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复习课教学模式与教学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复习课教学基本要求及实施策略
数学复习课教学的研究关系到复习课教学效益的高低,为规范复习课教学,提高复习课的教学质量效益,特对小学数学复习课提出基本要求及实施策略:
一、复习课的基本任务
1.查缺补漏,梳理知识。
使知识更加系统化,结构化,形成学科知识网络。
2.深化提高,强化练习。
对应典型强化训练,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应用,实现当堂达标。
3.总结规律,提升方法。
总结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课的基本原则
1.基础性原则:在学考命题要求中基础知识占到80%以上,在复习过程中要重视基础知识再现和记忆,记忆是理解和应用的保证。
2.重点性原则:复习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课堂容量大,因此在课堂上不可能面面俱到,复习必须做到:(1)突出重点知识点的提问、抽查;(2)突出重点例题的分析、讲解;(3)突出重点内容的对应训练。
3.针对性原则:不同学校、班级、学生个体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所以在课堂上要有针对性地调整课堂教学侧重点,以期达到复习效益最大化。
4.综合性原则:复习课要重视复习内容的融会贯通和综合运用,使知识系统化,可通过思维导图、表格、纲要、知识树、口诀等形式实现复习内容的系统化。
三、复习课教学要求
1、精心备好复习课,重点做好复备和补备。
由于复习课的特殊性,所以备课上要全面考虑、统筹兼顾,既要考虑到基础性、重点性原则,还要考虑到针对性和综合性原则。
在备课过程中要重视训练题目的分组设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强化双基、突破重难点、形成综合运用能力的学习目标,并充分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备课更加适用于不同班级和不同学生。
课前引导学生或小组合作构建知识网络,构建网络对于中下游学生来说尤为重要,这样课上可以大大节省知识梳理的时间,教师只需要做好重点提问和抽查即可。
2.用心上好复习课,打造高效复习课堂。
练习——校对——再练习——再校
对的方式,使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闷,复习课气氛低沉、参与度不高,而且课堂效率低。
究其原因就是不能将复习内容推陈出新,不能激发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复习课绝对不能是仅对学过知识的简单重复和温习,而是把学科知识结构系统化、整体化的过程,在整个复习过程中,复习环节要层层紧扣、复习进程的设计要紧凑、教师的引导点拨要适时到位富有启发性、多媒体的应用要科学合理有效、新情景的创设要贴近学生生活、小组合作要有效富面向全体,联系题的设计要新颖有层次,有一定题量。
3.对应典型强化训练。
复习中有相当一部分知识点,要熟练掌握形成技能,达到自动化的程度,教师应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点列出清单,并安排到相应的教学环节中,通过题组训练、限时训练、抢答竞赛等形式进行强化训练。
在训练中,教师要指导方法,矫正偏差,总结规律,提高速度,规范步骤,使大多数学生通过强化训练,达到准确、熟练、规范、自动化程度。
4.正确处理教材与资料的关系。
课本是教学“本”,是基础,复习课教师应以课本为本,不论确定复习目标,还是选定复习策略和确定训练题目,都应以课本内容、编排体系、教学进度为依据。
复习资料是对教学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教师要立足课本、研究资料,将复习资料进行筛选整理,按照从课本中理出的复习思路组合、精选资料,如果盲目地将未经整理选择,甚至过时的资料推给学生,使学生陷入题海之中,将会损害复习功能的发挥,降低学生的复习热情。
5.注重复习方法的设计。
复习课强调方法设计,要注意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互相帮助,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复习课堂教学活动中。
生生结对,师生结对,父子结对等可以作为课堂教学之外的补充。
6.优化复习课堂教学流程。
复习课应严格按照复习目标设计课堂教学流程,坚决克服复习课目标不明确,教学程序随意性大的弊端;要注意复习课作业的设置,通过设置预置性复习作业,可以使学生在课前主动地对已遗忘的知识恢复记忆,为下一节复习铺路搭桥。
7.复习课要有计划。
对复习内容,时间安排要通盘考虑,什么时候复习,什么时候测试有明确安排。
一旦确定了复习计划要严格执行计划,
8、复习课的形式。
具体有系统复习,专题复习,模拟测试等形式。
四、目标驱动式复习课实施策略
基本环节:导入课题、目标定向——梳理知识、构建网络——强化训练、深化认知——拓展延伸、能力提升——回顾反思、当堂检测
(一)导入课题,目标定向
创设复习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复习欲望,进而转变为对复习目标的追求,导入课题,认定复习目标。
复习目标对复习课起着导向、激励、调节和评价的作用,可以唤起学生的重视和兴趣。
复习课的复习目标的确定要考虑到下面的因素。
1.目标要全面。
所谓“全面”,就是指按照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在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三方面提出复习要求,不能厚此薄彼,甚至只提出知识方面的复习要求,把能力与思想品德丢在一边。
2.目标要准确。
即针对性要强。
一是目标中知识、能力、思想品德各方面的要求要准确,二是三者之间不能混淆。
在复习课上制定复习目标时,应注意和新授课后发现的问题结合起来,以利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3.目标要具体。
不要提一些抽象或空泛的口号,诸如“通过复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粗一听很具体,细一想太空泛,到底培养学生的哪些习惯不得而知。
其实一堂课只能按实际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某一方面的素质,太多会适得其反。
教学目标不仅是向学生提出的,也是对教师提出的。
复习课上教师应紧紧围绕着目标组织教学,就像写文章不能“跑题”一样,复习课也不能“离标”,而应有的放矢
此环节一般控制在2--3分钟。
(二)梳理知识,构建网络
1、自主回顾知识网络
通过回忆与浏览教材,搜集与课题有关的所有知识。
由于课题本身所容纳的知识点的不同,有些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很快就会再现,而有些知识可能被遗忘。
让学生通过回忆再现,搜集与课题有关的知识,弄清楚每一知识点的意义,这是梳理知识的重要基础。
当学生不能完全回忆时,可以结合教材去搜查。
在回忆和搜查时要及时做好记录,然后根据记录的知识要点、解题方法、定理、定义等,进行梳理,初步列出知识结构网络。
2、小组交流知识网络
以小组为单位,给每个学生充分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阐述自己的整理结果。
通过每位小组成员的汇报,然后,小组成员再讨论、交流,取长补短,完善各自的知识结构网络,形成本小组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
教师要充分估计和了解思维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整理知识网络的情况,在充分了解学生探索情况的前提下,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的顺序引导学生汇报交流,保障交流活动的顺利开展。
3、全班展示知识网络
在教师的组织下,让每个小组或部分小组展示本组整理的知识网络。
然后,师生共同理顺、讨论、修改、整理出完整的知识网络。
如果小组整理的结果能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系统,完全可以用小组的“作品”进行知识梳理。
当小组的“作品”还不能满足“形成知识系统”这一目标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小组整理的结果进行观察,建立起纵向与横向的联系,不断补充与完善,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
学生最终形成的知识系统,是群体智慧的结晶,隐藏在其中的是观察、归纳、抽象、概括、分类、集合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对这些“隐性知识”亦应进行简要的总结梳理。
此环节大约控制在12--15分钟。
在交流过程中对表现突出的小组或个体应及时进行进行激励性评价。
(三)强化训练、深化认知
复习课中的练习与新授课或练习课中的练习都有明显不同。
新授课中的练习主要是为了巩固刚学过的新知,因此其练习成分是基本习题占70%左右,侧重于知识方面;练习课中的练习则是为了技能向能力转化,侧重于数学能力的形成;复习课上的练习侧重于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因此应出示综合性较强的习题让学生练习。
分层次的练习题的设计应把握知识的连接点,做到一道练习题击中多个知识点,起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同时根据教学目标设计A、B、C、D 类习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对号入座”,各取所需,选择基本的一类进行练习,让每一位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以此来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
训练题不但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网络,更应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包括数学中的问题、生活中的问题等。
因而,巩固练习应突出练习的综合性、灵活性和发展性。
通过一定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深化知识网络。
1.针对性练习:针对学生交流时出现的问题或者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教师平时教学中的错题记录等设计,以判断、辨析、比较、改错为主,目的在于澄清学生的错误认识。
这是复习课中最基本的练习,体现了练习的层次。
所练习题课前应有所准备,练习时可针对学生的情况有所取舍。
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方法。
2.综合性练习:习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问题,以检测学生知识掌握的宽度。
要求学生能通过题目解答建立起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
3.解决问题练习。
要求练习题的情节要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重要。
在这项练习中,可以采用一题多问和一题多变的练习法,从而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此环节大约控制在10--13分钟。
在训练过程中对表现突出的小组或个体应及时进行进行激励性评价。
(四)拓展延伸、能力提升
教师要引导和帮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要以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以创造性的综合训练为手段。
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
综合训练要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在学生间引起辩论、评价,达到能灵活运用知识。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化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的思想为教学行为。
1、拓展性练习:根据复习目标,设计一些有些深度和广度的拓展性练习,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经过不断尝试与探索后,找到问题的答案。
对层次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训练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灵活的品质。
让他们跳起来摘“果子”,在摘“果子”的过程中领悟方法,以“动”促“思”。
这样既可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应用意识,又能拓展学生思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提升思维层次,使所学知识得到延伸和升华。
苏翟姆林斯基说过:“教给学生借助己有知识去获取新知识,这是最高的数学技巧之所在”。
2、开放性练习。
传统复习课提供给学生的大多是一些封闭性题目,思考空间小,思路狭窄,设置开放性练习,以培养学生筛选信息、合理选择信息、抽取问题实质的能力,可以有效地弥补这一不足。
要求题目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与开放性,
以培养学生筛选信息、合理选择信息、抽取问题实质的能力。
结合复习内容,进行再创造,巧用规律方法,并能横向联系运用所学内容,达成综合性高层次目标。
此环节一般控制在5分钟左右。
(五)回顾反思,当堂检测,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课堂结束阶段,可以设计适当的检测性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答,及时反馈矫正,检测目标达成情况。
引导学生自觉参与课堂评价,对本节课所复习知识进行回顾总结,对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和知识掌握的情况进行自我总结与反思,对小组的整体表现进行汇总,评选出本节课的优胜小组。
让学生体验快乐与成功,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良好的反思习惯。
此环节一般控制在3--5分钟。
五、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教师要根据复习内容的多少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几个课时完成所要复习内容,可以一个课时完成一个教学过程,也可以几个课时完成一个教学过程。
二是要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在学生充分自主整理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展示与合作探究。
三是在复习过程中要对个体和小组及时进行评价,并且以激励性评价为主。
四是要根据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确定课堂教学策略,要实事求是,不要刻意追求环节而忽视实效。
总之,教师在具体实施复习的时候,要根据学科特点、复习内容和学情的不同等具体情况,科学选择复习策略,适当调整和优化,灵活取舍或合并,发挥复习课教学功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益。
二〇一八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