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城镇体系发展战略区域条件分析评价
乡村地理学复习资料 正式版
城市:指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
城镇和市镇的区别:只有那些经国家批准设有市建制的城镇才称为城市,不够设市条件的建制镇才称为镇,市和镇的总称才叫城镇或市镇。
城市地域的三种类型:1)城市的行政地域;2)城市的实体地域; 3)城市的职能地域;大都市带的地域组织的五大特点:(l)多核心。
(2)交通走廊。
(3)密集的交互作用(4)规模特别庞大。
(5)国家的核心区域。
我国现行的设市、设镇标准:现行的设镇标准:20 000人以下的乡,假如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超过2 000人的,可以撤乡建镇;总人口在20 000以上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占全乡人口10%以上的,也可以撤乡建镇。
县政府所在地均应设镇的建制。
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山区和小型工矿区、小港口、风景旅游区、边境口岸等地,非农业人口虽不足2 000,如确有必要,也可设镇。
城市形成的根本动力:三次社会劳动大分工-农牧分离:产生了固定居民点,即聚落-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城市雏形形成-商业与手工业分离:城市规模扩大低纬度地区存在城市的两种情况:(1)海拔高、气候凉爽的高原或山间盆地;(2)能接受海洋的调节城市腹地概念:指城市周围与城市具有紧密的经济、文化联系的毗邻地区。
其大小受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因素制约。
不同类型城镇形成和发展的原因:(1)为满足广大农村物资集散和综合服务的需要而形成的中心地城市,如大多数集镇、城镇、县城等;(2)为满足区际贸易和交通转运的需要而形成的、以交通运输为主要职能的城市,如港口城市、铁路枢纽、公路中心等;(3)为满足某种专门需要,在集聚经济、规模经济的作用下而形成的以某种专门职能为主的城市,如工业城市、风景旅游城市、大学城等。
城市化: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城市化至少包含乡村——城市之间的四种转型:1)人口结构的转型2)经济结构的转型3)地域空间的转型4)生活方式的转型城市化的类型:1)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2)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3)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4)积极型城市化与消极型城市化5)自上而下型城市化与自下而上型城市化城市化的指标和测度的方法:主要指标法,复合指标法.主要指标法主要有两种:人口比例指标和土地利用状况.但主要使用人口比例指标.主要指标法,是选择对城市化表征意义最强的、又便于统计的个别指标,来描述城市化达到的水平。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重点地区和主要城市的发展战略规划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重点地区和主要城市的发展战略规划一、重点地区的发展战略规划城镇体系发展的重点地区是指大城市圈、城镇密集区(带)、城镇一级发展轴线。
这些地区或地带的城镇群体发展对整个区域的城镇体系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有必要作深入一步的规划。
(一)大城市圈大城市圈由连片聚居50万以上人口的中心城市为核心,包括周围与之有密切联系的一批郊区城镇组成。
如前所述,一般以市中心或副中心向外约1h左右的通勤交通距离为大城市圈的外缘边界。
按此标准,世界上城市人口超过500万的超级城市,城市圈的外缘边界都已距市中心的100km左右。
东京的卫星城镇建设重点现已在距市中心50~100km范围。
我国受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制约,目前大城市圈的地域范围普遍不大。
但在今后的远期发展规划中,各级大城市几乎都规划了一条乃至数条对外交通的高速公路(包括国家干道和城市环路),还规划了一些城区通往郊区城镇的快速干道,市区地铁、高架路和郊区的铁路、高等级公路也相互衔接,这都将明显缩短大城市圈的空间距离,使规划期的大城市空间范围大大扩展了,圈内的城镇数量也将有很大增加。
所以城市对外交通的发展,特别是城区与郊区、辖县的交通通达性加强、市区通勤圈扩大,以及卫星城镇的发展建设等等都直接关系到规划期大城市圈的范围。
根据我国大城市发展规模和郊区化扩展趋势,2020年远期规划的大城市圈,按照主城区聚居的常住人口规模,其圈界至城市中心的距离大体是:>500万人口的超级城市为70~100km,200~500万人口的巨大城市为50~80km,100~2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为40~50km,50~100万人口的大城市为30~50km。
相邻大城市的圈域范围互相交叉。
显然,大城市圈的范围要小于大城市的吸引区域,一般也小于城市经济区范围。
大城市圈可以认为是划分大城市郊区比较适宜的范围。
即使不考虑交通设施建设的因素,由于主城区聚居的常住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使城市圈的范围也在不断地向外延伸,城乡交错的近郊区不断被蚕食。
【规划】双城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关键字】规划双城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一、基本情况1、自然概况双城位于黑龙江省南部,松嫩平原东部,松花江中游南岸。
西北、北隔松花江与肇源、肇东两县相望;东北靠哈尔滨市;东、东南与阿城、五常县接壤;南、西以拉林河为界,与吉林省榆树、扶余县为邻。
市区位于哈尔滨市区西南 44 公里处,市域面积 3112.29 平方公里,东西长 85 公里,辖 9 镇 18 乡, 385 个行政村。
2、社会经济发展概况2004 年双城市市域总人口为 80.58 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17.36 万人,人口密度为 256.05 人/平方公里。
双城镇区人口为 18.19 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 13.59 万人。
双城市域经济发展水平在黑龙江省县及市中名列前茅。
2004 年双城市域国内生产总值为126.57 亿元,其中第一产业总产值为 38.15 亿元;第二产业总产值为 43.06 亿元;第三产总产值为 45.35 亿元;一、二、三产业产值所占比例为 30.1:34:35.8。
二、规划期限依据城镇体系划编制办法,规划期限为2005 ――2022 年其中近期: 2005 年――2022 年远期: 2022 年――2022 年三、城镇发展与布局的综合条件分析评价(一) 有利因素1、区位条件优越双城位于黑龙江省南端,历来是联接内地和北部边疆地区的重要门户,是中国东北北部中心城市哈尔滨的近邻和强辐射区域,是形成中的哈尔滨大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份,已经并可以继续强化与哈尔滨的对位同步发展关系。
另为作为老工业基地改造中的哈尔滨市第二产业的承接地对双城市经济影响巨大。
2、土地资源丰富双城全市呈平原地貌,无山,海拔高程 120 米-210 米,属中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土质肥沃,多为黄黏土,其次为黑黏土,宜于种植旱田。
市域内有林地及牧草地 467881 亩。
3、交通优势双城处在京哈铁路线、京哈速公路和 102 国道并行构成的东北地区生产力布局一级轴线上,并贴近京哈、绥满两大交通干线和城市产业带“T”形布局结构的交接点,市内的交通网已初具规模,铁路保持了原有的状况,公路交通得到了大力的加强。
城市地理学第九章-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二、城镇体系研究的兴起、发展
城镇体系的研究兴起于工业革命后期。 城镇体系原始的或早期的思想是由英国霍 华德在他1898年出版的《明日的花园城市》 一书中所提出的。 1933年,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 (W.Christaller)提出著名的中心地理论, 第一次把区域内的城市系统化。提出了城 镇体系的组织结构模式,被后人公认为城 镇体系研究的基础理论。
等级性或层次性:系统由逐级子系统组成。
如全国性的城镇体系由大区级、省区级体系组 成,再下面还有地区级或地方级的体系。 这就要求制订某一级城镇体系规划时要考虑到 上下级体系之间的衔接。如研究山西城镇体系 发展战略,首先要研究山西在全国地域分式中 的地位,山西城镇体系在全国、在环渤海经济 带、经济区中的地位作用,明确山西的发展, 同时还要理清与晋北、晋中、晋南、晋东南经 济区之间的关系
内容
一、什么是城镇体系? 二、 为什么要编制城镇体系规划? 三、 城镇体系规划做哪些事情? 四、 怎样编制城镇体系规划?
第一节 城镇体系规划的提出
一、城镇体系的概念、特征
(一)概念及内涵 城镇体系(Urban System)也称为城 市体系或城市系统,--指的是在一 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以中心 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职能分工, 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 的城镇所组成的有 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
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 用于指导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 的编制。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由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 部门报国务院审批。
西南大学《区域分析与规划》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9085)《区域分析与规划》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区域经济增长、区域规划、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地位、出口替代、点-轴开发模式、土地利用、土地利用集约度、土地利用分区、自然保护区、产业、城镇体系、区域、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国民生产总值、产业结构、主导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极化效应、扩散、二、简答题1、土地供给宜遵循的基本原则。
2、土地利用分区的意义。
3、土地资源保护的必要性。
4、保护耕地的基本策略。
5、简述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
6、基础设施的作用。
7、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程序和工作方法8、规划城镇人口规模的依据9、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类型有哪些?10、城市经济区划分的基本原则。
11、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
12、区域分析方法有那些?13、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4、区域自然资源评价的原则。
15、技术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6、技术选择的原则。
17、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将经济成长划分为哪几个阶段?18、简要阐述配第——克拉克定理19、区域优势的类型。
20、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
21、区域规划的内容。
22、我国的区域规划工作现阶段的努力方向。
23、区域规划工作步骤。
24、简要阐述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25、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的影响效果。
26、增长极理论对于区域开发和区域规划的指导意义。
27、点—轴开发模式中重点开发轴如何选择。
28、点-轴开发模式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29、环境功能区划的原则30、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内容。
31、工业或行业污染控制规划包括哪些主要内容?三、问答题1、如何进行产业结构分析。
2、结合实际谈谈初级产品出口战略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增长极效应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4、阐述点-轴开发模式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5、如何确定区域主导产业。
6、土地保护的必要性与其主要措施。
7、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
8、区域规划的特点与内容(9085)《区域分析与规划》复习思考题答案一、名词解释区域经济增长:是指区域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增长。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程教学大纲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目标:1.牢固掌握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相关概念、区域发展整体评价理论、区域优势与区域产业理论、区域战略与空间结构理论、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理论等。
2.掌握区域发展的支撑条件理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区域生态环境规划理论。
了解区域竞争相关知识、区域创新机制、区域土地与产业布局理论。
3.掌握对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经济社会背景、技术支持条件进行系统评价的方法;重点掌握对区域整体发展水平以及区域优势与分工和区域产业结构进行分析的方法。
4.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方面得到技能方面的初步训练,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能够对具体区域发展的问题进行分析,初步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5.帮助学生正确的区域发展观和人生发展观,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9394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五、参考教材建议教材崔功豪,魏清泉,刘科伟.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主要参考书1.陆大道.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2.魏清泉.区域规划原理和方法.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4.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魏宏森等.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6.方创琳著,《区域发展规划论》,科学出版社,2000年;7.方创琳著,《区域发展战略论》,科学出版社,2002年8.聂华林、李光全,《区域规划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9.埃德加·M·胡佛,王翼龙译.区域经济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10.王铮,丁金宏.区域科学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11.彼得霍尔,《城市和区域规划》,邹德慈、陈熳莎、李浩翻译12.张京祥,《城镇群体空间组合》,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城镇体系规划——很系统的课件
课程介绍及主要参考书目
课程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节选 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哈尔滨大都市圈城镇体系规划文本目录 课程主要参考书目
2
课程介绍:
城镇体系规划课程主要讲授城镇体系的概念与内涵;城镇体系规划的基本理论及其发 展演变;城镇发展的历史基础、区域条件,经济基础分析及城镇的现状特点与存在问题分析; 区域发展战略与城市化战略;城镇体系组织结构(等级规模、职能类型、地域空间结构)的 确立;城镇体系规划的方法、工作程序等内容。 课程总学时54学时。
赫希曼等人的“极化增长学说”、罗斯托(1960)的“经济 增长阶段学说”、弗里德曼及阿隆索的“核心一边缘模式”及其模 拟的城镇体系形成运作过程、佩鲁(1955)的“增长极理论”
20世纪50年代瑞典学者哈格斯特朗提出了现代空间扩散理论
20
3、研究的高潮与转折
1977年哈格特从Internaction、Network、Nodes、Hierarchies、S urfaces、Diffusion等六个角度研究区域城镇体系运作的过程
§1.1城镇体系规划的概念
一、基本概念、特征和类型 1、城镇体系(urban system)
2、城镇体系的基本特征
3、城镇体系的发育阶段
4、城镇体系的类型 5
城镇体系(urban system)也译为城市体系或城市系统,指的是 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 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镇的集合。
7
按社会发展阶段可以划分为前工业化阶段、工业化阶段、工业化 后期至后工业化阶段;
按城镇体系的组织结构演变,可相应划分为:低水平均衡阶段、极 核发展阶段、扩散阶段和高水平均衡阶段。
8
以中心城市数量多寡组合方式可以分为:单中心体系类型、多中心 城镇体系类型;
城乡规划实务-城镇体系发展的建设条件知识点
城镇体系发展的建设条件城镇体系发展的建设条件包括:1.城镇自然条件,主要指影响城镇发展的气象、地形与用地条件、水文工程地质条件等城镇资源开发与工业布局条件2.城镇交通运输条件与区位条件城镇水源和能源条件3.城镇旅游发展条件4.城镇经济社会基础条件5.城镇基础设施与投资环境条件城镇科技实力6.城镇生态环境条件1.城镇体系发展的区域条件分析的方法区域综合发展水平分析: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单因子和复合因子相结合的方法。
利用横向纵向比较手段,通过城镇体系的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水平来反映称呼怎呢体系区域综合发展水平。
区域发展优势劣势分析:采取定性分析,找出城镇体系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以便发挥优势,转化劣势,使城镇体系的规划有的放矢。
4.城镇体系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要点1)规划内容是否齐全,文字、图纸成果是否规范;2)是否符合国家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区域规划对城镇发展的战略要求;3)城市化水平及城镇发展规模预测方法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国情、省情、市情及县情;4)城镇体系目标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5)城镇体系规划的产业结构空间布局是否合理;6)中心镇选取是否过多;如果不多,选取是否正确,位置是否恰当;7)城镇化水平预测是否过高;是否出现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现象;8)交通组织是否合理:如路网过疏或过密;高速路出口预留是否恰当;路网能否把各城镇有机联系起来;有些公路的修建是否必要、是否可行、是否经济等等;9)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布局是否合理:如水厂、污水厂的修建是否有必要、位置是否恰当;变电站位置是否恰当,服务半径是否合理;是否考虑了地震、滑坡、泥石流、防洪等限制因素;10)与周边关系处理是否恰当,有无道路不衔接等问题;11)是否考虑了生态环境保护区、水源地、风景名胜区等的保护问题。
5.考试要点1)否符合国家的发展战略要求,例如国家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严格保护耕地的政策要注意方案中这个方面是否符合国家的这些要求。
2)是否从实际出发,重要的社会发展指标定的是否合理可行。
2022-2023年注册城乡规划师《城乡规划原理》预测试题21(答案解析)
2022-2023年注册城乡规划师《城乡规划原理》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1.建筑密度属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
A.约束性指标B.预期性指标C.规定性指标D.传导性指标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规定性指标包括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建筑密度、建筑控制高度、建筑红线后退距离、容积率、绿地率、交通出入口方位和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
2.下列关于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表述,准确的是( )。
A.制定全省(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B.制定全省(自治区)城镇化和城镇发展战略C.由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编制D.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核心内容包括:①制订全省(自治区)城镇化和城镇发展战略。
②确定区域城镇发展用地规模的控制目标。
③协调和部署影响省域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的全局性和整体性事项。
④确定乡村地区非农产业布局和居民点建设的原则。
⑤确定区域开发管制区划。
⑥按照规划提出的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和整体部署,充分利用产业政策、税收和金融政策、土地开发政策等政策手段,制订相应的调控政策和措施,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促进经济活动和建设活动健康、合理、有序的发展。
省域城镇体系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国务院审批。
3.下列关于镇的概念不准确的是()A.镇是一种城市聚落B.镇在我国是一级行政单元C.在城镇体系规划中,镇可分为县城关镇、一般建制镇、集镇D.在城镇体系规划中,镇可分为县城关镇、中心镇和一般建制镇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人类社会劳动的两次大分工形成了农村聚落和城市聚落。
一般来讲,把人口规模较大的聚落称为城市,把人口数量较少、与农村还保持着直接联系的聚落称为镇。
镇在我国是一级行政单元,镇以上是城市,镇以下是乡村。
在镇的行政体系中,镇的一般分为县城关镇、一般建制镇、集镇。
在城镇体系规划中,镇一般分为县城关镇、中心镇、一般建制镇。
区域分析与规划复习题(归纳)
区域分析与规划复习题(归纳)一、名词解释1.地理位置:地表事物之间空间关系的总和。
2.劳动地域分工:指相互关联的社会生产体系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异。
3.区域优势:指某个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能够使该区域更富竞争能力。
具有更高资源利用率,能使该区域总体效益保持在较高水平上的有利条件。
4.聚集与扩散:指一个区域产业发展的相互连接的不同发展阶段。
聚集指区域产业发展初期,随着主导部门的迅速增长,引起区域内其他经济活动趋向于主导部门及其区位的过程;扩散指随着主导产业和增长极的壮大,其带动作用在区域空间经济上的传递和涉及过程。
5.区域主导产业:指能够带动区域产业发展的产业。
6.区域发展:一般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7.土地利用分区:又可称土地用途分区,是指以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的适宜性为基础,结合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按土地利用方向的不同,将规划地区划分出不同的用地区域。
8.技术进步:指科学技术通过对客观世界的扩大与深化来改造自然,使之更好的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所取得的进化与革命。
9.绿色GDP:既能反映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否,而且还能说明资源消耗的状况和环境质量的变化,更能反映国家GDP的值。
10.外部性:指经济主体活动对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影响11.区域:是一个空间的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12.区域的划分:均质区、结节区。
区域的本质特征:整体性、结构性、动态性。
13.自然资源: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14.自然资源的特征:有限性、区域性、整体性、多用途性、社会性。
15.人口容量:一国或一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利用该地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及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第十四章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2021/7/30
玉溪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27
二、城镇化水平预测
1.城镇化水平的定义 城镇化水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城镇化水平的不同理解…… 2.区域总人口增长预测 3.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动预测 4.区域城镇化水平预测
一词,并阐明了城镇体系研究的实际意义。
贝里(B.Berry)用系统论的观点研究了城市人口分布与服务中 心等级体系的关系。
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于城镇体系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广泛的探 讨。
……
2021/7/30
玉溪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9
3.新时期城镇体系理论
(1)世界体系理论与城市化。 (2)全球与地方联系:新的城市等级体系关系。 (3)城市间相互作用新途径:信息网和航空网。 (4)城市职能演化:全球重建与新国际劳动分工影响。 (5)参与全球城市体系竞争必由之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22
第三节 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
一、区域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 二、城镇化水平预测
2021/7/30
玉溪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23
一、区域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
1.城镇化的涵义
城镇化(urbanization)在英文中与城市化是同一个词。 城镇化是中国学者创造的一个新词汇,1991年,辜胜阻 在《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中使用并拓展了“城镇化”的 概念,但至今无一个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
质变,走廓城市和网络城市得到发展。荷兰的兰斯塔德, 日本的关西地区
2021/7/30
玉溪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11
三、城镇体系规划的任务与内容
1.城镇体系规划的任务 (1)以区域为整体,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2)协调区域开发活动的空间布局和时序; (3)保障社会公益性项目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
第13章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Economic Geography
School of Forestry , NEFU
§1 城镇体系规划概述
城镇体系规划的意义
城镇体系规划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将各种等级、各种类型不 同的城镇按照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和规模适宜的原则进行 安排,使之形成具有一定时空地域结构、相互联系的城镇 网络的有机整体。
人口预测法
首先要从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方面预测区域总人口,然后再 预测规划期内的城镇人口。自然增长一般按照计划生育的要求, 机械增长参照近10年人口的迁入迁出情况可采用趋势外推法。
时间序列趋势预测 自下而上预测法 剩余劳动力转化法
Economic Geography
School of Forestry , NEFU
§3 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
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的层次
区域城镇体系的总体职能
次一级的分区职能
城镇的职能类型与组合
Economic Geography
School of Forestry , NEFU
§3 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
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的方法
在现状城镇职能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各城镇之间职能 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实现城镇的职能分类肯定其中 合理的部分,寻找其中不合理的部分。 在遵循比较优势原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区位优势 的专业化与综合发展有机结合的新的职能结构。 对重点城镇还应该具体确定它们的规划性质,使重点城 镇的总体规划有所依循。
§3 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
城镇职能分类
城镇的职能是指一个城镇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方 面所承担的任务或发挥的作用。 具有综合性职能的城市,即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以某种经济职能为主的城镇 具有特殊职能的城镇
城镇体系规划的评价
编 制 程 序 等 方 面 , 对 城 镇 体 系 规 划 的 评 价 做 初 步 的 探 讨 , 为 正 确
合 理 的 评 价 城 镇 体 系 规 划 提 供 一
个 基 本思路 。
维普资讯
PLA ~/ ~G 尺E / EW 1 2 Vo . 6 No. u 2 2 6 J n. 00
… ~ 一 … 一 … ●_● H'___●■■_■■ ■■● ■■●●■■● ■ ’■ ■●■ ■■ ●■■■● ●■■一
济 区 ;( 4) 提 出 城 镇 体 系 的 功 能
一
城镇 体 系 规 划 按 行 政 区 域 . 般 可 以分 为全 国 、省域 治区域 ) 市域 、 ( 自 或 ( 括 直 辖 市、 包
EVALUATl oN o N URBAN SYS— TEM PLANN l NG
在 城镇 化 水 平 、城 镇 人 口规 模 、 重 点 中 心 镇 的 选 择 、 城 镇 的 职 能
ABSTRACT: Co i rng t f— ns de i he de t c e y o e e r h r is e l a i g i nc f r s a c f u t va u t n U r an Sy t m Pl ni g at pr b se an n e s nt t s p pe nt nd t v l a e e , hi a r i e o e a u t u ba s t m p an n r n ys e l ni g ba e o sd n pl nni s o s a ng c pe , pr f di y, i o un t n—
土地利用规划学(2)
三、填空题1.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进行部门间土地资源分配和时空组织是土地利用的综合技术经济措施。
2. 中国台湾土地法第一条解释土地的意义:“本法所称土地,谓水、陆及天然富源”。
3. 土地是由地球上生物、空气、水文、地形地貌、土壤、岩石等自然因素以及人的活动各项要素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配合形成完整复杂的一个综合系统。
4.土地资源指目前或可遇见的未来能够产生价值的土地,是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被人类利用的土地,它是土地的一部分。
5. 土地的自然属性反映了自然的存在状态。
简单的说,土地是由土地自然物和土地资本物组成的以自然态方式存在的土地物质实体。
6. 土地关系的核心是土地权属或产权关系。
7.土地的功能有仓储功能、承载功能、景观功能、养育功能。
8.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按规划的空间范围分为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土地利用规划。
9. 工业区位论的两个影响因素:运输费用、劳动成本。
10.克里斯塔勒设计了几种由大中小多级城市和相应的不同规模的层层六边形市场区组成的网络系统,然后将界限值等级不同的商品,分别纳入到各级城市与市场区的经营范围中。
11.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遵循的三个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12.区位理论:关于自然物体和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在空间中相互关系的学说。
13.农业区位论: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因其与中心城市的距离不同而引起生产基础和利润收入的地区差异。
1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质是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国民经济部门间的合理配置,既定量、保质、定位、规定用途。
15.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包括主件和附件两部分。
16.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三个编制阶段:准备阶段、方案编制阶段、规划审批阶段。
17.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土地利用的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规范监督。
城镇发展的区域条件分析——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
以宁夏 回族 自治区为例
贾 强
( 宁夏盐池县 国土资 源局规划勘测 队 7 5 1 5 0 0 )
【 摘 要】 在 参 考前人 大量 的研 究 文献 后 , 结 合 宁夏 城 镇 发 展 现 状 及
表 1 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特 色结构 。 根 据城 镇规 划 的指 向性 、 全 面性 、 差异 性 和 可操 作 性 原 则 , 运 用 多因素 综合评 定 法 、 比较 分析 法提 出科 学 的城 镇 化 评价 方法 , 确 定合 理 的城镇 化 指标 体 系 , 希 望借 此 能为 宁夏 城 镇 化 的 健康 、 快速 发
取得 了丰硕 的成果 , 但是 每一项 研究 体系都 存在 着不 足 , 而 且针
对 不发达地 区尤其 是宁夏 的城镇化发展 条件分析成果不 多 , 少数 学 者虽然指 出了西部 欠发达地 区城镇发 展过程 中存在 的问题 , 但 对 其产生 的深层 原因 , 解决 的具 体对策等方面 , 没有抓住本质 , 所 提 出解决 问题 的对 策缺乏 针对性 和可 操作性 。针对 上述研 究 的
社 会进步 。为适应 西部大 开发 的新 要求 和解决 城镇 发展道 路上 出现的 问题 , 在借鉴 国内外 专 家学者 的研究 基础 上 , 重新 审视城
镇 发展 , 构 建一套能充分反 映宁夏当地特色和城镇 化内涵的指标
体 系对城镇化进 行评 价成为迫切需 求。
2研 究 综 述
国外对城镇 化研 究源于十八世 纪中叶 , 到 目前 为止对城镇 的 理 论研究趋 于成熟 , 其城 镇行政 管辖 区域 比较稳 定 , 且 没有 户籍 制 度的管理 , 城镇化水平用 城镇 人 口比重 比较合乎 实际 。
区域规划考题整理
1.芒福德说“真正旳都市规划必须是区域规划”, 谈谈你对这句话旳理解, 并对一种你熟悉旳都市进行区域条件分析。
(2023简述)都市旳发展不能就都市论都市, 应从较大区域范围来分析该都市在发展中所处旳地位和作用, 及其与周围城镇旳关系, 都市旳发展和空间布局需要与区域开发建设旳总体布局互相协调。
2.我国县域城镇体系规划需要考虑哪些重点问题。
(2023简述)1.确定城镇居民点有序发展旳总体格局, 选定中心镇, 防止一哄而起, 增进小城镇健康发展;2.布置县域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 防止反复建设, 增进城镇协调发展;3、保护基本农田和生态环境, 防止污染, 增进可持续发展。
3.论述: 我国城镇化旳重点问题及对策(2023论述)重点问题:1.城镇差异大, 二元构造问题突出, 对三农问题关注不够, 大量流感人口不能转化成都市人口, 无法享有医疗、养老、教育等社会保障福利, 只是“准都市化人口”2.区域发展不平衡。
重要体目前不一样旳省之间都市化水平差异大, 东中西部都市化水平差异大, 省内发展也不平衡。
3.资源环境压力日益突出4.大都市地区国际竞争力不强, 不适合综合国力提高旳规定5.小城镇对人口和产业旳吸纳能力没有得到充足旳发挥发展对策:1.农村城镇化。
加紧小城镇旳发展, 增强对人口和产业旳吸纳能力, 弱化城镇二元构造。
2.区域都市化。
3.都市现代化。
4.简述芒福德区域思想(2023简述)1.生态学区域论。
深受盖迪斯影响, 芒福德继承了他旳生态学区域论, 强调区域是规划分析旳重要单元, 在地区生态极限内建立一系列独立自存、互相联络且密度适中旳小区, 形成一定旳网络构造体系。
都市—区域研究。
芒福德提出从都市外更广阔旳区域研究都市问题, 他认为“区域是一种整体, 都市是区域旳一种构成部分”“真正旳都市规划必须是区域规划”“区域规划旳第一不一样要素是包括都市、乡村和永久农业区, 作为区域综合体旳构成部分”区域整体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和主要城镇人口数量近年变动
人口密度、人口的城乡分布 人口的素质;
劳动力数量及占总人口的比重,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动
(二)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
农业方面: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商品率、基地数量、分 布、类型等;
工业方面:主要工业企业、经济技术开发区;
第三产业:商贸
(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区域的铁路、公路干线及水运航线和快速交通的基本
情况; 区域供电、电信设施、自来水普及率、气化率等
(四)教育和科技情况
区域内分布的大专以上高等学校的数量、学生数
中小学入学率、辍学率、毕业率等
专业科研单位的数量,万人拥有的科技人员数,万人 拥有的大专以上人员数,高级职称比重等
五、生态环境条件
(一)区域生态环境
森林覆盖率及森林分布 气象灾害的类型、频度及危害程度 水资源丰度及水旱灾害情况 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壤肥力退化等 三废污染情况
第一节
城镇体系发展区域条件分析评价
一、区位条件与区际联系 二、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三、城镇体系演变的历史基础与现状特点
四、人口与社会经济条件
五、生态环境条件
六、域镇发展条件综合评价
一、区位条件与区际联系
(一)中心城市的吸引范围
采用“不同位置引力场强的差异模型” 距某城市距离为d处的城市“场强”与该城市的规模(通 常以人口衡量)和经济发达程度(通常以工业总产值或国 民生产总值衡量)乘积的平方根成正比,而与距离d的平 方成反比
七、城镇化水平预测
(一)城镇化水平的定义
一般理解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二)区域总人口增长预测
从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方面预测; 自然增长率一般按照计划生育的要求;机械增
长参照近10年人口的迁入迁出情况可采用趋势 外推法
(三)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动预测
以近10年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动统计为预测参考 考虑农业走向现代化和耕地规模经营的发展趋
现状特征
福州沿海城镇群特征初现, 人口和产业向沿海地区集聚; 山区城镇发展规模小、布局 散,体系尚不完善; 港口发展迅速,但其与城市 发展关系需进一步理顺;
福州 大都 市区
图
300 267 250 万人
可门港
松下港
江阴港 福州 都市 区
港口吞吐量与城市GDP的关系 1800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0000 1990-1998年 y = 0.7507x - 380.24 R2 = 0.9598 1999-2006年 y = 0.1162x + 617.48 R2 = 0.9899
罗
闽
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平
潭 县
城镇化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城镇化发展空间
差异显著。
2006年福州市城镇化水平55.5%。 1996年-2006年十年间福州市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1.3个百分点。 2000年以后福州市城镇化水平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时期。 市区城镇化水平较高,达到94.95%,城镇人口占68%。 沿海地区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沿海县市为36.13%; 山区城镇化水平较低,山区县为26.81%。
分析中心城市的吸引范围 历史基础 城镇体系的基础条件分析 区域基础 经济基础 城镇发展条件的综合评价
城镇化水平预测
城镇体系发展战略
区域基础:分析区域经济和城镇发展的有 利条件和限制因素
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
环境生态结构
劳动力
经济技术基础
区域交通条件 地理位置
经济基础:分析各产业部门的现状特点和 存在问题,指出各城镇主要部门发展方向
长汀县位于福建省西部山区,武夷山南麓,东邻连城,南 毗上杭、武平,西接江西省的瑞金、会昌,北连宁化、清 流,25°18′40″-26°02′05″N,116°00′45″-116°39′20″E, 全境南北长80公里,东西宽66公里,土地总面积 308988.39公顷。境内龙赣铁路、龙长高速公路、319国道 和省道洋万线在城区交汇,直达赣、湘、鄂、川和福建各 地,长汀承西启东的交通枢纽作用日益突出。随着“铁海 联运”、“海西号”的开通,以及龙长高速公路与福、厦、 漳、泉的相通,使长汀成为闽南、粤北与内陆省份商品流 通和经济走向的“黄金通道”
(二)城镇环境的污染情况
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情况 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损失情况
污染源、污染物类型、污染范围、污染的程度、
污染的历史、污染造成的危害、经济损失和后
果等是主要调查指标
城镇的绿化率、公共绿地情况、噪声污染、酸
雨、垃圾处理等
六、发展条件综合评价
(一)确定评价的指标体系 (二)选择综合评价模型 (三)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四)计算确定各项指标的标准值 (五)按照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后分级编绘评价图
二、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水资源 矿产资源 森林资源 旅游资源 野生动、植物
三、历史基础与现状特点
分析该区域各个历史时期城镇的分布格局 和演变规律 揭示区域城镇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导致每个 阶段城镇兴衰的主要因素 历史上区城中心城市的转移和变迁
(一)域镇体系的历史演变
200 150 100
2006年福州市城镇体系平均规模分析图
等级规模 50 0 ≥100 50~100 20~50 10~20 5~10 2~5 1~2 0.5~1 20.55 4.94 3.15 1.31 0.67 0.26 ≤0.5
5.2 市域人口与城镇化发展预测
现状特征 人口进入稳速发展时期,机械增长渐 成为人口增长的主导。2006年机械增 长率6.73‰,超过人口自然增长率 6.00‰
图 1979-2006年福州市城镇化水平变化分析图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城镇化水平% 百分点
2006年福州市城镇化水平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市 ) ) 市 市 县 县 县 县 县 区 州 区 潭 清 乐 侯 江 源 清 泰 市 含 平 福 市 福 长 闽 连 罗 闽 永 平 潭 县
19 90
19 92
19 94
19 96
19 98
20 00
20 02
20 04
20 06
-2 -4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福州市户籍人口增长情况(1952-2006)
福州市户籍人口净增长率构成(1995-2006)
人口东密西疏,中心城区人口
密度相对较高。
2006年福州市辖区人口密度为1742人/平方公 里,是全市人口密度的3倍多; 市辖县的人口密度为404人/平方公里。
1.综合增长率法 五普综合增长率1.8%,
人口综合增长率1.67%。
2.趋势外推法
2006年(万人) 2015年(万人) 2020年(万人) 622.7 54.6 677.3 686.0 117.2 803.2 719.0 179.0 898.0
户籍人口 暂住人口 户籍+暂住 总人口
3.就业岗位分析法 2006年4.89万元/从业人员 1996-2006增长速度10.4% 从业人员占总人口比重52%
5 0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不 含 ( 市 沿 海 县 山
势:农业机械化程度、科学种田水平
人均可承担耕地的数量趋势
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趋势
(四)区域城镇化水平预测
以时间序列趋势预测
根据近些年城镇人口的变动情况,推至规划近远期
自下而上预测法
将各城镇总体规划中的人口预测进行汇总平衡
对主要城市分别进行预测,再对其它城镇分类进行
预测,进行汇总平衡,得到城镇总人口
人口(年末总数:万)
自然增长率(‰) 16 14 12 10 8 6 4 2 0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机械增长率(‰)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19 52
19 62
19 70
19 78
19 80
19 82
19 84
19 86
19 88
3. 劳动生产率(万元/从业人员) 从业人员 总人口
2006年 4.89 340 671
2015年 12 386 742
2020年 20 511 984
剩余劳动力转化法
在依据城镇和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基础上,通过 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动估计规划期的剩余劳动力资源,
预测城镇可能吸纳的农村劳动力数量,考虑一定的
带眷率,并根据历年区外迁入人口状况等因素,预 测区域城镇人口数
Pt=Pu(1+r1)t+L*m*e+C*t 式中:Pt——规划期末城镇人口数; Pu——基期城镇人口数; r1——城镇人口自然增长率; L——农村剩余劳动力; m——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城率; e ——带眷系数; C——年均区外迁入人口数。 L=F*R(1+r2)t _ S/A*B F——劳动力占农业人口比重; R——基期农业人口数; r2——农村人口人自然增长率; S——规划期末耕地数; A——规划期末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负担的耕地数 B——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入多种经营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