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遵义市水资源公报
遵义市主要河流水质调查报告
![遵义市主要河流水质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1432f2a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dc.png)
遵义市主要河流水质调查报告
朱泉松
【期刊名称】《科技信息》
【年(卷),期】2007(000)014
【摘要】一、河流自然概况遵义市是贵州省第二大城市,总面积30762平方千米,其中山地区19054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61.9%;丘陵区9434平方千米,占
总面积的30.7%;其余部分为山间平坝区。
全市以喀斯特地貌为主,有20236
平方千米。
全市河流均属于长江流域,流域面积30763平方千米。
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有12条:
【总页数】1页(P223)
【作者】朱泉松
【作者单位】遵义市水文水资源局,贵州,遵义,5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8
【相关文献】
1.农村法治环境与现状调查报告——以对遵义市鸭溪镇杨柳村的调查为分析视角
2.遵义市"四在农家"活动调查报告
3.遵义市城镇5岁与12岁儿童龋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4.贵州省遵义市蛋鸡养殖业现状调查报告
5.河流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及污染源
分析研究
——以遵义市打秋坪断面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遵义市水资源公报
![遵义市水资源公报](https://img.taocdn.com/s3/m/98a30ea8aeaad1f346933fb3.png)
年遵义市水资源公报————————————————————————————————作者:————————————————————————————————日期:2全市水土保持治理示范工程“龙坝小流域”摄影: 杨定策前言《遵义市水资源公报》是按年度向社会发布反映当年水资源情势的综合性年报,主要通报当年来水、供水、用水及水环境状况,反映重要的水事活动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为政府宏观调控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指导,让全社会都来了解水资源、关心水资源、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让有限的水资源得到持续利用,保障我市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公报》按年度反映我市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情况,内容包括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供水量、用水量、耗水量、排污情况、水环境状况及重要水事等,分别按流域分区和行政分区提供数据和信息。
《公报》本着通俗易懂、简明扼要之目的,力求全面、准确地提供数据,使之便于各级部门、领导和全社会了解我市的水资源状况,促使我市的水资源合理地开发利用,对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保护,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起到积极的作用。
《公报》的编制由遵义市统计局、遵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遵义市环保局、遵义市水利局等单位提供有关资料,遵义市水文水资源局提供实测水文资料,由遵义市水文水资源局分析、计算、汇总而得到。
在此,对积极支持协作配合2005年《遵义市水资源公报》完成的各有关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公报》中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我们诚肯地希望各有关单位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图为市人民政府与贵州久巨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签订桐梓河杨家园、兰子口水电站水能资源开发使用权出让合同签订仪式。
摄影:杨定策目录前言一、概述 (1)二、水资源量 (2)(一)降水量 (2)(二)地表水资源量 (7)(三)地下水资源量 (9)(四)水资源总量 (9)三、水质评价 (11)(一)河流水质状况 (11)(二)供水水源地水质状况 (11)(三)废污水排放量 (12)四、蓄水动态 (14)五、水资源利用 (15)(一)供水量 (15)(二)用水量 (16)(三)用水指标 (16)(四)耗水量 (16)六、水资源运用简介 (17)七、遵义市主要河流开发利用情况 (18)八、2005年遵义市水利大事记 (19)附图:1、2005年遵义市年降水量距平图2、2005年遵义市年降水量等值线图3、2005年遵义市主要河流水质评价图一、概述遵义市地处贵州省北部,东连铜仁,西接毕节、四川,南与黔东南、黔南州、贵阳市接壤,北濒重庆,地处东经105°36′~108°13′,北纬27°08′~29°12′。
2005年遵义市水资源公报
![2005年遵义市水资源公报](https://img.taocdn.com/s3/m/51667544c850ad02de8041d0.png)
前言《遵义市水资源公报》是按年度向社会发布反映当年水资源情势的综合性年报,主要通报当年来水、供水、用水及水环境状况,反映重要的水事活动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为政府宏观调控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指导,让全社会都来了解水资源、关心水资源、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让有限的水资源得到持续利用,保障我市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公报》按年度反映我市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情况,内容包括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供水量、用水量、耗水量、排污情况、水环境状况及重要水事等,分别按流域分区和行政分区提供数据和信息。
《公报》本着通俗易懂、简明扼要之目的,力求全面、准确地提供数据,使之便于各级部门、领导和全社会了解我市的水资源状况,促使我市的水资源合理地开发利用,对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保护,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起到积极的作用。
《公报》的编制由遵义市统计局、遵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遵义市环保局、遵义市水利局等单位提供有关资料,遵义市水文水资源局提供实测水文资料,由遵义市水文水资源局分析、计算、汇总而得到。
在此,对积极支持协作配合2005年《遵义市水资源公报》完成的各有关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公报》中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我们诚肯地希望各有关单位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目录前言一、概述 (1)二、水资源量 (2)(一)降水量 (2)(二)地表水资源量 (7)(三)地下水资源量 (9)(四)水资源总量 (9)三、水质评价 (11)(一)河流水质状况 (11)(二)供水水源地水质状况 (11)(三)废污水排放量 (12)四、蓄水动态 (14)五、水资源利用 (15)(一)供水量 (15)(二)用水量 (16)(三)用水指标 (16)(四)耗水量 (16)六、水资源运用简介 (17)七、遵义市主要河流开发利用情况 (18)八、2005年遵义市水利大事记 (19)附图:1、2005年遵义市年降水量距平图2、2005年遵义市年降水量等值线图3、2005年遵义市主要河流水质评价图一、概述遵义市地处贵州省北部,东连铜仁,西接毕节、四川,南与黔东南、黔南州、贵阳市接壤,北濒重庆,地处东经105°36′~108°13′,北纬27°08′~29°12′。
贵阳市2002年水资源公报
![贵阳市2002年水资源公报](https://img.taocdn.com/s3/m/3407b842b307e87101f69628.png)
0.633 0.438 6.191 6.891 1.743 0.413 10.50 15.12 7.256
0.160 0.111 1.569 1.747 0.362 0.105 2.695 3.877 1.839
0.633 0.438 6.191 6.891 1.743 0.413 10.50 15.12 7.256
②、出境水量:本市 2002 年总出境水量为 177.95 亿立方米,其中长江流域 175.91 亿立方米,珠江流域 2.04 亿 立方米。
三、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
全市有大、中型水库 9 座,2002 年末蓄水量 230835 万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 4 座,总库容 429870 万立方 米,2002 年当年末蓄水量 221625 万立方米;中型水库 5 座,总库容 18863 万立方米,2002 年当年末蓄水量 9210 万立方米,比上年末减蓄 4624 万立方米。
2002 年末 蓄水量
蓄水变量
133600
-59400
45825
-22688
27500
-16119
14700
1890
464
-1238
3151
-1435
758
-297
2751
7
万立方米
200000
180000
160000
贵 阳 市 2002 年 水 资 源 公 报
2002年贵阳市大中型水库蓄水量图
上年末蓄水量 当年末蓄水量
140000
120000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0
乌江渡水库 东风水库 红枫水库 百花水库 花溪水库 阿哈水库 修文水库 红岩水库 松柏山水库
2003年遵义市水资源公报
![2003年遵义市水资源公报](https://img.taocdn.com/s3/m/992ed864561252d380eb6ed0.png)
遵义市2003年水资源公报前言《遵义市水资源公报》是按年度向社会发布反映当年水资源情势的综合性年报,主要通报当年来水、供水、用水及水环境状况,反映重要的水事活动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情况,为政府宏观调控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指导,让全社会都来了解水资源、关心水资源、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让有限的水资源得到持续利用,保障我市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公报》按年度反映我市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情况,内容包括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供水量、用水量、耗水量、排污情况、水环境状况及重要水事等,分别按流域分区和行政分区提供数据和信息。
《公报》本着通俗易懂、简明扼要之目的,力求准确全面提供数据,使之便于各级部门、领导和全社会了解我市的水资源状况,更合理地促使我市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对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保护,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起到积极的作用。
《公报》的成果是在遵义市统计局、遵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遵义市环保局、遵义水利局、遵义电厂等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以及遵义市水文水资源局实测的相关水文资料,由遵义市水文水资源局经分析、计算、汇总而确定。
在此对积极支持协作配合2003年《遵义市水资源公报》完成的各有关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公报》中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我们诚肯地希望各有关单位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一、概述遵义市地处贵州省北部,东连铜仁,西接毕节、四川,南与黔东南、黔南州、贵阳市接壤,北濒重庆,地处东经105°36′~108°13′,北纬27°08′~29°12′。
市辖红花岗区(含遵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遵义县、绥阳县、正安县、道真县、务川县、凤岗县、湄潭县、余庆县、赤水市、桐梓县、仁怀市、习水县十三个市(区)、县行政区,江河湖库分属长江流域的乌江水系和长江上游水系。
全市国土面积30762平方公里,2003年末全市人口713.4万人,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07.5亿元,其中工业产值230.4亿元,耕地面积588.1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47.6万亩,农田实灌面积200.1万亩,粮食产量304.2万吨。
2002环境公报
![2002环境公报](https://img.taocdn.com/s3/m/8259e5e0f8c75fbfc77db251.png)
2002年是实施《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的重要一年,贵州省政府批准了《贵州省环境保护"十五"计划》,确定了"十五"期间全省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全省环保工作在十六大精神、全国第五次环境保护会议和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议精神的指导下,以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为主线,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出发点,全面推进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
在经济增长9.1%的形势下,2002年度全省环境质量总体变化不大,部分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得到控制,部分重点控制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所削减;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成果得到巩固,基本防止了污染反弹;生态建设取得大的进展,生态保护力度加大。
全省两大水系水质总体良好,53.4%的断面能满足I-III类水质要求,绝大部分出境断面水质良好,但城市及工矿区附近河段污染较严重。
城市空气质量基本稳定,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和颗粒物,三级和劣于三级标准的城市占83.3%,城市空气质量状况仍不容乐观.全省的酸两污染范围和强度基本保持稳定,局部地区酸雨污染强度有所减轻。
城市受到轻度噪声污染.水环境质量状况2002年全省共监测了33条河段的73个断面,其中52个断面设置在流经城镇的河段。
73个断面中,39个断面满足I-III类水质要求,占监测断面总数的53.4%;6个断面为IV类水质,占监测断面总数的8.2%;28个断面属V类和劣V类水质,占监测断面总数的38.4%。
受城市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影响,水质较差的断面大多位于流经城镇的河段,主要污染物为氨氮、石油类、高健酸盐指数等。
全省的11个出境断面水质良好,绝大部分断面均为I类-E类水质。
2002年全省7个湖库(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水库、乌江渡水库、虹山水库、梭筛水库、革海)的23个测点中,15个测点满足II-III类水质要求,占监测点总数的65.2%;、5个测点为IV类水质,占监测断面总数的21.7%;3千断面为V类和劣V类水质要求,占监测断面总数的13.0%。
贵州省2000年水资源公报
![贵州省2000年水资源公报](https://img.taocdn.com/s3/m/9adfefb99b89680203d825a1.png)
贵州省2000年水资源公报《贵州省水资源公报》是按年度向社会发布反映水资源情势的年报,向全社会通报当年来水、用水、水环境状况,反映重要水事活动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为政府宏观调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指导,让全社会了解水资源、关心水资源、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使有限的水资源得以持续利用。
一、水资源量㈠降水量全省2000年平均年降水量1300毫米,折合降水总量2290.2亿立方米,较上年偏多4.8%,比多年平均偏多9.2%,属平水年份。
西部盘县以北、西南部兴仁以北、中部织金~安顺一带、南部都匀片区年降水量超过1800毫米,为年降水量高值区;西部毕节、北部遵义以西年降水量低于1000毫米,为年降水量低值区;省的中部、北部、西部、南部地区年降水量较常年偏多10%~20%,属偏丰年份;省的东部、东北部及西南部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偏多0.1%至3.7%,属平水年份。
1、流域分区降水量按流域Ⅰ级分区统计,长江流域片区平均降水量为1245.4毫米,较常年偏多9.8%,属平水年份;珠江流域片区平均降水量为1404.6毫米,较常年偏多8.1%,属平水年份。
按流域Ⅱ级分区统计,除金沙江区(878.2毫米)偏少6.5%,长江上游干流区(1133.6毫米)偏多11.8%、乌江区(1266.9毫米)偏多13.0%、北盘江区(1396.7毫米)偏多12.3%外,其余Ⅱ级流域区与常年降水量相当,偏多4.7%~9.8%,以金沙江区的年降水量878.2毫米为各Ⅱ级流域分区的最小值,都柳江区的1453.3毫米为各Ⅱ级流域分区的最大值。
2、行政分区降水量按行政分区统计,贵阳市1300.8毫米、遵义市1231.9毫米、安顺市1431.1毫米、黔南州1429.3毫米、毕节地区1151.8毫米、六盘水市1513.9毫米,分别与常年降水量相当,黔东南州1304.2毫米、铜仁地区1231.6毫米、黔西南州1326.9毫米,与常年降水量比较偏多。
遵义市水资源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遵义市水资源状况及存在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0e2412d8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11.png)
遵义市水资源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周霄
【期刊名称】《贵州水力发电》
【年(卷),期】2007(021)005
【摘要】文章分析了遵义市水资源的总体状况及其特点,提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的对策,为该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了依据和借鉴.
【总页数】3页(P27-29)
【作者】周霄
【作者单位】遵义市水文水资源局,贵州,遵义,5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21
【相关文献】
1.新疆巴州水资源状况及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J], 孙建芬
2.国内外水资源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 王学东;王殿武;李贵宝;刘志轩
3.从水资源状况谈呼和浩特市区绿化中存在的问题 [J], 娜日苏;张茂莲
4.遵义市图书馆文化志愿者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J], 鲁迎春
5.遵义市农村危房改造存在的问题及技术要点分析 [J], 黄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遵义市水资源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遵义市水资源状况及存在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e29968213169a4517723a3d4.png)
治理 工程 的建 设 和各项 水利 配套 设施 的完 善 ,遵义
市抗 灾能 力 明显增 强 ,现 已成为 全省 重要 的农 产 品 生产 基地 和经 济发 展较 快 的地 区。
量 为 12 4亿 m ,丰水 、平 水 、偏 枯 、特 枯 年 份 7. 地 表 径 流 量 分 别 为 232,196,155 0 . 0. 6. 4 . ,139
下水 会 导致 地下 水水 位持 续下 降 ,从 而造 成地 下水
水量 减 少 ,甚 至枯 竭 ;而农 灌 区 由于灌溉 和排水 不
当 ,促使 地 下 水 水 位 连 年 上 升 ,导 致 土 壤 盐 分 积
累 ,影 响作物 生长 ;同时 ,城镇 大量 排污 ,导致 地 下水 水质 恶化 。
亿m。
1 3 2 下 游 入 境 水 量 ..
1 水 资 源 状 况及 特 点
1 1 地表 水资 源量 .
入境 水 量是 指外地 区流人本 市境 内的水量 ,外
据遵义市 15 20 9 6~ 05年各雨量站 的系列 资料
分析 ,全 市多 年平 均年 降水 量为 1 7. 25mm,其 中 0
量为 17 97年的 1 8 . m 95m 。由降水产生的天然状 8 态下 的全 市多年 平 均地 表水 资 源量 为 124亿 m , 7.
折合径 流 深 为 538mm,降 水 的分 布 不 均 造 成地 6. 表 径 流 量 的 分 配 不 均 ,平 均 产 水 模 数 每 k 为 m
1 0 0m,在全 国地 势第 二 阶梯上 。 5
遵 义 市地处 亚 常绿 阔叶林 带 ,气候 特点 是 :四 季分 明 、雨热 同季 、无 霜期长 、多云寡 照 ,绝 大部
贵州省2002年水资源公报
![贵州省2002年水资源公报](https://img.taocdn.com/s3/m/7773aac4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7f.png)
贵州省2002年水资源公报一、概述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部,东连湖南、南邻广西、西接云南、北濒四川和重庆,位于云贵高原东斜坡地带。
全省国土面积176167平方公里,所辖九个市、州(地)。
江河湖库分属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
以苗岭为界,北部为长江流域的金沙江水系、长江上游干流水系、乌江水系和洞庭湖水系;南部为珠江流域的南盘江水系、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和都柳江水系。
2002年全省为平水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242.3毫米,折合降水总量2188.6亿立方米,比多年均值偏多4.3%,比上一年增加12.1%;地表水资源量1117.5亿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634.3毫米,较多年平均值偏多8%,比上年增加14.9%;地下水资源量为274.7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多6.1%,比上年增加8%。
全省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量比上年末蓄水量减少8.8亿立方米,供、用水量比上一年有所增加。
全省水质状况:Ⅱ、Ⅲ类水质水域占全部评价河长的79%,优于Ⅲ类水质的河长比例比上一年增加10个百分点。
二、水资源量(一)降水量全省平均年降水量1242.3毫米,折合降水总量2188.6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2.1%,较多年平均值偏多4.3%,属平水年份。
安顺市、六盘水市、黔西南州及西北部毕节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低于多年均值,其它地区的年降水量比多年均值偏多或与多年均值持平。
长江流域片区平均降水量为1206.8毫米,较多年均值偏多6.4%,属平水年。
长江域流的二级分区中:乌江水系比多年均值偏多5.9%,属平水年;金沙江水系比多年均值偏少18.4%,属偏枯水年;长江上游干流水系比多年均值偏少0.3%,属平水年;洞庭湖水系比多年均值偏多13.1%,属偏丰水年份。
珠江流域片区平均降水量为1310.4毫米,较多年均值偏多0.9%,属平水年。
珠江流域的二级分区中:南盘江水系比多年均值偏少10.8%,属偏枯年;北盘江水系比多年均值偏少13.3%,属偏枯水年份;红水河水系比多年均值偏多6.4%,属平水年;都柳江水系比多年均值偏多18.4%,属偏丰水年份。
遵义中心城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划讲解
![遵义中心城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划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a016866227284b73f242505a.png)
第一章总则1.1项目的提出及规划的必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各地要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目前,全省有部分饮用水水源地存在水质较差的情况,已引起了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钱运录书记、石秀诗省长、肖永安副省长对加强饮用水水源污染整治作过多次批示或指示。
为加强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工作,保证饮用水水源安全,省环境保护目标考核办已将饮用水源保护工作纳入《环境目标责任书》考核内容。
遵义市历史文化悠久,生态环境类型多样。
然而,自然资源的长期开发、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导致区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不仅降低了区域环境质量,而且也对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
2004年,遵义市中心城区人口集中,现有人口60余万人,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目前,遵义市中心城区部分饮用水水源水质有超标项目,饮用水的安全存在隐患;由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有工业污染物的排放、其周边集镇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集镇生活污水未能得到有效治理等因素,造成了饮用水水源污染。
加之当今的污染从城市扩散到农村,从点源发展到面源,农村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农村所产生的畜禽粪便、生活污水、农药化肥、生活垃圾、秸秆、农膜、规模化畜禽养殖等是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因子,而形成的污染来源广泛,治理难度较大,已经威胁到了中心城区的饮水安全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农村的生态安全、饮水安全。
遵义市是一座缺水的城市,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4。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中心城区未来用水量将远远超过本地区的水资源量。
现在主要供水水源南郊水库、北郊水库因上游地区森林覆盖率低,土壤侵蚀强烈,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农业面源污染加重等状况,水质有超标项目,存在饮水安全的问题。
为防治水污染,保护遵义市中心城区饮用水水源,保障人体健康,维护良好的生态系统,保证水资源永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切实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尤其是改善城市饮用水环境质量,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城市水资源,保证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城市人民饮水安全、卫生,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遵义市地表水环境的变化,根据遵义市城市发展规划和城市发展的需要,在“十一五”期间首先应重点保护遵义市中心城区饮用水水源地,治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环境污染状况,提高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促进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农村经济社会良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划定遵义市中心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并编制《遵义市中心城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划》,是目前紧迫而至关重要的任务。
2002年北京水资源公报
![2002年北京水资源公报](https://img.taocdn.com/s3/m/7e9e2f1b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66.png)
2002年北京水资源公报2002年是继1999年后的第四个连续干旱年份。
该市年平均降水量为413mm,比多年平均降水量595mm少30.6%,相当于一个旱年,概率为88%。
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为5.2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4.69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16.11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36.29方方米少55.6%。
2002年全市入境量为2.60亿立方米,出境水量为6.24亿立方米。
全市十六座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为14.21亿立方米。
可利用来不量为2.14亿方方米。
官厅水库、密云水库年末蓄水量12.6亿立方米,可利用水量1.73亿立方米(其中白河宝补充官厅水库5900万立方米)。
2002年末地下水位比上年末下降0.90米,地下水储量比上年末减少4.61亿立方米,比1980年末减少51.61亿立方米,比1960年减少72.35亿立方米.2002年全市总供水量34.62亿立方米,比上年的38.93亿立方米减少4.31亿立方米.地表水水质监测河流总长910.7公里,其中一、二类水体河流总长592.9公里,占河流总长的65.1%,五类以上水体河流总长224.9公里,占河流总长的24.7%。
密云、怀柔水库和京密引水渠的水质,主要饮用水源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二级标准,水质良好。
官厅水库水质仍为超三级。
从水系来看,潮白河上游水质较好,污染较重的仍是北运河水系,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和高锰盐指数等。
2002年,对全市14个区(县)的40口井进行了旱季(4月)和雨季(9月)两次监测。
评价结果表明,与上年相比,符合四类水质的水质略有上升,符合三类水质的水质略有下降。
超过三类水质标准的主要污染物为总硬度、浊度和氨氮。
(一)降水量2002年,全市平均降水量为413毫米,相当于69.38亿立方米,比去年的462毫米多10.6%,比年均595毫米少30.6%。
年降水量分布本年降水特点是:汛前降水少。
1~5月全市平均降水量仅为44.5毫米,低于多年平均同期值68.3毫米;汛期降水前多后少,6月降水量大,为107.8毫米,超过了多年平均同期值78.8毫米。
贵州省红枫湖百花湖水资源环境保护条例(2002年修正)
![贵州省红枫湖百花湖水资源环境保护条例(2002年修正)](https://img.taocdn.com/s3/m/cbb4e9e9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c0.png)
贵州省红枫湖百花湖水资源环境保护条例(2002年修正) 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02.09.29•【字号】贵州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公告第52号•【施行日期】1996.01.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正文贵州省红枫湖百花湖水资源环境保护条例(1995年11月28日贵州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自1996年1月1日起施行根据2002年9月29日贵州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红枫湖百花湖水资源环境保护条例修正案》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红枫湖、百花湖(以下简称两湖)水资源环境,合理利用水资源,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两湖全部汇水面积内的水库、河流等水体及其陆域。
第三条两湖水资源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统筹兼顾工业、农业用水和旅游需要。
各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两湖水资源环境保护范围内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计划,必须服从前款规定。
第四条两湖水资源环境保护范围内的环境保护工作由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各级人民政府的水利、建设、农业、交通、卫生、国土资源、林业、工商、旅游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对两湖环境的保护。
第五条对保护和改善两湖水资源环境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给予奖励。
第二章保护范围第六条在两湖水资源环境保护范围内划分饮用水源保护区和外围保护区。
两湖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
两湖饮用水源保护区和外围保护区由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划定方案,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七条两湖水资源环境总体规划、水环境功能区划,由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当地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拟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2002-2011年水资源公报
![2002-2011年水资源公报](https://img.taocdn.com/s3/m/8f46081dba1aa8114431d9a0.png)
2002年水资源公报2002年,新时期治水思路进一步得到丰富和完善,水利事业发展取得新进展。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施行,标志着我国依法治水、依法管水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历史性地由规划阶段转入实施阶段,长江干堤加固工程基本完工,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截流成功,标志着防洪减灾和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农村饮水解困、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水土保持取得新成绩,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水价改革等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水的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并取得成效、水资源统一调度、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水功能区划、生态环境补水以及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等工作,将进一步推进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
2002年,我国南方和西北内陆河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偏多,北方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偏少。
海河、辽河、黄河来水遭遇特枯。
南四湖几近干涸,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断航50天,辽河干流断流158天。
水资源量2002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660毫米,折合降水总量62610亿立方米,比常年(多年平均)多3.2%。
北方五个流域片(松辽河、海河、黄河、淮河、内陆河)降水量比常年少4.8%(其中海河片比常年偏少26.0%),南方四个流域片(长江、珠江、东南诸河、西南诸河)降水量比常年多7.2%。
在各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偏少的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偏少20%以上的有山东、天津、北京、河北、辽宁;比常年偏多的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偏多20%以上的有新疆、湖南、上海、江西。
2002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7243亿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287毫米,比常年多4.2%。
北方五个流域片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偏少27.5%(其中海河片比常年偏少72.4%),南方四个流域片则偏多10.8%。
在各省级行政区中,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偏少的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偏少50%以上的有天津、山东、河北、北京、辽宁、山西;比常年偏多的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资源量降水量2010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695.4mm,折合降水总量为65849.6亿m3,比常年值(多年平均值,下同)偏多8.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遵义市2002年水资源公报前言《遵义市水资源公报》是按年度向社会发布反映当年水资源情势的综合性年报,主要通报当年水资源量、供水、用水及水环境状况,反映重要的水事活动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情况,为政府宏观调控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指导,让全社会都来了解水资源、关心水资源、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让水资源得以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公报》本着通俗易懂、简明扼要之目的,力求准确全面提供数据,使之便于各级部门、领导和全社会了解我市的水资源状况,更合理地促进我市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对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保护,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起到积极的作用。
《公报》的成果是在遵义市统计局、遵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遵义市环保局、遵义水利局、遵义电厂等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以及遵义市水文水资源局实测的相关水文资料,由遵义市水文水资源局经分析、计算、汇总而确定。
在此对积极支持协作配合2002年《遵义市水资源公报》完成的各有关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公报》中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我们诚恳地希望各有关单位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前言一、综述 (1)二、水资源量 (3)(一)降水量 (3)(二)地表水资源 (5)(三)地下水资源量 (6)三、水质评价 (9)四、蓄水动态 (11)五、供、用、耗水量 (12)六、水资源利用简析 (13)七、重要水事 (14)附图:1、2002年遵义市年降水量等值线图2、2002年遵义市年降水量距平图3、2002年遵义市主要河流水质评价图遵义市地处贵州省北部,东连铜仁,西接毕节、四川,南与黔东南、黔南州、贵阳市接壤,北濒重庆,地处东经105。
36′~108。
13′,北纬27。
08′~29。
12′。
市辖红花岗区(含开发区)、遵义县、绥阳县、正安县、道真县、务川县、凤冈县、湄潭县、余庆县、赤水市、桐梓县、仁怀市、习水县十三个市(区)、县行政区,全市江河湖泊分属长江流域的乌江水系和长江上游水系。
全市国土面积30762平方公里,2002年末全市人口704.85万人,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76.04亿元,其中工业产值208.94亿元,耕地面积588.49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47.58万亩,粮食产量280.0万吨。
2002年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1176.5毫米,折合降水总量361.9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增加9.8%,比去年降水量增加23.7%;地表水资源总量为193.5亿立方米,年径流深为629.1毫米,较多年水资源量偏多9.4%,比去年偏多24.4%;为平水年份。
全市大中型水库有统计的年末蓄水量比上年末蓄水量减少582.46百万立方米,供、用水量比上一年增加1.374亿立方米。
2002年全市监测的河流水质状况,Ⅱ、Ⅲ类水质水域占全部评价河长的86.3%。
二、水资源量2002年全市降雨量普遍增加,年平均降水量1176.5毫米,水资源总量为193.5亿立方米。
(一)降水量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1176.5毫米,与多年平均降水量比较,增加9.8%,与去年比较增加23.7%。
降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空间上东南部多、西北部少;时间上降雨主要集中在5~10月,占年降水量的80%左右。
从2002年遵义市年降水量等值线图上看,降雨分布不均,变幅为700毫米~1500毫米。
降水量高值区在湄潭县和务川县内,降水量均在1200毫米以上;低值区在仁怀市的茅台镇,降水量不足800毫米。
1、流域分区按Ⅱ级流域划分,我市划分为长江上游干流区和乌江流域区。
长江上游干流区(以下简称长上干区)年降水量为1077.4毫米,折合水量117.8亿立方米,与去年比较增加22.4%,与多年平均比较增加了7.8%。
乌江流域区(以下简称乌江区)年降水量为1231.1毫米,折合水量244.1亿立方米,与去年比较增加了24.3%,与多年平均比较增加了10.8%。
2、行政分区各县市降水量在950毫米~1450毫米之间。
降水量最多发生在凤冈县琊川镇,年降雨量为1574.3毫米,最少发生在仁怀市茅台镇,其年降水量为793.5毫米。
与多年比较,只有赤水市降水量略有减少,其余县市都在增加,幅度在4.4%~30.5%不等,增加最多的是湄潭县。
3、暴雨洪水4月份遵义市出现两次大范围降水过程,主要集中在乌江区的东南部以及道真县隆兴、梅江与务川县涪洋一带,最大的日降水量是隆兴115.3毫米。
5月份遵义市出现一次普遍的强降水过程,最大的日降水量是凤冈县绥阳场99.1毫米,平均降水日数为18天。
6月份各地均为断断续续的降雨过程,平均降水日数可达20天,月平均降水总量达250毫米。
6月7日湄江流域及流域周边地区先后降了大暴雨到特大暴雨,暴雨中心小关站24小时降水360毫米,洪水猛涨,致使湄潭县城区及中下游遭受洪灾。
7月份各地降水量明显较6月份减少,大部分站点有两次降水过程,最大的降水日量为习水县温水154.9毫米。
8月份各地降水量较7月份增加,降雨日量不大,日量突破50毫米的站点不多,但降雨天数可达20天左右,故月降水总量较大,月平均降水总量可达200毫米。
9月份各地无较大降水过程,均为零星小雨,平均降水日数仅有8天。
10月份各地降雨量较9月份有所增加,仅有一次较大的降水过程,月降水总量突破100毫米的站点不多,平均降水日数为12天。
(二)地表水资源量2002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193.5亿立方米,年径流深629.1毫米,径流系数为0.53,产水模数为63.0万立方米每平方公里。
地表水资源量与多年比较增加了9.4%。
1、行政分区全市13个县市区的地表水资源量与去年比较,只有仁怀市、余庆县略有减少,其余各县市均有明显增加,增加最多的是绥阳县89.1%,其次是正安县42.9%。
与多年比较,只有赤水市、务川县略有减少,其余各县市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增加最多的是红花岗区36.3%,其次是湄潭县27.3%。
2、流域分区长上干区地表水资源量为61.14亿立方米,年径流深559.1毫米,与多年比较增加了8.5%。
乌江区地表水资源量132.4亿立方米,年径流深667.7毫米,比多年平均增加了9.8%。
3、地表水资源分布特点1)、地表水分布不均。
全市2002年径流深为629.1毫米,按行政分区,最大为务川县744.7毫米,最小为仁怀市464.7毫米。
按流域分区,最大为乌江区洪渡河759.9毫米,最小为长上干区赤水河456.0毫米。
2)、年内分配不均。
汛期占全年的比重为63.1%~82.6%,所分析的主要水文站连续四个月最大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61.5%~81.0%。
(三)地下水资源量我市地下水除少部分向地下深层补给外,绝大部分在地下经过隙流、脉流、管流等方式流程后,汇入河川,成为地表水的一部分。
2002年全市地下水资源量为42.62亿立方米,占地表水资源量的22.0%,其中长上干区地下水资源量为14.65亿立方米,占长上干区地表水资源量的24.0%,乌江区为27.97亿立方米,占乌江区地表水资源量的22.0%。
三、水质评价(一)、废污水全市废污水年排放量8985.00万吨,其中工业废污水排放量6883.00万吨,占废污水总量的76.6%,生活废污水排放量2102万吨,占废污水排放量的0.37%,长上干废污水年排放量936.86万吨,占全市废污水排放量的19.9%,乌江区废污水年排放量3778.74万吨,占全市废污水排放量80.1%。
(二)、河流2002年监测的6条主要河流河段代表断面水质结果(以年平均值为代表),对照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评价如下:有4条河段为Ⅱ类或Ⅲ类水,占总评价河长的86.3%,即赤水河遵义市境段,芙蓉江旺草至出口段,松坎河遵义市境段,乌江干流乌江渡至湘江入乌江口处。
湘江红花岗区湘江、洛江汇合口以下至湘江干流一半处,此河段为Ⅴ类水或超Ⅴ类水,占评价河长的13.7%,主要由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氨氮、总锰、五日生化需氧量等污染造成。
(三)、水库全市监测的北郊水库、南郊水库和乌江水库的水质指标达到使用功能规定的水质标准,北郊水库水质均为Ⅱ类水,南郊水库及乌江水库为Ⅲ类水。
四、蓄水动态全市统计小型以上水库463座。
其中:大型1座,中型12座,小(一)型89座,小(二)型361座,总库容28.81亿立方米。
大型水库总库容23亿立方米,年末蓄水量为1339百万立方米,比上年末减蓄594百万立方米,中型水库总库容2.904亿立方米,年末蓄水量有统计的为40.50百万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11.54百万立方米;小(一)型水库总库容2.181亿立方米,年末蓄水量有统计的为106.97百万立方米,比上年减蓄0.99百万立方米。
五、供、用、耗水量2002年全市供水量与用水量基本持平,总供水量22.47亿立方米,其中蓄水供水11.10亿立方米,引水供水6.04亿立方米,提水供水2.06亿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0.58亿立方,其他供水2.69亿立方米。
总用水量22.47亿立方米,包括农业灌溉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
农业用水14.00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62.3%。
工业用水5.20亿立方米,占23.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用水3.442亿立方米。
生活用水3.262亿立方米,占14.5%,其中城镇生活及公共用水0.9258亿立方米。
全市总耗水量9.656亿立方米,其中农田灌溉耗水量为7.001亿立方米,农村工业耗水量为0.088亿立方米,城镇工业耗水量为0.5588亿立方米,城镇生活耗水量为0.139亿立方米,农村生活耗水量为1.869亿立方米。
六、水资源利用简析2002年为平水年份。
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增加9.8%,比上一年增加2成多,降雨的时空分布不均。
水资源量与多年平均相比增加9.4%,较上一年增加24.4%。
总供水量比上年增加1.374亿立方米,地表水供水量比上年增加0.287亿立方米,地下水与上年度持平,其它水源供水量2.69亿立方米。
总用水量为22.47亿立方米,用水量占多年平均水资源量的12.7%,占当年水量的11.6%,可见水资源量利用率较低。
2002年全市用水量主要在农灌、工业、生活三方面,农灌用水量14.0亿立方米,占总用水的62.3%,其次是工业用水5.2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23.1%,剩余部分为生活用水。
七、重要水事一、4月27~30日,全省水利管理工作会在赤水市召开。
二、7月4日,道真县大沙河水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在省水利厅顺利通过审查。
三、10月25日~26日,贵州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郑荣华一行在遵进行水文、水利工作调研。
四、12月23日~24日,水利部党组成员、国家防总秘书长鄂竟平一行在遵进行水文水资源调研,并听取全省水文水资源工作的汇报。
五、2002年水土保持完成治理面积229.02平方公里,完成总投资2206.37万元,征收水土流失补偿费96.29万元。