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Apple Watch与可穿戴设备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可穿戴设备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可穿戴设备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9月目录一、接棒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将成为下一个互联网金矿 (3)1、可穿戴设备,重新定义生活与感知 (3)2、智能设备革新加速,可穿戴渐成发展方向 (4)二、发展条件日渐成熟,静待可穿戴黎明破晓时 (7)1、消费者认知加强,可穿戴设备潜在市场需求巨大 (7)2、配套技术不断演进,为可穿戴市场腾飞奠定基石 (9)(1)芯片技术 (9)(2)传感器技术 (10)(3)NFC技术 (11)(4)人机交互技术 (12)3、云计算完善可穿戴服务功能,大数据打开可穿戴发展空间 (12)4、互联网巨头引领下的多方参与,持续进化可穿戴生态系统 (14)5、资本市场热情高涨,推动可穿戴设备市场成长 (15)6、Apple Watch终亮相,有望成为可穿戴市场催化剂 (19)7、启动条件逐渐成熟,可穿戴市场空间广阔 (20)三、软件与服务,可穿戴产业未来最大的利润空间 (22)1、硬件销售是可穿戴设备全面铺开前的主要盈利模式 (22)2、软件平台与应用开发蕴含巨大商机 (23)3、可穿戴相关软硬件发展成熟后,大数据价值将凸显 (24)四、投资机会 (24)1、硬件短期业绩确定性较高,软件潜在市场空间更加广阔 (24)2、东软集团:软硬件全布局,未来分享可穿戴盛宴是大概率事件 (25)3、万达信息:医疗卫生信息化领先企业,受益可穿戴医疗发展 (27)4、安居宝:社区安防龙头企业,有望进军安全监测类可穿戴设备 (28)五、主要风险 (30)一、接棒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将成为下一个互联网金矿1、可穿戴设备,重新定义生活与感知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
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还能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从而将会重新定义我们的生活和感知。
目前可穿戴设备的产品形态主要有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
电子穿戴设备智能手表102232
不同领域趋势
电子穿戴设备智能手表102232
穿戴设备潜在消费者期待功能调查结果
• 艾媒咨询(iiMedia Research)数据显示: 功能和价格是消费者重点考虑购买的因素,对价格敏感,对品牌不敏感。 可穿戴设备市场尚处孕育阶段,企业若想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需从产品功能性 上发力,注重不其他同类产品的差异性,同时也不能忽略价格、款式等其他因素。
2、监测身体的变化情况, 包括动作、心跳、生物电、声音等; 国内典型厂商:汉威电子(300007)、苏州固锝(002079)、中航电测(300114 )及通富微电(002156)
电子穿戴设备智能手表102232
电池—穿戴设备最大的短板、关键因素
当前现状分析: 1、设备储能空间有限,锂电坚硬而硕大; 2、锂电2~3年内仍是可穿戴设备充电能源主体; 3、锂电的能量密度增长速度异常缓慢,每十年增长一倍。 4、锂电安全性,厂商不会配置大容量电池; 容量约为主流智能手机的1/4~1/10。 演进和替代方案: ➢更换材料: 一、太阳能电池(柔性硅基光纤太阳能电池研发成功)
电子穿戴设备智能手表102232
MEMS传感器(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定义:能够感知外界变化,并将其进行物理量化的转换装置 分类:三轴陀螺仪、加速传感器、距离感应器、光敏感应器、指纹识别等 作用:1、感知外界的环境变化,包括运动情况、光线、空气、地理位置、温度等;
电子穿戴设备智能手表102232
屏幕(柔性可弯曲)
柔性屏幕
一、E ink 1.73 英寸柔性电子纸屏幕 (320*240) 特点:更能够适应手腕曲线,耗电少, 待机一周; 量产时间:已量产
浅析可穿戴设备的现状与发展
浅析可穿戴设备的现状与发展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可穿戴设备将应用得越来越广泛。
本文根据现今可穿戴设备发展的现状,阐述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多角度地分析可穿戴设备产业发展和前景。
关键词:可穿戴设备现状;发展趋势在计算机、网络、电子技术逐渐成熟的今天,随着芯片小型化,电路、硬件适应性的提高以及移动网络的普及,可穿戴设备的推广成为可能。
在大众需求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可穿戴设备被推出,并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产业。
特别是近几年,可穿戴设备的产品已成为世界电子产品中增长最快速的产品类别之一,得到来自各方面的关注。
但是,正因其发展速度惊人,因此其设计标准五花八门,种类也是涉及方方面面。
本文首先以概括的方式介绍可穿戴设备的分类、研究现状,再从不同角度对可穿戴设备的发展进行探究。
一、可穿戴设备现状以往可穿戴设备大多是独体电子单体,承担数据的采集和结果反馈。
发展到今天,数据采集、处理、传输、程序、存储都可以通过网络、无线信号、光信息等方式串联在一起。
因此,可穿戴设备个体的数据电路变得十分简洁,大多只负责单一功能,大大减少设备的体积以及实现的难度。
当前,与可穿戴设备作数据互联的可以是手机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以及微型计算机。
根据佩戴身体部位的不同,我们把穿戴设备划分成五类,分别是:头部配饰、眼睛、耳机、声音发生器,如GoogleGlasses、Moto360、HTCVive;手环、指环、手表,如Apple Watch、GalaRingG1、小米手环;脚环、鞋、袜子,如:Sensoria智能袜子、NikeRunning鞋;智能服装、护肩护膝,如:LumoRun短裤、三星NFC西装;植入型设备、电子文身等。
作者?介:许敏珊(1987―),女,广东广州人,本科学历,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多年前的触摸屏广泛应用是一次软硬件结合的集成化革新。
现今,在物联网、传感器、语音识别系统、模式识别算法、眼瞳对焦等新技术成熟的基础上,可穿戴设备实现了另一次人机交互大变革。
Apple Watch 市场分析报告
至1.35亿台,整体市场逐渐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根据调研机构CCS light的预估,2018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有87% 的比重是属于手腕相关产品,包括6800万支智能手表以及5000万支智能手环, 反映出智能手表的发展前景相对较为广阔。
可穿戴设备处于行业爆发前期
规模较小但增长迅速
参考Strategy Analytics机构统计数据,预计2015-2018 年全球可穿戴设 备出货量年复合增长率将达60-70%,至2018 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超过 1.5 亿支,市场规模达190 亿美金。
定位智能手机配件 (目前只支持配对安 卓手机),拨打电话、 看短信、看邮件、拍 照、查天气等 GPS定位、音乐播放、 接打电话、收发邮件、 收发短信、日历提示、 接收Facebook 、天气 以及推文信息
硅谷创业 Pebble
谷歌 Nexus和 moto
语音功能的加入
Apple Watch
下一个消费电子增长
38毫米表面版售 价549到1049美元 42毫米表面版售 价599到1099美元
阳极氧化铝金属 表壳
由18K金或玫瑰金 打造而成
售价
38毫米表面售价 349美元 42毫米表面售价 399美元
1万美元
Apple Watch
功能介绍
通过硬件设备配合各类APP 应用,功能覆盖了医疗健康、户外运动、影音
目前可穿戴设备处于发展的前期阶段,苹果有希望高举大旗,点 燃市场热情。
谢谢
从产品本身性能的角度来说,Apple Watch 相比其他智 能设备具有以下优势:
• • 更丰富的功能和外形 更丰富的功能和外形 特色。 特色。Apple Apple watch watch 除了收发电子邮件、 除了收发电子邮件、 短信和接打电话外 短信和接打电话外,,还 还 提供新闻、医疗数据 提供新闻、医疗数据 和其他能够方便阅读 和其他能够方便阅读 的创新通知应用等。 的创新通知应用等。 此外 此外,,苹果还提供了多 苹果还提供了多 种类型的个性化表带 种类型的个性化表带 选择。 选择。 • • 保持用户永久在线 保持用户永久在线 连接、实现即时信息 连接、实现即时信息
基于生理监控的智能可穿戴服装研究
基于生理监控的智能可穿戴服装研究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生理监控是指通过对人体生理指标的监测和分析,以获取人体健康状况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可穿戴设备被应用于医疗、健身、运动等领域。
基于生理监控的智能可穿戴服装作为一种新型的健康管理工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研究价值。
在当前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导致了许多健康问题的出现。
而智能可穿戴服装可以通过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帮助人们及时发现身体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基于生理监控的智能可穿戴服装还可以为医疗机构提供更加准确的健康数据,有助于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基于生理监控的智能可穿戴服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还可以促进医疗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该技术还有很大的商业潜力和社会价值,可以为相关产业带来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1. 智能可穿戴技术的兴起和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无线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和人机交互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可穿戴技术逐渐成为研究和开发热点。
从最初的简单计步器、心率监测器到现在的智能手表、健康监测手环、虚拟现实眼镜等,智能可穿戴设备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健康管理、信息获取和娱乐体验。
2013年,苹果公司发布了第一代Apple Watch,开启了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新时代。
谷歌、三星、华为等国内外科技巨头纷纷加入智能可穿戴市场的竞争,推出各种创新产品。
智能可穿戴设备已经成为全球消费电子市场的一大热门领域,吸引了众多企业和投资者的关注。
在智能可穿戴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生理监控技术是其核心之一。
生理监控技术主要包括心率监测、血压监测、睡眠监测、运动监测等,通过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实时监测,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和管理方案。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生理监控技术在智能可穿戴设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2014年可穿戴设备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可穿戴设备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8月目录一、可穿戴设备简介 (4)1、可穿戴设备产品及功能 (4)2、可穿戴设备发展历史 (5)二、可穿戴设备是下一个消费电子增长点 (7)三、可穿戴设备处于行业爆发前期 (8)1、当前市场规模较小但增长迅速 (8)2、2014年可穿戴新产品集中上市,性价比改善刺激需求上扬 (9)3、Android Wear,HealthKit等开发平台助推市场发展 (11)四、iWatch的推出将点燃整个行业的热情 (13)1、Apple为全球创新能力最强的消费电子企业 (13)2、iWatch创新众多,将显著带动可穿戴行业的发展 (13)五、可穿戴设备对产业链的拉动将优于当前市场的判断 (16)1、可穿戴设备对于零组件有全新的要求 (16)(1)可穿戴设备显示器 (16)(2)更加结实的盖板玻璃 (17)(3)SIP 技术更加广泛的应用 (17)(4)无线充电技术的应用 (18)2、可穿戴设备价值量在部分零组件产品上是要高于手机的 (18)3、iWatch的供应链毛利率高于市场的平均水平 (19)4、iWatch供应链厂商的股价大幅上涨 (20)六、重点企业简况 (20)1、环旭电子:SIP业务受益于可穿戴设备的兴起 (20)2、*ST合泰:积极布局可穿戴领域,未来发展可期 (23)3、晶方科技:TSV业务受益于可穿戴设备的兴起 (26)4、华天科技:TSV业务受益于可穿戴设备的兴起 (29)5、中京电子:稀缺的拥有自主终端品牌的可穿戴设备企业 (31)可穿戴设备指可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里的一种便携式设备。
它集成了多媒体、传感器和无线通信等技术,通过APP 支持、数据交互、云端交互可以实现强大的功能。
它相比传统的便携式智能设备具备独特的优势,因而是未来必然的发展趋势。
可穿戴设备具备独特的功能优势,将是消费电子的下一个增长点。
当前行业处于发展初期,但预计自2014 年开始将实现高速的增长,市场规模将迅速扩大。
2014年可穿戴设备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可穿戴设备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2月目录一、智能手机的发展历程映射穿戴式设备的演进趋势 (4)1、摆脱“线”制→摆脱“手”持 (5)2、基础界面→语音控制、眼球识别 (6)3、简易扩展→实时监测 (8)4、社交增强→现实增强 (11)5、娱乐多媒体→虚拟现实化 (12)二、穿戴式设备大放异彩,契合并验证演进趋势 (15)1、底层架构的实现:智能平台 (15)2、实时监测的提升:智能手表/智能手环 (17)3、穿戴家族的变种:智能耳机 (19)4、显示与虚拟的交融:智能眼镜/头戴式显示器 (20)三、“分”“合”之中探寻落地行业 (22)四、重点公司简况 (33)1、上海新阳 (34)2、晶方科技 (35)3、华天科技 (36)4、其他细分领域公司 (38)2013年是穿戴式设备的起步年,从上游的元器件供应到下游的终端产品推出,整个产业链都受到了市场极大的关注和热议,是非之争也不绝于耳。
诚然在2013年中穿戴式产品更多的以概念式产品示人,比如Google Glass、Apple iWatch等产品虽然消息不断刺激着消费者和资本市场的神经但迟迟犹抱琵琶半遮面未曾正式推出;或者作为试水产品测试市场反应,与大众期望的穿戴设备的最终形态相距甚远,例如三星的Galaxy Gear智能手表,率先推出却市场反应一般。
无论如何,穿戴式产品在13年带给市场的预期大于惊喜,始于起步却离渐入佳境尚存距离。
而在2014年CES上,各大厂商都将穿戴式产品视为全年布局的重中之重,从宣传攻势到产品发布一气呵成,将穿戴式产品称为今年整个CES最大的亮点毫不为过。
本次在穿戴式领域参展厂商不仅在厂商的种类上呈现出难得一见的多样化,公司的规模层次也相对于其他领域更加丰富。
厂商的种类上不仅包含传统消费电子巨擘,例如索尼、三星、LG等厂商,也加入了英特尔、高通、联发科等芯片制造厂商;公司规模亦从产品线覆盖广泛的一线大厂到深耕于穿戴式设备的专注型公司,例如专注于智能手环的Pebble和Fitbit公司。
2014年电子行业并购与转型分析报告
2014年电子行业并购与转型分析报告2014年8月目录一、海量市场提供广阔的并购空间 (4)1、零组件升级和可穿戴式设备成为消费电子突破口 (4)(1)零组件升级与创新 (4)(2)穿戴式设备驱动SiP成为必然 (5)2、LED照明市场加速爆发 (6)3、集成电路产业拥有海量的市场空间 (7)4、新能源汽车加速渗透,汽车电子等待拐点 (8)二、成长瓶颈和估值红利推动并购时代的开启 (10)1、并购将是打开成长天花板的重要手段 (10)(1)并购将是打开成长天花板的重要手段 (10)(2)智能机高渗透率使行业面临增长瓶颈 (10)(3)LED照明驱动细分市场渠道走向融合 (11)(4)集成电路为中国外汇消耗第一大户 (12)(5)汽车行业中整车配套产业拥有巨大的进入壁垒 (13)2、估值红利助推A股并购浪潮的开启 (13)三、国际并购案例借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14)1、苹果和谷歌不断通过并购完善业务版图 (14)(1)Apple:引领科技业创新浪潮,并购以打造垂直一体化 (14)(2)Google:立足移动广告与移动服务,开拓智能家居等新兴领域 (15)2、晶电持续并购,铸就LED芯片王者 (16)四、大陆电子产业开启并购新时代 (17)1、大陆电子产业并购浪潮风起云涌 (17)2、LED:并购或是照明新进者的必由之路 (20)(1)“新飞乐”将诞生,铸就国企改革标杆 (20)(2)利亚德:以蓝标为标杆执行外延式扩张战略 (22)(3)并购已经成为LED新进者切入照明市场的必然选择 (23)3、集成电路:国资整合持续加速 (24)(1)大陆平台或成为星科金朋的重要买家 (24)(2)国资加速入场,行业将持续整合 (25)3、汽车电子:并购将是高壁垒汽车供应链的破局良策 (27)五、风险因素 (28)1、行业风险 (28)2、公司风险 (28)。
智能手环的生意为什么这么吸引人
智能手环的生意为什么这么吸引人当微软从斜刺里杀出来,直接跳进了智能移动硬件的行列,以Band手环切入的时候,又有很多人开始关注智能健康移动设备是不是也能撬动一个大市场?虽然手环是一个小玩意,在智能家电里也是微乎其微的存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尤其是小米、乐源数字FashionComm & 百度Dulife乐康手环等切入到智能手环市场,打出的价格更是让人看不懂,几乎没有利润可言。
市场有多大?据市场研究公司ABI Research的报告显示,在2014年第一季度,以智能手环为代表的健康追踪器的销量超过了235万台,是智能手表出货量的4倍。
这只不过是一个季度的销量。
其中,Fitbit在智能追踪器市场的市场份额最高,打败了包括Jawbone、佳明、Nike、Misfit Shine等竞争对手。
而对国内市场而言,产品更是繁杂,大厂小厂的产品铺天盖地,尤其是相对的技术含量有限,进入这个市场的山寨产品也不乏少数。
不过后来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开始悄然涉水,其中乐源数字FashionComm,小米等都是率先启动的。
把价格压到一个相对的极致,这对山寨厂商是致命的打击。
此外,iHealth、华为荣耀、乐心、咕咚等厂商也开始在京东等平台正式销售自己的微信版手环。
幕后有腾讯的推动,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手环的市场需求和发展。
还有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可穿戴智能终端的出货量将超过1亿部,至2018年可能超过3亿部。
瑞信集团的预测报告认为,未来两到三年,全球可穿戴设备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00亿至500亿美元。
而艾媒咨询发布的《2013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研究报告》,预计到2015年中国市场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将超过100亿元。
之所以健康手环能获得相当大的市场追逐,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智能手环类的健康追踪器的售价普遍要比智能手表低很多,这也让更多消费者愿意购买。
二是目前智能手表的功能更多的是作为手机的压缩版,用来提醒用户接受信息、电话等,而智能手环主打健康追踪,更加贴近用户的需求。
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产业发展及下游需求专项调研报告
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产业发展及下游需求专项调研报告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产业发展及下游需求专项调研报告一、背景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识增强,智能化和个性化需求增长,给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带来了广大的市场机遇。
可穿戴设备作为物联网的重要细分领域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的必需品之一。
据市场研究机构预计,到2023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1,295亿美元。
二、全球市场概况1.市场规模据市场研究机构预计,到2023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1,295亿美元。
2.市场细分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可以细分为: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衣物、智能手套、智能鞋垫等多个细分领域。
3.市场需求随着消费者健康和运动意识的增强,以及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的需求增加,可穿戴设备已经逐渐成为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近年来,互联网巨头在可穿戴设备领域不断布局,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三、国内市场概况1.市场规模国内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逐年增长,2019年市场规模达9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9%。
2.市场细分国内可穿戴设备市场热门细分领域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衣物。
3.市场需求随着全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健康和时尚成为了人们购买可穿戴设备的主要考虑因素。
此外,随着偏移计算和可穿戴技术的不断升级,国内可穿戴设备市场将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下游需求1.健康养生需求:可穿戴设备可以随时监测身体数据,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
并通过数据分析,提供科学化的保健建议。
2.时尚消费需求:随着市场成熟,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满足技术化的需求,还逐渐融入时尚元素中,成为消费者的时尚象征。
3.物联网发展需求:可穿戴设备作为物联网的重要细分领域之一,对于物联网在家庭生活、健康管理、安全保障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总结智能可穿戴设备产业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随着人类健康和专业化需求的提高,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将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2014年NFC支付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NFC支付行业
分析报告
2014年9月
目录
一、NFC支付涉及多方力量,合力推动发展进程 (4)
1、NFC支付优势明显,终将主导移动支付 (4)
2、运营商、金融机构、互联网巨头、手机设备商是NFC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4)
(1)运营商 (5)
(2)卡组织和银行 (5)
(3)互联网巨头和第三方支付企业 (6)
(4)终端设备商 (6)
(5)商户 (6)
(6)TSM平台 (7)
(7)应用开发商 (7)
(8)公交、地铁一卡通公司 (7)
二、苹果注入强心针,NFC将在全球范围内成为手机标配 (8)
1、NFC已成安卓阵营高端手机标配 (8)
2、IOS 阵营终于迎来NFC (9)
3、NFC 手机市场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 (11)
三、TSM平台为NFC支付核心,HCE模式有望开辟新的发展路径 (13)
1、TSM平台,NFC支付产业链中的核心 (13)
(1)中国移动TSM平台 (16)
(2)中国银联TSM平台 (17)
(3)住建部城市一卡通TSM平台 (20)
2、HCE为NFC发展打开新空间 (22)
(1)HCE是什么 (22)
(2)值得期待的技术发展方向 (25)
四、投资机会 (26)
1、硬件短期业绩确定性较高,软件潜在市场空间更加广阔 (26)
2、新开普 (26)
五、风险因素 (27)。
基于可穿戴技术的智能服装平台探究
基于可穿戴技术的智能服装平台探究朱祥成;刘亚侠;刘华新【摘要】为促进智能服装能够快速实现,提出了一种以Arduino为控制核心将电子元器件与服装相结合的新方法,该方法可以让智能服装的制作更加快速便捷;同时阐述了智能服装较智能可戴设备的优势之处,并对未来智能服装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期刊名称】《纺织科技进展》【年(卷),期】2019(000)008【总页数】5页(P60-64)【关键词】可穿戴技术;智能服装;Arduino;发展趋势【作者】朱祥成;刘亚侠;刘华新【作者单位】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029;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029;内蒙古工业大学轻工与纺织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941.7随着以现代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数据库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物联网技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密不可分。
物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扩展与延伸,物联网将互联网的人人相连转变为人物相连、物物相连、物人相连[1]。
由于物联网与电子信息技术的日趋成熟以及可穿戴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不断突破发展,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不再局限于遮体和服装款式造型的美观与得体,而是进一步要求服装的个性化、便捷性与智能性[2]。
人们要求未来服装能够具有娱乐交流、生理检测等功能,智能服装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和使用环境的不同,做到功能定制。
在纺织服装行业中,智能服装已经成为发展的新方向与新动力。
目前实现服装的智能化主要有2种方式:(1)通过对纺织纤维进行改性,使纺织纤维具有导电、变色、记忆等功能,将具有特定功能的改性纤维单独或与普通纺织纤维交织制成智能面料,用含有智能纤维的面料制成智能服装。
(2)将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能源技术等与人们日常服装相结合,包括对导电纺织材料、柔性传感器、纳米发电机等产品的应用,让服装在保留服用性能的情况下,能够实现检测、交流、反馈等功能[3]。
2014年中国电子元件行业研究报告
2014年中国电子元件行业研究报告2014年12月版目录一、物联网聚焦“创新+数据+用户需求”,软硬件互动创新 (1)1.1物联网有望带来千亿规模 (1)1.2创新逻辑:软硬件互动创新,不断促发新的应用需求 (3)二、NFC (5)2.1NFC步入实质应用期 (5)2.2硬件基础基本搭建完成 (6)2.3苹果加入NFC阵营有力推动消费者需求 (8)2.4技术成熟度提升、HCE带来颠覆性创新 (10)三、BEACON (14)3.1B EACON 是实现室内数据交互的解决方案 (14)3.2苹果的I B EACON VS安卓阵营的B EACON (16)3.3B EACONS 应用想象空间大,零售和移动支付率先推广 (18)3.4B EACON 还有更广阔的应用领域,未来最期待智能家居 (21)四、关键词之三:指纹识别 (22)4.1指纹识别渗透率有望于2015年大幅提升 (22)4.2社交和移动支付带来最大增量需求 (24)4.3苹果率先采用引领产业创新、非苹阵营紧跟而上 (25)4.4指纹识别生态体系趋于成熟 (25)五、SIP (32)5.1系统级封装S I P简介及分类 (32)5.2轻薄化与多功能化趋势推动集成化不断提升 (33)5.3手机占到下游需求近七成,S I P封装在穿戴式设备将发挥更大能量 (35)六、无线充电 (40)6.1无线充电市场潜力大 (40)6.2技术迈向成熟、成本降低 (41)6.3可穿戴市场有望快速采用 (46)七、USB TYPE-C (49)7.1USB T YPE-C正反皆可插 (49)7.2USB T YPE-C应轻薄化趋势和提升用户体验的需求而推出 (50)7.3接口未来格局可能呈现:苹果L IGHTNING 与非苹T YPE-C两大阵营 (52)图表目录图表1: 新兴计算设备的发展 (1)图表2: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预计 (2)图表3:以历代iPhone 说明下一代发展焦点在声音与数据 (3)图表4:创新逻辑:软硬件互动创新 (3)图表5:NFC 三种主要应用模式 (5)图表6:全球配备NFC 功能的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 (6)图表7:全球支持NFC 的支付接收端出货量 (7)图表8:全球支付账户对比 (9)图表9:主机模拟模式HCE 的工作模式 (10)图表10:六大类型业者角逐移动支付领域 (12)图表11:NFC 产业链主要环节 (13)图表12:NFC 支付设备涉及主要环节及厂商 (13)图表13:Beacon 技术的工作原理 (14)图表14:Beacon 与NFC 对比 (15)图表15:苹果与非苹阵营支持Beacon 设备对比 (16)图表16:Beacon 硬件对比 (18)图表17:Beacon 在零售行业的应用 (19)图表18:基于Beacon 的应用 (22)图表19:全球指纹识别模组出货量预计 (23)图表20:按压式和滑动式两种指纹采集方式对比 (24)图表21:指纹识别在智能手机上渗透率 (26)图表22:指纹识别在平板上渗透率 (26)图表23:指纹识别在笔记本电脑上渗透率 (27)图表24:苹果指纹识别模组构成 (29)图表25:苹果指纹识别模组成本拆分 (29)图表26:移动智能终端指纹识别方案厂商对比(针对手机及平板方案) (30)图表27:SiP 三类示意图与对比 (33)图表28:SiP 技术重要性日趋显现:有助于解决摩尔定律瓶颈 (33)图表29:开发时长、开发成本、SiP /SoC /SoB 三者对比 (34)图表30:SiP 的下游应用不断拓展 (35)图表31:SiP 终端产品应用分类别占比 (36)图表32:可穿戴设备出货量 (37)图表33:SiP 两种装配形式的对比 (38)图表34:产业链变化 (38)图表35:Apple Watch 的S1 芯片 (39)图表36:无线充电设备预计市场规模 (40)图表37:无线充电四类技术对比 (42)图表38:电磁感应原理实现无线充电的具体方式 (43)图表39:无线充电技术主要提升路线 (43)图表40:无线充电三大联盟 (44)图表41:Apple Watch 采用类似MagSafe 磁吸式充电 (46)图表42:Moto 360 采用无线充电,拆开后可见磁感应线圈 (47)图表43:TI 无线充电模块 (48)图表44:无线充电产业链主要环节 (49)图表45:Type-C 与Type-A/B 对比 (50)图表46:诺基亚N1 平板为手段支持Type-C 的设备 (50)图表47:Type-C/Standard-A/Micro-B 的插座大小对比 (52)图表48:Type-C/Standard-A/Micro-B 的线插对比 (52)图表49:苹果新专利:兼容Lightning 与Micro USB (54)图表50:典型的单一平台链接需求 (55)图表51:Type-C 标准的参与制定者 (56)一、物联网聚焦“创新+数据+用户需求”,软硬件互动创新1.1 物联网有望带来千亿规模物联网的用户规模有望达千亿级别。
智能手环国际市场分析报告
技术更新迅速:需要不断研发新 技术,提高产品性能和功能
02
市场需求多样化:需要针对不同 地区和文化,推出符合当地需求 的产品
04
01
Fitbit:市场份额约25%,全球领 先的智能手环品牌
03
Xiaomi:市场份额约15%,中国 知名的智能硬件制造商
05
Samsung:市场份额约5%,三 星公司的智能手环产品
02
Apple Watch:市场份额约20%, 苹果公司的智能手表产品
Huawei:市场份额约10%,华 为公司的智能手环产品
04
其他品牌:市场份额约25%,包 括Garmin、Polar等品牌
06
01
优势:技术领 先,创新能力 强,品牌知名 度高
02
03
劣势:成本较 高,价格敏感, 市场竞争激烈
01
市场竞争激烈:各 大品牌竞争激烈, 需要提高产品质量 和品牌知名度
02
技术更新换代快: 需要不断研发新技 术,提高产品竞争 力
03
法规政策风险:不 同国家和地区的法 规政策不同,需要 了解并遵守当地法 规政策
04
应对措施:加强研 发投入,提高产品 质量;加强品牌建 设,提高品牌知名 度;了解并遵守当 地法规政策,降低 风险。
机会:市场需 求增长,新兴 市场潜力巨大
04
威胁:竞争对 手众多,价格 战激烈,法规 政策变化
01
02
03
04
国际巨头纷纷布 局智能手环市场, 通过兼并重组扩 大市场份额
投资热点集中在 技术创新、产品 研发和品牌建设 等方面
智能手环市场投 资规模不断扩大, 投资者更加关注 长期回报
随着市场竞争的 加剧,未来智能 手环市场将出现 更多的兼并重组 和投资趋势
2014年芯片可穿戴智能设备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芯片可穿戴智能设备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11月目录一、产业政策支持下的国产芯片设计将迎来加速发展 (3)1、芯片产业国产化无论对国家战略还是对经济增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3)2、芯片产业不断受到国家政策和资金扶持 (4)3、芯片设计在整个芯片产业中的占比不断提升,子行业前景更加看好 (5)二、多因素决定智能可穿戴设备是未来移动终端的发展趋势 (6)1、软硬件环境已经为普及智能可穿戴设备做好了准备 (6)2、各大厂商争先推出新品,可穿戴设备从功能到外观的体验在不断提升 (9)(1)智能手表 (9)(2)智能眼镜 (11)(3)智能手环 (14)3、智能可穿戴设备将成为移动互联网下一个入口争夺战场 (15)4、智能可穿戴设备推动力还将来自医疗领域 (16)三、智能可穿戴市场尚在培育,潜在市场空间巨大 (18)四、标杆分析:北京君正 (21)1、公司概述 (21)2、公司逐步转型,打造“小而美”的CPU内核自主开发 (23)(1)公司CPU内核完全自主开发,在成本、性能、功耗上具有诸多优势 (23)(2)公司产品低功耗优势突出,契合可穿戴设备续航要求 (26)①续航时间是影响智能可穿戴设备体验的关键因素 (26)②公司转型目标与路径明确 (26)(3)一直困扰公司的软件兼容问题不再重要甚至可能不复存在 (29)①可穿戴App将大幅降低底层指令集调用,CPU架构区别不再重要 (29)②智能可穿戴应用软件环境尚处建设初期,壁垒还未形成 (30)③智能可穿戴操作系统竞争激烈,主导系统尚存变数 (33)(4)公司产品具有高性价比优势 (34)(5)智能手表、智能眼镜国内市场独占鳌头 (36)(6)公司业绩在智能可穿戴设备产业链上最具爆发性 (40)一、产业政策支持下的国产芯片设计将迎来加速发展1、芯片产业国产化无论对国家战略还是对经济增长都具有重要意义集成电路产业是建立我国现代信息产业和信息社会的基础性产业。
智能手环研究报告
智能手环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手环作为一种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穿戴式设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本报告旨在探讨智能手环的发展趋势、市场现状、技术特点以及未来前景等方面,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
二、智能手环的发展趋势1、多样化: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智能手环正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
不仅包括传统的运动监测、健康追踪等功能,还逐渐融入了支付、导航、语音助手等更多实用功能。
2、智能化: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使得智能手环在算法和数据处理能力上得到大幅提升。
例如,通过机器学习技术,手环可以更好地对用户的行为和习惯进行预测和分析,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3、可穿戴设备整合:未来,智能手环可能会与其他可穿戴设备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更加完善的穿戴设备生态系统。
例如,与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设备的互联互通,实现更多功能的无缝衔接。
三、智能手环市场现状1、市场规模:近年来,智能手环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全球智能手环市场规模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持续扩大。
2、竞争格局:智能手环市场竞争激烈,主要集中在几家大型科技公司和初创企业之间。
其中,一些大型科技公司凭借其品牌和渠道优势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
3、用户需求:消费者对智能手环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健康监测、运动追踪和日常生活便利性等方面。
同时,用户对产品的质量和品牌信誉也较为。
四、智能手环的技术特点1、传感器技术:智能手环内置多种传感器,如心率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等,能够实现对人体多项生理指标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2、数据处理与分析:智能手环通过内置的芯片和算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提供用户健康建议、运动指导等服务。
3、无线通信技术:智能手环通常支持蓝牙、NFC等无线通信技术,能够实现与手机、电脑等设备的连接和数据同步。
4、可充电技术:为了确保长时间的使用,智能手环一般采用可充电设计,同时配备相应的充电器和充电线。
五、智能手环的未来前景1、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智能手环在传感器精度、数据处理能力、电池续航等方面将会有更大的突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Apple Watch与可穿戴设备行
业分析报告
2014年9月
目录
一、Apple Watch带来的改变 (3)
二、从Apple Watch的功能看可穿戴设备的消费需求 (4)
1、Apple Watch实现的功能 (5)
2、人们对Apple Watch的预期 (8)
3、从已上市产品看可穿戴设备的消费需求分布 (9)
三、中游:交互和平台是两大看点 (16)
1、交互:硬件搭建vs APP互联,后者才是大趋势 (16)
2、目前可穿戴设备开发平台竞争格局:竞争愈加激烈,AndroidWear是主流
(17)
3、NFC:当前可穿戴设备中游层面的最大亮点 (19)
四、从iWatch的硬件端看可穿戴设备的硬件需求 (23)
1、传感器:竞争红海,更小、更准、更专业应给与高估值 (24)
2、充电技术:关注已进入苹果无线充电模组公司 (27)
3、SIP:人力成本较高,国内半导体厂商在这个环节最易实现突破 (30)
4、低于预期的柔性屏 (33)
5、蓝宝石屏:工艺导致成本居高不下 (35)
五、结论和投资思路 (37)
1、终端设备的角度 (37)
2、中游层面 (38)
3、上游的硬件层面 (38)
一、Apple Watch带来的改变
可穿戴设备概念从去年登陆A 股,相关题材股得到了热捧,市盈率赶超百倍的也不足为奇,如今Apple Watch 终于发布,其带来了什么,又改变了什么?可以说终为可穿戴设备树立了基调和标杆,因此我们将从功能端、硬件端、和中游平台详细拆解,并从产业链的角度寻找投资机会。
这也是我们研究的意义所在,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的研究都是从单一行业的角度寻找投资标的,而我们从更中观的层面分析,可穿戴设备的产业链节点上,哪一个节点会先爆发,哪一个节点会受益更大,哪一个节点会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