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
信息化战争题库
一、判断题1。
信息化战争中,将陆、海、空等相互分离的作战空间当成一个全维一体的作战空间。
错,陆、海、空、天、电等。
2。
信息化武器装备的主要特征是实现了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智能化和一体化。
对3。
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战争的基本形态。
对4。
信息争夺战包括信息进攻和防御装备。
错,信息进攻和信息防御.5. 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信息时代经济、科技、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方式在战争领域的客观反映。
对6。
信息战争将主要在三条战线进行,即军事战线、外交战线和经济战线上。
错,即军事战线、政治战线和经济战线.7. 信息化战争的核心资源是信息和知识、以及在信息控制下的物质和能量的综合对抗。
对8. 战争工具决定战争形态,有什么样的战争工具,就会有什么样的战争形态。
对9. 信息化战争主要是军队的事,与地方政府无关,也与大学生无关.错10. 电磁战场被称作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维战场",是信息化战争的重要作战空间。
对11.C4ISR系统,是战场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杀伤、情报、监视和侦察系统的简称。
对12.信息化战争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和战争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经阶段。
错,必然阶段.13。
人才是强国兴军之本,决定未来信息化战争胜负的是高素质国防和军队信息化人才。
对14.工业时代的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决定了热能成为战争能量的释放形式,战争所使用的武器为热兵器。
错,机械化武器.15。
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是战争的表现形式不断拓宽,战争的威力极大提升,军队将向小型化、一体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对16。
信息对战争影响的关键是准确获得战场信息并把信息及时用于作战指挥.错,用于决策和控制17.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是:武器装备信息化、信息资源主导化、作战要素一体化、作战空间立体化等。
错,作战空间多维化。
18。
信息武器系统,包括软杀伤型信息武器和硬杀伤型信息武器.对19.信息化战争的战场,正在由有形战场向无形战场延伸.对20.信息化战争是政治、经济、科技等因素作用的结果. 对21。
1999不战而胜最后一段
1999不战而胜最后一段
1999年,北约发动对南斯拉夫的轰炸行动,意图通过军事手
段解决科索沃问题。
然而,南斯拉夫在这场战争中表现出了强大的抵抗力量和顽强的意志。
虽然北约在技术及军事实力上占据优势,但南斯拉夫军队和民兵组织采取了灵活的地下反击战术,使北约联军陷入了麻烦。
此外,世界各地的和平运动也强烈谴责北约的军事行动,迫使北约在舆论上承受了重大压力。
南斯拉夫政府也通过政治手段积极争取国际支持。
他们邀请国际领导人和外国记者前往科索沃,展示当地正在面临的人道危机,进一步制造国际对北约军事行动的质疑。
面对国际舆论和军事压力,北约最终不得不重新评估自己的策略。
在1999年6月9日,南斯拉夫政府同意接受国际社会的
和平解决方案,并同意撤出军队,实行自治。
这场战争对北约来说是一次失败的尝试,他们未能实现早期预期的快速战争胜利。
相反,他们遭受了巨大的军事和政治损失,而南斯拉夫则以不战而胜的方式守住了科索沃。
这场战争也进一步揭示了北约成员国之间的分歧和困难,对北约的军事影响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1999年科索沃战争
1980年代強人狄托去世, 1980年代強人狄托去世,政治上 年代強人狄托去世 出現權力真空狀態, 出現權力真空狀態,在經濟方面 則有高失業率及外債不斷積欠等 嚴重問題,米洛塞維奇趁勢而起, 嚴重問題,米洛塞維奇趁勢而起, 1984年被任命為貝爾格勒共黨 於1984年被任命為貝爾格勒共黨 領袖,1989年被選為塞爾維亞共 領袖,1989年被選為塞爾維亞共 和國總統,1997年就職南斯拉夫 和國總統,1997年就職南斯拉夫 聯邦總統。 聯邦總統。
科索沃戰爭 10
南斯拉夫聯邦各成員國相繼獨立時, 南斯拉夫聯邦各成員國相繼獨立時,塞爾維亞人群起反對 其它聯邦分離、獨立, 1992年波士尼亞 年波士尼亞( 其它聯邦分離、獨立,當1992年波士尼亞(全名波士尼亞 宣布獨立後,終於爆發長達4 及赫塞哥維納 )宣布獨立後,終於爆發長達4年的內戰 或稱波黑戰爭,1995年12月14日簽署和平協議),這是 日簽署和平協議), (或稱波黑戰爭,1995年12月14日簽署和平協議),這是 歐洲現代史上除了兩次世界大戰之外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 戰爭。總計造成約20萬人死亡,200萬人淪為難民 20萬人死亡 萬人淪為難民。 戰爭。總計造成約20萬人死亡,200萬人淪為難民。
塞爾維亞人以「非我族類, 塞爾維亞人以「非我族類,其心 必異」的種族淨化之名, 必異」的種族淨化之名,屠殺波 士尼亞居民及回教徒。 士尼亞居民及回教徒。塞爾維亞 士兵對波士尼亞的回教婦女進行 集體強暴, 集體強暴,這是為了讓流有塞爾 維亞人血液的嬰兒誕生, 維亞人血液的嬰兒誕生,目標在 繁衍塞爾維亞人。 繁衍塞爾維亞人。
科索沃戰爭
塞爾維亞裔的米洛塞維奇執政之後, 1989年取消科索沃自治省地位, 塞爾維亞裔的米洛塞維奇執政之後,在1989年取消科索沃自治省地位,並佈 年取消科索沃自治省地位 重兵實施幾近戒嚴統治,以血腥手段對阿爾巴尼亞裔的居民進行「種族淨化」 重兵實施幾近戒嚴統治,以血腥手段對阿爾巴尼亞裔的居民進行「種族淨化」 活動。超過60萬難民因而逃往鄰國;這股龐大難民潮被稱為二次世界大戰後, 60萬難民因而逃往鄰國 活動。超過60萬難民因而逃往鄰國;這股龐大難民潮被稱為二次世界大戰後, 歐洲最大規模的種族強迫遷徙。而阿爾巴尼亞人則自辦選舉組成影子政府, 歐洲最大規模的種族強迫遷徙。而阿爾巴尼亞人則自辦選舉組成影子政府, 尋求脫離塞爾維亞獨立,展開反抗行動。 尋求脫離塞爾維亞獨立,展開反抗行動。
军事理论考试卷
军事理论考试卷军事理论1. 科索沃战争共进行了78 天。
(√)2. 1991 年1 月17 日爆发的海湾战争,是高技术战争时代开始的标志。
(×)3.武器装备是进行战争的物质力量和致胜的重要因素,也是遏制战争的重要手段。
(√)4.制信息权的获得,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5.高技术战争是附带杀伤破坏性降到最低限度的战争。
(×)6.信息化战争的决定因素是信息化指挥控制系统。
(×)7.信息化民兵的主要作战任务是对信息化现役部队的行动进行支援和保障。
(√)8.电子战的基本着眼点是夺取“制电磁权”。
)(√9.我国是最早提出和进行信息化军事变革的国家。
(×)10.从本质上说,信息化战争是围绕信息的获取权、控制权和使用权的争夺而展开的信息对抗。
(√)11.决定未来信息化战争的是精确制导武器的数量和性能优劣。
(×)12.大力推进数字化部队建设是我军信息化建设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13.利用国民教育资源培养军队人才,使我军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必须实行的一个带方向性的重大政策。
(√)14.信息化战争的暴力性较之于以往的战争形态有所增强。
(×)15.实施信息攻击的主体只能是军队和军事集团。
(×)16.科索沃战争的内在原因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寻求各自战略利益的必然。
(×)17.创新的军事理论对于战争形式的发展起着先导作用。
(√)18.海湾战争共进行了38 天。
(×)19.当今参战的信息化武器装备所表现出的新特点是:射程远、精度高、航程远、机动力强、侦察手段多、距离大等。
(√)20.军民界限模糊、战争走向“平民化”的趋势将成为信息化战争的一大特征。
(√)21.信息化战争是战争破坏性和附带性杀伤破坏降到最低限度的战争。
(√)22. 科索沃战争的外在在原因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寻求各自战略利益的必然。
(√)23.在信息时代,能够实施信息攻击的只能是信息化军队。
1999年爆发的科索沃战争中
1999年爆发的科索沃战争中,北约支持科索沃当局,对当时的南联盟展开轰炸,迫使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签订城下之盟;此后通过种种方式诱导南联盟内部发生政治变化,将“眼中钉”米氏赶下台;最终把米氏送往海牙前南斯拉夫国际刑事法院审判。
米氏最终死于狱中。
西方势力对不喜欢的政治人物往往不惜诉诸武力,干涉主权国家内部事务,分裂一个主权国家,为自己的利益服务,却给当地人民带来沉重灾难。
例如科索沃、利比亚等。
这样的干涉方式称为科索沃模式。
这种新干涉主义颇具有迷惑性。
表面上看,无论是寻求安理会通过相关决议,还是让国际刑事法院签发逮捕令,都符合国际法相关程序。
然而,某些西方势力只是选择性地运用这些手段,而对一些被视为盟友国家,即使发生类似情况,也往往默契地熟视无睹。
可见,某些西方势力正是利用程序正义这个“保护伞”为自己的政治图谋服务。
所谓的“科索沃模式”还可能被推广到其他国家。
对此,国际社会应予警惕。
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科索沃战争
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科索沃战争
1、背景:
(1)两极格局结束后,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还没有定型。
(2)美国为了独霸世界,利用北约军事集团随意干涉别国内政。
如利用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直接威胁世界和平。
2、原因(分析):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霸权主义的干涉。
3、简单经过:1999年3-6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介入南斯拉夫联盟科索沃地区的民族冲突,打出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对南联盟发动大规模空袭战,并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联盟使馆。
4、影响:⑴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
⑵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违背国际法基本准则,公然对一
个联合国成员国动武,严重削弱了联合国的作用。
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的挑战。
5、启示:⑴科索沃战争表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⑵世界多极化趋势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
⑶霸权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科索沃战争知识点总结
科索沃战争知识点总结一、战争背景科索沃位于前南斯拉夫联邦的塞尔维亚共和国境内,人口主要为阿尔巴尼亚族,信奉伊斯兰教。
1990年代初,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解体,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等国相继宣布独立,而塞尔维亚对独立运动采取强硬态度。
1998年,科索沃地区的独立武装组织开始发动武装斗争,试图摆脱塞尔维亚的统治。
科索沃问题成为南斯拉夫危机的焦点之一。
二、北约干预1999年3月,科索沃地区的局势急剧恶化,南斯拉夫政府军对科索沃地区实施大规模的军事打击。
北约发动了对南斯拉夫的空袭行动,目的是迫使南斯拉夫政府接受国际社会的要求,停止对科索沃地区的军事行动,并允许设立国际维和部队在科索沃地区执行维和任务。
三、战争进程北约空袭行动持续了78天,期间南斯拉夫遭到了严重破坏,包括政府和军事设施、水电站、桥梁等基础设施。
在北约空袭的压力下,南斯拉夫政府于同年6月接受了国际社会的斡旋,同意停止军事行动并撤出科索沃地区。
相应地,北约停止了对南斯拉夫的空袭,开始筹备部署国际维和部队。
四、国际维和行动1999年6月,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了第1244号决议,决定在科索沃地区部署国际维和部队(KFOR),并授权这支维和部队负责科索沃地区的维护和重建工作。
KFOR由北约成员国的军队组成,总指挥部设在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
KFOR的主要任务包括:保护科索沃地区的安全与稳定、监督南斯拉夫政府军的撤退、协助联合国维和行动等。
随后,国际社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开展了对科索沃地区的社会和经济重建工作。
五、后续发展科索沃战争结束后,科索沃地区形成了局部自治政府,由联合国临时行政当局(UNMIK)负责管理。
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宣布独立,得到了美国和欧盟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承认,但受到以塞尔维亚和俄罗斯为主的国家的反对。
科索沃问题仍然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六、教训与启示科索沃战争对国际关系和国际安全格局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科索沃战争
南联盟那么不同意科索沃获得自治共和国的地位,亦反对北约部队进驻科索沃。
但是,,这个方案的80%内容不许改变,必须接受,否那么拒绝的一方将受到惩罚,。
在谈判陷入僵局后曾一度休会,3月15日复会,阿族代表于18日签署了协议,但塞尔维亚方面仍然拒绝签字。
3月19日,北约向南联盟发出最后通牒,3月24日,北约发动了对南联盟的空中打击,科索沃战争爆发。
[2]科索沃战争 - 战争过程科索沃战争1999年3月24日19时50分,第一枚巡航导弹从亚德里亚海上的美军驱逐舰上发射,揭开了战争的序幕,“联盟力量〞的科索沃战争从此爆发,到6月10日结束,共持续了78天。
科索沃战争中空袭与反空袭作战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争夺战区制空权3月24日~3月26日,打击的重点目标是南联盟防空系统,包括机场、雷达、导弹发射阵地、通信等设施。
主要目的是通过空袭夺取南联盟地区的制空权。
在此阶段的空袭中,北约共出动各型作战飞机600余架次,动用了F-16、F-18、EA-6B等先进战机和B-52战略轰炸机、B-2隐身战略轰炸机,部署在亚得里亚海上的战舰发射了“战斧〞巡航导弹。
南联盟军队面对北约的大规模空袭,进行了顽强抗击。
第二阶段瘫痪南军指挥科索沃战争3月27日~3月31日,打击的重点目标是南联盟指挥中心、,,瓦解其战斗力。
同时,。
在此阶段的空袭中,北约共出动各型作战飞机1000余架次,平均每轮250架次左右。
从第六轮空袭开始,24小时不间断空袭。
南联盟军民机智顽强,英勇作战,取得了较大战果。
3月27日,在贝尔格莱德西北,南联盟导弹部队击落了一架美军的F-117“夜鹰〞隐身战斗轰炸机,这是该型机自1989年投入实战以来首次被击落,极大地振奋了南联盟的民心士气。
第三阶段削弱南军潜力4月1日~4月29日,打击的重点目标主要有以下五类:一是机场、雷达阵地、导弹阵地等防空设施和指挥控制系统;二是通信站、铁路、公路、重要桥梁、油库、炼油厂、热电厂等重要根底设施;三是军营、特种警察部队、装甲车辆等目标;四是包括内务部、国防部、、;五是电台、电视台、电视转播塔等宣传设施。
科索沃战争的过程是什么
科索沃战争的过程是什么科索沃战争是由科索沃危机引发的,而科索沃危机则根源于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解体,那么你知道科索沃战争的过程是什么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科索沃战争的过程,希望能帮到你。
科索沃战争的过程1999年2月6日,在美国和北约的压力下,塞尔维亚和科索沃阿族代表在巴黎附近的朗布依埃举行和平谈判,谈判的基础是美国特使希尔草拟的方案。
该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尊重南联盟的领土完整,科索沃享有高度自治,南联盟军队撤出科索沃,“科索沃解放军”解除武装,按当地居民人口比例组成新的警察部队维持治安,北约向科索沃派遣多国部队保障协议实施。
但双方对这个方案都难以接受,阿族坚持要最终走向独立,并且不愿解除武装,南联盟则不同意科索沃获得自治共和国的地位,亦反对北约部队进驻科索沃。
但是,主持谈判的美国和北约表示,这个方案的80%内容不许改变,必须接受,否则拒绝的一方将受到惩罚,其中对南联盟而言将遭到北约的军事打击。
在谈判陷入僵局后曾一度休会,3月15日复会,阿族代表于18日签署了协议,但塞尔维亚方面仍然拒绝签字。
3月19日,北约向南联盟发出最后通牒。
3月24日,北约发动了对南联盟的空中打击,科索沃战争爆发。
与海湾战争不同,北约这次战争行动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在国际关系史上开创了一个危险的先例,因此受到世界舆论的广泛批评。
美国为首的北约凭借占绝对优势的空中力量和高技术武器,以大规模空袭为作战方式,对南联盟的军事目标和基础设施进行了连续78天的轰炸,给南联盟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也造成了许多无辜平民(包括阿族难民)的伤亡。
5月8日,北约战机用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导致3人死亡、多人受伤和馆舍的毁坏,制造了世界外交史上罕见的重大事件,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在北约空袭的巨大压力下,经过俄罗斯、芬兰等国的斡旋调停,南联盟最终软化了立场。
6月9日,北约代表和塞尔维亚代表在马其顿签署了关于南联盟军队撤出科索沃的具体安排协议,南联盟军队随即开始撤离科索沃。
科索沃战争北约的最大敌人--天气
科索沃战争,北约的最大敌人——天气1999年3月24日,南斯拉夫当地时间晚8时(北京时间25日凌晨3时)。
游弋在亚德里亚海域的“企业”号航空母舰上空火光闪闪,一枚枚巡航导弹飞向南联盟境内的预定目标。
随后,6架B—52战略轰炸机突然出现在南联盟上空,也疯狂地发射出一枚枚巡航导弹。
蓄谋已久的北约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终于刀剑出鞘,对主权国家南联盟大打出手,悍然发动了代号为“盟军行动”的持续性大规模空袭。
导弹和炸弹像雨一样倾泻,火焰在断壁残垣上燃烧,呜咽声在空袭警报中回响……这场持续78天的科索沃战争举世瞩目。
而在…盟军行动”中,复杂的战场天气带来的严重影响同样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硝烟散不尽,战争实践再—次表明,高技术武器装备对大气环境十分敏感,高技术条件下的作战行动仍然难以摆脱大气环境的严重制约。
大风起兮云飞扬南斯拉夫联盟位于素有“欧洲火药筒”之称的巴尔干半岛,地势南高北低,以山地和丘陵为主,西南部一隅濒临亚得里亚海,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沿海属副热带地中海气候。
春季由于水汽充足,云量较多,大部分地区以多云或阴为主,常有连阴雨天气出现,北部地区多雾,加上复杂的地形、茂密的植被,因此不适合发动大规模空袭行动。
在北约空袭南联盟行动中,美军使用的精确制导武器占其使用武器总量的98%,但恶劣的天气使这些高技术武器的效能大打折扣。
在空袭中大量使用的AGM-86C巡航导弹及BGM—109C“战斧”巡航导弹,由于采用惯性制导、地形匹配制导、GPS制导及末端数字影像匹配等复合制导技术,其理论定位精度可达6米。
但地形匹配制导和末端数字景象匹配制导受云雨及烟雾等视程障碍的影响很大,导致导弹命中精度明显下降。
同时,在巡航导弹作低空或超低空飞行特别是飞越山岳过程中,还会受到强烈的局地气流、雷暴和降水天气的影响,增加巡航导弹飞行的附加载荷,造成飞行偏航甚至危及导弹安全。
据美联地报道,美海军发射的“战斧”巡航导弹约有2O%未命中目标。
科索沃战争中的“S-300迷雾”(下)
科索沃战争中的“S-300迷雾”(下)作者:暂无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19年第8期不过在科索沃战争期间,俄罗斯与南联盟的军事联系并未完全断绝。
1999年4月2日,俄军代表团冒着纷飞的弹片,访问了南军第250防空旅第3营,该营在3月27日击落美军一架F-117隐形战斗机。
4月30日,南联盟空军代表团来到莫斯科,在俄防空部队中重新接受培训,那些在国内操作“立方”M野战防空系统的南联盟军官们学会了“山毛榉”M1的使用技巧,而那些原本操作S-125M“涅瓦河”M系统的学会使用“雷神”M1,这些人就包括今天的塞尔维亚军队副总参谋长约维茨?德拉加尼奇上将。
另外,南军第250防空旅第3营还迎来一位俄罗斯军官,他对南军的防空能力感到震惊,要知道俄军一般在同一防区内部署多个地空导弹营,共同打击来袭目标,而南军没有那么多导弹,只能各自为战,甚至将一部导弹发射器部署在一个防区内,成为“战斗孤岛”,相互间没有支援与联系。
显然,南联盟此时最需要的是更多、更先进的地空导弹。
科索沃战争结束后,战败的南联盟重新推进武器更新计划,可是在2000年10月5日,贝尔格莱德爆发政变,米洛舍维奇下台,新政权在西方压力下放弃了与俄罗斯所有的军事合作项目。
与此同时,在俄罗斯接受重新培训的南联盟军官们完成学业,他们甚至掌握了S-300PMU1地空导弹系统的操作技能,可是他们却没有使用这些先进技术兵器的机会了。
俄罗斯金刚石-安泰康采恩总设计师索济诺夫在接受《国防》杂志采访时表示,如果塞尔维亚在1999年时拥有S-300防空系统的话,当时可以防止北约的入侵,“我不排除,如果那里及时部署S-300,则有可能避免冲突的可能性。
如果塞尔维亚当时拥有S-300,则可以彻底改变北约国家对使用武力解决问题的看法。
”他指出,北约组织习惯在没有重大损失的情况下遂行“空中战争”,就像美国干涉南斯拉夫、伊拉克、利比亚和其他中东国家的武装冲突那样。
如果北约入侵能够避免,那么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就不会出现被炸情况。
历史上的今天(1999.3.24)科索沃战争介绍
理性 平和 珍爱和平 警惕战争
科索沃战争爆发
背景
由于南联盟政府对科索沃境内的阿尔巴尼亚人实行种族歧视的不公 平对待政策,导致一些极端的阿尔巴尼亚民族主义者开始武装自卫,组 织了科索沃解放军,通过极端手段达到获取科索沃独立的目的。 塞尔维亚族人民是科索沃解放军的敌对目标。这个时期离冷战结束 不到十年,铁托时代繁荣的南斯拉夫经历了克罗地亚独立战争和历时三 年的波黑战争,其中央联盟政府已失去了对科索沃自治省大部分县市的 直接控制。自治省境内的塞族百姓因受到歧视和听到阿族准备在科索沃 境内屠杀塞族的流言而纷纷迁离科索沃。 持续了多年的科索沃危机一方面有占科索沃和梅托希亚自治省多数 人口的阿尔巴尼亚人要求脱离塞尔维亚独立,而塞尔维亚族主导的南联 政府则强烈反对分离。这是一则典型的冷战后巴尔干半岛的民族国家问 题。
其中陆军9万人海军7500人空军与防空军167万人预备军40万第一阶段轰炸1999324开始第二阶段轰炸1999328开始第三阶段轰炸1999413开始中国大使馆被空袭199957战争结束199962结局米洛舍维奇接受了北约开出的条件科索沃解放军必须解除武装停止军事行动
历史上的米洛舍维奇接受了北约开出的条件,科索沃解 放军必须解除武装,停止军事行动。南联盟则从科 索沃撤军,允许阿尔巴尼亚人回乡重建家园,并接 受联合国维和部队的监督。 于是科索沃战争宣告终止。塞尔维亚自此失去对 科索沃的控制权,但至今坚持拥有主权。 2008年,科索沃宣布独立
死伤:10000人
科索沃战争是一场被人们遗忘的战争,却是一场值得人类铭记于 心的人道灾难。十几场大屠杀,遍地乱葬坑,塞阿两族人民颠沛流 离。 明明是南联盟内部民族矛盾,北约方面却借此大做文章,将其 作为展现其冷战赢家地位的名牌,将矛盾升级为严重的国际事端。 而在此过程中,“主人翁”塞阿两族人民却成为斗争筹码和牺牲品。 一场战争,揭露人性丑恶,将一个民族几千年的优良传统抹杀 殆尽,从而走向衰落,甚至永远地衰亡下去。 我们可以做思想活跃偏左的年轻人,但永远不要变成“愤青”, 满嘴“种族优劣论 、种族清洗论”。今天打台湾,明天打美国,后 天要让日本沉没。
科索沃战争简介
科索沃战争简介
科索沃战争始于1999年,是斯洛文尼亚与科索沃之间的一次冲突。
1999年3月,在
斯洛文尼亚的强硬统治下,科索沃向国际社会提出了独立申请,以便自由发展自己的政治
制度和经济体系。
但斯洛文尼亚拒绝接受这一诉求,并在科索沃境内发动了一场军事行动。
1999年5月,联合国为维护科索沃的安全和稳定,为科索沃展开了一次行动,向科索沃派遣了一个维和部队,以平息双方的对峙局面。
但是双方开始抗争,1999年5月至8月,斯洛文尼亚曾多次实施了大规模的攻击,期间还发生了大量的种族屠杀,超过8万名科索
沃人无家可归。
联合国安理会在1999年9月,以具有历史意义的投票决定,决定派遣KFOR维和部队,在科索沃境内开展维和行动。
随后,科索沃成为一个自治的国家,拥有自己的政治制度和经济体系。
2004年6月,埃尔多安向科索沃政府提出了建立定居点的建议,建议把科索沃分为两个部分:科索沃本
身和新的定居点,以停止这场累累的战争和冲突,并维护科索沃的主权。
同年7月,联合
国和科索沃政府正式签订了《定居点租赁协议》,意思是科索沃的定居点由斯洛文尼亚政
府出租给联合国,以保证两个地区之间的稳定与安全。
经过数年的修复,大局稳定以及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2008年2月黑山正式宣布新的国家=======科索沃独立!现在,科索沃与周边国家及国际社会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
科索沃的经济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其特色文化也得到了发扬和传播,科索沃正在稳
步地从战祸中走出。
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
一 个 中 国 孩 子 的 呼 声
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他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声? 他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声?
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 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 子不再失去丈夫, 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 父亲…… 父亲
联合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筹建的, 联合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筹建的,这一名称是美国总统 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筹建的 富兰克林·D·罗斯福设想出来的 罗斯福设想出来的, 富兰克林 罗斯福设想出来的,它是战时盟国互助合作和各国人民 和平要求的产物。 英等26国代表在华 和平要求的产物。1942年1月1日,中、苏、美、英等 国代表在华 年 月 日 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当时“联合国家” 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当时“联合国家”并不是一个国际 组织,而是作为对德、 日法西斯进行战争的各国的总称。 组织,而是作为对德、意、日法西斯进行战争的各国的总称。1943 英四国外长在莫斯科发表了《 年10月30日,中、苏、美、英四国外长在莫斯科发表了《普遍安全 月 日 宣言》 确定了战后建立普遍安全组织的共同方针和基本原则, 宣言》,确定了战后建立普遍安全组织的共同方针和基本原则,提 出了有必要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同年12月 出了有必要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同年 月,苏、美、英三 国签署的《德黑兰宣言》重申应成立这样的国际组织。 国签署的《德黑兰宣言》重申应成立这样的国际组织。1944年8月 年 月 21日至 月7日,苏、美、英三国和中、美、英三国先后在美国敦 日至10月 日 英三国和中、 日至 巴顿橡树园举行会议,草拟了战后国际组织章程,通过了“关于建 巴顿橡树园举行会议,草拟了战后国际组织章程,通过了“ 立普遍性国际组织的建议案” 提出取名为“联合国”的建议。 立普遍性国际组织的建议案”,提出取名为“联合国”的建议。 1945年4月25日,有50个国家 名代表出席了在美国旧金山召 年 月 日 个国家282名代表出席了在美国旧金山召 个国家 开的《联合国宪章》制宪会议。 开的《联合国宪章》制宪会议。中国共产党派出董必武同志作为中 国代表团成员参加了旧金山会议。 月 日 国代表团成员参加了旧金山会议。6月26日,与会各国代表签署了 联合国宪章》 同年10月 日 《联合国宪章》。同年 月24日,中、法、苏、美、英和其他多数 签字国递交批准书后,宪章开始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 签字国递交批准书后,宪章开始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
科索沃战争中的“S-300迷雾”(上)
科索沃战争中的“S-300迷雾”(上)作者:雷炎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19年第6期俄罗斯政治家曾说过,在整个欧洲,只有一个地方不会让俄罗斯人感到自己身处外国,那就是塞尔维亚。
的确,几百年的历史和民族纽带,让俄罗斯与塞尔维亚始终保持着特殊的友好关系。
可有时候俄国人说的那些出格的话,相信不会有几个塞尔维亚人赞同,比如,2019年1月,负责军工的俄政府副总理德米特里?罗戈津在个人社交页面说过:“如果1999年塞尔维亚人拥有S-300防空系统的话,历史可能会重写。
”他所说的“历史”是指在1999年3月24日爆发的科索沃战争,当时以塞尔维亚为主体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南联盟)因为缺乏防空能力,经历北约78天空袭后屈膝投降。
显然,罗戈津本想赞美俄罗斯武器先进,却无意间刺痛了“兄弟之国”的神经。
其实,连美国人都承认,当时塞尔维亚人确实需要S-300系统来保卫自己的领空。
1999年3月18日,就在北约发起“联合行动”的前一周,美国驻贝尔格莱德军事参赞约翰?潘伯顿(John Pemberton)突然求见南联盟空军司令斯帕索耶?斯米利扬尼奇,见面后,潘伯顿只向主人提出一个问题:“你们有S-300吗?”十余年过后,如果说S-300真能可以改变南联盟乃至巴尔干历史的话,那么谁又应该对这件事负责呢?为什么直到今天这种武器依然没有出现在塞尔维亚?塞尔维亚人经常为此怪罪莫斯科,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重大军事采购项目的流产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南斯拉夫(二战结束,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共产党建立了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90年,该国爆发内战,1992年彻底解体,分裂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南联盟)、克罗地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共和国。
2003年,南联盟更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
2006年,塞尔维亚与黑山分家,宣告现代南斯拉夫国家的完全终结。
2008年,本是塞尔维亚一个自治省的科索沃宣布“独立”,但未获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将军们就对S-300导弹系统(哪怕是最简单的导弹综合体)产生兴趣。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8.27科索沃战争和9.11事件相关史料解读
科索沃战争和9.11事件1.科索沃战争材料一[美联社纽约1999年3月22日电]关于科索沃的一些重要资料:土地:科索沃位于塞尔维亚共和国西南部,拥有1.1万平方公里土地。
该省毗邻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其腹地是首府普里什蒂纳及周围地区的低地,其它地方都是山地。
人口:科索沃约有220万人口,其中90%是阿族人,剩下10%的人口中大多数是塞族人。
历史:塞族人认为科索沃是塞族历史和文化的摇篮,那里有很多塞族人的教堂和修道院。
1389年塞族人在科索沃同土耳其帝国进行的一次决定性战役中失败。
阿族人说他们是科索沃的第一代居住者、古老的伊里利亚人的后代。
政治:在共产党领导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时期,科索沃是塞尔维亚的一部分。
1974年科索沃省几乎得到了所有自治权。
但在1989年,当时的塞尔维亚总统米洛舍维奇取消了科索沃的自治权,而且对那里进行实际上的军事管制。
阿族人的反应是成立了自己的政府,从事地下活动。
独立运动:大多数阿族人支持科索沃独立,但遭塞尔维亚拒绝。
一些大国因担心边境变化可能导致巴尔干地区出现更大的战争也反对科索沃独立。
因此他们依据美国的建议,提出了一项给予科索沃广泛自治权的和平协议。
暴力:为了消灭由科索沃分裂主义者组成的科索沃解放军,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去年2月下令攻打科索沃。
据信从那时起,已有2 000人丧生,30万人流离失所。
──《参考消息》(1999年3月24日)材料二[路透社华盛顿1999年3月21日电]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说,美国特使霍尔布鲁克今天离开美国前往南斯拉夫,向南斯拉夫总统米洛舍维奇发出最后警告:停止在科索沃的侵略,否则就将面对北约的军事行动。
[路透社普里什蒂纳1999年3月21日电]北约今天警告南斯拉夫总统米洛舍维奇说,他只有几个小时的时间来接受科索沃和平协议,否则将面临北约的军事打击。
由于塞尔维亚部队继续驱赶阿尔巴尼亚族人,一名北约官员说,北约盟军的飞机进行打击的警报时间已由48小时减少到“仅仅几个小时”。
科索沃战争中的国际法
• •
1991 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制定的《危害人类和平及安全治罪法草案》, 以 几乎完全相同的措辞规定了关于“侵略”的定义。其中第二部分“危害人类 和平及安全罪行”中的第15 条第2 和第3 款规定:“侵略是指一国使用武力侵 犯另一国的主权、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 或以与联合国宪章不符的任何其他 方式使用武力; 一国违反宪章的规定而首先使用武力,即构成侵略行为的初步 证据。”该条第4 款进一步规定:“在第2 和第3 款规定得到应有考虑的情况下, 任何下列行为, 不论是否宣战, 都构成侵略行为: 一国武装部队侵入或攻击另 一国的领土, 或因此一侵入或攻击而造成的任何军事占领, 不论时间如何短暂, 或使用武力吞并另一国的领土或其一部分; 一国武装部队轰炸另一国领土, 或 一国对另一国的领土使用任何武器; 一国武装部队攻击另一国的陆、海、空 军或商船和民航机; 一国以其领土供另一国使用, • 让该国用来对第三国进行侵略行为。”需要指出的是,《关于侵略定义的决议》 是以联合国大会一致同意的决议使之生效的。尽管联合国大会的决议不具有 法律约束力, 但一致同意的方式却充分说明了该决议所宣示的关于“侵略” 的定义是为国际社会所普遍承认的。依据上述条约规定, 可以认定, 以美国为 首的北约组织对南联盟的大规模空袭违反了《联合国宪章》, 是一场侵略战 争, 构成危害人类和平与安全罪。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关于侵略定义的决议》 中的第5 条规定:“不得以任何性质的理由, 不论是政治性、经济性、军事性或 其他性质的理由, 为侵略行为作辩护; 侵略战争是破坏国际和平的罪行, 侵略 行为引起国际责任。”国际司法实践也支持这一观点。在“纽伦堡国际军事 法庭审判案”中, 纽伦堡军事法庭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系列的国际文件 规定侵略战争是一种国际罪行。在对这些国际文件规定的调查和解释的基础 上, 国际法庭在判决书中称:“破坏和平罪, 即侵略战争, 是最大的国际性罪行, 是‘全部祸害的总和’,因为没有侵略便不会有国际战争, 没有国际战争便不 会有杀伤、破坏、奸淫、掠夺、虐待俘虏、残害平民以及其他种种战争罪行。 •
论科索沃战争中战争双方的得与失
论科索沃战争中战争双方的得与失杨进连现代战争无论是如何引起的,还是战争双方的力量对比多么悬殊,它的基本矛盾都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在北约空袭南联盟的战争中,这一矛盾得到了充分体现,虽然双方力量极不对称,但在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相互较量中,北约部队达到了一定目的,但南联盟顽强抵抗,抗击北约的入侵,相持两个多月未见根本妥协。
一、北约狂轰滥炸,特点突出,缺陷明显在这场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动用了各型飞机900余架,舰艇50余艘,兵力约30万人(包括各类保障人员),出动飞机2.5万架次,发射巡航导弹约500枚,投掷航弹万余吨,对南斯拉夫2000余个目标进行了狂轰滥炸。
这是一场以强凌弱的非对称战争,北约建立了天、空、地三维情报保障网,动用的侦察与监视卫星20余颗、各类侦察机60余架。
投入的人力情报力量相当大。
北约使用了20余颗通信、导航与气象卫星,并首次动用了北约的新一体化通信系统。
美军出动了46架电子战飞机对南实施干扰,保护北约空袭战机免遭南军防空火力袭击。
同时,北约还利用其健全的一体化油料供应管网和其他物资补给网,并充分发挥各参战国本身的弹药、食品供应等系统的功能,较好地提供了后勤保障。
北约在战法方面也想出了一些新招,最突出的是将近程与远程打击、发射巡航导弹与投掷航弹、白天与晚上空袭、打击军用与民用及固定与机动目标相结合。
北约首次同时动用B-2、B-1B和B-52战略轰炸机进行编组空袭,据称这是“人类轰炸机史上的里程碑”。
美军还在5月初首次用F—117A隐形战斗机投掷了新型石墨炸弹,破坏了南全境70%的电力系统。
不过,两个月的空袭也暴露了北约从战略决策、作战指导、战役实施到技术兵器本身存在的缺陷。
一是过于狂妄自大,战略判断失误。
美国主要决策者自恃当今世界暂呈一超独霸、西强东弱基本态势,霸气十足,因此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过低地估计了南斯拉夫军民的抗战意志与能力,以为空袭三至四周,便可大功告成,向北约首脑会议“献礼”,岂料事与愿违。
历史上的今天(1999.3.24)科索沃战争介绍
南斯拉夫联邦
波黑
克罗地亚
塞尔维亚
马其顿
斯洛文尼亚
黑山
北约空袭南联盟
1999.3.24日 由于南联盟中央政府拒绝北约方面提出的军事协议。 美国比尔·克林顿政府宣告终止外交努力,开始对南联实施空中攻 击,南联盟的回应则是大举进军科索沃,以更残酷的种族净化政策, 驱逐阿裔人民离境,造成欧洲二次大战以来最大的难民潮。经78天 轰炸,南联遭受相当大的牺牲。战争从3月24日至6月10日,当北约 攻击塞黑目标时,阿尔巴尼亚人游击队持续与塞尔维亚政府武力战 斗,在这段期间,战乱造成了科索沃的人口大幅减少。。
战争经过
北约 :共有1153架飞机和47艘战舰(含3艘航空 母舰)部署战区各地。
南联盟:总兵力约11.4万人。其中陆军9万人,海 军7500人,空军与防空军1.67万人,预备军40万 人。
1. 第一阶段轰炸 1999.3.24开始 2. 第二阶段轰炸 1999.3.28开始 3. 第三阶段轰炸 1999.4.13开始 4. 中国大使馆被空袭 1999.5.7 5. 战争结束 1999.6.2
明明是南联盟内部民族矛盾,北约方面却借此大做文章,将其 作为展现其冷战赢家地位的名牌,将矛盾升级为严重的国际事端。 而在此过程中,“主人翁”塞阿两族人民却成为斗争筹码和牺牲品。
一场战争,揭露人性丑恶,将一个民族几千年的优良传统抹杀 殆尽,从而走向衰落,甚至永远地衰亡下去。
我们可以做思想活跃偏左的年轻人,但永远不要变成“愤青”, 满嘴“种族优劣论 、种族清洗论”。今天打台湾,明天打美国,后 天要让日本沉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國防科技-第六章 電子戰 第二節
6
電子干擾是對敵方使用的電子設備進行打擊破壞、 干擾,得以削弱或摧毀敵方電子裝備效能的活動。
1991年波灣戰爭,美軍在空 中作戰前24小時,使用電子 戰飛機,從遠距離和近距離 航線上干擾伊軍早期預警、 目標捕捉和地面導引雷達, 以及無線電通信、數據通信 和導航系統,使伊軍雷達失 去偵察和警戒作用,無線電 聯絡中斷。
國防科技-第六章 電子戰 第二節
4
現代戰爭封鎖或切斷敵方情報來源最有效的措 施就是對敵方偵察部隊和裝備實施主動攻擊或 干擾,「以攻代防。」
1999年科索沃戰爭中,為了及時 偵獲敵機來襲情報,又要避免己 方雷達遭受遠端打擊兵器和反輻 射飛彈襲擊,南聯盟軍隊的雷達 通常採用及時預警、分段接力的 手法,即使用遠端雷達和近程雷 達對敵機目標進行分時分段接力 搜索,偵獲目標後立即關機。
是設假陣地、發假信號,組織電子對抗佯動,對敵實施 欺騙。
是透過設置光電偽裝網,對目標進行電子偽裝,隱蔽我 配置位置和作戰企圖。
當發現敵電子干擾源時,應實施電子壓制或火力摧毀。
國防科技-第六章 電子戰 第二節
9
電子摧毀是在電子偵察的基礎上,利用火力破壞 敵方的電子設備,使其徹底損壞。
1986年美國與利比亞發生 雪特拉灣衝突,美國動用 五架EF-111型電子干擾機, 對利比亞防空飛彈與火砲 實施干擾與壓制,自航空 母艦上起飛的A-7型攻擊機, 以反輻射飛彈攻擊利比亞 SA-5型防空飛彈雷達,使 利比亞的作戰能力陷於癱 瘓。
1
電子反偵察是為了阻止敵對我電子設備進行電子 偵察而採取的各種反偵察措施。
四大反偵察技術 1.偽裝隱真示假 2.動靜結合欺騙偵察 3.避實擊虛主動攻擊 4.真假並用促敵分化
國防科技-第六章 電子戰 第二節
2
透過巧妙的偽裝來隱真示假,蒙蔽敵方的偵察。
1999年科索沃戰爭中,為了有 效對抗美軍的偵察,南聯盟在 空襲前便利用山地、叢林等有 利地形將防空飛彈、火砲、裝 甲車輛等目標藏入山谷或叢林, 而將一些準備淘汰的飛機和經 過精心偽裝的假目標暴露在明 處來吸引敵人的火力。
國防科技-第六章 電子戰 第二節
5
戰爭防禦一方可以主動向敵偵察系統發送大量的虛 假資訊和無用資訊,以達到削弱敵方偵察能力的目 的。此外,大量真假混雜的資訊能夠干擾敵方的處 理進程,還有可能誘使敵人得出不一致甚至是完全 相反的判斷。
1991年波灣戰爭中,以美國為首的多 國聯軍在作戰中便發現由於情報處理 環節過於繁瑣、各國情報系統互不相 容等因素,使情報效益大打折扣。美 國中央情報局和國防情報局甚至一度 對海珊入侵科威特的真實意圖和進行 戰爭的決心都無法得出一致的意見。
國防科技-第六章 電子戰 第二節
15
配合國家心戰政策,透過媒體瓦解敵人士氣,或 對敵人的媒體予以干擾或反制。
2003年美伊戰爭中,美 軍運用蓋台、網路攻擊 擴大心戰效果,並適時 運用EC-130電戰機開設 之「資訊電台」廣播及 發送心戰傳單。
國防科技-第六章 電子戰 第二節
16
旨在誤導敵人。即故意讓敵人透過電子設備 截收我方假資訊,以造成其判斷錯誤。
國防科技-第六章 電子戰 第二節
10
電子反摧毀則是根據敵方摧毀手段的基本特徵和弱點, 採取一切有效措施,使我方電子設備免遭破壞。
在反摧毁措施中,使 用「誘餌」,使反輻 射飛彈不能擊中真正 的目標。
國防科技-第六章 電子戰 第二節
11
電子作戰的運用
戰略性電子戰
戰術性電子戰
國防科技-第六章 電子戰 第二節
國防科技-第六章 電子戰 第二節
7
電子反干擾則是一種防禦性措施,旨在防止敵方 干擾和破壞我方電子裝備正常工作。
當敵實施電子干擾時, 應採取「避、騙、隱、 抗」的戰法。
國防科技-第六章 電子戰 第二節
8
是指採用跳頻電台、多普勒雷達等高技術電子設備,運 用變換工作方式、工作頻率、功率等技術措施,避敵電 子干擾。
國防科技-第六章 電子戰 第二節
3
現代偵察手段受距離、天候等因素的影響,對 移動目標的偵察效果並不是十分理想,這也為 實施反偵察有機可乘。
1999年科索沃戰爭中,北約軍隊空襲 的程式一般是目標偵察、資料輸入、 實景對照、實施攻擊,南聯盟軍隊充 分利用這一過程的間隙,靈活機動地 將飛彈、火砲、裝甲車輛等便於移動 的目標隨時進行轉移,當北約飛機或 飛彈抵達目標空域時,北約衛星和偵 察飛機原先發現的目標已不知去向, 使得不少飛機不得不攜彈返回。
電子防護 (EP)
降低、阻絕或摧毀 敵作戰能力
確保我方人員、截收、識別及標定所有電磁 輻射能量及來源,辨識對我 威脅之所在
國防科技-第六章 電子戰 第二節
電子偵察是指利用截收、探測、蒐集、分析、識別敵 方電子設備的電磁輻射信號,以獲取準確、可靠、完 整之技術參數、位置、類型和用途等情報的偵察。
1982年6月以色列在貝卡谷 戰役中獲得勝利的主因之 一,就是戰前長時間、多 手段的雷達偵察,完全掌 握了對付敘利亞薩姆-6防 空飛彈制導雷達的方法。
國防科技-第六章 電子戰 第二節
12
戰略性電子作戰為國家總戰略的一環,具有廣 泛性、多元性、長期性與謀略性。
情報戰
媒體戰
謀略戰
國防科技-第六章 電子戰 第二節
13
建立衛星、機艦、雷達系統,全面偵蒐敵人情報。
2003年美伊戰爭,美國 利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GPS)充分掌握戰場主 動權。
國防科技-第六章 電子戰 第二節
14
美國空軍太空指揮中心控制 28個導航衛星,建構跨全球 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 美軍利用GPS座標方格將全球 分割成連續的立體方盒,藉 此準確地導引武器擊中目標。 例如最受美國海、空軍倚賴 「聯合直攻炸彈(JDAM)」, 便是以GPS提供座標導引,完 全不受天氣狀況影響。
英國皇家空軍的「獵迷(Nimrod)」 偵察飛機能夠監視軍用雷達和無線 電波,其獲得的情報為英軍指揮官 打擊武裝分子提供重要的電子情報 支援。但英國媒體在秘密調查中卻 發現,英軍這些間諜偵察飛機的機 身很多已經嚴重銹蝕,存在著極大 的安全隱患。
國防科技-第六章 電子戰 第二節
17
電子攻擊 (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