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体会
六经辨证手法点穴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六经辨证手法点穴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作者:廖信祥冯广革周一庆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8年第28期[摘要]目的研究运用六经辨证手法点穴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的住院患者200例,将患者按其入院单双号(双日治疗组,单日对照组)分组,每组100例。
治疗组采用六经辨证手法为主点穴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推拿手法治疗。
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
结果治疗组治疗1周后的显效率和直腿抬高恢复率均高于对照组(P[关键词]六经辨证;点穴推拿;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麻木;乏力[中图分类号] R681.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8)10(a)-0155-04[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oint-pressing massage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six meridians manipulation in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Methods Altogether 200 in-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nd the patients were grouped according to their admission number (double day was treatment group, single day was control group), and there were 10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oint-pressing massage with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six meridians manipula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general massage manipulation. Clinical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marked improvement rate and recovery rate of straight leg elevation of the treatment group 1-week after treatmen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Key words]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six meridians manipulation; Point-pressing massage; Lumbar disc herniation; Pain; Numbness; Fatigue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骨科、推拿科、针灸科及疼痛科最常见的病种。
六经辨证手法点穴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六经辨证手法点穴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9-10-23T11:02:47.893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12期作者:李如尧[导读] 目的研究运用六经辨证手法点穴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李如尧鸡西市梨树区医院 158160摘要:目的研究运用六经辨证手法点穴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的住院患者200例,将患者按其入院单双号(双日治疗组,单日对照组)分组,每组100例。
治疗组采用六经辨证手法为主点穴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推拿手法治疗。
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
结果治疗组治疗1周后的显效率和直腿抬高恢复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0%,对照组为7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运用六经辨证手法点穴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优于普通手法推拿治疗。
六经辨证手法点穴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六经辨证;点穴推拿;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麻木;乏力[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oint-pressing massage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six meridians manipulation in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Methods Altogether 200 in-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nd the patients were grouped according to their admission number(double day was treatment group,single day was control group),and there were 10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oint-pressing massage with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six meridians manipulation,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general massagemanipulation.Clinical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 The marked improvement rate and recovery rate of straight leg elevation of the treatment group 1-week after treatmen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97.0% and 79.0% respectively,and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 Effect of point-pressing massage with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six meridians manipulation applied in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is better than ordinary massage therapy.Point-pressing massage with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six meridians manipulation in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is of great popularization value.[Key words]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six meridians manipulation;Point-pressing massage;Lumbar disc herniation;Pain;Numbness;Fatigue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骨科、推拿科、针灸科及疼痛科最常见的病种。
运用叶天士奇经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证心得
运用叶天士奇经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证心得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影响着许多人的生活质量。
六经辨证治疗腰椎间盘
六经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ﻫﻫﻫ1 太阳病案郑某,男,50岁,1995年9月20日初诊。
慢性腰腿痛10年,时发时愈。
近年来症状加剧,下腰部坠痛,臀部酸痛不适,以左侧为甚,行走时呈间歇性跛行、经X线拍片、CT检查,确诊为,“L4~5椎间盘中央型突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刻诊:形体消瘦,肤色苍白,腰腿隐痛麻木,不能直立,腰部前屈与后伸受限。
下腰部及臀骶部压痛。
时觉畏风、发热(体温正常)、自汗、头眩、纳呆、嗜睡、口淡、便溏、尿黄短、下肢稍有浮肿,舌淡红,苔薄白水滑,脉沉缓无力、腹诊:腹壁浅薄,腹肌扁平拘紧,脐部悸动应手,少腹胀满。
此案属太阳经腑合病、营卫失调,风寒湿痹凝阻太阳经脉,水饮停滞太阳之腑。
先予桂枝新加汤与五苓散合方加味,以与营卫、利水湿、祛风寒为治。
处方:桂枝、党参各15g,白芍药30g,大枣5枚,炒白术、茯苓、猪苓、泽泻各10g,炙甘草,砂仁(冲)各5g,生姜5片。
3剂、服药后,小便量增多,恶风发热稍减,纳增。
但腰腿痛无明显改变。
针对主症,加强祛寒温阳之力。
上方加附片10g,再投5剂、服上方后,腰腿痛减轻,但腰部前屈后伸尚不利。
上法已经中得,守方5剂,并在腰骶部压痛部位予以按摩,刺血拔罐,以助气血畅通。
按上方进退加减治疗3周,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腹肌紧张感减轻,但稍长时间得运动,腰腿尚感疲乏。
嘱患者每天用艾条自灸腰俞、环跳、关元等穴位,使之徐徐温养阳气,促使机能得康复。
坚持治疗月余而痊愈、越4年,腰腿痛没有复发,只就是繁重劳动后,腰腿偶感不适。
ﻫ按:《伤寒论》就就是疾病总论[1],其诊病方法就是六经辨证、柯琴云:“岂知仲景约法,能合百病,兼赅于六经而不能逃六经之外,只有在六经上求根本,不在诸病名目上寻枝叶。
”[2]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也不例外。
《伤寒论》治疗风湿寒痹以太阳最详。
盖太阳为一身之藩篱,风寒湿邪袭人,太阳首当其冲,或循经入腑,或由表及里,引起整体反应。
此患者消瘦、肤色苍白、时觉畏风、发热、自汗,属“桂枝汤证”;腹肌扁平拘紧,就是桂枝加芍药汤得腹证[3]。
我国中医辩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辩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转载)西医:腰椎间盘突出症俗称“腰突症”,是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
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碎、髓核突出压迫或刺激神经根、马尾神经,而惹起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内因: 1.椎间盘天生发育异样。
2.椎间盘退变髓核含水量减少,弹性和抗负荷能力减退。
外因: 1.一次较重的外伤。
2.频频多次轻度外伤,累积性伤害。
3.严寒刺激。
症状与体征: 1.腰痛与放射性腿痛特色:根性放射痛;疼痛与腹压相关;痛苦与活动、体位有显然关系。
2.跛行:患肢不可以正常迈步及负重,常需扶拐行走。
3.腰肌痉挛、脊柱畸形和活动受限。
4.棘突间旁侧压痛与放射痛。
5.神经功能伤害。
运动:受累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发生萎缩。
感觉:受累神经根散布区可出现感觉过敏、减退或消逝。
反射: L4 一 5胫后肌 L5 一 S1 跟腱 L3 一 4 膝。
中医:本病属偏痹,腰痹,骨痹,腰腿痛范围。
中医学以为:气血、经络与脏腑功能的失调解腰痛的发生有亲密的关系,引起本病的原由,一是外伤;二是劳损;三是肾气不足、精气衰微、筋脉失养;四为风、寒、湿、热之邪流注经络,使经络困阻,气滞血瘀,不公则痛。
《灵枢 ?百病始生》:“是故虚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则传舍于输,在输之时,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痛腰脊乃强。
”《诸病源候论. 腰脚痛苦候》:“肾气不足,受风邪之所为也,劳伤则肾虚,虚则受于风冷,风冷与正气交争,故腰脚痛。
”《素问·刺腰痛篇》中说:"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行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 ",又云: "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够咳,咳则筋缩急。
"《医学心悟》也说: "腰痛拘急,牵引腿足 "。
以上均说明,本病可由外伤惹起,咳嗽加重,表现为腰痛归并下肢痛。
1.气滞血瘀型:原由:多半因腰部扭伤惹起。
症状:腰痛症状显然,脊柱侧弯,腰 4-5 间有显然压痛点,向下肢放射,患者在咳嗽、大笑时症状加重,疾病后期可见患者肌肉萎缩,直腿抬高试验阳性,逼迫体位,脉弦数或细涩。
从六经辨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从六经辨治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随着现代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该病的诊断越来越明确,治疗方法多有牵引、针灸、理疗、穴注等,具体到针灸治疗本病症,则多从足太阳、足少阳、足少阴论治,笔者从六经辨治本症,取得较好疗效,现分经论述如下。
1 太阳证(1)表现:恶寒,全身酸胀不适;或恶风汗出,腰背有僵硬感;或腰臀部及下肢后外侧牵强不适;更甚者脊柱和腰部像折断一样疼痛,下肢不能运动自如。
查舌淡、苔薄白或薄黄,脉浮紧或浮缓或弦。
(2)处方:合谷、列缺、外关、后溪、风门、膀胱俞、委中、昆仑、京骨、大钟、金门等。
以泻法为主。
(3)方义:太阳主一身之表,故取合谷、列缺、后溪;阳维主表,故取外关;京骨、大钟为表里经原络配穴;痛甚可取郄穴金门;腰背委中求;风门、膀胱俞,昆仑均为本经穴,主治所及。
(4)讨论:本型证候表现有时可出现颈、腰的两处症状,如进行影像学检查可发现颈、腰两处椎间盘突出症,如按西医理论去治疗,则需牵完颈椎又牵腰,扎针从头扎到脚,使病人不堪其苦,后研习《内经》、《伤寒》,才豁然明白,颈、腰两处症状其实就是太阳证,解表散寒止痛就可以了。
对于外在表证不明显者,可从舌、脉辨别之。
2 少阳证(1)表现:或有寒热往来,一般不明显,可见口苦、咽干,腰痛不很明显,但臀部或下肢外侧疼痛、麻木明显;或沿少阳胆经有放电感。
查舌淡、苔薄白或黄,脉浮数。
(2)处方:合谷、外关、足三里、环跳、阳陵泉、阳辅、足临泣、丰隆,多用泻法。
(3)方义:少阳为半表半里亦和解,故取合谷、外关、足三里;外关、足临泣取八脉交会穴以通畅少阳经气;阳辅为五输穴之火穴,而胆经为木,实则泻其子;取丰隆乃降逆之意;环跳、阳陵泉均为胆经经穴主治所及。
(4)讨论:少阳证多与太阳证合见,临床需仔细分辨。
3 手阳明证(1)表现:腰痛明显,以大肠俞处为盛,伴下肢麻木疼痛或火灼感;大便秘结,小便黄或兼腹胀、腹痛、口臭。
查舌红,苔黄或黄燥,脉滑数。
中医辩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临证经验
中医辩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临证经验【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一种常见病,以腰痛并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为主要症状,疼痛剧烈,常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主要是外伤跌扑、外感风寒湿邪、肝肾不足导致腰府气血不行,气滞血瘀,不通则痛。
治疗上,结合患者特点,应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较好。
本文总结多年跟师的临证经验,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提供诊疗思路。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桃红四物汤;行气活血;临证经验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门诊中常见病,其因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部分或全部髓核突出,压迫脊神经根或脊髓,从而引起以腰痛伴下肢放射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严重者可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1]。
临床观察中发现,腰突症以气滞血瘀型和肝肾亏虚型多见[2],在临床治疗中,除对合并严重腰椎管狭窄症或马尾神经严重损失等症状者应尽快手术治疗外,80%以上的患者可通过中医保守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3]。
笔者跟随骨伤科名师临证学习多年,收获颇丰,现将教授诊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证经验总结于此。
1病因病机1.1腰部外伤为起病之因,腰突症属于中医学中“痹症”范畴[4],腰部外伤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关键。
或因跌扑损伤腰部,致局部气血不行,腰部结构失稳,受力失衡;或因长时间劳动损伤腰部,伤及肝肾,腰部气血亏虚,腰府得不到气血的充养。
腰部长期劳累或外伤导致腰部的劳损,腰部正常的解剖结构被破坏。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与血两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最终导致气滞血瘀的出现,使瘀血壅滞于腰府。
此乃“不通则痛,通则不痛”。
《医学心悟》[5]中有相关记载描述:腰痹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腰痛伴腰部僵直及下肢的放射性麻木疼痛。
因此腰部受邪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关键。
1.2外感风寒湿为发病之源,风、寒、湿邪气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致病邪气,痹病多为风寒湿三种邪气合而为之,寒湿邪气居多。
寒邪为阴邪,性状特征多为凝滞,容易损伤阳气,还有收引的特性,引起疼痛症状,外寒邪气侵袭人体皮肤肌肉骨节,寒邪直接侵袭脾阳,使脾阳虚弱则运化无力,气血生化无源,肌肉失于濡养;寒气还容易使气血凝结、脉络瘀滞,湿邪性状特征为黏滞、重着,故容易阻滞经络,症状主要为麻木。
分享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些心得
分享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些心得中医六大疗法(砭. 针. 灸. 药. 按跷和导引)都是打通经络的手段,经络是治疗的核心,而椎间盘突出的主治经络,也就是堵塞最严重的,当属膀胱经。
健康的经络活动,以膀胱经为例,应该是从腰部往脚上运输垃圾,如果堵在腿上某一点如膝盖,垃圾就像下水道一样慢慢向上堆积,最后堵在腰部,就开始疼痛,所以要从脚往上一点点排查腿上的所有六条经络,最好全部打通。
(关于经络的作用,参考周楣声《灸绳》41页:“这是说明在生理情况下,内脏器官通过经络体系与身体表面存有息息相通的通气孔;而在病理状态下又是宣泄病理产物的天然渠道和缺口。
”)另外膀胱经是人体排寒气的主要通路,腰间盘患者就怕腰部受凉,一受寒,膀胱经就又产生不少垃圾,下面却堵着,排不出去,于是腰部水肿更甚,疼痛加重。
经络分布图,推荐网上有一套《陈玉琴推荐的经络图》,里面详细的描绘了各条经络的分布,注意其中经筋的分布,膀胱经和肾经的经筋都路过腰部,风寒湿的气滞血瘀就在堵塞在哪里,引起水肿导致压迫神经的疼痛。
中医有格言“腰背委中求”,意指腰背部的疾病,只要揉委中穴就有效果,大家可以试一试,找别人用手掌从上往下搓委中穴,一腿100-200下,就能缓解疼痛。
其实就是加速膀胱经的输送功能,把腰部的堵塞物运输走一些,疼痛就缓解了,如果堵得很重,可能不会像正骨那样立即见效,坚持三五天再看。
刮痧和拔罐的机理可以参考中里巴人书中讲的,都是打通经络的手段,可以消除经络的于堵,拉筋和艾灸也可以。
需要说明的是,刮痧和拔罐后出的红色印迹,是血,一旦刮出来就是损失了,人体无法再次吸收利用,只能被当作垃圾运走,所以这两个方法是伤血的,最好不要太频繁使用,伤血必须及时补充,不然局部的病被治疗了,整体的健康反而下降,补血的方法,可以参考陈玉琴的三招早睡+敲胆经+按摩心包经,参考《陈玉琴循经指压疗法》《经络按摩与敲胆经(陈玉琴答问完整版)》。
如果有时间,可以用按摩,艾灸的方法,同样可以排除经络里面的垃圾,比较柔和,不伤气血,效果慢一些,就看自己如何选择了。
听明医项云生中医讲医案(1):六经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听明医项云生中医讲医案(1):六经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从病例谈桂枝芍药知母汤的应用各位老师,各位同仁:大家晚上好!在此首先感谢佳明老师和燕子老师的博爱,共同搭建了这么好的一个平台,让大家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进步。
受燕子老师的邀请委托,今晚我与大家互相学习交流一下“桂枝芍药知母汤”运用的一点粗浅体会。
我只是一个自学中医的,理论水平不扎实,表述能力也比较差,不足之处,请大家多多包涵并斧正。
下面,我先发一个病例,用病例来更好分析怎么样用“桂枝芍药知母汤”。
案例展开剩余81%某女,74岁。
右腰腿痛半年,医院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诊见平时肢体麻痹,多口水,大便溏,常黎明溏泻,夜尿频多,汗大,无咽干口苦,醒后有眼屎眼浆,舌淡红胖大有齿痕,脉弦偏沉细数。
因为时间仓促,没有找到很典型的桂枝芍药知母汤证的病案。
不过呢,这个病案基本上可以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来治疗。
这个病例,她主要是右侧腰腿疼,医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脉比较细,我判定为太阴少阴阳虚兼表夹有水饮的症候。
辨证依据是患者比较多口水,大便溏,夜尿较多,而且有黎明便溏症状,以及汗比较大,舌质淡红胖,有齿痕,脉象呢,沉弦滑,比较细。
病人脾和肾的阳气内虚,外感风寒湿气散不了,就造成太阴少阴的基础上,有一个风寒湿气的表症。
根据脉数,有眼浆,眼屎,舌红,我认为有一个阳明热的表现。
综合起来分析他这个是一个太阴少阴阳明合病。
一诊时因无明显阳明热,用了麻附辛、附子汤、肾着汤,甘草附子汤。
二诊时出现脉数滑并有眼屎眼浆等阳明热象,我就改成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这个方子是一个麻黄加术汤与桂枝加附子汤的方底在里面,加上个知母防风。
我合用了麻黄附子细辛汤在里面。
方中的附子,我在治疗这类痹症、疼痛类的疾病,风寒湿气,我喜欢附子和川乌同用。
川乌治痹证,是散寒通络镇痛的上将,通络镇痛,特别好。
这个方证关键是一个太阴少阴兼表证,有阳明的热像,我是这么辨的。
二诊的时候好像因为还有那个肢体麻木,所以我就加了一味黄芪,还有那个黄芪桂枝五物汤的意思,而且汗比较大我觉得比较合适。
腰椎间盘突出的六经辨证
腰椎间盘突出的六经辨证威灵仙/于郑州(本图书馆方剂请咨询医师或药师后使用)腰间盘突出西医病名,中医当以痹症痿证等名之。
西医以为椎体突出,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西医所以认为是神经卡压,中西医各出妙招,但效果不尽如人意。
骶疗,刺血,手术,贴膏药,消炎止痛,灸法,大针,小针,霸王针,整脊,正骨理筋等等也未必收全效。
腰间盘突出把中西医搞得蒙蹬转向。
你说是腰间盘突出导致的神经压迫造成疼痛,但是有很多老年人查体也腰间盘突出多年,但是没有任何症状。
很多腰间盘突出的病人花几万块做了手术后反而痛的更厉害!专家也傻眼!更厉害术后瘫痪!闹人的腰间盘,到底是不是你的错?我曾经在北京治疗过一例某部长的母亲,八十岁,已坐轮椅。
经北京某大医院最好的70多岁老专家诊断腰间盘突出严重,必须做手术,别无他途。
奈何年事已高,部长为人至孝,经人介绍求为治疗。
面灰肢冷,舌淡苔白,脉沉涩略紧。
太少合病,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四逆汤加味。
当天即不用轮椅,一周痊愈。
至今一年余未复发。
成都江某,设计院工程师,年45,膀胱癌术后,化疗十次。
腰间盘突出术后多年,成都治疗多年,还曾到开封扎过500块一针的大针。
屁股腿都痛不能直立,步行艰难。
面晦暗不泽,舌暗紫,苔厚,脉沉迟涩略弦。
太阳少阳厥阴合病四逆柴胡桃红四物合方。
一副痛减,不间断连服21服,疼痛全失,运动自如,非要拜师学中医。
加拿大曾某,移民多年。
但近来事业不顺。
忽一日打来越洋电话,膝盖到大腿内侧疼痛不已。
经医生诊断,腰椎间盘突出。
据其所诉,太阴病,外国中药不易搞,嘱其寻中成药人参健脾丸,一盒而愈。
头与心合,肩与肺合,胯与脾合诚不诬也!山东某老乡,年六十五。
一日来,拿着CT片子,走路一瘸一拐。
说是腰间盘突出,大腿内侧痛不能止。
消炎止痛,点滴用了不少无效。
观其色脉。
六君子汤六服病全然若失。
六经辨证的感悟心得
六经辨证的感悟心得引言六经辨证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一种重要理论体系,它包括《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六部经典著作。
这些经书凝结了古代医家们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和治疗方法的总结与归纳,对于现代中医学的发展和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在学习和研究这些经典著作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价值,并从中汲取到了许多启示。
以下是我对六经辨证的一些感悟心得。
一、继承与创新六经辨证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古代医家们多年来对人体健康与疾病认识的智慧结晶。
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了这些古籍对中医理论发展的巨大贡献。
然而,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经典的研究和传承上,更要注重创新与发展。
只有将古代智慧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求。
二、整体观念六经辨证强调人体是一个整体,强调内外环境相互作用对健康的影响。
这种整体观念深深地影响了我对身体健康的认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保持内外环境的平衡,合理安排饮食、作息等生活习惯,以维持身体的健康。
同时,在治疗疾病时也要注重综合分析病情,不仅仅关注局部症状,而是从整体上进行辨证施治。
三、辨证论治六经辨证强调辨证论治的重要性。
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各种相关检查结果,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和知识储备,分析归纳出患者所属的证候类型,并根据不同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这种辨证论治的方法使得治疗更加个体化和针对性,提高了治疗效果。
同时,辨证论治也要求医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这对于我们医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四、预防为主六经辨证强调预防为主,即在疾病发生之前采取相应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
这与现代医学中的健康管理理念相契合。
在学习过程中,我意识到预防疾病远比治疗疾病更重要。
我们应该从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锻炼身体,定期体检等,以降低患某些常见疾病的风险。
五、个体化治疗六经辨证强调个体化治疗,在对待每一个患者时都要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六经辨证手法点穴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六经辨证手法点穴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廖信祥;冯广革;周一庆【期刊名称】《中国当代医药》【年(卷),期】2018(025)028【摘要】目的研究运用六经辨证手法点穴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的住院患者200例,将患者按其入院单双号(双日治疗组,单日对照组)分组,每组100例.治疗组采用六经辨证手法为主点穴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推拿手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1周后的显效率和直腿抬高恢复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0%,对照组为7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六经辨证手法点穴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优于普通手法推拿治疗.六经辨证手法点穴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推广价值.【总页数】3页(P155-157)【作者】廖信祥;冯广革;周一庆【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中医医院推拿科,广西玉林537000;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中医医院推拿科,广西玉林537000;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中医医院推拿科,广西玉林53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3【相关文献】1.中频电疗结合循经点穴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血浆NGF、SP水平的影响研究 [J], 刘家远;闫安2.加减通窍活血汤导入理疗法联合手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型患者的临床效果 [J], 张勇军3.手法点穴配合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临床观察 [J], 袁建; 刘华4.腰椎牵引配合手法推拿与单纯手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研究 [J], 吴镇林5.整复手法配合点穴推拿治疗网球肘的疗效观察 [J], 时宏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辨证施治腰椎间盘突出症156例体会
阙为人身 之大穴 , 有益气 健脾功效 , 更加外敷 红花 、 香附 、
蒲黄调和气血; 黄辟 秽解 毒; 雄 白芷芳香 化湿 ; 甘草和解 化
毒。 诸药共奏和气解毒之效 。 本疗法发挥 了中医特色 , 简便
瘀 点瘀斑 , 苔薄 白或薄黄 , 脉弦或涩 。 因病机 : 病 强力持重 、 跌 仆闪挫、 居不慎均可导 致腰部筋 脉受损 , 起 气血 运行不 畅, 瘀滞不通而发病 , 若瘀久不去 , 可积而化热。 治则: 结者 散之 。 治法: 行气活血 , 化瘀通络 。 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 方 当 归 1 , 0g 红丹参 lg 桃 仁 1 , O, 0g 红花 1 ,I 1 , 0g 川 芎 2g 制乳 香 1 , 0g 制没药 1 , 0 生地 黄 1 , g 5g 地龙 1 , 0g 泽兰 1 , 2g制 香附 1 , 0g 何首乌 2 , 杖 1 , 5g虎 5g 忍冬藤 2 。其他 治疗 0g 措 旌为 : 卧床 、 部垫薄枕 、 引、 腰 牵 复位 , 手法 主要用按摩 、 斜扳 以舒筋通络止痛 。 2 2 风寒湿痹 . 症状 : 腰腿冷痛 重着 , 转侧 不利 , 适量活 动减轻 , 阴雨天疼痛加重 , 遇寒痛增 , 热痛 减, 得 膝腿沉重 , 形寒肢冷 , 病程 缠绵 , 舌质淡 白, 白腻 , 苔 脉迟或紧 。 因病 病 机: 久居湿地 、 户外淋 雨、 出受风均可感 受寒湿 , 、 、 汗 风 寒 湿三气合而 成痹 , 袭肌肤 , 侵 穿透腠 理 , 入肌 肉经脉 , 深 脉 络拘急不畅, 经气不利而发病 。 治则 : 寒者热 之。 治法 : 祛风 湿, 通经络 , 以强筋骨 。 佐 方用蠲痹汤加减化裁: 独活 1 , 5 g 细辛 1 ,I 1 , 0g JI 2g 当归 1 , 芎 0g 秦艽 1 , 5g 海风藤 2 , 0g制 乳香 . , 1 g 制没药 1 , 0 0g 木香 1 , 0g 牛膝 1 , 5g 白花蛇 1 , 0g
经络辨证取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体会
经络辨证取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体会
梁钰;史光伟;梁恬
【期刊名称】《按摩与康复医学》
【年(卷),期】2022(13)23
【摘要】中医针灸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简称“腰突症”)方面存在优势。
根据下肢症状不同与经脉循行部位差异并结合临床所见,可以总结出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常见的临床分型为足少阳经型、足太阳经型与督脉型,将辨经取穴与辨位取穴综合配伍,施以针灸、刺络拔罐、普通针刺与电针结合的中医综合治疗获效突出。
在跟师学习过程中运用此类经络辨证方法在临床上成功治疗2例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深感经络辨证取穴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坐骨神经痛的可靠方法,其他经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亦可借鉴此法治疗。
【总页数】4页(P93-96)
【作者】梁钰;史光伟;梁恬
【作者单位】甘肃中医药大学;酒泉市中医院;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4.9;R249
【相关文献】
1.经络辨证与循经取穴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
2.腰三针联合分经辨证取穴配合揿针留针候气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临床研究
3.腰三针联合分经辨证取穴配合揿针留针候气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临床研究
4.基于经络辨证的表里经取穴法
结合扬刺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临床研究5.基于经络辨证的首尾取穴法结合冲击波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腰椎间盘突出症辨治体会
腰 为“ 肾之外 府 ” 因此 肾若有 病 就会 发 生腰 痛 , 如 《 , 正 素
问・ 脉要精微论篇 》 说 : 腰 者 , 所 “ 肾之 府 , 摇不 能 , 转 肾将 惫矣” 。说 明肾虚不 足 , 腰失所养便会引 发腰 痛。
此外 , 间盘 突 出症 的发 生 与肝 关 系 密 切 。《 枢 腰 灵 经 ・ 经脉》 中说 : 肝足 厥 阴之脉 ……是 动则 病腰 痛 , 可 “ 不
法 、 寒 除 湿 法 、 补 肝 肾 法 以及 虫 类 药 物 为 主 。 散 培 关 键 词 : 椎 间 盘 突 出症 ; 位 ; 型 ; 症 专 药 ; 腰 病 证 专 治疗 体 会 中 图 分 类 号 : 2 3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0— 16 2 1 )8— 0 8— 3 R2 B 10 7 5 (0 1 0 0 5 0
失 繁 冗 难 驭 之 嫌 。笔 者 认 为 须 “ 西 合 参 ” 能 做 到 辨 病 中 才
以俯 仰” 可见足 厥 阴肝经 有病 , 以引发 腰 痛。其 次 , , 可 腰 椎间盘突 出症 的另一 主要 症状 是疼 痛 常沿 大腿 后侧 放 射 至小腿及足部 , 中 医学认 为 上述症 状 的病 位在 筋 脉 , 而 正 如《 问 ・ 素 经脉 长刺 节论 篇》 所说 : 病 在筋 , 挛节痛 , “ 筋 不 可以行” 而“ 主筋 ” 只有在肝血充 足的情况 下才能濡 养 , 肝 ,
腰椎 问盘 突 出症 是一 种 常见 病 、 多发 病 , 是一 种难 也
跟或足背外侧 。 而上述疼痛部位 与足 少阳胆 经及足 太 阳
治性 疾病 。该病临床主要 表现 为腰 痛 , 常沿 坐骨神 经呈 现
膀胱经 的循行部位 十分相 近 。《 枢经 ・ 灵 经脉》 中说 : 篇 足 少 阳胆经“ 直者 , 其 从缺盆 下腋 , 循胸 过季胁 , 合髀厥 中 , 下 以下循髀 阳 , 出膝 外廉 , 下外 辅 骨之前 , 直下 抵 绝骨 之 端 , 下 出外踝之前 , 循足 跗上 , 小 指次 指之 间 ” 而 足太 阳膀 人 ;
六经七证二元辨治腰疼
六经七证二元辨治腰疼毛进军在其《经方心得》一书中,提出“六经七证二元辨”,虽不出“六经论治”之思路,然给初学者带来许多帮助,属“六经论治”之发展。
六经辨证的细则,表证,太阳病为表阳证,具备恶寒发热,或恶风发热两者并见,分无汗脉浮紧的太阳伤寒证和有汗脉浮缓的太阳中风证。
少阴病为表阴证,以恶寒为主,分少阴伤寒证和少阴中风证。
上述各证都有各自的临床表现。
兼夹证的辨析,痰邪致病非常广泛,总结为八大证:咳、喘、悸、眩、呕、满、肿、痛。
还有寒热真假、汗出、发热等的辨证都有章可循。
为理论联系实际,每讲之中都附有典型病案,寓理论于案例之中,使精细入微的辨证易于辨识和掌握。
何为“六经七证二元辨”?一、“六经”者,太阳、阳明、少阳、少阴、太阴、厥阴是也,此为本也。
二、“七证”者,水、湿、痰、饮、瘀、郁、痞也,此为次也。
三、“二元”者,一为六经,二为七证。
由以上三点可知“六经七证二元辨”者,在先明六经的前提下,再进一步明辨七证,二者结合进行论治也。
虽不出六经之范畴,但亦给初学者指明“六经”与“七证”结合,更能精确诊断。
一般之医者,往往把“六经”与“七证”分隔开来。
抓住了“六经”,却又忽视“七证”;抓住了“七证”,却又不明“六经”乃为根本。
观毛进军《经方心得》之医案,均为在先明“六经”之前提下,结合“七证”来制定药方。
如其在“肝硬化腹水”一案中,作如下诊断:一、先辨“六经”1、困倦欲睡,乏力,脉微细,尺不足。
此为少阴病。
2、下肢发软,脘腹胀满,腹水,踝部水肿,纳差,口干不欲饮,大便稀溏,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水滑,脉沉。
此为太阴病。
综上两点,则为太阴、少阴合病。
二、次辨“七证”1、头晕,头重脚轻,恶心。
此为虚寒水饮上逆。
2、面色晦暗,舌紫暗。
此为瘀血。
四诊合参,则为太阴、少阴合病,兼夹水、饮、瘀三证。
方拟: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味炮制子20克(先煎1小时),生白术15克,茯苓40克,白芍15克,生姜30克,猪苓30克,桂枝15克,泽泻45克,制苍术15克,赤芍15克,大腹皮30克。
何为六经辨证1000字感悟
何为六经辨证1000字感悟
六经辨证是中医临床诊断的一种方法,是将外感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症状,进行综合分析,归纳为六个类型,以辨别疾病的病因、病变部位、疾病性质以及正邪盛衰等情况,从而指导临床治疗的方法。
通过学习六经辨证,我深刻体会到中医理论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六经辨证不仅仅是对症状的简单分类,更是从整体上把握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将人体内外环境、脏腑经络等因素相互联系,全面考虑疾病的发生发展。
六经辨证让我明白了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它强调在疾病的不同阶段,症状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根据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这让我意识到在面对疾病时,我们不能仅仅关注眼前的症状,而应该从全局的角度去思考和治疗。
此外,六经辨证还让我认识到中医的治疗方法是个体化的。
它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而不是一刀切的治疗方法。
这让我明白了每个患者都是独特的,我们需要根据他们的体质、病情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总之,学习六经辨证让我对中医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
明白了中医临床实践的重要性。
它不仅是一种诊断方法,更是一种思维模式,一种从整体、动态的角度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方法。
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能够不断深入学习六经辨证,提高自己的中医临床水平。
六经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体会.txt.doc
请使用IE7或IE8预览本页,个别文件很大超过5M,请等几分钟后再下载!谢谢!六经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体会.txt六经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体会1 太阳病案郑某,男,50岁,1995年9月20日初诊。
慢性腰腿痛10年,时发时愈。
近年来症状加剧,下腰部坠痛,臀部酸痛不适,以左侧为甚,行走时呈间歇性跛行。
经X线拍片、CT检查,确诊为,“L4~5椎间盘中央型突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刻诊:形体消瘦,肤色苍白,腰腿隐痛麻木,不能直立,腰部前屈与后伸受限。
下腰部及臀骶部压痛。
时觉畏风、发热(体温正常)、自汗、头眩、纳呆、嗜睡、口淡、便溏、尿黄短、下肢稍有浮肿,舌淡红,苔薄白水滑,脉沉缓无力。
腹诊:腹壁浅薄,腹肌扁平拘紧,脐部悸动应手,少腹胀满。
此案属太阳经腑合病。
营卫失调,风寒湿痹凝阻太阳经脉,水饮停滞太阳之腑。
先予桂枝新加汤与五苓散合方加味,以和营卫、利水湿、祛风寒为治。
处方:桂枝、党参各15g,白芍药30g,大枣5枚,炒白术、茯苓、猪苓、泽泻各10g,炙甘草,砂仁(冲)各5g,生姜5片。
3剂。
服药后,小便量增多,恶风发热稍减,纳增。
但腰腿痛无明显改变。
针对主症,加强祛寒温阳之力。
上方加附片10g,再投5剂。
服上方后,腰腿痛减轻,但腰部前屈后伸尚不利。
上法已经中的,守方5剂,并在腰骶部压痛部位予以按摩,刺血拔罐,以助气血畅通。
按上方进退加减治疗3周,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腹肌紧张感减轻,但稍长时间的运动,腰腿尚感疲乏。
嘱患者每天用艾条自灸腰俞、环跳、关元等穴位,使之徐徐温养阳气,促使机能的康复。
坚持治疗月余而痊愈。
越4年,腰腿痛没有复发,只是繁重劳动后,腰腿偶感不适。
按:《伤寒论》就是疾病总论[1],其诊病方法是六经辨证。
柯琴云:“岂知仲景约法,能合百病,兼赅于六经而不能逃六经之外,只有在六经上求根本,不在诸病名目上寻枝叶。
”[2]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也不例外。
《伤寒论》治疗风湿寒痹以太阳最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经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体会娄绍昆 (浙江温州)1 太阳病案郑某,男,50岁,1995年9月20日初诊。
慢性腰腿痛10年,时发时愈。
近年来症状加剧,下腰部坠痛,臀部酸痛不适,以左侧为甚,行走时呈间歇性跛行。
经X线拍片、CT检查,确诊为,“L4~5椎间盘中央型突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刻诊:形体消瘦,肤色苍白,腰腿隐痛麻木,不能直立,腰部前屈与后伸受限。
下腰部及臀骶部压痛。
时觉畏风、发热(体温正常)、自汗、头眩、纳呆、嗜睡、口淡、便溏、尿黄短、下肢稍有浮肿,舌淡红,苔薄白水滑,脉沉缓无力。
腹诊:腹壁浅薄,腹肌扁平拘紧,脐部悸动应手,少腹胀满。
此案属太阳经腑合病。
营卫失调,风寒湿痹凝阻太阳经脉,水饮停滞太阳之腑。
先予桂枝新加汤与五苓散合方加味,以和营卫、利水湿、祛风寒为治。
处方:桂枝、党参各15g,白芍药30g,大枣5枚,炒白术、茯苓、猪苓、泽泻各10g,炙甘草,砂仁(冲)各5g,生姜5片。
3剂。
服药后,小便量增多,恶风发热稍减,纳增。
但腰腿痛无明显改变。
针对主症,加强祛寒温阳之力。
上方加附片10g,再投5剂。
服上方后,腰腿痛减轻,但腰部前屈后伸尚不利。
上法已经中的,守方5剂,并在腰骶部压痛部位予以按摩,刺血拔罐,以助气血畅通。
按上方进退加减治疗3周,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腹肌紧张感减轻,但稍长时间的运动,腰腿尚感疲乏。
嘱患者每天用艾条自灸腰俞、环跳、关元等穴位,使之徐徐温养阳气,促使机能的康复。
坚持治疗月余而痊愈。
越4年,腰腿痛没有复发,只是繁重劳动后,腰腿偶感不适。
按:《伤寒论》就是疾病总论[1],其诊病方法是六经辨证。
柯琴云:“岂知仲景约法,能合百病,兼赅于六经而不能逃六经之外,只有在六经上求根本,不在诸病名目上寻枝叶。
”[2]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也不例外。
《伤寒论》治疗风湿寒痹以太阳最详。
盖太阳为一身之藩篱,风寒湿邪袭人,太阳首当其冲,或循经入腑,或由表及里,引起整体反应。
此患者消瘦、肤色苍白、时觉畏风、发热、自汗,属“桂枝汤证”;腹肌扁平拘紧,是桂枝加芍药汤的腹证[3]。
腰腿疼痛多年而气营两伤,虽有恶风、发热、汗出之太阳中风表现,但脉沉缓无力,与论中太阳病篇的“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相合。
脐部悸动应手、少腹胀满、小便不利、下肢浮肿、苔白水滑,是太阳经病不解,寒湿循经入腑而成太阳蓄水五苓散证。
由于太阳经腑有合病之势,故先予以桂枝新加汤合五苓散,调和营卫、通阳利水为治。
先行“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之法,待病势趋缓再以温灸法徐徐温养阳气以善后。
2 少阳太阳合病案李某,男,35岁。
1992年8月16日初诊。
2年前在工地劳动时挫伤腰部,引起腰腿麻痛。
刻诊:瘦长身躯,痛苦面容,腰部冷痛、沉重、僵硬、拘挛,难以转侧,憎寒烦热,口苦咽干,恶心干呕,小便短涩不畅。
舌淡红,苔厚黄腻水滑,脉沉弦。
检查:腰部发现脊柱向左侧弯,L5棘突向右偏歪,L4~5、S1棘突周围压痛,左骶髋关节压痛并触及索状物,左腿抬高试验强阳性;X线摄片显示,L5~S1间隙变窄,已形成骨桥。
诊为左骶髋关节错位引起的腰椎间盘突出。
此为风寒湿驻留太阳,由表及里,伤及少阳,致两经合病,法宜解肌散风、和解少阳、祛寒除湿,予以柴胡桂枝汤与肾着汤合方加味:柴胡、黄芩、桂枝、白芍药、党参、干姜、半夏、白术、茯苓各10g,甘草5g,生姜5片,大枣5枚。
剂。
并针刺左侧环跳一穴。
3剂后,诸症始缓,5剂药尽,腰部冷痛与左腿麻木都明显减轻。
药已中的,守方继进5剂,并给予针刺、按摩。
3诊后,诸症均缓,加细辛3g,以加强散寒温经之效。
数法并用,诸症渐失,1个月后恢复如初。
2000年偶然相遇,见其身体健康,行动自如。
按:笔者治疗腰突症常用柴胡剂,其心得是:少阳为枢,既是防止“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之屏障;又为透邪外出、斡旋气机之枢纽。
柴胡汤剂除了用其治疗“柴胡汤证”、“柴胡体质”之外,还可广泛地应用在两经处于传变、转化阶段的诸多并病和合病。
小柴胡汤是少阳病的主方,但也应用于治疗“三阳合病”[4]。
本案少阳太阳合病是以《伤寒论》“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为根据。
肾和膀胱相表里,“腰冷而痛”,为寒湿侵袭足太阳膀胱经脉,颇合《金匮》“肾著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甘姜苓术汤主之”之旨。
由于证治能把握住柴胡剂的传变规律,方证相合而殊见效机。
用柴胡剂治疗跌扑闪挫后损伤内证,曾经是一些伤骨科名医的家传秘法。
如石筱山、石幼山的石氏伤科,就世代相传这一治法[5]。
但石氏家法仅仅从“治血必治气,治气必疏肝”的理论出发,使后学者难以把握,故未能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
3 太阳阳明合病案张某,男,14岁。
1988年4月6日初诊。
2年前与同学戏耍时挫伤腰部,时感左腰腿不适。
2月前,不慎淋雨,全身湿透。
翌日,畏寒、高热、腰痛、周身不适,自服退热药后出现寒颤、高热不退,并感到左髋关节剧痛、肿胀、不能行走。
经各种化验,X线摄片等检查后,确诊为“左髋关节化脓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住院予以牵引及抗生素等西医药治疗。
2周后,仍有低热,左腰髋疼痛不减。
刻诊:形体瘦长,精神不衰,面色苍白,痛苦面容,畏风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肢节不适。
左腰髋部胀痛,左髂关节周围皮色泛红,肿痛处皮肤稍温而拒按,站立与行走时腰髋疼痛加剧。
口渴、纳减、便结、尿浊黄臭、眠欠安、烦燥不宁。
舌暗红,苔白腻,脉浮紧数。
腹诊:左少腹疼痛延及左腹股沟,按压左少腹疼痛加剧而在深部触及柔软的索状物。
此为太阳阳明合病,风寒湿瘀郁闭肢节而化热,法宜解表开闭、散寒除湿、清热活血,予以大青龙汤合桃核承气汤加味。
处方:生麻黄、桂枝、防风、杏仁、桃仁、苏叶各10g,生甘草、苍术、生大黄各5g,生石膏50g。
3剂。
服药后微汗,小便、大便量增多,诸症均减,上方加知母、赤芍药、附片各10g,生姜5片,即仿大青龙汤、桃核承气汤与桂枝芍药知母汤合方之意,再投5剂。
药后体温恢复正常,左髋部的红、肿、热、痛,减轻十之五六。
原方中麻黄减至5g,再投5剂;并在左髋关节压痛明显处及皮肤静脉曲张处,刺血后拔火罐。
4诊时,左髋关节疼痛已减十之八九,能行走,其他症状几近消失。
但腰部前屈还困难,仍有疼痛。
上方增损化裁再投;委中刺血拔罐;并用正脊手法纠正紊乱的腰椎后关节。
坚持服药,不时给予刺血、正脊。
2周后,病除若失。
10多年来,再无复发。
按:方证辨证和药证辨证的特点是“察症候而罕言病理,出方剂而不言药性”[6]。
汉方家矢数道明在《汉方处方解说》中说:“汉方医学的特点就是‘随证治疗’,因而可称之为‘证候学’或‘方证相对医学’,甚至可称之为‘处方学’,证候的诊断直接与处方相联系,‘诊断即治疗’,故‘证’即是‘方’。
”在研究此案的过程有两点心得:①此患者主要脉症与《伤寒论》的“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燥者,大青龙汤主之”环环相扣,条文基本反映出这一方证辨证的证候学、病态学、药物学和治疗学的关系。
②在方证辨证中运用腹诊法极为重要。
腹诊一法肇始于《内经》、《难经》,并在《伤寒论》中得到长足地发展,日本医家汤本求真高度评价腹诊法,云:“腹者,生之本也,故百病以此为根,是以诊病必须候腹”。
[3]此患者少腹压之急结疼痛并延及左腹股沟,这是典型的桃核承气汤腹证[7]。
4 太阴病案姜某,女,25岁,1999年3月20日初诊。
6年前发现腰腿酸痛麻木,经X线摄片、CT、MRI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近2月病情加重。
刻诊:腰髋松弛无力而酸痛,腰骶部肌肉悸动不安,L4、L5、S1棘突周围压痛。
形体消瘦,面色苍白,目光炯炯有神,头疼,烦热,汗多,口渴,容易感冒。
晨起睑肿,面浮,小便不利,夜卧汗出湿被。
月经衍期、经血紫暗有块,经来潮第一天少腹疼痛,白带清稀量多。
舌淡白,苔白厚水滑,脉沉弦滑。
腹诊:腹肌扁平拘紧,左侧下少腹部触之有抵抗伴有压痛,脐周悸动按之应手,心下有振水音。
此案为太阴痹病、阳气被郁,脾虚湿阻、统运失司。
以桂枝加黄芪汤与五苓散合方而治之:黄芪30g,桂枝、白芍药、白术各15g,茯苓、泽泻、猪苓各10g,大枣3枚,生姜10片。
5剂。
服药后,感到全身温煦舒爽,小便清长,浮肿减,腰腿痛稍有减轻。
方已中的,守方不变,又5剂。
在腰骶部辅以按摩,并针刺环跳。
按上方加减变化坚持治疗30多天,沉疴终于向愈。
但腹诊时,仍存在腹肌拘紧,左侧少腹下部触之有抵抗、压痛等腹症。
嘱其用药艾条熏灸气海穴,并吞服桂枝茯苓丸。
2月后停药,临床症状消失,月经周期、颜色正常。
随访1年,能胜任繁重劳动。
按:“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症治之”是仲景的诊治要旨。
“知犯何逆”是指对病机病因的理法辨证;“随症治之”是指对主要脉症及所选方、药的方证、药证辨证。
本例诊断为太阴痹病、阳气被郁、脾虚湿阻是理法辨证。
选择桂枝加黄芪汤与五苓散合方是方药辨证。
前者是注重疾病的普遍矛盾,后者是强调疾病的特殊矛盾,两者紧密结合,理法方药才能一以贯之。
此案在研究疾病的方药辨证方面,笔者有两点心得:①方药辨证须习熟仲景原文,逐条逐句体味揣摩。
如根据《金匮》“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
”的条文对案中“腰髋松弛无力而酸痛、腰骶部肌肉悸动不安”的症状特征有了认识,故应用了桂枝加黄芪汤。
②患者体质的个体性,往往导致对某种致病因子的敏感性和对某种治疗药物的亲和性。
日本汉方家森道伯称“体质之证”为“先天之证”。
“药证辨证”中的“体质药证”是研究患者的体质类型和效药所对应的临床表现。
如本案中的患者,具有黄芪证的“桂枝体质”者(其“桂枝体质”[8]的特征是:形体消瘦清癯,肤色苍白、目光有神,多汗,容易感冒;其“黄芪证”[8]所出现的症状是:汗出多而浮肿,身体困重)。
因为体质用药是相对固定的,如该案为了针对其“桂枝体质”用药,从初诊的桂枝加黄芪汤、五苓散到后来的桂枝茯苓丸,始终不离桂枝。
而“黄芪证”仅仅是一时的病象,故症去药减。
5 少阴病案钱某,女,30岁,2000年9月28日初诊。
2年前因车祸而致腰部外伤,腰骶疼痛延及两腿,近年来日渐加重。
经医院CT、X线摄片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隐窝狭窄”。
刻诊:腰部强直拘痛难以活动,两腿外侧冷而麻痛;畏寒肢冷,以背部为甚;体型偏胖,精神委靡,痛苦面容,面色晦黄不泽;经常鼻塞,嗅觉迟钝;便溏而细,小便不利,而夜尿频多。
舌质胖大暗淡,苔厚白水滑;脉弦细而虚迟。
腹诊:腹肌松软,按之无力;但脐周围肌肉拘挛,按之痛而彻背。
此为“麻黄体质”的少阴病。
阳虚血亏,风寒湿邪驻留背部和腰腿。
法当温阳驱寒利湿,予以麻黄附子甘草汤、附子汤合方:附片、白术、茯苓、党参、白芍药各10g,麻黄、甘草各5g。
5剂。
同时,用正脊手法纠正紊乱的腰椎后关节;并在腰腿痛处予以刺血、拔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