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史上及近代的重要人物
管理科学及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管理科学及工程一级学科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9e693ee176c66137ef06198d.png)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简介一级学科(中文)名称:管理科学与工程(英文)名称: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一、学科大概管理是人类社会组织中一类重要的活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的对象正是这类活动的规律。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以人类社会组织管理活动客观规律及其应用为研究对象,是一门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交错学科。
拥有中国管理学科发展的特色。
上世纪 50 年代中期,由钱学森、许国志等学者大力建议运筹学,出名数学家华罗庚致力于发展优选法与兼备法,在中国科学院建立了运筹学研究室,张开质量控制、兼备法、线性规划、投入产出等研究。
1978 年钱学森、许国志、王寿云联名在《文报告》上宣告了题为“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一文,推动了最优化方法、图论、排队论、对策论、可靠性剖析、展望技术、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价值工程等方法和技术的普及应用并获取显然奏效。
1990 年后,钱学森等提出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见解,提出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的方法论,进一步引导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快速发展。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是面向经济与商业社会中更加复杂的系统科学与管理决策问题,研究其基本理论和规律、求解方法以及管理技术。
理论方面主要从哲学与数学的再认知角度,研究管理科学的普适性、内在关系性和演化动力性等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方面主要综合信息技术与优化方法,研究组织运作与资源配置及其效率和效益的讨论与决策、适应内外环境的系统与模式的选择与优化;研究路子方面主要运用现代的科学研究方法、技术手段和实验环境,针对更加千头万绪和快速发展的决策行为和管理世界问题,讲解和发现社会与经济发展演变的客观规律。
二、学科内涵1、研究对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了实现管理目标,应用工程技术学科、数理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知识,对各种管理问题进行设计、讨论、决策、改进、推行和控制。
涉及的研究领域主要有管理运筹与优化、信息技术与管理、对策理论及技术、知识管理、供应链管理、决策理论与技术、工业工程、金融工程、管理系统工程、管理复杂性、展望理论与技术、管理科学思想与管理理论、风险管理、评估理论与方法、数量经济理论与方法、服务管理技术、应急管理理论与方法、技术与创新管理、电子商务技术等。
工程管理概论成虎编著——1.工程
![工程管理概论成虎编著——1.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e8e07d3ffad6195f312ba63c.png)
1.建设过程 三峡工程分三期,总工期18年。 第一阶段(1992-1997年):大江截流 第二阶段(1998-2003年):蓄水、通航、发电 第三阶段(2003-2009年):全面完工
2.功能 (1)首要目标是防洪: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有防 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可有效地控制长江上游洪水,使荆江河 段防洪标准由现在的约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
(2)发电:与火电相比,水电不仅清洁,发电量大,而且
不存在资源枯竭的问题。三峡水电站装机总容量为1820万kW, 年均发电量847亿kW· h,解决我国全年三分之一的需电量。 (3)航运:三峡水库将显著改善宜昌至重庆660公里的长 江航道,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港。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可由
现在的约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运输成本可降低35-37%。
金融业
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 管理业
Q
R S T
卫生和社会工作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 社会组织 国际组织
3. 国民经济行业细化归纳分类
(1)房屋工程
(2)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 (3)水利和港口工程 (4)工矿工程
(5)其他土木工程(场、馆、公园、水井钻探、路牌、广告牌)
科学家为大型工程提供可靠性和适用性的模拟
4. 工程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 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建筑业直接通过工程建设完成建筑业产值,获取利润,
提供税收,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解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 消耗大量的自然和社会资源,消耗其他部门的产品,拉 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三、 中国古代的工程
例如,一个图书馆可以分解为许多子功能面。
基础工业工程期末 选择判断题
![基础工业工程期末 选择判断题](https://img.taocdn.com/s3/m/6a59d2d3d15abe23482f4de1.png)
一、选择题:1、110(B)。
在IE的萌芽和奠基时间,首先应用于()A.建筑业B.制造业C.冶金业D.服务业2、210(C)。
下列哪项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最基本手段,是国民经济运转的强大支柱()A、文化B、科学C、制造D、技术3、310(C)。
下列哪项不是三高的内容()A、高物耗B、高能耗C、高排放D、高污染4、410(C)。
下列哪项不是工业工程的特征()A、接口性B、工程性C、合理性D、实践性5、510(A)。
现代工业工程的组织目标是()A、创造全潜力B、创造指挥力C、运作能力D、生产力6、610(B)。
下列哪项不是工业工程的目标()A、可获利性B、实用性C、适应性D、持续改进7、710(D)。
下列哪项不属于工业工程意识()A、以人为中心的意识B、成本-效益意识C、创新的意识D、以企业为中心的意识8、810(B)。
下列哪项不是工业工程在企业组织的改进中的作用表现()A、发挥全潜力B、提高全潜力C、把企业的外部关系同商务业绩的改进集成起来D、把企业系统的改进循环有机匹配集成并连接起来9、910(A)。
发展工业工程的技术和管理基础有()A、制造与生产系统B、管理技术C、科学技术D、实践技术10、203220201001010(D)。
下列哪项不属于系统规划的内容()A、确定组织的目标与企业的战略B、实施战略与策略的计划与流程C、保证规划正确执行的有效管理与控制D、确定企业目标和组织战略11、203220201001210(C)。
2.工业工程的首要任务是()A.供应系统的设计B.服务系统的设计C.生产系统的设计 D.管理系统的设计12、203220201001310(C)。
以下哪项不是业绩的指标()A、效率B、效益C、员工满意度D、财务业绩13、203220201001410(B)。
哪项不是在核心工程教育职能基础上建立的基本领域()A、人因工程B、生物工程C、运作研究D、管理系统工程14、203220201001510(A)。
传统工业工程与现代工业工程的区别
![传统工业工程与现代工业工程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f16a3268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ef.png)
目录一、工业工程的概念.............................................. - 1 -二、工业工程的发展历程.......................................... - 1 -三、基础IE与现代IE的关联...................................... - 3 -3.1、几个相同............................................... - 3 -3.2、几个区别............................................... - 3 -四、现代工业工程技术与方法...................................... - 4 -4.1、现代工业工程环境的新变化............................... - 4 -4.2、现代工业工程创新体系-新理念............................ - 4 -4.3、现代工业工程创新体系-新特征............................ - 5 -4.4、现代工业工程先进在制造系统............................. - 5 -4.5、现代工业工程创新体系-系统层............................ - 6 -五、现代工业工程发展趋势........................................ - 7 -5.1、新的工业工程思想与信息技术紧密融合..................... - 7 -5.2、现代工业工程应用日趋复杂化............................. - 8 -5.3、生产方式的精益化和敏捷化............................... - 8 -5.4、深度探索现代企业系统的人本化........................... - 8 -5.5、工业工程研究手段不断涌现............................... - 8 -一、工业工程的概念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简称IE),是从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性工程专业技术。
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的名人
![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的名人](https://img.taocdn.com/s3/m/dad52195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a4.png)
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的名人
以下是一些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的知名人物:
1. 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 前通用电气公司(GE)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被誉为现代管理大师。
2. 威尔·斯密斯(Willard Smith)- 前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首位非裔美国人副局长,曾在NASA工作超过30年。
3. 邓百川(Bai-Chuan Deng)- 工业工程的先驱之一,他的研
究领域包括灵活制造系统和智能制造。
4. 欧文·雅各布斯(Irwin Jacobs)- 全球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骚瑞公司(Qualcomm)的联合创始人之一。
5. 陈宝国(Bao-Guo Chen)- 工业工程和管理科学方面的专家,曾获得美国计算科学与工程学会(ACM)运筹学与管理科学奖。
6. 斯科特·亚当斯(Scott Adams)- 《漫画家与工程师》(The Dilbert Principle)的作者,以对企业文化和管理中的幽默刻画
而闻名。
7. 斯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 著名导演和制片人,多次获得奥斯卡奖,他在学生时代也曾就读于工业工程专业。
这些仅仅是一小部分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的名人,这个领域还涵盖了众多成功的企业家、学者和领导者。
工业工程管理概述
![工业工程管理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82ee769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d4.png)
作业测定
作业测定是工业工程管理中用于确定 完成某项工作所需时间的技术,通过 作业测定可以制定出标准工时,为生 产计划和控制提供依据。
作业测定通常采用秒表测时、工作抽 样等方法,通过对实际操作时间的测 量和分析,得出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 标准时间。
特点
工业工程管理强调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方法,注重生产过程的优化和改进, 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为目标。
工业工程管理的应用领域
制造业
工业工程管理在制造业中应用广 泛,涉及生产计划、工艺流程、 设备维护等方面的优化和管理。
物流业
工业工程管理在物流业中应用于运 输、仓储、配送等方面的优化和管 理,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
工业工程管理概述
• 工业工程管理简介 • 工业工程管理的基本原则 • 工业工程管理的主要方法 • 工业工程管理的实践案例 • 工业工程管理的未来发展
01
工业工程管理简介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工业工程管理是一门应用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的方法,对生产系统、服务系统 等进行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管理学科。
流程分析
流程分析是对工作流程进行详细解析和改进的过程,通过对流程中各个步骤的识别、分析和优化,消 除浪费、降低成本并提高工作效率。
流程分析的方法包括流程图、流程程序图等,通过这些工具可以清晰地展示出工作流程中的问题和改 进空间。
价值工程
价值工程是一种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为目标的管理技术,通过功能分析和成 本分析,找出性价比最优的方案。
标准化原则
总结词
工业工程对时代发展的作用
![工业工程对时代发展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4aaf40bb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c3.png)
工业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不断改进以及优化生产系统的各个方面。
用通俗的话来说,工业工程就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工厂的竞争力。
我国工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但工业工程在我国的发展时间毕竟有限,相关的产业基础较为薄弱。
那么,作为工业工程人如何为强军强国做出自己的贡献?工业工程最早起源与20世纪初的美国,而在中国工业工程在1992年才被正式确立,如今我国已有166所高校设立了工业工程本科专业属于后来居上。
对于我国来说,工业工程专业起步较晚,要想在一时之间赶超其他国家是不符合规律的,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学习其他兴旺国家的经验,将其他国家的有关于工业工程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拿来为我所用,并且在这个根底上,对其进行充分的研习,从而加强我国的工业工程创新能力。
其次加强人才和科研经费投入是必不可少的,。
在我国的各大高校中,要加强对工业工程专业的重视,要不断的增强工业工程专业的师资力量,加强和培养学生的工业工程创新积极性,要通过不断的投入科研经费确保工业工程专业的人才的培育具有足够的发挥空间。
另外,在我国的制造业中,要充分的重视起工业工程对于制造业的作用,要将工业工程在制造业中的作用予以正视,将其提高到与企业生产开展一样的高度上进行审视,只有企业予以重视,才能积极自主的去进行创新和学习,才能不断的推进我国的工业工程技术开展。
形成示范性和标志性成果以国资委和发改委为领导核心,选择汽车、电子、钢铁、航空、航天、工程建设、石化、家电等7~8个行业的典型制造企业,基于企业现状与需求,面向制造效率、本钱、质量改善和工程工程控制,实施典型试点工程工程,通过产学研有机结合,以工程管理方式设立工业工程研发。
与推广实施工程,获得示范性效益和标志性成果,总结成功经验后以后在行业全面推广。
工业工程以“技术+管理+系统”为核心的科学。
在技术方面,我国的自动化产业与其他工业强国相比仍然较为落后。
如在车间内一些工业强国能做到智能化甚至“无人化”,而我国的大多数车间仍需人的调控与管理;我国在某些产业的尖端科技还在被外国反华势力“卡脖子”。
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的名人
![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的名人](https://img.taocdn.com/s3/m/f9199fe8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68.png)
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的名人工业工程是一门涵盖了工程、科学和管理领域的专业,以提高效率、生产力和质量为目标。
在这个领域中,有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通过自己的研究和贡献推动了工业工程的发展。
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的著名人物。
1.亚当·斯密(Adam Smith):斯密是经济学和工业工程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著作《国富论》强调了分工、劳动力的效率和市场经济的重要性,这些原则在工业工程中被广泛应用。
2.泰勒(Frederick W. Taylor):泰勒是科学管理运动的倡导者。
作为一名工业工程师,他通过研究工作流程、工具和方法,提出了许多管理和效率改进的原则,如时间与运动研究、任务分工和员工培训。
3.埃尔维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虽然他最著名的是作为一位流行音乐巨星,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在20世纪60年代获得了工业工程学士学位。
他毕业后,他的专业知识帮助了他管理自己的事业,使他成为经济学和商业领域的创业成功故事。
4.安德鲁·希尔(Andrew Hill):希尔是一位杰出的工业工程师和企业家,他在汽车制造业和供应链管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他是著名的杰弗逊北汽车制造公司(Jefferson North Assembly Plant)的总经理,负责经营和改进该工厂的生产流程。
5.等奥克·阿赫列尔妮安(Elon Musk):作为特斯拉和SpaceX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企业家和工程师。
他的工业工程背景帮助他创造了许多革命性的产品和创新,世界各地的电动汽车和太空探索领域都受益于他的贡献。
6.布鲁斯·默克(Bruce Merrifield):默里菲尔德是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先驱,他的工作对发展电子商务和物流管理产生了巨大影响。
他在贝尔实验室工作期间开发了一个供应链管理软件系统,此举为之后的供应链管理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7.比尔·古尔迪(Bill Gourdey):古尔迪是一位工业工程师和全球供应链专家,他在许多著名企业担任过重要职位。
工业工程发展历程中有突出贡献的人物和观点及其代表性实验
![工业工程发展历程中有突出贡献的人物和观点及其代表性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83874e14b7360b4c2e3f647b.png)
工业工程发展历程中有突出贡献的人物和观点及其代表性实验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劳动分工论。
1812年,英国的巴贝奇(Charles Babbage)初次想到用机械来计算数学表;后来,制造了一台小型计算机,能进行8位数的某些数学运算。
1823年得到政府的支持,设计一台容量为20位数的计算机。
它的制造要求有较高的机械工程技术。
于是巴贝奇专心从事于这方面的研究。
他于1834年发明了分析机(现代电子计算机的前身)的原理。
在这项设计中,他曾设想根据储存数据的穿孔卡上的指令进行任何数学运算的可能性,并设想了现代计算机所具有的大多数其他特性,但因 1842 年政府拒绝进一步支援,巴贝奇的计算器未能完成。
斯德歌尔摩的舒茨公司按他的设计于1855年制造了一台计算器。
但真正的计算机则直到电子时代才制成。
他的主要著作有:《各种人寿保险机构的比较观点》、《关于科学在英国的衰落及其某些原因的思考》、《对数表样本》、《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有关征税原则的思考、关于财产税及其免除》、《一个哲学家生涯的片段》。
主要论文:《机器在数学表计算中的应用》、《论用符号表示机器动作的方法》、《关于调节机器的应用一般原则的论文》。
1910年,吉尔布雷斯夫妇(Frank Gilbreth and Lillian Gilbreth)通过砌墙实验,开始了动作研究和工业心理学研究,他们的主要贡献有:(1)动作研究,坚持“动作经济原则”并把这种原则推广到工人中,使工效大为提高;(2)探讨工人、工作和工作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3)疲劳研究。
建议在工作中播放音乐,以减轻疲劳,并向社会呼吁把消除疲劳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4)强调进行制度管理。
弗兰克·吉尔布雷斯认为任何工作都有一种最好的管理方法,应该把这些方法系统化为一套制度,人人都遵照执行;(5)重视企业中的人。
1911年,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 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通过著名的“铁铲实验”、“搬运实验”和“切削实验”,总结了称为“科学管理”的一套思想。
工业工程IE管理贺礼61861823
![工业工程IE管理贺礼61861823](https://img.taocdn.com/s3/m/fb83d47f2cc58bd63086bda0.png)
二、IE=Improve Efficiency改善效率 1、PERT=计划评核术Program E&R Tech. 2、BRP=Business Process Re-Eng企业流程再造工程 3、OR/OM=作业研究/管理Operation Mgt.
工业工程IE管理贺礼61861823
IE-A10 IE精义 Q & A
Q1:IE包括「老中青」三类型,为什么在学校没学到? A1:有,只是用不同名称,NIE新IE在学校科目中称OR作
业研究。 Q2:运用于生产制造的是哪一类IE? A2:都有,视情况而定,可一一举例。 Q3:IE可以完全用电子辅助光盘导入吗? A3:部分可以,但是最重要仍是其专业技术,它即是4M模
工业工程IE管理贺礼61861823
IE-A4 新IE兴起
一、1940年中途岛海战→最佳化调配资源 二、OR是新IE→作业研究Operations Research包括许多技术
群 三、新IE重视成本/效益比→Cost-Effectiveness Ratio 四、VA/VE价值工程是新IE的第一手法
1、旧IE=工作分析 2、新IE=价值分析
工业工程IE管理贺礼61861823
IE-A5 流程IE连接新旧IE
一、1950年美苏太空竞赛/计划评核术/制造北极星飞弹 二、PERT=Program ×××
1、以流程图制造成「动态行动表」 2、序列流程与同步流程 三、PERT=X Evaluate Review X 1、评价哪一个是「核心流程」Core Process 2、复查如何同步会合JIT 四、流程IE简称PIE,连接新旧IE
浅谈我对工业工程的认识及理解
![浅谈我对工业工程的认识及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c05ab7cada38376baf1fae44.png)
浅谈我对工业工程的认识及理解一:什么是工业工程1.工业工程的基本观念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简称I.E.)是一门新兴的工程科学。
早在1881年左右,泰勒就已具有工业工程的观念,但实际上工业工程这门学问却在1920年代才开始,到二次大战后才成型。
在国外,泰勒首先提倡时学研究,而纪尔布雷斯夫妇则为「工学研究」的创始人。
直到1930年代他们的研究才受到大众的重视,而正式成为工时学,如今工时学可说是工业工程的领域中最基本的一部分,也是传统工业工程的基本观念。
2.工业工程的定义美国工业工程师学会(AIIE)对工业工程的定义是:工业工程是对人员、物料及设备等,从事整个系统之设计改进及运用的一门科学。
它综合利用数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专门知识及技巧,并利用工程分析与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来规划、预测,并评估由此及其有关系统中所获得的效果。
3.工程学与管理科学的桥梁换句话说,工业工程就是衔接工程学与管理科学之间的一门新兴科学。
有人称工业工程=(机械工程+电机工程+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管理。
实际上,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工业工程是用工程师的手法去解决与工程和管理有关的问题。
在工厂里,一个纯粹研究制造的人和一个精于管理的人常无法沟通,此时就有赖工业工程师作桥梁了。
4.现代IE 的意识IE意识是经过多年实践而形成的基本思想,在企业中能树立和培养IE 意识是决定IE 实施成败的关键。
IE 意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成本和效率意识IE 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作为其宗旨。
欲追求最佳的整体效益, 必须树立成本和效率的意识, 这是IE 工程师的第一使命。
(2). 问题和改革意识IE 追求合理性, 就必须树立问题和改革意识, 使工作方法不断得到改进与完善。
IE 工程师应有一个基本的信念, 即做任何工作都会找到更好的方法, 改善永无止境。
(3). 3S原则工作简化、专门化和校准化是IE 的重要原则, 称之为“3S 原则。
工程管理专业的历史、现状与
![工程管理专业的历史、现状与](https://img.taocdn.com/s3/m/6831607c01f69e3143329441.png)
工程管理专业“树”
学科方向
• 面向特定行业的工程管理(construction management): 获得在建筑领域的专业知识;获得全面而均衡的教育,已 使学生得到终身学习的机会;获得专业意识和领导能力以 便服务于建筑业和社会。(American Council for Construction Education) • 非面向特定行业的工程管理(engineering management): 具有组织与管理工程技术项目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或工程 技术活动的计划、组织、资源配置、指挥与控制的艺术与 科学,是关于各种技术及其相互关系的战略和战术决策的 制定及实施的科学。( American Society for Engineering Management )
学科背景
• 相关学科:管理学、经济学、工程学 • 授予学位:管理学和工学学士 • 相近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管理与 信息系统、工业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 程、电力工程、化学工程、海洋工程、航 天工程等
学科特点
• 研究对象:基于工程技术的管理,区别于 工程学科也不同于其它管理学科。 • 研究方法:工程技术与管理理论的集成, 即属于交叉学科。 • 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中国工程院2000年成立工程管理学部—— 管理学与工程学结合的体现。
考试大纲重点体现
• 六个结合 与建造师的定位相结合, 与高校专业学科设置相结合, 与现行工程建设标准相结合, 与现行法律法规相结合, 与国际通行做法相结合, 与项目经理资质管理向建造师执业资格制 度平稳过渡相结合
实践与产学合作
• 应用型学科的特点:管理、经济与工程的 结合 • 解决问题的能力 • 参与企业经营活动 • 参与项目管理活动 • 聘请生产现场技术管理人才为导师
值得珍藏的工业工程世界简史、中国简史
![值得珍藏的工业工程世界简史、中国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69d4b9fa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fe.png)
值得珍藏的⼯业⼯程世界简史、中国简史我们现在处在什么阶段?我们是怎样发展到这个阶段的?相信只有了解了这两者,我们才能回答我们将会⾛向什么阶段的问题吧。
---六号本⽂由姜顺龙先⽣撰写,授权与“⼯业⼯程真⽜”发布。
以下为正⽂,请耐⼼阅读,预计阅读9分钟。
⼯业⼯程的发展迄今已有⼀个多世纪的漫长历史过程。
但⼈们必须要弄明⽩⼀点是,它的发源地并⾮在亚洲和中国,⽽是在世界上有着强⼤⼯业和先进科学技术的欧洲国家(如,美国、英国和法国等)。
这些先进科技⼯业国家创建了⼈类⼯业上的变⾰,使⼯业在⽣产上产⽣重⼤飞跃,促使⼯业发⽣了所谓初始的“⼯业1.0”机器制造乃⾄今“⼯业4.0”的智能制造与智能⼯⼚的现代管理模式,进⼀步提升了⼯业⽣产对经济效率的促进,⽽⼯业⼯程应⽤的全过程始终是跟随着⼯业⽣产发展的需求所推动,⽽不断地创新出新的应⽤⽅法与⼿段,适应和投⼊到企业实际的⽣产制造的领域中,以真正达到对⽣产提⾼效率,⽽降低成本的总旨。
国际上⼯业⼯程的产⽣与发展⼯业⼯程的产⽣与发展,⼤体上分为三个阶段。
1、第⼀阶段⾸先是⼯业⼯程概念产⽣的萌芽期。
⽽这个时期的代表性的⼈物是英国的亚当.斯密司。
他在1776年出版了《国富论》⼀书,⾸次提出劳动分⼯的概念。
他认为采⽤劳动分⼯的⽅式,可以提⾼⽣产效果,其原因有三点:每个⼯⼈提⾼了熟练程度;节省了搬运时间;“发明了⼤量的机器,使⼀个⼈能做⼏个⼈的⼯作”。
对于这些概念为后来的⼯作简化、流程分析和时间研究等打下了基础。
以⾃于后来对⼯业⼯程的影响和贡献较⼤的是英国的查理.倍倍奇。
在1832年他出版了《论机器制造业的经济性》⼀书,书中对涉及⼯业⼯程的许多问題进⾏了⼴泛的讨论,如时间研究、研究与开发的绩效、根据经济分析来选择⼚址、实⾏奖⾦制度等。
⽽查理.倍倍奇还对⼯业⼯程的另⼀重⼤贡献就是试图制造被他称之为“分析计算的机器”,并真的设计了世界上第⼀台数字计算机。
最终英国政府将撤消了查理.倍倍奇的项⽬基⾦,并被迫停⽌研究与开发。
IE工业工程大师
![IE工业工程大师](https://img.taocdn.com/s3/m/e708be620b1c59eef8c7b422.png)
IE人物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一、弗雷德里克〃泰勒的生平简历1856年,3月20日,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出生于美国费城杰曼顿一个富有的律师家庭。
在接受中学教育后,进入埃克塞特市菲利普斯埃克塞特专科学校学习。
1874年,考入哈佛大学法律系,不久,因眼疾辍学。
1875年,进入费城恩特普里斯水压工厂当模具工和机工学徒。
1878年,转入费城米德维尔钢铁公司(Midvale steel Works)工作。
从机械工人做起,历任车间管理员、小组长、工长、技师等职,他在该厂一直干到1897年。
1881年,泰勒开始在米德维尔钢铁厂进行劳动时间和工作方法的研究,为以后创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
同年,在米德瓦尔开始进行著名的“金属切削试验”,经过两年初步试验之后,给工人制定了一套工作量标准,米德瓦尔的试验是工时研究的开端。
1883年,通过业馀学习,获得新泽西州霍肯博的史蒂文斯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位。
1884年,担任米德维尔钢铁公司的总工程师。
同年结婚。
1886年,加入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The 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1890年,离开米德维尔,到费城一家造纸业投资公司任总经理。
1893年,辞去投资公司职务,独立从事工厂管理咨询工作。
此后,他在多家公司进行科学管理的实验。
在斯蒂尔公司,泰罗创立成本会计法。
在西蒙德滚轧机公司,泰罗改革了滚珠轴承的检验程序。
1895年,在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发表《计件工资制》。
1898年,在伯利恒钢铁公司大股东沃顿(Joseph Wharton)的鼓动下,以顾问身份进入伯利恒钢铁公司(Bethlehem Steel Company),此后在伯利恒进行了著名的“搬运生铁块试验”和“铁锹试验”,搬运生铁块试验,是在这家公司的五座高炉的产品搬运班组大约75名工人中进行的。
这一研究改进了操作方法,训练了工人,结果使生铁块的搬运量提高3倍。
工业工程不可不知的两个小故事
![工业工程不可不知的两个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8b6c620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c3.png)
在工业工程的领域当中,《动作与时间研究》(motion and time study)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1881年,被后人尊崇为《工业工程之父》的泰勒氏(Frederick W. Taylor)首创《时间研究》(或称《时学》)(Time study),后数年纪尔布雷斯氏(Frank B. Gilbrtth)复倡《动作研究》(或称《工学》)(motion study)。
后因此二学关系密切,无法分割,遂合并称为《动作与时间研究》(或称工时学)。
这儿叙述两个故事,来追溯《动作时间研究》的起源。
1898年,泰勒氏工作于伯斯利恒(Bethlehem)钢铁厂,当时该厂雇有铲手工人400~600名,每日于一长约2哩,宽约1/4哩之广场上,铲动各种不同之物料。
这些铲手,不用工场所准备的铲子,很多人自己从家中带来铲子,铲煤时,每铲重仅3.5磅,而铲矿砂时每铲竟重达38磅。
此种自备铲子的情形与每铲重量之差额,颇引起泰氏之好奇。
他想:“铲子的形状、大小和铲物工作量有没有关系?”“究以何种铲重为最经济最有效?”“什么样子的铲子,工人拿了既舒服又铲得多,铲得快?”这些问题实应加以研讨。
泰氏乃选优良铲手两名,分在场内不同地点作试验工作,同时用马表(Stop watch)记录其时间,并分别用大小不同的铲子去铲比重不同之物料,并分别记录所用铲子之大小及式样和每铲重量,经多次试验后,发现每铲重量约为21.5磅时,可得最经济,最有效之结果,也就是工作者每日每人可铲最多物料。
铲重物时用小铲,铲轻物时用大铲,但每铲重量均约为21.5磅左右。
泰氏得此结果后,于是设计各种尺寸大小不同的铲具,训练工人,并拟定奖工办法,凡工人能完成规定之工作时,可得日薪60%之奖金,否则派员授以正确工作方法,务使其亦可得同样奖金。
经此改善后,原需400~600名工人才能完成之工作,采用新方法后,140名工人即可完成。
因之每吨所需铲费减少达50%,而工人工资则增加60%,除去因研究所需各项开支外,每年尚可节省78,000美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史上及近代的重要人物
泰勒(Frederick Windlow Taylor, 1856-1915)
發展工作研究(Work Study)─-方法研究及工作評量(Method study and work measurement)。
泰勒出生在費城﹐賓夕法尼亞州﹐生長于富裕的家庭﹐以優異的成績進入哈佛大學﹐但因眼疾聽從醫生的勸告而退學。
泰勒年輕時曾游學法國﹑德國及意大利﹐他在1883年拿到史蒂芬斯學校(Stevens Institute)機械工程學士學位(M.E. degree)。
1878年到1889年他曾受雇于密德瓦鋼鐵公司(The Midvale Steel Company)﹐他從基層的工人做起﹐升到職員﹑機械工﹑組長﹑繪圖主任﹐獲得學位后晉升到總工程師﹐那時他年37歲。
1898年后﹐他當顧問工程師﹐他最輝煌的工作是1898年到1901年服務于伯利恆鋼鐵公司(The Bethlehem Steel Company)的那段時間。
除了顧問的工作外﹐泰勒發展了各種新的制造程序﹐并且獲得上百件專利。
工作研究的目的是要確保個人的時間和才能以及每一部機器的操作時間均能作最有效的利用。
提高生產力及獲利性﹐并維持雇用人員有高的給付薪水及獲得高的工作滿意度。
泰勒著名的論文有﹕"A Piece Rate System(1895)","Shop Management(1903)","One the Art of Cutting Metals(1906)",之后他匯集經驗及思考于1911年出版了一本書叫"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說明科學管理的四原則﹕
(1) 將每個人的工作﹑每一單元均以科學方法加以分析﹐取代以往嘗試錯誤所得的經驗法則。
(2) 選擇最適當的作業員﹐而且要訓練作業員以經過研究的方法來改善。
(3) 使管理員與作業員之間發展出合作的精神。
(4) 在管理者和作業員之間﹐將工作責任公平的划分出來﹐使各方均能盡其所長。
泰勒倡導科學管理最得力﹐因此大家公認他是科學管理之父﹑工業工程之父﹑時間研究之父。
甘特(Henry Laurence Gantt, 1861-1919)
他與泰勒一同工作于密德瓦鋼鐵公司﹐與泰勒有相同的共識﹐他發展了著名的甘特圖(Gannt Chart)﹐用棒條圖圖形來控制工作流程及進度﹐對于進行中或已完成的工作一目了然﹐甚至于到今天這個技朮仍然廣受采用。
吉爾勃斯夫婦(Frank Bunker Gilbreth, 1868-1924&Lillian Moller Gilbreth, 1878-1972)
他們最大的興趣與貢獻在于工作方法研究﹐以影片對工作進行分析﹑研究與改良。
在砌夸作業及許多建筑行業中發展出工作的改善方法﹐其新觀念用于工作規划與工人訓練上的正確工作方法﹐不僅增加生產力﹐而且對工人健康與安全貢獻很多。
1924年吉爾勃斯先生過世﹐吉爾勃斯夫人更熱衷于繼續他們的工作﹐并且1935年至1948年間提任美國普渡大學教授。
吉爾勃斯夫人聲名遠揚系因為和她兩個小孩Frank B. Gilbreth 與Emestine Gibreth Carey共同完成的書和電影(Cheaper by the Dozen and Belles on their Toes)廣為人知。
她獲得布朗大學心理學博士。
雖然她并非工程師出身﹐但因她的人際關系將她帶入工程專業。
值得一提的﹐有一件非常諷刺的事情是﹐以她早年從事的職業曾經被排斥不准參加在紐約市由工程師俱樂部所舉辦的工程會議﹐然而之后她卻成為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ASME)及美國工業工程師學會(American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ngineers,AIIE)的榮譽會員﹐更甚于此的是她獲得無數的榮譽及獎章﹐同時她也是第一位獲得胡佛勛章及第一位榮登美國國家工程學朮研究學者名錄的婦女。
艾默森(Harrington Emerson, 1853-1931)
他雖然與泰勒為同時期的工作者﹐但兩人的方法迥異。
泰勒對其工作要求非常精確且興趣在基本資料的訂定上﹔而艾默森在研究方法上比較具彈性并且將科學管理的概念引申運用于范圍更廣的組織﹐他強調有良好的組織才能達成較高的效率之重要性。
亨利費堯(Henri Fayol)
與泰勒為同時牮人。
泰勒工作于工廠階層﹐強調其功能型的組織﹕而費堯工作于由上到下觀點的結構型組織中﹐他發展出第一個企業組織的合理化研究方法。
費堯崇尚軍事型的組織﹐篤信每一個只能有一個老板。
蕭華德(Walter. A. Schewart)
統計流程控制(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SPC)的創始人﹐被認為是品質的統計控制之父。
戴明早期在霍桑廠兼工時﹐受其影響頗大。
湯普遜(C. Bertrand Thompson)
湯普遜為對科學管理有重要貢獻者之一。
他自1910年開始擔任哈佛大學企業管理研究院的第一位講授管理的教授﹐他有很多有關管理方面的論著﹐將泰勒的制度介紹給美國的工廠以及其它國家﹐他也是幫助改良科學管理技巧的人。
他與泰勒及其同志們﹐創造一套會計分類制度﹐與今日以電子計算器處理成本的辦法相。
湯普遜認為科學管理運動對于管理學最重要的一項貢獻是泰勒的"例外原理(Exception Principle)"。
此一原理指出﹐一位經理人日理萬機﹐為免于糾纏日常例行雜事﹐占據甚多時間﹐他應該集中力量﹐去處理成效最好的或最壞的工作﹐以便實時改良。
今日管理日趨發達進度﹐加上計算機應用晶益普遍是此一原理使用當比以前更為廣泛。
戴明博士(Dr. W. Edwards Deming, 1900.-1993)
為近代著的品管大師﹐1928年他從耶魯大學獲得了數學物理學博士。
他是一位數日本人提升品質的美國人﹐1950年7月﹐戴明受邀至日本對一群日本企業領導人講述品管的重要。
他的理念鼓舞了日本產業的革新﹐并進而回過頭來給了美國重重的一擊。
他被日本人尊稱為"口質之神"。
1951年起﹐戴明獎已被日本企業界視為最高榮譽。
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
1909年出生于維也納﹐<商業周刊>稱其為"當代不朽的管理大師"﹔<經濟學人周刊>更斷言杜拉克為"大師中的大師"。
威廉·大內博士(Dr. William Ouchi)
Z理論的創始人。
1947年喬治量茲格(George B. Dantzig)發表了簡捷法(Simplex Method)﹐專用來解線性規划(Linear Programming)﹐此方法迄今仍然普遍用于求解各種管理與工程問題。
韓默(Michael Hammer)
對于企業改造(Re-engineering)有其獨到的見解﹐有不少有關論文發表﹐讓舊有的企業能因需要而改造轉型﹐重新出發再創下一個有利的商機。
如UPS﹑國內有震旦等多家企業采用。
彼得·聖吉(Peter M. Senge)
1947年出生于芝加哥﹐1970年于史丹福大學完成航空及太空工程學士學位后﹐進入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學院就讀研究所﹐旋即被佛睿思特(Jay Forrester)教授的系統動力學整體動態搭配的管理新觀念所吸引﹕1978年獲得博士學位后﹐至今十余年來﹐他和麻省理工學院的一群工作伙伴及企業界人士﹐孜孜不倦的致力于將系統動力學與組織學習﹑創造原理﹑認知科學﹑群體深訂對話與信真演練游戲融合﹐發展出一種人類夢寐以求的組織藍圖。
在其中﹐人們得以由工作中活出生命的意義﹑實現共同愿望的"學習型組織"。
"第五項修練"這部巨著﹐便是他研究成果的結晶。
該書于1992年榮獲世界企業學會(World Business Academy)最高榮譽的開拓者獎(Pathfinder Award)﹐以表彰其開拓管理新典范的卓越貢獻。
美國商業周刊也于1992年推崇他為當代最杰出的新管理大師之一。
波特(Michael E. Porter)
美國哈佛教授﹐其重要的論著在于教導政府以及企業如何創造競爭優勢及提升國家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