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的质量与安全问题
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食品安全风险清单和措施清单

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食品安全风险清单和措施清单1. 食用植物油(1)风险隐患因素①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1等真菌毒素限量超标;②质量指标:酸价、过氧化值、加热试验指标、浸出工艺的溶剂残留超标;③污染物:苯并[a]芘等污染物限量超标;④其他污染物:塑化剂、壬基酚污染;⑤食品添加剂:超范围使用乙基麦芽酚等香料,叶绿素铜钠盐等着色剂,超限量使用抗氧化剂;⑥掺杂掺假:花生油中掺入其他低价油脂、芝麻油中掺入其他低价油、添加精炼后的废弃食用油脂;⑦标签:用转基因原料生产的产品未标注转基因字样,调和油含量标识不清。
(2)原因分析①进货查验、贮运环节控制不严格,花生、玉米等植物油原料霉变;②生产过程温度控制不当、贮运过程中受到光照使油脂氧化酸败;③压榨过程或烘炒环节控制不当;④使用含塑化剂的管道、容器、包装材料,生产加工过程中接触了酚醛树脂、可塑性聚酯等;⑤配方管理、配料环节控制不严格;⑥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不到位;⑦标签审核人员不具备专业知识;⑧出厂检验落实不到位。
(3)防控措施①严格执行原料进货查验制度,结合企业原料特性开展快速检测;②严格控制精炼工序的温度和时间,确保油脂的质量控制符合要求;③加强贮运管理制度的执行,严格落实贮运管理要求;④加强采购管理,应使用不含塑化剂等有害物质的食品接触材料;⑤加强配方管理,严格落实配料工序质量控制;⑥加强食品生产企业法律法规及标准培训;⑦严格落实出厂检验制度,保证出厂产品质量。
2. 食用油脂制品(1)风险隐患因素①污染物:镍等污染物限量超标;②质量指标:酸价、过氧化值、反式脂肪酸超标。
③微生物:人造奶油(人造黄油)的大肠菌群、霉菌等微生物限量超标。
(2)原因分析①油脂氢化过程催化剂镍残留;②生产过程温度控制不当和贮运过程中受到光照使油脂氧化酸败;③杀菌温度或时间不当或储运条件不当导致微生物限量超标;④出厂检验落实不到位。
(3)防控措施①严格控制精炼、杀菌等工序的温度和时间,确保质量控制符合要求;②加强贮运管理制度的执行,严格落实贮运管理要求;③严格落实出厂检验制度,保证出厂产品质量。
食用油的质量安全检测与质量控制探究

食用油的质量安全检测与质量控制探究作者:杨晓来源:《中国食品》2022年第14期食用油是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其质量安全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但食用油领域仍然存在着质量安全隐患,如食用油非法添加、掺假等,长期摄入问题油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损害并诱发多种疾病。
因此,完善食用油质量的检测方法、探究食用油的质量控制对策成为解决食用油质量安全问题的关键。
一、食用油行业概述食用油是人类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的营养源和重要能源物质。
目前,市场上的食用油主要有植物油和动物油两种,常见的食用植物油有花生油、大豆油、玉米胚芽油、菜籽油等;常见的食用动物油有牛油、猪油等。
1.食用油的加工工艺。
食用油一般有两种加工工艺——压榨法和浸出法。
压榨法,顾名思义就是利用物理压力把油脂从油料作物中分离出来,优点是食用油的各种成分保留得较为完整,但缺点是出油率低。
浸出法是利用相似相溶的原理,用溶剂将油脂从处理过的固体油料中萃取出来。
与压榨法相比,浸出法具有出油率高、加工成本低等优势。
不同的油料因其化学成分、含量、物理性状的差异会采取不同的加工工艺。
一般来说,高含油油料,如芝麻、花生多采取压榨法,而低含油油料,如大豆一般采用浸出法。
经过制取得到的原油含有较多的游离脂肪酸、有色物质等杂质,必须经过精炼处理。
一般来说,油脂精炼包括化学精炼和物理精炼两种方法。
化学精炼包括过滤、脱胶、脱皂、脱酸、脱色、脱嗅;物理精炼包括过滤、脱胶、脱皂、脱嗅。
目前,大多数食用油加工工厂一般采用化学精炼工艺。
2.食用油的标准体系。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完善的食用油标准体系,包括总体标准、原辅料标准、生产卫生规范、产品标准、基础标准及检测方法等6方面的标准体系。
在总体标准方面,我国先后发布了GB 10146-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动物油脂》、GB 2716-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油》,对植物原油、食用植物油、食用植物调和油、食品煎炸过程中的各种食用植物油及食用动物油脂作出明确定义和技术要求,对规范食用油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油品注意事项

油品注意事项油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用途广泛,如食用油、燃油、润滑油等。
然而,使用油品时需要特别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其安全和合理使用。
以下是一些油品注意事项:首先,购买油品时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可靠。
购买时要留意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是否有相关的产品标识和标签,可以查看产品的国家或地区质量认证和检验报告,以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其次,使用油品时要遵循正确的储存和使用方法。
油品要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和高温。
食用油应避免阳光直射,避免与异味食物或有毒物质接触,以保持其原有的香味和营养价值。
燃油要定期检查储存容器是否密封,避免漏油和油品泄漏,减少环境污染的风险。
润滑油应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使用,防止油品的粘度过高或过低影响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另外,使用油品时要注意安全防护措施。
避免油品接触皮肤和眼睛,特别是有毒性的油品,应佩戴防护手套、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在加注燃油时要关注加油量,避免过量加注,防止油品溢出和燃油泄漏,隐患引发火灾或爆炸。
在使用润滑油时要注意防止油品喷溅到皮肤或丢失到机器中的缝隙里,以免产生滑倒和意外伤害。
此外,不同类型的油品有不同的用途和适用范围,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正确的油品。
例如,在炒菜时要选择适宜的食用油,根据不同的烹饪方式选择不同的油品,以保证食物的口感和健康。
在车辆使用燃油时要选择适合的燃油类型,遵循车辆制造商的建议,避免因为使用错误的燃油而损坏发动机或影响燃油效率。
最后,要定期检查油品的质量和性能。
食用油应定期更换,避免过期使用;燃油要注意质量变化,如有异味、混有杂质等应及时更换,以免影响车辆的安全和性能;润滑油要根据设备的运行时间和工作环境来确定更换周期,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总结起来,使用油品时要选择质量可靠的产品,遵循正确的储存和使用方法,注意安全防护,选择适合的油品类型,并定期检查油品的质量和性能。
这些注意事项能够确保油品的安全和有效使用,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安全。
食品安全如何选择安全的食用油

食品安全如何选择安全的食用油食用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用于烹饪、炒菜,还用于制作各种食品。
然而,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引起关注,选择一种安全的食用油成为了人们关心的焦点。
本文将从原料、生产工艺和品牌信誉等方面,探讨如何选择安全的食用油。
一、了解原料来源和质量选择安全的食用油需要关注其原料来源和质量。
一般来说,优质的食用油原料必须选取天然、无污染的植物种子或果实。
例如,橄榄油源自于橄榄果实,纯正的橄榄油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口感,且富含维生素E等多种有益成分。
当然,除了植物油类,其他油脂如动物油、坚果油等也可选择优质的原料进行加工。
其次,了解原料的生长环境也很关键。
传统的食用油生产往往不注重原料的环境质量,使用的种子或果实可能含有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因此,选择来自优质农田或有机农场的食用油更有保障。
例如,一些品牌的橄榄油专门生产基地都位于地理环境优越、污染少的地区,确保原料的无污染。
二、关注生产工艺和加工方式除了原料质量,食用油的生产工艺和加工方式也决定了其质量。
在生产过程中,避免使用化学溶剂进行提取,采用物理或自然提取的方法更为可靠。
物理提取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油脂中的有益成分和天然香气,同时避免了化学残留物对人体的潜在伤害。
此外,注重生产过程的卫生和环境保护也是选择安全食用油的重要因素。
规范的生产车间、先进的生产设备以及完善的生产线管理,能够降低油品被污染的风险。
一些知名食用油品牌通常会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监控和管理,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
三、选择有信誉的品牌选择有信誉的品牌是选择安全食用油的重要保障。
知名品牌往往有着丰富的生产经验和良好的市场口碑,其产品质量有一定的保证。
消费者可以通过查阅媒体报道、消费者评价等途径了解品牌的信誉度。
此外,选择拥有相关认证的食用油品牌也是明智的选择,如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等。
这些认证能够证明品牌在生产过程中遵循相关的质量和安全标准。
食用油的安全隐患

食用油的安全隐患食用油是我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材之一,但是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其安全情况。
以下是食用油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的介绍。
一、油质量1. 食用油选购消费者在购买食用油时,应该先从外包装和生产日期入手,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食用油,尽量购买生产日期较近的产品,并注意查看是否过期。
此外,要注意选购国家质量监督检验部门出具的合格证明,这样能够更好地保证油的质量。
2. 质量检测消费者在使用食用油时,还应该注意对油的质量进行检测,这需要有专业的检测工具或设备。
常见的方法包括嗅味、观察色泽、使用试剂等。
二、油烟油烟是消费者在炒菜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过度吸入油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1. 良好的通风条件消费者在烹调时应该尽量选择在通风条件良好的场所进行,确保炊具在高温状态下时,能够将油烟及时排出。
2. 减少油烟产生消费者在具体的烹调过程中,可以通过减少加热温度、控制油的投放量、缩短加热时间等方式减少油烟产生。
三、油质变质油质变质是我们在日常使用中,非常容易遇到的一个问题。
如果食用变质的油,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1. 观察变质迹象消费者在食用油时,应该仔细观察油的状态是否发生改变,比如油变黑、发臭、质地发生变化等等。
2. 油存放对于未使用完的油,应该妥善存储,避免阳光直射以及过多接触空气。
同时,要保证存储的容器干燥、清洁、密闭。
四、油品掺杂1. 掺假一些不良厂商为了追求暴利,会在食用油中掺杂其他低价物质。
消费者在选购或使用食用油时,需要遵循消费合法、购买明码标价的原则,远离非正规厂商的“三无”产品。
2. 掺杂有时候即便是正规的厂家,也会因为生产、运输原因,导致食用油被掺杂杂质。
此时消费者就需要对购买的油品进行检测,确保是质量安全的产品。
五、使用适量在使用食用油时,消费者要适量使用,过度使用油品不仅不利于健康,还会浪费资源。
因此,消费者需要根据实际需要控制油品的使用量,减少油品对环境和自身健康的负面影响。
粮油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食安管理粮油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陈思敏(青海省粮油检测防治所,青海西宁 810017)摘 要:粮油食品质量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加强检测是重要保障手段。
然而,我国粮油食品质量安全检测还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与建议,为保障食品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粮油食品;质量安全;检测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Quality and SafetyInspection of Grain, Oil and FoodCHEN Simin(Qinghai Provincial Cereals and Oils Inspection and Prevention Center, Xining 810017, China) Abstract: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grain, oil and food is related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people’s livelihood, and strengthening testing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means.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grain and oil food quality safety testing in China. Aiming at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provide solid technical support for ensuring food safety and safeguarding consumers’ rights and interests.Keywords: grain, oil and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detection粮油食品是居民生活必需品,其质量安全关乎国计民生。
食用油生产关键点及常见的质量安全问题

食用油生产关键点及常见的质量安全问题【摘要】粮油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加工业。
随着人民消费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粮油加工业也在快速发展。
尤其是食用油行业市场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市场规模大,发展机会不断。
但从食用油加工业发展现状来看,仍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以促进食用油加工业高质量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
本文结合食用油生产关键点,归纳列举常见的质量安全问题,以为加强食用油生产质量安全管理提供启示。
【关键词】食用油;关键点;质量安全粮油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民生。
随着不断发展,我国食用油行业正在不断壮大,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十四五”期间,我国强调不断发展和完善粮油运输体系,坚持油品经营,开发和改进油品技术,确保食用油生产和消费安全。
此外,随着食用油市场的扩大和盈利能力的提高,满足高端和多样化客户需求的包装化、高端化以及品牌化也在增加。
一、食用油生产关键点我国的主要植物油是草本植物油以及木本植物油。
草本油包括大豆、花生、油菜籽、芝麻、棉籽和葵花籽。
木本油包括山茶籽、椰子、核桃、橄榄和油桐,目前规定使用转基因油的食用油必须在包装上标明“转基因”字样。
油料种子的预处理根据需要包括油料种子的清洗、脱绒、剥壳、烘干、研磨、软化、去皮、轧胚和蒸炒等多项工序。
处理后的油料进入下一阶段,用于制备毛油。
在食用植物油加工过程中,原油一般采用压榨和浸出两种方法制备。
压榨法是通过物理压榨从油中提取油脂的方法。
虽然这标志着传统的石油生产方法的优势,但目前的压榨方法是工业化操作。
浸出法是利用食品级溶剂利用化学原理从油中提取油的方法。
从世界食用油制造工艺发展的历史来看浸出制油制造工艺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先进的制造工艺。
浸出法最早在发达国家应用和发展。
在以上两种制油方式中,生产企业根据不同需求进行选择,相辅相成,在企业中常采用压榨和浸出两种方式。
例如,在生产香油、花生油、芝麻油等香油时,为了保持油脂的浓郁风味,需要采用压榨法,(压榨前高温蒸炒提出香味)。
食用油的品质评价与质量控制

食用油的品质评价与质量控制食用油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料之一,品质评价及质量控制对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食用油品质评价标准的概述以及质量控制方法的探讨,为读者提供相关知识和实用指导。
一、品质评价标准食用油的品质评价标准是检验其是否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依据,常用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感官评价、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
1. 感官评价感官评价是通过人的主观感受来评判食用油的质量,主要包括气味、色泽、口感等方面的评价。
例如,优质的食用油应该具有清香、金黄色、口感醇厚等特点。
2. 理化指标理化指标是通过科学方法对食用油进行测试,从而客观评价其品质。
常见的理化指标包括酸价、过氧化值、含水量、色泽等。
酸价是评判食用油酸度指标的重要参数,过氧化值能够反映食用油的氧化程度。
3. 微生物指标微生物指标是评价食用油卫生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主要包括大肠菌群、霉菌、酵母菌等指标。
食用油应该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对微生物指标的限定。
以上是食用油品质评价的一些常见标准和指标,针对不同类型的食用油,标准和指标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价。
二、质量控制方法为了确保食用油的质量,严格的质量控制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1. 原料控制食用油的质量受原料的影响很大,因此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对原料的选择和采购十分重要。
应选择新鲜、无污染的油脂作为生产原料,并严格遵守国家相关规定。
2. 生产工艺控制食用油的生产工艺对最终产品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生产过程中应建立标准化作业流程,并使用先进的生产设备,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指标符合标准要求。
3. 检测和分析控制对于食用油的品质评价,需要通过科学的检测和分析手段来进行。
利用先进的检测设备,进行常见的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等的检测,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4. 包装和储存控制良好的包装和储存条件可以延长食用油的保质期并保持其良好的品质。
包装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储存条件应干燥、避光、通风等,防止油脂氧化和污染。
食用油质量与安全问题及检测方法

食用油质量与安全问题及检测方法作者:暂无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2010年第5期姚卫蓉工学博士,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研究中心负责人,法国国立高等农业和食品工业学院食品安全博士后,主要从事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自1995年工作以来,主持完成了2项国家科技攻关子项目,目前主持“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大城市现代营养配餐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两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食品安全指南》《食品安全与化学污染防治》主编,《食品安全概论》教材副主编,参与编辑《中国食品科技发展报告》,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46篇。
食用油质量与安全问题及检测方法嘉宾姚卫蓉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采编马永娇本刊记者与乳品、饮料、焙烤食品不同,食用油只是各种菜肴的配料,但就是这样的“配角”却因近年来各种食用油质量与安全问题的曝光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如食用油塑料桶包装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PAEs )的迁移,以及近期备受瞩目的地沟油及其检测问题等等。
可见,加强食用油的检测与安全管理迫在眉睫。
为更好了解主要的食用油质量与安全问题及检测方法,本期“专家观点”特邀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姚卫蓉副教授,为我们做详细的介绍。
主要的食用油质量与安全问题记者:目前主要的食用油及其质量与安全问题有哪些?姚卫蓉:在目前国内市场上,食用油主要是指植物油和动物油。
常见的食用植物油有大豆油、菜籽油、棉籽油、花生油、棕榈油、椰子油、玉米胚芽油、茶籽油、芝麻油、米糠油、橄榄油、亚麻油、红花籽油、核桃油、葵花籽油、葡萄籽油、小麦胚芽油等;常见的食用动物油有猪油、牛油等。
食用油的质量与安全问题来自油料作物的种植、收割、储藏、加工和使用各个环节,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油料作物在种植、收割、储藏过程中带入的黄曲霉毒素(花生油等),硫苷、恶唑烷硫酮(菜籽油),棉酚(棉籽油),苯并芘(椰子油)等天然毒素;另外,一些脂肪酸,如菜籽油中的芥酸、棉籽油中的环丙烷酸也是食用油面临的安全问题(虽然还存在争议)。
食用油质量保障措施

食用油质量保障措施食用油作为人们日常饮食中重要的食品原料之一,质量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
为了保障食用油的质量安全,各国都采取了一系列的质量保障措施,包括从生产环节到销售环节的全过程管理,以及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本文将从食用油的生产、加工、储存和销售等环节,详细介绍食用油质量保障的措施,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食用油的生产环节是保障食用油质量安全的基础。
生产环节主要包括原料选择、榨取、炼制和包装等过程。
原料选择是确保食用油质量安全的关键,常见的原料有植物油和动物油两类。
在原料选择上,应选择优质、新鲜的食用油原料,并进行严格的检验和筛选,防止使用劣质或变质的原料。
榨取和炼制过程中,应采用科学、合理的工艺,确保食用油的质量稳定。
包装过程中,应选用符合标准要求的食品包装材料,避免污染食用油。
其次,食用油的加工环节也是保障食用油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
加工环节主要包括精炼、脱蜡、脱色、脱臭和脱酸等过程。
精炼过程中,应采用适当的加工工艺和设备,确保食用油的纯度和净度。
脱蜡、脱色、脱臭和脱酸等过程都是为了去除食用油中的杂质和不良物质,提高食用油的质量和口感。
同时,在加工过程中还应加强卫生管理,确保加工环境的清洁和工人的健康。
再次,食用油的储存环节也是保障食用油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
食用油的储存应遵循以下原则:避免阳光直射、远离高温环境、防潮防尘。
同时,储存场所应保持干燥、通风、清洁,避免异味的污染。
特别是对于大型食用油企业和商超等,还应做好食用油的分区储存,避免不同品种、不同产地的食用油混存,防止交叉污染。
最后,食用油的销售环节也是保障食用油质量安全的重点环节。
销售环节主要包括批发、零售和餐饮服务等环节。
对于食用油的批发和零售企业,应加强供应链管理,确保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可追溯,防止假冒伪劣产品的流入市场。
同时,在销售过程中应加强对食用油质量的监管和检测,对疑似问题产品进行抽检和检验。
对于餐饮服务环节,应建立食用油使用管理制度,确保食用油的质量安全,禁止使用过期、变质或劣质的食用油。
食用油安全

食用油安全食用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材料之一。
然而,近年来,食用油的质量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加工、储存和使用等方面介绍食用油的安全性,并提供一些建议,以确保人们选择和使用安全的食用油。
首先,食用油的加工过程对其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规厂家在生产过程中应确保原料的安全性。
他们应选择健康的植物油作为原料,并严格控制油的加工过程,如脱酸、脱色、脱臭等。
此外,他们还应定期进行检测,确保油的品质符合食用标准。
其次,食用油的储存也是确保其安全性的一项重要环节。
正确的储存可以延长食用油的保质期,并避免油发生质量问题。
首先,食用油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阳光和热源。
其次,避免食用油接触到空气,可以使用容器密封、瓶口加盖等措施。
最后,使用后请尽量迅速封上瓶盖,以防油氧化或受到污染。
再次,正确使用食用油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其安全性。
使用时,首先要检查食用油的外观、气味和质地,如发现浑浊、异味、粘稠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
其次,避免将废弃油混入新油中,因为废油可能已经发生质变,混入新油会导致食用油的安全性下降。
最后,使用食用油时要注意火候,避免过高的温度会使油烟产生有害物质。
因此,在烹饪过程中应控制好火候,避免过热食用油。
最后,为了确保选择安全的食用油,消费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购买食用油时要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产品。
其次,查看产品标签上的相关信息,如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以及质量检测报告,确保产品符合安全标准。
此外,可以向相关机构了解食用油的质量和安全信息,如政府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或消费者协会等。
总之,食用油的安全性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加工、储存和使用都对食用油的质量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消费者在选择和使用食用油时应格外小心,确保选择到质量安全的产品。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饮食健康和安全。
食用油质量与安全检测——食用油质量与安全问题及检测方法

姚卫蓉 : 目前 国内市场上 , 用 在 食
油 主要 是 指植 物 油 和 动物 油 。 常见 的 食 用 植 物 油 有大 豆 油 、 籽 油 棉 籽 油 、 菜 花生 油 、 榈 油 、 子 油 玉 米胚 芽油 棕 椰 茶 籽 油 、 麻 油 、 糠 油 橄榄 油 、 芝 米 亚麻 油 、 花籽 油 桃 油 葵 花 籽 油 、 红 核 葡萄 籽 油 小麦 胚 芽 油 等 ; 见 的 食 用动 物 常
食 用油 的质 量与安 全 问题 来 自油料 作 物 的种 植 、 割 、 藏 、 工 和 使 用 收 储 加 各 个 环节 , 体 可 以概 括 为 以下几 个方 具 面 :() 料作 物 在 种植 收 割 、 藏 过 1油 储
量与安全问题及 检测方 法, 本期 专家
观 点” 邀 江 南大 学食 品学 院 姚 卫 蓉副 特
配餐 技 术 研 究与产业化 ” 两项 国家 “ 十一五 ”
过程中. 土壤水体中的重金属会在油料
作 物 体 内累积 , 进 入 食 用 油 中 ; 工 并 加 过程 中生产 设 备 中的重金 属也 会进 入食 用油 。() n 5 a t带 来 的 苯并 芘 反 式 脂
肪 酸 以及 浸 出毛 油中的溶 剂超标 问题
沟油检 测 方法 的详 细介 绍以及其 推 出的地 沟油现 场 快速 检 测
方案;“ 实验室” 板块则有P N 谱尼测试集团对一些热点话题 OY
发表 的看 法及其检 测技 术 与服 务的介 绍。
Mav 2 。 01
e
F ooD
2 测方法
测方法的详述 ;“ 仪器与使用” 板块有北京中西远大科技有限公
食用油的纯度与质量检测

食用油的纯度与质量检测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逐渐增加,食用油的纯度与质量成为了备受关注的话题。
食用油是我们餐桌上的重要食材,它不仅会直接影响食物的口感和味道,更关系到人们的健康状况。
因此,对食用油的纯度与质量进行有效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一、食用油的纯度与质量问题食用油的纯度与质量问题涉及到多个方面。
首先是油品的真实性,即食用油是否为标称的类型和品牌。
在市场上,存在着一些不法商家为了牟取暴利,将劣质或假冒的食用油冒充优质产品出售。
这种行为不仅欺骗了消费者,还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
其次是食用油的纯净度。
油品在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外界物质的污染,比如农药、重金属等。
这些有害物质的存在会对人体产生负面影响,长期食用可能导致健康问题。
最后是食用油的质量问题。
好的食用油在保持原料本身天然优势的基础上,应该具备适宜的色泽、气味和口感等特点。
一些劣质油品可能因为劣质原材料的使用或加工工艺不当,导致油质发黄、有异味或者口感粗糙,严重时还可能出现酸败等问题。
二、食用油纯度的检测方法为了保障食用油的纯度与质量,行业及相关机构常常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检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检测方法:1.化学分析法:通过检测食用油的酸价、过氧化值、透明度、质量比等指标,从化学成分的角度对食用油进行鉴别和评价。
2.物理指标法:通过检测食用油的色泽、气味、透光性、黏度等物理属性,来判断其质量优劣。
3.感官评价法:通过专业品鉴师的感官评价,包括观察外观、闻气味、品口感等,以确定食用油的口感和风味。
4.仪器分析法:利用先进的科学仪器,如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对食用油中的各种物质进行定量或定性检测,以评估其纯度和质量。
这些检测方法综合运用可以对食用油的纯度和质量进行全面的评价,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食用油选择。
三、食用油质量监管的重要性强化食用油质量监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对于消费者而言,有了监管机构的严格把关,他们便能够更加放心地选择并购买食用油。
浅析粮油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粮油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粮油品质安全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严重影响人民生活和身体健康。
粮油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因此,对粮食和食用油的品质和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至关重要。
但是,当前我国粮食生产中仍面临着诸多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文章就目前我国粮食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存在的问题作了简单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粮油;质量安全;对策1问题分析1.1缺乏完善的安全监管体系在当前的粮油质量安全领域中,存在着一个重要而严峻的问题,即缺乏完善的安全监管体系。
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粮油质量安全监管的标准不一致,监管措施也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这导致了一些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不到位,产品质量问题频发。
并且当前的监管体系中,存在着多个涉及粮油质量安全的监管部门,但这些部门之间的职责界定不清晰,协同工作不够紧密。
这导致了监管工作的分散化和重复劳动,无法形成统一有效的监管力量。
在一些地方,监管部门的监督和执法工作不到位,存在着疏于履职、失职渎职等问题。
监管部门在人员配置、技术水平、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存在不足,无法满足复杂多变的监管需求。
这导致了监管部门难以及时获取有关粮油生产的信息,无法快速反应和处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1.2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用于改善食品质量和延长食品保质期的物质,在一定范围内合理使用是符合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的。
然而,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滥用和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并且,一些不合格的添加剂会使得产品的色泽、口感等质量指标改变,甚至导致产品变质或腐败。
同时,一些违规使用的添加剂可能存在毒性或致癌性,长期摄入会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1.3污染问题严重在粮食等农产品的加工、生产过程中,都存在着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
比如在生产中受到农药污染、在运输中受到环境污染等,都会影响粮油的品质。
当前,我国粮食工业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就必须从根本上提高粮食品质。
试论食用油生产关键点及常见的质量安全问题

食安管理试论食用油生产关键点及常见的质量安全问题战 宁(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山东莱阳 265200)摘 要:本文基于食用油的常用生产工艺,以及食用油生产中的关键点,对食用油生产中的常见质量安全问题展开研究。
同时,提出了一系列加强食用油生产质量安全管理的具体对策,借此规范食用油生产流程,保障食用油生产安全、生产质量。
关键词:食用油;生产关键点;质量;安全问题Discussion on the Key Points of Edible Oil Production and Common Quality and Safety ProblemsZHAN Ning(Shandong Luhua Group Co., Ltd., Laiyang 265200, China)Abstract: Based on the common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edible oil and the key points in edible oil produc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mmon quality and safety problems in edible oil produc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quality and safety management of edible oil production, so as to standardize the edible oil production process and ensure the safety and quality of edible oil production.Keywords: edible oil; key production points; quality; safety problem食用油在国民生活中不可或缺,能够为人体提供所需的热能。
食用油的生产与质量控制

食用油的生产与质量控制食用油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之一,其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食用油的生产工艺、原材料选择、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旨在揭示食用油产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证其质量安全。
一、食用油的生产工艺食用油的生产通常经历以下几个主要步骤:原材料准备、清洗去杂、破碎压榨、脱水脱溶剂、脱臭脱酸、脱色脱杂、脱蜡处理、过滤杀菌、灌装包装等。
在每个环节中都需要严格控制工艺参数,确保食用油的品质。
二、原材料的选择与处理1.主要原材料选择:食用油的主要原材料通常来自于植物油和动物油。
常见的植物油有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等,而动物油一般指动物内脏中提取的油脂,如猪油、牛油等。
不同的原料会影响到油脂的质量特点,因此根据产品需求选择合适的原料十分重要。
2.原材料预处理:原材料的预处理包括清洗、破碎等步骤。
清洗是为了去除原料表面的杂质和微生物,保证油脂的品质安全。
破碎则有利于油脂的压榨和提取。
三、质量控制1.生产环境控制:生产过程中应保持洁净,防止杂质和微生物污染。
合理布局生产设备,减少交叉污染的风险。
2.工艺参数控制:在各个生产环节中,控制合理的工艺参数十分重要。
例如,破碎压榨环节中的温度、时间、压力的控制,脱臭脱酸环节中的蒸汽温度、压力的控制等都会影响油脂的品质。
3.质量检验:为了确保食用油的质量,需要进行各项质量检验。
常见的检测指标有酸价、过氧化值、游离脂肪酸、杂质含量、微生物检测等。
通过这些检测手段可以评估食用油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4.包装与储存:合适的包装方式可以保护食用油免受环境、光照和氧化的影响。
储存条件应保持干燥、阴凉、通风,并避免与其他物质接触。
四、食用油的质量控制趋势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升,食用油行业的质量控制也呈现出以下趋势:1.追求绿色环保:采用低温压榨、物理脱蜡等绿色环保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选择优质植物原料,避免使用转基因原料或添加剂。
食用油生产关键点及常见的质量安全问题

117本文结合食用油的生产关键点,列举常见的质量安全问题,并指出了食用油的潜在风险点。
一、食用油的生产工艺及关键控制点国内传统的食用油加工工艺主要包括四种:冷榨工艺、热榨工艺、浸出工艺以及水代工艺。
此外,新型的制油工艺还包括:超临界CO 2萃取工艺、亚临界萃取工艺及水酶法工艺。
其中,热榨工艺、冷榨工艺、浸出工艺、水代工艺的关键控制点分别如表1、2、3、4所示。
表1:热榨工艺的关键控制点关键控制点控制值焙炒时间20-30min 焙炒温度200℃压榨温度180℃压力40-50MPa 表2:冷榨工艺的关键控制点关键控制点控制值压榨温度65℃入榨水分9%离心转速30r/min表3:浸出工艺的关键控制点关键控制点控制值浸出时间根据浸出器类型浸出温度50-55℃水化脱胶低温水化20-30℃加水量W=(0.5-1)X 中温水化60-65℃加水量W=(2-3)X高温水化85-95℃加水量W=(3-3.5)X(式中X——油中磷脂含量)碱炼脱酸工艺初温终温低温碱炼20-30℃60℃高温碱炼75℃90-95℃湿法碱炼30-50℃60-70℃真空吸附脱色真空度8KPa,油温90-100℃,搅拌15-20min脱臭真空度1KPa,温度240℃,时间100-120min表4:水代工艺的关键控制点控制点控制值焙炒时间35min 焙炒温度220℃食用油生产关键点及常见的质量安全问题加水量80%震荡3h二、食用油产品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1.酸价超标。
酸价是脂肪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标志,也是油脂变质程度的指标。
如果长期食用酸价过高的食品,会导致人体肠胃不适、腹泻并损害肝脏。
2.苯丙[a]芘超标。
据报道,2021年广西省被曝出有一个批次的山茶油苯并[a]芘超标20多倍,达到248μg/kg。
苯并[a]芘会随着消化道进入人体,使人体内的肠道、胃部以及肝脏受到损伤,从而诱发人体内的细胞癌变,增加患癌风险。
3.黄曲霉毒素B1超标。
黄曲霉毒素B1大量摄入时,可发生急性中毒,出现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胆管增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用油的质量与安全问题
食用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不仅用于烹饪、炸炒,还可以用于制作各种食物。
然而,近年来食用油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引
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食用油的质量检测、常见质量问题以及如何
选择安全食用油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食用油的质量检测
为了保障食用油的质量和安全,各国都设立了一系列的标准和检测
方法。
主要的质量指标包括带有恶臭、色泽异常、异物、不溶性等。
这些指标一般通过专业机构的检测,如食品安全监督检验机构或第三
方检测机构来确保。
在食用油的质量检测中,有一项特别重要的参数是酸价。
酸价是衡
量食用油酸度的指标,过高的酸价会导致食用油质量下降,对人体健
康造成危害。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食用油时应注意酸价是否合格。
二、常见食用油质量问题
1. 过氧化值过高:食用油在长时间存放或高温加热过程中容易发生
氧化反应,产生过氧化物质。
如果过氧化值过高,食用油会变质,不
仅影响食物口感,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2. 受到污染:部分食用油可能受到有害物质的污染,如重金属、农
药残留等。
这些污染物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
因此,消费者
在购买食用油时应注意选择有质量认证、口碑好的品牌。
3. 不合格添加剂:添加剂是一种常见的食用油质量问题。
一些不法
商家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在食用油中添加劣质或超标的添加剂。
这
些添加剂不仅降低了食用油的质量,还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三、如何选择安全食用油
为了保证食用油的质量和安全,消费者在购买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消费者应选择具有良好信誉的超市、商场等
正规渠道购买食用油,以避免购买到质量不合格的产品。
2. 注重品牌和认证:消费者可以选择知名品牌的食用油,这些品牌
往往有完善的质量控制和严格的生产流程。
此外,关注食用油是否通
过了国家认证,如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等。
3. 注意包装和标签:购买食用油时,消费者应仔细查看产品的包装
和标签。
包装应完好无损,没有任何异味。
标签上应注明生产日期、
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以方便消费者对食用油的追溯和调查。
4. 了解食用油的品种:不同的食用油有着不同的适用场景和特点。
消费者应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食用油品种,如橄榄油、花生油、菜籽油等。
5. 自主储存和使用:食用油的储存和使用也是影响质量和安全的关
键因素。
消费者应避免将食用油放置在阳光直射的地方、高温环境,
同时要注意避免重复利用炸油。
结语
食用油的质量和安全是我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通过正确的选择和使用,我们可以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对食用油的质量和安全问题有更全面的了解,并在购买和使用时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