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初中物理竞赛及自主招生-第二节 压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压强
一、压强的概念
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用单位面积上物体受到的压力大小来表示,公式为F
P s
=,其中s 是受力面积。

压强的单位为帕斯卡,符号“Pa ”。

F
P s
=是压强的定义式,适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压强计算。

二、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柱体是指横截面积处处相同的几何体,体积公式为V sh =。

如图7.3所示为几种常见的柱体。

对于置于水平面上的柱体来说,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其重力大小,设柱体密度为ρ,
高为h ,底面积为s ,因此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g s V hg
F mg P gh s s s s
ρρρ=====,可见,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与柱体底面积无关。

例1 (上海第30届大同杯初赛)如图7.4所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棱劈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三棱劈的密度均匀且底面为矩形,若分别沿两物体图中虚线将右上侧切掉m 甲△和m 乙△,且m m <甲乙△△,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P 甲和P 乙的大小关系为( )
A .P P >甲乙
B .P P <甲乙
C .P P =甲乙
D .都有可能
分析与解 显然,三棱劈可看做底面为矩形的柱体的一半,三棱劈对地的压强等于等高的柱体压强的一半,即1
2
P gh ρ=
,因此与高度有关,切除之后乙的高度较大,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B 。

例2 (上海第19届大同杯复赛)如图7.5所示,A ,B 两正方体叠置在一起放于水平桌面上,
A 的密度为A ρ,
B 的密度为B ρ,若它们的边长比为
:1:1a b =,A 对B 的压强与对桌面的压强之比:2:3A B P P =,则:A B ρρ=
________。

若不断地缩小A 立方体的体积,但始终保持A 的形状为立方体,使A ,
B 两立方体的边长:a b 的比值由1:1逐渐变为1:2,则压强:A B P P 的比值变化情
况为________(提示:通过计算分析后,写出变化情况)。

分析与解 设
A ,
B 的边长分别为a ,b ,则A A P ga ρ=,33
2
A B B ga gb P b ρρ+=
,因此
233
A A
B A B P ab P a b ρρρ=
+,将1a b =代入得02
3A A A B P P ρρρ==+,则2A B ρρ=。

a 减小后,有
22
2
2
333
32332222222222A A B A s P ab ab b b b b b P a b a b
a a a a a ρρρ====+++++
令33
2
222b b y a a a
=++,由基本不等式,可得 33
3362
2
33232322222
b b b b b
y a a a a
a a =++
⋅⋅==定值
当且仅当3
2
22b a a =,即3114 1.5874a b =≈时,y 取最小值。

当a b
由1:1逐渐变为1:1.5874时,y
减小,当
a b
由1:1.5874逐渐变为1:2时,y 增大,因此A B P
P 先增大后减小。

三、液体的压强
液体由于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均有压强,液体的压强公式为
P gh ρ=,其中ρ是液体密度,h 是液体中某处的深度。

液体内部同一深度的位置,向各个方向的
压强均相等。

由液体压强公式P gh ρ=可知,液体压强与深度成正比,我们可以得出深度为h 的液体,对侧壁压强的平均值为2
h
P g ρ=,即平均压强等于一半深度处的压强。

若侧壁面积为s ,则侧壁受液体的压力为12F Ps ghs ρ==。

值得一提的是,液体对侧壁压力的等效作用点却不在2
h
处。

实际上,压力的等效作用点叫做“压心”,面我们用类比法来寻找压心的位置。

如图7.6所示,作一个与矩形挡板ABCD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EFG △,并让EF 与BC 共线。

用一些距离为x △的等距平行线将矩形挡板分成n 个相同的小矩形,则这组平行线将EFG △分成n 个等高的梯形(最上面一个可视为上底为零的“特殊”梯形)。

考察第i 个小矩形和小梯形,适当调节各个恒量的值,可使得各小梯形所受到的重力与对应的小矩形所受液体的压力相等,所以,矩形ABCD 所受压力的压
心位置与EFG △重心位置等高由三角形重心知识可得,重心到三角形顶点的距离等于边EF 上中线
长的
23,故水对矩形侧壁ABCD 的压心与AD 边的距离为23
h 。

例3 (上海第30届大同杯复赛)地震造成了很多堰塞湖,如图7.7
所示,假设有一块立方体石块堵住了水的去路,设水的密度为ρ,石块的质量为m ,石块的左右侧面为正方形,边长为a ,宽度为b ,石块与地面足够粗糙,不会滑动,水若能推倒石块,则石块的宽度b 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
A .4
9a b m
ρ<
B .4
2a b m
ρ<
C .4
3a b m
ρ<
D .4
4a b m
ρ<
分析与解 石块被推倒时,将绕图7.8中O 点转动。

当水的深度等于石块高度a 时,石块最容易被推倒,此时水对石块侧面的平均压强为2
a
P g ρ=,水对石块侧壁的压力2
312F Pa ga ρ==
,考虑到压力的等效作用点距水底的距离为13
水的深度,则在能被推倒的情形下,应有32
a b F G >,解得4
3a b m ρ<,选
项C 正确。

本题极易将
2
a
处作为压力的等效作用点,导致得出错误答案。

四、压强的变化问题
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时,对水平面的压强大小等于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由于物体对水平面压力的大小等于物重,因此压强可以表示为F mg P s s
==,当s 不变而压力变化了F △时,固体对水平面压强的变化量为F
P s
=
△△。

F
P s
=
是压强的定义式,对固体、液体和气体都适用;P gh ρ=是由压强定义式推导出来的,适用于计算液体内部的压强,同时也适用于计算柱状固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可见对液体和柱状物体,当液体或柱体的高度变化了h △时,柱体对接触面的压强变化量为h P g ρ=∆△。

同样多的水盛于不同形状的容器中,对容器的压力压强却不一定相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也不一定等于液体的重力。

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所受重力大小时(一般是圆柱形容器
且容器内只有液体),可用G P s
=液
来计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在处理液体压强变化的问题时,要灵活应用P gh ρ=和G P s
=液
这两个公式。

压强变化问题多是立方体问题和圆柱形容器内的液体问题。

例4 甲、乙两个实心立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如图7.9所示。

则:
(1)甲、乙的密度关系是________。

(2)若将甲、乙两个立方体分别沿竖直方向截去厚度相等的部分,则两者对地面的压强'
P 甲、'
P 乙的关系是________。

(3)若在甲、乙两个立方体上分别放置一个质量相等的铜块,则它们对地面压强'
P 甲、'
P 乙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4)若将甲、乙两个立方体分别沿水平方向截去高度相等的部分,则两者对地面的压强'P 甲、'
P 乙
的关系是________。

分析与解 压强的变化有两个公式:F
P s
=△△和P g h ρ=△△,本题要针对不同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公式。

(1)由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可得gh gh ρρ=甲甲乙乙,由图可知h h >甲乙,则ρρ<甲乙。

(2)将甲、乙分别沿竖直方向截去厚度相等的部分,由于柱体压强P gh ρ=,竖直截去部分厚
度不会影响压强的大小,因此甲、乙对地面的压强不变,有''P P =甲乙。

(3)在甲、乙上分别放置一个质量相等的铜块时,、乙对地面的压力的增加量F △相等,等于铜块重力的大小。

则F P s =
甲甲△△,F
P s =乙

△△,由于s s >甲乙因此P P <甲乙△△,乙的压强增加较大,则有''
P P <甲乙。

(4)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截去高度相等的部分,则甲、乙压强的减少量分别为
P P h ρ=∆甲甲△,P P h ρ=∆乙乙△,由于..,则P
P <甲乙△△,可见甲压强减小的较少,因此剩余部分的压强'
'
P P >甲乙。

例5 (上海第30届大同杯初赛)如图7.10所示,底面积不同的柱状容器甲、乙分别盛有两种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P <甲乙,若要使两容器中的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一定可行的方法是在( )
A .甲中抽取、乙中倒入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
B .乙中抽取、甲中倒入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
C .甲、乙中同时抽取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
D .甲、乙中同时倒入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
分析与解 由P P <甲乙,结合h h h >甲乙,根据P gh ρ=,可得ρρ<甲乙。

若在甲中抽取、乙中倒人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则P 甲减小,P 乙增大,P 甲与P 乙不可能相等,选项A 错误。

若在甲中倒入、乙中抽取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则P 甲增大,P 乙减小,但存在一种可能,即甲中已经倒满时,P 甲仍小于P 乙,
因此B 项并不能保证一定可行,选项B 错误。

若在甲、乙中抽取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则P 甲减小,P 乙减小,
由P g h ρ=△△,可知甲和乙压强的减少量P P <甲乙△△,又初始时h h >甲乙,因此可以假设抽取的高度等于h 乙,则P 乙减为零,而P 甲大于零,因此,在抽取的高度适当的时候,可以满足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相等,选项C 正确。

若在甲、乙中同时倒入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则甲和乙压强的增加量P P <甲乙△△,因此更不会满足题意。

本题正确选项为C 。

练习题
1.(上海第16届大同杯初赛)室温下两个容积相同的烧瓶用密封细管相连,右边烧瓶内装满水,左边烧瓶内充满空气,如图7.11所示。

现将装置浸没在热水中,则气、液界面O 点向哪个方向移动?( )
A .向右
B .向左
C .不动
D .无法确定
2.(上海第21届大同杯初赛)如图7.12所示,、乙两容器内盛有水,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 甲和P 乙。

当水温从80℃降低到2℃时,P 甲和P 乙的变化情况是( )
A .P 甲变小,P 乙不变
B .P 甲不变,P 乙变小
C .P 甲和P 乙均变小
D .P 甲和P 乙均不变
3.(上海第29届大同杯初赛)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密
度关系是ρρ>甲乙,当在甲、乙两物块上分别放重为1G ,
2G 的物体或分别施加竖直向上的力1F ,2F (1F ,2F 均小于物块重力)时,甲、乙两物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则1G 与2G ,1F 与2F 的大小关系是( )
A .12G G >,12F F >
B .12G G >,12F F <
C .12G G <,12F F <
D .12G G <,12F F >
4.(上海第29届大同杯初赛)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竖直插入水银槽内,再注入高度为1h 的某种液柱,结果使管内水银面下降了2h 。

如果水银密度为0ρ,则该液体密度为( )
A .()012h h ρ+
B

02
1
h h ρ C .
01
2
h h ρ D .()012h h ρ-
5.(上海第29届大同杯初赛)如图7.13所示在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 和B (2A s s >)内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甲的液面低于乙的液面,此时两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恰好相等。

若容器足够高,并在两容器中同时倒入或同时抽出各自适量的液体,最终使得两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倒入的液体体积V 甲可能等于V 乙
B .倒入的液体高度h 甲一定大于h 乙
C .抽出的液体体积V 甲可能小于V 乙
D .抽出的液体高度h 甲一定等于h 乙
6.(上海第28届大同杯初赛)如图7.14所示两端开口的C 形管中充满水,A ,B 两端开口处均用手指堵住,若同时松开手指,则( )
A .只有水从A 端流出
B .只有水从B 端流出
C .A ,B 两端同时有水流出
D .A ,B 两端都没有水流出
7.(上海第17届大同杯初赛)如图7.15所示,a ,b 是两个不同的实心圆柱体,其中a 的高度小于b ,a 的底面积大于b ,而它们对地面的压强正好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因为a 的高度比较小,所以a 的密度大
B .因为a 的质量比较大,所以a 的密度大
C .因为a 的底面比较大,所以a 的密度小
D .因为a 的体积比较大,所以a 的密度小
8.(上海第28届大同杯初赛)如图7.16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乙质量相等。

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并从容器中抽取部分乙后,甲对地面的压强小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若甲、乙剩余部分的体积分别是V 甲,V 乙,则( )
A .V 甲可能等于V 乙
B .V 甲可能大于V 乙
C .V 甲一定大于V 乙
D .V 甲一定小于V 乙
9.(上海第26届大同杯初赛)如图7.17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同。

若要使甲对地面的压强比乙大,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的体积
B .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
C .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质量
D .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体积
10.(上海第25届大同杯初赛)如图7.18所示,于水平桌面上的一个密闭的圆锥形容器内装满了重力为G 的某种液体。

已知圆锥形容器的容积公式为23
R h
V π=
,其中R ,h 分别为容器的底面
半径和高,则容器内的液体对容器侧面的压力大小为( )
A .G
B .2G
C .3G
D .0
11.(上海第20届大同杯初赛)如图7.19所示,通器左端试管横截面的半径为2R ,右端试管横截面的半径为R 。

左、右水面的高度分别为H 和1
2
H 。

那么打开开关K 后,右管水面能够上升到距离底部的最大高度为( )
A .1.5H
B .1.3H
C .1.1H
D .0.9H
12.(上海第13届大同杯初赛)如图7.20所示容器重为1G ,放在水平面上,容器内盛有重为2
G 的液体,若用1N 表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力,2N 表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则1N 和2N 应满足( )
A .112N G G =+,22N G =
B .112N G G >+,22N G >
C .112N G G <+,22N G =
D .112N G G =+,22N G >
13.(上海第10届大同杯初赛)如图7.21所示,某密闭容器内盛有一部分水,如图所示位置时,水对底部压强为P ,水对底部压力为F 。

当把容器倒置放在桌面上时( )
A .P 增大,F 减小
B .P 增大,F 增大
C .P 减小,F 不变
D .P 减小,F 减小
14.如图7.22所示,圆柱形容器内注人某种液体,深度为h ,容器底的半径为r 。

如果液体对侧壁的压力等于对容器底部的压力,那么:h r 为( )
A .1:1
B .1:2
C .2:1
D .
1:12
15.(上海第17届大同杯初赛)“纳米”是长度单位之一,符号为“nm ”,且91nm 10m -=。

纳米技术是以0.1~100nm 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已跻身世界前列,已知我国研制成的碳纳米管的强度(单位面积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钢的100倍,而碳纳米管的密度仅为钢的1/6,假设有两根同样粗细的细绳,一根由碳纳米管制成,一根由钢管制成,将它们分别在地面附近竖直悬挂起来,则它们能承受自身重力而不断裂时的最大长度之比:L L 钢纳米为( )
A .600:1
B .3600:1
C .100:6
D .100:1
16.(上海第23届大同杯初赛)图7.23是一个足够长、细均匀的U 形管,先从A 端注入密度为A ρ的液体,再从B 端注入密度为B ρ、长度为l 的液柱,平衡时左右两管的液面高度差为2
l
.现再从A 端注密度为C ρ的液体,且1
2
C B ρρ=
,要使左右两管的液面等高,则注入的液柱长度为( ) A .
23
l B .
34l C .
45
l D .l
17.(上海第13届大同杯初赛)如图7.24所示,轻质薄片刚要脱落,若水的密度为0ρ,则油的密度是( )
A .
2ρ B .
3
ρ C .0
4
ρ D .无法确定,因横截面积不知
18.(上海第29届大同杯复赛)如图7.25所示,一个足够长的两端开口的U 形管内装着水银,
U 形管左管横截面积为26.5cm ,右管横截面积为215cm .将800g 水缓慢灌入U 形管左管,平衡后
在水和水银面的交界处液体产生的压强大小为________Pa ,U 形管右管水银面高度上升了________cm .
19.血管变细是“高血压”发病的诱因之一。

为研究这一问题,我们可做一些简化和假设:设血液通过一定长度血管时受到的阻力f 与血液流速v 成正比,即f kv =(其中k 与血管粗细无关),
为维持血液匀速流动,在这血管两端需要有一定的压强差。

设血管内径为1d 时所需的压强差为p ∆,当血管内径减为2d 时,为了维持在相同时间内流过同样多的血液,此时血液的流速是原来的________倍;血管两端的压强差必须变为原来的________倍。

20.(上海第22届大同杯复赛)图7.26所示为一种水闸,闸门的底部与铰轴O 相连,厚度不计的闸门高为H 、宽为a 。

AB 为一根不计质量的杆,A 端通过铰链与闸门相连,B 端通过铰链与地面相连杆AB 与地面成60°角,A 端距离地面高为h 。

已知水的密度为ρ,试求杆AB 对闸门的作用力。

参考答案
1.B 。

装置浸没在热水中时,水和空气温度都升高水是液体,比气体难压缩得多,所以在水和空气都有膨胀趋势的情况下,水将向左压缩气体,O 点左移。

2.B 。

设容器底面积为s ,液体密度为ρ,深度为h ,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 gh ρ=,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 Ps gsh ρ==,考虑到sh 恰为底面积为s 、高为h 的圆柱体的体积,因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等于以容器底s 为底面积、以液体深度h 为高的圆柱形“液柱”所受到的重力,当然,由于容器形状未必是柱形,因此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不一定等于液体重力。

考虑到甲、乙两容器,由于甲为圆柱形容器,因此甲液体对底部压力大小始终等于甲液体重力。

乙容器在降温时,高度下降,其所对应的“液柱”体积减小,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减小。

选项B 正确。

3.D 。

由甲、乙质量相同,而ρρ>甲乙,则可知甲的边长较小,即s s <甲乙,易知P P >甲乙。

在甲、乙上方放置重物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均增加,当'
'
P P =甲乙时,显然有P P ∆<∆甲乙,则
1G P s =∆甲甲,2G P s =∆乙乙,可得12G G <。

若对甲、乙分别施加竖直向上的力,使得''P
P =甲乙,显然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力小于乙对地面的压力,由于两者原来质量相同,因此12F F >,选项D 正确。

4.B 。

注入高度为1h 的液柱后,设液柱密度为ρ,管内外液体在分界面处压强相等,则有
102gh gh ρρ=,解得02
1
h h ρρ=。

5.C 。

由于甲、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相等,可得ρρ>甲乙,再由A B s s <,可得甲、乙对液体底部压力F F >甲乙。

若倒入的液体体积V V =甲乙,则甲增加的质量多,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选项A 错误;若倒入的液体高度h 甲大于h 乙,同样是甲对容器底部压力增加得多,选项B 错误;当抽取液体时,由于甲液体密度较大,因此抽取较小的体积时,抽取的质量也可能大于乙,从而最终剩余液体质量相同,选项C 正确,选项D 错误。

6.B 。

手指移开后,A 端压强等于大气压强,而B 端压强等于大气压强加上A ,B 间竖直高
度的水产生的压强,因此水会从B 端流出,而空气从A 端进入管内,选项B 正确。

7.A 。

提示:根据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公式P gh ρ=,可知压强相同时柱体高度越小,密度越大。

8.D 。

由图7.16可知,甲的体积较小,因此ρρ>甲乙。

水平切去一部分甲并抽取部分乙后,
''P P <甲乙,考虑到s s <甲乙
,因此两者剩余部分质量''m m <甲乙,结合ρρ>甲乙,可知剩余部分体积V 甲一定小于V 乙,选项D 正确。

9.CD 。

竖直切不会改变甲、乙对地面的压强选项AB 错误。

甲、乙原来对地面压强相同,而甲底面积较大,当两者水平切去相同质量时,甲压强减小得较少,甲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选项C 正确。

由题易知甲的密度小于乙两者水平切去相同体积时,甲切去的质量较小,亦能得出选项D 正确。

10.B 。

液体对圆锥底面的压强P gh ρ=,圆锥底面受到的液体压力2
πF Ps gh R ρ==⋅,圆锥容器内液体重力2
π3
gh R G Vg ρρ⋅==
,可见3F G =。

取液体为研究对象,整个液体应受重力G ,
圆锥底面对液体的支持力大小为3G ,因此容器侧面对液体的作用力应竖直向下,大小为2G ,由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知识可知,液体对容器侧面的压力大小为2G ,方向竖直向上。

11.B 。

不考虑机械能损失,打开开关之前水的重力势能等于右管水面上升到最高时的重力势能(此时水柱速度为零)。

设水的密度为
ρ
,打开开关之前,水的重力势能表示为
()2
21π2π224
p H H H
E g R H g R ρρ=⋅
+⋅,打开开关,右管达到的最大高度设为x ,由于水的总体积为()2
2
π2π2H
V R H R =+,则左管水面高度为()
22
π984π2V R x H x R x -='=-,故此时水的重力势能为()2
2p2π2π22
x x
E g R x g R x ρρ''=⋅
+⋅,结合p1p2E E =,解得 1.3x H =。

12.D 。

结合练习题2的解答过程,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等于以容器底s 为底面积、以液体深度h 为高的圆柱形“液柱”所受到的重力,显然这个“液柱”比容器中水的体积要大,因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2N 大于容器中液体重力2G ;容器底部对桌面的压力1N 等于容器重力1G 与液体重力2G 之和。

13.A 。

提示:比较练习题12所作的“液柱与实际水的体积关系可知,容器倒置前,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倒置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可知F 变小;倒置后水的深度增加,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增大。

14.A 。

水对侧壁的平均压强,等于一半深度处的压强,即2
h
P g
ρ=,侧壁面积12πs rh =,
因此水对侧壁的压力2
11
πF Ps g rh ρ==,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2
22πF Ps gh r ρ==⋅,若12F F =,显然有:1:1h r =。

15.A 。

取横截面积均为s 的钢丝和碳纳米管,设它们所能承受的最大长度分别为L 钢和L 纳米,密度分别为ρ钢和ρ纳米,单位面积的最大承受力分别为F 钢和F 纳米,则sL g
F s
ρ=
铜铜钢,同理
=
sL g
F s
ρ钠米纳米纳米,因此
=F L
F L ρρ铜铜铜纳米纳米纳米
,可得600F L =钢纳米。

16.A 。

注入密度为B ρ的液体平衡后,对B 液体底部所在的水平面,由连通器原理,有
2B A l gl g ρρ=,可得12
B A ρρ=。

设从A 端注入的液体
C 长度为x ,则右端A ,C 液柱的分界面
与左端B 液体底端的高度差为l x -,同样由连通器原理,有()B C A gl gx g l x ρρρ=+-,将密度关系代人,解得23
l x =。

17.B 。

薄片脱落时,油和水在薄片处产生的压强相同,即()02g h h gh ρρ+=油,解得0
3
ρρ=
油。

18.41.2310⨯,2.74。

设左、右两管横截面积分别为1s ,2s ,则水对液面交界处的压强为
4
42
1
0.810N 1.2310Pa 6.510m
G P s -⨯=
=
=⨯⨯水水。

设左端水银面下降1h ,右端水银面上升2h ,则右端水银在左端水银面处产生的压强和水在该处产生的压强相等,有()12g h h P ρ+=汞水,又1122s h s h =,解得1 6.32cm h =,2 2.74cm h =。

19.2122d d ;412d d 。

在t ∆时间内流过血管的血液体积为2
2d Q sv t v t π⎛⎫
=∆=∆ ⎪⎝⎭
,血管内径减小后,
t ∆时间内流过的血液体积仍相同,则2
2
1122d v d v
=,得
2
21212
v d v d =。

血液匀速流动时,血液两端所受压力差等于阻力,即Ps kv ∆=,则2
π2d P kv ⎛⎫
∆⋅= ⎪⎝⎭,解得24πk v P d ∆=
⋅,则血管变细后压强差之比24
21211241
22P d v d v P d d ∆==∆。

20.以水闸为研究对象,如图7.27所示,由于AB 杆为轻杆,且两端均与铰链相连,因此杆A 端对水闸的作用力A F 必沿BA 方向,取O 点为转轴,由几何关系,A F 的力臂为1
2
A L h =
.水闸还受到水的压力F 水的作
用,水对水闸的平均压强为2h P g
ρ=,水闸受压面积为s ah =,因此2
12
F Ps gah ρ==水,考虑到水对矩形侧壁的压力等效作用点在水深的23处,即F 水的力臂为1
3
h ,根据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有1
3A A F L F h =⋅水,代解得21
3
A F gah 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