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复习小专题之特殊句式
文言文复习之特殊句式

文言文复习之特殊句式一、特殊句式1、判断句式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我没能早些重用您,现在危急了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这也像是砍伐树木的根却要求树木茂盛,阻塞水的源头却希望水流得长远。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蔺相如)是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门客。
】失其所与,不知。
【失掉自己的同盟国,是不明智的。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我私下认为这个人是勇士,有智谋,适合差遣。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为什么呢是因为尊重大国的威望而表示敬意。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贝。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我们之所以离开父母兄弟而来侍奉您,只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不过我考虑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对赵国用兵,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存在啊。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把国家之急难放在前面而把个人的仇怨放在后面啊。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出入和意外的变故。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现在人家正好是菜刀和砧板,我们是鱼肉,告辞什么呢】2、倒装句式:(1)宾语前置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发出窾坎镗鞳响声的,那是魏庄子的歌钟。
古人没有欺骗我们啊!】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想到(自己的君位)高而险,就要谦虚谨慎,约束自己。
】王问:“何以知之?”【赵王问:“根据什么知道他可以出使呢”】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我的门客蔺相如阻拦我说:“您凭什么知道燕王(会收留您)”】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俗语有这样的话说,“听到的道理很多,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
文言文复习特殊句式

单击添加副标题
—— 特殊句式
其中倒装句又有哪几种常见类型?
回顾一轮复习中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共有哪四大类?
B
A
一、温故而知新
01
02
常考常见的特殊句式共四种类型:
宾语前置 2、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4、主谓倒装
判断句 2、被动句 省略句 4、倒装句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倒装句式也有四种类型:明确源自案二、回归教材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哪些典型的例句?每种类型分别找出一句,小组交流讨论。
三、边练边悟
完成《步步高二轮复习资料》P14—15页边练边悟1—10题,并总结对句式的判断原则和翻译技巧。
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
01
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
02
四、检验学习效果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
其李将军之谓乎?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
A
楚人有习操舟者,唯舟师之是听。
B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C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人,貌恭而不心服。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大全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夫晋,何厌之有? 3、唯命是从 4、唯利是图
不知句读、不解惑 有何厌 唯从命 唯图利
结论三:用 “唯……是”或“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 “是”或“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5、虽又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7、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8、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句式特点:……者,……也
2、D
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后置=介宾结构后置 状语 ——中心语 飞快地跑
文言文中的状语后置一般即指介词结构后置。文言文中的 介词结构大都会置于谓语部分后面,其中尤以由 “以”“于”构成的介词结构居多。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③申之以孝悌之义。 ④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③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陆离之长铗、崔嵬之切云 结论:定语后置形式之三
中心词+ 之+后置定语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①尝遗余核舟一。
②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
③我有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①尝遗余核舟一。
一(只)核舟 ②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
高中文言文常见特殊句式讲解大全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一) 宾语前置
倒装句
(二)定语后置 (三)状语后置
(四)主谓倒置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 特殊句式 (34张ppt)

被动句二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关系。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吴广向来爱护别人,士兵们大多愿意被他 所用。
被动句三
3.用“于”“被”“见”表示被动关系。 卒见使于一鼠。
(人)最终却被一只老鼠所役使。
被动句三
3.用“于”“被”“见”表示被动关系。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反问句二
不亦......乎:相当于“不是......吗”。 吾射不亦精乎? 我的射箭技术不也是很精湛的吗?
反问句三
得无......乎:相当于“恐怕......吧”。 览物之情,得无亦乎? 欣赏景物的情感,恐怕会不同吧?
练习
练习 此画斗牛也!《书戴嵩画牛》
“……担也中“肉尽表,判止有断剩骨。止”通“担子里面的肉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 这画上画的是斗牛啊!
例1:臣本布衣(《出师表》)
(《马说》)
我本来是一个平民百姓。
判断句二
1.用“即”“乃”“则”“皆”“本”“亦” 等词表示肯定判断。
例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马说》)
这就是岳阳楼的宏伟景观啊。
判断句三
三.用动词“为”“是”表示判断。 例1:橘生淮南则为橘。《晏子春秋》 橘生长在淮南就是橘。
天下是高祖的天下。
一、判断句
3.借助“……,……者也”表示判断。 例3:晏婴,齐之习辞者也。(《晏子春秋》)
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
一、判断句
4.借助“……,……也”表示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例4: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打仗靠的是勇气啊。
判断句二
1.用“即”“乃”“则”“皆”“本”“亦” 等词表示肯定判断。
文言文系统复习之特殊句式部分

二、宾语前置
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 宋何罪之有?——宋之有何罪? 何功之有哉?——之有何功哉?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
○ 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 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 业文南向坐。——业文面向南坐。
01
我为赵将。
03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02
翻译下列句子
同行十二年,不. 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 ①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②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③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现代汉语单句语序
五班战士1985年在上海从水中救出一个小男孩
五班战士1985年在上海从水中救出一个小男孩
五班战士1985年在上海从水中救出一个小男孩
古代汉语单句语序
五班战士1985年在上海从水中救出一个小男孩
救出一个小男孩,五班战士1985年在上海从水中 五班战士1985年在上海从水中一个小男孩救出 战士五班1985年在上海从水中救出一个小男孩 五班战士救出1985年在上海从水中一个小男孩
三.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 ○ 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 ○ 何......之(怎么......这样啊)
四.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 ○ 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 ○ 得无...乎(难道...吗)、孰与 ○ 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 )
省略宾语
○ 动词宾语的省略 ○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之 )斗卮酒。《鸿门宴》 ○ 介词宾语的省略 ○ 竖子不足与(之 )谋。(同上) 省略介词
2023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文专题复习—特殊句式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主谓倒装。
下面我们分别进行梳理:文言文特殊句式(一):判断句1.有判断标志,“者………也”“为”例: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例:和氏璧,天下之共传宝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例:此乃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例:人为鱼肉,我为刀俎。
《鸿门宴》2.直接用“是”表被动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例: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3.没有判断标志词例: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注意:判断句,翻译时,要翻译出判断动词“是”。
文言文特殊句式(二):被动句1.有被动标志词例:而君幸于赵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例: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廉颇蔺相如列传》例: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秋水》例: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例: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六国论》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2.用介词“被”直接表示被动例: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3.意念被动句例: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赤壁之战》文言文特殊句式(三):省略句1.省略主语例: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例: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2.省略谓语例: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鸿门宴》3.省略宾语例: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廉颇蔺相如列传》4.省略介词例: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过秦论》例: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桃花源记》注意:翻译时,补充的成分要加括号。
文言文特殊句式(四):宾语前置1.在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要前置。
例:古人之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2.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要前置。
例:大王来和何操?《鸿门宴》例:不然,何以至此?《鸿门宴》常见的疑问代词:何谁胡安曷焉奚3.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例:全石以为底。
《小石潭记》4.用“之”“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强调名词宾语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课件

被动句标志主要有以下几种
1.“见…于…”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2.“见” 3.“于” 4.“受…于…”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幸于赵王) (受制于人)
5. “为……所……”(如姬父为人所杀)
6. “为”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D.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解析:D项为被动句,故选D。谁与哭者主谓倒装,谓语是 谁与 主语是 哭者, 整句意思是 是谁在哭
特殊句式之“被动句”
特殊句式之“被动句”
在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式叫被动句。
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 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表被动的词来完成; 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语义被动、意念被动。 如①“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二)定语后置句:之者有者加而者 定语后置句都有一定的标志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中心词+之+定语+者,如:马之千里者 (2)中心词+有+定语+者,如:郑人有买履者 (3)中心词+而+定语+者,如:穷民而无告者 (4)中心词+之+定语,如:仰观宇宙之大 另有数量短语作定语,常常后置,如:军书十二卷。
况最常见了,要引起重视。 省略句常见省略词:之、于
省略主语
(1)承前省
①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 翻译:廉颇做赵国的大将,攻打齐国,大破齐国。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 翻译:永州的野外生长一种奇特的蛇,(它)黑色的身子上有白色的花纹;(它 )碰到草木,(草木)全都枯死。
7. “……为所” (若属皆且为所虏)
8. “被”
(风流总被雨打风格吹去)
专点专练
下列句子中,不是被动句的一D 项是(
文言文专题:特殊句式课件-2025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之文言文阅读(全国通用)

“者”“者也”句 “也”字句
①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 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②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无标志句
①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②今臣亡国贱俘(《陈情表》) ③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过秦论》)
看是否能翻译成“是”字句。所有的判断句都能翻译成“是”字句,如 果不能翻译成这种句式,那自然就不是判断句。
3.判断标志 看 有 无 外 在 语 言 标 志 。 判 断 句 的 主 要 标 志 有 “…… 者 …… 也
”“……者,……”“……,……也”,此外还有一些副词,如“则、乃、 皆、诚、非”等。如果有这些标志,再结合上面的两种方法做进一 步判断即可。当然有些特殊的没有标志的判断句,也可以根据前两 种方法进行判断。
如“函谷举”,可以将其变为“举函谷”。
针对练2.指出画线句子中的特殊句式,并将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嵇含字君道。祖喜,徐州刺史。父蕃,太子舍人。含好学能属文。家
在巩县亳丘,自号亳丘子,门曰归厚之门,室曰慎终之室。举秀才,除郎 中。范阳王虓xiāo为征南将军,屯许昌,复以含为从事中郎。寻授振威将军、 襄城太守。虓为刘乔所破,含奔镇南将军刘弘于襄阳,弘待以上宾之礼。含性 通敏,好荐达才贤。属陈敏作乱,江、扬震荡,南越险远,而广州刺史王毅病 卒,弘表含为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假节。未发,会弘卒,时或欲留含领荆 州。含性刚躁,素与弘司马郭劢mài有隙,劢疑含将为己害,夜掩杀之,时年四 十四。怀帝即位,谥曰宪。
二、 被动句
二、被动句 “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主语是
谓语动词所 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与翻译++课件

特殊句式与翻译
文言特殊句式
温 故
说一说下列句子的句式结构
知 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判断句
新 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否定判断句
荀卿,赵人。
无标志判断句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蒙后省略主语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动词后的宾语省略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省略介词
严谨 勤奋 求实 创新
常见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格式: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再用“者”字煞尾,构成“中 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如: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韩愈《马说》)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掉一石小米。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能发出铿锵声音的石头,到处都是这样的。
译文: 桂阳有个争船而互相斗殴至死的乡民 ,案子拖了很久没有结案。
人有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必重币不远数百里而师之,以必得乃 止。(重庆卷第10题)
译文:(只要)别人有一个好的药方,有一句有价值的(医学)
见解
必定携重金不远数百里去拜他为师,一定要
得到才罢休。
严谨 勤奋 求实 创新
知识总结
定语后置指的是在文言文中,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的 这种特殊的语法现象。常见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格式:
一、主谓倒置(谓语前置) ; 二、宾语前置; 三、状语后置; 四、定语后置。
宾语前置
文言文里宾语通常也是在动词或者介词后 面,但是有一些特殊情况动词或介词的宾 语可以提前,但翻译时,要将宾语放在动 词或者介词后面
宾语前置类型 A、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忌不自信
文言文阅读之特殊句式(教师版)-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新高考专用)

文言文阅读——特殊句式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一、判断句判定判断句的方法有二:一是看外在语言标志,“……者……也”“……也”“……者……”,以及副词“皆”“诚”“则”“乃”“必”“非”“本”等。
二是从特征入手,判断句的特征之一就是谓语部分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如“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破灭之道”就是一个名词性短语,符合判断句的特征。
“是”字在文言文中一般作指示代词“这”讲,偶尔有作判断动词的。
例如“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中的“是”作“这”讲,“也”才是判断标志词;“自言本是京城女”中的“是”,就是一个判断动词。
1.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答案:D(D项①为被动句,②为判断句。
其他三组均为判断句。
)2.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B.秦,虎狼之国C.无恻隐之心,非人也D.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答案:D(D项为一般陈述句,其他三项均为判断句。
)二、被动句判断被动句的方法,主要有三种:(1)从标志词入手,看是否符合被动句的要求。
被动句的标志词主要有以下几类:①“为”“为……所……”或“……为所……”。
②“于”或“受……于……”。
③“见”或“见……于……”。
④“被”字。
(2)从语法入手,看主语是不是受动者。
因为有些被动句没有标志词,但含有被动意,所以单凭标志词判断是不行的,还需要考虑主语是不是谓语的受动者。
(3)巧借“添”“变”二法。
①在动词前或后加上“被”而未改变句子基本意义的,是被动句。
②主谓结构的句子能够变成动宾主动句的,是被动句。
如“函谷举”,可以将其变为“举函谷”。
1.下列各句中,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B.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C.终必不蒙见察D.夫祸患常积于忽微答案:D(D项为状语后置句。
)2.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属于被动句的一组是()答案:D(D项①为状语后置句;②中的“见”字不表被动,而是表示“对我怎么样”。
语文总复习专题15 文言文特殊句式-【必背、必备】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清单(统编版)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包括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介宾短语)后置)。
一、判断句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
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1. 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
如借助“……者,……也”“……,……者也”“……,……也”“……者……”等词语等词构成的判断句。
例1:“陈涉者,阳城人也。
”(《陈涉世家》例2:“夫战,勇气也”。
(《曹判论战》)例3:“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例4: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例5: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例6:“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三章》)例7: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例8:舍鱼而取熊掌这也。
《鱼我所欲也》例9:此庸夫之怒也。
《唐雎不辱使命》2. 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的判断句。
例1: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例2:斯是陋室《陋室铭》例3: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毕,止曾笑耳!”(《狼》)。
例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例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例6: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例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例8: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例9: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例10: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出师表》例11:臣本布衣。
《出师表》例1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的省略句。
例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例2: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4.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句。
例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世说新语》)例2:“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三章)5.直接表示判断。
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2025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特殊句式

破敌,珍宝万倍,大功可成;如为所败,首领无馀,何财物之有!”秀与诸营 俱进,自将步骑千馀为前锋,去大军四五里而陈。王寻、王邑亦遣兵数千合战。 秀奔之,斩首数十级。诸将喜曰:“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 怪也!且复居前,请助将军!”
②这也是强敌,怎么能说他软弱呢!
③如果能移动兵阵稍微后撤,让东晋的军队得以渡河,来决定胜负, 不也是很好的事情吗?
类型二:被动句
——看清标志词,译成“被”的意思。
类型二:被动句——看清标志词,译成“被”的意思。
1、阐释: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 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所以此类句子翻译时必须 注意关键词,翻译成“被”的意思的被动句。
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辞》)
类型一:判断句——分清类别,翻译中含有“是”或“不是”的句子。
1、阐释: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 句子。文言文里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而是直接用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 表示判断,并往往借助于一些助词、语气词、副词来表示或加强判断的语气。
③戍卒叫,函谷举 《阿房宫赋》
④洎牧以谗诛
《六国论》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带“被”字的都为被动句, 如“秦王复击轲,被八创”中的“被”应该翻译为“遭受”, 这句并不是被动句。
即学即练
D 1.下列句子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
A.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B.帝感其诚 C.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 D.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D.汝是大家子
2.翻译下列句子。
2025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课件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 有个人,以打鱼为生。有一天, 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的远 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紧靠 着两岸生长有几百步。其中没有 其他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 纭。渔人感到很惊奇。继续往前 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 口,好像若有光。便舍船,从口 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 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 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 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 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 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 自乐。
13.目吴会于云间。(《滕王阁序》) (眼睛——遥看)
14.函梁君臣之首。(《伶官传序》) (匣子——用匣子装)
15.其下圣人也远矣。 ( 《师说》)
(下面——低于)
名词活用为使动
名词活用为有“使......为”意思的动词, 通常称为名词的使动用法。其特点是必带宾 语。
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 宴》)。 “王之”就是“使他为王”
A.表示动作行为的趋 向
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 (上面——向上)(下面——向下)
2.南取汉中。(《过秦论》) (南——向南)
3.西举巴蜀。(《过秦论》) (西——向西)
4.北收要害之郡。(《过秦论》)
(北——向北)
B.用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作比喻, 表示动作、行为特征、状态。
1.席卷天下。(《过秦论》)
(席子——像卷席子那样) 2.包举宇内。(《过秦论》)
(包裹——像XXX裹那样) 3.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
(口袋——像装口袋那样) 4.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云——像云一样)(回声——像回声一样) (影子——像影子一样)
C.表示动作行为的方 式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与翻译+课件101张

(主语+谓语)
渺渺兮予怀
贤哉回也
定语后置
定语
定语
放在名词前面,用来修饰、限制中心语。 (定语+名词)
在古代汉语里,为了突出和强调定语,有时也会 把定语放在“中的心”词是之定后语,的这标种志情。况叫定语后置。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定语后置句小结
1、中心语+定语+者
求人可使报秦者
3、中心语+之+定语
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中心语+之(而)+定语+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
5、中心语+数量词
白璧一双
状语后置总结
1 、“以……”的形式 (盛以锦囊) 2 、“于……”的形式( 月出于东山之上 ) 3、 “乎……”的形式 (生乎吾前)
四、介词宾语前置。
例: 1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2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介词
主要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面,
共同组成介宾短语,做动词、形容 词的修饰成分或补充成分,表示处 所、方向、时间、状态、方式、原 因、目的、范围、对象、施受对象、
根据等。 1、表对象、关联的:把、被、对、
对于、关于 2、表处所、方向的:在、向、从、
1、承前省 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后省 (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对话省 (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王)曰:“不若与人。”
二、省略谓语
在并列的句子中,如果前、后句子用了同样 的动词,在后句中这个动词有时就会省略。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复习小专题之特殊句式
文言文复习小专题之特殊句式
【教学目标】
1.了解高考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考查要求。
2.理解和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及其用法。
3.通过相关练习加以巩固和提高。
【教学重点】讲解几大类特殊句式的特点、规律以及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通过知识迁移来达到高考考查的要求。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积累。
【教学过程】
一、导语:同学们,咱们已经在最近的文言文系统的复习当中,掌握了常见常考的120个文言实词和18个文言虚词,这为咱们今后的文言文阅读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那么今天咱们要复习的是文言文当中另外一个常考的考点——特殊句式。
二、考点阐释:“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也就是达到能够理解的水平。
那咱们先看一道高考真题,可以通过这道高考真题来看出高考对于文言句式是如何考查的。
三、2020年高考天津卷考查点:宾语前置句,省略句
考试说明:
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
定句式。
设题方式:①通过翻译题考查句式的掌握.
②通过信息筛选题判断省略成分的正误.
三、句式讲解
(一)判断句——XX是XX
规律一:用“者”或“也”配合表判断。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规律二:用“乃、则、即、皆、诚”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规律三:用动词“为”做动词表判断。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规律四:用“非”等词语表示否定性判断。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规律五:没有词语标志,可以转化为“…者,…也”句式。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得分要点:主语“是”宾语
(二)被动句: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式。
规律一:用“见”“受”和“于”搭配使用表示被动。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徒见欺
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 而君幸
于赵王
规律二:用“为”和“为…所…” 表示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 若属皆且为所虏
规律三:没有语言标志,动词意念表示被动。
戍卒叫,函谷举 // 得不焚
得分要点:主语“被”“受到”+V
(三)
宾语前置
倒装
句定语后置
介宾短语后置
主谓倒装
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定)主─[状]─谓─ (定)─宾
1、宾语前置
规律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否定词:未、莫、不、弗、否、无、毋等;
古之人不余欺也 // 未之有也规律二: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何、安、谁、孰、胡、
焉等。
沛公安在? // 大王来何操? //
何以知之?
规律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强调宾语。
“之、是”为宾语提前标志,无实义。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唯兄
嫂是依
规律四:介词宾语为方位词,也常前置。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向南坐。
2、定语后置
规律一:中心词+定语+者
求人可使报秦
者 //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规律二:中心词+之+定语+者
马之千里者 // 石之
铿然有声者
规律三:中心词+之+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
强
规律四:中心词+而+定语+者
缙绅而不能易其志者规律五:中心词+数量定语
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
二
3、介宾短语后置
规律一:动词+以+宾语
申之以孝悌之义 //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规律二:动词+于(乎)+宾语
能谤讥于市朝
规律三:形容词+于+宾语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4、主谓倒装句
规律:常为了强调,把谓语放在主语前
常见于感叹句、疑问句中。
美哉,我少年中国!
甚矣,汝之不惠!
(四)省略句
规律一:省略主语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
规律二:省略谓语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规律三:省略宾语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规律四:省略介词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规律五:省略兼词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五)固定句式(见附录)
拓展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齐悼惠王之后也。
悼惠王子孝王将闾,将闾少子封牟平侯,子孙家焉。
父丕,博学,号为通儒。
宠少受父业,以明经举孝廉,除东平陵令,以仁惠为
吏民所爱。
母疾,弃官去。
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
后四迁为豫章太守,又三迁拜会稽太守。
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扰。
宠简除烦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
征为将作大匠。
山阴县有五六老叟,厖①眉皓发,自若邪山谷间出,人赍百钱以送宠。
宠劳之曰:“父老何自苦?”对曰:“山谷鄙生,未尝识郡朝。
它守时,吏发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
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
年老遭值圣明,今闻当见弃去,故自扶奉送。
”宠曰:“吾政何能及公言邪?勤苦父老!”为人选一大钱受之。
宠前后历宰二郡,累登卿相,而清约省素,家无货积。
尝出京师,欲息亭舍,亭吏止之,曰:“整顿洒埽,以待刘公,不可得止。
”宠无言而去,时人称其长者。
以老病卒于家。
[注]①厖(máng):花白眉毛,形容人的老态。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山谷鄙生
B、先帝
不以臣卑鄙
C、时人称其长者
D、宠无言而
去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子孙家焉
B、狗不
夜吠
C、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D、左右欲刃相如
3、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的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以仁惠为吏民所爱
B、以明经举孝廉
C、蚓无爪牙之力、筋骨之强
D、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扰。
山里的老百姓老实纯朴,竟然有从小到老都没有进过集市城镇的,他们往往被官吏侵扰。
(2)宠无言而去,时人称其长者。
以老病卒于家。
刘宠没有说话就走了,当时的人称他为长者。
刘宠因年老病逝在家里。
译文:
刘宠字祖荣,是东莱郡牟平县人,齐悼惠王的后代。
悼惠王的儿子孝玉将闾,将闾的小儿子被封为牟平侯,他的子孙就在这里安家。
刘宠的父亲刘丕,很有学问,被称为儒学大家。
刘宠年轻时随父亲学习,因精通经学被荐举为孝廉,被授予东平陵县令,因为仁爱惠民被官吏百姓爱戴。
母亲患病,他弃官回家。
百姓送他,连道路也堵塞了,车子不能前进,于是他穿着便服悄悄地离开。
后来,他四次迁升担任豫章太守,又三次升迁担任会稽太守。
(会稽郡)山里的老百姓老实纯朴,竟然有从小到老都没有进过集市城镇的,他们往往被官吏侵扰。
刘宠减少除去那些烦琐的规章制度,明察禁止不法行为,郡中秩序大好。
他放征召任为将作大匠。
山阴县有五六个老翁,眉毛头法都白了,从若邪山l谷间出来,每人拿着百枚钱来为刘宠送行。
刘宠安慰
他们说:“各位父老何必这样呢?”老翁们回答说;“山谷里
无知识的人,没有见过郡守。
别的太守在任时,官吏们到民间搜巢财物,到夜晚不停止,有时狗叫通宵,百姓不得安宁。
自从您到任以来,夜里听不到狗叫声,百姓看不到官吏。
我们年老碰上您这样贤达的太守,现在听说您要舍弃我们离击,所以相互搀扶,前采为您送行。
”刘宠说;“我的政绩哪里像您几位长者所说的那样好呢?辛苦你们了啊!” 防
止偷窃&
于是在各人的钱中挑了一枚大的接受了。
后来,刘宠调任宗正、大鸿胪。
廷熹四年,代黄琼为司空。
因为天气阴雾延迟了阳春的到来而免官。
不久,被授予将作大匠,再任宗正。
建宁元年,代王畅为司空,接连任司徒、太尉。
建宁二年,因测算日食有误而免官,回归乡里。
刘宠前后连任二郡太守,多次任卿相要官,但清廉朴素,家里没有多少资财。
他曾经自京师外出,想在亭舍休息,亭吏阻止他说:“我们整顿屋舍,打扫干净,专门采等待刘宠大人到来,您不能在这里休息。
”刘宠没有说话就走了,当时的人称他为长者。
刘宠因年老病逝在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