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生产关键点及常见的质量安全问题
粮油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粮油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1089979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12.png)
粮油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粮油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而为了确保粮油食品的安全,我们需要认识到现存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下面是我对粮油食品安全问题与对策的总结。
人们常常关注粮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问题。
农药的滥用会导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监管,加强农民的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农民对农药使用的认识,确保农药使用合规合法。
粮油食品中的添加剂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会添加一些有害物质,如工业染料,防腐剂等,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威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对食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管,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同时增加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意识。
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还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够,也是粮油食品安全问题的一大难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对食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管,提高监管的效能。
也需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形成威慑。
食品安全问题还与粮油贮存和运输环节的管理有关。
一些不合格的贮存设施和不完善的运输条件会导致粮油食品的变质或者污染,对消费者的健康安全造成威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加强对粮油贮存和运输环节的监管,加强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提高运输条件,确保粮油食品的安全。
食品安全问题还与消费者的安全意识有关。
如果消费者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容易被一些不合格的产品所欺骗。
应该加强对公众的食品安全教育,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增强消费者的安全意识,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能力。
粮油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政府要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监管体系,加大打击力度,惩治违法行为。
企业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增强责任感,保证生产的质量和安全。
消费者要提高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使粮油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粮油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粮油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9fa54e6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84.png)
粮油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粮油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粮油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到人们日常饮食,关系到人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
然而,现实中粮油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产环节存在问题1.生产加工环节不规范。
有些生产企业在生产粮油食品时,没有进行充分的卫生控制和监管,造成了一些非法添加物的产生和危害。
2.质量监管存在漏洞。
一些监管部门在执行监管工作时,存在监管力度不足以及监管标准不够严格的问题,从而导致一些不合格的粮油食品流入市场。
3.长期使用农药、化肥及种子等助增剂的滥用情况,使得某些粮油食品超标,有害物质严重超标,影响人体健康。
1.生产企业直接对于食品质量控制不足,导致生产出不达标的食品上市流通。
2.流通环节的中间商以及物流企业存在不规范现象,对于食品的针对性检验严重不足,导致在市场上流通的部分产品有毒有害。
3.食品流通渠道缺乏规范,使得一些贩运出售食品的小商贩难以识别商品的安全性,出现大量劣质产品流向普通市场。
1.部分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性质没有充分认识,从而将安全问题搁置一旁。
2.部分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以价格为标志而非品牌以及产品的信用度作为考虑因素,导致大量劣质食品进入市场。
3.消费者的食品知识、食品识别能力、食品安全意识均为不足,一些经营不善的商家便可以利用这些消费者的漏洞来进行食品企业的敲诈和欺诈。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一些对策。
一、加强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管1.加大对于一些粮油食品检测分析的力度,并对于重大的不合格问题及时公示,做到严格监管。
2.生产企业应该加强自我管理,注重质量管理工作,定期组织检验,以确保粮油食品的安全性。
3.建立完善的完整的粮油食品安全标准,确保粮油食品质量安全。
1.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制度,完善粮油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机制。
2.严格实施食品检查制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3.加强食品流通的监管宣传,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
食用油的质量与安全问题
![食用油的质量与安全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a176db0c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1e.png)
食用油的质量与安全问题食用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不仅用于烹饪、炸炒,还可以用于制作各种食物。
然而,近年来食用油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食用油的质量检测、常见质量问题以及如何选择安全食用油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食用油的质量检测为了保障食用油的质量和安全,各国都设立了一系列的标准和检测方法。
主要的质量指标包括带有恶臭、色泽异常、异物、不溶性等。
这些指标一般通过专业机构的检测,如食品安全监督检验机构或第三方检测机构来确保。
在食用油的质量检测中,有一项特别重要的参数是酸价。
酸价是衡量食用油酸度的指标,过高的酸价会导致食用油质量下降,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食用油时应注意酸价是否合格。
二、常见食用油质量问题1. 过氧化值过高:食用油在长时间存放或高温加热过程中容易发生氧化反应,产生过氧化物质。
如果过氧化值过高,食用油会变质,不仅影响食物口感,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2. 受到污染:部分食用油可能受到有害物质的污染,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
这些污染物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食用油时应注意选择有质量认证、口碑好的品牌。
3. 不合格添加剂:添加剂是一种常见的食用油质量问题。
一些不法商家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在食用油中添加劣质或超标的添加剂。
这些添加剂不仅降低了食用油的质量,还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三、如何选择安全食用油为了保证食用油的质量和安全,消费者在购买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消费者应选择具有良好信誉的超市、商场等正规渠道购买食用油,以避免购买到质量不合格的产品。
2. 注重品牌和认证:消费者可以选择知名品牌的食用油,这些品牌往往有完善的质量控制和严格的生产流程。
此外,关注食用油是否通过了国家认证,如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等。
3. 注意包装和标签:购买食用油时,消费者应仔细查看产品的包装和标签。
包装应完好无损,没有任何异味。
粮油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粮油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2c8be68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a4.png)
粮油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粮油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健康。
近年来,粮油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引起社会关注,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本文将就当前粮油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现阶段粮油食品存在的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品质量不合格。
部分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采用劣质的原材料和不正规的生产工艺,导致产品存在质量把关问题。
粮油食品中可能掺杂有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二是生产环节监管不到位。
粮油生产环节存在监管不力的情况。
一方面,在原材料采购和生产过程中,存在着造假行为,质量把关不严格;监管机构和工作人员的监管执法力度不足,导致一些企业存在违法违规行为。
这些问题加大了粮油食品安全风险。
三是信息透明度不高。
一些企业不开放生产过程的信息,包括原材料来源、生产工艺等,导致消费者对产品的安全性缺乏充分的了解,也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隐患。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策:一是加强监管力度。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粮油企业的监管力度,提高监管机构的执法力度,加大对企业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加强对原材料采购和生产过程的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二是建立健全质量把关制度。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粮油食品生产企业的许可证管理,规范企业的生产行为。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加强对粮油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督管理,强化质量把关。
三是提高企业自律意识。
企业应加强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提高质量把关意识,加强对原料采购和生产过程的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加强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四是加强信息公开和消费者教育。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产品信息的公开力度,让消费者可以全面了解产品的生产过程和质量。
加强对消费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消费者对粮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在实施上述对策的还需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引入高新技术,提高粮油食品生产的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
粮油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粮油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4f26848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63.png)
粮油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粮油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原料,而粮油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粮油食品安全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人们的健康,也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本文将就粮油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探讨。
一、问题分析1. 粮油食品质量不合格现象严重。
市场上存在着一些造假伪劣、添加剂超标、农药残留、霉菌超标等问题严重的粮油食品,对人们的健康构成威胁。
2. 粮油食品企业存在违法生产行为。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忽视产品质量,不按照标准流程加工生产,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存在着一定安全隐患。
3. 粮油食品监管不严格。
监管部门在对粮油食品的监管过程中存在着监管不力、执法不严等现象,让一些不法企业有机可乘,从而导致粮油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二、对策建议1. 加强监管执法。
监管部门应当对粮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严格的监管,对违法生产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粮油食品质量安全。
2. 完善监管制度。
为了避免监管盲区,应当完善监管制度,将监管范围延伸到生产、加工、流通环节,对整个产业链进行监管,提高监管效率。
3. 提高企业自律意识。
企业应当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对生产加工过程进行严格把关,保障产品质量,杜绝违法生产行为。
4. 加强消费者教育。
通过举办粮油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活动,提高消费者对粮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增强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5. 加大对违法企业的打击力度。
对发现的违法企业要严肃处理,依法给予处罚,形成震慑效果,让不法企业无处遁形。
三、总结粮油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粮油食品生产企业要加强自律,监管部门要严格执法,消费者要提高安全意识,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解决粮油食品安全问题,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能够让每个人都能吃到放心的粮油食品,让全社会都能够享受到健康美味的粮油食品。
粮油加工环节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及改进措施
![粮油加工环节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及改进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f28ab55daef5ef7bb0d3ca7.png)
粮油加工环节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及改进措施摘要:绿色食品的理念是我国食品业必须遵守的发展理念,但粮油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日益严重,我国必须加大对粮油加工环节的管控,制定相应的检测标准,杜绝任何可能造成食品污染的因素,这样才能提高粮油制品的质量,促进粮油食品业的发展。
关键词:粮油加工;质量安全问题;改进措施1粮油加工环节存在的问题1.1原粮中的农药污染我国是世界上农药使用量最大的国家,在粮油生产的工作中存在大量农药使用超标的问题,据统计,我国每年使用农药的土壤面积达1.8亿hm2次;据统计,在我国南方某省市,渔业水域污染事故达到800多起;农药使用的超标特别在使用杀虫剂、杀菌剂时,杀伤了许多害虫的天敌,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虽然农药的使用可有效地防治地下害虫,增加每年的粮油产量,但是农药的使用超标对土壤、环境以及生态带来严重影响。
1.2原粮中的重金属污染重金属一般包括金、银、铜、铁、铅等元素。
工矿企业对金属矿产开采时对矿产冶炼所产出的尾矿废渣处理不当,不少混有重金属的物质进入到土壤、水和大气中。
在我国,稻米是50%以上人口的主要食物,其重金属污染事件在我国部分地区的原粮产业中频繁发生,工矿产业中对水的污染会产生镉,镉会造成人体骨骼软化、引起脾脏功能失调等,由于我国的种植以水稻为主,人们对土壤和水质中的污染认识不足,对稻米所含的重金属成分缺少检测,使生产出的稻米被选择流入市场或自种自吃,稻米中的有毒物质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
重金属的密集性特征导致它在自然环境中很难得到降解,致使原粮产业中的重金属严重危害农作物和水产品。
1.3原料中的真菌毒素污染问题由于收获季节带来较大的气候变化,使部分地方粮食生产区形成严重的微生物毒素污染,针对收购期粮食的卫生状况进行调查,发现部分省区的玉米样品存在真菌毒素超标的情况,如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等综合超标率高达15%。
同时粮食储运过程中,因水分存在过多的杂志,易发霉变、发热现象,最后形成真菌毒素污染。
大豆油的常见质量问题及安全性质量措施
![大豆油的常见质量问题及安全性质量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c6d4917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06.png)
大豆油的常见质量问题及安全性质量措施大豆油是我国常见的食用调和油之一,但是其质量问题也比较常见。
以下是大豆油常见的质量问题以及相应的安全性质量措施。
一、氧化变质当大豆油在温度高、空气中暴露、易受阳光照射等条件下时,容易发生氧化变质。
这种变质会导致油的食用价值受到影响,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在高温下加工、贮存和运输中,要避免大豆油的氧化变质。
安全性质量措施:大豆油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氧化防护工作,通过添加抗氧化剂来延长大豆油的保质期。
此外,应该尽量避免将大豆油储存在阳光下或受到显著变化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中。
二、加工残留物大豆油的生产加工中,可能存在着一些杂质、残留物等问题,如硫酸盐、乳化剂、脂肪酸酯等。
这些杂质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威胁人体健康。
安全性质量措施:对于大豆油生产工艺中的残留物,应该加强检测、监管和控制。
在选择加工原料、制造和运输过程中,要严格遵循食品安全标准要求。
三、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是人体健康的一大威胁因素,其存在于大豆油中可能来自于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污染或原材料自身的污染。
安全性质量措施:在生产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大豆油与可能含有污染的物质的接触,如机器部件、设备等。
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大豆油原材料,平摊大豆油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污染的可能性,确保大豆油的安全性。
四、添加剂使用不当大豆油在调和过程中,可能会被加入一些添加剂,如抗氧化剂、色素和香料等。
过多使用这些添加剂可能会影响大豆油的口感和质量,也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安全性质量措施:加工调和大豆油时应该使用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添加剂。
同时,加工企业应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对添加剂的使用量、种类和处理方法等进行监管。
总之,大豆油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工作:1. 建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对大豆油的生产、加工、贮存和运输等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与监控。
2. 加强对原材料的检验和筛选,并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3. 合理控制加工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大豆油在加工过程中氧化变质。
粮油加工环节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与对策
![粮油加工环节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1f6e0d3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33.png)
粮油加工环节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与对策摘要:如今,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粮油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食品。
粮油产品的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从近年来粮油产品质量安全检查情况看,粮油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部分粮油产品仍存在一定的质量安全问题。
因此,有必要对粮油产品的质量安全控制进行讨论和分析,了解现有控制机制的不足,并加以纠正,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粮油产品的质量安全。
关键词:粮油加工;质量安全问题;对策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食物的需求已经从吃饱转变为吃得好、吃得安全、吃得健康。
粮油质量检验工作人员作为粮油质量安全的“保管员”,在粮油食品安全控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重视粮油检测,严格控制粮油质量安全,发挥其在粮油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价值,创新粮油检测工作方法,加强粮油食品安全,维护人民群众健康。
1保障粮油原材料质量1.1降低农药残留措施在粮油原料的种植和生产过程中,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是保证粮油原料产量的关键,但合理使用农药或使用农药残留较小的生物农药可有效减少粮食中的农药残留。
①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在害虫防治过程中,当某一害虫防治有多种农药选择时,应选择防治效果好、毒性低、环境污染小、农药残留少的农药进行害虫防治。
②把握用药关键期。
选择早期防治病虫害,可以充分利用虫害集中、机体小、对病虫害抵抗力小的特点。
选择合理的给药时间,可以减少农药用量,减少农药残留。
③掌握农药用量。
控制农药用量是减少农药残留的关键。
这是因为农药用量增加到一定范围后,继续增加用量不仅不能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还可能造成药害。
此外,农药使用量的增加还会对病虫害的天敌产生影响,不利于病虫害天敌的生存和繁殖。
④合理选择用药,不同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不同。
合理用药可以有效防治病虫害,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减少农药残留。
⑤要掌握安全间隔,农药使用后会有一个较长的间隔面积,因此需要有效控制最后一次用药与收获的时间间隔,以减少农药残留。
粮油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粮油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822ad04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15.png)
粮油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粮油食品安全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从源头污染、贮藏和加工过程、生物技术应用、市场监管等方面,分析粮油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第一个问题是源头污染。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材料,严重影响了农产品安全。
一方面,农药和化肥的不合理使用造成了化学物质残留问题,对人体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农业废弃物的随意处理也导致了环境污染,进一步加剧了农产品的污染程度。
针对源头污染的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
加强对农药、化肥使用的指导和监管,建立科学的使用标准和管理制度。
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减少对农药和化肥的依赖。
加强对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第二个问题是贮藏和加工过程中的问题。
粮油贮藏环节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仓储管理不规范、防虫措施不力等。
加工过程中问题主要体现为加工环境污染、加工工艺不合格等。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粮油食品的安全和品质。
针对贮藏和加工过程中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方面,加强对贮藏和加工过程的监管,建立质量控制体系。
严格执行质量标准,监督企业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
提升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加强员工培训,保证操作规范和卫生安全。
第三个问题是生物技术应用的问题。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转基因技术在粮油食品生产中的应用逐渐增多。
转基因食品的存在引起了广泛争议,人们对其安全性存在疑虑。
针对生物技术应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
在引入转基因技术之前,应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和安全评价,并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
加强转基因食品的标识,保证消费者知情权。
加强科学研究和宣传,提高公众对生物技术的了解和认识。
最后一个问题是市场监管问题。
当前,粮油食品市场存在虚假宣传、假冒伪劣、过度添加物等问题。
这些问题给消费者带来了实际和心理上的风险,严重影响了粮油食品的安全形象。
针对市场监管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方面,加大对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强对经营者的执法检查和处罚力度,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粮油加工环节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及改进措施
![粮油加工环节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及改进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4597a9c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98.png)
粮油加工环节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引言在粮油加工环节中,存在着一些质量安全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的饮食安全和健康。
为了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提高产品质量与安全标准,采取一系列的改进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2. 粮油加工环节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粮油加工环节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原料质量问题•源头不明:部分原料的来源不明,无法追溯,存在质量安全隐患。
•农药残留:部分农民在种植过程中过量使用农药或不合格农药,导致产品中含有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有害。
2.2 加工过程问题•生产环境脏乱差:部分小作坊存在卫生条件差、设备不合格等问题,容易导致产品受到污染。
•添加剂超标:一些加工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添加大量化学添加剂,超过正常标准,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不合格产品混入:一些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会将不合格产品掺入合格产品中,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2.3 产品质量问题•食品标签不准确:一些产品的标签上标注的成分与实际成分不符,消费者难以了解产品的真实情况。
•食品添加剂过多:一些加工企业为了追求产品外观、口感等特性,添加了大量的食品添加剂,给人体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产品贮存销售不当:一些企业在产品贮存和销售过程中,没有采取科学的方法,导致产品质量下降。
3. 改进措施为了解决粮油加工环节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需要采取以下一系列的改进措施:3.1 原料质量管理•加强农业生产监管,推行合理的农药使用标准,加强农产品检测和溯源管理,确保原料质量安全。
•优化原料采购渠道,选择正规的农户和供应商合作,确保原料来源可追溯。
3.2 加工过程控制•提高加工厂的管理水平,加大对小作坊的整顿和规范力度,改善加工环境,确保产品生产过程的卫生安全。
•严格控制添加剂的使用,建立科学的添加剂使用规范,并进行监测和检测,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
3.3 产品质量监管•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管,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进行抽样检测,严厉打击违法行为,提高产品质量合格率。
粮油加工环节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及改进措施
![粮油加工环节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及改进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6123f4e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3f.png)
粮油加工环节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及改进措施粮油加工环节是食品加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也存在着一些质量安全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原材料的质量、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条件、加工工艺的合理性等方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改进措施。
首先,要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在采购原材料时,需要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审核,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同时,要建立完善的原材料检测机制,对每批原材料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要及时退回或者淘汰,以免影响产品的质量。
其次,要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管理。
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卫生标准,保持生产环境的清洁卫生。
对于生产设备、工具等物品,要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生产过程中不会出现污染。
同时,要加强员工的卫生意识培养,定期进行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素质。
第三,要优化加工工艺,提高产品的质量。
在加工过程中,要根据产品的特点和要求,制定合理的加工工艺。
同时,要加强对加工过程的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对于产品的质量问题,要进行追溯,找出问题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出现。
最后,要加强对产品的质量检测。
在产品生产完成后,要对每批产品进行检测,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对于不合格的产品,要及时处理,以免影响消费者的健康。
综上所述,粮油加工环节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主要包括原材料的质量、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条件、加工工艺的合理性等方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包括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管理、优化加工工艺、加强对产品的质量检测等。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粮油加工产品的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粮油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粮油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5a54016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98.png)
粮油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粮油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存在着诸多问题。
当前,粮油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产品质量不稳定、流通环节缺乏监管、原料和生产过程管理不规范等。
加强监管和管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需要建立完善的追溯体系和加强原料及生产过程管理。
全社会需要共同努力,提高消费者素质和加强监管管理是维护粮油食品安全的重要途径。
要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稳定,粮油食品安全问题必须引起社会重视,共同努力解决。
【关键词】粮油食品安全、问题、对策、监管、管理、原料、生产过程、追溯体系、社会共同努力、消费者素质、维护、重要途径1. 引言1.1 粮油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粮油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食物,而粮油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在现代社会,粮油食品安全存在着诸多问题,如食品添加剂超标、农药残留、非法添加等,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为了保障人民的饮食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粮油食品安全问题。
加强监管和管理是解决粮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
政府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对粮油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严惩违法行为,确保生产过程合法合规。
加强原料及生产过程管理也是保障粮油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
粮油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把控原料品质,确保生产过程符合相关标准。
建立完善的追溯体系是保障粮油食品安全的有效手段。
通过追溯体系,可以追溯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流向,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有效遏制不法行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维护粮油食品安全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监管力量,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加强监管和管理、提高消费者素质,才能实现粮油食品安全问题的最终解决。
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为保障粮油食品安全而努力。
2. 正文2.1 粮油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粮油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在我们生活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粮油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厨房食用油安全隐患排查(3篇)
![厨房食用油安全隐患排查(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cb90bbc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4e.png)
第1篇一、前言食用油是厨房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它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品质。
然而,近年来,我国食用油市场出现了诸多安全隐患,如地沟油、劣质油、假冒伪劣油等,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本文将对厨房食用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厨房食用油安全隐患分析1. 地沟油地沟油是指将废弃的食用油、动物油脂等经过简单加工后,再次用于食用的油。
地沟油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如重金属、致癌物质等,长期食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2. 劣质油劣质油是指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中,由于操作不规范、设备落后、卫生条件差等原因,导致油品质量不合格的食用油。
劣质油中可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黄曲霉毒素、苯并芘等。
3. 假冒伪劣油假冒伪劣油是指未经授权擅自使用他人注册商标、包装、装潢等,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食用油。
这些油品往往以低价销售,误导消费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4. 食用油生产、加工环节存在安全隐患部分食用油生产、加工企业为了追求利润,降低成本,使用劣质原料、不合格的加工设备,导致油品质量不达标。
此外,部分企业还存在偷排废水、废气等违法行为,对环境造成污染。
5. 食用油储存、运输环节存在安全隐患食用油在储存、运输过程中,由于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油品变质。
此外,部分不法商家为了降低成本,使用不合格的储存、运输设备,增加了食品安全风险。
三、厨房食用油安全隐患排查措施1. 加强食用油市场准入管理政府部门应加强对食用油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管,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制度,对不符合生产条件的企业进行清理,确保食用油市场的秩序。
2. 严格食用油质量检测对食用油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油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对不合格的油品进行召回、销毁,防止流入市场。
3. 加强对地沟油、劣质油、假冒伪劣油的打击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生产、加工、销售地沟油、劣质油、假冒伪劣油等违法行为,对涉案企业进行严惩,保护消费者权益。
食用油质量保障措施
![食用油质量保障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6fb1040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4b.png)
食用油质量保障措施食用油作为人们日常饮食中重要的食品原料之一,质量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
为了保障食用油的质量安全,各国都采取了一系列的质量保障措施,包括从生产环节到销售环节的全过程管理,以及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本文将从食用油的生产、加工、储存和销售等环节,详细介绍食用油质量保障的措施,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食用油的生产环节是保障食用油质量安全的基础。
生产环节主要包括原料选择、榨取、炼制和包装等过程。
原料选择是确保食用油质量安全的关键,常见的原料有植物油和动物油两类。
在原料选择上,应选择优质、新鲜的食用油原料,并进行严格的检验和筛选,防止使用劣质或变质的原料。
榨取和炼制过程中,应采用科学、合理的工艺,确保食用油的质量稳定。
包装过程中,应选用符合标准要求的食品包装材料,避免污染食用油。
其次,食用油的加工环节也是保障食用油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
加工环节主要包括精炼、脱蜡、脱色、脱臭和脱酸等过程。
精炼过程中,应采用适当的加工工艺和设备,确保食用油的纯度和净度。
脱蜡、脱色、脱臭和脱酸等过程都是为了去除食用油中的杂质和不良物质,提高食用油的质量和口感。
同时,在加工过程中还应加强卫生管理,确保加工环境的清洁和工人的健康。
再次,食用油的储存环节也是保障食用油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
食用油的储存应遵循以下原则:避免阳光直射、远离高温环境、防潮防尘。
同时,储存场所应保持干燥、通风、清洁,避免异味的污染。
特别是对于大型食用油企业和商超等,还应做好食用油的分区储存,避免不同品种、不同产地的食用油混存,防止交叉污染。
最后,食用油的销售环节也是保障食用油质量安全的重点环节。
销售环节主要包括批发、零售和餐饮服务等环节。
对于食用油的批发和零售企业,应加强供应链管理,确保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可追溯,防止假冒伪劣产品的流入市场。
同时,在销售过程中应加强对食用油质量的监管和检测,对疑似问题产品进行抽检和检验。
对于餐饮服务环节,应建立食用油使用管理制度,确保食用油的质量安全,禁止使用过期、变质或劣质的食用油。
粮油加工环节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与对策
![粮油加工环节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bf304c3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64.png)
粮油加工环节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与对策
粮油加工环节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食品污染、假冒伪劣产品、不合格添加剂使用等。
1. 食品污染:粮油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环境污染和原材料污染的影响,导致产品质量不安全。
对策包括:
- 严格把控生产环境,确保加工车间无异味、无鼠蚁等害虫,保持清洁卫生。
- 采购原料时要选择可靠的供应商,并要求其提供质量证明
和食品安全认证。
- 引进科学技术,加强食品安全检测,确保产品达到国家食
品安全标准。
2. 假冒伪劣产品:一些不法商贩可能会利用假冒产品牟取暴利。
对策包括:
- 加强市场监管,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严惩违
法行为。
- 加强产品溯源体系建设,确保产品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 加强消费者教育,提高消费者识别假冒伪劣产品的能力。
3. 不合格添加剂使用:一些加工企业可能会使用不符合标准的添加剂,给产品质量安全带来隐患。
对策包括:
- 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对不合格添加剂使用
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 加强对企业的监督检查和抽检力度,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查
处和下架。
- 提高加工企业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强化培训和管理。
总之,要确保粮油加工环节的质量安全,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加强监管执法力度,加强企业自律,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能力。
试论食用油生产关键点及常见的质量安全问题
![试论食用油生产关键点及常见的质量安全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223bcac4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59.png)
食安管理试论食用油生产关键点及常见的质量安全问题战 宁(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山东莱阳 265200)摘 要:本文基于食用油的常用生产工艺,以及食用油生产中的关键点,对食用油生产中的常见质量安全问题展开研究。
同时,提出了一系列加强食用油生产质量安全管理的具体对策,借此规范食用油生产流程,保障食用油生产安全、生产质量。
关键词:食用油;生产关键点;质量;安全问题Discussion on the Key Points of Edible Oil Production and Common Quality and Safety ProblemsZHAN Ning(Shandong Luhua Group Co., Ltd., Laiyang 265200, China)Abstract: Based on the common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edible oil and the key points in edible oil produc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mmon quality and safety problems in edible oil produc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quality and safety management of edible oil production, so as to standardize the edible oil production process and ensure the safety and quality of edible oil production.Keywords: edible oil; key production points; quality; safety problem食用油在国民生活中不可或缺,能够为人体提供所需的热能。
食用油生产关键点及常见的质量安全问题
![食用油生产关键点及常见的质量安全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dd7812e1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e8.png)
117本文结合食用油的生产关键点,列举常见的质量安全问题,并指出了食用油的潜在风险点。
一、食用油的生产工艺及关键控制点国内传统的食用油加工工艺主要包括四种:冷榨工艺、热榨工艺、浸出工艺以及水代工艺。
此外,新型的制油工艺还包括:超临界CO 2萃取工艺、亚临界萃取工艺及水酶法工艺。
其中,热榨工艺、冷榨工艺、浸出工艺、水代工艺的关键控制点分别如表1、2、3、4所示。
表1:热榨工艺的关键控制点关键控制点控制值焙炒时间20-30min 焙炒温度200℃压榨温度180℃压力40-50MPa 表2:冷榨工艺的关键控制点关键控制点控制值压榨温度65℃入榨水分9%离心转速30r/min表3:浸出工艺的关键控制点关键控制点控制值浸出时间根据浸出器类型浸出温度50-55℃水化脱胶低温水化20-30℃加水量W=(0.5-1)X 中温水化60-65℃加水量W=(2-3)X高温水化85-95℃加水量W=(3-3.5)X(式中X——油中磷脂含量)碱炼脱酸工艺初温终温低温碱炼20-30℃60℃高温碱炼75℃90-95℃湿法碱炼30-50℃60-70℃真空吸附脱色真空度8KPa,油温90-100℃,搅拌15-20min脱臭真空度1KPa,温度240℃,时间100-120min表4:水代工艺的关键控制点控制点控制值焙炒时间35min 焙炒温度220℃食用油生产关键点及常见的质量安全问题加水量80%震荡3h二、食用油产品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1.酸价超标。
酸价是脂肪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标志,也是油脂变质程度的指标。
如果长期食用酸价过高的食品,会导致人体肠胃不适、腹泻并损害肝脏。
2.苯丙[a]芘超标。
据报道,2021年广西省被曝出有一个批次的山茶油苯并[a]芘超标20多倍,达到248μg/kg。
苯并[a]芘会随着消化道进入人体,使人体内的肠道、胃部以及肝脏受到损伤,从而诱发人体内的细胞癌变,增加患癌风险。
3.黄曲霉毒素B1超标。
黄曲霉毒素B1大量摄入时,可发生急性中毒,出现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胆管增生。
植物油常见食品安全质量问题及因素分析
![植物油常见食品安全质量问题及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7b3d0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f9.png)
植物油常见食品安全质量问题及因素分析
植物油常见食品安全质量问题及因素分析
根据相关产品标准及常见抽检不合格指标分析,食用植物油生产加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如下:
1、特征指标(相对密度、折光系数、脂肪酸组成)不合格。
(不同品种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各不相同,其相对密度和折光系数也都有自己的特征性的指标)
2、理化指标(酸价、过氧化值、加热实验、色泽、溶剂残留量、水分、黄曲霉毒素B1、苯并芘)不合格。
3、超限量使用抗氧化剂。
4、外包装塑化剂污染。
主要指标分析
1、酸价,是指中和1克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的氢氧化钾(KOH)的毫克数。
食用植物油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压榨工艺而使脂肪酶从细胞中释放,作用于油脂中的甘油三酯,使其水解产生游离脂肪酸,游离脂肪酸易氧化,是导致油脂变坏的根本原因,所以要控制其在一定限量内。
酸价不符合标准因素主要有:一是高酸价的原油在储藏过程中已经发生氧化酸败;二是在脱酸等油脂精炼过程中,工艺控制不当,导致脱酸不彻底,游离脂肪酸含量较高;三是储藏、运输、销售过程中,成品油未在适合的环境下存放而导致油脂的酸败。
2、过氧化值,是用于判定食用植物油是否酸败的指标之一。
油脂氧化过程,先生成一些过氧化物,通过测定这些过氧化物的含量,来判定油脂是否已经开始酸败了。
因素来源:主要因加工或保存不当而发生的氧化酸败及不饱和脂肪酸的自身氧化作用。
食用油的生产与质量控制
![食用油的生产与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856d3a12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94.png)
食用油的生产与质量控制食用油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之一,其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食用油的生产工艺、原材料选择、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旨在揭示食用油产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证其质量安全。
一、食用油的生产工艺食用油的生产通常经历以下几个主要步骤:原材料准备、清洗去杂、破碎压榨、脱水脱溶剂、脱臭脱酸、脱色脱杂、脱蜡处理、过滤杀菌、灌装包装等。
在每个环节中都需要严格控制工艺参数,确保食用油的品质。
二、原材料的选择与处理1.主要原材料选择:食用油的主要原材料通常来自于植物油和动物油。
常见的植物油有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等,而动物油一般指动物内脏中提取的油脂,如猪油、牛油等。
不同的原料会影响到油脂的质量特点,因此根据产品需求选择合适的原料十分重要。
2.原材料预处理:原材料的预处理包括清洗、破碎等步骤。
清洗是为了去除原料表面的杂质和微生物,保证油脂的品质安全。
破碎则有利于油脂的压榨和提取。
三、质量控制1.生产环境控制:生产过程中应保持洁净,防止杂质和微生物污染。
合理布局生产设备,减少交叉污染的风险。
2.工艺参数控制:在各个生产环节中,控制合理的工艺参数十分重要。
例如,破碎压榨环节中的温度、时间、压力的控制,脱臭脱酸环节中的蒸汽温度、压力的控制等都会影响油脂的品质。
3.质量检验:为了确保食用油的质量,需要进行各项质量检验。
常见的检测指标有酸价、过氧化值、游离脂肪酸、杂质含量、微生物检测等。
通过这些检测手段可以评估食用油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4.包装与储存:合适的包装方式可以保护食用油免受环境、光照和氧化的影响。
储存条件应保持干燥、阴凉、通风,并避免与其他物质接触。
四、食用油的质量控制趋势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升,食用油行业的质量控制也呈现出以下趋势:1.追求绿色环保:采用低温压榨、物理脱蜡等绿色环保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选择优质植物原料,避免使用转基因原料或添加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用油生产关键点及常见的质量安全问
题
【摘要】粮油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加工业。
随着人民消费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粮油加工业也在快速发展。
尤其是食用油行业市场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市场规模大,发展机会不断。
但从食用油加工业发展现状来看,仍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以促进食用油加工业高质量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
本文结合食用油生产关键点,归纳列举常见的质量安全问题,以为加强食用油生产质量安全管理提供启示。
【关键词】食用油;关键点;质量安全
粮油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民生。
随着不断发展,我国食用油行业正在不断壮大,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十四五”期间,我国强调不断发展和完善粮油运输体系,坚持油品经营,开发和改进油品技术,确保食用油生产和消费安全。
此外,随着食用油市场的扩大和盈利能力的提高,满足高端和多样化客户需求的包装化、高端化以及品牌化也在增加。
一、食用油生产关键点
我国的主要植物油是草本植物油以及木本植物油。
草本油包括大豆、花生、油菜籽、芝麻、棉籽和葵花籽。
木本油包括山茶籽、椰子、核桃、橄榄和油桐,目前规定使用转基因油的食用油必须在包装上标明“转基因”字样。
油料种子的预处理根据需要包括油料种子的清洗、脱绒、剥壳、烘干、研磨、软化、去皮、轧胚和蒸炒等多项工序。
处理后的油料进入下一阶段,用于制备毛油。
在食用植物油加工过程中,原油一般采用压榨和浸出两种方法制备。
压榨法是通过物理压榨从油中提取油脂的方法。
虽然这标志着传统的石油生产方法的优势,但目前的压榨方法是工业化操作。
浸出法是利用食品级溶剂利用化学原理从油中提取油的方法。
从世界食用油制造工艺发展的历史来看浸出制油制造工艺是目前国际公认
的最先进的制造工艺。
浸出法最早在发达国家应用和发展。
在以上两种制油方式中,生产企业根据不同需求进行选择,相辅相成,在企业中常采用压榨和浸出两
种方式。
例如,在生产香油、花生油、芝麻油等香油时,为了保持油脂的浓郁风味,需要采用压榨法,(压榨前高温蒸炒提出香味)。
但是,压榨后残留在“油饼”中的油必须通过浸出法完全提取,加工成能够食用的成品油。
除上述两种制
造工艺外,小批量香油的制造还有“水代法”和“水溶法”等工艺。
二、食用油生产中的常见质量安全问题
(一)以次充好问题
在食用油市场上,由于营养价值、生产工艺及油料产量等因素,各种食用植
物油产品的价格差异很大。
这就导致一些企业在生产时混入适量低价油,例如:
在市面上较多见的在芝麻油或茶油中掺杂其他植物油;或者以次充好,例如:将
毛油当一级或二级油进行销售,以此来达到提高食用油产量,增加生产效率的目的。
(二)地沟油问题
关于食用油,我们听说的最多的便是地沟油,是我国在食用油生产与使用中
较为常见的一个问题,而在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沟油”治理工作的意见》就提出加强地沟油的治理。
近年来,我国着手调查了多起
关于地沟油回收再利用的案件。
例如,2018年,火锅店经营管理者施、赖与江、
梁合作,为了能够节省锅油成本,回收厨余油,熬制出地沟油,再重新使用、出售。
自2018年12月以来,在门店运营和销售过程中,共售出49,837件地沟油
锅底。
地沟油是利用餐厨垃圾、各类劣质肉类、肉类加工废料等经过加热、除臭、过滤等工艺精制而成,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与致病细菌,若群众长期食用,很容
易导致自身消化系统的崩坏,从而引发多种疾病,更严重的还会导致胃癌,产生
无法挽回的后果,可以说地沟油对我们人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危害,生产厂商必须
严格禁止。
(三)生产原料污染问题
伴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各种工业发展迅速,在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同时,
环境问题也越加严重,工业废弃物的随意抛弃污染了土壤和水,甚至周边环境的
空气,若污染区种植了芝麻与大豆等食用油生产原料,那么很容易导致这些农作
物受到重金属污染。
此外,在油料种子的种植、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还可以检测
到油料中含有的苯并芘、黄曲霉毒素B1等。
另外在油料堆放及晾晒过程中也要
严格控制污染风险,不应堆放在沥青地面等。
(四)塑化剂超标问题
近年内地对食品安全的意识普遍提高,但对食品包装尤其是塑料包装中存在
的风险认识仍显不足。
邻苯二甲酸酯类是一种在工业上广泛使用的塑化剂,它可
被食物及水吸收,并会通过溶解、扩散、迁移等途径污染食品。
食用油中塑化剂
超标可能是生产、贮存的过程中从塑料容器中溶出的。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食品
中“塑化剂”污染风险防控的指导意见》中就明确指出油脂类食品中DEHP、DINP、DBP最大残留量分别为1.5mg/kg、9.0mg/kg、0.3mg/kg。
三、加强食用油生产质量安全管理的具体对策
(一)合理选择生产工艺,明确生产关键控制点
为了能够科学、高效的确保食用油生产质量,规避在生产与使用中存在的各
种安全问题,食用油生产厂商必须依据国家标准规定进行生产活动,选择合适的
生产工艺与流程,并明确食用油生产关键控制点。
在食用油加工制造过程中,生
产厂商还需要结合社会现状,例如生产成本、新型技术等进行合理化生产,对于
加工工艺与安全质量严格规范,在生产前需制定准确、详细的生产方案。
食用油
生产加工过程中各种有害物质对食用油的影响。
生产食用油时,要注意营养价值,保持油脂的营养成分和独特的口感,才能生产出优质健康的食用油。
食用油生产
涉及许多设施和工艺,确保安全生产,加强食用油质量安全监测和管理。
在此过
程中,食用油在生产加工中需要企业适当增加一定的投资成本,结合社会新兴技术,尽可能的运用先进设备增强自身企业生产效率,使用先进设备不仅能够促进
食用油生产效率,更可以强化生产管理,保障食用油产品质量安全。
(二)预防油脂酸败,改善食用油存放环境
在食用油的生产过程中,油品储存不当会逐渐导致食用油酸败。
因此,为缓
解食用油生产质量安全问题,应及时改善食用油的储存环境,防止食用油氧化。
具体来说,食用油中的植物残渣与空气中的微生物接触后发生酶水解,部分食用
油脂在高温条件下发生水解。
食用油和食用油的酶水解和水解引起酸败,破坏食
用油脂的营养价值,甚至产生一系列有害物质,影响人体健康。
对此,有关人员
在制备和储存食用油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食用油严格按照浸出、精炼、压
榨等工艺流程进行生产。
在此过程中,工艺流程不断改进,为了降低食用油中相
关残留物的含量,可以采用水化工艺对食用油进行有效处理。
②食用油脂在灌装
包装的过程中,可以以充氮或真气包装的方式,隔绝氧气,也可以可加入适量的
氧化剂,控制食用油的氧化率。
③在贮藏过程中,根据食用油特点,密封放置在
干燥、低温、无光照的环境中。
注意不要将金属离子或微生物混入成品食用油中。
(三)树立质量安全意识,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有关部门要对食用油生产企业的管理进行监督,确保食用油的质量安全问题。
同时,食用油生产企业必须按照油脂生产的加工工艺和产品标准,在提高油脂生
产设施质量、保证生产卫生的同时,生产符合国家标准的食用油。
在储存豆类、
芝麻和花生等食材时,重要的是要结合食材的质量并进行科学储存,以免霉菌变质。
食用油容器及器具应分类存放,以防材料磨损。
在实际生产中,食用油生产
从业人员应经过严格质量安全培训,规范穿着洁净的工作服,时刻对加工过程中
的关键工艺参数及环节进行监控,排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建立良好的食用
油生产和安全管理体系,按照国家有关食品安全保障标准要求,全面完成食用油
加工作业的生产要求,为此食用油生产企业可以构建完备的质量追溯体系与在线
网络监测系统,在生产过程中,每完成一个工序或一项工作,都要记录其检验结
果及存在问题,记录操作者及检验者的姓名、时间、地点及情况分析,在产品的
适当部位做出相应的质量状态标志。
需要时,很容易搞清责任者的姓名、时间和
地点,职责分明,查处有据,这可以极大加强职工的责任感。
此外,食用油生产
企业不仅要聚焦于食用油的生产,还要渗透到食用油的流通、销售和储存。
机构
可以建立透明的食用油检查系统,以公平、公正、有序的方式监控食用油消耗,
以确保消费者购买安全的食用油。
总结
综上所述,为保障食用油生产安全、生产质量,相关人员应结合食用油的生产工艺,抓住其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
同时根据现阶段食用油生产中的常见问题,加强食用油质量安全管理力度,建立更完善的食用油质量管理机制,降低食用油生产、销售中的安全风险,逐步改善食用油市场环境,为国民提供优质、安全的健康食用油。
【参考文献】
[1]王赛楠,郭立净,智文莉,等.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的质量安全风险分析与监管对策研究[J].中国油脂,2020,45(9):38-42.
[2]高慧芳,田浩.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研究:以食用油为例[J].工业技术创新,2020,7(5):57-63.
[3]李海霞,蒋平,董芳,等.基于在线网络监测信息的食用油质量安全控制研究[J].科技通报,2020,36(10):9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