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护理技术项目一览表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疗法
目录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疗法一、耳穴埋籽 (2)二、中药足浴 (3)三、中药化腐清创 (4)四、中药涂擦 (5)五、艾灸 (6)六、中药雾化吸入 (7)七、中药外敷 (8)八、穴位注射 (9)九、中药保留灌肠 (10)十、拔罐 (11)十一、经络导平 (12)十二、中药坐浴 (13)十三、经皮给药治疗 (14)十四、脑病生理治疗仪 (15)十五、关节功能恢复器 (16)十六、中药熏洗 (17)十七、振动排痰 (18)十八、气压泵治疗仪 (19)十九、神灯 (20)二十、短波治疗 (21)二十一、新生儿抚触 (21)二十二、刮痧法 (22)二十三、中药离子导入 (23)二十四、穴位按摩 (25)二十五、药熨 (26)二十六、中药湿敷 (27)二十七、捏脊 (28)二十八、雷火灸 (29)一、耳穴埋籽耳穴埋籽:选用质硬而光滑的小粒药物种子或者药丸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行气理气,通经活络的目的。
主要适应症:各种外感时邪、内伤所致疾病,如各种痛证、痹症、失眠、眩晕症、心悸,哮喘、月经不调等。
操作流程:目的(5分)选用质硬而光滑的小粒药物种子或者药丸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行气理气,通经活络,防治疾病的目的。
评估(10分)1.病人的性别、年龄、文化层次、病情、既往史、主证、发病部位、相关因素、治疗及合作程度。
2.病人的心理状态,解释操作目的及配合方法。
3.耳廓皮肤情况:有无皮肤破溃、炎症、肿胀。
准备(5分)1.护士:洗手、戴口罩。
2.病人:取侧卧位或坐位。
3.用物:治疗盘、75%酒精、棉签、镊子、王不留行籽(或菜籽)、胶布、剪刀、弯盘、探棒流程(60分)1.核对床号、姓名。
2.暴露患者耳廓。
3.定穴,寻找敏感点:根据症状、辨证选穴。
术者一手持耳廓后上方,另一手持探棒由上而下在选区内找敏感点。
4.用75%酒精棉签消毒耳廓皮肤。
5.埋籽:用镊子夹取王不留行籽(或菜籽),将其粘于7㎜×7㎜胶布中间,贴于选定的穴位上。
骨科中医护理特色技术项目(新)
骨伤科中医特色技术项目1.拔罐技术 (2)2.悬灸技术(艾条灸) (7)3.穴位敷贴技术 (10)4.中药湿热敷技术(中药湿敷) (13)5.耳穴压豆技术 (16)6.中药溻渍疗法 (20)7.中药封包外敷 (23)8.冰硝散外敷法 (27)—1 —拔罐技术拔罐技术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蒸汽等方法形成罐内负压,使罐吸附于腧穴或相应体表部位,使局部皮肤充血或瘀血,达到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等防治疾病的中医外治技术,包括留罐法、闪罐法及走罐法。
一、适应范围适应于头痛、腰背痛、颈肩痛、失眠及风寒型感冒所致咳嗽等症状;疮疡、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等。
二、评估1.病室环境及温度。
2.主要症状、既往史、凝血机制、是否妊娠或月经期。
3.患者体质及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4.拔罐部位的皮肤情况。
5.对拔罐操作的接受程度。
三、告知1.拔罐的作用、操作方法,留罐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
应考虑个体差异,儿童酌情递减。
2.由于罐内空气负压吸引的作用,局部皮肤会出现与罐口相当大小的紫红色瘀斑,此为正常表现,数日方可消除。
治疗当中如果出现不适,及时通知护士。
3.拔罐过程中如出现小水泡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护士会做相应处理。
4.拔罐后可饮一杯温开水,夏季拔罐部位忌风扇或空调直吹。
四、物品准备治疗盘、罐数个(包括玻璃罐、陶罐、竹罐、抽气罐等)、润滑剂、止血钳、95%乙醇棉球、打火机、广口瓶、清洁纱布或自备毛巾,必要时备屏风、毛毯。
五、基本操作方法(以玻璃罐为例)—2 —1.核对医嘱,根据拔罐部位选择火罐的大小及数量,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缺损裂痕。
排空二便,做好解释。
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3.协助患者取合理、舒适体位。
4.充分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护隐私及保暖。
5.以玻璃罐为例:使用闪火法、投火法或贴棉法将罐体吸附在选定部位上。
6.观察罐体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询问有无不适感。
7.起罐时,左手轻按罐具,向左倾斜,右手食指或拇指按住罐口右侧皮肤,使罐口与皮肤之间形成空隙,空气进入罐内,顺势将罐取下。
中医八项基本护理操作技术
目录令狐采学技术1 耳针法1技术2 艾条灸5技术3 拔罐法8技术4 穴位按摩法11技术5 刮痧法14技术6 湿敷法17技术7 涂药法19技术8 熏洗法22技术1 耳针法耳针是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菜籽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1 评估1.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1.2耳针部位的皮肤情况。
1.3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前是否妊娠。
1.4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1.5心理状况。
2 目标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
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3 禁忌证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4 告知耳针局部有热、麻、胀、痛感。
5 物品准备治疗盘、针盒(短毫针等)或菜籽等;碘酒、酒精、棉球、棉签、镊子、探棒、胶布、弯盘等。
6 操作程序 6.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6.2遵照医嘱,选择耳穴部位并探查耳穴。
6.3体位合理舒适,严格消毒,消毒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
6.4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进针,其深度以刺入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
留针。
6.5为使局部达到持续刺激,临床多采用菜籽、王不留行籽、磁珠等物,附在耳穴部位,以小方块胶布固定,俗称“埋豆”。
留埋期间,嘱患者用手定时按压,进行压迫刺激,以加强疗效。
6.6起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
涂以碘酒或酒精消毒,预防感染。
6.7操作完毕,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6.8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7 护理及注意事项7.1在针刺中及留针期间,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应密切观察有无晕针等不适情况。
7.2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起针后如针孔发红,应及时处理。
7.3使用耳针法治疗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者,埋针后待耳廓充血具有发热感觉时,嘱患者适当活动患部,并配合患部按摩、艾条灸等,以提高疗效。
中医技术操作项目及专病护理常规
中医技术操作项目一、小茴香热敷目的:小茴香热敷腹部促进腹部手术后肛门排气。
方法:取小茴香300g,炒热,用布袋包裹,温度以使患者局部无灼痛感为度,将药袋放在患者上腹部(中脘)、脐部(神阙穴,天枢)进行热敷。
药袋紧贴患者皮肤,术后6 h即开始,2次/d,30 min/次。
肠鸣提前4小时(18—22),肛门排气提前6小时(33—39)。
优点:小茴香热敷腹部操作简单,方便易行,能促进肠蠕动,无副作用,无禁忌证,无插管的痛苦,是患者愿意接受的一种护理新方法。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肠以通为用,以降为顺。
手术后腹胀是因为手术本身的创伤,多为元气大伤,气血双亏,致气不能推动肠蠕动所致。
小茴香,性温,味辛,有祛寒止痛,理气和胃作用。
上腹的中脘穴(位于脐上4寸)有健脾胃,助消化,补中气,安神对胃肠功能有调整作用,刺激之可促进胃肠功能运动。
神阙穴位于肚脐中央,天枢位于脐旁2寸。
脐为经络三总枢,经气之汇海,冲、任、督三脉“一源而三歧”,皆交汇于脐。
因脐部角质层薄,皮下无脂肪组织,屏障功能最差,脐下两侧分布丰富的毛细血管。
热敷有利于药物渗透,加之小茴香有芳香走窜功效,使血管扩张有利于渗透至肠腔,刺激肠壁引起收缩,促进肠蠕动恢复。
结论:小茴香热敷上腹部,借助温热之药力,通过穴位作用于机体,行气活血,使药物由表及里,直达痛处,起到了促进胃肠功能恢复,而消除腹胀的作用。
同时操作简便,清洁,安全可靠,经济有效,无禁忌证,无插管的痛苦,是患者乐于接受的治疗方法,提高了护理质量。
二、红花酒按摩红花酒精配制:红花具有活血通络,祛瘀止痛功用,到中药房购红花6克,浸入50%酒精500毫升中1—2天,即可搽用。
操作:1、全背部按摩手法协助病人俯卧或侧卧,露出背部,先以热水进行擦洗,再以两手或一手蘸少许红花酒作按摩。
按摩者斜站在病人的右侧,两手从病人双侧臀部开始,沿脊柱两面三刀旁向上按摩,至肩部时,手法稍轻,转向下至腰部止。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一览表
科室名称
特色服务项目名称
应开展
项目数
实开展
项目数
1
妇产科
推拿、中药外敷、中药灌肠、中药熏洗(足浴)、针刺、艾条灸、局部用药、耳穴埋籽、刮痧、拔罐、中药离子导入、中药熏蒸、穴位注射
10项
13项
2
儿科
雾化吸入、艾条灸、推拿、刮痧、拔罐、穴位贴敷(冬病夏治)、中药熏洗、中药外敷、中药灌肠、耳穴埋籽
17项
17项
5
骨伤科
普通针刺、外固定、外固定调整术、牵引、穴位注射、拔罐、耳穴埋籽、艾条灸
6项
8项
6
肛肠科
针刺、艾条灸、中药熏洗、敷药、塞药、中药灌肠、结扎、枯痔、药物注射、切开、挂线、拔罐、耳穴埋籽
10项
13项
7
针灸科
针法(毫针、三棱针、皮肤针等)、灸法、头皮针、拔罐、电针、推拿、穴位注射、穴位埋线、湿热敷、中药熏蒸、中药奄包、小针刀
18项
21项
总计
151项
182项
9项
12项
8
推拿科
针刺、推拿、艾灸、湿热敷、拔罐、穴位注射、穴位埋线、中药熏蒸、中药奄包、小针刀
7项
10项
9
急诊科
中药内服、针刺、艾灸、刮痧、拔罐、中药灌肠、耳穴埋籽、中药熏洗(足浴)
5项
8项
10
脾胃病科
中药外敷、中药灌肠、艾灸、耳穴埋籽、穴位贴敷、拔罐、中药熏洗(足浴)、穴位按摩、刮痧
7项
9项
11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一览表科室名妇产科推拿中药外敷中药灌肠中药熏洗足浴针刺艾条灸局部用药耳穴埋籽刮痧拔罐中药离子导入中药熏蒸穴位注射10儿科雾化吸入艾条灸推拿刮痧拔罐穴位贴敷冬病夏治中药熏洗中药外敷中药灌肠耳穴洗眼法熏眼法敷眼法针刺艾灸耳穴埋籽穴位贴敷局部按摩中药封包治疗穴位注射雾化吸入眼部注射15耳鼻咽喉科清创吹药中药滴剂中药灌洗中药含漱穴位贴敷穴位注射中药雾化吸入放血疗法中药外17骨伤科普通针刺外固定外固定调整术牵引穴位注射拔罐耳穴埋籽肛肠科针刺艾条灸中药熏洗敷药塞药中药灌肠结扎枯痔药物注射切开挂线拔罐耳穴针灸科针法毫针三棱针皮肤针等灸法头皮针拔罐电针推拿穴位注射穴位埋线湿热敷中药熏蒸中药奄包小针刀推拿科针刺推拿艾灸湿热敷拔罐穴位注射穴位埋线中药熏蒸中药奄包小针刀急诊科中药内服针刺艾灸刮痧拔罐中药灌肠耳穴埋籽中药熏洗足浴中药外敷中药灌肠艾灸耳穴埋籽穴位贴敷拔罐中药熏洗足浴穴位按摩刮痧针刺艾灸拔罐中药灌肠耳穴埋籽穴位按摩养生保健中药外敷中药灌肠针刺艾灸耳穴埋籽穴位贴敷拔罐穴位注射刮痧穴位按摩外科贴敷切开引流药捻扩创结扎垫棉中药熏洗灌注灌肠涂擦针刺艾灸耳穴埋籽穴位贴敷外用中药临方调配拔罐雾化吸入穴位注射刮痧18感染性疾病科针刺艾灸拔罐穴位贴敷刮痧穴位注射雾化吸入耳穴埋康复科针法毫针三棱针皮肤针等灸法头皮针拔罐电针推拿穴位注射穴位埋线湿热敷中药熏蒸中药奄包小针刀推拿中药内服微波治疗中频脉冲电治疗超短波治疗练功刮痧耳穴埋籽康复养生18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中医十项护理基本操作
中医十项基本护理操作1.中药熏洗法目的:将药物煎汤,趁热在患处熏蒸、淋洗,以达到疏通腠理、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适应症:疮疡、筋骨疼痛、目赤肿痛、阴痒带下、肛门疾病等。
禁忌症:女性月经期、孕妇禁用做浴。
护理及注意事项:1.冬季注意保暖,暴露部位尽量加盖衣被;2.熏洗药温不宜过热,温度适宜,以防烫伤;3.在伤口部位进行熏洗时,按无菌技术操作进行;4.包扎部位进行熏洗时,应揭去敷料,完毕后换消毒敷料;5.所有物品需清洁消毒,用具一人一份一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用物:清洁治疗盘、水温计、小毛巾2块、棉垫2块、纱布、持物钳、一次性中单、清洗用的盆、水壶装好药液。
2.中药湿敷目的:是将无菌纱布用药液浸透、敷于局部,以达到疏通腠理、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适应症:局部肿胀、疼痛、瘙痒等。
禁忌症:疮疡脓肿迅速扩散者不宜湿敷。
护理及注意:1.操作前向患者做好解释,以取得合作,注意保暖,防止受凉;2.纱布从药液中捞出时,要拧得不干不湿,过干了效果不好,过湿则药液漫流;3.药液不可过烫,防止烫伤;4.保持敷料湿润与创面清洁,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5.治疗过程中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如出现苍白、红斑、水泡、痒痛或破溃等症状时,立即停止治疗,报告医师处理。
用物:清洁治疗盘、核对医嘱开的中药煎剂并倒适量于量杯中、检查水温计、有效期内灭菌弯盘放镊子2把和纱布3块、有效期内一次性中单。
3.刮痧目的:运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如牛角板、铜钱、分币等在病人体表的一定部位单一方向刮动,使局部皮下出现瘀斑,从而疏通腠理使脏腑之气通达于处,促使周身气血通畅、逐邪外出,达到治疗目的。
适应症:主要为夏秋之间得各种急性疾患,如中暑、霍乱、痢疾等病症以及感冒、胸闷、头痛等。
禁忌症:体型过于消廋、有出血倾向、皮肤病变处禁用此法。
护理及注意事项:1. 保持空气新鲜,以防复感风寒而加重病情;2.操作中用力要均匀,勿损伤皮肤;3.刮痧中要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立即停刮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4.刮痧后嘱患者保持情绪安定,饮食宜清淡,忌生冷油腻之品;5.使用过的刮具,应消毒后备用。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中医医疗技术项目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中医医疗技术项目中医医疗技术目录一、针刺疗法技术目录(27种)1.毫针技术 2.头针技术3.耳针技术4.腹针技术5.眼针技术 6.手针技术 7. 腕踝针技术8.三棱针技术9.皮内针技术10.火针技术11.皮肤针(梅花针)12.芒针技术13.鍉针技术14.穴位注射疗法15.埋线疗法16.平衡针技术17.醒脑开窍技术18.靳三针疗技术19.贺氏三通技术20.子午流注技术21.灵龟八法技术22.飞腾八法技术23.电针技术24. 针刺麻醉技术25. 鼻针技术 26. 口唇针技术27. 浮针技术二、灸类疗法技术目录(7种)1. 直接灸技术2. 隔物灸技术3. 悬灸技术4. 天灸技术5.温针灸技术6.热敏灸技术7.雷火灸技术三、刮痧疗法技术目录(3种)1.刮痧技术 2. 撮痧技术 3. 放痧技术四、拔罐疗法技术目录(7种)1. 留罐技术2.闪罐技术3.走罐技术 4. 针罐技术5.刺络拔罐技术6.药物拔罐技术 7.刮痧拔罐技术五、中医微创类技术目录(8种)1.针刀技术 2.带刃针技术 3.刃针技术 4.水针刀技术5.钩针技术 6.长圆针技术 7.铍针技术 8.拨针技术六、推拿类疗法技术目录(9种)1.皮部经筋推拿技术2.脏腑推拿技术3.关节运动推拿技术4.关节调整推拿技术5.经穴推拿技术6.导引技术7.小儿推拿技术8. 器物辅助推拿技术9.耳鼻喉擒拿技术七、敷熨熏浴类疗法技术目录(8种)1.穴位敷贴技术2.中药熨敷技术3.冷敷技术 4. 湿敷技术5.熏蒸技术6.泡洗技术 7.淋洗技术8.中药灌洗肠技术八、骨伤类疗法技术目录(8种)1.理筋技术2.复位技术3.正骨技术4.夹板固定技术5.石膏固定技术6.支架固定技术7.牵引技术8.练功康复技术九、肛肠类技术分类(5种)1.枯痔技术2.痔结扎技术3.挂线技术4.中药托管技术5.注射固脱技术十、其他类技术目录(14种)1.砭石治疗技术2.蜂针治疗技术3.中药点蚀技术4.经穴电疗技术5.经穴超声治疗技术6.经穴磁疗技术7.经穴光疗技术 8. 揉抓排乳技术9. 火针洞式烙口引流技术10. 脐疗技术11. 药线(捻)引流技术12. 烙法技术 13.啄法技术共96种科2011(2012)年开展中医医疗技术项目统计报表请门诊科室妇科、针灸科、推拿科、骨科、儿科、骨科等将2011年度及2012年报表报到创甲办。
皮肤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皮肤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皮肤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1、清创:中医化腐清创疗法,是祖国医学的一种传统疗法,对于很多皮肤外科疾病都有着良好的疗效。
如:褥疮、臁疮、溃疡以及经久不愈的创面。
2、针灸: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对多种皮肤病有很好疗效。
适应症:瘾疹、牛皮癣、风瘙痒、白疕、湿疮、油风、瓜藤缠、蛇串疮、猫眼疮等。
禁忌症:出血性疾病及心脏病。
常用穴位:头面为百会、风池、风府、印堂、迎香等;四肢取曲池、合谷、内关、外关、足三里、三阴交、风市、血海等;躯干部为关元、气海、肺俞、肝俞、肾俞、大肠俞、长强等。
3、拔罐:常配合针灸及梅花针使用。
适应症:牛皮癣、湿疮、蛇串疮、接触性皮炎等。
禁忌症:孕妇等。
4、梅花针:适应症:油风、白驳风、牛皮癣、顽癣等。
部位:皮损处。
5、火针:适应症:瘾疹、风瘙痒、湿疮、蛇串疮等。
禁忌症:年老体弱、出血性疾病、内脏疾病、晕针者。
取穴:风池、合谷、曲池、足三里、三阴交、血海等。
6、水针:适应症:瘾疹、风瘙痒、湿疮、蛇串疮等。
禁忌症:年老体弱、药物过敏、内脏疾病、晕针者。
方法:常用利多卡因注射液、维生素B12、曲安奈德注射液等穴位注射。
取穴:风池、合谷、曲池、足三里、三阴交、血海等。
7、放血:适应症:疖肿、慢性丹毒、头部毛囊炎。
禁忌症:妇女、出血性疾病、晕针。
部位:在委中或大椎穴。
8、耳针:用法:用王不留行子或六神丸用胶布固定,每3-7天换一次。
适应症:油风、瘾疹、风瘙痒、白疕、湿疮、蛇串疮、热疮、痤疮、牛皮癣等。
部位:双耳廓。
常用穴位为脾、胃、肝、心、肺、肾、神门、内分泌、皮质下、交感等。
9、面膜: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治疗痤疮的方法,适宜于损害广泛的面部痤疮。
一般局部清洁、消毒后,挤压出粉刺,再涂以外用百多帮乳膏,然后进行喷雾,并应用中医手法按摩数十分钟,石膏或中药面膜倒膜,使理疗、按摩、药物融为一体,相互作用,达到治疗和美容作用。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为加强我院临床各科室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我院临床各科室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药物和技术开展临床各科疾病诊疗工作,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妇科中药外敷、灌肠、熏洗、针灸、局部用药、耳穴、刮痧、穴位贴敷、熏蒸、穴位注射、足浴1、中药外敷疗法.是中医的特色疗法,是用中药材捣碎用纱布包扎,外敷腹部或切口等患处,有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机体恢复和切口愈合,具有操作简单、经济实用、疗效显著、副作用少的特点。
主要治疗疾病:盆腔炎、输卵管堵塞、宫外孕、切口愈合不良、痛经、月经不调。
2、中药保留灌肠又称肛门纳药法.是将中药煎剂或掺于散剂自肛门灌入保留在直肠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即中药可通过直肠粘膜静脉丛的吸收使盆腔血循环得到改善,促使增生粘连的结缔组织软化、清除局部充血水肿、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达到消除炎症的作用。
主要是通过肠壁的吸收,可利用肠壁的半透膜的渗透性被迅速吸收,而引起全身的治疗作用,特别对临近的器官如盆腔、腹腔等作用更为显著。
操纵简单、安全,患者痛苦少,而且中药灌肠方法简便,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
主要治疗疾病:慢性盆腔炎、腹膜炎、盆腔淤血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产后发热、大便秘结。
3、熏洗法是将药物煎煮后先用蒸汽熏疗,再用药液淋洗浸润全身或局部患处。
熏洗法操作简便、适用面广、取材容易、药简效捷、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
主要治疗疾病:痛经、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慢性盆腔炎、外阴炎、前庭大腺炎等妇科疾病,带下量多、小便淋痛、子宫脱垂合并感染以及需要保健的中老年人亚健康人群产后保健。
4、针灸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针刺和艾灸等方法防治疾病的治疗方法,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治疗范围广、收效快、疗效高、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特点。
5、耳穴是刺激耳甲廓、耳甲腔等处,有调整机体内分泌系统以及内脏功能的作用。
科室中医特色护理方案
科室中医特色护理方案中医作为中国特有的医学体系,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在中国历史上经久不衰。
而在现代医疗领域中,中医特色已经逐渐得到了认可和应用。
在医院科室中,中医特色护理也受到重视,并且已经制定了一些科学有效的中医特色护理方案。
应用方案1.中医草药调理:在进行疾病治疗的时候,中医特色草药常常被应用。
在医院科室中,通过患者的辩证情况与草药的成分来进行草药配置,以达到疾病治疗的效果。
2.中医针灸疗法:针灸作为中医特色疗法,是中医学里最具代表性的治疗方法之一。
在医院科室中,通过针灸来调整人体的气血流通,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起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3.推拿按摩疗法:中医推拿按摩疗法可以改善人体的气血环流,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
在医院科室中,通过对患者身体的按摩,以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疼痛等生理和心理问题,起到调节身体功能的效果。
4.中医养生保健方案:中医养生保健方案是在预防疾病的同时,保持身体健康和平衡。
在医院科室中,医护人员通过中医养生保健方案,对患者进行身体调理和康复,以达到维持身体健康状态的效果。
操作流程1.患者评估:在进行中医特色护理方案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评估患者是否适合中医特色护理方案等。
2.护理计划制定: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护理人员会制定相应的中医特色护理计划,并制定相应的草药调理、针灸、推拿按摩等方案。
3.护理操作:在进行中医特色护理方案的操作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进行具体的护理操作,包括草药调理、针灸、推拿按摩等。
注意操作技巧和护理品质。
4.结果评估:在对患者进行中医特色护理方案的操作后,需要对患者进行评估,以确定操作的有效性和效果。
注意事项1.中医特色护理方案需要由专业医护人员制定和操作。
2.患者需要对医护人员提供正确的病历以及健康状况信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进行中医特色护理方案操作。
3.中医特色护理方案需要在科学的基础上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操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4.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中医特色护理方案操作时,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和操作品质,以保持护理质量的高标准。
中医特色治疗护理版
开展中医特色诊疗项目目录1、艾灸——灸架灸的中医疗法操作2、中药灌肠的中医疗法操作3、热奄包的中医疗法操作4、穴位注射的中医疗法操作5、穴位贴敷的中医疗法操作6、耳穴压籽7、涂药法艾灸——灸架灸的中医疗法操作灸法是以艾绒为主要原料,制成艾条或艾炷,点燃后在人体某穴位或患处熏灸的一种技术操作。
包括艾条灸、艾炷灸和温针灸。
(一)评估1.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患者体质及施灸处的皮肤情况。
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4.心理状况。
(二)目标1.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性病证的临床症状(如胃脘痛、腹泻及风寒湿痹)。
2.通过运用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等法,以达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的。
(三)禁忌症1.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
2.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四)告知1.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
2.艾绒点燃后可出现较淡的中药燃烧气味。
3.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
4.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疱。
(五)物品准备治疗盘:艾灸盒、艾柱、姜片(厚0.3㎝)、打火机、弯盘、镊子、小口瓶、快速手消剂等。
(六)操作程序1.核对医嘱及患者信息,做好评估。
2.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携至床旁,再次核对。
3.根据施灸部位协助患者安排舒适体位,冬季注意保暖。
4.根据医嘱选择施灸穴位,将鲜生姜片置于选择施灸穴位或部位上。
5.点燃艾炷放入艾灸盒内,放在施灸部位上。
6.施灸过程中应认真观察,防止艾灰脱落,以免灼伤皮肤或烧毁衣物。
7.灸毕,取下艾盒及艾条、姜片,查看局部皮肤,协助患者着衣,整理床单位,开窗通风。
告知注意事项。
8.整理用物,洗手做好记录。
(七)注意事项1.多部位施灸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
2.施灸时体位要平,注意弹去艾灰,防止艾柱倒伏或艾灰脱落致皮肤烧伤或烧坏衣被。
熄灭后的艾条应装入小瓶,防止复燃致火灾。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中医医疗技术项目
中医医疗技术目录一、针刺疗法技术目录(27种)1.毫针技术2.头针技术3.耳针技术4.腹针技术5.眼针技术6.手针技术7. 腕踝针技术8.三棱针技术9.皮内针技术10.火针技术11.皮肤针(梅花针)12.芒针技术13.鍉针技术14.穴位注射疗法15.埋线疗法16.平衡针技术17.醒脑开窍技术18.靳三针疗技术19.贺氏三通技术20.子午流注技术21.灵龟八法技术22.飞腾八法技术23.电针技术24. 针刺麻醉技术25. 鼻针技术26. 口唇针技术27. 浮针技术二、灸类疗法技术目录(7种)1. 直接灸技术2. 隔物灸技术3. 悬灸技术4. 天灸技术5.温针灸技术6.热敏灸技术7.雷火灸技术三、刮痧疗法技术目录(3种)1.刮痧技术 2. 撮痧技术 3. 放痧技术四、拔罐疗法技术目录(7种)1. 留罐技术2.闪罐技术3.走罐技术 4. 针罐技术5.刺络拔罐技术6.药物拔罐技术7.刮痧拔罐技术五、中医微创类技术目录(8种)1.针刀技术2.带刃针技术3.刃针技术4.水针刀技术5.钩针技术6.长圆针技术7.铍针技术8.拨针技术六、推拿类疗法技术目录(9种)1.皮部经筋推拿技术2.脏腑推拿技术3.关节运动推拿技术4.关节调整推拿技术5.经穴推拿技术6.导引技术7.小儿推拿技术8. 器物辅助推拿技术9.耳鼻喉擒拿技术七、敷熨熏浴类疗法技术目录(8种)1.穴位敷贴技术2.中药熨敷技术3.冷敷技术 4. 湿敷技术5.熏蒸技术6.泡洗技术7.淋洗技术8.中药灌洗肠技术八、骨伤类疗法技术目录(8种)1.理筋技术2.复位技术3.正骨技术4.夹板固定技术5.石膏固定技术6.支架固定技术7.牵引技术8.练功康复技术九、肛肠类技术分类(5种)1.枯痔技术2.痔结扎技术3.挂线技术4.中药托管技术5.注射固脱技术十、其他类技术目录(14种)1.砭石治疗技术2.蜂针治疗技术3.中药点蚀技术4.经穴电疗技术5.经穴超声治疗技术6.经穴磁疗技术7.经穴光疗技术8. 揉抓排乳技术9.火针洞式烙口引流技术10.脐疗技术11.药线(捻)引流技术12.烙法技术13.啄法技术共96种中医医院各科室应开展中医特色服务项目要求一、妇科:至少应开展10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中药外敷、灌肠、熏洗、针灸、推拿、局部用药、耳穴、刮痧、穴位贴敷、拔罐、中药超声导入、音疗、熏蒸、穴位注射、砭石、钩活术、平衡针、火针、腹针、热敏灸、雷火灸等。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中医医疗技术项目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中医医疗技术项目中医医疗技术目录一、针刺疗法技术目录(27种)1.毫针技术 2.头针技术3.耳针技术4.腹针技术5.眼针技术 6.手针技术 7. 腕踝针技术8.三棱针技术9.皮内针技术10.火针技术11.皮肤针(梅花针)12.芒针技术13.鍉针技术14.穴位注射疗法15.埋线疗法16.平衡针技术17.醒脑开窍技术18.靳三针疗技术19.贺氏三通技术20.子午流注技术21.灵龟八法技术22.飞腾八法技术23.电针技术24. 针刺麻醉技术25. 鼻针技术 26. 口唇针技术27. 浮针技术二、灸类疗法技术目录(7种)1. 直接灸技术2. 隔物灸技术3. 悬灸技术4. 天灸技术5.温针灸技术6.热敏灸技术7.雷火灸技术三、刮痧疗法技术目录(3种)1.刮痧技术 2. 撮痧技术 3. 放痧技术四、拔罐疗法技术目录(7种)1. 留罐技术2.闪罐技术3.走罐技术 4. 针罐技术5.刺络拔罐技术6.药物拔罐技术 7.刮痧拔罐技术五、中医微创类技术目录(8种)1.针刀技术 2.带刃针技术 3.刃针技术 4.水针刀技术5.钩针技术 6.长圆针技术 7.铍针技术 8.拨针技术六、推拿类疗法技术目录(9种)1.皮部经筋推拿技术2.脏腑推拿技术3.关节运动推拿技术4.关节调整推拿技术5.经穴推拿技术6.导引技术7.小儿推拿技术8. 器物辅助推拿技术9.耳鼻喉擒拿技术七、敷熨熏浴类疗法技术目录(8种)1.穴位敷贴技术2.中药熨敷技术3.冷敷技术 4. 湿敷技术5.熏蒸技术6.泡洗技术 7.淋洗技术8.中药灌洗肠技术八、骨伤类疗法技术目录(8种)1.理筋技术2.复位技术3.正骨技术4.夹板固定技术5.石膏固定技术6.支架固定技术7.牵引技术8.练功康复技术九、肛肠类技术分类(5种)1.枯痔技术2.痔结扎技术3.挂线技术4.中药托管技术5.注射固脱技术十、其他类技术目录(14种)1.砭石治疗技术2.蜂针治疗技术3.中药点蚀技术4.经穴电疗技术5.经穴超声治疗技术6.经穴磁疗技术7.经穴光疗技术 8. 揉抓排乳技术9. 火针洞式烙口引流技术10. 脐疗技术11. 药线(捻)引流技术12. 烙法技术 13.啄法技术共96种科2011(2012)年开展中医医疗技术项目统计报表请门诊科室妇科、针灸科、推拿科、骨科、儿科、骨科等将2011年度及2012年报表报到创甲办。
中医院中医护理特色项目
儿科
▪ 项目名称 中药洗浴疗法 ▪ 应用方法 简称药浴疗法,是指用药物煎
汤洗浴患处, 或者用药物煮沸之后产生的蒸 汽熏蒸身体, 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是 全身性皮肤病的重要辅助疗法 ▪ 适应症 药浴的适应症包括银屑病、慢 性湿疹、婴儿湿疹、冻疮、皮肤瘙痒症、 脓疱疮、大疱性皮肤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妇 产科
▪ 项目名称 耳穴压豆法 ▪ 应用方法 操作方法选择1—2组耳穴,进行耳穴
外科
▪ 熏洗法操作方法: 6.熏洗过程中,密切观 察患者的反应,了解其生理及心理感受, 若感到不适应立即停止,协助患者卧床休 息;7.熏洗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衣 着,安置舒适体位;8.清理用物,归还原 处,洗手,记录;
外科
▪ 熏洗法注意事项 1.熏洗时,为避免药液 蒸气走散,要加盖被单,或用厚纸卷简状 罩住患部和盛药液的器皿(如熏眼时)。 2.要使蒸气热度适中,并掌握好患部与盛 药液器皿的距离,以免烫伤或灼伤患部, 但药液也不可过冷。
儿科
▪ 项目名称 中药保留灌肠 ▪ 应用方法 通过肛门将药物送入肠管,使
药物通过直肠粘膜吸收入血,以发挥局部 治疗或全身治疗的作用 ▪ 适应症 在治疗小儿发热,腹泻等疾病 方面发挥了较好的疗效。
儿科
▪ 项目名称 小儿推拿 ▪ 应用方法 小儿推拿的对象一般是指6岁以
下的小儿,特别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又称 小儿按摩. ▪ 适应症 其治疗范围比较广泛,如泄泻、 呕吐、厌食、便秘、发热、咳喘、惊风、 小儿瘫痪等症。它具有无毒副作用、无痛 苦、效果好等优点。
探查,找出阳性反应点,并结合病情,确定主、 辅穴位.以酒精棉球轻擦消毒,左手手指托持耳 廓,右手用镊子夹取割好的方块胶布,中心粘上 准备好的药豆,对准穴位紧贴压其上,并轻轻揉 按1~2分钟。每次以贴压5~7穴为宜,每日按压 3-5次,隔1~3天换1次,两组穴位交替贴压。两 耳交替或同时贴用。
中医特色护理项目
科室
项目
功效和用途
内科
中药泡脚
辅助治疗风寒湿痹及糖尿病足
穴位贴敷
辅助治疗心悸及咳喘
中药灌肠
通里攻下,理气祛瘀;治疗便秘和肠梗阻
外科
中药保留灌肠
通里攻下,理气祛瘀;治疗肠梗阻和急性胰腺炎
中药湿敷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辅助治疗软组织肿胀疼痛
穴位按摩
疏经通络、调和气血;用于腹胀、腹胀、便秘、排尿困难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骨科
中药湿敷
活血逐瘀汤: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辅助治疗关节炎、骨关节病、四肢损伤。
连筋接骨汤:续筋接骨,舒筋通络,辅助治疗早期、中期骨折,肌腱损伤。
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按摩
活血化瘀,用于防止压疮的发生
肛肠科
中药熏洗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拔毒祛腐;用于肛肠疾患的辅助治疗。
穴位按摩
疏经通络、调和气血;用于腹胀、腹泻、便秘、排尿困难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项目一览表
项号
名称
内 容
1
耳针法(耳埋豆)
定义、概念、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流程
2
艾条灸法
定义、概念、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流程
3
拔火罐法
定义、概念、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流程
4
穴位按摩法
定义、概念、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流程
5
刮痧法
定义、概念、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流程
6
湿敷法
定义、概念、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流程
7
涂药法
定义、概念、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流程
8
熏洗法
定义、概念、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