ; 钙超载 ; 炎 症 反应 [ 中图 分 类 号 ] R2 8 6 [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6 — 0 1 1 1 ( 2 0 1 5 ) 0 5 — 0 3 8 9 — 0 4

丹参滴丸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丹参滴丸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丹参滴丸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丹参滴丸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其主要成分是丹参。

丹参是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草本植物,被广泛用于中医药中。

丹参滴丸的主要成分具有多重药理作用,有助于改善人体健康。

下面将详细介绍丹参滴丸的主要成分及其功效。

一、丹参酮:丹参酮是丹参滴丸中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

它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中和体内自由基,预防氧化损伤,并减少血管壁的氧化炎症反应。

此外,丹参酮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血和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有助于预防中风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二、丹参酸:丹参酸是丹参滴丸中的另一种重要成分。

它具有抗炎和抗菌作用,可以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和细菌感染。

丹参酸还具有增加心脏和血管弹性的作用,有助于降低血压和改善心血管功能。

此外,丹参酸还可以促进血管生成和修复受损组织,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三、丹参素:丹参素是丹参滴丸中的一种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

它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保持血管的畅通性,并具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丹参素还可以改善心肌供血和心肌代谢,提高心脏功能。

此外,丹参素还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减少内环境的氧化应激反应,减轻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

根据以上介绍,可以看出丹参滴丸的主要成分具有多种保健功效。

丹参滴丸可以用于改善心脑血管健康,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此外,丹参滴丸还可以增强血管弹性、降低血压、改善血液循环,对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等症状有一定的效果。

另外,丹参滴丸还可以用于预防中风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总之,丹参滴丸的主要成分是丹参酮、丹参酸和丹参素,这些成分具有多重药理作用,有助于改善心脑血管健康,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丹参滴丸作为一种中药制剂,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但是,在使用丹参滴丸之前,还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咨询医生,遵循医嘱使用,以确保其药效的最大化和安全性的保证。

丹参素化学成分

丹参素化学成分

丹参素化学成分
丹参素,也被称为丹参酮,是一种从丹参根部提取的黄色结晶。

它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15H12O5,分子量为284.25。

丹参素是一种稀有的降脂、降压、抗氧化和抗炎症的活性成分,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和保健品中。

丹参素的化学结构包括苯环、酮基和两个酚羟基。

它是一种多酚化合物,其中的酚羟基可以与自由基反应,从而减少氧化应激和细胞损伤。

丹参素还可以通过抑制内源性氧化酶的活性,减轻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丹参素的生物利用度相对较低,但可以通过改进提取工艺、制剂技术等方法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增强其药效。

目前,丹参素已被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病等方面的治疗,并在化妆品、食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 1 -。

丹参素所属的结构类型

丹参素所属的结构类型

丹参素所属的结构类型
丹参素也叫做黄酮,是一类常见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

下面,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丹参素所属的结构类型。

一、丹参素的基本结构
丹参素的基本结构是由两个苯并吡喃环以氧原子连接在一起形成的核心结构。

这种核心结构主要影响丹参素的化学性质和药理活性。

二、丹参素的衍生物
丹参素有多种衍生物,常见的有甲基丹参素、乙基丹参素、丹参酸和丹酚等。

这些衍生物在核心结构上有不同的修饰,因此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

三、丹参素的药理作用
丹参素是一种重要的天然抗氧化剂,具有一定的降血脂、抗血小板、抗炎和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

因此,它在中药、医药、化妆品、食品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四、总结
综合来说,丹参素是一类具有相似核心结构的黄酮类化合物,其衍生物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了解丹参素结构类型的特点和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丹参素。

丹参素的药理作用研究

丹参素的药理作用研究
16 0 对照组 : 口服酮替芬( r ,n 5 ) 罗红霉素胶囊 (5 m , 5 g q ,d + a 10 g bd s ) i,o 。 1 疗效判断 . 3 治愈 : 症状得到控 制 ; 显效 : 症状得到有效控制。
北方药学 2 1 0 2年第 9 卷第 3 期
约有 ( 12 ) 1 - 5 %会发生感 冒后咳嗽。感 冒后咳嗽的发病机制具 有一定的复杂性 , 主要是在患者病菌感染后 呼吸道上皮损伤 , 咳嗽受体处于一个 暴露状态 ,加上兴奋阈值下降而导致咳嗽 不断 。同时患者感染后 , 泌出不少 的炎性介 质 , 可分 这对于咳 好转 : 症状部分得到控 制; 无效 : 症状无 明显改善。 嗽受体具有一定 的刺激影响作用 , 转变顽 固性 咳嗽 。因为患者 临床疗效按治愈 、 显效 、 好转 、 无效 4级评定 , 治愈与显效 的感 冒后 咳嗽发病原 因 中跟细 菌感染不存在 直接的相关性 , 因此使用抗生素疗效不佳 。乙酰半胱氨酰 白三烯作为一种重 二者合计为有效 , 据此计算 总有效率 。 2结 果 要炎性介质 ,存在 的原 因是不 同的因素导致气道非特异性炎 症, 病毒感染 时会导致 它分泌增加 , 引起 气道狭窄 , 支气管 出 21 .两组临床疗效 比较 现的反应强烈 , 神经源性炎症等多种 的生物学效应 。孟鲁 司特 是针对 乙酰半胱氨酰 白三烯受体拮 的抗药 ,与受体进行相互 结合 , 乙酰半胱氨酰 白三烯产生 的效应产生抑制的作用 , 对 在 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的治疗 中, 具有较为广泛 的应用。本次分 析, 针对感 冒后 咳嗽 的气道非特异性炎症机制 , 乙酰半胱氨酰 22不 良反 应 . 结果显 示在治疗无效 的患者 中 , 两组共有 1 例 , 患者 白三烯在感 冒后咳嗽 中的作用 以及可能的支原体感染 ,结合 1 对 给予中枢镇 咳药 和小剂量激素 ,E l 服使用 ,显示症状有所缓 盂鲁司特抑制乙酰半胱氨酰 白三烯对气道的致炎作用和罗红 解 。本组患者在治疗 中 , 经过观察和检测 , 并没有发现 明显 的 霉素所 具有 的抗支原 体感染 与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的特性 , 联 不 良反应 。 用2 药治疗感 冒后咳嗽 , 相对于酮替芬来说 , 了更好的疗 取得 效, 可见孟鲁司特治疗感 冒 咳嗽效果好 , 后 可在临床推广 。 3讨 论 感 冒后 咳嗽 主要是 因为上 呼吸道感 染所引发 ,患者经过 参考文献 感染的控制措施后 , 出咳嗽一直延续 的症状 。 表现 强烈而频 繁 【 白秀华, 1 】 钟唯章, 曾萍. 酮替芬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疗 J 黑龙江医药科 学,0 7 3 ( )4 】 2 0 ,0 4 :. 的 咳嗽不仅严重影 响患者 的生 活质量 , 还可 引起 气压伤 , 血 效观察【 . 心 管晕厥 , 尿失禁 等各种并发症 。在慢 性咳嗽病因 中, 冒后咳 【 王连 庆 , 丽娟 . 司特钠联合 氯雷他定治疗上呼吸道 感 感 2 ] 魏 孟鲁 J 临床 医药实践 ,0 0 1 ( )6 1 1 2 1 ,9 9 :6 . 嗽 占有 (~ 0 %的 比例 , 6 1) 而患者 因为患 有上呼吸道感染 , 中 染后咳嗽 疗效观察『. 其

丹参素的提取工艺研究_周侠

丹参素的提取工艺研究_周侠

参考文献
% " $ > ! 凌海燕I 鲁学照, 赵咏丽等, 丹参水溶性成分的研究概况 :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 L % M N <! O ;% 李淑莉, 丁安荣, 欧光长 : 沉淀工序乙醇浓度对丹参素回 收率影响的研究 : 中国医药工业, %??> , "! L %" M N !"? 唐昌炯 : 丹参素提取工艺的探索 : 华西药物, %??; , %$ L " M N %%< 刘重芳, 张钰泉, 陶建生等 : 丹参不同提取工艺的比较 : 中成药, %??? , "% L ; M N $;! 江波, 侯世祥, 孙意意 : 含丹参中药注射液鞣质检查新办 法 : 中成药, "### , "" L $ M : %?"
表" 总量 9 *7 回收率 9 C 醇沉前后丹参素的总量及回收率 醇沉前后 &$= $! 9 A法 >!= &> <"= #! B法 !?= >< ?$= ;;
从表 " 可知丹参素采用 A 方法其提取率仅为 在 <"= #!C 。根据丹参素钠盐比丹参素稳定的性质, 醇沉之前, 先用碱将其转变成钠盐, 则能使丹参素的 损失量降低, 回收率达到 ?$= ;;C , 弥补了直接水提 醇沉法带来的缺陷。丹参注射液及一些丹参制剂的 制备工艺中,常用水煎醇沉法。此法在实际生产中 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 单因素实验 取 $ 份 !# *@ 醇沉液减压浓缩成不同体积,作 每一标准 为 $ 个含不等浓度丹参素标准液 A、 B、 ’, 溶液取 $ 份 & *@,各置 "# *@ 具塞试管中,加入 > 旋涡振荡 ! *+5, 离心。用高效液相色谱测 *@ 氯仿, 定 A、 B、 ’ 上清液及 A、 B、 ’ 标准溶液丹参素含量。

丹参素(DSS)检测

丹参素(DSS)检测

迪信泰检测平台
丹参素(DSS)检测
丹参素(Salvianic acid A 或 Danshensu, DSS),又称为丹参酸甲,是丹参的主要水溶性成分之一,属于酚性芳香酸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肿瘤、增强免疫、抑制血栓形成、防治肝纤维化等多种药理作用。

迪信泰检测平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液质联用(LC-MS)技术,可高效、精准的检测丹参素的含量变化。

此外,迪信泰检测平台还可检测其他多种中药成分,方法成熟,可高效处理大批量样本。

HPLC和LC-MS测定丹参素样本要求:
1. 请确保样本量大于0.2g或者0.2mL。

周期:2~3周。

项目结束后迪信泰检测平台将会提供详细中英文双语技术报告,报告包括:
1. 实验步骤(中英文)。

2. 相关质谱参数(中英文)。

3. 质谱图片。

4. 原始数据。

5. 丹参素含量信息。

迪信泰检测平台可根据需求定制其他物质测定方案,具体可免费咨询技术支持。

丹参素治疗小儿肺炎新用途[发明专利]

丹参素治疗小儿肺炎新用途[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丹参素治疗小儿肺炎新用途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申静,李泳
申请号:CN200810056552.9
申请日:20080122
公开号:CN101491513A
公开日:
20090729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丹参素的临床新用途,具体地说,涉及丹参素治疗小儿肺炎新用途,以及该用途所包括的制剂。

所述的丹参素是从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丹参干燥根部的水提取液中分离得到的一种有效成分,即D(+)β-(3,4-二羟基苯基)乳酸。

丹参素作为丹参中主要的水溶性成分,对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具有疗效显著,作用迅速,副作用小等特点。

治疗上述新用途的丹参素可加工成多种制剂,如片剂、胶囊、颗粒剂、口腔崩解剂、口服液、注射剂等。

申请人:北京申科联华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路1号国际科技创业园A栋6层6028号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丹红的功效与作用

丹红的功效与作用

丹红的功效与作用丹红,又被称为丹参红,是一种中草药,广泛用于中药和保健品领域。

它被认为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包括改善心脑血管健康、抗炎止痛、抗菌消炎、抗氧化等。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探讨丹红的功效与作用。

丹红的主要成分是丹参素,它是丹参根部的一种有效成分。

丹参素具有多种药理活性,是丹参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首先,丹红被广泛用于心脑血管健康的保护。

丹红具有降低血脂、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等作用,这些作用有助于改善心脑血管的血流状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研究发现,丹红可以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同时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

此外,丹红还可以减少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其次,丹红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丹红中的丹参素具有抗炎活性,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研究发现,丹红可以减少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和炎症因子的表达,对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炎等炎症性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此外,丹红还可以减轻肝损伤和肾脏炎症,具有保护肝脏和肾脏的作用。

此外,丹红还具有抗菌消炎作用。

丹红中的丹参素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抗真菌的活性。

研究发现,丹红可以抑制多种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复制,对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丹红还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能力。

此外,丹红还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丹红中的丹参素具有明显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可以中和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的损伤。

研究发现,丹红可以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减少氧化应激损伤的程度。

此外,丹红还能够减少脂质过氧化的产生,减轻脂质过氧化对细胞的损伤。

除了上述的功效与作用,丹红还被认为具有其他一些保健功能。

例如,丹红被认为具有抗衰老的作用,可以延缓细胞和器官的老化过程;丹红还被认为具有降压作用,可以帮助控制血压的水平;丹红还被认为具有改善睡眠质量的作用,可以帮助改善失眠和不安睡眠等问题。

尽管丹红具有各种功效与作用,但仍然需要注意一些潜在的风险和副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参素:分子式及相对分子量:C9H10O5,198.17丹参素英文名称:Danshensu Salvianic acid A来源丹参素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4年第25卷第2期)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部。

丹参素(Salvianic acid A)是丹参水溶性部位分离到的有效成分之一,即D(+)β-(3,4-二羟基苯基)乳酸。

物理性质白色长针状结晶, 熔点84~86℃,密度1.546。

在乙醇中测不出旋光度,FeCl3反应呈黄绿色。

【分了式】:C9H10O5 【分子量】:162.14 【理化性质】:白色长针状结晶, 熔点(m.p.)84℃~86℃。

其钠盐为白色针状结晶, 熔点(m.p.)255℃~258℃°, [α]20.5D+35°(水), [α]27.5D+14.8°(1mol/L HCl)。

本品为棕黄色或淡黄色粉末,有引湿性,在水中易溶。

成分分类酚性芳香酸类化合物【规格】>70%;>90%;>98%,薄层鉴别只有一个斑点,为单一成份。

生产工艺流程丹参药材,粉碎,加12 倍量水,浸泡过夜,煎煮两次, 每次2h。

合并提取液,浓缩至密度1.3,加70%乙醇沉淀, 回收乙醇。

用乙醚萃取两次, 水层用饱和食盐水盐析, 过滤盐析物, 滤液放置得到的白色沉淀物在水中重结晶得丹参素,含量约为98%。

药理药效(百度百科+丹参素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4年2期))1 . 对心肌的作用: 丹参素具有缩小心肌梗死范围和减轻病程的作用, 同时对心肌缺血&ouml;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张力等报道丹参素为超氧阴离子清除剂, 从而推测其可保护心肌线粒体免受氧自由基引发的脂质过氧化物的损伤。

苏晓华等研究表明, 丹参素对大鼠心肌线粒体ADP/O , RCR 及细胞色素氧化酶具有保护作用, 提示丹参素为良好的?OH 清除剂, 并对大鼠心肌线粒体膜具有保护作用。

丹参素对外源性O2有清除作用,减轻自由基对线粒体膜流动的影响,起到保护线粒体的功能。

2. 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凝作用: 丹参素能明显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并明显增加血小板膜的流动性, 提示其对冠心病有效。

史举彤等报道, 丹参素可提高红细胞的负电荷, 使彼此不易聚集; 降低全血粘度, 抑制血小板聚集, 缴活纤溶酶系统; 增加红细胞膜的机械强度, 减少红细胞的破坏。

大剂量丹参素可增加血管脆性, 这可能与丹参素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促进纤维降解功能有关。

丹参素可提高机体的纤溶活性,改善血液流变性、提高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和调解血液的粘滞度,改善全身各脏器(尤其是药物首先到达的心脏、肝脏、肺脏和胰腺)的微循环障碍,有助于机体组织的康复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的纠正。

3 . 抗菌消炎及增强机体免疫作用: 丹参素阻止钙离子内流, 显著抑制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前列腺素E2 (DGE2) 及血栓丸B2 (TXB2)。

通过体外实验观察丹参素对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丹参素能激活单核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IL-6、IL-8因子,但分泌的量较内毒素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的量少。

另据王文俊等报道, 丹参素能显著抑制由内毒素诱导的上述因子的大量分泌(P < 0.05) , 具有抗炎及增强机体免疫作用。

在临床上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丹参素,可望提高生存率。

4.抗动脉粥样硬化及降血脂作用: 丹参素抑制细胞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 还具有抗脂质蛋白氧化作用,降低血胆固醇, 因此具有保护血管屏障, 防止脂质沉积及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

王南等研究表明丹参素对牛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LDL ) 具有抑制作用。

近代研究发现,过亚硝酸根是动脉硬化等疾病的重要介导者。

廖力夫等实验证明当丹参素存在时,就能有效保护机体免受过亚硝酸根损伤,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丹参素具有抑制细胞氧化修饰LDL 的作用,其抗氧化能力与丹参素的量呈正相关,提示丹参素可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5. 抗血栓形成作用:严常开等研究丹参素的活血化瘀作用,发现丹参素能明显抑制由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体外聚集活性,延长电刺激大鼠颈总动脉后血栓形成时间,明显降低血瘀大鼠低、中、高切变率的全血黏度,血液黏度,红细胞压积,卡松屈服应力,红细胞电泳时间以及红细胞聚集指数。

姜开余等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由TNFα,fMLP和凝血酶诱导细胞表面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结果显示丹参素呈剂量依赖性抑制fMLP诱导的粒细胞表达CDllb,对TNF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面VCAM-1,E-selectin的表达可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表明丹参素对细胞因子活化内皮细胞有抑制作用,从而有利于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白细胞黏附,提示这可能其发挥抗血栓形成作用的机制之一。

金昔陆等观察8种丹参素衍生物对体外ADP诱导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显示8种衍生物可明显抑制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作用,且明显增加30min有效解聚率。

丹参素预防脑血栓的发生丹参素可通过对血小板释放物及凝血酶原的影响,抑制其聚集,降低血液的凝固性而起到活血化淤的作用。

费丽萍[ 2 ]等实验证明,丹参素具有钙拮抗作用,通过抑制红细胞膜上的电压依赖通道,抑制红细胞的钙内流,使细胞内钙水平降低,使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强。

它还可提高红细胞的负电荷,使彼此不易聚集;降低全血粘度,激活纤溶酶系统。

由于丹参素在心、肾、脑的分布浓度高,连同对血液的这些影响,提示丹参素可预防脑血栓的发生。

6. 防止创面的过度愈合,对增生性疤痕的治疗作用:最近,由西安市中心医院烧伤整形外科和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联手完成的一项西安市科技社会发展计划基金资助项目证明,生肌散中的单方丹参素对肉芽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有抑制作用,可防止创面的过度愈合。

从研究中可以看出,丹参素促进伤口愈合并非直接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而发挥作用,很有可能是通过改善微循环、改变伤口局部微环境、提供能量代谢物质、促进代谢产物的清除而发挥作用。

当然,因为具有抑制肉芽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功能,故在伤口愈合早期用药量需要控制,而在伤口愈合后则可加大其剂量以便抑制成纤维细胞的过度增殖,防止瘢痕形成。

姜会庆等实验证实丹参素具有诱导成纤维细胞发生凋亡的作用。

其机理可能为:1) 影响控制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基因表达;2) 激活核酸内切酶,使DNA 链断裂而诱发凋亡。

另外,丹参素具有调节核转录因子NF 一1 结合活性而起到减少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合成和分泌作用。

7. 扩张冠状动脉作用:丹参素能明显扩张冠状动脉,使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显著增加,并能对抗吗啡、心得安等的缩冠脉效应。

8. 治疗肝损伤的作用:丹参素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地直接刺激体外培养小鼠肝细胞的增殖,表明丹参素还有促进肝细胞修复再生的作用。

丹参素通过降低ET含量,上调eNOS表达、下调iNOS的表达调节NO含量,减轻肝脏血管收缩,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受损肝脏微循环障碍,从而减轻急性重型肝损伤。

李跃华等试验证明:用丹参素则可明显改善肝细胞线粒体的功能,减轻肝细胞的损伤、坏死。

因此,丹参素在D - 半乳糖胺致肝细胞损伤时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稳定生物膜、维持钙稳态有关,这有待进一步研究。

李菁等实验研究,氰化钾对肝细胞具有毒性,丹参素能使2. 5 mmol/ L 氰化钾肝细胞培养液中LDO含量,提示氰化钾致肝细胞损伤与自由基毒性作用密切相关,丹参素具有稳定细胞膜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张振玉等用四氯化碳损伤肝细胞造模实验显示中高剂量组可降低Hyp 及胶原含量,并与其抑制细胞增殖活性相一致。

提示丹参素可抑制肝纤维化。

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丹参素能够诱导成纤维细胞的凋亡。

9. 抗脑缺血损伤作用丹参素可明显缩小脑梗死面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并减少脑水含量。

丹参红花注射液(7.2、14.4 mg/kg)能明显减轻大鼠急性脑缺血所引起的脑指数、脑含水量的病理变化,同时降低脑内毛细血管通透性,维持脑组织神经细胞形态结构的正常。

超短波治疗、丹参治疗及二者合用均能减轻大鼠缺血侧脑含水量,提高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降低自由基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3个治疗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表明超短波治疗与丹参治疗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此作用可能与减轻脑水肿、升高SOD和降低MDA有关。

采用缺血缺氧的血管内皮细胞模型,应用化学发光法观察培养液中次黄嘌呤的含量,发现丹参组可减少次黄嘌呤的增加,并通过相差显微镜发现丹参组内皮细胞形态完好。

丹参素可抑制缺氧、缺糖损伤所致的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从而具有稳定线粒体膜电位的作用,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这种作用可能与其能抑制神经细胞内钙超载关。

10. 丹参素对肺心病的治疗丹参素具有扩张动脉的作用,并且可抑制血小板释放收缩物质。

丹参素浓度在1. 25~5 g/ L 时均能抑制HPV。

且剂量越大,抑制作用越强,最后达到完全抑制。

比较同等剂量的丹参素,复方丹参注射液及丹参注射液对HPV 的作用,结果丹参素作用最强。

提示丹参素可能为肺心病、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危重疾病的治疗提供帮助。

11.丹参素抗肿瘤作用丹参素的抑癌作用可能是其抗癌作用的原因之一。

眭建等[ 8 ]实验结果显示丹参素在无血清培养液中具有明显的抑癌作用(与阴性对照组和丹参组相比, P值均< 0. 05) ,当丹参素中浓度达80 mg/ ml 时,其抑癌效应与Aclacinomycin A 相同( P > 0. 05) 。

丹参素抑制胃腺癌细胞株的机制与阻断肿瘤细胞胆固醇合成途径有关。

12.丹参素对高原病的防治高原病是高原缺氧使机体生理代偿(失代偿) 所致组织和器官负荷加重(病理改变) 而出现的临床症候群,主要原因是高原缺氧所至。

张广明等证明丹参素能有效的清除低氧引起的异常增加的氧自由基、提高机体组织的携氧能力、抑制高原缺氧所至的低氧性肺动脉收缩、保证心、脑等重要器官的氧供应。

总之丹参素能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延长机体耐受缺氧的能力,有效的减轻低氧所致的心脑肾肺等重要器官的损伤,为高原病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13.丹参素对银屑病的治疗作用粘附分子与银屑病的发病具有比较密切的关系,丹参素可影响粘附分子的表达。

吴京海等实验结果初步显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PBMC 表面ICAM - 1 的表达明显升高,而经丹参素处理后,其表达有显著下降,说明丹参素具有抑制ICAM - 1 表达的作用。

丹参素与银屑病PBMC 孵育后,其与HUVEC 的粘附减弱,这同样也提示丹参素可能通过抑制PBMC 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而达到治疗银屑病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